马拉松2005

剧情片韩国2005

主演:曹承佑,李基英,金美淑,安内相,李星民,白成铉

导演:郑胤澈

播放地址

 剧照

马拉松2005 剧照 NO.1马拉松2005 剧照 NO.2马拉松2005 剧照 NO.3马拉松2005 剧照 NO.4马拉松2005 剧照 NO.5马拉松2005 剧照 NO.6马拉松2005 剧照 NO.13马拉松2005 剧照 NO.14马拉松2005 剧照 NO.15马拉松2005 剧照 NO.16马拉松2005 剧照 NO.17马拉松2005 剧照 NO.18马拉松2005 剧照 NO.19马拉松200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3 23:45

详细剧情

  从外表上看起来,喜欢斑马和巧克力的楚元和同龄孩子没什么两样,一样的活泼可爱,招人喜欢。但他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妈妈庆淑(金美淑饰)听到消息后绝望地晕了过去。  之后,妈妈为了减少病症对孩子的影响,投入大量心血,请了教练(李基英饰)训练儿子跑步,希望他能在真正的马拉松赛比赛中跑玩全程。  随着时光的推移,楚元(曹承佑饰)长成了20岁的小伙子,但是智力仍停留在5岁孩子的水平上。他会把弟弟当成老师般尊敬,一听见音乐就不分场合、地点的手舞足蹈,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目标,在良母恩师的支持鼓励下,他朝着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不断奔跑。

 长篇影评

 1 ) 自闭症儿父母的马拉松

我有一位挚友,他有一个5、6岁大的孩子,3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自闭症!我记得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只希望他能走在我前头!”,伟大的父爱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影片的,不过我后来几乎是哭着看完的,这种事,从来没发生过!

 2 ) 爱与规划

星星的孩子——自闭症的孩子——严重的和人交流障碍的精神残疾人——大人爱他,帮他规划,但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喜欢被规划的未来。

真是很辛苦的爱,好辛苦的母亲和家人。

人的体力脑力都是有限的,若想将之发挥到最大,没有科学的训练,只靠蛮干,是不会创造出奇迹的。星星的孩子是这样,我们正常的人也是。

 3 ) 我的第二次《马拉松》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感动500万人”跟《马拉松》就在记忆里紧密联系一处(即《马拉松》的观影人次是5,148,022,同为长片处女作成绩类似于今年的《追击者》,但路数完全不同)。提起《马拉松》会想到广告宣传语般的感动500万人,提到500万人也会想到《马拉松》和曹承佑。说曹承佑,不得不说几个呆头楞脑的小伙在电脑前被《爱有天意》震撼到,简单说就是火车送别、战地信物还有盲眼相会重逢。换话说,当时的韩国爱情片完全能轻易打动年轻观众的心。记住,他们还没有被灌输孰优孰劣的评判标准。要明说的,对曹承佑的好感基本在那时确立,由此到《马拉松》还有《老千》。第一遍看《马拉松》,当时看到智障加跑步题材,立刻想到那部“再也没什么好说”的《阿甘正传》。看完后发现还是有所不同,所以《马拉松》一直是被我放在韩片推荐的名单里。托叶航的福,有了看大银幕胶片版的机会(好像当年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映过?)。整体感觉依然不错,中间把持自己的情绪,带着挑刺想法,后来在教练训练楚原那段还是跟着笑了。可以说,影片完全控制了观众,观赏效果非常之好。该笑该煽,都算合理,这点之前在上海看的朴信阳主演那部片子就实在糟糕得不行。照理说看第二遍,只要有冗长叙事的臃余部分,心有烦意是正常不过。直到一小时多,我才有意识看了下时间。至于后面的大雨,发觉也是过度到超现实幻想片段的一部分,雨没有下到结束,这倒是应该的。什么?要让哭,除非之前的《天堂电影院》。《都市时报》的人很会做文章,先是打着《新天堂乐园》的名字,自然观众一无所知,毫不买账。然后他们又发了段字注释说,奇怪这部片子怎么是订票数最少的呢,其实它有一个名字说出来大家都如雷贯耳:《天堂电影院》。……我说,你们何必搞得这么麻烦,早先直接用《天堂电影院》不就好了。《新天堂乐园》有几人能反应过来,不过既然错失,就等下次了。这也让想起一段子,当年版面总有人求推荐,屡次三番,络绎不绝。当时的“肖申克控”跟今天一样可怕,于是,一次阿汤哥就推荐说,有这么三部片子在我心目中那是一样的好,它们是《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月黑风高》。

 4 ) 用压力理论分析《马拉松》

压力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

ABC-X模式是压力应对的基础和首创性模型,其中A是指压力源事件,B是家庭应对压力事件的资源,包括包括家庭成员个人资源( 如理解能力、知识和技能、人格特质、生理和情绪层面的健康状况、自尊和掌控生活 的意识) 、家庭系统的资源( 如家庭的沟通、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凝聚力、领导模式) 和社会资源( 如医疗机构、学校、教堂、政府机构等) ; “C” 指家庭对压力 事件的认知或定义,这是决定家庭压力严重程度 的关键; “X” 代表导致压力的高低程 度或危机,任何突然的改变使得家庭原本平衡的状态起了波折,便会对家庭形成压力,家庭对压力 事件所赋予的意义是决定家庭压力经验严重程度 的关键。

双重ABC-X模式是在原有ABC-X模式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四个变量: ( 1) “aA”,指的是累积的压力,当家庭面临一种以上的压力事件时,当前的压力事件也有可能让先前未解决的压力事件变得更加剧烈,从而导致家庭的失衡。( 2) “bB”,指的是因变化 的压力而产生的新的资源。( 3) “cC”,指的是家庭对累积中的危机、压力事件、现存及新开发的资 源的界定或是再认识,在这一阶段家庭若能把压力视为一种成长,而非一种困扰,则摆脱困境的几率将增大; 反之,则增加家庭累积性的困扰。( 4)“xX”,家庭因前面多重因素作用而产生的积极或 消极性的适应或是动态平衡。这里强调的是在家庭整体需求与家庭成员间取得均衡。

用双重ABC-X模型分析马拉松

在电影《马拉松》中,自闭症孩子初原的出生是最初的压力源事件,面对这个压力事件,家庭要支付初原的干预康复治疗的费用,妈妈要为初原学习最简单的“雨”“树”“心跳”等概念付出巨大的努力,除此之外,母亲必须花费比正常父母还要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初原。另外,弟弟兴原的出生,想必也是另一个压力源事件,父母要抚养两个孩子,承担双倍的抚养和教育费用。母亲对于初原的最初认识还是不接受的,她曾想过要在公园里面抛弃初原,也曾对初原失去耐心,将他丢在雨中。在这个初原的幼年时期,这个家庭的压力应该是巨大的,不少影片都是聚焦于特殊儿童适应启蒙过程,比如《海洋天堂》、《奇迹的缔造者》等,但是这部影片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因为后面的事件即马拉松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我们也将看到,在马拉松事件上,母亲承受了更大的不可想象的压力。

为什么仅仅说是母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呢?很明显,由于初原的出生这一事件,直接导致父亲承受不住压力离开家庭,由于母亲的忽视,兴原一直对于母亲心有芥蒂,对初原也是漠不关心的,因此,在初原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人一直承受着三重压力源,初原本身带来的压力(母亲常常被叫去公安局),兴原的叛逆带来的压力,以及丈夫在家庭职能当中的缺失(母亲要一个人照料两个孩子的起居,常常有洗不完的衣服),这三种压力互相影响,加重了初原的自闭症起初压力来源带来的压力。此时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母亲一个人,父亲可能仅仅对家庭进行经济支持。但是就算这样,此时的母亲还是坚持劳累而浑然不知疲倦的,因为母亲开始发现初原身上的跑步和记忆天赋,丈夫的缺失对于她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困难事,她将全身心注入在初原身上,发展初原的跑步天赋成了此时母亲的主要动力,此时母亲对于初原积极的认识是压力程度减少的主要原因。

发展初原的跑步能力并参加马拉松完成三分中之内跑完全程的目标又是一个新的压力事件,为此母亲百般恳求初原学校的体育教师训练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压力源的变化也更新了新的资源,从此在马拉松这一压力事件上,教练成了资源的另一输出口。教练对于初原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着的,由起初的完全否定,到慢慢地产生兴趣,到最后的对于其跑步能力认可。教练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是变化着的,他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先前比赛经验对初原的帮助作用。然而,母亲对于初原跑马拉松的认识却是相反着的,由起初的坚定不移,到怀疑初原是否真的喜欢跑步,教练的不认可,弟弟的叛逆,以及他们对母亲对初原过分依赖控制的指责,再到初原一次马拉松比赛的没有完成终于使得母亲完全相信初原不适合跑马拉松,完全放弃初原在跑马拉松的可能。母亲对于教练这一资源的认识也在变化着,由起初的完全信任到渐渐地怀疑他的上课态度,由此最后断绝了这一资源。我们知道在母亲决定放弃让初原跑马拉松之前是压力程度的巅峰。她不仅承受全世界的反对,病痛的折磨,而且她对初原跑马松的再认识——初原不喜欢跑步!就算喜欢,他也不懂的跑步!初原一次跑步的失败直接让她确信初原其实不适合跑步,是自己的控制欲和主观愿望在作祟。除此之外,初原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原本存在的社会适应困难初始压力源仍旧存在(初原在地铁站被打),最后母亲的生病住院使得母亲的意志力随着体力消退,应对压力的最后一个资源也消失殆尽,于是在上述的多重因素影响下,终于母亲承受不住压力,危机爆发,母亲已经不能适应重重压力带来的冲击,唯有放弃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最后是初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战胜了这一困难,完成了三分钟之内跑完全程的目标。母亲最后明白初原是喜欢并且能够跑步的!此时母亲对于初原跑步的认识才和教练达到统一,初原的成功直接将外界的怀疑和母亲自身的犹疑消除,达到了战胜了压力的平衡状态!

 5 ) 如果你遇见过尹草原

尹草原是个孩子。
妈妈知道,如何让他快乐。很简单,巧克力派,炸酱面,斑马。

“草原,你喜欢跑步吗?”
当草原软软地回答:“喜欢。”
妈妈能说什么呢?
也许在奔跑中,他看见了斑马,也许在奔跑中,他以为自己是斑马。
谁知道呢?
草原的心思,我们无法了解。

“妈妈,不累不累,有什么好累的。”

“我让他活在地狱。”妈妈痛哭失声,她曾经想放弃她的草原。而草原,他其实什么都记得。

“尹草原的腿是什么?”
“值一百万美元。”


是的,跑到最后,会下雨的。

汗如雨下,草原瘫坐在地。当陌生的人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派,仿佛轻声默念的咒语:草原,加油。

原来跑到最后,不仅仅是汗雨灌溉了脸庞,甚至会看见彩虹,变成心中的那头斑马。

这是草原的世界。
也是能够感动我们的一切。

在电影的结尾,我们没有看见草原,只有墙上的奖状。
而妈妈在给草原洗澡吧,在光与影映射下的房间。

看到他们幸福,我也觉得幸福。

 6 ) 想象之间

 微凉的风紧贴着皮肤,夜晚.走在路上,累得闭上眼睛行走,风刚刚好轻轻擦过,急促的睁开眼,恍若跌落悬崖
 楚原也是如此,让风扇的风幻化成奔跑中自由的气流,右手滑过树叶,还有阳光,在指间穿透的痕迹
 唯有想象,才能让我们如此真实的贴近生活

 短评

(8/10)很久以前在电视上看过,改编自真实事件。

3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通俗励志片领域,各方面都挺好的。一见到曹承佑出场恍惚就到好多年前的古典爱情了。另外,海洋天堂在它面前就显得山寨了!

6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韩国电影一如既往的温情,想到了我原来的副局长,一位女性,儿子今年33岁了,是唐氏低智儿童,她离婚后一个人抚养和培养孩子,儿子现在擅长很多运动和乐器,获得过八块特奥会金牌,和姚明牵手作为2007年上海特奥会的中国代表团旗手。这样的孩子都是不幸的也是勇敢的,这样的妈妈是伟大的,真心的祝福他们。

7分钟前
  • 六条叔叔🌈
  • 推荐

资料馆2012.7.13.7pm 控制/呵护/放弃/坚持的复杂母亲、无法感同身受的父亲、弟弟,以及容易被冒犯的社会大众,他们和另有世界的自闭症者楚原之间的张力,通过马拉松这样一项(同样充满悖论的)运动而得以宣泄,某种可能的理解最终被建立起来。执行的不错,但没有出乎意料的东西。

10分钟前
  • xīn
  • 还行

俺这算不算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残奥会?

11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棒子国的阿甘

15分钟前
  • Ni9ht_Kid
  • 力荐

纯励志 不过又是山寨好莱坞的

20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很喜欢。镜头色彩音乐都很好。值得看第二遍。

24分钟前
  • PirateQ
  • 力荐

没有期待的精彩,尤其不喜欢曹承佑的表演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算是韩国的好片

29分钟前
  • 小4
  • 推荐

引入教练的角色以后逐渐有了些趣味,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草原他妈,想讨个这样的老婆

3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和海洋天堂一样 让我感动. 初原来比文章演的有希望一点.这个结局很美好.看到初原给教练水的时候.一切都有了起色. 我幻想他能痊愈. 确实他不是简单的重复.他开始回答问题.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母爱一如既往的伴随这我们成长. 感动

36分钟前
  • 简单是美
  • 力荐

看了六次,非常好的片子

41分钟前
  • Molly·茉莉
  • 力荐

母爱创造奇迹!

45分钟前
  • 麦兜
  • 力荐

相比《阿甘》,更喜欢这部。每每看到最后母亲拉着楚元的手时,眼泪就不住地淌

48分钟前
  • fight2010
  • 力荐

自闭症儿童寻找梦想的过程。

50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跑步到心脏快奔出来 像死了一样的感觉 你了解吗?

55分钟前
  • 力荐

励志电影 有益身心

56分钟前
  • 燙傷半邊
  • 推荐

这又是一个演员成就一部电影的例子,就像李俊基之于«王的男人»,赵仁成之于«卑劣的街头»,而«马拉松»则是属于曹承佑的~~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有好几处看得眼泪都出来了!—— 2007-10-13 CCTV-6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