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当当伴我心

动画片大陆2012

主演:黄秋生,吴君如,胡歌,郑中基,许飞

导演:谢立文

播放地址

 剧照

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2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3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4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5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6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3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4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5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6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7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8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19麦兜·当当伴我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12:23

详细剧情

  麦兜电影版的第五部作品,春田花花幼稚园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困难。即使校长(黄秋生 配音)和陈老师(许飞 配音)以及麦太(吴君如 配音)等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法解决。于是学校召开了一次校友筹款晚会,但是长大成人的校友们都没什么出息,欣慰的是校长无意之中发现了麦兜等小朋友的音乐天赋。经过挫折,校长终于找到了胶牌经理人(郑中基 配音)为小朋友合唱团打理事宜,演出大获成功通告不断。可惜最后关头经理人失踪,合唱团并没有为学校带来大收益。可校长在最后一场演出中发现了惊喜,春田花花幼稚园也还有成功的校友存在,众校友再一次感到了人生的真谛。

 长篇影评

 1 ) 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啊

我小时候,喜欢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看着满教室小朋友的喧闹,想象宇宙之大。我觉得两种尺度在大脑里的交叠,非常震撼。昨天看了一整天关于最高层的各种八卦,今天看麦兜当当伴我心,也给我一种反差强烈的震撼感。于是在电影结尾处,我看到长大了的麦兜和他的同学们,在市井里过着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平凡的生活,在小朋友幽幽的歌声里,眼泪止不住就流下来了。

我不是觉得那样的生活可怜而流泪,也不是被他们生活的“真实性(authenticity)”感动而流泪,也不是自怜身世的共情。我只是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触击中,就好像麦兜说的,好像在肠子窜来窜去的急便便一样的感受。人生啊,就是这个样子啊。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穷的,富的,在本质上,有共同的地方,是相通的,因为人生啊,就是这个样子的。即使外表差别很大(片子里几乎没有几个长得正常的配角),即使过的生活差别很大(豪宅的厕所也许都比普通人家的房子还大),在某个层面上,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我就是被那个“一样的”、“共通的”东西打到了,眼泪就止不住了。

这真是很难形容的体验,以我蠢笨的头脑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昨天在想那些高层的破事,在想精英占据资源、制定规则的正当性,在想社会中人和人之间无法消除的高下之分和阶层分化。说实话,我感到绝望又迷惘,因为我看不到哪里才是所谓“公正公平”的社会基础。今天,麦兜的电影让我相信,不管有怎么样的外在的区隔差异,凭着某种内心的力量,市井的小人物就能和精英们平等地站在一起,毫不逊色。孟子所谓的“良知良能”,是所有人都共有的,并不因为阶层、教育、财富的差异而有所亏盈。所以“人性”本身就是“公正公平”的基础吧。

这些话我看着也觉得太文艺腔,太空泛。我也实在找不到言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就只能这个样子了。

 2 ) 要做一个小丑,就不可以哭的

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做香港的地方,有个叫陈奕迅的歌手跑去拍了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超级扯的鬼片,由文艺导演许鞍华执导,三级艳星舒淇搭档,之后的结局自然是不伦不类,有口皆墓碑。但就是这么一部烂片,在报纸上出新闻的时候也让我记住了主演陈奕迅的一句话:我是做小丑,不是扮小丑。

他这么说,大概是在片子里,化了个小丑的妆什么的有感而发。但是当年的我可是相当鄙夷——哦,做人哪能这么没志气噢!偶棉生出来不是要做科学家的嘛!建设四化的嘛!最不济也是当小公主被王子娶回家的嘛!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做小丑,搞不搞笑啊。

那个时候生活对我来说,还是远远的伫立在浓雾里高耸入云的不明真相,而且看上去似幻似真,颇有一点吸引人的意思。童年时代那么苍白,自然祈求赶紧长大,赶快跑到生活的面前去一览繁华。就像张爱玲说的,我要快快长,八岁就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要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可是等到真的跑到面前了,突然发现生活怎么是这样的一坨:既不雄伟、也不华丽、也不梦幻、也不甜蜜的东西呢?

再说直白一点,这货简直就是看上去是屎,尝了尝,他妈的果然就是屎啊!

而且就是这样的一坨教人倒胃口的屎,还老是摆出一副我自巍然不动,任你花多少力气都不会改变的恶心样子。有钱的人可以拿钞票盖住它,有爱的人可以拿蜜运装点它,我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老是会咕咕叫的肚皮的憨人,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我对它哭,他是一坨屎,我对它闹,它是一坨屎,我对它抓栏杆撕床单,他是一坨屎,我对他撒泼耍赖满地打滚,它还是一坨屎。

就算把它捏成个变形金刚,外带环绕立体声超长待机内置八星八箭劳斯丹顿报时系统,它仍、然、是、一、坨、屎、啊。

既然这样,那我为什么不笑呢。遇上可笑的事情就笑,遇上可悲的事情就擦干眼泪再笑,遇上可恨可气无可奈何的事情,就做个小丑,自己捏个小狗抛个彩球,画上红鼻子逗自己笑啦。

要是每天笑笑的,就算注定一辈子面对着一坨屎,感觉也会渐渐的没有那么糟糕吧。

所以就算你们把我当一个笑料,当一个消遣,当一个谐星,当一个空余拿来打发时间但永远不会真心当回事的家伙,当一个觉得hold不住所以不想去爱的怪咖,我也要继续当一个小丑,继续笑笑的。

这就是热爱小猪的麦家碧,和热爱屎gag的谢立文,花了五部麦兜电影,十二年,教会死蠢又不帅,贪吃又头脑平平的我的事。

 3 ) 世间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今天这个难得的下午本来是该用来看那个“白富美为高帅富卖肾,杨幂演了个鸟”的《画皮2》的,奈何在小木同学的怂恿下买票看了我曾经最不屑进电影院看的动画片《麦兜当当伴我心》。这孩子居然是看第二遍了。想着我俩很多时候比较相似的电影品味再加上对3D的确有点不习惯就答应了。

在今天以前,麦兜对我而言,是一个有点傻胖胖的小猪,是蒙蒙送给我的让我笑了一天的玩偶,是《城市画报》上对麦家碧的访谈,也是被归类到“以后我儿子会看的电影“里的东西。然而今天以后,影片里的麦兜长大了,我也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1.

我想大概所有人心里都有一首歌,它不一定是名曲,不一定很动听,但它一定承载着你曾经的悲喜和过往的故事,那么与这旋律有关的人,便也成了记忆里最温柔的背影。

我记得那一首芝华士广告歌,记得we could be together,everyday forever.

我记得那一首《勇气》。

我记得松儿最爱的《可惜不是你》。

我记得蒙蒙听过的河图和墨宝们。

就像麦校长记得他的音乐梦想。

就像麦兜会记得《你的扣肉》,记得幼稚的《车车车车》。

而即使有一天,这些旋律连同这些人这些事都变得模糊的时候,也总有音乐,在我们的心里肠里,在我们的举手投足,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罅隙,筑起温暖的围城,把这世间的痛苦暂时隔离,换上纯真和美丽。

就像长大的麦兜说的:“这个世界有时候硬邦邦的,有时候软塌塌的。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总唱着一首歌,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2.

行就吃龙虾,不行就回老家。

在傻乎乎的校长眼里,一切是如此简单。如果可以,就选择挚爱的一直坚持下去。如果不可以,就收拾铺盖回老家,安心的采菊东篱下过舒服的生活。

这片子是献给所有的音乐老师的。

我的姐姐就是名音乐老师,她在北京教钢琴,是弹着自己最爱的乐器,教授一群天使一样的孩子,用兴趣养活自己拿着不菲的收入,在我看来,这该是蛮幸福的生活。

然而她并不快乐。随着教授的孩子逐渐增多,她开始接触更多所谓“上流社会”的家庭,目睹他们的奢华再对比自己,便觉得有存不完的钱,干不完的工作。于是她所有的目标只剩下银行卡上的金额,于是她再也不快乐了。

她早就过上了可以吃龙虾的生活,然而龙虾没能带给她像麦校长一样的笑容,孩子没能带给她由衷的欣喜,音乐也没能带给她摧枯拉朽的勇气。

她日益增长的银行存款没能让她多吃几次龙虾或者多加几分欣喜,那数字仿佛只是一个驿站,走过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

所以面对我的高考志愿,她露出惋惜又不屑的神情,在她看来,经济会计法律金融这样的学科更有利于存折上数目的增长。更有利于早日攀登到“上层社会”。

而我只想做个普通人,有自己的钟爱,能在变换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小宇宙,心里有可以动容的诗与歌,便是我的奢望。

比起增长的银行存款,我更希望能有什么东西让我因对它的挚爱而如麦校长听到孩子们的歌声一样拥有“垂死病中惊坐起”的能力。

当然,你可以说我涉世尚浅不懂现实生活的疾苦柴米油盐的繁杂。

3.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从影片开头愁容满面的校长纠结经费短缺的时候,我便知道这不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当然,孩子们也不会缺少乐趣,车车车车或者剪指甲吃香蕉都让在场的小家伙们大笑起来。

这个世界或许是——用咬不开的糖炒栗子编织的甜蜜谎言。

这个世界或许是——被CD碟片淘汰的卡带被新潮抹去的旧时光。

这个世界或许是——让你卖命又携款而逃的上司。

这个世界或许是——寻不到原作者名字的歌曲文字。

这个世界或许是——遇见又消失的恋人。

这个世界或许是——童真面前瞬间崩塌的成熟面孔和温柔面前溃不成军的钢筋水泥。

 

但或许这世界更应该是。

就算我投之以琼浆,报我以泪光。

就算爱恋短暂,我也可以把你当做我的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

就算这世间以痛吻我,我也总可以寻得与之相配的旋律。

把黑暗的日子,拧成诗与歌。

4.

谢谢小木同学教给我的等待漫长的字幕结束再离场这个好习惯,这不仅是对所有制作者的尊重,更会收获难得的惊喜。

希望他可以早日与他爱慕多年的女主角共同演一场永不失散的电影,让他从此以后每一次的观影,身边都不再是我等打酱油的孩子。

5.

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

 4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叉烧

港片不港,合拍成流。一转眼,麦兜系列竟然已经十年有余。十年过去,港产类型片形神俱损,从了合拍片的大流。尽管新政策允许香港电影直接在广东引进上映,但这记救心针恐怕已经回天无力。说这些是因为,你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看得出很重的合拍片痕迹。不说跑来深圳走穴、蹦出个刘谦之类的,由于要考虑内地国情,影片配乐歌曲大多有两个版本,一个粤语版一个国语版。我并非极力鼓吹保护粤语原声,只是,如果麦兜这个动画形象脱离了香港,脱离出粤语文化圈,那么我真不知道,麦兜是否还可以叫做麦兜(很庆幸,我看的是粤语版)。 这当然不是麦兜系列第一次求变,在过去几年,麦兜的改变是历经了阵痛——至少在我看来,前两部挂着麦兜头衔的电影都是不成样子。因而,到《麦兜当当伴我心》,导演索性改变了整体画风,线条简单、色泽清爽的麦家碧,造型奔放、色彩浓烈的杨学德,他们放在一起,导致这部麦兜的混搭感极其强烈。故事方面,麦兜的屎尿趣味和吃喝拉撒内容,它们依然得到了保留,“急便便”更是从头串到了尾。 主角是校长,麦兜和麦太变成了配角。片中还出现了一堆卑琐、多余的人——他们令一些观众大感不适,但显然,他们也为麦兜系列带来了新意。“唔得就返顺德”(该话在国语版变成了“回老家”,效果全无),黄秋生配音的校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道说话。他有音乐梦想,同时还有各种兼职形象,挥汗如雨。 围绕叮叮当当的音乐梦想,片中出现了大量的配乐插曲,它们大多是由经典曲目改编成的俚俗小曲,填上了令人爆笑又不失优雅的歌词,像《Canon in D》、《降B大调即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等。这般拿来主义其实挺港式做派,很对味。从“风吹柳絮,茫茫难聚”到“当知欢乐如雨,来如潮散失似雾,难得是跌坠时可与”,从《春风亲吻我像蛋挞》到《你的扣肉》,抛开动画不说,《麦兜当当伴我心》更像一部通俗音乐剧,缺点毛病有如去年的《钢的琴》。同是靠音乐来煽情,与早先某网络短片的刻意卖弄不同,麦兜是以自嘲的姿态去面对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子——就像结尾来的那段总结陈词(早先几部麦兜也是如此做法),所谓感动,还不是一泡屎尿,直上直下。 相比内地的低龄动画,一直都觉得,麦兜系列真不是拍给孩子看的,而是留给一帮大人。像剪脚甲、吃香蕉等细节,小孩子恐怕难解其恶趣味。这次麦兜不仅展示了香港的全景,从港岛到九龙,绕了一大圈,同时还有前面提到的众多小人物。然后令我惊诧的是麦兜还跑了深圳(遥望香港一水之隔)、上海、澳门(意味深长的Macau之死),甚至在结尾,观众还可以看到红瓦绿树的鼓浪屿。理想和梦想都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但不变的歌声响彻香江,抵达了内地。 就像大M开溜后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叉烧。在我看来,这集麦兜之所以出色,原因在于内容的碰撞与融合。正如麦兜形象是借一头猪来说草根港人,香港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此番又是两种画风的融合,对这个求变求新的港产动画系列来说,它努力适应内地的规则,同时尝试着保留香港元素……冷笑话少了,音乐多了,《麦兜当当伴我心》给人留下的就是这么一印象。无论如何,麦兜都不能失去自我,哪怕兜完一圈,它还是根在香港,对这片土地和形色人物充满着感情。【新京报】

 5 ) 但愿时间只咬掉我坚硬的外壳,吃不掉我柔软的心。

有一回坐香港的东铁线从九龙塘回太和,看着沿途的片片绿荫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的香港;好像只要盯着窗外的景色够久,准能发现把头发吹得蓬蓬穿着像是旧时钟楚红的少女。香港走得很快,但这几年依旧赶不上大陆的节奏;曾经被港人颐指甚至微微鄙视的大陆人,如今纷纷在香港购置豪宅站上山头霸山为王,这想必让许多老港心里不是滋味。因为心里明白那些在港购置豪宅的人多为投机腐败分子,于是看到港人的醋意竟产生一种独特的共鸣。或许这便是屌丝的人生,只能活得像一个糖炒栗子,任由掌铲者左右翻炒,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坚硬。

谢立文念旧,也不善交谈,只好在笔下构建一座童年城堡,企图对抗时间,留住旧日美好。“麦兜麦唛”系列的书籍和电影,是一座永远不会消失的乐园,也是一段永远不会老去的童话。它属于新生的小孩,也属于旧时经历美好故事的成年人。幸得谢立文的天真秉性,才能将笔下的各个角色都绘制得惟妙惟肖:小猪麦兜麦唛、河马阿may、还有乌龟阿辉、鸭子菇时和小猫得巴。它们常常很百变,在有些故事里是小动物,有一些故事里又是一堆一直长不大的幼儿园小朋友。阿辉在电影《麦兜和菠萝油王子》里饰演一个披萨,最后因为麦兜饿了,他便把自己切下一块,给麦兜充饥。看到令人好笑又心碎。

文化的交汇、冲突和融合一直是麦兜系列电影的主题核心,也是香港文化“人情味”的体现。先说冲突部分:比起上一部《麦兜响当当》里凸显出来对于大陆市场的刻意谄媚讨好,这一部电影里,作者可谓是来了一次大翻盘;在电影中塑造的大陆人被放大无知、贪婪、急躁甚至丑陋的形象。这样的人设或许不太客观,但恰好又体现了谢立文的傲娇心态——若不是大陆人“为非作歹”,香港也不会从旧时的“人情味”变成现时的“人钱味”。这种映射在电影中多处体现,比如春田花花合唱团扩招后的阵容,多了两个看起来很丑且不是动物外形的小孩,显得与麦兜的一班老友格格不入,甚是刺眼。

但所有的融合都是从冲突开始的,广东这一个省份,拥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而香港文化,正是由广东岭南文化里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起源,再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形成今日局面。若要说到电影中交汇和融合的部分,幼儿园校长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说麦兜系列电影的前面四部,是讲述麦兜的故事;那么这一集《麦兜当当伴我心》,主角当之无愧是那个祖籍顺德的幼儿园校长(国语版中他是山东籍)。从第一集中兼职“木有鱼丸 木有粗面”的小饭馆老板、第二集客串医生到这一集中的音乐启蒙家,他的每一次登场都让人眼前一亮。他是老一辈的化身,纵使古旧过时又好笑,却给予人极大的安全感和归属认知;仿佛是儿时幻想中的避风港,纵使外面风大雨大,有了他我们便足以心安。

当然,香港文化中的无厘头和笑点低是众所皆知;这部戏几乎依旧是没有剧情可言,甚至可以说剧情是无厘头的。在原著《尿水遥遥》里,阿may与人分享橙和心事,一粒橙一个心事,最后心事都还未讲完橙却分完了;在《宁静声音》里,麦唛的校服在冬天的课间操后总是会和同学的校服弄错,所以有时候她出门的时候明明穿的是加大码,回家后却变成了迷你码。当然,除了奇怪的笑点,平凡却真实仍旧是它的最大卖点:麦唛与家人去茶楼饮早茶;麦兜用童子手帮妈妈抽六合彩;麦兜和妈妈一起去买墓地以及电影中Miss chen的超短期恋爱......这一切生活中的真切,像《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样悄悄透露着一丝真实生活中不易察觉的感动。

麦兜也在与时俱进,旧时的茶楼消失了,除了7仔,周街都是房产租售信息;搭乘东铁线便可直达罗湖,所以合唱团的第一次亮相都还得益于大陆房产商——看,这便是香港普通市民的纠结心理,一方面他们憎恶大陆人炒高了香港的地价,一方面又不得不依存大陆人创造房地产经济来刺激持久低迷的国际市场;这是一个走不出去的死结,让香港这个城市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谢立文怀念旧时香港点滴,正如我怀念旧时香港的头发蓬蓬:那个时候的张艾嘉在《最佳拍档》中演一个女强人,趾高气扬且不肯服输,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然而再傲气也敌不过时间,她终究还是老了,沉静下来,在观音山里化作无痕白云。正如当时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哪想到有一天要靠大陆投资人来合拍维持?

时间,终究是人世间的最大杀手。但愿身为糖炒栗子的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只被咬掉了坚硬的外壳,而那颗善良、酥软又饱满的心永远不会被吃掉。

 6 ) 我看着麦兜在桥那边长起来麦兜也看着我

从在妈妈的包里翻出去她香港出差带回来的《黄巴士》,到今晚一个人去看电影,已经将近有20年了。虽然我觉得几部电影相较之下还是最喜欢菠萝油王子,其次是麦兜故事,但这次还是在电影院抱着纸巾眼泪止不住地流。

还没谢顶的校长在街头唱得如痴如醉,我在黑暗中哭得像个傻逼。

不过,首先还是必须吐槽画风。

这次虽然幼稚园小朋友的基本阵容、家长的原始配置、校长、Miss Chen和个别重要人物还是麦佳碧老师笔下柔和的形象,场景抽象和透视的故意儿童画化也很有意思,但,但但但,其他的人物真的不是请CCTV那些把相声小品做成Flash动画的人画的吗?那种风格在我的字典里跟猥琐是同义词,即便做了夸张的处理,也不是幽默,不是漫画化,不是儿童画,而是说着咯吱人的笑话的春晚风。有时候画面里的人物都是这种风格,每当如此我都想自插双目,每一秒我都像有被害妄想一样感到春晚小品阴魂不散,于是只要镜头转到校长或者麦兜们,我都觉得像快要憋死的时候突然有了氧气。

还有就是那个双眼圆瞪流泪不止嘴呈梯形的表情,有火影和钢炼的既视感,关键是配着快乐驿站式的人,实在太突兀……好吧我始终吐槽的还是那种人设…………

这也是我只打了四星的原因。

下面说说自己觉得好的部分。

音乐是真的相当好听,音乐一起来孩子们的声音一出来我就跟“急便便”一样,不过不是想拉屎,而是想掉眼泪。

“我愿做一块扣肉,我愿做一块扣肉,我愿做一块扣肉,扣住你的梅菜也扣住你的手”。

“我看着时间从我身上落下去,时间也看着我。我看着笑容从山那边落下去,明天也许会升起来。”

(以上歌词可能记得有误……)

还有很多本来就喜欢的名曲,比如《乘着歌声的翅膀》,以前都是听大人唱,结果这次孩子们唱的居然格外令人动容。

当然还有经典的《车车车车》,孩子们唱“爸爸,爸爸,爸爸”真是萌得我鼻血都要流出来。尽管事实上我其实觉得这个歌词似乎扯淡下面藏着忧伤。

除了音乐,就是剧情触动我的部分。

可能就是因为私心的投射,看到的只是能够戳到自己的一面,所以才泪崩了。

校长是有多坚强才能如此执着地坚持着追逐自己的梦,反复建鸡鸡鸭鸭春夏秋冬的幼儿园,总是资金周转不灵,总是欠债,总是被以为是最后一届,总是倒闭,又总是不知怎么就撑过去。校长始终是校长,孩子们的歌声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便孩子长大以后是去摆地摊、进黑社会帮人要债、当小巴司机……校长还是在开幼儿园,还是在教孩子们歌唱。

就算生活在泥潭里,未来是深不见底的漆黑,只要梦想还在前方有着微光,就有乐观进取的理由。有这样的歌声,就能“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想要实现和坚持的事情,往大了说,是梦想,如果太重太现实,就变成了贪和痴。不是说现实肮脏残酷,只是说,人生无非生老病死,日复一日工作,工作为了挣钱,挣钱为了吃饭拉屎睡觉上床闲扯淡,没点儿调剂,总觉得少点儿什么。似乎这跟饱暖思淫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没钱的时候能去追逐梦想,是需要勇气的事情,就像校长。

想起我家到地铁站的那条路上,前阵儿总有个哥们儿每天大清早就在卖CD和黑胶唱片,自行车后座驮着一个我叫不出名儿的机器,他看起来跟在打碟一样,挂个牌子,四个大字“专业嗨曲”,虽然放的歌都能让人瞬间感觉穿越到乡村市集,但这种对DJ音乐梦想的执着真是令我叹为观止。

也许坚持不一定有好结果,但是至少去做了自己就不会后悔。

如果自己老了以后,也能像校长在听到孩子的歌声时露出灿烂的笑容那样,还能面对自己曾经的坚持和梦想,大概真的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旁边坐着的那对情侣一直都在讨论这次是多么低成本的问题,男的一直在跟女的强调,这次应该是成本最低的一次。这俩人一直在寻找低成本的蛛丝马迹。我不禁觉得,也许这才是现实。

不过最后再稍微衍伸一下,在我的价值观里,成本跟结果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并不代表因果。

————————
补充:
上面吐槽画风的部分,当时我没有查资料,缺乏对大师的尊敬,语句刻薄,可能让很多人不舒服了,在这儿说声抱歉,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虽然我写这篇文就是冲着自己的感受本身,没想到还要考虑别人,毕竟不是专业写影评的,只会记录自己的感觉,没做到理性客观中立,贻笑大方了。
于是我还是只能谈个人感受。
很多人说杨学德画得很好,没错,是,我同意,我专门去查了,的确是大师,单看他的画我可以说很喜欢,而且我也说了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我很喜欢,真的很喜欢。
但是人设,出现在麦兜故事里,即便有深意,我真的无法解释自己那种生理上本能的不适。
所以还是暂时保留自己的观点,这部电影用这种美术风格,我站在个人角度上,不喜欢。
我始终觉得,大师的,不一定就都好,大制作,不一定就大收益。
就算大师的东西是真的好,有口皆碑的好,作为一个个体也有不喜欢和说不喜欢的权利。
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下,我必须忠实自己的感受和判断。
如果有一天我幡然悔悟,审美水平大大改变,那必然会回来补充记录,痛哭流涕悔不当初,恨自己浅薄不能欣赏,贫嘴贱舌还不自知,然后投入高端人群的怀抱皆大欢喜。

 短评

兜乐飘飘,港滋港味,麦兜系列起死回生的一部。“人在风里,风要去哪里?失散的我们,会不会再相聚。”生活再刁难,也不要放弃。“正因为这样,到我们长大,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怎么画得那么丑了!

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车车车还蛮好听的 哈哈 不过这部比较没什么亮点啊

11分钟前
  • 小逆
  • 还行

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夏日鸡鸡咕咕叫,快点给我空调受不了;我愿似一块扣肉,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有一辆车车 冲向你爸爸 爸爸 爸爸……不管不管,感动就是急便便。(另外逃跑代理人是沈玉琳吗?)

14分钟前
  • jumbu
  • 力荐

能看得眼睛湿润,能看得爆笑不止,就是画的不好看

16分钟前
  • 剥栗子的小胖子
  • 推荐

眼泪挡不住。杨学德的骑呢香港与美妙音乐。年度十佳。国语版自动扣一星。

20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全程泪点,被击溃了。

25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力荐

我是你的扣肉~扣住你的梅菜~扣住你的手~~

27分钟前
  • 小玄玄玄
  • 力荐

貌似是最后一部的了,麦兜跟童鞋都长大了,好伤感啊。里面好多小盆友合唱的,我是你的扣肉,扣住你的梅菜扣住你的手,还有车车车车车车

30分钟前
  • 兔几熊
  • 力荐

"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我愿变成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彻头彻尾的音乐片,OST大赞!但又有很多或经济或政治或人生的观点感悟蕴涵其中,怎么理解都不过分。国语配音并不减分,但是还要再看一遍粤语!感谢麦兜再次回归。

3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这一集长相奇怪的配角好多啊。依然是屌丝卖萌的故事,可爱、有趣与感动。车车车车那个歌很好笑。据说粤语版的歌更好听,可惜没得看。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但凡让我从头到尾都哭成傻逼的片子,我都给五星!想想那些年帮过我的人,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仔细想来,什么也做不了!捐钱解决不了任何事情,能帮别人的事,只能用自己的手去做!

41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治愈

44分钟前
  • 宝宝扬
  • 推荐

麦兜的故事总是告诉我们,即使再困难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看到最后居然有想哭的冲动,是否应该庆幸在这硬邦邦的世界上,还有软塌塌的内心。对童声合唱完全没有抵抗力。校长!校长!

48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理想是梅菜,现实是扣肉。

52分钟前
  • 山山来此
  • 还行

香港草根文化的一曲挽歌。

5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说它画得没以前可爱也好麦兜母子的故事并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也好,到点还是要落泪,因为我好庆幸自己仍有颗软塌塌的心,它从未被这个硬邦邦的世界改变。

59分钟前
  • 663Ö_Ö
  • 推荐

7分。这次的主角是校长,香港市井文化的坚忍与悲沧。MTV分段式的节奏让观看稍显断裂,歌词虽幼齿化,但却也需成人式的理解思维。不过97后的恐慌不济与逃离,大陆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政治的“合拍大背景”,该片如果在回归15周年的1号献礼上映就更牛逼了!PS:谦谦一秒钟变搬砖屌丝。

60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治愈系。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硬邦邦的心里要有一个柔软的地方。

1小时前
  • 布拉格广场
  • 推荐

黄。sir。您。真。的。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念。的。台。词。哇。听。得。我。好。捉。急。啊。喂。

1小时前
  • 王筱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