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周迅  秦昊  杜江  张子枫  邓恩熙  边天扬  吴彦姝  谭卓  胡歌  胡昌霖  李春明  穆龙  刘靖宇  高炳然  白素娟  刘思博  常海波  李勇  刘笑语  赵芙丽  建圳  郭德诚  王靖宇  孙萍  李泽宇  仇硕康  艺涵  李昊芳  王子璇  王远达  于建波  张俊宇  

导演:岩井俊二

播放地址

 剧照

你好,之华 剧照 NO.1你好,之华 剧照 NO.2你好,之华 剧照 NO.3你好,之华 剧照 NO.4你好,之华 剧照 NO.5你好,之华 剧照 NO.6你好,之华 剧照 NO.13你好,之华 剧照 NO.14你好,之华 剧照 NO.15你好,之华 剧照 NO.16你好,之华 剧照 NO.17你好,之华 剧照 NO.18你好,之华 剧照 NO.19你好,之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3 00:44

详细剧情

  生死离别,红颜薄命。告别了命途乖离的姐姐,袁之华(周迅 饰)带着些许落寞的心情和丈夫以及姐姐的儿子晨晨踏上归途。临走的时候,她从外甥女睦睦(邓恩熙 饰)手中接过一封邀请函,这是姐姐袁之南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在久别重逢的老友欢聚环境中,被众人当作之南的之华无法坦然道出姐姐去世的事实。她选择先行离去,途中却又与姐妹俩的旧相识尹川(秦昊 饰)重逢。在此之后,之华以姐姐的名义给尹川写信,重温青葱时代的记忆。与此同时,待在老家的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张子枫 饰)接到了尹川的来信,出于对母亲过往的好奇,她们以稚嫩的笔触写了回信。  喧嚣匆忙的电子时代,两代人分出三地,重绘他们逝去的岁月人生……

 长篇影评

 1 ) 《你好,之华》——你也好,世界

电影开局是很普通的,差点要让我以为是一个中年出轨的《昼颜》再现。 然而很快猜测就被推翻,这不是那种套路。

虽然名字是《你好,之华》,但主角仿佛不是她。亦不是死去的姐姐或者年少时的暗恋对象,侄女和女儿仿佛也不在中心点的位置,更不用说其它人。或者应该说,每一个人都像主角,但又不是。

没有能猜到下一幕的标准流程剧情,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和主线。但吸引人的点始终贯穿着。“想要继续看下去”的意愿越来越清晰。

我以为会不耐烦,却看得渐渐更专注。

这不是一个走标准爆米花生产线的片子,虽然放在其它剧本里狗血的要素一个不少。却半点不肯沾那些粘稠的卖点。

也没有什么恶有恶报或者皆大欢喜的小团圆。仿佛只是白色窗帘被风掀起时,你路过了某间教室,看到有人站在那里,手指随意流畅的拂过了琴键。不是肖邦也不是莫扎特,亦不是贝多芬或者巴赫。

不是任何名曲和流行乐的篇章。

你却不知不觉的听完了。

你想鼓掌,又觉得仿佛太刻意。而奏者没有谢幕,甚至没有与你示意。只是短暂的互视一瞬,各自掉头走开。

不去想为何相会,亦不去想何时再会。

只是结束时片中每个出场角色都好像褪去了负面的情绪,各自笔直的前进了。就连逝去的女子也鲜活起来,虽然在这片子里,她一开始从世间败退谢幕。但结尾时她唯一留下的东西,仍然是曾为命运斗士的期望之证。

这片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片坚不可摧的圣域。然后各自为了这片不可侵犯之处而探求、而尝试,而奔走。

就好比会在广场上跳广场舞,稍一按摩扭到脸,已经老态龙钟的老奶奶,其实会用英文跟人交流修道院与凡尔赛宫。还会“不小心”遗落下口红。

想起以前跟人聊过的一个理论:

每个人自幼都抑制不住的以为自己应该被上天青眼有加,特殊对待,然后终有一天要从梦境中清醒。重新面对自己存在如蝼蚁这个事实。

或早,或晚。

但蝼蚁亦有浩瀚的爱和尖利的恨,心底亦有万壑千岩,在这一点上,被上天宠爱的或被背弃的,都十分平等。

然后,在认知自己可笑的微渺之后,变成方寸间的舞者。 每天重复着汲汲营营的求生,然后从磨砺道路的间隙里搜寻着吉光片羽,用来修补维护自己的圣域。 在心底焚起弥天大火,持续燃烧着不肯平庸不愿磨灭的骄傲。

持续着与漠然世界的战斗终生。

 2 ) 《你好,之华》用了哪些高级的视听语言技巧?

岩井俊二+陈可辛+周迅+一众黄金配角,没有人会不期待这样阵容的《你好,之华》。看完电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部镌刻着岩井俊二强烈个人印记的电影,监制陈可辛充分尊重了导演的创作主张,基本只帮忙弥合了一些中日文化上的差异。

《你好,之华》和1995年岩井俊二的长片处女作&成名作《情书》都以一封阴差阳错的书信为由头,缓缓展开一段相遇和错过的青春故事,框架类似,但人物关系更为复杂。中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岩井俊二的作品一直在唯美和残酷两个极端之间游走,时而小清新,时而重口味,到了《你好,之华》这里,像是他对自己过往创作的一次回望和升华,尤其是补上了《情书》时期的遗憾。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充满日式文艺情怀的故事,真能融进中国当下的本土情境里?东北城市大连,能拍出北海道小樽的清新和空灵吗?

对岩井俊二来说,能。

岩井俊二毕业于油画专业,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参与过许多广告和MV。他对色彩、光线、调色、配乐等视听美感的追求到了疯狂的地步,久而久之形成一套独特的岩井俊二美学。他的《梦旅人》《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以视觉见长的经典电影影响了一批文艺青年,直到现在,很多摄影教程里还写着“岩井俊二色调”之类的字样。

在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片《你好,之华》里,同样存在一系列隐秘的视觉符码。电影既复古哀伤,又温暖治愈,在视听方面呈现出一种高级感。他是怎么做到的?

【基调色:之华蓝】

很多电影都有基调色,比如《情书》就以白色为基调,一方面代表哀思,一方面也代表初恋般的纯洁。《你好,之华》的基调色是淡淡的蓝色,甚至还诞生了个专有名词叫“之华蓝”。

之华蓝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周迅在开拍前买来一大堆各式各样蓝色的指甲油,问岩井导演哪个色适合之华,导演挑了一款淡蓝色,周迅惊喜:导演跟我想的一样!这个淡雅的颜色就是她读完剧本后对之华这个角色的印象。

之华这个人,像她自己在信里形容的一样,在人群里不是很显眼,可能不是很容易被人记住。但就是这一抹淡淡的指甲油色,说明之华也是个有小心思、有小幸福的人呐

于是周迅在片中的指甲油色就成了《你好,之华》全部宣传物料的主题色。

甚至在昨天的首映礼上,周迅也特别穿了“之华蓝”色的外套和系带凉鞋。

围绕着这个颜色,片中所有人物的穿搭也都意外和谐起来了。与之华关系越近的人,就越显现出“之华蓝”。当时发布海报后,许多网友都问这些好看的羊毛衫有没有链接……

不仅衣服,片中许多场景也被刷上了深浅不一的蓝色,比如之华父母家的栅栏,之华之南小时候家里的门,学校里的围墙,帮之华收信的老人家的门等等,都是蓝色的。整部电影多数时候的色调也是偏清冷的。

当然电影也不能一味往上堆砌蓝色,岩井俊二还用了补色,也就是蓝色的对立面橘色。一冷一暖形成对照,可以用来丰富色系搭配、区分不同时空、表达不同情绪等等。上面的羊毛衫就能看出来。另外,80年代东北流行的红砖房+蓝色铝合金窗装修组合也被岩井导演敏锐地捕捉到了画面里……

冷暖色调对比的手法,在《花与爱丽丝》时期就有了。《你好,之华》里最打破整体清新淡雅色调的一场戏就是胡歌在酒馆里那场了,因此他的衣服、布景、调色都充满世俗和蒸腾的气氛,与青春时期的纯净美好格格不入。有观众看完说感觉这场戏有点“跳”,那就对了,谁叫胡歌演的是个渣男呀。

这样看来,《你好,之华》似乎也可以套用另一个片名——《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恋爱的点睛之笔:红色】

在《情书》里,岩井俊二特意将两人书信往来的信箱漆成大红色,放在小清新画面里很夺眼球。这个信箱是一段秘密恋情浮出水面的开始。

《情书》讲的是女主角博子艰难走出失去爱人藤井树的痛苦,一开始她穿着黑色的衣服躺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心情低沉;等到后来她再次跑到雪地上喊出那句著名台词“你好吗?我很好”时,已经换上了红色的毛衣,象征着她终于放下过去,迎来新生,也开始尝试接受新的感情

《四月物语》里令人印象最深的道具是榆野卯月的那把红伞,象征少女春心即将如雨水般倾泻而出。

《你好,之华》里,少女时期的之华扮相虽然有点土,但也暗戳戳换了好几身衣服。她对尹川初生好感时穿的还是一身绿色衣服,帮忙送信时开始穿粉色,最关键的告白时刻便换上了岩井俊二的“恋爱认证色”红色。

而且还是“冲破”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蓝色而告白的,真的是很勇敢了~

鼓足了如此大的勇气却还是失败了,小之华哭得让人心疼。

【偏日式的取景】

决定在中国拍摄之后,岩井俊二考虑了许多城市,一开始想选择一个温暖的南方小城,因为感觉之华这样的人应该是疏远一线城市的喧嚣气息的。最后之华生活的城市被定在了大连。

岩井俊二的母亲曾生活在大连,他对这座中国城市有好奇和向往。另外从历史角度来看,大连曾深受日本影响,所以很多画面看起来确实有点日范儿。

一个典型是大连的城市布局以广场为中心,街道普遍狭窄,在一些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斜顶老房子,门口有个小院落,跟《情书》里小樽的住房类似。这要是换成一堆挤在一起的30层居民楼,可能就是另一种“天水围”的味道了。

成年之华走在街头的镜头,能看到背景里霓虹闪烁的小广场、密集低矮的楼房、电线杆、古老的绿邮筒。岩井俊二并没有选取任何地标性场景,选的都是这样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角落,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脱离地域色彩,放到其他国家也能成立。

家庭内景部分,剧组都是租借的真实人家,并非美术布景。可以看到岩井俊二选择的都是装潢淡雅干净、比较有书卷气的家庭,他做的唯一改动就是稍稍减少和调整了摆设的物件。

回忆部分的校园布景、服化道参考了中国80年代的真实样貌,毕竟中日学生服装风格有很大不同。但岩井俊二还是偷偷塞进了一些个人喜好,比如岩井俊二喜欢的素色透光窗帘,最适合作为少男少女互诉衷肠的背景了。

【糖水片标配:大逆光】

岩井俊二非常喜欢用自然光,且经常将主角置于逆光中,不惜让脸部看起来有点黑。当然,有时候也能勾勒出美丽的轮廓光,这现在几乎成了小清新糖水片的标配,给人青春美好的感觉。

《花与爱丽丝》最美的镜头,苍井优在逆光中翩翩起舞。

《你好,之华》同样如此,窗外总是阳光明媚的。

【大全景抒情段落】

可能是油画出身的关系,岩井俊二电影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非常有油画感的独立段落,背景瑰丽宏大、色彩艳丽饱满,人物只占很小一块。这样的画面往往承担的叙事功能不多,主要就是抒发情绪,美得令人惊叹。

比如著名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开场,站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的忧郁白衣少年:

《四月物语》和《花与爱丽丝》里,樱花的存在感有时简直比人还要高:

《梦旅人》结尾就不用说了,美成绝唱:

相比之下,《你好,之华》在追求画面唯美上有所克制,更接中国地气,但偶尔还是会有很岩井俊二的独立段落冒出来,比如晨晨放飞小鸟的镜头:

没有近景和特写,只有一个仪式感的大全景,却是全片最大的泪点之一。后知后觉刚刚开始面对死亡的小男孩晨晨向天国的妈妈寄去一封信,上面写的也是问候藤井树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这一刻,这个小男孩长大了。

【与《情书》的细节呼应】

作为升级版的《情书》,《你好,之华》在若干细节上都呼应了《情书》。

比如一开始就是之南的葬礼画面,镜头机位很低,观众眼前布满洁白的花瓣,前来吊唁的人们只剩远处影影绰绰的身影。让人想起《情书》的开头也是博子躺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也是她即将前往心爱之人的葬礼,机位由低到高一点点升起。

两个藤井树、之南尹川在中学校园里都被周围人撮合,但都没有真正在一起——两对青梅竹马都曾一起担任学生干部,都一同去过图书馆,可他们之间的情书都没能传达成功,最后也都擦肩而过了。

藤井树的“情书”是一沓借阅卡

少女时期的树曾在雪地上发现一只死去的蜻蜓,小男孩晨晨也在地上看到一只死去的小鸟,他们彼时都还不明白所爱之人的死亡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连博子的感冒也被少女之南继承了——她们都用一个口罩把自己隔离于仰慕者的关怀之外,表明都是对爱情比较迟钝和木讷的女孩

在《情书》里,藤井树在医院里回忆父亲去世那场戏,一束光将回忆和现实串联起来;

《你好,之华》尹川重回校园后,恍惚中也在走廊的一束光里看到了昔日之华之南的身影,然后才反应过来她们是之华之南的女儿。

早年岩井俊二在创作《情书》剧本时,就是听中村由利子的钢琴曲得到的灵感。多年来岩井俊二一直想邀请她合作,这次《你好,之华》终于达成心愿,中村由利子将岩井俊二亲自创作的配乐完美演绎了出来。

【更复杂的人物关系】

《你好,之华》里面的许多人物关系都可在以往作品中找到影子,比如睦睦和飒然,之华和之南,她们是互相分享秘密的小姐妹,但也怀揣各自的小心思,就很容易想起《花与爱丽丝》和《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等片里的姐妹花设定。

但中国的特色是家庭联系更加密切,三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要比日本强得多。因此《你好,之华》展开了一幅更加宏大的家庭关系画卷,衍生出更多支线情节,不仅描述之华少女时代和成年后的情感,还连带着体现了女儿和婆婆的懵懂恋情。相比之下,《情书》里虽然也有父母的戏份,虽然也是散淡的穿插多线叙事,但配角们的形象要单薄得多。

而之华和尹川多年后的再次遇见,更呈现出一种超乎爱情和暧昧的感情,用秦昊的话说就是上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阅历之后才能领悟到的感情。这大概也是岩井俊二对爱的新一层领悟。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之南的渣前夫如是说。他真的很渣吗?其实也不一定,感情的事情,谁都说不清。

据说片中那本名叫《之南》的小说,岩井俊二真的写出来了,并且也有意拍成电影。或许那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中学时代的之南、之华、尹川究竟经历了什么。

今天还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叫《最后一封信》的新条目,似乎是日版的《你好,之华》,由松隆子、广濑铃、福山雅治、神木隆之介主演,阵容同样强大,不知是否能成真。《你好,之华》+《之南》+《最后一封信》,看来这么多角色在岩井俊二脑海里又发生了许多新的故事,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开始。

(何小沁/文)

 3 ) 喜欢了30年的女神,分手后也能认错?关于剧情的另一种解读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很多年前,看过岩井俊二执导的《情书》和《四月物语》,这几乎是我在看《你好,之华》这部电影前对岩井俊二的全部印象。

看过《你好,之华》的提前点映后,这几天断断续续把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个人觉得,岩井俊二和是枝裕和的风格有些相像。

二位导演的共同特点,或许都是在貌似流水账般的叙述风格下,总有些令人反复回味的留白——似乎什么都没讲,又似乎讲了许多,具体说了什么,还需有心人细细品味。

在我眼中,是枝裕和的电影是在还原生活,岩井俊二的作品,则大多是在看似平淡地记录青春。

《情书》是对初恋的回忆与惋惜;

《四月物语》画面中充满浪漫的樱花雨,如温开水般平淡的剧情,实则记录着女主人公对暗恋学长深情而漫长的寻找与等待;

而《花与爱丽丝》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青春记录——前者酸涩文艺,后者灰暗压抑。

朋友问我:看完《你好,之华》之后感觉怎么样?

想说,这是一部有着明显导演风格的电影,如果你喜欢以上几部作品,那么你也会喜欢这部《你好,之华》。

作为导演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电影作品,《你好,之华》是一部以书信为线索的电影,通过信件的一来一往,衔接三代人的情感故事。

而今天,想重点聊聊片中之华、尹川、之南三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带给我的思考与感受。

“你好,之华”——影片的片名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故事的关键人物“之华”,又像是一封信的开篇。

很可惜,在男主尹川的青春记忆中,他寄情于书信的对象并非之华,而是片中通过众人回忆呈现的隐形女主——之华已去世的姐姐,之南。

因为之南的漂亮出众,从学生时代起,妹妹之华便习惯了做姐姐的陪衬。

之华暗恋新来的转校生尹川,心思敏感的她渐渐察觉出尹川对姐姐之南的爱慕。

为了能和尹川走得更近,她大胆建议尹川:“你喜欢我姐姐吗?我可以帮你递情书!”——这不经意间的提议,开启了少年尹川的“写作”之路。

想必,少女时代的之华便早已习惯了充当姐姐与众多追求者之间的信使。

而这个名叫尹川的男孩却不一样,因为他的存在,少女之华或许第一次开始意识到:她真的很羡慕她的姐姐,她真的很希望能够成为她的姐姐之南。

若干年后,参加完姐姐之南的葬礼,之南的女儿睦睦交给之华一封母亲初中同学会的邀请函。

这封邀请函,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之华尘封已久的一段青春回忆,与此同时,也仿佛给了她一次成为之南的机会。

在同学会上,众人果然将她错认成了姐姐之南,包括她少女时代暗恋的对象——尹川。

当然,她并未澄清误会,而是不置可否地留下联系方式,以姐姐之南的身份,与尹川开始书信往来。

在信件的一来一往中,尹川倾诉着对之南的想念,而之华倾诉的,则是自己的故事——字里行间,之华小心翼翼地探寻着自己在尹川回忆中的位置:你还记得我的妹妹之华吗?

因姐姐早已去世,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之华借用婆婆英语老师的地址接收尹川的来信。

当尹川寻着地址找上门来,惊慌失措之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门迎客,而是仓皇求助于年迈独居的老师——“您家里有没有口红?能不能借我用用?”

即使相隔三十年,即使已为人妻、为人母,之华还是如此在乎这位自己少女时期的暗恋对象。

可见,这段青春情愫对于之华来说,犹如之南对于尹川,同样是刻骨铭心的。

影片中一处令我觉得有疑惑的处理,是尹川后来与之华的交流中称:“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是之华不是之南。”

从之南与之华童年时代的戏份便可知,姐妹二人长得并不像——尹川作为其口中“之南大学时代的恋人”,断是不可能将姐妹二人认错的;

在后文的交代中,尹川也是一早知道与自己通信的对象是之华而不是之南。

可为何尹川又在开篇的同学会后向之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微信呢?

这条告白微信引发了之华与丈夫的矛盾,也开启了之华与尹川之间的书信往来。

尹川为何要在明知对方是之华而非“前女友”之南的情况下发出这条信息?

剧情并未对此过多交代。 如果非要解释,或许就是孤独的中年人也会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吧——尹川太想与之南对话了,即使他知道,对方并非是真正的之南。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尹川并未如他的回忆和描述的那般,在之南的生命中占据过那么重要的位置。

他与之南的恋情或许极其短暂,短暂到回忆足以覆盖现实,短暂到时过境迁,他竟然混淆了之华、之南姐妹二人的长相——同学会当晚,他并未如他后来所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是之华而非之南——尹川之所以意识到通信的对象不是之南,完全是因为之华对他与之南之间的回忆一无所知。

同学会后,尹川追上离席的之华,小心翼翼地问对方:“你还记得我吗?我给你寄的那本小说你看过了吗?”

尹川看到之华一脸茫然、犹如失忆的表情却并不吃惊诧异,而是主动提出留下联系方式,并在随后发出“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样的讯息,似乎都体现出尹川并未认出之华,也并非如他其后所言,和之南曾经走得那么近、那么熟。

“我喜欢了你三十年”——这句话,更像是暗恋多年后的告白,实在是太不像一对曾经相爱的ex之间的对话了。

而胡歌饰演的负心男子张超才更像是之南青春故事中真正的男主角——叛逆、不羁、英俊、玩世不恭,这些特征或者说魅力对于涉世未深的乖乖女之南来说,足以比木讷羞涩的尹川更吸引人。

所以,多年后,潦倒不得志的张超才会在低矮简陋的小饭馆儿对尹川忿忿说出:“ 你的书我看了,你算什么东西?我才是之南的爱人! ”

或许,尹川对于之南来说,与其说是曾经的恋人,则更像是一位深情而执着的追求者吧?

之南或许曾经非常短暂地尝试接受尹川的感情,但很快,随着张超的出现,这段还未正式开启的关系便迅速结束了。

所以,张超才会对尹川的那本小说那么不屑,因为那本书中描述的更多是尹川对之南的臆想。

所以,即使之南收到了尹川满满一箱的来信,即使她在遭受丈夫不断家暴、深陷抑郁多次自杀未遂,也从未给尹川回过一封信。

到底何种解释才是尹川、之南、张超这段三人关系的真相呢?

影片并未过多赘言,或许也不必深究。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剧场中都各有角色,但在我们自己的心中,都会觉得自己才是故事的主角——同一段经历,在不同当事人心中意义完全不同,通过不同人的回忆更是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描述。

好似,在尹川眼中,之华只是个喜欢骗他、开他玩笑的小妹妹,而在之华眼中,尹川则是那个即使相隔30年,仍能令她心跳加速、要向老人家借一支口红才肯开门相见的“我上学的时候喜欢过的那个男生”。

《你好,之华》很好地诠释了身处喧嚣的中年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青春的缅怀与追忆。

时过境迁,人至中年,即使身边已有爱人,与当年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人再见,你是否仍会心动呢?

或许,《你好,之华》中周迅饰演的角色之华表现出的所有看似镇定、处变不惊、倾诉、窥探、欲盖弥彰……仅仅是为了向对方寻一个答案:

你还记得我,就好。

曾经沧海,时间更迭。

关于青春的回忆中总包裹着万千可能,然而生活终将归于平静。

你还记得那时的我吗?

你没忘记,就好。

 4 ) 你好,矫情鬼们

1995年的《情书》跨越了二十多年依然是全世界文艺片影迷心中的神作,想想当年,多少人用“藤井树”做笔名,多少人热爱上了写信,多少人一听到岩井俊二的名字恨不能用所有华丽的辞藻诉说自己对他的喜爱。

没错,《情书》就是一部伟大到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的文艺爱情片,一部当之无愧的殿堂级作品,而影片的出色也让岩井俊二在之后23年的创作生涯中再也无法超越。

岩井俊二和北野武、是枝裕和、园子温一样是日本当代并不多见的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导演,甚至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的独特创作者,他所描绘的情感,他所关注的青春,他所展现的思考都以一种独树一帜的方式开创了自己的文艺标签,当然,必须实话实说的是在《花与爱丽丝》之后,他就江郎才尽了。而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他所做的唯一的创作基本上就是重复自己,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然后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今年,这部号称岩井俊二个人风格集大成者的电影作品《你好,之华》基本上为观众呈现出了导演至今最严重的创作车祸现场。

岩井俊二导演、陈可辛简直、周迅主演,在影迷看来,这完全就是一个神仙阵容,而《你好,之华》也被给予了《七月与安生》之后最佳文艺剧情片的期待,在一系列外国导演在中国大陆拍片遭遇滑铁卢之后,如此的组合让人感觉很难失手,不过,他们三带来的这部《你好,之华》却我度过了如坐针毡的两个小时。

《你好,之华》看得出来是岩井俊二基于《情书》和《花与爱丽丝》而创作的全新故事,一边想要用浓重的个人风格以及大量来源于自己以往作品的元素唤起大家的文艺情怀,另外一方面又想整合中日的优质资源实现一次艺术和商业上的双赢。

不过,就现在的口碑和票房表现上来说,这两点显然都已经彻底失败,除了那一个个打了鸡血(也可还能收了钱)的影评人集体捧杀,我个人还真没看到几个真心实意的好评。

《你好,之华》是一部非常做作、矫情、刻意并且毫无真实感的假文艺片,一个包装得无比精致但是内在空洞无物的花架子,或许,是我自从《北京遇见西雅图2》、《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及《摆渡人》之后看过最让人恶心的电影,说实话,这部电影被称为文艺片其实是对于文艺片最大的不尊敬。

其实,《你好,之华》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并且非常容易拍得真挚感人,简而言之就是妹妹之华在姐姐之南自杀之后阴差阳错地和当年自己暗恋并且和姐姐有过恋情的男生尹川通信,然后一步步回顾青春的情愫,面对现实的迷茫的故事,很容易看出来影片结合了《情书》的解构和《花与爱丽丝》的人物关系,只不过没想到,最终呈现的效果变成了正正得负。

在我看来,《你好,之华》讲述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无法自圆其说,而之后的时间,导演采用了一种更加让观众无法理解的叙事手法不断地加大故事、人物以及情感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最后用一种小学生作文点题的方式强行总结收尾,可谓是看得人膈应至极。

影片的故事以之南的葬礼为开端,以30年同学会上之华与尹川的再次相遇为情节的触发点,以通信作为人物之间沟通并且呈现在回忆的手段,结果,放在了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影片非但没有给通信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还让影片中的所有角色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脱离了现代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八九十年代不中不日的尴尬之感。

与现实间巨大的割裂感在影调上就已经注定了影片的悬浮之感,而故事上的矫情造作更是加深了这种悬浮感,让人甚至产生了这是一个叫做矫情星球的平行空间发生的故事。

回想一下《情书》的故事,女主角和藤井树的通信传递的是自己所爱之人当年一段不为人知的暗恋,有惋惜,有失望,但是更多的还是关于成长和爱情本质的思考,没有人会觉得男版藤井树是一个大猪蹄子,也没有人会觉得女版藤井树过于矫情,观众们看完之后只会感叹原来最美好的爱情即使跨越时间和生死也具有让人感动的力量。影片接触两个重名的角色,一段情感上的秘密连接了三个人的心灵,这也使得每个角色的内心都经历着什么,而过去的故事也在逐渐改变着什么,这也就是“情书”的作用。

而纵观《你好,之华》中所谓的通信,且不说这个行为的合理性有多少,放在之华和尹川这两个人身上并没有呈现出任何的作用两个人通过通信说的都是自己早就已经知道的事情,别说什么过去隐藏着什么秘密了,就连之华在这个故事中的存在意义我都没有看出来,甚至到了影片后半部分视角混乱的情况之下,周迅饰演的成年之华彻底沦为了一个人形立牌。

影片中的回忆部分既有尹川和之华通信所聊到的部分,也有尹川与之华与之南的女儿们通信所写的部分,更有尹川与之南前夫以及他所书写的小说通过台词讲述的部分,而这些部分简而言之就是一段老套的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故事,而过多的视角切换以及毫无意义的留白使我到最后也没有明白这段爱情建立的缘由以及它让人感到嘘嘘的原因,而且最可怕的是影片中对于少女之南与之华的姐妹情几乎是毫无涉及,通篇都没有任何可以让人感受到姐妹情的情节,我也是无力吐槽了。

如果影片只是一个双时空设置的回忆美好爱情的故事,倒也不至于到创作车祸的地步,影片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导演自己无法消化的野心。影片不仅仅想要把《情书》和《花与爱丽丝》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地步,岩井俊二还试图用一个追忆的故事塑造一个家庭的完整形象,并且讲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小心思和暗藏的白色谎言,但是,除了主线人物以外,其他的角色都被讲述的支离破碎。

搞黄昏恋的奶奶,被母亲自杀阴影笼罩的小侄子,在小说中寻求着父爱的小侄女,莫名其妙忽然冒出个暗恋对象的女儿,还有情绪不稳定犹如神经病的丈夫,等等角色的出现让整部电影尤其到了后半部分的时候异常混乱,甚至也因为导演想要给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情感的出口让影片久久不能结束,一点点压榨着观众对于影片的耐心,当然,我看到一半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其实说到底,影片给我的感觉就像秦昊的这张剧照,虽然你一眼就知道他是秦昊,但是过度的柔光和磨皮让人深深地感觉到这个秦昊不真实,不存在,甚至都失去了本人应该具有的魅力。

《你好,之华》在对于现实的表现上毫无建树,对情感的展现上毫无说服力,在电影叙事上毫无章法,就像是导演采用了过度的柔光和磨皮一般。

对不起,这不是文艺片,也不是文艺片应该有的样子。

只希望有朝一日,岩井俊二可以走出没完没了的个人崇拜,如果这是你觉得自己最好的样子,我无fuck说!

 5 ) 专访秦昊:有些感情,有了阅历才能理解

从娄烨的电影开始,记住秦昊,也记住了秦昊所代表的一种电影质感。

见到真人,感觉比镜头中更明眸皓齿。加之亲厚,和气,会很大度地容忍他人的谬误或措手不及,不免觉得与他交谈是如此安全、舒适。

那天还没机会看电影,但简单聊上十来分钟,也能多少感觉到尹川近在眼前,与秦昊形成一种奇妙的叠合。

当下写信的人很少,你怎么看待用这种“古老”的视角去呈现一部现代电影?

秦昊:我觉得这是导演的一个认知。在我们看剧本的时候,拍的时候,都有说当今已经很少人写信了,那你是怎么想的?导演就说,“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笑)。我可以认知他的就是,我太太那边,过生日还需要我写信,所以,拍我们理想化的东西出来,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会不会是《情书》的延展?

秦昊:其实没有什么(延展)。从审美体系上,有点一脉相承,但这就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你以前会写信吗?

秦昊:写得不多(笑)。

那你觉得在之华与尹川之间的书信往来里,藏着现代人缺少的什么情怀?

秦昊:我觉得这个就是。而且剧本是导演写的,电影里尹川写了一部小说,导演也写了一部,快发表了。所以很多地方,我在情绪上、行为上,觉得有些模糊、不理解的,就会去问他,尽量多靠近,多理解。他会说,这场戏写的就是他自己(笑),他会给我他的答案,帮我完成尹川这个角色。

这些往来信件中,有没有哪些词句让你难忘或感慨?

秦昊:忘了(笑)。拍完这部戏(的时间),太早了。但我记得,拍摄当中,信写了很多遍,因为有些时候,写完一遍,导演觉得这个词用得不是那么恰当,就会用另外一个词。包括后期在做声音时,信怎么读?用什么情绪来读?饱满一点还是平淡一点?我们都是一点点试出来的。

这是一个“慢了半拍”的故事?你怎么看待人生的这种错过?

秦昊:慢半拍,还有错过,只是电影当中的一个部分。剧本是以之华(周迅饰)的姐姐之南在大学的毕业演讲作为结束的——那是真真正正打动到我的——她说,同学们再见,我们未来会有荆棘,会有坎坷,但是我们一定会迎来我们的新生活什么的,你会看到一个鲜活的新生命对未来的向往,而在她的一生中,却经历了这些,失去了生命。你会想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之前和现在,你18岁时的梦想和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有些人幸运,有些人遗憾,当时真的打动了我一下,让我流泪了一下

所以拍片时会让你想到自己的一些过往?

秦昊:拍戏的地方是大连,我成长的地方在沈阳,很相像,拍戏时在冬天,所以一切环境对我来说都似曾相识。

有人评价电影“温暖且有力量”,你是怎么理解的?

秦昊:对,这部戏无论是遗憾还是错过,都还是一部很温暖的电影。

你与周迅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演员,这次过招感觉怎样?

秦昊:我跟周迅合作非常愉快,特别舒服。她是我见到过的最没有攻击性,又可以那么舒服、自然地得到你给她的反馈,然后给你真诚回馈的女演员。两个人在那边,你给我,我给你,合作很愉快,很享受。

与此相反,与胡歌拍了场最激烈的戏。怎么个激烈法?

秦昊:那场戏对胡歌来说确实特别激烈,因为那场戏很长,全部演下来,不喊停的话,可以演20多分钟。六七页的剧本,台词全部都是他说(笑),我的台词就只有几句,所以大多数都是他在那边发泄。我看那场戏时也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演,那我就真实地生活在那个状态下,然后随着他说的话,跟他在一起,看能不能碰撞出什么东西来。监制陈可辛导演也很重视,特意飞到大连来看。拍了很久,从白天拍到天黑了,从小酒馆出来的时候,问监制觉得怎么样?(他)点点头,“特别棒”,那我和胡歌差不多就踏实了。

这样的长镜头会越拍越有感觉还是越拍越疲?

秦昊:肯定是越拍越疲的,但你只能尽量地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要流露出疲态就好了。

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与《怒放之青春再见》后,你跟谭卓再次相聚,据说只有几场对手戏?

秦昊:她唯一的对手戏就是和我(笑),还有胡歌,就是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她见我第一面也没认出(笑),一愣,我说,“我啊”,“啊,你怎么这造型啊?!”我说,“你问导演,问监制去”(笑)。以前都合作过嘛,没有什么可紧张的,需要怎么怎么样的,还像以前一样,很自然舒服地合作就好。

在《妖猫传》等电影中试过非常狂的表演后,你这次又是怎么拿捏收的尺度?

秦昊:这个角色就是要收,就算你想不收也没有放的可能性。这个角色,找一个再年轻的演员,或者没有阅历的演员,都很难完成,因为他不会理解尹川和之华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真的只有到一定阅历了,或者是有了家庭,然后你才懂得说,有些时候男女之间不是只有爱情,或者只有暧昧,或者只有单一的这种什么情,它可以有另外一种的,而这种(情),可能只有已婚男人、已婚女人知道。惺惺相惜也好,共同回忆的认知也好,真的要有人生阅历的人才能理解这种情感。所以我当时跟导演说,这个剧本真的每看一次,都会发现不同的新东西,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我相信在电影院也是,小一点的观众,没结过婚的,可能都会觉得不理解,但真正有过生活的,有过阅历的,可能会体会到另外一种感受。

这些年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你进进出出都非常自如。

秦昊:我没变过啦(笑)。我接戏一直就是三点,我喜欢的角色,我喜欢的剧本,我信任的导演。从头到尾,这个标准没有变过,今天还是这样。可能有段时间,我碰不上好的故事,但网剧给了我好的故事、好的角色、好的导演,那我也去做。当然了,当中会有一些我认为是好的,就是拍到一半的时候,哎呀,我判断错了,但是每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拿人家钱了吗?签合同了吗?别废话了,拍完算了(笑)。

 6 ) 人生的愁念

《你好,之华》里的岩井俊二,用十足日系而纯美的片名、书信情节和镜头把控,讲述了一个沉静内敛,平淡隽永的中国家庭故事。

虽然影片有身份错位,青春暗恋,暧昧谎言等岩井个人的风格展露,却不能将其简单看作是《情书》或者《花与爱丽丝》的中国化演变。

这是一部由主角的结局为起点来开展的电影。曾经叱咤校园的女神级人物之南,先后经历了失败的爱情与婚姻,在痛苦的病魔下自绝生命。这个“将美好破坏掉”的结局悲伤且犹如宿命。之南的离去促发妹妹之华替她参加同学聚会,之华回望姐姐曾经的青春宣言时,又唤醒起自己的那片记忆涟漪。

一次葬礼,一次为逝去之人还愿,一次追忆和故地重拾,牵扯出来不同年代人青春、爱情、婚姻的过往。显然,本片是更适合与《相爱相亲》比较而看的。虽然影片多处出现写信达意的清新场景,也通过信件直白而生动地描绘了曾发生在东北小城的爱情故事,但众人黑衣的葬礼开篇,就已经为电影早早定下沉重基调。这种沉重的情绪是最容易被广泛理解的、处在情与爱这一阶段之上的生活哲思。这类沉重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不管是男女爱情、姐妹亲情或是同窗友情,他们都只属于每个人自我的人生历程。能够将这些历程涵而盖之、融汇一起的,唯有复杂的家庭和在家庭生活中携手相持的家人。

所以,以“家庭成员离去”为开端的《你好,之华》,所勾勒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暗恋或者追忆青春余晖。应该是由情书时代爱恋的酸涩引申出来的,整个人生的愁念。她仍旧演绎着一个传统主题——无法告别的爱,无法挽回的选择,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类命题展现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中屡见不鲜,而其中的生死哲学,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又实在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情感诉求。

尽管影片一开始切入到写信寄信的情景时难免尴尬直楞:手机摔坏了,就只好给你写信咯,而且是百无聊赖的吐槽式日常汇报——这里的周迅与日本人妻角色类似感十足,难与当下中国社会相契合。但正因如此,我反而体会到导演是在用一种傻傻的,又有些可爱的方式,让整部影片迅速回归到从前那个单纯的、仅仅依靠文字进行缓慢却又深刻无比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状态。而这种信件传情,又可以说是岩井导演用来打破时空、用作他电影文本与观众情感汇合的桥梁。这无数封书信上的文字,就如同那段声情并茂的毕业演讲,充斥着对未知的向往和勇气,中和着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发生在之华离世以前,之南成长以后。

提到成长,影片也花费一定篇幅,表现了两个孩子短暂的交换生活,和三个孩子逐步的心理变奏。成年人不断放下的往昔岁月被孩子们依次拾起、重新煅炼,成为她们新的时光。酷似母亲的长相,引生忧郁的暗恋,即将抵达的青春,还有那个逃走的、在黑暗中才会哭泣的男孩……少年的释然终究与成年人的感怀不同。对于他们成长道路的点到为止,才是导演赋予未来的美好期许。

影片用一次交换生活,让两姐妹的两个女儿多次同时出现。时光倒流三十年,或许现在的她们,就是过去的“她们”;影片亦是用几次(同学会以及之华写给尹川书信上的)角色顶替,来暗暗昭示:主角既是被写进爱情小说的《之南》,也是成为电影片名的《之华》。

其实对于之南而言,她人生的结局就是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给错过,什么都是遗憾。影片正就着这个悲剧的低谷开启,她未能实现的感情,未能达成的心愿,未能组成的家庭,或许在未来一代接一代的生命中,总能成就圆满。也正是这种回忆与现实交织的方式,使得影片重心都在对于之南的描绘当中,一切的感慨和牵扯都源于之南的离去,源于人们对之南的爱。这样的爱大过之南的悲剧与不幸,这样的爱为影片留下温暖的余味。

岩井俊二将日本纯爱电影的清新质感放置中国小镇,以浪漫唯美的镜头去审视和理解“死亡”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生老病死人之常态,平淡从容唯是最真。我们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虽不善于,却也总能想方设法去理解亲人、爱人之间的这种种情感。能够在时间的帮助之下,用乐观来缅怀生命以及青春的逝去。此间,平凡的细节离我们最近,也最令人动容。那些逆光而行的冬日暖阳和低机位360度旋转拍摄的精美画面,也都与影片开始时候的沉重基调消解、相融,也都变成淡淡的,清澈的,饱含着纯粹的忧伤和明亮的希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短评

用《情书》&《花与爱丽丝》的元素讲了一个全新故事,同样的书信沟通、暗恋甚至感冒,《情》的「身份错位」在《你》再度出现,通过几组关系拓展开来。真正的主角是成年后的之南,虽没有出现却无处不在。在手机时代,以信为媒介,没有产生距离感,能讲得通。

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飒然暗恋着同桌,但她不愿意说出来;之华表达了爱慕之心,仍然也没能修成正果。你说或不说,你都是他故事里的配角,毫不起眼。尹川和之南是初中同学,大学又再一次相遇,终究是有缘无分;婆婆想和英语老师再续前缘,可对方却不解风情。三个时代,四段感情,有过暧昧和相爱,又归于错过和遗憾。再深的感情,也抵挡不住缘分的交错。之华被尹川伤了心,尹川又失去了之南。张超伤害了之南,又得到了另一个人的爱。相爱未必能够相守,爱过也未必能爱到最后。结婚不意味着幸福,能让你幸福的人你却没有和他结婚。于是,你还是想着那朵白玫瑰,那个床前明月光。你写过动人的情书,也写过精彩的小说。但人生很复杂,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一部关于错过的故事,色彩非常美,胡歌也有参演,看完电影满脑子都是胡歌演的那个张超,一个傲娇的渣男,佩服胡歌的演技。

16分钟前
  • 醒了吗
  • 力荐

7,仍然非常岩井俊二的风格,包括细腻的情感与好听的音乐。导演仍然用他的方式讲了一个慢故事,挺难得的。其中有几场戏的处理非常厉害,演员的发挥也很棒,包括张子枫,也有明显的提升。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把现实中粗鄙丑陋的一面打磨抛光,只萃取精华。岩井俊二非常文明,压着拍,抻着拍,让角色们悄悄说谎,彼此成全,含蓄留白,各个体面,也让电影本身透露出高级的疏离感,虽然手法是转基因嫁接。

2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看预告片觉得寡淡单薄降低了预期去看,没想到更加失望,心里是很遗憾的,同岩井俊二的某些单薄的作品一样,贩卖一个情绪却单薄的可笑。大故事是好的,也动人,可惜没有更好的细节填充,特别像已经有了许多虫洞的连衣裙。我最不喜欢的处理是视角问题,以之华进入,后半段却直接旁落到尹川,将周迅晾在一边,这种转移是很不舒服的,再加上演员的配置,周迅演这个线索角色是天生吃亏。执行层面里,首先剧本的本土化做的很差,书信这么重要的核心,没有想到聪明的办法让它成立,剧本也没有在这种元素上真正的起到故事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情书、遗书、小说这样文字道具通通都只是他们本身,没有深深嵌进故事最重要的情感里。场景也很荒,依赖于生活讲故事却非常失真,尤其三十年前。许多场戏其实应该更有“人气”,现在变成了为了干净而干净。演员们也无亮点

24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3.5 在岩井俊二的作品里算不上好,但也不差。里面的“时空信息传递”、“替身与错位”,看似是《情书》的反面,实则挖掘的是家庭代际的空间,引出稍显过满的群戏——每个角色都有互文关系。演员方面重点夸下金马提名的张子枫,没想到她竟是戏眼,两次落泪都是因为她。

2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外衣是你好之华,里子是再见之南。

31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这个片子充分说明了《情书》要是没有柏原崇会多无趣,没有柏原崇你给我个刘昊然也行啊,对着那个土味男同学我完全召唤不出青春回忆好吗!而且秦昊浑身上下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猥琐气质(感觉给之南上完香后简直会从遗物里顺走一件内衣撸一辈子),要听他每天给我朗诵刚写好的小说我情愿被胡歌杜江家暴一下吧,信女要从今天开始双手合十静静等待日版的福山雅治了!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1.很纳闷张超是何方神圣能从尹川那里抢走之南,直到看到胡歌是张超,我就懂了呀!2.很好奇东北也能找到这么清新的小街道,原来导演是选择性的遮住了场景才拍出了这个效果😂 3.请问剧里之华的私服是什么品牌,好好看!!最后很开心现场见到岩井和周迅~

34分钟前
  • 弥生
  • 推荐

留白部分给了人无限的遐想,人物塑造给了人深刻的印象;岩井俊二有一种独有的灵气和直觉,知道在何时进入细节何时转向广阔的世界观然后何时在切换回细节,对影像的嗅觉也是敏锐的,在《情书》中的遗憾和心心念念都集中在了《你好,之华》里。开头的葬礼和结局的“情书”首尾呼应,是对生命惋惜也是向死而生。在电影的落地上陈可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摄影和选景甚至部分演员的状态以及情感的共情会让你恍惚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人物面对的困境却让人回到现实。胡歌的人物留白和父母一辈的情感以及两代孩童之间的某种情感链接是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而正是这些看起来是闲笔的情节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了非常强大的能量。期待岩井导演的那本延伸小说。@181101·Beijing

3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映后问答环节,问出了自从看到海报就搁在心里的问题:周迅涂那种蓝颜色的指甲油有什么用意?导演答,指甲油是周迅自己的选择,他也很喜欢。片子的好处、各种美好细节都是岩井流常规操作。其实之南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不太能捋得顺,但周迅张子枫胡歌的表现都那么好,集体扛起一颗星。音乐都是导演自己操办,就像小说作者自己配插图一样,不管技术怎样,感觉一定是最对的。最后发现演职员表中,赫然就有一个名字叫“之南”,我和身边的姑娘都小声惊呼起来。那是那晚感觉最奇幻的一刻。

43分钟前
  • 张天翼
  • 还行

太失望。后半段的故事线乱成筛子,岩井俊二还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故事吗?水土不服严重,怎么能指望日本导演拍出八十年代的年代感呢?睦睦对尹川那一番突如其来的表白心意像横生出来的怪胎,这走向太奇情了,看了一本书就幻想中认爹了?

48分钟前
  • 后自愈
  • 较差

作为导演的第一部华语电影,我对这份答卷表示非常满意!熟悉他的影迷会知道他写起剧本非常随意,我也做好了再看一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的心理准备,但这次他为中国观众准备了一个既非常岩井俊二又很完整易懂的故事(可能也归功于陈可辛监制的把控吧)。周迅原来也可以演这样“普通”的角色啊,看了那么多古灵精怪的她,之华居然可以演得那么舒服。还是要表扬剧本,每个人的故事穿插融合,毫无生拉硬凑感,人物都立体了故事也完整了……不太会说好话,但真的还能喜欢岩井俊二30年。

53分钟前
  • 全是奶
  • 力荐

张子枫值得金马女配的提名!邓恩熙真的很水灵!胡歌是个惊喜,很帅,演技也好。所有演员都很不错。整部电影还是偏向日系。

54分钟前
  • BAzINGA
  • 推荐

张超这个角色的自省能力超过他的阶层了

55分钟前
  • 轮子到底滚不滚
  • 还行

现在人到中年的周迅就和如懿一样,不争不抢,沉稳自由。在别的演员满脸刻着“我很会演戏”的时候,她在钻研“纪录片式的表演”,她的表演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不着痕迹,见好就收,一点不贪,看起来毫无企图心。之华这个角色就像陈可辛说的“她不像《如果爱》里的孙纳,是有的演的,之华根本没的演”,因为人物太生活化了,太平淡了,更像是个配角。这样的角色和如今的周公子就这么完美地贴合到了一起。

58分钟前
  • 王筱驴
  • 推荐

几乎没有带着任何的既定印象和期望去看这个片子。少年时代情书留在我印象当中的画面是白和粉。现在在看你好之华,画面则是平淡的灰。这是一个中年版以及老年版的情书,也是少有的从头到尾周迅都在做配角的故事。如果说情书给我们的印象是纯爱,那么这部电影留给我的印象则是无奈。而在成人的世界里面,不强求,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岩井俊二依旧维持了音乐和感性的双水准,故事里桥段设计的精妙,毕业宣言从头贯穿到始终。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一段发言稿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焕发出不同的意义。因为周迅,所以五颗星推荐。胡歌在里面奉献了少有的欠揍型表演。哈哈哈

59分钟前
  • 小川叔
  • 力荐

导演自己编的剧,就是这么一气呵成!棒!配乐好评,从开场的在殡仪馆的配乐至结尾字母的配乐,都很棒!张子枫演技好评,周迅演技好评,胡歌演技好评。演晨晨的男孩演的不错。温亲,但又告诉我们人生终有必需面对的事情。强烈建议,能把那个毕业典礼的演讲稿发一个完整版出来。

1小时前
  • WeiYi
  • 推荐

人生啊不是随便扒拉扒拉就可以写清楚的啊,可是我就是要活成一首漂亮的散文诗!台词几乎一半都有笑点!周迅一如既往的好,胡歌很惊艳,邓恩熙真是美出了一片天!

1小时前
  • Himn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