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剧情片美国2005

主演:艾瑞克·巴纳,丹尼尔·克雷格,塞伦·希德,马修·卡索维茨,汉斯·齐施勒,阿耶莱特·祖里尔,杰弗里·拉什,吉拉·阿尔玛戈,迈克尔·朗斯代尔,马修·阿马立克,莫里兹·布雷多,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梅雷特·贝克尔,玛丽-乔西·克罗兹,伊万·阿达勒,阿米·温伯格,林恩·科恩,阿莫斯·拉维,摩西·伊夫吉,拉菲·塔佛,阿隆·阿布布尔,马哈姆·胡里,艾格尔·纳尔,西娅姆·阿巴斯,穆斯塔法·德加德杰姆,阿西·科恩,丽莎·维林德,Djemel Barek,毕扬·丹斯曼,Yonatan Rosen,乔纳森·乌泽尔,盖伊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剧照

慕尼黑 剧照 NO.1慕尼黑 剧照 NO.2慕尼黑 剧照 NO.3慕尼黑 剧照 NO.4慕尼黑 剧照 NO.5慕尼黑 剧照 NO.6慕尼黑 剧照 NO.13慕尼黑 剧照 NO.14慕尼黑 剧照 NO.15慕尼黑 剧照 NO.16慕尼黑 剧照 NO.17慕尼黑 剧照 NO.18慕尼黑 剧照 NO.19慕尼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3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复仇的真实的电影。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  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他们直接冲进了恐怖组织的巢穴企图武装营救 人质,孰料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血腥的报复……

 长篇影评

 1 ) 预知却无法阻止的悲伤

 
看过的四部奥斯卡提名的片子,Munich最令我悲伤。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干净,坚定,结局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小团圆。Brokeback Mountain,隐忍的悲伤,结局令人扼腕痛惜,但是终究,我们知道,两个爱着的人是没有错的,将来或许悲剧不会重演。Crash,复杂而令人思考,有悲伤,但是也有温暖。但是Munich是什么,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悲伤。

其实,Munich要说的东西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在质疑“以暴易暴”是否正当,是否有效。安替说Spielberg在搞平衡,其实我不觉得,他一直都在通过Avner的角度去讲整个经过,电影里之所以不闪回黑九月成员如何策划慕尼黑事件,是因为这些事情是Avner所不知道的,而且是他最后怀疑的。但这些东西重要吗?即使有证据给Avner看了,面对过那么多的鲜血和死亡,他的恶梦能够停止吗,他的恐惧能够消除吗,他和妻子能重新找到过去做爱的欢娱吗?电影其实是通过暗杀行动对Avner施加的影响,让我们看到仇恨与暴力的循环,会让人陷入一种怎样的悲剧性的境地。一个人是这样,许许多多人也是这样,一个民族,也许也是这样。以色列人是这样,巴勒斯坦人也一样。但是,问题在于,不这样,能怎么样?仇恨深种,暴力的报复已经开始,他们可以在哪一点停下来?你能够用什么力量,去让他们停下来?

电影无力回答这个问题,谁也没有办法,所以,电影也没有很深入地追问,只是把观众推到逼真的鲜血与死亡面前,让观众与Avner一起体验,一起去怀疑,一起去恐惧。

但是我也许是看医学题材的电视看太多了,电脑上面的观看效果也减弱了视觉冲击力,画面上的弹孔、鲜血、残肢已经吓不到我了。但是我依然感到悲伤,我的悲伤来自另一种体验。

电影的拍摄手法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纯熟而有些落套路的,很多时候,我可以知道后面的情节将要如何发展,通常,缺乏悬念感会让电影变得乏味,但 Munich似乎不一样,看着特工小组那几个成员,过去的工作是这么平凡普通,然后,我知道,他们要成为杀手,杀人,然后被杀,或者陷入被杀的恐惧。看着敌对双方的年轻人,偶然地进入同一个房间,并非友好但仍然安全地谈话,然后,我知道,他们肯定要再次相遇,而且肯定,是你死我活的争斗。看着特工小组的成员一个一个地向Avner发出疑问,我知道,疑虑,预示着他们的死亡……在平常人中间看到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这种预知使我无比的悲伤。

在我这里,电影的主题就是用这种预知而无法阻止的悲伤带给我的,我看到了,杀掉了一个组织者,顶替他的可能只是另一个更为强硬的人,被暗杀的人未必无辜,但是,一个接一个的杀戮,随之而来的报复,圈子不断扩大,难保不会带来更大范围的流血。是的,我看到了以暴易暴的循环永无止息,走向的只能是悲剧,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这种悲剧似乎是无法阻止的,就像我知道,下一个镜头,电影里的那个人就要死去,却明白,结局已经预定好,作为观众的我,根本无法挽回一样。

 2 ) 一寸寸碾碎

斯皮尔博格的绝望并不新鲜,新鲜的是他能找到慕尼黑事件这样贴切的事件表达。

飞离“ET”和“侏罗纪世界”渐行渐远,忘掉“辛德勒的名单”,穿越“世界大战”,直至“慕尼黑”。也许充满想像力和人情味的世界只是灵魂暂栖之所,他用尽气力逃开的目的地,无法回避。

有条不紊的杀戮,坚定不移的民族仇恨,严密无缝的逻辑。斯皮尔博格站在坦克履带下重演被一寸寸碾碎的瞬间,将绝望展示给世人。这比“世界大战”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扑杀更让人猝不及防。

在短短时间内推出“世界大战”和“慕尼黑”,至少说明斯皮尔博格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既如此,他会继续寻找另一宗“慕尼黑”事件来表达观点,探究答案,观众有福了。

虽然也许答案并不存在。

 3 ) 《慕尼黑惨案》在没有和平的世界,生的沉重和死的神圣,之一



题记:
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www.cinemastrikesback.com/news/thumbs/munichposter.jpg[/img]

立场决定了你的观感,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拍摄《慕尼黑》我理解,从政治层面上将任何属于对垒双方的描绘都代表着本阶级和种群的利益,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关塔那摩和人体炸弹一再出现在传媒的时候,我们忽然明白新闻和艺术都是一种不对等的取舍。
对于巴勒斯坦只要你去过他们的难民营,了解五次中东战争,你就会不再说话,我们只有自己的立场,而真相永远像月亮的背面,它是黑色的。
所有的事件无关个人,所以这样的事件只是政治,政治是可以忽视性命的。
倘若说恐怖主义,美国才是最大的恐怖主义的无赖国家
我相信甘地主义的东方智慧,当我们回忆美国历次输出的“正义”战争,韩战、越战的结局,以及而今伊拉克的战祸和下一个眼中钉伊朗。
武力对于弱者的反弹永远是以卵击石的悲壮,这是力量悬殊的注定,正如中国的老话:狗急跳墙。
在斯皮尔伯格的镜头里,死亡非常直接,巴勒斯坦在这个年代的形象。
记者带着正义,带着视觉的需求站在了历史的门槛,我想到了卡帕,想到了每个个体不同的选择。
奥林匹克村,有了装甲车;飞机场,有了冲天的火光,世界为了某个抽象的概念而相互征战,人质和被劫持者同样死了,根据联邦德国的消息,人质是被劫持者杀害的。真相,永远被黑夜埋葬了。
德国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同样的敏感在20世纪人类的屠戮历史里,死者不说一句话。
导演以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反映展现在银幕上,对于死亡他们的反应并不相同。
他们都已经死去,所以斯皮尔博格同样是一种推论,就像此后对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追杀只是电影,电影是一种有着立场的幻觉。
以暴制暴从来不会赢得和平,他们只是一种胜算的概率而留给世界的将是更多的血,以色列人手中的《圣经》沾满了人子的鲜血,而阿拉伯的《古兰经》上同样沾满着人子的鲜血。导演说固执是那个地区灾祸所在,然而,个体看到的却是自己兄弟姐妹的死去。
汽车炸弹,人体炸弹,定点清除,摩撒特的暗杀,无休止的循环里,血流成河。
特工,他在国家的授权下暗杀对手;恐怖分子,他因为国仇家恨而义无反顾,他们在一个时空相遇,不是私仇,而是在被灌输的世仇和新恨里进行死亡牌局的争斗。
在信仰和族群给我们的观念下某些细节被一再放大,在电视时代过多的死亡直击已经让我们变得麻木,所以面对斯皮尔博格“逼真描绘”恐怖分子的枪杀暴行,我想到的却是这样的影像只是满足了仇恨立场和窥视杀戮人们的需要。
死亡,只是在此岸被程序终结,不再呼吸。过多惨烈的画面只能引起被各种势力曲解的结果,政治是没有脸的。
于是,出于政治责任的合法“谋杀”开始了,阿夫纳被以色列官方指派成立五人特别行动小组队追杀慕尼黑行动的策划者,他们在国家的公共档案里没有合法授权,他们属于个人行为,这就是政治的龌龊,国家利益多么神圣的标签下并无私仇的人子在相互敌意和屠杀。
在罗马,铲除慕尼黑奥运村绑架案策划者的行动开始了,导演是一个很会煽动情绪的人,从第一个被谋杀的阿拉伯人的身份以及他归家路程上的私人购物,正是这一系列的寻常性衬托出政治意义的悲剧性,倘若没有国家仇恨作为个体的生活又将如何,这样一个“凶手”被铲除有着导演的考虑,这是让生活的私人场景和国家的需要做对比,从这一天开始背负着国家使命的阿夫纳注定走上了内心煎熬的旅程,对于个体而言一个和你过去毫不相干的生命消失在你的屠杀里,只要不是铁石心肠就心灵必然受到冲击,这个过程里灵魂会一次次询问你的作为对于自己的意义,人,可以因为国家而合法杀戮同类吗?!
牛奶带着人血洒落在大地,神圣的正义带着血腥和死亡赢回了国家的面子,一个价值35万美金的杀戮成本和巴勒斯坦难民营里挨饿的孩子怎么比,杀人是伸张正义的方法吗?作为犹太裔的导演对于两方立场的取舍还算公正,那慢慢溶进牛奶的死亡之血在你的瞳仁里是怎样的色彩,被引用的神话里我听到导演长长的叹息。
而神,罗马的神离这些“正义的”杀手如此的近,红酒的颜色里有多少人子的血光。
1972年的慕尼黑,它让我们对应和反思奥林匹克的意义,休战是对手之间的角力暂息,而对于不对等的双方暗杀和偷袭就是必然的结果,当我们一再指责恐怖主义,我们如何理解美国人一再输出资金进行他们意愿的民主推进,难道用这种手法去支持反政府武装去对付不同信仰和理念的政府就是合法的吗?
为了杀戮成功的舞蹈和汉莎航空的劫机事件,事件里只有政府和组织,个体永远肩负着死亡的沉重和潜在的危机,那些出卖阿拉伯人的人,他们和信仰没有多大的关系,人类是动物世界最为残忍的,因为他们对于物欲的贪婪和对于精神麻醉(信仰)的狂热完全无法自拔,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人的闹剧。
在五次中东战争里,鲜血浸润着每一寸的巴勒斯坦领土,在以色列的枪炮下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当年世界有多少时刻正视过巴勒斯坦人的呼声,在所有的中东战争后面我们看见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等靠出卖军火赢得的利润。
个人的生命轻如鸿毛。
在这部异常沉重的电影里,导演以许多场景来点化世人关于和平的意义,在五人小组之一的史蒂夫化装进入巴解组织驻巴黎办事处进行暗杀炸弹放置的准备,斯皮尔博格以他和该组织负责人女儿的一个对视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国家行为可能带来的伤害,在实施爆炸我们必须赞扬美国电影的编剧,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必将牵动所有观众的心,而这五人的选择可以说是影片里个人人性稀有的亮点,它的背面是巴勒斯坦难民营里孤儿的哭号,这样的电影当然会引起以色列现政府的反感,仇视教育是许多政府愚民的方式,它的背后不是正义而是金融寡头们开动的战争机器――以人血造就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我可以预测这部影片的命运,斯皮尔博格注定不会被受犹太经济影响的美国主流社会看好,然而他对人类运命进行的理性思考必将影响着此后的一代。他的奖杯早在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心里
(之一,未完待续)

【附录:影片资料】
《慕尼黑惨案(Munich)》美国2005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艾瑞克·巴纳(Eric Bana、乔弗瑞·拉什(Geoffrey Rush)、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
片长:164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7(一部良知的电影)

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4时43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4 )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

要把脑袋里的感觉变成文字涂到冷冰冰的电脑屏上,是件不容易而残忍的事情;导演把自己的愤怒宣泄成一个个镜头,其中不知折了多少心血,这样想想,我就是斯皮尔伯格,这文章就是慕尼黑。
1972年以色列运动健将的身上的枪眼还冒着青烟,头上的洞不停的往外面涌着脑浆,红黑色散了一地,黑色九月的并不是各个都是神枪手,所以反抗者幸运的被子弹穿透了额骨而不是大脑,从弹孔里漏出来的是牙齿而不是脑浆,观众也就在这场噩梦的伊始就过了把B级瘾,而心里对恐怖分子的愤怒尚未平息,复仇军团就来啪啪的打死了几个恐怖分子的父亲,同样是可爱的老人,同样温馨平和的下午,同样的杂货店老板娘,更加同样的是在老父亲尸体上冒出的青烟……
影院里屏幕前的观众更加愤怒,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恨谁了……
这让我们首先想起《卢旺达旅馆》,然后南京大屠杀……谁是受害人?图西族的平民,中国的平民,但是1972年的慕尼黑没有答案,仇恨带来的伤痛和内心内讧远大于希特勒式的屠杀,被杀者一死了之,留下的暧昧仇恨让观众蒙受委屈,像看两恶人斗殴,也像看两书生骂嘴,众人本怀有看热闹的心理让拳打脚踢漫天口水凌辱的没有一点还击的余地。
只能在从电影中清醒后的片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无奈的没办法了。
但无奈归无奈,电影绝不会让我们空着手回家,导演把仇恨的皮撕开了给人看,结果观众都被那皮下模糊的血肉恶心的大倒胃口,谁还敢去心怀怨恨?可是一不小心又想起日本人的侵略,怒气是有,但轰炸东京的念头已不再……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禅语暧昧的很,但是看了慕尼黑,也能参透点异样的味道出来了,比如仇恨是空,复仇是空,放下杀念,立地成佛。

 5 ) 《慕尼黑》

斯皮尔伯格从不会让你失望,《星球大战》他把灾难讲的入木三分,而《慕尼黑》无疑又是一部有板有眼的佳作。战争,历史,人性,情感,这几个元素像是在他掌中的玻璃球,他已通通玩转。

怎么样才算一部好电影?

也许我们再看电影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存在了好多要求,比如我的要求是一部完美的电影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好题材好故事,当然讲故事要有技巧,这不是一件易事。1972年奥运会的慕尼黑事件,以巴冲突。题材没得说。

2. 视觉上的刺激要够分量,我称之为“影像奇观”,这种奇观可以是美妙的,宏大的,也可以是惨烈的,悲怆的。比如暴力场面中人物被杀时的死相,聪明的导演都会在这上面动脑筋,因为观众总是会因为一场戏而记住一部电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戏对刻画人物来讲再关键不过。《慕尼黑》中职业女杀手被杀时身上依次有三个弹孔,她抱了抱小猫最后跌到躺椅上,睡袍打开,浓血从颈部的小弹孔涌出,流向他赤裸的全身。这对善于色诱杀人的她在合适不过。

 3. 人物丰满有分量。哪怕是一个只有几场戏的配角。我很喜欢这部戏里面“爸爸”这个人物,他是为黑道提供线索的集团的头目,一个“教父”式的人物。斯皮尔伯格仅仅用了三场戏就已经把他说的很完整。第一场戏:与艾弗纳的会面,他要求艾弗纳帮他做菜,他拿起艾弗纳的手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屠夫的手,温柔的心”,这是在说他自己,也是在说艾弗纳,他在逐渐建立艾弗纳对他的信任感。第二场戏:二人在花园里摘果子,很自然的说到两个人的工作都是为了“养家”,这个词儿是下两场戏的铺垫,这个人物的矛盾很快就表现出来。第三场戏,午餐。这是最重要的一场戏。很多电影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讲故事,因为吃饭的时候整个家庭才会聚在一块儿,要产生矛盾比较容易。这个午餐完整的展现了“爸爸”与其家庭的矛盾关系。他与路易的争吵,还有其他家人对他为黑道服务的事情不理解,但是诺大的家庭都依靠它的生意。好了,矛盾有了,人物活了。

4. 思考。这毋庸置疑,任何一种好的艺术作品都会让人思考。本来作为复仇者的艾弗纳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的暗杀对象,同伴相继死去,他怀疑自己房间里装着炸弹,无法入睡。他握着手枪,呆坐着开始思考,思考这一切的意义。

5. 好的摄影和配乐。厄,剪辑、化妆这些都放在这里把,我写累了,要知道现在是凌晨四点多。

 6 ) 灵肉分离,对人性的绝望


《慕尼黑》是导演Steven Spielberg 2005年的力作,描述了1972年于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主义分子残忍杀害后,以色列穆萨德特工组织展开的针对这次恐怖主义事件的复仇暗杀行动。影片秉承了斯皮尔勃格一贯的“残酷写实”风格,真实再现了巴以民族、土地之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无望。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视角,娴熟的处理手法无不再次证明了斯皮尔勃格的导演才华与对复杂政治题材的高度驾驭能力。小柯认为这是继《辛德勒的名单》后斯皮尔勃格最优秀的一部电影。

影片开场是慕尼黑残杀事件的重放。血腥的场面,混乱的世界立刻将观众带入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绝望。这之后Eric Bana饰演的主人公Avner顺其自然的带领观众进入他的穆萨德特工团,完成一个个的暗杀复仇计划。斯皮尔勃格一方面刻画以色列特工们在完成任务中的紧张,一方面也着重笔墨描写暗杀对象们的政治观点,他们的生活、喜好与亲人。观众虽然站在以色列特工的立场上,与他们一同为暗杀过程紧张,一同为任务完成而欣喜,却也不得不为遇害的巴勒斯坦人与他们的家庭难过,心中也隐隐升腾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正是斯皮尔勃格借以抓住观众的关键。影片中的特工们,在不断的血腥暗杀中也扪心自问:支持杀戮的证据在哪里?复仇的完结在哪里?巴以之争的出路又在哪里?对于这样的问题,小柯脑子里只冒出来这样的答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除了唏嘘不已,只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与愚蠢,如同困在盒子里的老鼠,百转千回精疲力竭,出路仍然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暴力,血腥,挫败感,沮丧,绝望。

这样的黑色主题与沉重话题,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还不要把人逼疯?为了避免如此状况,影片中还加入了很多的幽默因素,比如特工们完成任务中的狼狈与一些愚蠢的意外失败以缓和紧张情绪。同时因为故事情节是一个个的暗杀任务,如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般,这些任务主要都被安排在一些风景如画的欧洲城镇,绚烂的色彩与田园风情与杀戮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烘托主人公经历灵肉分离的痛苦。

影片最感动,或者说震撼人心的地方有两处。一是Avner遭遇巴勒斯坦特工时二人关于家园关于土地的对话,二是Avner向母亲倾诉内心对自己行为的疑惑,母亲对国家神圣土地坚决捍卫的决心。如果说平日看新闻报道看社论评述,觉得巴以之争还有解决的希望,觉得“土地换和平”的计划有可能成功的一天,那么在这两个场景之后,所有的希望憧憬就被彻底粉碎。对错这个词,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面前变得极其浅薄苍白。没有出路,或者说即使有路,也没有一条不是充满了血腥与仇杀。绝望这个概念,瞬间变得如此鲜明具体,如此强大绝对,将关于人性美好的一切一点点吞噬,只剩下毫无意义的涔涔白骨,曝于荒野。

置于这个绝望旋涡中心的Avner,一方面充满了强烈的民族尊严于国家荣誉感,一方面又追求人类的善良与美好天性。灵与肉,活生生的被剥离,而两者的结果是都失去了最后的归宿,无所适从。这种深入灵魂的痛苦,已经是眼泪与悲伤所不能达到的境地。除了酒精,除了毒品,除了性,除了对一切人类感官的麻痹,小柯看不到任何出口。

影片的结尾,Avner与妻子的性爱场面和慕尼黑屠杀的血腥画面交织在一起,在最后同时达到高潮。虽然这样的处理手法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可小柯却不喜欢如此直白的表达手段,因为其说教意图太过明显了,削弱了整个影片的节奏感。同时贯彻整部影片的“残酷写实”风格突然被象征手法代替,转变太过突兀而不自然。除此之外,斯皮尔勃格的高超叙事技巧在影片中发挥得十分完美,剪接音乐表演也都可圈可点。

最后,小柯大胆预测,《慕尼黑》与《断背山》会同被提名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项。不过由于《慕尼黑》的最后失误,斯皮尔勃格会在最佳导演项目上输给李安。

 短评

看到影评说为了复仇而复仇,诚然,这个片子整个感觉看下来就是沉重,到了结尾也是压抑,这个反应了社会的现实

2分钟前
  • cola
  • 推荐

坏人杀戮心安理得,好人复仇犹豫痛苦?!不反思不难受会死啊?只要杀人不论对错就有罪?!以杀止杀就是错误的,被恐袭了擦干眼泪与血迹,嘟囔两句继续生活就ok的鸵鸟心态最正确啦!典型的政治正确左派电影作品。

5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斯皮尔伯格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把本来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题材拍得让我看着有感觉!

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我喜欢里面的几场戏,以及表现主义的光。但作为政治电影,实在有些避重就轻了,用心太刻意,明显缺乏现实主义精神,中间甚至就开始mission impossible了,后面挣扎一下也不够有诚意。按我的意思,这题材就只能往黑色,往荒谬,往现实里拍啊。

12分钟前
  • 🌞娘卷卷🌙
  • 还行

一般般吧,不是很好看

16分钟前
  • 黑基兔
  • 还行

现实的片子,很压抑

2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现实往往更加恐怖

25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如果总把情感落到人道主义上,除了培养出一堆愚民观众,多几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家伙之外,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26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警察草率对待!导致人质全部死亡真的很棒棒哦

28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片子太现实,看完后总是很压抑

32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还不错,可以看看

34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令人惊艳但又压抑的电影 很精彩的电影

37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政治,复仇。。。电影色调很压抑,类型也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有点拖沓

42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一手在制造玩具,一手在制造炸弹。一边在葬送生命,一边在迎接新生。炸弹是用来复仇的玩具,生命是兑换自由的筹码。只要压一下帽檐,关一盏台灯就能处决生命,却得划开床垫,拆卸电话确认不被暗杀。比对着照片猎杀凶手,自己也被印在了通缉照片上。本是报复恐怖分子的屠戮,自己也成了恐怖行为的帮凶。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冷静到近乎压抑的情感贯穿始终,斯皮尔伯格把每个段落每次暗杀都刻画地十分精细,全片阴冷的色调中所显示的模糊正是主角在道德上的模棱两可,将惨案的重现和虚构的剧情进行全局上的蒙太奇这一手法很棒;这片子讲的不是政治而只是人性的复杂,只是类似的问题早已被反复探讨,斯式做得虽好,却无新意。

4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为复仇而复仇

49分钟前
  • 瑶一瑶
  • 还行

这片子绝望、悲愤,从头到尾充满了没有爆发的感情,堪称一部恐怖片。但是看完之后查询相关史实,你会发现事实远比电影血腥且精彩。

53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摩萨德”高层迅速训练了一批特工,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相关的巴勒斯坦人长达一个世纪的血腥报复

5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影片很压抑,可是终究抵不过真相的万分之一

59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这部影片话题很沉重,但是导演并没有把它拍的沉闷呆板,相反,他把《慕尼黑》拍成了一部充满悬疑的政治惊险片

1小时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