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者

记录片英国2013

主演:内详

导演:Matt Rudge

播放地址

 剧照

代孕者 剧照 NO.1代孕者 剧照 NO.2代孕者 剧照 NO.3代孕者 剧照 NO.4代孕者 剧照 NO.5代孕者 剧照 NO.6代孕者 剧照 NO.13代孕者 剧照 NO.14代孕者 剧照 NO.15代孕者 剧照 NO.16代孕者 剧照 NO.17代孕者 剧照 NO.18代孕者 剧照 NO.19代孕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2:55

详细剧情

  探访位于印度的一个诊所,揭秘印度备受争议的商业代孕产业。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不对的。

“在家就是做家务,在这里(代孕)就是睡觉,多无聊。”

“9个月期间,你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你的孩子,生下来就要让他离开。”

医生做手术的时候会祈祷,就像使女的故事里的那些话,Bless be the fruit; May the lord open.

看见寻求代孕的夫妻露出笑容,却总会让我觉得不寒而栗。看见拿钱去实现梦想的代孕者,又让人感到心酸;看见拿钱去供养丈父母和孩子的代孕者,更让人觉得剥削。而看见运营代孕生意的医生获得财富、庄园、家族生意、名声,和争议,对比被贫穷推向代孕的代孕者,只觉得讽刺。

医生说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媲美欧美的技术、低廉的费用、代孕人对婴儿无权利无责任的指导规则。只有在访问者问到印度的贫穷时,她才隐晦地承认这个因素。一次代孕,医生能获得17000美元,代孕者却只有8000美元。但人好像又是复杂的、会为自己寻求正当性的。医生自诩为女权主义者,她自给自足,有自己的事业,也不能说她对代孕者不好,为她们安排课程、储蓄方案。但这又是否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补偿?标榜的是自己的女权,却是在做压榨其他女性的事情,同时贴上为她们好的标签,总觉得不太对劲。

医生问,代孕和做工都是用身体赚钱,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但我总觉得,对寻求代孕的男女而言,没有孩子生命也该是完整的;而代孕者的生命、代孕出生的孩子都不该是这样被安排、买卖。甚至这种“觉得”都不是因为担心在商业代孕放开以后自己作为女性也会岌岌可危这种非常功利主义的想法,而是真的觉得,这样不对。

之后再做更加有逻辑的思考吧。今天是真的看见郑爽的事情,觉得太难过了,太难过了。

 2 ) 离我们远吗?

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在打开纪录片之前,我很自然地把自己代入了代孕母亲的身份,充满了对弱者的同情;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我忽然陷入一种恐慌,如果自己就是那个求子多年的母亲,我是否有足够的力量顶住周遭的压力,压抑自身的渴望?又如果,这个过程是合法的,大多数人包括代孕者本人也都觉得无所谓,我是否还能坚信这是一种残酷的剥削不动摇?这一刻的警觉,来自对久病求子的母亲怀抱婴儿那一刻的共情。

事不临头,说绝不会把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实在太容易。我不想指责,只想清醒。

一个疯狂求子的母亲,一个想要赚钱的女人,一个搭桥牵线的女医,似乎这种供需关系很合理,又情出自愿,为何诡异?其实我们如果顺从大脑惯性,很容易过度追因究果,简化真实世界,会误以为,只要有需要就应该供给。

代孕合法和毒品除罪有很相似的属性,就是真正荼毒的不是我们这一代,而是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1996年,加州成为灯塔国首个准许使用药用大麻的州;刚过25年,大麻尚未合法的州就只剩下4个,11个州可用于娱乐;去年全美支持合法化的成人有68%,而1969年这项调查结果只有12%;俄勒冈州更是通过一级持有毒品除罪化,通过率也是压倒性的。所以这种需求,满足下去有尽头吗?

前年我还住加州,有一晚夜钓,海边真的臭翻天,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好腌臜的“快乐”……同样的,片子看到末尾,看着狂喜的求子者,那一刻的感受只有——好凉薄的“幸福”……

片中最讽刺的一幕,是女医生自豪地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想帮助这些女性上进;最悲凉的一刻是,近百个代孕中的妈妈齐齐赞同自己就是想要这种上进。

八千美金,九个月,一周222刀,一个女人全身心的付出;袋鼠国公民光疫情失业救济金每周就可以领424刀(550澳币)。

看着买卖双方会面时的场景,真的很像奴隶交易——“如果她足够强壮可以怀俩”。有位代孕母亲生子后流着泪说“有点失落”,说失落实在是太轻了,这种“自愿”被奴役的“选择”,简直不能更惨了。

说到底这种产业真正仰赖的,是人类极强的自愈能力,不管是身还是心,这些代孕母亲总能为自己找到最简洁的途径抚平创伤,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想知道她们在痛。想想看,如果代孕者的折损率极高,身体损伤、精神损失又全部要赔付,那么这位医者,还会这么热衷于这份“功德”吗?

那位信徒,为了脱“罪”,举了若是有人天生眼疾,也会允许人家矫正视力的例子。可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受罪,和让他人为了你的幸福而受罪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吗?

伴侣和孩子,不可视作商品,不能说缺媳妇儿就买一个媳妇儿,缺孩子就买一个孩子。像器官捐赠,无偿可以,付费绝对不行,因为一定滋生出肮脏的产业链。

孩子不是商品,更不是人生必需品,放下执念才是关键。

哪怕医生坚信95%的代孕者都不会留恋孩子,但片子里没有一个喜笑颜开的产妇,只有欢天喜地领回钱和妻子的丈夫;欢天喜地接受钱和感激的医师;欢天喜地用钱换了孩子的求子夫妇。

这部片子哪怕基调再明显、再幽暗,也有很多残酷揭示不出来。中途如果买方后悔了呢?不继续付钱了呢?拿不到合法身份呢?产妇亡故呢?之后,怎么办?

大可以说,印度是个奇葩的存在。但是,看看这些代孕妈妈的需求——买房子、养家,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这不眼熟吗?这种悲欢遥远吗?庚子一年,我们的「暗黙知」又增加了许多,其中一条很显眼,就是不论我们多自律,只要世界还在混乱,我们就很难不被“感染”。

 3 ) 印度代孕现象与思考

值得注意的现象1:

当记者问机构创始人“代孕者们会感到痛苦吗”,她的回答大意是“只有5%是痛苦的,因为之前只有2人在产后十天感到抑郁”。然而,单独采访代孕者时,一位留着泪说“没人能理解我们经历的痛苦”。送走宝宝时,代孕妈妈们默默独自目送、流泪。被采访到与孩子分别的代孕者们都是这样。

【思考】代孕这件事情牵涉到很多角色,我想说,无论是我们讨论代孕还是法律制定,作为“局外人”,都请先尽可能地去了解和考虑每个角色的真实处境和诉求,再去评说与做判断。

值得注意的现象2:

代孕机构的创始人并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人。她一边出租女性子宫从事商业(在她看来代孕者以此有了实现自己梦想——很多都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存环境),一边不时和代孕者们交流,让他们远离家暴的丈夫、教他们手工美容服务等以在出院后能赖以生存的技能。她说自己一直是一个坚定的"feminist"。

【思考】这个猜想需要更多的证据哈。一个地方的代孕产业的发展和女性的整体生存环境有关。在印度,是怎样的生存环境,让大量贫困的女人自愿去代孕、自称“女权主义者”的创始人说自己给了她们生存的机会?难道对于这些女性来说,要实现家庭更好的生活,社会留下的通道只有代孕这条路了吗?这是不是阶层固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 critique分割线 ———————

我对这个纪录片有以下两点批评:

1、对印度的代孕法律与驱使女性成为代孕者的社会环境应当有更多挖掘。

印度的法律规定寻求代孕的客户必须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所以那些单身人士、想保持身材又想要孩子的人、同性恋者并不能来代孕。因此本片也就一直在“彰显”代孕对于解决不育与完整家庭梦想的贡献(说白了医学价值)。结合最近的zs新闻还有圈子相关的传闻(讽刺脸),如果只要有钱和有精子/卵子就可以成为代孕客户的话,伦理和法律问题暂且不讨论,代孕已经毫无医学价值。

如上现象3的思考所述,如果一个社会能有如此多的贫困女性把代孕视为生存与改善家庭生活的手段,这个社会的阶级固化、性别不平等、贫富差距是不是已经烂透了呢?所以社会环境值得探寻。

2、代孕过程中逆人性的“技术性问题”应有更多披露。

比如客户因为有绝对话语权,在挑选代孕者时候可以提出多么非医学相关、不把代孕者当人的要求?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代孕者中途的流产、经历第一次剖腹产、因为客户需求所以没有怀过双胞胎的体内同时孕育起了多个胚胎。在代孕过程中,代孕者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能有多少?他们的健康在代孕中能有多大的保障?代孕这件事对他们的身体损伤,是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很多?

【写在最后的话】女性不是工具、不是任人挑选的商品。即便是自愿的那些印度代孕者们,在采访时候也说了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成为代孕者。虽然当下代孕现象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它能够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好的社会。

 4 ) 代孕妈妈,一个温情而残忍的产业

“它只是借住在你子宫里9个月的客人。”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十几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通过这笔钱,我能够盖起新家,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妈妈,世界上最温暖的的字眼。
可是,代孕妈妈,却是一个充满无数争议的产业。

《代孕者》讲述地就是印度nayna patel(内娜·帕特尔)医院中代孕妈妈的真实生活。


------------------------------------------------------微笑背后藏有泪水-----------------------------------------------

在印度的一个小城,从世界各地来到印度的夫妻,期望拥有自己的孩子
尝试无数种办法,经历无数痛苦失望,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祷告,这里是他们的唯一希望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从手术室抱出的时候,他们笑容灿烂,灿烂到可以融化一切
似乎之前的等待都值得了,多么好的一件事

而此时,大多数人所忽略的是,昏暗的手术室里
那个印度女孩却无比虚弱地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呆呆地看着头顶的灯光
前一刻,她还在经历世间上强度最高的痛,钻心裂肺
想说话,但没有力气,嗓子也是哑的,可能是之前无法忍受分娩之痛时喊的
这一刻,怅然所失,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但就是觉得心里空空的

看到这样的她,内心很复杂


---------------------------------------------像商品一样选购---------------------------------------------

在办公室里,一对微胖发福的白人夫妇,一对黝黑瘦小印度夫妇及两个小孩
白人夫妇一口标准英语,乐观外向,玩笑不断,主动打招呼,笑声不断
印度夫妇谨慎地坐着,丈夫陪着妻子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他们听不懂英文,表情有点木讷地看着工作人员和国外夫妇,却不知在讲什么

“她年纪多大?孩子多大”
“26岁,这个孩子4岁,另一个是7岁”
“她身体健康吗,能够成功生下孩子吗?”
“没问题的,她之前生自己小孩的时候很顺利”
“我的丈夫他们家族小孩出生时都特别重,她这么瘦小,我有点担心啊”
“没事的,我们都经过严格的血液和实验室检测,都符合要求的”
“她是基督徒吗?我和丈夫都是,这样我们会舒服一些”
“没问题,是的”

过程中,印度夫妻面部没有太多表情,但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是煎熬的
不知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获得对方的认可
还是为自己选择成为代孕妈妈这一职业的担心、羞愧和无奈
但,白人女性的笑声,真的很刺耳,笑地有种让人感觉她从高处俯视这群人一样
很不舒服,非常不舒服

最后国外夫妻同意,临走前跟印度夫妇告别,印度丈夫回应地特别甜,心理真的不是滋味


---------------------------------------------不得不说的再见---------------------------------------------

在分离的车站,国外夫妻报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宝贝,似乎空气都是甜蜜的
是不是该一起照张相留念
国外夫妻发自内心的、忍不住开心地大笑
代孕医院的医生也觉得自己帮助了一对夫妻,帮助了一个印度女性,满意地微笑
只有代孕妈妈,一个人,尴尬的表情,似笑非笑,似乎在强忍些什么
不,实在是笑不出来,她的心应该是痛的吧,经历别离的痛苦
9个月,那也是她的孩子啊,有割不断的情谊
但她又不是她的妈妈,只是提供了暂时供她居住的场所不是吗
医生也是一直这么跟她说的,但,为什么,心会这么痛呢
她望着车缓缓开走,最后,她的红红的眼眶终于装不下泪水
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下雨

---------------------------------------------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

年初时,《人民日报》发起一个讨论,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

大背景:全国不孕不育的情况越来越多,代孕成为众多不育不孕夫妻的最后一线希望。

结果:8000多人参加讨论,13%支持,81.5%不支持,5.5%不好说

我的观点是:不应该合法化,至少在现阶段不应该合法化。(当你看到记录片里,印度的代孕妈妈那双充满泪水的眼神,作为人类,从内心而讲,真的会痛啊,没有办法说出代孕应该合法)

1、 顾客获得小孩,代孕者获得收入改善生活,这是双赢啊。
双赢不一定正确;这样的话,卖卖器官、嫖娼业都是双赢,都是正确的了?虽然说双方都获得了一些东西,但不代表这件事情应该要合法。
2、 女性有处理和运用自己身体的权利,可以通过自己身体赚钱。
实际情况是很多女性从事代孕是被迫的。特别是印度,女性地位远低于男性,女性很多时候并没有全力去选择自己未来,泛滥的童婚和家暴就是典型的例子。在现阶段,如果女性没有办法完全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丈夫具有相对多的权力,很有可能会强迫女性去租赁自己的子宫。
3、 生育后代是所有女性的本能和希望,代孕是一个女性对另一个女性的帮助
呵呵,明明就是剥削,如果不是生活客观条件所迫,有哪些女性会愿意做这个事情。代孕就是弱者的无奈,扯到帮助的层面上,太牵强了。
4、 这些女性如果没有办法代孕,家庭就无法维系运转
请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代孕身上,帮助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方式有很多,发展经济,普及教育才是硬道理。代孕只会让社会的天平更加会女性不公平。


---------------------------------------------结尾---------------------------------------------

最后,想起一位代孕妈妈说的话,让人感动。

“虽然我自己成为了代孕妈妈,但我从未有一天希望未来我的女儿会成为代孕妈妈。”

愿这个每一个女孩都被世界温柔地对待。

最后的小福利:
- 2002年,印度宣布商业代孕为合法行为
- 2004年,Nayna诊所开始跨国代孕业务
- 2007年,《奥普拉秀》上nayna向美国人面前介绍印度代孕产业
- 2013年,BBC发布代孕者纪录片
- 2012年,印度宣布禁止代孕妈妈为外国同性恋情侣或单身人士提供代孕服务,此外购买代孕服务者必须是合法结婚且婚姻持续2年以上
- 2015年底,印度加入尼泊尔、泰国、墨西哥等国家,立法禁止为外国人代孕
- 目前,印度禁止代孕

 5 ) 揭露热搜第一被禁的真相,抱歉这良心好片我安利晚了

前段时间的娱乐圈,接连爆出惊天大瓜。

最劲爆的瓜,可能还是某女星在美国代孕后弃养那事。

一时间,“代孕”这个词登顶热搜第一,成了全网热议话题。

随后,紫光阁、中国检察日报等官媒也发文,表示代孕在国内是被明令禁止的行为。

网民因对代孕的不同意见,各自站队。

一边说自愿行为,各取所需;一边说剥削女性,人类生命商品化。两边都各有各的理。

而代孕究竟是怎么回事,很多人还真未必都知道。

其实代孕在富人圈里并不罕见,像足球明星C罗就是通过“代孕”得到了一对龙凤胎。

但因代孕的争议性太大,全世界只有美国一些州、乌克兰等少数地区代孕合法。

而在印度,“代孕”还曾是兴旺发达的产业。

印度妇女为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生下后代。

这看似和谐的画面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早在2013年,BBC就拍摄过一部关于代孕的纪录片《代孕者》(House of Surrogates)

它讲述的就是印度一个商业代孕机构的故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这部纪录片。

到底谁在寻求代孕,又是什么样的人愿意去当代孕妈妈?

《代孕者》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

印度的小镇安纳德本来是个偏僻的乡间小城,却因为代孕行业发达而闻名。

世界各地想要代孕的人都慕名来此,找一位名叫Nayna Patel(内娜·帕特尔)的医生。

她是印度代孕行业的倡导者,拥有自己的代孕机构。

商业代孕在印度曾是红火的产业。一年获利可高达10亿美元。

这里代孕所需的费用只有美国的1/5。

而且印度的法律令代孕者对婴儿没有任何权力,这意味着客户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在西方国家,生孩子的人被视为妈妈,出生证明会写她的名字。

在印度则不会。

当然,印度成为代孕热门国家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大量贫困女性。

如果代孕成功,她们可以获得8000美元的酬劳,双胞胎可以到10000美元。

如果三个月内流产,就只有600美元。

但是6个月以上,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得到8000美元。

在当地农村,一个男性劳动力的工资在10-50美元一星期,

这笔钱对于她们来说,可以说是巨款了。

代孕妈妈的“宿舍”位于安纳德郊区,这幢建筑内部被划分成很多隔间,看上去很简陋但还算干净。

人多的隔间能住到10名代孕的预产妇。

代孕妈妈都是不满30岁的贫困女性,她们几乎都是走投无路才选择做代孕者。

“东西越来越贵,我们买不起,想要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就是来这的原因。”

有些代孕的妇女,生活贫困到7口人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

丈夫的月薪只有40美元。

而用代孕的钱,可以盖一间新的大房子。

在印度,有了体面的住房还能提升社会地位。

有些妇女则是为了让孩子能去说英语的学校,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也有妇女是因为遭受家庭暴力,被逼无奈才走上代孕这条路。

很多人认为帕特尔的诊所就是个婴儿工厂,干的是卖婴儿的勾当。

面对外界的质疑,帕特尔巧妙地绕开了伦理问题,称代孕是体力劳动,她们也获得了补偿。

她认为:“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no pain no gain。”

帕特尔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她出生在富裕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

医学博士的她,在印度是妥妥的高知女性。

令她声名鹊起的第一个案例是在1999年。

当年,她为一个天生没有子宫的妇女通过祖母代孕的方式产下双胞胎。

随后就有很多无法生育的人来找她做代孕。

代孕事业令她名利双收,如今她和家人住在宽敞豪华的别墅里,过着优渥的生活。

对比那些拿着代孕来的钱也只能在乡下买个小砖房的代孕者,不禁感到一丝唏嘘。

帕特尔正在施工建造一个更大的代孕机构。

他打算将代孕做成家族事业,未来让儿子继承她的诊所。

虽然帕特尔的代孕事业蒸蒸日上,但她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

人们看到她都躲着走,在背后指指点点:“她是做代孕的。”

帕特尔还收到过死亡威胁。

所以她的别墅配有安保系统,还养了狼狗看家护院。

帕特尔在诊所中还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代孕者在代孕机构养胎期间,有任何诉求都必须征得帕特尔的同意。

然而请假回家往往不会被帕特尔允许,她觉得她们在家不能照料自己。

这意味着代孕期间,代孕者的人身自由几乎被剥夺,只能像商品般被统一管理。

世界贫穷人口的1/3都在印度,意味着这里不缺代孕者。

而很多来申请“这份工作”的妇女,对代孕一无所知。

她们只是需要钱。

“9个月期间,你对待孩子要像在家里对待客人一样。

生下来后要放手,你能做到这些吗?”

帕特尔这样向申请者解释代孕。

代孕者面对的风险可能是大出血,甚至可能会切除子宫,有时甚至会丧命。

而医院、医生和客户不承担任何风险。

代孕者与腹中的婴儿没有血缘关系,医生在实验室将客户夫妇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囊胚,然后植入代孕者的子宫。

同一个屋檐下,有的怀日本小孩、有的怀英国小孩、美国小孩……

在帕特尔的诊所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

外籍客户抱着新生的婴儿激动不已,而一旁刚刚经历分娩的代孕者,满脸疲惫与失落。

有些代孕者生完孩子就会离开,有些则会对孩子产生感情。

当客户回国,她们和这个在腹中孕育9个月的婴儿可能永远不会再见。

虽然孩子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毕竟是从自己身体里分娩出来的。

这种情感联系令很多代孕妈妈悲伤落泪。

帕特尔也承认一些代孕妈妈会对孩子产生感情,有时会因此造成心理创伤和障碍,陷入抑郁。

与辛苦怀胎生下来的孩子马上告别永不相见。

那是种什么样的痛苦经历,大概只有代孕妈妈们自己才明白吧。

尽管代孕一次的费用是2.8万美元,但代孕妈妈到手的钱却只有8000美元,有的人甚至连8000美元都收不到。

而代孕者有时还要被客户面试,场面无比尴尬。

她们像商品一样被人评头论足。

年龄多大,体质如何,信仰基督教吗?能生双胞胎吗?

这些听不懂英语的贫困女性只能局促地坐着,忍受对方的打量。

相信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对代孕都会有新的认识。

片中参与代孕的女性大都是自愿的,她们在医院也没有遭到虐待。

无论是客户还是医生都算得上客气、体面。

但整个过程仍然令人感到不适。

这不适可能源自,人类沦为养殖场动物的一丝味道。

人体器官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婴儿也成了流水线产品的一种。

在印度,家暴、性暴力、司法不公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被讽刺是“强奸之国”。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令印度女性地位极度低下。

很多女性根本没有受教育权,这让大部分印度女性需要依赖男性家庭成员才能生存,代孕成为她们为数不多的赚钱途径。

然而,这个过程还要被层层盘剥,血泪换来的钱最后又有多少能到她们自己手上呢?

有人认为代孕帮助了不孕不育的家庭,又帮助了穷困的代孕者。

但帕特尔医院俨然已经成了个“世界婴儿工厂”,各种肤色的婴儿被印度代孕妈妈生下。

今天,人们或许因不孕不育寻求代孕,明天也可以因为怕疼,不想身材走形来寻求代孕。

那么贫穷地区的底层女性可能沦为全世界富人的“生育机器”。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愿意出卖自己的子宫。

如果她们还有选择的话。

2015年,商业代孕在印度被禁止

*本文作者:RAMA

 6 ) 子之地狱,彼之天堂

——2021.1.20

由郑爽代孕弃养风波而看到的这部纪录片,它平静而露骨地向世人揭开了这一巨型产业的面纱,其实并不神秘也不复杂,有人用钱财换取繁衍的权利,有人用生殖换取生存的可能,仅此而已。

讲讲几个场景带给我的冲击感好了。

○图一

这是代孕母亲与在自己体内呆了9个月的宝宝道别的场景。“在子宫里九个月,很难不产生母子情愫。”就算事先签订了合同“宝宝一旦生下,就与代孕母亲毫无关系了”,在实际分别之时,还是多少会产生一些撕裂感,这种情形,其实离社会伦理的界限很近,也即一个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伦理道德问题。代孕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合法,一些国家不合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模糊地压在伦理界限上。

○图二、图三

这是客户与代孕者的会面现场。澳洲的客户(红衣胖女人)表示对代孕母亲的认可——“她很强壮”“这给人的感觉是很积极的”“代孕开始前的这场见面真是太棒了”“我很喜欢她”云云。也许她是性格使然,但整个场面我看着有些不忍,原因是这有点像18世纪时白人农场主在挑选黑人奴隶的时候,掐掐他的胳膊,表达赞许:“啧啧,这家伙真强壮!”

○图四

“我现在做着代孕,想让我的孩子能接受教育……我这辈子也不希望我的孩子去干代孕了。”

○图五

这是代孕产业主理人的一番话。

事实上,代孕确实让有生理缺陷的人获得了后代,繁衍生息,也让穷困潦倒的人得以继续生存,甚至提高社会地位。

但“如果自由是以彻底放弃自由为代价的,那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即,如果女人拥有任意支配自己子宫的自由,那有钱人就可以随意支配缺钱女人的子宫,那自由必然还是对于顶层人群而言的。

———————————————————

我还思考到一个问题。代孕这样的灰色边缘产业,其实跟贫困地区种罂粟有点相似。它们对乙方的运作模式都相同,通过出售一些东西(健康和花朵),获取高额利润,换取更好的生活。但禁止毒品的逻辑在于它对甲方有害,进而危害社会,毒品这类快速享乐的物品,法律向来都是禁止的;而禁止代孕的逻辑是对乙方有害,进而破坏社会的平等和自由,理由前文有叙述。

我们在中国的立场上反对代孕,但如果一棒子打死认为代孕就是十恶不赦,也大可不必,因为有需求、存在就有其道理。我们要看到有些地区的人民要想生存,就只能靠趟代孕这样灰色地带的浑水,心中总得怀着些慈悲,也得感恩我们国泰民安的中国。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短评

挺复杂的。穷苦的女性用代孕给家庭赚了一大笔钱,无法生育的夫妻通过代孕得到一个自己的孩子,看似一个大家都获利的好事——这也是代孕创办者极力说明的。但是,代孕妈妈要自己承担所有生孩子的风险,无法和自己分娩的孩子亲近。而且最可怕的就是女性被利用(想到莫言的《蛙》),当然本片中的代孕妈妈都是自己来做代孕的。就像影片最后一位代孕妈妈所说的:我不愿意我的女儿成为代孕妈妈。这句话我觉得应该是所有女性的心声。

4分钟前
  • miarielchang
  • 力荐

我觉得片子里代孕妈妈的镜头少了一些,应该把镜头更多地交给她们,这些妈妈选择代孕绝不是自愿的,她们是被生活所迫,真正应该改变的是导致她们贫穷,无法自立的社会制度,这部纪录片的影评给我很大的启发,坚决抵制代孕合法化,要帮助女性摆脱贫穷,应该靠发展教育,靠改变社会的文化和制度。

7分钟前
  • 医学小仙女
  • 推荐

片尾一位代孕妈妈说:“我这一辈子都不愿意我的女儿做代孕妈妈。”这句话就足以说明代孕到底该不该合法化。一旦合法,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各种利益纠纷。必定产生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剥削:1、一些有权有财的上层女性,她们可以正常孕育孩子,可是不想承担自己生孩子的损耗与风险,所以就选择代孕,像挑选一件商品似的去挑选代孕妈妈。2、会出现贩卖妇女女孩的现象,被当作生育机器,强行她们给别人生孩子。3、家里欠巨债的丈夫逼迫妻子去做代孕来偿还和养活自己。总言之这里面存在了太多太多问题,以上提的三点仅是冰山一角。

10分钟前
  • Leslee_H
  • 推荐

这部纪录片的倾向性源于这个女医生坚定的价值观:代孕拯救印度女性。 而代孕者vasati则说:我一生都不想让我的女儿再去代孕了。 一群无可奈何的女性生存所迫选择代孕。这是被拯救?还是被利用? 代孕得到钱之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吗? 无解

14分钟前
  • 盐水
  • 还行

穷人只想要口饭吃,精英却是满口的道德。生存高于尊严,认为尊严高于生存的人大部分都是没生存压力的人。当然,话语权在精英这里,同情权和鄙视权也在精英这里。

15分钟前
  • Finch
  • 力荐

本质是人口贩卖和奴役剥削,结果被美化成了温情的两全其美,人为了金钱可以突破伦理道德和良知,再多美丽的夸夸其谈,背后都是血淋淋的肮脏生意

16分钟前
  • 人工小火龙
  • 力荐

女权从头到尾都反代孕,所以别浑水摸鱼装什么普世英雄。片中这位看起来散发圣光,号称拯救印度女性的人满脸只写着两个大字:吃人。 评论里也别扛女权大旗掩盖你自己混乱的内心,只和既得利益者共情你不觉得可笑吗? 代孕不可能放开,放开这个世界会完蛋

17分钟前
  • момо
  • 还行

里面来代孕的夫妻中有一对拒绝领养的理由是,宁愿没有孩子,也不要那些有酗酒,吸毒倾向的孩子。大部分会接受代孕这一行为的父母本质上根本不是喜欢小孩,而是喜欢有自己基因的小孩,她们的处子情节一点也不比直男癌差,都是喜欢brand new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反对代孕的人有为穷人做什么吗?穷人想改变自身命运只能靠成为富人的机器,就算是代孕机器。

20分钟前
  • September
  • 推荐

在一个男人月收入40美元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国家,就别谈道德这种奢侈品了,没钱,买不起

24分钟前
  • 摩尔乌鸦
  • 还行

在一个自认为女权的女医生的管理下运行,明码标价,按时付款,还教孕妇手工技能。这样出卖身体9个月后赚的钱都去了哪里呢,无非盖房和养丈夫儿女,这种程度的牺牲,各种无奈,无力。假如在无良利益集团的控制下运行,那一定是人间地狱

29分钟前
  • 苗斑
  • 推荐

“代孕妈妈总是说自己代孕是希望自己以后的女儿不用变成代孕妈妈”—《代孕者》

34分钟前
  • 猫哥
  • 推荐

“你要把这件事看做一个客人在你家住了九个月,然后送走他。”这个理解方式非常理性且冷酷。//看到那孩子法律上的妈感谢并拥抱了生下ta的妈,而ta生物学的妈都不知道是谁的时候,能强烈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 //而且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女权体现。

37分钟前
  • 朔夜ネコ
  • 力荐

无法认同片中那位医生所说代孕者是为另一个家庭奉献她的子宫且这奉献是有偿的 我不明白有偿代孕与买卖婴儿之间的区别 片中随处可见的是医生和那些求子家庭的富足宽裕与那些代孕者的无知贫穷 怎样的家庭会需要出卖女主人的子宫才能盖起一间能遮风挡雨的房 但愿所有的女孩都不会成为所谓的“自愿”代孕者

38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多年前对代孕还没有明确看法、姑且态度中立的我看了这个片子找到了立场。我们身为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到底有多么盲目愚蠢束手就擒才会对代孕产业不警觉啊?

42分钟前
  • 愣了愣
  • 推荐

在代孕过程中,Patel医生试图教导代孕者们如何去理财,甚至培训她们一些生活技能,方便以后就业。为此,她宣称自己是一名坚定不移的女权主义者,可同时,她却让500名女性成为了生育机器。很复杂也很无奈,或许就是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吧。

47分钟前
  • 拧发条鸟
  • 推荐

为什么印度成为代孕天堂?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934729

51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看得我非常难受。特别心疼代孕的印度妇女。我能理解她们为什么做代孕,贫穷,盖房,抚养子女是最大驱动力,为此她们出卖子宫,一次又一次。也看到了盛气凌人的西方人像挑选牲口一样挑选孕母。这种赤裸裸的身体剥削简直让我看不下去。我能理解一些人对拥有自己基因的孩子渴盼,理解孕母们的困境,但,反对代孕。改变妇女的贫困应该由其他更人性化的进程来完成,代孕,太残酷了。而另外一些人试着接受不能拥有自己的生物基因的后代吧。哎。

54分钟前
  • 老郑卖茶🌈
  • 力荐

你说代孕是没有道德的 你在印度七个人住一间房温饱都是问题的环境里面讲道德 道德这个词在温饱面前提起来简直是低微至极

57分钟前
  • wildpf
  • 力荐

人从出生就是有阶级之分的,在这部纪录片里特别明显。

59分钟前
  • taltalxun
  • 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代孕者就很心酸,还是不支持,觉得对代孕者真的不公平,不论是金钱还是情感

1小时前
  • 荒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