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2009)

战争片美国2009

主演:托比·马奎尔  杰克·吉伦哈尔  娜塔莉·波特曼  山姆·夏普德  梅尔·温宁汉姆  拜莉·麦迪逊  泰勒·吉蕾  帕特里克·约翰·弗吕格  小克利夫顿·克林斯  凯瑞·穆里根  Omid Abtahi  纳维德·内加班  伊桑·苏普利  阿荣·希弗  Ray Prewitt  

导演:吉姆·谢里丹

播放地址

 剧照

兄弟(2009) 剧照 NO.1兄弟(2009) 剧照 NO.2兄弟(2009) 剧照 NO.3兄弟(2009) 剧照 NO.4兄弟(2009) 剧照 NO.5兄弟(2009) 剧照 NO.6兄弟(2009) 剧照 NO.13兄弟(2009) 剧照 NO.14兄弟(2009) 剧照 NO.15兄弟(2009) 剧照 NO.16兄弟(2009) 剧照 NO.17兄弟(2009) 剧照 NO.18兄弟(2009) 剧照 NO.19兄弟(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2:45

详细剧情

  山姆(托比•马奎尔 Tobey Maguire 饰)到监狱接刑满释放的弟弟汤米(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回家后,母亲热烈欢迎,但父亲冷嘲热讽。山姆在美军海军陆战队服役,被派去阿富汗,因此这次聚会除了给汤米接风,也是在为山姆送行。父亲总拿完美的山姆跟差劲的汤米相比,令后者愤然离去。山姆依依不舍地跟爱妻格蕾丝(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饰)和两个女儿告别,奔赴沙场。不幸的是,他所乘坐的黑鹰直升机被击落,他跟下属被俘。慑于阿富汗暴徒的淫威,山姆被迫就范,亲手杀害了下属,此事令他内心充满矛盾。后方以为山姆阵亡,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中。痛醒的汤米决心改变自己,慢慢融入了家庭,不但父子关系有所缓和,而且还跟格蕾丝和孩子们相互抚慰,产生了微妙的感情。此时却传来了山姆幸存的消息……  本片翻拍自2004年的影片《血海兄弟》。

 长篇影评

 1 ) 励志和意淫间的金线

《三傻》是一部励志片。励志片的正道是树立正面典型。这个正面典型需要充实丰满,神完气足。惟其如此,才能充满感染力,激励人心。

但不幸的是,此片虽然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却惟独在塑造人物上交出了一只做工不甚精良的充气娃娃。

兰乔一出场,就设计令跋扈学长遭遇电鸡。此计技术含量是小学生在自然课上学到的常识。当然,作为开场的引子,不必对此苛求。

然后,“为什么不用铅笔呢”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笑话。拿出这个笑话到电影里炫耀聪明,我只能善意的猜测:也许这个笑话在印度不流行,所以对印度观众是有效的。

课堂上,老师考“机器”一词的定义。兰乔答不上来,还要用一段绕口令来描述“书本”,似乎成功的运用归谬法讽刺了“死记硬背”。这段自作聪明的情节真是适得其反,令人倒足胃口。任何一个受过科学教育的观众都会明白抽象概念对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将抽象概念视为无用,只能说明兰乔这个人物根本还没摸到科学的门,充其量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贫嘴青年。

一位“有天赋”的学生因为不能“应试”而意志消沉(多么无趣俗套的情节),放弃制造新型小飞行器的兴趣项目。兰乔悄然接手这个项目,终于做出了一架能飞的东西!看到那玩意儿飞起来的一刻,我流泪了:如此高科技的天才之作,放到吾国,一定能荣获XX市中学生科技创新一等奖吧。这就是影片所呈现的,印度顶级工科院校的顶级学生水准。此片编导真的不是高级黑吗?

……所有这些幼稚情节,都体现了创作者(编剧和导演)对科学的极度无知。无知而能说套话,讲大道理,看来也不是吾国人民独擅胜场。我在漫长的中学时代就已经受够了“应试教育改革”、“反对死记硬背”、“拒绝高分低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类聒噪。我真心不知道为什么时隔多年,还要看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听一群印度人再聒噪一遍。更何况这群印度乌鸦的知识水平,根本不足以塑造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正面典型来。

此种无知在影片的最后达到高潮,令人喷饭:兰乔大学毕业后成了教育家兼发明家。作为教育家,他似乎走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老路,凭空创建了一所“科学教育乌托邦”式的学校。但同时,他在这个乌托邦里所做的一切,又似乎仅仅是一位吾国中学里的优秀课外兴趣辅导员。——总之,连空想都没什么想象力,影片创作者的极限也就到此为止了。

至于兰乔的发明家角色,影片创作者在无知的基础上保有了前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个人可以不依托优秀的科研团队,不依赖先进的科研设备,不需要高额的实验经费,就可以在扮演小学生课外辅导员之余,以工科一本的学历,民科的热情和执着,闭门造车,改变世界,令大型生产企业的副总裁追在自己屁股后面跪舔。影片编导创作这段情节时,脑海中大概浮现出了瓦特、莱特兄弟、爱迪生等诸位工业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吧。真难以想象这样的电影产生在印度这样一个也算在当代科技上有所成就的国度。

我开篇即说到:励志片的正道是树立正面典型。而此片的正面典型如此虚弱,不得不加点“对面看来”的负面典型以为衬托。吐槽负面典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其脸谱化,小丑化,妖魔化,极尽夸张贬低。校长“病毒”和模范学生“消音器”就是此种脸谱和小丑。此种负面典型的出现,就像一部蹩脚动作片:龙虎武师排队将前胸亮给主角长达两秒,领一记回旋踢,再逐个惨叫飞出。我该佩服主角武艺高强吗?

这部电影其他方面优点颇多,否则我也不会在吐了这么一大通槽之后,依然给出3星。我想说的是:励志和意淫看上去很像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说法,但其实还是有一条隐隐约约的金线将其区分开来(此处向冯金线老师致以一点点敬意)。凡励志电影,多多少少总有些“意淫”,创作者的使命,就是将其打造得合情合理,以假乱真。而这部《三傻》,拍得那么花哨热闹,玩了那么多奇技淫巧,却最终只是建筑在流沙上的城堡。它站到了那条金线的下面,而不是上面。

 2 ) 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来,然后就撒手不管了——电影《三个傻瓜》外的印度理工学院(转载自南方周末)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这是在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成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识,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三个“皇家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自称“三人帮”,经常在一起搞怪,以消解寂寞的校园生活。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
    原来吃肉不一定就是坏人
    印度理工学院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一名农村男孩入校后才明白,原来吃肉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这是他进入印度理工的第一课。
   《三个傻瓜》是一部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在印度理工学院不要做的事情》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印度男生在“皇家理工学院”的疯狂经历。2008年7月开拍,由拉库马·希拉尼指导。2009年圣诞节上映之后仅10天,票房便达到10亿卢比,随后成为宝莱坞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
影片得到的反馈几乎全是好评。印度影评人萨哈什·贾说:“《三个傻瓜》并非一部完美的艺术品。但它是生气勃勃的、激励人心的当代艺术品,浸染着某种精神。在一个学生会被他们不可能完成的课程逼得自杀的国度,《三个傻瓜》提供了希望。”
     透过网络,《三个傻瓜》在中国也被迅速传播,电影里虚构的“皇家理工”有极为浓烈的印度理工的影子。而在印度乃至全球,它都能称得上是一个现代神话。
    “印度理工学院神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为了考进这所学校,孩子们起早贪黑,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之后上正课,正课结束之后,晚上还要补习。
    “想象一下,一个19岁的男生5年没看过电影,没读过一本课外书,没看过电视,甚至连女孩都没追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印度理工校友桑迪潘·德布在《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一书中写道。
每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物理考卷中的题目常常需要用到微积分。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以前,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2007年起,联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定,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
    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就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工,“印孚瑟斯”是印度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墨希被称为“印度比尔·盖茨”,他说:“印度理工没有腐败,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他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国加州理工。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出生在印度,当年,他也没能通过联合入学考试,与印度理工擦肩而过。
    每一个考上印度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赛跑中的赢家,他们由此坚信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得到”。那些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一生;而对那些没有成就大业、以卖肥皂为生的毕业生而言,曾经考取印度理工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
    为了写作《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桑迪潘·德布访问了许多印度理工的成功校友。他们普遍不记得自己当年究竟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他们的收获来自课堂之外。这些人最一致的说法是,在印度理工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最优秀的人竞争。
    许多学生在入校前从未离开过自己生活的村庄,大学生活让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多元文化。一名小镇男孩在进入印度理工后发现,原来吃肉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这是他进入印度理工的第一课。在家里,大人灌输给他一些价值观,但从来没有人为他做解释。
    影里,新生法兰刚刚进入学校时,多元的文化让他眼花缭乱。看看学生们用什么样五花八门的形式祈求考试通过就知道了。
    一方面,电影里那位刻板的教授反复强调的“竞争”也是印度理工学院的突出特点。新生们原本已是当地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才发现人外有人。有的同学每天下课就喝酒、吸大麻,考试的时候你却永远都超不过他。每年都有因经受不了这种打击而退学的新生。
    学院里考试的试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ABCD的选项,教授们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要通过这些考试相当不易,仅仅是写答案就会写到手疼。《三个傻瓜》里,一位学生因为担心考试通不过而在宿舍电扇上上吊,这并不是虚构的场景,在过去五年里,有八名印度理工学生自杀,其中五名是在宿舍上吊。一个四人委员会在调查了最近的自杀事件之后,建议将学生宿舍的吊扇换为座扇,以避免学生上吊。
     这个学校的学生宿舍房间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而鸡肉则泛着类似于工业油脂的味道。铁质的餐盘虽已千疮百孔,却也堆得下各种“美味”。食物的质量与它的教育地位比起来显得非常不相称。桑迪潘说,在这里呆上几年,真就什么都吃过了。
    然而,六年的印度理工生活,也让德布明白,味觉只不过是主观的幻觉,印度理工的生活“教育我们在将来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在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会逆境生存”。
   《理工学院法案》无疑是印度政府通过的成功法案之一,它给予了理工学院完全的自主权。这在印度高等学府中是独树一帜的。委员会中少了政治掮客,大家开始了真正的、客观的讨论。

——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

○各所学院一切教学,皆遵照为此制定之规章制度,由各学院或在学院之名下进行。

○由印度总统任各所学院督学。督学可任命一人或多人考察任一学院工作、问询校务并按督学要求作出报告。

○每个学院的校委会应该:

    就与学校管理和运行有关的问题作出决定;选定学校的教学课程;制定章程;选定和任命学术即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考虑、修改或取消条例;考虑及通过年度报告、年度账目和认为合适的次年预算,将它们与发展计划一起提交给理事会;行使其他本法案或者章程所赋予或推行的权力和义务。——节选自《理工学院法案》成功躲过官僚的干涉
    印度国会通过的 《印度理工学院法案》保证了它的自主权,学生课程由各个校区自行决定。曾有官员试图干涉校务,被告知有不能干涉的法案,这位官员看了法案后,恼羞成怒:“什么破法案!”但也无计可施。
    桑迪潘·德布1973年考入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学习电子工程。后进入印度管理学院学习管理学。他的父亲似乎已经看到了德布当上印度实力雄厚的斯坦石油公司主席的那一天,但写作才是德布的第一爱好。
    德布转行进入新闻业,并在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行业中取得成功。他先后担任过印度最成功的杂志Outlook的执行主编和印度新锐新闻周刊Open主编。为了写作《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德布花费了14个月时间,到世界各地寻访曾经就读于印度理工、如今已经事业有成的校友们,请他们讲述印度理工的日子与今日的成功之间的关系。德布为这本书取的副标题是“一所非凡印度大学的故事及其校友们如何重塑世界”。
    印度理工的织梦人是一位名叫埃德舍·戴拉尔的印度贵族。印度独立之前,他就意识到技术应用将会在独立的印度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提出了印度技术进步的战略:培养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群体,建立完善的研究基础设施,开创奖学金体系,最终使学生能够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研究生教育。
    1946年,由印度实业家纳里尼·蓝金·萨卡领导的21人委员会向当时的教育、健康和农业部提交了一份临时报告,提出了印度理工学院的最初蓝图。他们注意到,印度已有的学院的角色主要是向负责各省民用设施维护的政府部门输送工程师,为学生开设的也只是一些特定的工程科目,缺少数学、科学和人文科目;课堂上照本宣科,每年举行固定的学期考核,而非通过给予学生信任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萨卡等人提出了一份四年制本科课程的设计,前两年的课程包括一般工科科目以及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科目。他们一再强调应把重点放在学术研讨会、研修班和指导性研究,而非传统课程上。
萨卡等人在报告上花了太多时间,以至于政府没有耐心等到他们的最终报告,便按照临时报告开始建设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理工学院在1950年代建校之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就包含了“基于教科书式的流程,但鼓励学生主动创新”。每个从印度理工走出去的学生都应当成为“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或科学家”。学院同时还特别强调劳动的传统,土木工程系的学生要自己挖坑、倒水泥,钣金车间里常常看到印度理工学生挥汗如雨。
    萨卡等人的方案从麻省理工借鉴了许多,但也做了大量修改。比如麻省理工的毕业论文需要准备120个小时,而印度理工的需要300个小时。
    以国际优秀大学的普遍水准衡量,印度理工学院的资源谈不上丰富,分校15所、学生3万多名,折合成美元,每年的经费约1.38亿美元。可是,在印度,它是个让羡慕嫉妒恨的“大户人家”,每年印度政府给其它几千所理工学院的补助,总和也不过区区438万美元,只是IIT的3%。
    1956年,印度国会通过《理工学院法案》,它使学院在很大程度上躲过了官僚体系的干涉,学生课程也由各个校区自行决定。“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来,然后就撒手不管了。而那些政府撒手的领域,基本上都做得很出色。”曾任印度利华公司副主席的印度理工校友R·歌帕拉说。“《理工学院法案》无疑是印度政府通过的成功法案之一,”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说:“它给予了理工学院完全的自主权。这在印度高等学府中是独树一帜的。委员会中少了政治掮客,大家开始了真正的、客观的讨论。所以,他们所做的决定远比那些具有双重标准的政客和官僚们参与时要客观合理得多。而且,由于缺少了政府官员的参与,委员会成员们的决定也越发具有责任感和客观实际。”
    1980年代期间,曾有一个部长尝试对理工学院指手画脚,其他官员告诫他根据法案的规定他不能这么做。而这位部长说:“把法案拿来。”通读法案后,他恼羞成怒地把它甩到一边,然后说:“什么破法案!”事实上,他是明白了自己无计可施。
    在2010年印度全国创新大赛中,五名优胜者有两名来自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理工的历届校友中,包含了沃达丰的首席执行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天体物理学中褐矮星的发现者,以及不计其数在硅谷创业的人们。
全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里,印度理工位于57;全球前100名理科大学中,印度理工排到33位。美国《新闻60分》在介绍印度理工学院的专题节目中曾说:“把哈佛、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加在一起,你就开始知道印度理工在印度的位置了。”
    印度理工的校友不能忍受偏狭的目光。近年来,学校设置了许多苛刻的校规,不准在走廊上打板球,对男女生交往、作息时间都设置了巨细无遗的条款。有校友诘问:“在这一体制下,最终的产物只不过是那些对学院的学位和盖在学位证上的印章感兴趣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获取学位的要求,他(学生)甚至连一个学分的课程都不想登记。这还是教育吗?”
    德布说,印度理工学生的社区生活向来都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他们看来,除了愚蠢难以宽恕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从在公众面前裸体到午夜时分坐在树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不去计较。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怪癖,有一些奇思妙想。
恶作剧是学生们体现创造力的途径之一。曾经出过这样一件事:学生A和B比邻而居。两人在家中度完周末,回到学校,却发现两个房间的位置被交换了,A的被换到了B的位置,而B则到了A的位置。每个房间的布局和物件的摆设都与原来的一模一样,惟一的不同只是一个房间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被挪到另一个房间。当时A和B除了交换房间外,别无他法。
    一个喜欢在人前显富的富家子弟回到学校,发现他停在宿舍外的马鲁蒂800轿车不见了。他打开门,发现自己的车停在自己的房间里。原来车先是被人拆卸,然后又在他的房间里重新组装起来。
德布曾有一名同学叫品克。品克在印度理工的日子里一直在追求高水平的物理学,下棋也很出色。除了这两样外,他对其他事情都嗤之以鼻。餐桌旁,大家在热烈谈论板球、电影,以及即将到来的竞赛,而品克则常常默不作声地坐在那里吃饭,向他周围那些“弱智”的人群投去轻蔑的目光,认为这些人总是在浪费时间担心这些俗事。
一名同学曾问:“品克,难道你没有想过女人吗?”品克说他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他决定要孩子了,那么他会保留自己的精液,然后做一次变性手术,再用它们来使自己受孕,然后生下孩子,最后再做手术,恢复最初的男儿身。如果基因的繁殖最终是为了子嗣的产生,那么品克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去和另一个人保持密切的关系。
    许多年后德布才恍然大悟,一个男人可以通过变性手术成为女人,但这个新的“女人”是没有卵巢的,所以,他的同学品克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品克快要毕业时,学校决定授予他校队运动员的称号。同学兴奋地告诉他,他会获此殊荣,请他一定要出席告别典礼。但是品克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荣誉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品克,”这名同学请求他说,“我知道你讨厌这些世俗的东西,但是像这样的事情,在你的一生中,可能只有这么一次!人们在台下喊着你的名字,你在欢呼声中上台领奖,这样的事不会再有第二次!”“那么,他们在台下喊我的名字,但我并没有出现在那里,当然也不会走到台上领奖。这样的事情,同样也不可能再有第二次。”品克最终还是没有出席那场典礼。

    2002年起,一项名为“超级三十”的助学计划在印度创办,这项计划专门针对那些在印度理工学院读书的贫穷学生,为他们提供免费接受教育及食宿的机会。来自比哈尔邦的农村学生纳根德拉(右)成为“超级三十”计划的幸运儿之一。 (东方IC/图)
都出国,最终都回国
    印度理工的许多毕业生选择了飞往美国,对此该校一位教授持支持态度,他说:“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自1953年建校以来,大约有两万五千名印度理工校友定居在了美国。印度理工孟买校区的S.P.苏克哈特姆教授在他1990年代出版的《真正的人才外流》一书中说,根据他的研究统计,美国吸引印度理工毕业生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舒适的生活”、“追求一流科学技术的使命”、“强烈的正义感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而印度令他们移居海外的负面因素则包括:令人窒息麻木的官僚政治,脏、乱、拥挤的城市环境,缺乏一流的工作机会。德布认为这些结论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你愿意生活在何处?每个印度理工毕业生,不管愿不愿意,在其生命中的某些时候都得回答这一问题。”德布在他的书中写道。
德布去访问了那些选择移民美国的校友,发现尽管他们过着类似群居的生活,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但是在美国,供水和供电都是有保障的,而且还有一个相对清廉的政府,飞机能准时起飞,生活也舒适惬意。“美国的生活中的麻烦事要比在印度少得多。”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桑说。在印度,尽管印度理工毕业生大都属于收入最高的2%的人群,但是,断水和停电从来都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铁路售票处还是供电局,服务质量也都差很远。
德布追问,有多少印度理工毕业生曾斗志昂扬,却在毕业后逐渐远离与生俱来的天分,最终选择一种安全、稳定和枯燥的工作,过着与常人无异的平凡生活?有多少人在学校里学习的是理性思考、摈弃偏见,但从来都不会分辨办公室政治中的细微差别,以致在偌大的办公楼中没有立足之地?
    也有一些印度理工毕业生成功抵御了美国诱惑而留在了印度,积极投身于印度工业的发展,却发现所有技术设计都是来自国外,明明知道它有缺陷却也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不过是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
印度理工的毕业生该何去何从?“社会已经倾其所能,将他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全都给了你,那么现在你就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而且,你不能抱怨社会的现状,因为你所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为了让你能够驾驭和改善这一社会。”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校区的阿斯克·胡恩教授说。
   美国Force.com副董事长安舒·沙玛在看完电影《三个傻瓜》后写了一篇博客,说这部电影让他想起了在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度过的日子。印度旧日的英雄是影星、板球手、自由斗士和政治家,“英雄观念的转变在电影中表现得很清楚”,沙玛写道,“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个为学习而学习的孩子——去发现、去创造,鄙视印度延续了几十年的机械式学习,并致力于教育更多的小孩。”
    “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国,去美国、德国,或者其他更远的国家。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印地立桑说,“除非你特别聪明,在印度无处施展你的特殊才能,就像诺贝尔奖得主苏不拉曼扬·钱德拉塞卡那样。旅行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样的旅行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人在完成学业后都会进行一次欧洲大旅行。我常常问我的学生们:你们的生命中需要什么?他们常常回答说:挑战。那么,什么是挑战?他们回答:做一些艰难的事情。所以我常对他们说:那就留在印度吧,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4811

 3 ) 韩寒一样的印度电影

        我向来对字幕组充满崇敬之情如滔滔不绝江水,他们是为丰富中国人民精神生活而奋斗的默默奉献者。但是在迅雷上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神似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译名有理由让很多人错过这部天才作品。没关系,神都有犯错的时候,闹太套~~~

        没有莫名其妙的爆乳,没有制造噱头的床戏,没有壮观的场面,没有高科技3D,宝莱坞说,我们同样可以紧紧抓住你的眼球两个半小时。文化差异并未给观影带来任何阻碍,中国人民反而觉得,印度人民的话真他妈说到咱心坎里去了。原来除了爱情友情和亲情,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是可以相通的,譬如国情。

        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
        一个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
        数学就是做,不断做,做到你考试的时候发现试卷上所有的题目都做过,就行了。
        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韩寒
        
        只能感慨英雄所见略同,只能说有些人就是天才,父母老师社会是教育不出来的。兰彻和韩寒一样,你是什么,我看的真真切切;你框不住我,得不到你的认可更影响不了我。拿不拿得到高中文凭学士学位,无所谓。这部电影和韩寒一样,华丽丽的黑色幽默,笑完又觉得疼。犀利,每一鞭都抽在最痛处。

        我儿子会是个工程师。
        法涵•库雷希,技术工程学士。
        我的命运之戳就此盖下
        至于我想做什么。。。从没人过问

        高一下学期,班主任通知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文理分科。当时的我,物理化学已经快考不及格了,听课如天书。我喜欢写东西,作文曾经全班朗读过,也被复印后发给同学们看过,我要学文科。没想到我的选择和父母的想法形成交锋,没办法,长大后理解了他们,这个社会理科生好考大学好找工作。我一度搬出老班的话“作文写那么好,去学文吧。”这个论据被妈妈一把抓住:“我说怎么想学文,原来班主任让的。你以为他为你好,去学文科的同学太少,他肯定多鼓励几个过去,完成学校的任务。”

        我很是郁闷,虽然最后父母非常不情愿地尊重了我的选择。从家里跑出来气愤地走了好一段路,找了个小铺子用公共电话打给一个同班的女生,数理化基本处于不开窍状态的她竟然在另一头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学理。极度震惊的我讪讪挂掉电话,一度质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分科后老班又找到我,说理科班还有几个名额,可以转回来。我欣喜若狂地打电话回家,老爸说,你想学文就别转了。
非常感谢英明的爹,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帮我稳住船头。如果学了理,我不知道能不能撑过高三。若干年后我再次欣喜地打电话给担心我跨校跨专业考不上研的老爸,说不如换考山大英语,他再次“放任”我:“做你想做的,考不上也没关系。”

前半部分爆笑,后半部分又让人流泪。热闹的歌舞场景,依然是宝莱坞最拿手的。

Give me some sunshine
Give me some rain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

ps 有木有人觉得男主像是印度版的克洛泽

 4 ) 你是否愿意为了梦想拼一把

人生有很多身不由己,能像兰彻那样始终坚持自我实属不易。法尔汉热爱摄影,却苦于父亲的阻拦,只能在帝国学院攻读他并不感兴趣的工程学,于是他成了倒数第二,但当他成功从事摄影工作之后,他的心情和他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好;拉杜,一个贫苦学生,面临家庭带来的各种压力,只能寄希望于神,他对现实的畏惧与逃避让他稳居倒数第一,但当他丢掉畏惧,勇敢面对生活时,幸运女神真的朝他招手了。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生活就像脚底下抹了油一样根本停不下来,生活的重压让我们喘不过气,所以我们需要从电影里找寻一点慰藉。电影中的院长“病毒”的经典台词是“人生就是赛跑,要么全速向前,要么彻底完蛋。”我不得不承认这句话非常正确,可那毕竟是电影,是虚幻,需要让我们在一片混沌中看到希望的微光,所以院长成了病毒,兰彻的生活方式则成了一碗心灵鸡汤。但愿人们的心智没有被现实彻底荼毒,还能在朦胧中找到心的方向。还能找到最初的梦想。

其实看这部电影我的内心很纠结,我不得不承认院长说的,可我同样佩服兰彻的生活态度。就像在现实里,我深谙现实的残酷性,却幻想能随心而活,做一个走心的人。“长尾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诞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大家都懂!在戏里,法尔汉和拉杜的经历就像死而复生,就像凋零的树梢又长出了新意。在现实里,我又能不能朝着心之所向,开出绚烂的花呢?

只要坚持梦想,奋勇前行,生活终会朝着良善的方向前进!

 5 ) 宝莱坞大乱炖

印度电影堪比复合维生素,多重营养都到位了,而且不用重口味撩拨人,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情节很丰富,一片多类型,永远要唱歌。号称三大歌舞片的,好莱坞以绝对的资源优势垄断了两个,《芝加哥》《红磨坊》,剩下一个就是《宝莱坞生死恋》。纯美爱情,伟大友谊,华丽歌舞,惊险悬疑,只有想不到没有捏不到一块的。
 
好莱坞要算细粮,宝莱坞就是换口时候吃的粗粮,细粮无人忌口,顿顿吃也得营养不良。印度这粗粮从产量上四十年前就压倒了美国细粮,突突一年能拍上一千多部,加上政策宽松,票价便宜,成为最普及的日常娱乐。丹尼博伊尔用好莱坞方式诠释了同名印度小说改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用宝莱坞欢乐团圆爱情万岁歌舞狂欢结尾,规避了书里不容易解释消化的各种社会问题,结果哥赢了。如艾小柯在该书书评中所言:毕竟谁都明白,电影散场,书页翻尽,真实的生活还得继续。

《三个白痴》这么一个宝莱坞大片也就没有不红的道理了,虽然长达2小时44分钟,导演玛扎尼是卯足劲拍成满汉全席百科全书,隔十五分钟抖一个包袱提提神,隔二十五分钟来一段舞蹈打酱油,最后结尾挥一抹白云洒一把狗血,成就了这个出片量惊人的国家2009年的票房冠军。

选角就是大片气质,主演是印度一线,男主角阿米尔汗,长的像印度憨豆,还有人说像印度谢耳朵,印度艾米纳姆,还有一个说像印度克劳泽的我表示不解。八岁开始当童星,演烦了去打网球,成绩优秀,打烦了回来拍戏,又很成功,经历让人羡慕的同时,他的皮肤状况同样让人羡慕,现年四十五岁高龄,(跟已经石化的Sarah Jessica Parker同岁,同岁,同同岁),完全胜任了一个愣头青大学生的角色。去年热门的《地球上的星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主演,代表作还有口碑非常不错的的《未知死亡》(这里可以欣赏到他大规模杀伤性肌肉)。女主角是电影世家,印度非常著名的老电影《流浪者》导演拉吉卡布尔的孙女,《阿育王》就是她演的。

三傻说的是是印度电影里不太多见的喜感校园青春,而说到青春片,泰国电影已经当了一阵空气清新剂了,像《小情人》《爱在暹罗》《爱久弥新》《荷尔蒙》,连着看几个喘气都绿箭味儿了,印度电影这种桥段还不多。故事简单明了戏剧生动,就是三个大学新生傻帽青年历经磨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这其中出现了很多印度当下的社会问题,教育体制,自杀率,贫富差距,导演抖机灵的把主人公当超人用绕了过去,兰彻天赋异禀,我行我素,坚持理想,不鸟权威,不慕虚荣,反抗体制,对朋友两肋插刀,对爱人一心一意,高兴了就开始唱歌,不高兴了就冒出来一堆生活哲学,然后这个坎过去了,又高兴了。基本纲领就是没有主人公战胜不了的困难。各种元素非常丰富,称得上是高品质的乱炖,有印度人民热爱的歌舞,世界人民热爱的励志台词儿,有喜感,有爱情,有哲理,有永远到不了的梦。

你说这里有《飞越疯人院》的风骨也可以,有《死亡诗社》的激情也能够,把经典励志电影翻个遍,多多少少都能找出点影子,输出一个正确无比的主旋律价值观总不会是错事。就像《贫民富翁》一样给你一块糖含着,这些事儿摆出来,绕过去,大团圆。导演之前拍的也都是傻憨傻憨的喜剧,在这口锅里电影只是电影,娱乐不是人生,在影院里能获得短暂的欢愉最好不过,像一粒缓释胶囊芬必得,催眠,梦醒,散场,出门左转继续过生活,心里记住那些可能永远不会经历的美好人生,偶尔砸吧一下提提神。

【途加千字文专稿】

 6 ) 这是一场梦想与现实的激荡

在我看到这个电影名时,我是拒绝的,这么傻,这么普通,这么容易让人忽略。但是,我真正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这名字起得好,这个电影里面的人物不正是如此吗。 看过这个片子的一年之后,我终于把手放在了键盘上,想说一说我的感受,我用这个电影做过演讲,别人问到我有没有什么电影推荐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三傻。因为我每次想起这个电影,都能感到满满的温暖和力量。 先来分析一下几个人物。 兰彻,电影的绝对主角,他在这个电影中算是一个异类。其实不只是在电影中,在现实中也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敢于创新,他不拘于传统的框框架架,他自己会主宰自己的人生。电影开头利用盐水导电的捉弄人的小把戏,就让我心里一惊。这种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够用在实际里?现在的我们,被应试教育捆绑,在学校的条条框框里死读书,我们的创造力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冲劲都在分数、成绩、排名中渐渐萎缩了。兰彻的天才让我震惊,他超出平常人的觉悟也让我佩服。其实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关键,有了兴趣,你就会感觉什么知识都好理解。兰彻一直是这个电影的推动者,他的一举一动都和这个学校背道而驰,而他一次又一次正确的决定也一次又一次对这个程序化的社会做出了嘲讽。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学霸”。 法兰。他简直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人的影子。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家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父亲。他的人生,好像都在说是是是好好好,他的父母帮他安排好了一切,你应该去做什么,你这样做才会有前途。然而他的爱好,他真正擅长的东西,却被忽视,甚至嘲讽。他为了所谓的家人的期待,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成绩也很差,但是,别人只会因为他的成绩差而觉得他一无是处。有的时候,天才和傻瓜只差一个选择。我很高兴也很欣慰,他最后能够鼓起勇气去说,去表达他的喜好,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事实证明,他不是傻瓜。 拉杜,一个被信仰缠住的男人。他不是没有实力,只是,他家境的贫穷和本身的自卑让他认不清自己。他没有自信。他把一切都寄希望于那些他信仰的神,他以为那些信仰能改变他,能给他带来好运。但事实上,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在经历过一次死里逃生以后,他懂了,他变得自信,他变得不卑不亢,他变得有自己的坚持。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兰彻。 在生活中,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兰彻来给我勇气,来带领我,来鼓舞我,来狠狠地敲醒这个懦弱的我让我能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勇敢地对我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可惜没有,既然没有,那么要不在这样被束缚的生活中安于现状,要么,让自己变成兰彻。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给我带来的震撼、感动、鼓舞和启发太多,心里面好像有什么一直压抑的东西喷涌出来了。我想,这就是这个电影的目的吧,不仅讽刺了现实,也告诉了我们,有梦就勇敢去闯,要自信、自爱,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被教条捆住。 我想,这是一次梦想与现实的激荡。而在这碰撞的火花中,我好像看到了什么。

 短评

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奇怪的家伙,生活于恐惧和虚假之中,就念重生的咒语“All is well”,狠狠地给这个世界一脚!对鼓励别样人生价值和给人梦想的片子我是举双手赞成,何况从头到尾都拍得这么欢乐。台词:“朋友是男人最大的胸部”、“你这么害怕明天,又怎么能过好今天”。

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却没有一个多余的情节,剧情前后呼应之巧妙值得称奇。好电影不一定要苦大仇深,能真正愉悦观众,那也是一种巅峰。“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很幸福……紧跟你的天赋。” 温暖励志美妙如2010年的《天堂电影院》+《阿甘正传》

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阿米尔·汗你是个天才!!!

13分钟前
  • 大力麦
  • 力荐

【温馨提示:请忽略这傻逼名字.不然你会错过一部好电影】1、病毒的鸟巢飞来了一只自由之鸟;2、Ta有没有告诉你,朋友就是给你一枚硬币教你自己独立做出选择的那个人.这个人才是你最大的财富 :)

17分钟前
  • Piper
  • 推荐

一部讽刺社会现象的电影都可以拍的这么轻松,喜剧里还可以有这么多闪光的慧言慧语。情节确实太过随意,下一秒的夸张总是来的让人啼笑皆非,无可奈何中却仍旧乐呵呵的接着看下去。 末了的那段风光让我无比钟情!★★★★★

20分钟前
  • Q。
  • 力荐

它又吵又闹、又臭又长,但我想不出什么理由不给它五颗星。

21分钟前
  • 妖灵妖
  • 力荐

活在当下,不记得失,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你收获的会是比物质更珍贵永恒的生命体验。

26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如果这辈子能有过wangdu这样的同学,也值了~

31分钟前
  • 易水寒
  • 力荐

中国导演和中国教育者最应该看的电影!

35分钟前
  • 透明
  • 力荐

道理浅显但知易行难——试问有多少人在择业上能真正做到从心所欲?而填鸭式教育,在中印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一百年都不会改变的基本法。节奏感很好的精良商业片。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看了这部电影是我2010年最幸运的一件事 力荐!

42分钟前
  • 私喜
  • 力荐

很棒的印度电影,这当中一样的可以看到中印相似的教育体制与贫富阶层问题。轻松、暴笑、热泪中感受积极人生的力量。梦想与事业,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是成就的不变真理。

45分钟前
  • 天问
  • 力荐

三个白痴,这是讽刺,不过讽刺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观众。你绝对可以在将近3小时的电影中拼凑出好莱坞喜剧片的种种元素,并对这些老套的剧情不屑一顾,这没问题,这“三个白痴”明摆着一副受人奚落的姿态。但是你被耍了,这些桥段只不过是影片内核外的闪光弹,酣畅淋漓的绝对是你一直错过的东西——爱

48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我们有很多考试,可爸爸只有一个

52分钟前
  • Suave
  • 力荐

该片的中文翻译太烂了,差点就错过欣赏一部好作品了。兰彻一直在给大家灌输的一种理念就是:简单生活,遵从心声,为自己而活。 的确,他让朋友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和所要坚定的方向。很喜欢片尾的那片湖泊,不知道是在哪里呢?

55分钟前
  • 烨色正浓
  • 力荐

1.开始笑了,然后哭了,又笑了,又哭了,最后还是哭着笑了。2.可以看作是反映现当代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现状的电影一枚。3.印度的歌舞传统还是没有丢掉。4.当中国电影还在发愁的时候。印度已经开始继承并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及特色。5.男主让我想起了印小天= =他笑的太用力了眼珠子都要飞出了

58分钟前
  • Muggle、佑。
  • 力荐

这几个月来看过的最好的片——”做自己“,也许才是人生终极的成功。别总嘲笑印度人”阿三“,他们已经追上来了,无论经济、科技还是我们一贯认为只会跳舞唱歌的宝莱坞电影。盛赞!5+1星!

60分钟前
  • 少年 遊
  • 力荐

当你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知不觉追赶你。害怕明天,怎能过好今天呢?心很脆弱,我们要学会哄它。鸡不会知道蛋的前程。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只为生命而感激。朋友失败,你难过,朋友成功,你更难过。一切顺利。

1小时前
  • 玲珑
  • 力荐

明明是喜剧,还哭了好几次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六星都不够。最后男主角戴眼镜那个形象好像吴彦祖!

1小时前
  • 朴九月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