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2009

记录片法国2009

主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格伦·克洛斯,雅克·冈布兰

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剧照

家园2009 剧照 NO.1家园2009 剧照 NO.2家园2009 剧照 NO.3家园2009 剧照 NO.4家园2009 剧照 NO.5家园2009 剧照 NO.6家园2009 剧照 NO.13家园2009 剧照 NO.14家园2009 剧照 NO.15家园2009 剧照 NO.16家园2009 剧照 NO.17家园2009 剧照 NO.18家园2009 剧照 NO.19家园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00

详细剧情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

 长篇影评

 1 ) 壮观的家园

今日闲来无事,在自家电脑上看了该片,真是太壮观了,全片都是航拍的俯视镜头。

虽然地球遭到了人类很多破坏,但影片结尾,当各个国家的名字相继出现在对应的风光景色前,地球还是靓丽得让人不由从心中发出赞叹。可见,只要人类真正了解自己过去做过些什么,并努力、认真去改正,那地球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

希望环保不再是什么口号,而是人们切实的行动。

 2 ) all these numbers

2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nsumes 80% of its resourse

the world spends 12 times more on military expenditures than on ai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5,000 people a day die because of drinking water

1,000,000,000 people have no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nearly 1,000,000,000 people are going hungry

over 50% of grain traded around the world is used for animal feed and biofuels

40% of arable land has suffered long-term damage

every year, 13,000,000 hectares of forest disappear

....................................

are we still aware of what the hell are we doing?

 3 ) 看到人类的欲望好可怕。电影看到四分之三,看得好绝望。不过我们还有希望,因为希望还有我们。

让我们来行动,不管什么非政府组织,不管什么国家政策,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悲观。

1、节约用水用电,水主宰着地球,而电消耗着地球。
2、少吃肉,因为它们的生产消耗更多的水和非再生能源。
3、不盲目消费:
一年也穿不几次的满柜子的衣服。
冰箱里过期的、坏掉的食品。
为了攀比、虚荣心、被所谓时尚绑架而购买的手机、MP4、电脑等等,常常没有坏就被换掉,只因为他们过时了。
看看你自己家里有多少用不着的东西,那是你的欲望,也是从地球上扒下来的血肉。
现在还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他们饥饿、贫穷,也有很多人他们叫嚣着减肥,忍受着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的折磨,还有一些人穿皮草、购买不可思议的奢侈品。我们又是哪些人?又该是哪些人?
4、其实我们很渺小,飓风、海啸、干旱、洪涝我们无力抵抗。
   其实我们很庞大,我们点滴的行动,会产生力量,只要去做。

 4 )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而地球, 只有一个.

youtube 上有.是全球免费播放的.

http://www.youtube.com/homeproject

无论是我们,我们的先人,或者我们的子孙,所拥有的只是同一个地球.
希望每个人都能来看一看.

 5 ) 《家园》,唤醒你心中对地球的爱(转载三联生活周刊李东然)

6月5日,今年的环境日,全世界五大洲超过100个国家同步首映了纪录片《家园》。影片总长118分钟,拍摄周期18个月,穿越54个国家,共120个拍摄地点,全片采用空中高清摄影,画面纯美而震撼。影片由Elzévir Films 与 EuropaCorp 以及吕克贝松工作室联合制作,耗资1.2亿美元,制作人是有“法兰西金牌制作人”之称的吕克贝松,导演是法国一流的摄影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国家农业攻击军官勋位以及国家军官勋位的获得者扬 阿尔蒂斯-贝朗特。

一份积累了15年的心情
    首映典礼上,吕克贝松先生致辞到:“从《碧海蓝天》、《Atlantis》到《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我努力在电影里向人们展示地球最美的方面,我因此自然而然的和扬合作,加入这一伟大项目的制作中来。”而导演扬 阿尔蒂斯-贝朗特则坦言,《家园》是一份积累了15年,等待与观众分享的沉甸甸的心情。
此片的叙事和它的题目一样庞大,幸好贝特朗兼有生态学家的身份,能将如此繁复的叙事,完整地安放进两个小时,并保持了严谨而清晰的结构。起点选为“生命从何而来”,从古细菌的诞生,蓝绿藻对大气的改造、生物存在的开始,到植物如何进一步分离了水中氧气,适于生命体生存的大气环境如何稳定下来。这些人类出现前的场景,不仅被镜头想方设法地捕捉下来,它们的重要性更被着意强调着:创造“树木”这种自然界最完美的雕塑,地球总共花了近40亿年,而弹指间的20万年,竟是人类全部的历史。接着才是我们自己的故事,1万年前的第一次农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和文明,人类开始学会塑造土地,于是,看似柔弱的物种,以最快的速度征服了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近50年来,化石燃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上的大放异彩,1升油等于100双手一整天劳作的奇迹,让整个人类为之疯狂。可怕的是,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也正因此而改变。
    贝特朗曾以高空航拍图集《鸟瞰地球》一举成名,该书销量300万册,图集免费开放式展览的参观者已超过1亿人。实际上,这个生于1946年、自称是“用图像记录世界的人”的经历,远不止这一本图集所能概括。作为世界一流的媒体摄影记者,全球领先的高空摄影机构Altitude,正是由他在1991年一首创办,至今,这个机构不仅催生了《野生动物》、《马》、《365天》等这一系列的精品图集,也使这位摄影师成为一名环保活动家。2007年,他将《鸟瞰地球》搬上法国荧幕,每集1小时,至今仍是法国二台黄金时段极具影响力的电视纪录片。贝特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本刊记者说,从静态摄影师到纪录片工作者,他自己的转变正来自20年在地球上空工作的那些亲身经历。
“近20年里,我在地球的上空拍摄,是那些亲眼看到的一切改变了我。使我越发明显的感觉到,每当自己面对那些愈发紧要的环境危机,身体内的行动力也在不断的强大。我想把这样的感受分享给别人,不论是气候的改变、物种的消亡,还是贫穷、自然资源的枯竭等等,这些是每个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了解的常识,但事实是,它们从没有得到真正的正视。数以百万计的人看了我的展览,或者看了我的书,是人们面对真相的那一瞬间的态度,让我找到了转机,也越发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不可否认的是,2006年,Al Gore的那部《An Inconvenient Truth》也深深影响了我。我当时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推广,由此我认识到,电影是非常有力量的媒介,我就希望借运动的图片传递更有力的信息。”
    从静止的图片到运动的图片,也许正是20多年的摄影师身份的潜移默化,使作为纪录片导演的贝特朗有着与大多数纪录片导演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问他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主题,如何选择叙事的起止,如何确立起作品结合之外的话题,他的回答就让本刊记者颇感意外。
    “开始拍摄实在2007年的年初,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只有一个罗列简单的清单,上边写着我想要前往的拍摄地,和在当地需要寻找的大致内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是被写下来的,甚至整部纪录片的机构都是我们在拍摄的半路才寻找到的。当然,在这之后,为了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又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拍摄段落,但是直到最后一刻,我都没有停止拍摄,比如希腊大火的段落,或者澳大利亚面临的周期性干旱,都是我在拍摄过程中才偶遇到,完全是预想之外的。所以《家园》算是开发的创作,我努力把它们梳理得严谨、有条理,因为我们想把事实呈现的丰富的同时,尽量给观众一些感性之外的思考,希望大家对这个危机中的行星多一点点反思。”
    关于爱和分享
    问及把拍摄对象列上清单的标准,贝特朗直言不讳。他说,作为纪录电影,这部电影记录下的一切,谈不上“新、异”,甚至通篇不过都是那些我们总在重复的,已经演变为常识的概念。他告诉记者:“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但也不要那么轻易地把这部电影想象为乏味枯燥的老生常谈,除非亲身在电影院观看影片,否则,你很难切身感受到它所能承载的感动与震撼。虽然是环保主题,镜头里却极少出现污秽和不堪,反而有更多的画面都在讲述自然的壮阔、生命的丰饶。这个星球的时时处处都被贝特朗书写得美丽而充满诗意:“河网终于形成,就像是人体的血管,树木的枝丫,树液的导管……蓝绿藻和贝壳结婚生下珊瑚,大堡礁35万平方公里的珊瑚丛中,又孕育了1500种海洋鱼类……”
    18个月,贝特朗在地球上空搜集了这120分钟的美丽、伤痛、忧愁与希冀,其中的爱意与珍惜不言自明。“《家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部完全在空中拍摄的电影。我愿它能成为地球上每个人对地球的一次凝望,我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有情感存在的地方肯定就有诗意,我也绝不拒绝那些感性的表达。”
    贝特朗也告诉本刊记者,如今,最大的期待就是《家园》能被更多人看到,能有所影响。“所以家园就是一部用来分享的电影,必须完全地公益,你或我作为个体的存在,我们都拿不出一个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但这唯一的解决之道恰恰就存在于68亿人群之中。”
    贝特朗最后补充给本刊记者这样的信息:在全球选择同一天,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平台,电影院,电视台,互联网等等,同步公益放映这样一部的电影,就是为能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它。这是一部公益到底的电影,不仅会完全与商业院线绝缘,并且所有关于电影的收益都将会捐赠给Goodplanet.org(美丽星球协会)/“更重要的是,整个拍摄计划与一个碳补偿计划紧密相连,我们空中旅行以及直升机的航拍都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我们也将通过以所得收益支持清洁发展项目——印度Hassan地区的沼气生产项目,来补偿拍摄中碳排放对地球所造成的危害。”

 6 ) 索然无味

白左情怀泛滥的作品。

为9+的豆瓣分和好口碑带着朋友们在私人影院看,我集中精力仍然不知所云,而朋友们则哈欠连天。

并不是想象中的大量美景,反而像小作文。

经典的三段式结构。先当头棒喝一声,你有病啊!然后再故作高深,我有药啊!

结尾那句“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出来的时候,我简直尴尬到死。

评分大概率会持续下滑。

所谓环保,名声已经臭了。不是说环保不好,但这些年来,中国人已经认清西方的环保是个什么玩意儿。

到底是哪个国家最铺张浪费,大家心里自有杆秤。

谈碳排放,以国家为单位而不是以人为单位。中国人就不是人了。

不让中国人吃肉,等中国谈到2035碳中和时,一个个又开始装聋作哑了。

这种环保是搞笑的。

发了一通闹骚,未必和本片有关。其实这部片子是没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话语权的问题。

你没有话语权,那环保就成了指责你的工具。即使你剖开肚子,没有粉又如何?

唯愿祖国富强!

 短评

主打宏大气场,看着不是很亲切,虽然那些鸟瞰镜头非常美。ps,在imdb观察半天才发现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啊!

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如果我是中学教师,这部片子实用性也太强了点吧!清晰舒缓的女声解说,用于英语听力练习再好不过;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课也先用这片子引起娃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啊,哪个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机把这些个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务,收费几多啊??

7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

11分钟前
  • 左翼
  • 力荐

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狗日了……

14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钱省下来捐给环保组织。这个片子真不亏为一次昂贵的“谴责”

18分钟前
  • YY
  • 很差

逊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20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推荐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毒瘤

21分钟前
  • 把渣害
  • 力荐

唯美画面

24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最美的画面,最沉重的心情

27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悲观已经太迟了。

3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虽然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 但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画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33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纪录片也可以感人

35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爱地球啊!

36分钟前
  • 薇拉
  • 力荐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41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压抑感、沉重感、无力感。影片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但不是我没有信心,只是绝望太过强大。对于地球这个家园,人类只是在通往毁灭的路上。

4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破坏环境只是为了让空气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来交易 获取利益 当然大众是买单的那位

50分钟前
  • 刘二
  • 力荐

需要有这样的人,记下这样的瞬间。

5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58分钟前
  • zing
  • 推荐

俯瞰这地球的伤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导演走访50个国家,俯瞰生态光影,美不胜收。” 镜头太美了,不过缺乏说服力和“号召”的力度,更多的仅是展示地球“伤痕”。还可以,但触动不多。只能算是环保纪录片里的一张空皮。

6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你一定要看!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