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2022)

战争片其它2022

主演:费利克斯·卡米勒,阿尔布雷希特·舒赫,亚伦·希尔默,丹尼尔·布鲁赫,塞巴斯蒂安·胡克,安东·范·卢克,大卫·史崔梭德,埃丁·哈萨诺维奇,乔·温特劳布,吕克·费特,Andreas Döhler,米夏埃尔·维滕博恩,Peter Sikorski,安德烈·马尔孔,Dominikus Weileder,Tobias Langhoff,阿德里安·格鲁内瓦尔德,菲利克斯·冯·布雷多,迈克尔·斯坦格,Moritz Klaus

导演:爱德华·贝尔格

播放地址

 剧照

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2:49

详细剧情

  该片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撰写的同名经典小说,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长篇影评

 1 ) 《西线无战事》影评

一、前言

从《西线无战事》(1930)到《卡萨布兰卡》,从《大独裁者》到《奇爱博士》,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美丽人生》,到《勇敢的心》到《拯救大兵瑞恩》,近些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敦刻尔克》、《1917》等等等等,到最近的《西线无战事》。一代代导演们对于战争片拍摄手法的探索是竭尽所能(《战舰波将金号》成为蒙太奇手法的典范),可以说从电影出生一始,战争片就一直在快速发展。到现在战争片的拍摄已经非常成熟,对其的探索和发展也是越来越困难。从镜头视角到灯光色彩到声音效果到剪辑手法,种种种种,感觉都已经被成熟运用了。观众脑海里的战争片就是:残酷混杂着一点点温情(当然这温情很多时候是残酷的侧面表现)、再带一点无奈和讽刺。本文藉由对《西线无战事》的分析,浅谈其思想内容,及对战争片的发展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二、镜头分析

1.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在战争片中非常常见,用以突出角色的主观情绪,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

本片中不同寻常的是,用了特别多的主观镜头,但并不用于对峙营造紧张氛围,都是活人视角看尸体然后紧跟着尸体视角看活人,用以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更好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图(1)

如本图,表现保罗内心的崩溃,对于手刃敌人,内心的痛苦,是战争中作为“人”的愧疚。俯视和仰视之间尽是痛苦。这种让人不得抬头也不得低头的拍摄方式,好像在逼着保罗也在逼着观众找一种战争中的生存方式------抛弃人性。

本片中一般都是死人(躺在地上)用仰视镜头,因而仰视镜头具有暗示作用。

图(2)凯特死前所见

如图,是凯特被孩子枪杀前的镜头。主观仰视镜头暗示了人物的死亡。树上的残肢断臂,也显示了战争给凯特带来内心的创伤,画幅被树枝占满没有出路,暗示凯特好像只能永远留在战争之中。

2.仰视镜头、俯视镜头

这里探讨的的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不包括绝大部分主观镜头。仰拍和顶拍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而更值得分析。

全片第一个顶拍是狐狸。

图(3)

一只大狐狸带三只小狐狸,导演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做的,如果是单单为了暗示时间变化,完全没有必要啊。开头的大远景到炮火光亮完全可以直接引入到战区。要解析这个镜头就要联系全片。

这个镜头之后紧跟仰拍。

图(4)

这是狐狸的生存环境,狐狸的仰视镜头。这个镜头很难不让人联系到图(2)那个镜头,全片仰拍拍环境的镜头只有其二。如果说现在还不能认为他们就有关联。那么看图(5)

图(5)

看似全是玩笑,巧合,巧合出现三次就不是巧合了,导演刻意安排,暗示凯特如同大狐狸,带着几只小狐狸。动物被密林(自然环境)包围,而凯特几人被战争包围。战争让处于其中之人抛弃人性,沦为动物。这也就很好解释了,凯特第二次偷鹅的原因,狐狸本身就是要偷鹅,突出了战争带来的宿命感,人一旦进入到战争环境就很难回头了。正如凯特所说“我是不是宁愿在这里和你还有贾登、克罗普,还有穆勒坐在营火旁吃炸土豆,连皮吃。”

本片中其他的仰视俯视镜头都中规中矩,表现战争的残酷,带给人的压迫感,这里不再赘述。

3.中景

图(6)

全片最温暖镜头,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两人背后的支架构成一幅画框,一来把两人距离拉近,给人亲密之感。构图分成两块,用一根木头分隔,一人占画幅一半,地位平等,情同兄弟。同时被木头架子撑起的构图给人以安全温暖之感。最后,这样的框架似乎表现了两人被战争束缚,被禁锢于框架之内。这样的温暖,更像是:

图(7)

令人唏嘘。

图(8)

图(8)这种镜头很熟悉了,浓浓的悲剧感。

4.环境

本片中的拍环境的镜头很有意思,因为剪辑非常突兀,环境拍的非常刻意,透露出强烈的目的性。

图(9)

图(10)

这是第一次偷鹅和第二次偷鹅之后的环境对比,暗示意图非常清晰,不具有深度,甚至让人觉得生硬。个人认为可以由树(环境)的改变暗示到人在战争中的沉浮,给一组镜头,树从清晨到落日给个30s镜头,而不是生硬剪辑,单单剪一个画面。要是自然界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些对比能够更加的具体和有趣,我想会给这部电影带来一点提升。

图(11)

图(12)

这两幅就相对来说更有意思,两幅都是动物视角,导演应该是为了暗示动物和人,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的映射关系吧,不然的话,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而且剪辑非常突兀。如果确实是映射的话,这几个镜头还是值得探讨它的意义的。还是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智者见智。

三、剪辑手法

本片中的重要剪辑手法就是交叉剪辑,这个在各种电影中也见怪不怪了,用在战争片中,很老套了。表达的东西无非战争的残酷,每分每秒都是生命的流逝,以及某些上层的自私,腐朽。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用杂耍蒙太奇的啊(我受《瞬息全宇宙》影响太大了,真的好爱,哈哈哈哈)。近乎疯狂的剪辑,从谈判场剪到战场,剪到制衣工厂,剪到将军的餐盘,从彩色剪到黑白,从人类剪到动物...如此组合、循环往复,在此之中用声音相连接,笔敲击桌子的声音、枪声、缝纫机的声音、接线员的敲击声、叉子敲盘子的声音,最后把声音融合到枪声,场面回到战场或者餐盘都可以。众多的信息在剪辑中具有了独特的张力,让人应接不暇,又过目难忘,最后可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四、声音

这部电影的很多转场都伴有音响,表现一种戏剧张力?不懂阿。最后的凯特之死,则是钢琴独奏,戏剧感,悲剧感。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把缝纫机的声音一点点转化为枪声,让人感觉板子上的都是死去的年轻人,感觉是子弹穿过身体。工厂里的都是妇女,也就是说她们手里的衣服可能就是她们已经死去的孩子,这些女人们也在进行艰苦的战争(身心都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时期所有人都饱受摧残。而这些衣服是做给下一代孩子,这种痛苦,是一代又一代传递的(电影前中后各部分收铭牌的动作也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五、总结

新版的《西线无战事》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又稍微带点新意,在战争片中算是好的很一般。本片突出表现战争对人的改变,对人性的摧残。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令人咋舌。战争将人类的本能放到最大,人类真正意义上成为动物。

是狐狸偷走了鹅,那么是养鹅人杀死了狐狸吗?

Ps:冲奥的话感觉困难,得个最佳化妆说不定呢。

六、对于未来战争电影的展望

应该是战争的形式所制,感觉战争片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它不像一般故事片那样可以肆意发挥,它首先是厚重的,其次是悲惨的,以喜写悲,一样是悲。战争的内核是确定的,战争的本质是不变的,这样的话给电影带来了很大的束缚,也就是说,它的主题基调永远都是确定的,只是在于导演怎么去完成这个相同的主题。真的挺沉重的。我一个电影爱好者也不懂,希望大家能一起理性探讨。

害,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点还是留给天才导演们发挥吧。我唯一知道的是某些范式真的不可取,也对很多失去了信心。

 2 ) 电子羊会梦到仿生人吗?

只是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只是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只是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每次看战争片这个类型,我都忍不住想写点什么,观影的过程很煎熬,呼吸都静悄悄的,任何抖腿,吃零食都觉得不够严肃,这是战争啊,只有在命如草芥的战场,我们才能看清楚一些所谓的“真相”,才会认真起来,起初的我们,无知的就像片中的几个年轻人,就像《希特勒的男孩》里描写的,慢慢的察觉,原来“战争”是这样的,可是一切都太晚了,所以我总说,人类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永远不吸取教训,人不会一直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周而复始!

隔着屏幕,我仿佛都能闻到电影中的腐臭味,我觉得自己好渺小,谁会看你写的这些东西?嗨!确实,往往残酷的东西能让华丽的词句苍白无力。关于一战,我看过很多,这一部算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补充,韩国的那部电影《高地战》,其实拍到最后,都是一模一样的现实,真是讽刺,残忍,悲凉,我发现这类电影,他们想表达的是战争其实才是恶魔,谁发起的战争,谁就是恶魔的代言人,个人就是蝼蚁,但我印象中有些电影,总觉得战争是造神的机器,好像永远有一个过错方,如果是这种想法,真的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了,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是一个生命,无关其他,他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无知买单,或许是为了心中的理想牺牲,但作为生命的个体,令人叹息,每每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自己幼稚,幼稚的像个孩子,傻子,疯子,我懂个屁的战争!呵呵,好吧,我谁也代表不了,就代表我自己,我不会做的!

另外,我在想如果把“人”和“病毒”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当作一场战争,“人类”的各种措施就是武器,人拿着武器,消灭“病毒”,从1914到1918,大家身心俱疲,都在等一个11点,在11点到的那一刻,我们的脑海里在想什么?人们在坚持什么?看着战壕里的士兵,一种莫大的悲哀油然而生!

每一场战争,我们都该好好记录的,有了电影,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有纪录片的形式,有娱乐的形式,有各种的特写,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总有一种形式把男女老少一网打尽,看吧,看看我们做的“好事”,正因为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怕我们忘记,战争片是包装好的一颗颗药丸,治疗我们的健忘症,无论多少部,多少遍,我们都不该抱着松懈娱乐的态度去观看,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类电影应该抛弃任何立场的,因为我觉得战争背后的复杂性,普通观众很难一下子看到全貌,孰是孰非,交给时间来评判,谁发起的战争?谁在侵略?谁在抵抗?谁献出了青春,谁又在幕后操控?重要的是死了多少生命,是如何避免?因为那不是单纯的1700万的数字啊,是人啊,人啊,人啊!是我们自己啊!

最后我也想到了一个奇怪的角度,无关对错,就是一个想法在脑子里,比如一些动物(植物),他们因为迁徙或是丛林法则,大规模的周期性的死亡,我们人类知道吗?他们没有电影,没有记录,会有他们的同类感到悲愤吗?我想不会有一只狐狸突然跳出来说,我们世世代代受到了狼的侵袭,我们如何如何,这些故事只是静静地发生着,我们只会觉得这就是自然法则,人类世世代代发生了多少战争,死了多少人?算过吗?会不会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呢?我有思考过,一种是我们以为自己是人,是高智慧生物,我们要反思反省,就可以避免战争,对,很对,可是人太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这么想,总有一些这类人眼里的疯子,手里握着发动战争的力量,反省的人只会被裹挟,想到这,莫大的无力感再次占领我的身体,太操了,我都不想做人,于是我又继续往下想,另外或许我们自以为的聪明,自以为的反省反思,反而成为了我们发动战争的理由,成为了矛盾的起点,我们以为我们在圈外,其实我们只不过去到了一个更大的圈儿!

Ps:这个标题的意思,其实是想说:“独C者会良心发现吗?”

最后,祝愿每一个因为战争逝去的生命,在各自的愿意为他们祈祷的人心中获得安宁!

 3 ) 我看《西线无战事》2022

192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0年,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发表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小说以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他和同学们受民粹主义影响,怀抱着热忱爱国情绪奔赴前线,最后无人生还的故事。这部小说曾先后三次改编成电影,第一版是1930年由美国导演拍摄,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第二版诞生于1979年,距离今天也有40余年了,而第三版便是今年由德国人自己拍摄,于10月底在Netflix上线。

有两版珠玉在前,于是德国人自己拍摄的这部《西线无战事》做了大量改编,去除了主人公保罗休假回乡探亲的桥段,修改了德国高层某些部长的人物性格,以及改变了片中某些重要道具和段落。电影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剧情,放大了直面战争的残酷及恐惧感,在悲壮而肃杀的背景音乐下,整部片子让人不寒而栗,作为一个并没有读过原著也没有看过前两版电影的观众,这部2022年的《西线无战事》对我很受用,他几乎完美刻画了一个战争受害者,如何一步步由一个狂热青年,走向了注定悲剧性灭亡。

1914年,一战爆发不久后,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于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与东线不同,西线自一开始便陷入了堑壕战,直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之时,整个前线几乎没有移动,超过300万士兵在这里丧生,在整个战争过程里,为了实现战争目的,德国后方配合着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青年们在沙文主义的煽动下,做着成为战争英雄的大梦,高喊着“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奔赴前线。19岁的德国小镇青年保罗,以及他的同学凯姆利希、穆勒等都是这300万中的一员。他们简单纯粹,一腔热血,在校长的爱国演说下,豪情万丈,怀抱着撕碎英法联军,直捣黄龙为国奋战的崇高理想,加入军队。在电影里,保罗甚至模仿父母笔迹,为自己签了入军同意书。

进入战场前后的保罗

整部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段落,一开始是战争初期,讲述保罗受鼓动进入前线,讲述他的军衣如何从战场回收重新制作而来,以及他的战争狂热如何迅速被浇灭,当他的昔日同学在一次突袭中死去,整理收拾阵亡士兵军牌的保罗,大梦方醒。再者是战争中期,保罗在战场交到朋友,他们在无战事时,到农民家里偷鹅吃,为战友朗读妻子的来信。保罗已不再那么狂热,整个西线终日无果的战事不过是一轮轮的进攻又撤退,进攻又撤退,保罗已经趋于麻木。最后是战争后期,战争终于要迎来和平协议了,而在最后的停战时间里,仍有狂热的军官发动进攻冲锋,恐惧的保罗终于倒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刻,也成为了一块被新兵捡起来的军牌。整部电影的故事发展过程,就是保罗一次次面对昔日同学或战友们的阵亡,一个又一个地离去,最后轮到了自己。

2022年版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无比工整的反战战争片,片子里许多场景一定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坦克投入战场,电影对这一刻做了极为震撼的渲染,当坦克在漫天浓雾中显现了大致轮廓,慌张的德国士兵立即向前方开火,但于事无补,近镜头下的坦克如同庞然大物,在战火与浓雾中不由分说的挺进,德国士兵四处逃窜,沦为坦克履带下的肉饼。又比如某场战事下逃窜的保罗,第一次近距离手刃了一名敌兵,那个法国年轻人倒在血泊中,身体抖动着,血从嘴里一阵阵的咕涌而出,强烈的求生意志驱使他绝望的望向保罗,直到断气。巨大的恐惧笼罩着保罗,他只有不停地向那具尸体道歉。

豆瓣上有关《西线无战事》被点赞最多的一条短评是这样的:“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我也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类似的评论:“很多时候,战争不过都是野心家用来政治博弈的手段,他们总是会为发起的任何一场战役戴上为国为民冠冕堂皇的帽子,但本质上,战争对任何一个“个体”而言,都是一场灾难。”面对战争,人类的绝大多数并不会是后方运筹帷幄指明方向的幕僚将相,也不会是叱咤战场军功赫赫的英雄战狼,而是一个个“保罗”,以及“保罗”身边那没有姓名最后被收检起来泥泞满布的军牌,是最后被统计为冷冰冰的伤亡数字中的一份子。如果一定要说《西线无战事》这样的电影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那便是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

仍旧是那句被引用到烂了的黑格尔名言: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西线无战事》小说发表十余年后,德国进入希特勒纳粹时代,整个世界迅速被拖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这几十余年,甚而今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民粹主义沙文主义仍然不缺拥护者,总有欲成大事者,将他们推上没有退路的战场,而他们总是兴冲冲的去,无声的死去。


题图:《西线无战事》剧照

你还可以:

必须杀死那个韩国总统 那个一语道破天机的人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后台回复“西线”获取电影观看资源,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个人主页。

夕阳自由计划:

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我决定,每天当我更新推文时,都在这个板块为大家分享一处夕阳。 今日份,来自@天涯小筑 ,11月12日于上海江苏沭阳。

 4 ) 这部电影,并不是《西线无战事》

如果1930年12月5日那天,在柏林放映的是今天这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戈培尔大概不会那么丧心病狂的在剧院里放老鼠,作者雷马克之后也不会被开除德国国籍。

毕竟,在电影的原创剧情里,德国财政部长马蒂亚斯珍视战士生命,忍辱负重极力促成协议签署,如果不是法国元帅福煦在谈判桌上的刁难,双方本来能早一点签署协议,包括主角在内的诸多士兵就不用白白送死。

德意志帝国财政部长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

而那位最后一分钟发起冲锋的德国将军,则更是导演虚构出来的人物。事实上,一战中因为拒绝传递停战命令而臭名昭著的反而是美国远征军的约翰·潘兴将军,由于他没有指示手下暂停进攻行动,11月11日停战当天有将近11,000名士兵在战场上或死或伤。

所以你看,这样一部与原著相去甚远的改编作品,有什么值得让纳粹们紧张的地方呢。只要你树立起一个具体的靶子,所谓的“反战”便很容易就陷入针对个体的讨论中,并隐含了野心家们所钟爱的暗示:如果换成不同的政客,不同的指挥官,结果似乎就有可能不同。

而这一点,就是原著与电影最大的不同。

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对此有极深的印象,小说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却从未指明主角们参与的是哪场战役,也没提及过任何高层人士的姓名,更不曾探讨过任何战略战术,甚至连“英国兵”、“法国人”这样的字眼通篇也就出现过十来次而已。故事始终围绕主人公保罗和他所处连队的这些普通士兵展开,以一种极其纯粹的,最底层的视角展示着战场上的残酷。

整部小说里,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本身

正是这种没有具体目标,近乎将战争作为抽象概念进行批判的手法,让《西线》从诞生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仍然位居世界反战作品的“伟大”之列;正是因为雷马克几乎没有指名道姓,才使得“战争”本身的恐怖、肮脏体现得更加纯粹,批判的力度更加猛烈。任何人在这部作品面前都不再能利用国别、民族、信仰、政治倾向、意识形态等等常见的方式去美化战争。

而电影,却似乎在任何方面都削减着这种残酷性。

我举几个个人认为最明显的例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注:以下文字的引用部份均来自于原著,后续不再重复说明


饥饿

……而我们却骨瘦如柴,饿得要命。我们吃得太差。食物里过剩的代用品吃得我们生病。德国的工厂主成了富翁——我们的肠子却忍受着痢疾的折磨。茅坑里始终蹲满了人——祖国的人真该来看看这一张张灰黄的、可怜的、顺从的脸,一副副佝偻的样子。绞痛正从他们体内榨出血,而他们,顶多用疼得抽搐扭歪的嘴苦笑着说:“根本没必要提上裤子——”

与坦克碾过战壕,履带下血肉迸裂的画面相比,“饥饿”恐怕是战场上更加阴沉的底色。

小说开篇第一节就围绕前线士兵与炊事员因为分饭问题产生争执的情节,赤裸裸的向观众展示了战场上一顿饱饭的价值。当时主角所在连队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150人只回来了80人,而炊事员却是按原人数准备的物资。发现这一点后战士们兴奋异常,没人再去为死去或躺在医院中的战友哀伤,反而都催促炊事员把配额发完——因为这意味着每人可以分到双份,包括食物和烟。

“他们要么躺在野战医院,要么合葬在了战场。今天,就不用你招呼了!”
……加登喜形于色:“老天,什么叫走运!这些全归咱们了!人人有份儿——等等——没错,每人正好双份儿!”

这种老兵身上务实到近乎荒诞的作风,本是要体现战场上的残酷,但是到了电影中却成了卡特谴责炊事员思想僵化不知体恤士兵疾苦的愤怒,两种意味迥然相异,我们不去比较谁更高明,但总之,你绝无法从后者中体会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士兵对饥饿的恐慌。

……吃饱的价值相当于一条坚固的掩蔽壕。我们之所以贪吃,是因为吃饱能救命。

或许是因为难以拍出抓人眼球的画面的缘故,电影对这种战场更深沉阴暗的底色无意细究。即便他们突入敌军战线后也会就地扫荡桌上的残羹剩饭,也会偷鹅之后躲在仓库里大快朵颐,但依然,你恐怕很难能从这些眼神清亮,发型考究,肤色红润,面颊饱满的士兵身上感受到原著中那种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饥饿感”。

哥们的肉都快挡住鼻子了,你说他是个缺吃少喝的士兵我是不信的

也正因为此,电影中米勒和农家姑娘发生艳遇的那场戏就显得更加莫名其妙。三位姑娘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同意米勒跟她们走?是出于恐惧?还是一见钟情?其实都不是。书中对这场艳遇背后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饥饿二字。

和大兵春宵一度之后可以换来几顿饱饭。所以三位姑娘几乎立刻就和他们达成了“协议”。朝不保夕之下,道德感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战场上所发的一切都要让位于实际价值。

而这一点,就带出了另一件处电影让人啼笑皆非的改动——那件从法国姑娘处得来的围巾。

从军靴到围巾,令人费解的改动

这条围巾的原型,其实是小说中一名叫做克默里西的伤兵的靴子。

最初,主角一行人商量着前去医院探望这位战友的时候,都以为他不过是大腿中了一枪,甚至说这“简直就是个不错的返乡证”。但等到他们来到病床前见到克默里西的实际状况后,却全都变的不知所措起来。当时这位士兵还还不知道自己的腿已经被截去,但保罗等人却看到他脸上已经爬满了青色的血丝,肤色蜡黄,他们立刻明白,“克默里西走不出这件大病房了”。后来当保罗再次来到病房看望克默里西时,后者终于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开始拒绝进食,不说话,也不张口大叫,只是静静地流泪,等待自己生命的结束。这期间,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他们身边经过,只是瞟他一眼,就又走开了——克默里西已经无药可治,而他们正在等着他的病床空出来。

几个小时过去,在突然地发出呻吟与呼噜声之后,克默里西终于断了气。保罗精疲力尽,认为这是他所经历的“最令人不安和痛苦的告别。”

正是这名士兵,在死后留给保罗一双质地上佳的靴子,并辗转在几位士兵之间传承——事实上,在众人看到克默里西已经时日无多的那一刻,米勒就已经开始惦记他床下放着的这双靴子了。搜刮战友身上的物资给自己使用,这并非因为士兵们冰冷没有人性,而是前文提到的,这不过是每日与死亡相伴的他们被战场教育出来的务实精神而已。

假如克默里西还用得着那双靴子,米勒一定宁愿赤脚跑过铁丝网,也不会花心思想着弄到它。但现在,就克默里西的情况而言,那双靴子已对他毫无用处,而米勒刚好需要它。
……对我们而言,唯有实际的,才是正确的、重要的,而好靴子太少了

而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战友的遗物”换成了“猎艳的战利品”,恰恰将一个在战场上毫无用处的物件拿来作为士兵们的精神寄托。

这种透着酸腐味的一厢情愿,也再次消减了战争的冷酷性。导演似乎认为,对姑娘身体的憧憬代表了年轻士兵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体内原始的“生命力”。但问题在于,这条围巾来自于一位法国姑娘,却被一帮德国大兵视若珍宝手手相传。这种情节的诡异就像是日本鬼子睡了一个敌占区的农家闺女之后,还拿走了人家的红肚兜闻来闻去,然后号称这种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导演是真不嫌牙碜。

在原著中,作者在后续章节中几乎立刻就揭开了这种虚伪。保罗等人与法国姑娘们春宵一度之后(原著里赶去赴约的是包括主角在内的三人)食髓知味,还念念不忘地憧憬着某种浪漫关系。但姑娘不动声色的表现却让保罗大失所望。作者写道,“人们相信奇迹,但事后才知,奇迹不过是块面包。”,借主角之口,把这种幻想狠狠地嘲讽了一通。

所以,导演等于是把原著中作者特意否定、丢弃的东西全都捡了回来,当成宝一样大肆渲染。

为了什么呢?大概是觉得这样做能沾染些许香艳气息,在这些青春年少的大兵身上飘洒一些荷尔蒙作祟的段子能让影片更加“好看”吧。

异化

战场会将人异化成野兽以求得生存。

……我们变得凶残,变成强盗、杀手,变成我们眼中的恶魔。这股气浪以恐惧、愤怒和贪生怕死让我们力量倍增,让我们去拯救自己,去拼杀。这时,哪怕敌军中有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们也会毫不迟疑地将手榴弹掷向他的胸膛!

在这种环境下,文明社会的那一套礼义廉耻没有生存空间,甚至连拉屎撒尿这种事情也统统回归自然。老兵们不屑于进那种“带顶又牢固”的公共厕所,转而选择拾取那种“四处散落的小箱子”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三只箱子围成圈儿,惬意地坐了上去。不坐满两个钟头,我们绝不起来……光天化日拉屎撒尿已然是种享受。如今我已不明白当初我们为何会对此感到害臊。它不过是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或许它本来就不值一提。

这种幕天席地蹲在箱子上围成圈在一起拉屎撒尿打扑克的场面导演大概难以忍受,于是仍然为演员进行了“升舱服务”,道具组选取了一块开阔隐秘的林地,搭建了一处带顶的简易厕所,让他们最终沐浴在和风煦日中完成了这个场景的拍摄。

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蹲坑,度假村都不敢这么搞

导演心中如此难以割舍的精致感,也被带到了主人公在弹坑中的那场白刃战中。

原著对保罗在这个场景中先杀人再救人的行为转折铺垫了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作支撑。其一,这是保罗第一次亲手杀人,近距离击杀敌人的心理冲击让他难以承受;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保罗此前刚刚结束了一次休假,与家乡亲人的短暂相聚,让他内心涌起了难以抚平的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先是经过与战友重聚的发酵,又被对方垂死挣扎的呻吟声催化,最终成了一种灵魂拷问——此时此地,他已经被战场异化成了一个野兽。

……假如爬行时我没有遗失左轮手枪,我会给他一枪,但用刀,我无法做到。

为了减轻这种心理上的负罪感,保罗翻出了对方口袋里随身携带的照片、信件,以及身份证明,嘴里胡乱许诺着今后会寄钱给对方妻女,甚至以后还会继承对方的身份,回去也当一名“排字工”。

电影此处情节到这儿就结束了。而原著中,重要的转折才正要开始——几个小时过去,当肾上腺素水平恢复正常,紧张恐惧的情绪逐渐褪去时,保罗意识到,自己之前念叨的承诺其实完全是瞎掰。原先的愧疚感在他回到战壕,听到战友的安慰后,瞬间化为无形。

我不再去想那个死人了。他对现在的我来说已无足轻重……当初在那个弹坑里,我不过是说了番疯话!“只是因为我不得不和他一起躺了那么久。”我说。战争毕竟是战争。

于是,那道在弹坑中倏然涌起的“人性之光”,就这样被冷酷的生存法则吞噬掉了。

战场上,人的异化才是常态。

而对导演来说, 他需要的大概只是展现“年轻士兵后悔杀人”如此的意向而已,于是将这段情节掐头去尾,扔进了电影里,让它最终变成一段突兀而又做作的陈词滥调。

未来

最后再说说小说中的核心,也是最终被电影完全摒弃的那部分内容吧。

原著基于第一人称视角写成,包含了主角保罗大量的内心独白,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关于他们这批“钢铁青年”未来命运的诘问。

“战争结束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年岁大的人和他们的往昔关联密切。他们有家,有妻子和孩子,有职业和需求。这一切强大到无法被战争摧毁。而我们,只有父母,或许还有个姑娘。……除此之外,我们再没什么别的了。也许有些热情、爱好,还有学校。就算这些,现在也荡然无存了。
一听到“和平”这个词,我就想,以后去做些难以想象的事,或许我真的会这么做……可我根本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只想到职业、学业或工资这些事——让人厌恶。
我突然感到一阵绝望,前途一片黑暗……两年的枪林弹雨——这段记忆,随后怎么可能像脱袜子一样轻易抹去。
……艾伯特脱口而出:“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

这些讨论和独白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不仅体现出这些年轻士兵迷惘和痛苦的精神世界,也透过战争对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规范的毁灭,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但是,电影对此却几乎没有任何体现。

导演宁愿对诸如新兵连团灭,坦克碾人等“大场面”拍上十几分钟,或是动辄来上一段构图考究,调色高级的空镜头,但在表达士兵们未来被剥夺的无力感上,却吝啬地只在众人削土豆时蜻蜓点水般提起过这个话题。 卡特问保罗战后要做什么,后者的回答只是短短一句“不知道,我想不出来”,仅此而已,场景就此结束。

就这么一句台词,能说明什么呢?

西线无战事,有趣的是,电影直到剧终落幕,也没有表明为何这个故事被称为“西线无战事”。

事实上,原著的名字来自于主角保罗阵亡的那一天。“……那天,整个前线都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没有战事,为什么主角死了呢?

对于个体而言,不需要宏大的命题,结束士兵生命的,可能只需要一颗小小的流弹,而这样的事件,在战报上,根本不值一提。所有的喜悦,悲伤,伤痛,折磨,思考,梦想,只需要一颗弹片,就会让一切戛然而止。

战争是丑恶的,不应被以任何形式去歌颂和美化。

在我读的小说版本中,译者姜乙在“后记”中提到,“没有哪位作家曾像雷马克一样,如此公开而不留情面地将战争描写为对生命巨大的敌意,和残忍、痛苦的野蛮之海。尽管民族主义势力视战争为力量之源和即将到来的共同体之核。”原著出版于1929年1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德国国内销售超过百万册。这种对战争本身的深刻批判,让任何试图以民族主义或是意识形态为旗号发动战争的统治者坐卧不宁。1930年《西线无战事》在好莱坞被搬上银幕,但戈培尔阻止了这部电影在柏林的首映。雷马克被迫流亡瑞士,而小说也同时被纳粹列为“有害的,不受欢迎的”作品在德国被禁。

1938年,雷马克被剥夺了德国国籍。

我想,如果当年上映的是如今这部电影,戈培尔大概不会如此大反应,毕竟按照这部电影的改编,纳粹更有理由向众人宣告,你看,若不是法国人如此傲慢无礼,我们的士兵又何必白白送死?君不见,在真实历史中,正是康边停战协定点燃了德国国内的舆论,让德国人民感到的自尊心受辱,因此也间接推动了希特勒被选上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

1940年6月,法国遭到德国占领,巴黎沦陷,同月22日希特勒选择在康边停战协议签署的同一处位置与法国签署和平协议,对法国的羞辱意味不言而喻。

如此看来,电影莫不如换个名字,做个原创故事似乎更合适一些。不必伪装深刻,也不必消解痛苦,浅尝辄止,娱乐至上即可。

毕竟,拍一部让大家放心大胆地去感受画面中血肉横飞的爽片,也不是什么罪过。但是要小心的是,导演就尽量不要再安排“到农家偷鹅”这种桥段了。因为德国什么情况不太了解,但在我们这儿,如果侵略者进村抢了家里的鸡,大人反抗未果,最后小孩子拿起枪孤身一人追踪至树林然后一枪崩了你的话,妥妥属于少年英雄的经典桥段,是绝不会有人去同情那个鬼子,更不会起到任何反战效果的。

The End.

 5 ) 为什么现代德国人对于英雄都非常谨慎?

没有必要将这部《西线无战事》的故事再与老版的《西线无战事》做太多对比,故事是两个故事,但是带来的反思却是有一些接近的。

想专门为这部电影专门做一集播客节目,但是目前没有办法抽出时间。所以写一些自己的观后感,能不能发得出来,完全随缘。

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中午出门吃了个午餐消化一下这些情绪,然后再重新回家看了一遍。

个人的感受是,这部电影在2022年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拿一些奖项。

当我们重新回到一战的时代的话,会发现欧洲也将近有六十年无战事了。而六十年第一战则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丧失生命数最多的战争之一。

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血腥?

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各类思想家也做了大量的反思。很多研究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这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第一场势均力敌,双方都有了现代工业化能力,都能够通过快速工业化的方式,将最大化伤害对方生命的武器毫无节制地推入战场,也能将双方的士兵通过工业运输的方式,拉送到战场变成灰烬。

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在前15分钟想要表现的含义,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很快被掰下了铭牌,被专业化、工业化和高效地送入棺材,有专业人员专业地埋葬,他们的军服又以工业化地方式继续流转到清洗场,随意地在大缸里清掉一些血渍。还没有完全晾干,又被拖入了军服厂,小裁缝们修修补补,又到了新的一批对于战争兴奋无比的年轻的脸蛋手中。不管你是Andreas, 还是William,还是什么Hans或者Heinrich,在这工业化的战争面前,所有的名字和这个名字背后曾经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以及他曾经拥有过的生活和智慧,以及这个年轻生命未来的可能性,一切都归为尘土。

而一旦穿上这样的制服,上到了这个如炼狱般的战场,就极难再走出来,即在一战中,大部分年轻的生命实际上从走上战场的这一刻,已经被判了死刑,有的如电影表现的活不过第二天天亮,也有的生命可能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被终结。

而在停战前最后一秒被刺刀刺杀而被终结生命的男主,是对于这场战争意义的最大嘲讽。

那么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意义呢?

我相信,那些在接到军服时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争煎熬之后,可能早已不在乎了。他们只是想尽快尽早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庭。

而对战争能够给家族和自己带来荣耀的将军则安全的在后方,策划着停战前的最后一击,以英雄的姿态,胜利终结这场战争。

当然电影也刻画了当时的德国社民党领袖则是在与法方福熙元帅的面前,放下了所谓的尊严和荣耀,所有和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这场绞肉机般的战争。越早停战,就能省下尽量多的人的性命。我曾在我“理性批判”播客的第九期里提到过,德国社会民党有着老传统,能谈绝不动手,也是来自于这个对所有欧洲人都极其痛苦的历史。

当然这些德国社民党领袖在一战后也被“英雄们”认为是丧权辱国的,而这种屈辱感也再造了第三帝国崛起的基础。

作为一个学国关出身的人,我当然理解国际政治的残酷性以及实力说话的重要性,我也当然知道发展守卫自己主权国家的能力的重要性。

但对于战争本身,任何国家都应该慎之又慎还得再再慎重。因为这是拿一代国民的生命作为赌注的豪赌,同时这个赌注里还有未来数代国民的总财富将可能输为赔款。

至于英雄主义,在德国这个两次沦为战败国的国家,这类话题被德国思想家反复批判和反思的背景下,很难再被高歌颂扬。

 6 ) 2022版《西线无战事》:一部没有灵魂的电影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看完2022版《西线无战事》,再来看1930版《西线无战事》,发现一个是平庸之作,一个是经典电影。中间将近100年的时间,结果,我们的电影创作,技术在飞升,内容在倒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无趣了吗?

那么什么是平庸之作呢 ?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灵魂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灵魂,指的是角色和观众之间没有建立起情感连接。也就是说,电影中的人物不能引起观众的共情。

两个半小时的时长,许许多多的人死去,这些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士兵,如同无名无姓无故事的工具人一样倒下,他们的死亡,轻如鸿毛,勾不起观众的任何情绪波动。

一、

在我看来,新版《西线无战事》第一个问题是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失败。

它对所有人物角色的刻画都非常脸谱化,总的来说就是,只展现人物动作,不呈现角色心里活动。

导演都不呈现角色的情感起伏,观众如何走近人物的情感世界呢。

整部电影你看到无数的士兵跑啊,叫啊,跳啊,哭啊,东躲西藏,但是他们没有一人在镜头面前袒露心声。

以保罗为代表的这群新兵,他们被军方以及校方的人怂恿,怀着爱国主义的热情参军。结果,来到前线一看,遍地狼藉,每天除了死亡就是饥饿,他们像老鼠一样逃命,毫无尊严可言。

面对如此大的反差,这群新兵心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对骗他们来参军的官僚阶层是怎么想的?他们对这场战争是怎么想的?他们对发动战争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态度?

这些本来该细细刻画的点,你在影片中通通看不到,因为导演一个镜头都没给。

除了主角保罗,影片对其他人的刻画都有头无尾,动机不明。

比如那个跑过去和法国女孩搭讪的士兵弗兰茨,他对法国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影片对此语焉不详,只知道女孩送了他一条白色丝巾。之后这个人再也没出现过,后来从贾登的口中,得知他死掉了,也不知他怎么死的,只知道那条丝巾出现在贾登手中。结果就是,观众对这样莫名消失的一个角色毫无感觉。

然后就是贾登,之前对他没有什么有力的刻画。突然,他再次出现,被炸断了腿,然后自杀。因为之前没有情感铺垫,观众对他没有任何情感基础,所以他的死尽管惨烈,观众依旧无感。

还有副将,他曾经满怀热忱的跟将军谈他战后的生活,要去接管家族的生意。但当他得知将军的疯狂计划——停战前十五分发起进攻时,他有什么反应呢?这里没有给出镜头。

另一个,就是将军,这样一个疯狂的人,在停战前的十五分发起进攻,他的动机是什么?谁都知道这样的举措对战局毫无影响,除了让士兵送死。最后停战时,面对败局,他怎么样了?他去哪了? 我们也不得而知。

当然,最离谱的就是卡特被杀掉的那一幕。

明明战争都要结束了,他为什么还要去偷法国农户的鹅?按理说,他们那时候已经不那么饥饿了,而且马上就会返回家乡,干吗还要冒这个险?我觉得导演只是为了荒诞而荒诞。

面对这样荒诞滑稽的安排,他的死,也不会触动你半分。因为在观众看来,他们纯属闲得无聊,作死。

影片对其他角色的刻画的有头无尾,对主角保罗却是大写特写。

因为,你会发现,只要保罗出现,很多时候都是大特写、慢镜头。

但这个演员整个肢体语言非常单调而僵硬,他整个人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每次面对死亡,他几乎都是一样的表情:脸上凝固的泥巴,恨不得把整张脸封印在泥浆中,目光呆滞,肢体僵硬,像丧尸一样。反复出现的大特写、慢镜头,煽情而做作。

反观1930版《西线无战事》,一个小人物就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小人物本来是一名普通的邮差。战争了,他去参军。刚好他成为保罗他们班的训练军官。本来,大家都认识,保罗他们觉得很亲切,就和他开玩笑。

结果,邮差对此很不高兴,他只想在他们面前树威。于是,整个训练期间,他不停的体罚他们,让他们在泥坑中爬行。而邮差,做梦都在享受这种发号施令的快感。

三年后,这名邮差也来到了前线,他和保罗一起上战场,刚一冲上去,就被炮弹吓得屁股尿流,躲在一个泥坑里不动。保罗怎么说他,他都不肯出来。然而,身边长官的一个指令,他瞬间从坑里爬出来,兴奋地去杀敌。

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悲的小人物:喜欢发号施令,也喜欢被别人发号施令。

二、

新版《西线无战事》第二个问题是,情节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首先,电影情节重复。

这部电影拍得最好的一场戏就是开头女工浆洗死去士兵衣服的那场戏。

女工们把一包包从士兵尸体上上扒下来的衣服,放在大水缸里搅拌,立马成了血水,等清洗完挂在木架上,一件件衣服湿哒哒的滴着水,就像滴着血一样。

这时候,整个阴暗的晾衣间就像一个人肉屠宰场一样,正如战争的本质一样 :血腥而肮脏。

这一幕戏情节设计的好。从整部电影来看,这不过是昙花一现。

因为接下来电影就走向了情节重复的漩涡,不仅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整部电影也显得拖拉啰嗦。

后面类似的人肉屠宰场的镜头反复出现。还有士兵被炸飞的残肢碎片,也是多次重复。

再一个比较明显的情节重复就是卡特的死和保罗的死。

前面讲过了,卡特是因为在停战前偷法国农户的鹅而死,具有非常明显的荒诞意味。

保罗是在停战的那一刻,被惊慌失措的法国新兵捅死,也在突出战争的荒诞。

因为卡特的死,已经非常荒诞了。导演还要通过保罗的死再次强调,反而削弱了电影的荒诞意味。

后来,导演为了突出保罗的主角光环,还让保罗踉踉跄跄从阴暗的地下走到阳光明媚的地上,这里用了超长慢镜头,显得很做作。

令人发指的是,保罗的死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影片最后,又通过一个新兵的视角,让我们见证了保罗死后的样子。拖拖拉拉,简直没完没了。

情节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情节严重违背历史和人性的真实。

一是“偷鹅”这个环节。

面临饥饿,德国老兵卡特为了让大家有吃的,跑到隔壁法国农户家偷了一只鹅。

当时两国正在交战,德国士兵竟然大白天还能潜入法国老百姓家里,而且,来去自如。显然,这一点严重违背历史。

针对饥饿问题,老版《西线无战事》是如何处理的呢?

卡特偷偷藏在德国物资车的后面,然后趁看守的士兵不注意,从物资车上偷了一头乳猪,然后带回去给大家分吃了。

这样的情节设计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而且也反映了军队上层的腐败,士兵们连食物都没得吃,将军们还能吃上一头头乳猪。

再一个,是“丝巾”这个情节设计 。

它过于浪漫化,刻意提纯,直接从生理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违反真实的人性。

处于青春期的小伙子,荷尔蒙爆棚,最先是对女性身体产生生理欲望。

新版对此一概而过,直接就是弗兰茨拿着法国女孩送他的丝巾回来。然后,这条丝巾就莫名其妙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了一个美好生活的象征,死去的人自动传给活着的人。

最突兀的是,最后那个和保罗仅有一面之缘的新兵,看到保罗死后手里的丝巾,二话不说,直接套在自己头上。他连那个丝巾的故事都不了解,就那么干脆的带上了。

而老版毫不避讳的坦露了士兵的生理欲望。

年轻的士兵们,夜晚冒着生命危险渡河,拿着食物去对面法国姑娘们的家,才换来春风一度。特殊的时期,初次的身体交融,来的陌生而强烈,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惧,心灵都发生了震颤。然后这一结合自然而然从生理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美好而短暂,像幻梦一样,永不会再现。

那些法国姑娘们,也没有很美丽,相反她们粗俗而势力。一开始她们对士兵的搭讪不屑一顾,当看到士兵手中的食物时,她们眼睛发光,态度发生了180°的转变。

当法国姑娘们狼吞虎咽的分吃他们带来的食物时,你就知道她们也在挨饿。打了四年仗,两国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在挨饿。

情节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情节主线和副线的割裂。

影片主线是士兵在战争中的遭遇,副线是德国请求停战的谈判。主线和副线交叉进行。

那么谈判这条副线到底想表达什么?

副线体现不出官僚阶层对士兵的生命的重视,尽管他们在口头上一遍遍强调这些,可是你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不出这一点。

唯一能看出的的就是他们被强势的法国元帅逼迫签下不平等条约时的屈辱。

导演有意无意的强调这种屈辱,好像在为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辩护,好像正是因为被迫签下这些不平等条约,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要知道,这次战争也是他们发起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与其说,这部电影在“反战”,到不如说它在为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辩护。不知道导演的本意如何,但是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

三、

新版《西线无战事》最后一个问题是故事主题的浅薄。

整部电影都在呈现战争对人身体的摧残,却唯独不提战争对人心灵的伤害。

正如我之前说的,导演没有介入士兵的情感世界。

相反,老版《西线无战事》更多的是体现战争对人精神的伤害。

比如人在战争中的异化。

有一场戏是这样的:一个士兵被截肢了,保罗和几个同学去看他。其他人都在安慰这个伤员,一个叫穆勒的士兵,第一反应是询问是否能拿走对方的靴子。

后来,穆勒终于得到了这双靴子,他穿着这双靴子上战场时,每次都兴奋的笑着去打仗。结果,几天不到,这双靴子就定格在壕沟里,因为靴子的主人被炮弹击中了。

这个场景很明显体现了战争对人的异化 :人在战争中变得极端自私, 又极端天真 ,他的很多行为常人难以理解。靴子的再次定格,说明战争的残酷和荒诞 ,正如“每个士兵都活不过七天。”

老版《西线无战事》,保罗“返乡”这一环节,可以看出战争对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永久伤害。

好不容易休假的保罗,回到家乡,最后假期没过完,他就迫不及待的返回战场了。

因为他发现家乡的生活充斥着更多谎言。

他们的父辈们整天谈论战争,每个人都像军队指挥家一样,在那“高谈阔论”,还宣称一定要“向巴黎进攻”,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战场上的惨败。

而他们学校的老师,一如既往的向年轻学生鼓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实际上是让一批批年轻人去送死。

对此,保罗无能为力,他既不能阻止父辈们的高谈阔论,也不能阻止学生们去送死。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家乡,返回战场。

最后保罗伸手去捉蝴蝶,被法国士兵击毙,很像一个自杀行为。

因为卡特的死,对他打击很大。

在战争中,卡特像父亲一样关爱他,亲切随和,风趣又幽默,可以说,卡特是他在战争中活下去的一个支柱。

结果,卡特死了,他觉得这个疯狂的世界更加无趣了,而战争给他带来了永久的伤害,他知道这种伤害没法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沟通,他对未来也不抱希望。也就是说,他在战争中迷失了。

战争最大的伤害,其实是对人精神的摧残。

它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人对世界不再抱有希望,让人在战争中迷失,把人导向虚无,让人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反战"。

当然,从“反战”意义上来说,新版《西线无战事》也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它都引不起观众的思考,如何让观众反思战争。

 短评

主角因为战火或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爱的战友,而他本人靠着运气苟到停战前夕却最终没有踏上回家的归途。无人生还,众归于寂。从德国人的视角讲述战争,没有荣归故里大团圆,只有恐惧、愧疚、耻辱。导演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的访谈中说,“There is nothing heroic or glorifying about war”。

8分钟前
  • task_focus
  • 力荐

你们看,他们好像一枚没有生命的棋子。

13分钟前
  • 电影Mark
  • 推荐

如果我没看过书,我估计会给这部片子4星或者5星。作为一部独立的战争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改编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太多。1.电影里大家传来传去的是丝巾,原著是鞋子。丝巾的来源首先就令人起疑惑,他们为什么把一个不相干人送的东西当成了一辈子珍重的东西。而且也曲解了和法国姑娘的关系,那是一种真诚又粗俗的交换。而且鞋子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每次都会念叨穿着真舒服。不要搞人为美化2. 卡特怎么能是因为偷鸡死呢,开头偷鸡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战争都结束了还偷什么?为了展示非战斗群体,非得这么安排吗。书里是战斗受伤牺牲的3.“西线无战事”导演为什么会理解成达成停战协议后的进攻。这种事历史上确实是有的(各个战争都有),但是这么小概率的事件只会消解战争的残酷。原文中根本没解释西线无战事,保罗还死了的原因。

14分钟前
  • 养乐多
  • 还行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每一部战争片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在战场上合理装死

18分钟前
  • alumiss
  • 推荐

比战场厮杀更为残酷的是战争的荒诞性,你不知道为谁而战就冲上了战场,想要去杀死素昧平生的敌人,然而战场上没有英勇杀敌的战友,只有吓得屁股尿流的士兵,最后莫名其妙死在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廉价炮灰短暂的一生。

19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给狗扔一块肉,肯定会被叼走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会变得野蛮

24分钟前
  • SITIS
  • 力荐

配乐很震撼。很多片段单独拿出来十分荒诞,但放在战时就很顺理成章。战争机器以血肉为燃料,扭曲了版图和人性。然而如此深刻的作品也没阻止二战的发生,此片也不会让鹅屋平息。无论怎样,愿世界和平。

25分钟前
  • 不胜酒力的YC
  • 力荐

年轻人都来看看,那些老家伙们编出来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啊!!!

27分钟前
  • irismile
  • 推荐

在高层眼里,一线的士兵不过是一道命令。每次场景的转换都是巨大的反差。有人为了两个鸡蛋送命,有人在埋怨蛋糕不新鲜。有人大口吞着污水,有人厌烦大块肥肉丢给狗。你让我们下跪,还要我们高喊“伟大时代,甚为光荣”

31分钟前
  • 迷朗
  • 力荐

#TIFF2022 配乐特别震撼 尤其影院效果 青春懵懂的少年刚刚毕业就被国家主义洗脑 送上了犹如绞肉机一般残酷的前线 无谓的牺牲持续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 一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然而战争狂人们还在不停地把无辜的青年送上前线 这样的电影依旧意义非凡👏

33分钟前
  • Gooner🌈
  • 推荐

当下太需要这样一部优秀的反战片了。引用《父辈的旗帜》开头老兵的一句话:“只有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蠢货才会热衷于打仗。”

36分钟前
  • 瓦力
  • 力荐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看完 结束以后陷入巨大的虚无

38分钟前
  • AnEnormousFish
  • 力荐

这一版把战争的虚无描绘到了极致,可以说只有两类场景:士兵们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呆滞地端着刺刀冲锋然后被割麦子一样撂倒,或者枪炮声暂停时士兵们恢复人类情感有说有笑去老乡家偷鹅。朋友情谊和军国主义狂热一笔带过,高层的奢靡和狂妄也只是作为反衬战争的蒙太奇登场,整个电影的唯一主线就是战争本身,反倒比我们的父辈多了几分“德国味儿”——更加克制、更不滥情,只要描写战争本身就可以唤起对战争的厌恶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泪点,也没有(过度)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只是一直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这种拍法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流,看多了把爱情亲情友情、战前多美好战后多惨淡这类桥段像工业香精一样生产并添加的好莱坞战争片,还是来点纯粹的生理性厌恶吧。

42分钟前
  • wowo
  • 力荐

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可惜改得基本和雷马克的原著无关了,也抹消了属于西线无战事的那些微小又伟大的诘问。可谈的是深夜末场坐满了一半,有很多年逾七旬的老人结伴前来。邻座的老头聊天时说这也许不够好,但我们必须反复回忆欺骗青年的代价。

47分钟前
  • 须臾幼薇
  • 还行

Movie of the Year. “坦克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使用”,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描述。但当电影中坦克压向了战壕,年轻的生命转眼消逝,我坐立难安,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惜影厅的视音效果超凡绝伦,我不能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残酷,冰冷,绝望,战争从未改变它的面目,但我们的历史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心甘情愿地为它摇旗呐喊,甘愿做它的信徒。只是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在酒桌上操纵他人的生命如棋子,还是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地死在回家的前夜?

52分钟前
  • 云当归
  • 力荐

分三天我看完了德国人新拍的《西线无战事》,很精彩的作品!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争,各方无所谓正义或侵略,本片反战的主题表现得非常突出,四年中“西部战线”的300万年轻的普通士兵的盲目牺牲,就是巨大的人类悲剧。对比了1930年美国人改编拍摄的电影和1979年英美拍的电视电影,这回是德国人自己拍的,是部好电影,有许多新的创造,摄影精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网上影院公映,全世界都会有热烈的反响。

5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

60分钟前
  • 似景流年
  • 推荐

政治权谋者为一己私欲发动战争,送愚昧天真的爱国者上前线当炮灰。

1小时前
  • 呵呵
  • 力荐

#TIFF220914 绝对夯实的技法,影片前段节奏太好了,搭配标志性音响真的紧张到心发慌。中后段有点拉,但一些煽情桥段处理的真的很好,不滥俗且印象深刻。整个观影过程都笼罩在巨大的虚无里,战场上你的喜好、抱负、愿望都不再重要,它与你是否勇敢,是否优柔寡断,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举起了枪也都没有关系。它只存在于一张长桌的两端,中间是一盘过期腐朽的面包和悬而未停的几笔签字。

1小时前
  • 小仙猪猪子
  • 力荐

你渴望战争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

1小时前
  • yyran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