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

战争片中国大陆1970

主演:沈金波  童祥苓  施正泉  齐淑芳  张佑福  

导演:谢铁骊

播放地址

 剧照

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2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3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4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5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6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3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4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5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6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7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8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19智取威虎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4:57

详细剧情

1946年,结束了八年抗战,中华大地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我军决定对东北地区的匪帮余孽进行清剿。臭名远扬的座山雕(贺少华 饰)正是亟须清剿的重点,但是该匪狡猾残暴,他盘踞威虎山,祸害夹皮沟,引得当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加上地势险要,匪情复杂,成为我军不得不审慎对待的一个对手。针对此情况,某部团长少剑波派侦察排长杨子荣(童祥苓 饰)假扮匪徒上山送联络图,博取座山雕的信任。孤胆英雄,深入虎穴,唱响智取威虎山的好戏……

 长篇影评

 1 ) 一些可以解答部分疑惑的幕后信息(轻微剧透)

看完电影后去找了下幕后的信息,发现有很多还是挺值得一提的,所幸一并整合在这里,或许可以解答部分对这片感兴趣但又有疑问的观众。
    
  
胡东和被删掉的戏份
    
如果是没有关注过该片进程的朋友,可能未必知道这部作品最初是有胡东参演的,饰演203小分队里的重要一员,预告片里也有他的一个镜头,但是因为在影片公映不久前发现他涉/ 毒,所以临时把他的戏全部删去,所以你会发现在预告里其实有讲述邵剑波和杨子荣之间从冲突到信任的部分,包括杨子荣拿出烟对203说“首长来一个?”和203问“你怎么这么熟悉土匪的黑话”,都是预告里有而正片里被删去的重要情节,(正片里有小孩大娘害怕杨子荣的暗示,应该是伏笔,但没有下文,可能也和此有关)这些情节可以使电影在未进威虎寨之前的故事更流畅更有说服力,虽然现在的故事还是完整的,但很遗憾的是,因为胡东的关系,我们暂时是无法看到这些部分了。
    
现在只希望即将在国外上映的国际版能保留这些段落,这样我们还有机会可以看到电影原本的样子。
    
再说一句,演员沾毒真是自作死还害了别人,恨死我了!
    
    
———————————
最后的彩蛋
    
如果搜索先期内部试映会的部分评论,就能够发现,其实最后那个彩蛋能得到保留还是经过了一番努力的,当时内部试映会尚不确定最后的彩蛋能否留下来,原因是这段剧情明显太现代化了,也脱离原著太远(毕竟这是一部群众基础非常广的作品)。
所幸你们也看到了,最后这段彩蛋还是留了下来。
    
    
——————————
东北话版本
    
这部电影应该是有一个比现在这版“更东北”的版本的,原本电影203小分队里的不少人说的也是东北话(比如邵剑波),但是最后上映前临时决定把小分队正面人物的配音改成普通话(也许是为了和土匪有更大的区分)总之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就是203小分队用普通话,土匪用东北话。
我本人其实很希望能有机会看到原本的东北话版本。
    
    
——————————
    
韩庚的意义
    
韩庚的出现,不止是为了引出最后的彩蛋(虽然的确他的一大作用就是这个),其实也许有一层更深的涵义。
徐克最早接触到这个样板戏,就是在纽约的华人街,那时候还在念书的徐克当义工为华人的街坊播放电影,第一次看到了智取威虎山,他从那时起就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极大兴趣,那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庚的设置,除了凸显当年和现在背景之间的差异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个角色演的是徐克自己。一个曾经在大都市里,依然被多年前发生在东北雪山中的打匪故事吸引的年轻人。
就如现在的我一样XD。
  
    
    
——————————

12.21新添加部分

京剧

林海雪原是曲波的原作小说,智取威虎山则是著名的现代京剧作品,而熟悉徐克的影迷一定知道老爷本人很喜欢京剧,徐克过去经常用的配角刘洵(黄飞鸿爸爸,东厂老太监)也是京剧武生。盛鉴,吴兴国都是台湾京剧演员。
因此即使最开始听说徐克导演威虎山会让人觉得非常突兀,仔细想来,其实创作的渊源颇深。


——————————
达成夙愿

徐克提到九十年代,和谢晋导演有一次吃饭,当时谢晋问他有没有想过来大陆拍戏,徐克回答当然想,谢晋又问他你想拍什么,徐克当时脱口而出,智取威虎山。

“但是当时就是那样一说,等于夸下了海口,谢晋导演他估计也不会认为我真的会去完成它。现在完成了,也算是给个交代,总不能真的光说不做啊。”

——摘自腾讯《智取威虎山》徐克专访

——————————

主旋律电影?

“我一直觉得很难说怎样的电影才是主旋律,在改编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是很正常地根据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一部好的电影,一部经典的电影,它本身应该从人道主义,从全人类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单单从单个文化或民族的角度去看。”

——摘自腾讯《智取威虎山》徐克专访





——————————
还有想到看到的,再补充。

 2 ) 如果这就是“最好的徐克”

如果这就是“最好的徐克”


看完了智取威虎山,这片子打的热闹,算是中规中矩的主旋律商业片。但拍起来也着实没有难度。实在看不出这是徐克作品。如果说这片是监制黄建新拍的,我一点也不惊讶。但既然说是徐克拍的,那就要认真一点,从徐克电影的标准来评论一下了。

考虑到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先打个四星鼓励一下,然后再挑刺。

特效什么的是最大卖点,国产片中上游,比好莱坞还是差太远。枪战打的很热闹,但也非没有什么惊喜。既然要从好电影的标准来评价,那么就不能只说特效,人物剧情更为重要。这片主线剧情基本照搬样板戏,没有什么大变动。倒是新加的那些戏,立刻就显出编剧水平,和原著各种不搭。

比如那个“栓子他娘”,被绑上山半年就能妖气的像千年狐狸,完全想像不出这会是良家妇女出身。硬把蝴蝶迷这个形象“从良”,无非是为了让杨子荣在山寨能有“女人戏”,能在最后套用好莱坞模式在飞机上上演占士邦式“英雄救美”。但为了硬套商业桥段而改人物的结果,就是这个人物形象气质分裂,一会儿妖的不行恨不能把全山男人吸干让土匪们都畏之如虎,一遇上杨子荣又立刻智商全无的无辜的睁着大眼睛求拯救。最后让所有人觉得,这蠢女人除了坏事什么本事也没有,戏最重的女主角的人物设计水平就是这样了,小白鸽自然也就只有眨着泪眼装纯真卖萌一个用途了。

座山雕也精神分裂,让夫人满山勾引男人“试探忠心”,自己蹲窗根下听,全片看不出这是一精明的枭雄,只觉得是一心理变态。

然后杨子荣下山送情报,是以“带人下山抢劫”的名义,看着这我觉得这就够没智商的,带一群土匪去送信,还要抢劫。看你怎么演下去。

结果原来这妙计就是带到一半说肚子痛,要靠屎遁这样的LOW桥段送情报,结果人家土匪不傻,就盯着你腚看。于是只好设计匪老八也要傻傻的跟着一块拉,靠老八把土匪们全赶开,就是莫名的绝对信任杨子荣。话说老八对老九那是真爱啊。

结果拉完之后居然杨子荣就带人回山了,说好的去山下打劫呢?跑下山就为解个手就回去这是把土匪当傻子还是把观众当傻子呢。

这种桥段只能说编剧一离开原著剧情就立刻不会编了,一点脑子都不肯动,只好拿出抗战剧中“修改敌智商”大法,于是就害杨子荣也跟着变成一二百五。

土匪进攻村庄,坦克作为重机枪手,竟然不准备足弹药,要同伴跑老远去搬弹药箱来,只能说成心害死队友。剧情粗糙,牺牲也就不能感人了。

最后小分队抢了坦克三十人灭了两千土匪,大家欢呼时也就不去想那山势那么险要,当年那坦克是怎么开进山里了。至于山里藏的那架飞机和穿山跑道,连制片方都不好意思谈真实性了,只好做成彩蛋说是小孙子想象出来的。

另外最后韩庚走进屋,看着满满一桌菜和一圈空着的椅子,说“今晚这么多人啊”,吓着我了。老奶奶一笑说,“是啊,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团圆。”结果真的一大队解放军就走出来了。真寒啊。这桥段真的很出戏很春晚,好似倪萍阿姨的朗诵,哭不出来硬煽。真怀念先烈就该花功夫想些更好的。

把戏编的这么不用心,枪战戏打得再热闹,这电影也就谈不上个“好”字了。

之前姜文的一步之遥打分低是意料之中,我觉得很公平,谁让姜文你不顾观众感受自个说梦话玩嗨的呢?中国观众终于没有那么好糊弄了。但智取威虎山没上映打分就超过了之前的鸣梁海战、狂怒,直追星际穿越……对“中国观众”的评判标准,我也迷惑了。

这就好似当年看到大家当年把王的盛宴和1942骂个狗血喷头,然后一窝蜂的跟风去看泰囧。如果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好电影,那中国电影圈也太好混了,这钱也太好赚了,不用站着,躺着打着滚就能把钱赚了。难怪冯小刚转头就去拍《私人订制》了,这就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啊。

所以吴宇森徐克跑回来拍一大堆左右逢源无功无过的的商业片,如果哪天李安也跑回来拍一部红色娘子军圈钱,我也不会奇怪。

我认为一步之遥不是好电影,导演太自我就要承担观众不买帐的风险。但非要说智取威虎山就是好电影,那我也觉得大家对好电影的要求真是太低了。

我心中好电影是什么呢?就拿徐克自己导演或监制出品的电影来打比方吧。

黄飞鸿第一部、青蛇、梁祝、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

那么一般的电影呢?龙门飞甲、蜀山、七剑、神都龙王……包括这部智取威虎山。

我想我不用再讲解好的电影和一般的电影区别在哪。好的电影能让你记住与回味,多年后也被奉为经典。那里的人物,那里的画面,那里的音乐你会永远记得。那里面有快意恩仇、痴痴怨怨、纵酒仗剑、披发狂歌。

一般的电影里没有这些,没有让你记住的东西,只有“超牛逼的3D特效”或“好精良的制作”啊。

正如片中最精彩特效的是打老虎和飞机救美那段,但它和全片情节其实毫无关系。如果电影只是这样就行,那不如拍一部“上山打虎记”,整部电影都打那只老虎,其实也可以拍的很精彩的,没准评分会更高呢,还一样迎和时势呢。

但这样的“精彩”,等过几天特效更牛B的好莱坞大片一进,又还有谁会记得。

“沧海笑,涛涛两岸潮”歌声响起时的壮怀激烈呢。“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的风骨情怀呢?

好电影是要有魂的。一个好故事,一首好歌也一样。

千万别说现代题材就拍不出精气神儿,小分队那么多各色人物,杨子荣203坦克砖头高波小白鸽,只要用心刻画,几个镜头,这人物就能出彩,反派也一样可以更各具特色奸滑可怖,而不是现在这样一群脸抽抽的二货。最怕是导演自己失了要拍好电影的心气,只满足于精良特效和赚钱收工,没心情去刻画人物精炼细节,最后把他们弄成样板戏一样的脸谱角色了事。这部电影也可以作为“成功国产主流商业片”的样板来号召更多觉得“尼玛这电影我也能拍啊”的有志青年和投资人进入中国电影圈捞金了。

说来好笑,当电影最后,座山雕掉下山崖,杨子荣伸手一把拉住他(为毛要拉住他啊!),座山雕哀怨的看着杨子荣,那眼神仿佛在说:“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相信了你。但是我不后悔!”杨子荣痛苦的死死抓住座山雕,但座山雕愤然甩开了他,坠落山崖,身影于茫茫雪中不见,唯有秃头星光一闪。

那一刻,我眼中竟然叠印了林青霞。但这样的“经典重现”,只让人觉得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同样是坠崖,这反差也太大了。

如果不是徐克,我才不会浪费时间来评这部片。

如果这都能被评为“最好的徐克”,我只感到悲伤。

 3 ) 华语银幕的男主角们!终于硬了!

12月18日晚,看完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第一个想法就是,2014年,华语电影里的男人们,终于在《智取威虎山》里,集体硬起来了!

回首2014,银幕上无不颜值爆棚小生,谈谈恋爱,纸醉金迷,亦或是唱唱歌、跳跳舞,来完成自己的梦想;现实中,纯爷们儿也越来越少,敢作敢当的男人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行为、样貌都愈发女性的中国男性。

幸好出来了《智取威虎山》,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还能有硬汉,中国爷们儿怎么硬起来!

一、 杨子荣硬!中国的孤胆英雄!
说到威虎山,肯定得说到杨子荣,看完电影,你会发现这货简直就是《虎胆龙威》里的布鲁斯•威利、《真实的谎言》里的阿诺•施瓦辛格、《第一滴血》里的史泰龙!会黑话、敢孤身上山、独闯虎穴、智斗群匪,还能一次次化险为夷,每当观众为他捏一把汗的时候,这位满脸络腮胡子被老妇误认土匪的军人都能摆平一切难题!

回头想想,杨子荣不会被感情的事情所牵挂,不会被家族企业接手问题所困扰,不会被喜欢哪个姑娘、哪个姑娘要打胎而烦恼,也不会因为事事不如意想参加个选秀节目一举成名完成自己的梦想,他很单纯,就是一心想除掉土匪,即便是受到自己人的怀疑,他也能用自己的本事去证明他没吹牛逼,这是一个纯粹的角色,正因为他的纯粹、洒脱,他才成为2014中国银幕最有魅力的男性角色。

关键是,这家伙还会做饭!他曾经做过炊事员的啊!

二、 小鲜肉们都硬了!
对,林更新、陈晓都硬了!

不得不说林更新,2012年被徐克挑中拍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当时真是个羞射的小伙子,演的角色也是会脸红的大理寺年轻医生沙陀忠,之后的角色也都以青涩、呆萌为主,谁叫他颜太好,呆萌起来又可爱,不演青春片当然浪费。

但这次不一样,完全硬了起来,留起了胡子,剃了板儿寸,成为了少剑波203。原著里少剑波也年轻,但是很沉稳,林更新确实把这种沉稳、果断演出来了,就连最后笑的时候,都不再呆萌,而是一种英雄的惺惺相惜,把这位有勇有谋的首长演出来了,在中国很容易被定型的电影圈,林更新这一步走的太妙。

再说陈晓,说实话….我只看过他演出过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感觉就是阴柔范儿,看《智取威虎山》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这家伙是陈晓,戴着眼镜看似哈利•波特的高波(都有波),虽然是书生类角色,但也是硬到骨头里,有一种倔强,有一种勇敢,一种喷薄而出的正义感。

佟丽娅、韩庚的角色也很不同。佟丽娅饰演的小白鸽温柔的时候连雪都能被热情融化了,狠起来也跟大冰碴子一样吹到脸上都生疼;韩庚则是一个传承,其实就是徐克导演40年前在纽约的一个缩影,当年他在纽约做义工,给观众放映电影,最多的就是《林海雪原》,从而萌生了拍摄这个故事的想法,韩庚这次饰演的jimmy,其实就是他自己。

三、 徐克依旧硬!
真的,徐克依旧很硬!光是上山打虎这一场戏就能把人看得目瞪口呆,六十高龄的导演,还能有这般的想象力,还能通过整合亚洲特效团队,打造出不输好莱坞的特效,动作设计上还能让观众兴奋连连,这份对电影的坚持,这份打造优秀电影的决心,绝对是值得现今一大批导演学习的!

今天在清华听黄建新谈徐克,说徐导在组里还是全组人的精神力量,带领着全组人向前冲,哪怕是遇上暖冬、停水停电这般困难,也能克服困难继续工作,这就是气魄和勇气,以及心无旁骛对电影的坚持,在拍摄期间,能够专心拍摄电影的导演,真的难得!

让人惊喜的另外一点在于,徐克设计的一大批黑话和桥段,让人捧腹到为情节和主角鼓掌!一个剿匪的故事,除了刺激、紧张,还有能让人开怀大笑同时对主角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桥段,实在让人惊喜,我参与的两场放映,观众都开心到鼓掌,而且这种掌声出现在影片中间,很是难得。

总的来说,《智取威虎山》是值得去电影院好好沉浸在其中的好电影,女性观众需要去看看到底中国的硬汉是什么样,男性观众也需要看看到底怎么才是一个男人,年底了,去影院刺激一把、乐一把,不也正是贺岁的目的么?

 4 ) 《智取威虎山》源流考

       时至岁末,贺岁档两部大片接踵而至,在《一步之遥》遭遇口碑滑铁卢之后,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也呼之欲出。
       从1956年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文革期间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岁末的3D大片《智取威虎山》,一个艺术形象跨越58年,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那就是“杨子荣”。
       谁是杨子荣?围绕杨子荣有多少的故事?杨子荣在各种艺术载体上有怎样的演变发展?徐老怪为什么对杨子荣感兴趣?楼主呕心沥血收集大量资料,为你在观影之前补足功课。
 
一、1956年——“杨子荣”的诞生:小说《林海雪原》
       要讲《智取威虎山》,必然从原著《林海雪原》讲起。很多人都知道,这部长篇小说是作家曲波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提醒:不是踢球那个曲波丫),但很少有人认识另一个人:龙世辉。
(曲波插图)
        曲波(1923-2002),山东省蓬莱市人。15岁成了小八路。1943年进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做报社记者(小编同行啊)。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
       1946年冬,他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做斗争,并最终灭之。这就是《林海雪原》的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杨子荣就是曲波的战友。
        1952年到1956年,曲波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那么龙世辉是谁呢?曲波的书稿原名《林海雪原荡匪记》,辗转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后,积压很久无人过问,被一名年轻编辑发现,并亲自进行了大量修改,最终定名《林海雪原》出版。
       这位编辑就是龙世辉,他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人物设置方面都进行了较多改动,其中一处就是“小白鸽”白茹的加入,“少剑波雪夜萌情心”等情节大大丰富了原著的内容和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龙世辉就没有《林海雪原》。
(插图)龙世辉(1925年12月30日—1991年8月18日),
       粗略统计,至1964年《林海雪原》印量达156万册。这并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对比一下郭敬明2011年《小时代3.0刺金时代》,全国首发,首印量就是160万册。但后来,书中的杨子荣、少剑波、高波、白茹等一批英雄人物闻名海内外,靠的就是多种艺术形式协同作战。
 

二、1958年——最早的改编者:话剧《林海雪原》
       1958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林海雪原》改编为同名话剧,总导演焦菊隐,演员包括童弟(少剑波)、童超(杨子荣)、胡宗温(白茹)等。
(插图)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其中的亮点:朗诵者正是在当前中国话剧界德高望重的,蓝-天-野!
       这部话剧在整个《林海雪原》的发展史上都是较为平淡的一笔,但此话剧在上海的演出倒是激发了上海京剧院的灵感,这才有了以后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三、1958-1967年——最牛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
       《林海雪原》1957年出版后,很快就出现了3个京剧改编本:北京京剧院的京剧《智取顽匪座山雕》、上海京剧院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和范钧宏的京剧《林海雪原》。
       其中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就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最初版本,1958年9月17日最早于上海中国大戏院公演。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江青开始插手此剧,并重点向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推荐。
       1965年3月到1966年5月,上海市委集中多位艺术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第三次修改,初具同名“样板戏”的雏形。
       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在文章中首次将《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等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1967年“样板戏”在京会演,三年前不为同行看好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一举被抬高到八个“样板戏”之首。当时江青曾对演出人员说:“同志们啊,这个戏可遭罪了,我是淌着心上的血写成的呀!为了你们这个戏,我真是心力交瘁呀!”
       1970年7月的《智取威虎山》演出本,是这个“样板戏”的定稿。
       为了扩大“样板戏”的影响,1968年11月到1970年10月,它还被压缩摄制成电影。
       “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突出强化了《林海雪原》中阶级斗争的主题,体现“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少剑波与白茹因为“谈小资情调的恋爱”被隐去姓名,以“参谋长”和“卫生员”代替。而整个剿匪小分队除了杨子荣外都被更改姓名,孙达德改为申德华,高波改名小郭。同时突出了杨子荣对党的赤胆忠心。
(插图)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1935——),工老生的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却颇有小生的神采,应该是因为演员本身就是个帅哥。
 

四、1960年——走上大银幕:电影《林海雪原》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林海雪原》,编剧刘沛然、马吉星,导演刘沛然,主演张勇手、王润身等。
       刘沛然当时写出了上下两集剧本,其中下集内容主要围绕“智取威虎山”展开,情节曲折生动,所以电影厂安排先拍下集。
       电影公映后反响很大,但也有批评。1961年,有观众撰文批评该片及同名小说,认为“《林海雪原》之所以不够成功,关键之处在于没有表现出时代特点,没有表现出党的领导作用”。
(插图,海报,剧照)
       2007年9月29日,“杨子荣”扮演者老演员王润身在长春病逝。由于其生前行事低调,所以网上的报道和生活照比较少见。小编找到了一张生活照:
(插图)
       王润身曾主演过《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战上海》等多部电影。
       而导演刘沛然2014年11月24日于京逝世,享年92岁。
(插图)
 
五、1969年——土匪变“英雄”:寻找“杨子荣”
       小说、样板戏、电影,数种艺术形式强力推动下,《智取威虎山》和杨子荣蜚声海内外。但谁也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杨子荣究竟是谁?但没有人问过他来自哪里。
       直到1969年,一个美国人受周恩来邀请观看京剧《智取威虎山》,问到“杨子荣来自哪里”,一语惊醒周恩来,他马上指示要在一个月内找到杨子荣的家乡和亲属。
       对这位当时红极一时的英雄,人人都想抢到自己的地盘上。山东胶东地区一下子冒出三个杨子荣的家乡,各执其辞。还好有照相机这个工具,调查组几经周折,在杨子荣原所在连队获得一张照片,一百多名战士的合照,人头只有火柴头那么大。对照片进行了翻拍放大处理后,交由村民识别,最终确定牟平县宁海镇(今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嵎岬河村是英雄的家乡,而英雄的原名叫杨宗贵。
       对于突如其来的“英雄”认证,杨子荣的家人如拨云见日。因为之十几年来,杨宗贵已经被传在东北做了土匪,杨家人因为羞愧一直在家乡抬不起头来。现在好了,平地一声雷,转眼变烈属,人人看得起。
       不过世事难料,文革期间,杨宗贵再度受到怀疑,被指责“冒充”英雄杨子荣,各种荣誉又被剥夺,包括家属的各种福利。这是后话。
(插图)杨子荣(后排左三)
       杨子荣的一生还原如下:
       1917年,杨宗贵出生,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 ,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不久调到战斗班当班长。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月下旬至2月7日,参与剿匪“座山雕”。同年2月23日,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至于其何时改名叫“杨子荣”,并无考证。
     (但此后,仍有部分媒体“死心不改”,坚持不懈地寻找新的“英雄故乡”,例如2008年《青岛晚报》刊登《杨子荣原型可能是莱西人记者找到其唯一女儿》一文,简直是一篇奇葩文。)


六、1958年后——老少皆宜:连环画中杨子荣
      《林海雪原》出版后,全国各地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根据小说改编的连环画,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六集一套的连环画册是公认绘画最精良的一种。现将出版的具体情况开列如下。(注:以下名单,仅局限于文革前出版的《林海雪原》连环画。)
       《少剑波智勇救同志》 张仲改编周韶华、田子绘画 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60开本。
       《林海雪原》 青椒改编俞沙丁绘画 天津美术出版社1959年7月出版,60开本。
       《奇袭奶头山》(林海雪原之一)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11月出版,60开本,173页。
(插图)
       《三路进兵》(林海雪原之二)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6月出版,60开本,106页。

       《深入虎穴》(林海雪原之三)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6月出版,60开本,94页。

       《智取威虎山》(林海雪原之四)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8月出版,60开本,100页。

       《将计就计》(林海雪原之五)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9月出版,60开本,112页。

       《大破四方台》(林海雪原之六) 王星北改编罗兴、王亦秋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1月出版,60开本,172页。

       《飞袭仙姑洞》《智取威虎山》《调虎离山》(林海雪原上中下)曹丽泉改编傅志旺绘画,江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出版,60开本。
 
       《林海雪原》(上)韩廷佐改编肖林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3月出版,60开本。

       《林海雪原》(中)韩廷佐改编肖林绘画,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出版,60开本。

       《林海雪原》(下)韩廷佐改编肖林绘画,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11月出版,60开本。

       《活捉小炉匠》(林海雪原1)景芝改编姚鸿发、赵明钧绘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64年11月出版,60开本,128页。

       《奇袭奶头山》(林海雪原1)葛庆亚改编钟为绘画,长安美术出版社1965年10月出版,48开本。

七、1959年——最美“杨子荣”:油画《林海雪原》
        油画《林海雪原》(十三幅), 布面、纸本油画/纸本素描,是孙滋溪1959年的作品。后来的电影和样板戏中的人物形象、服装、道具,都参照了这套插图。
       1958年,29岁的孙滋溪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因喜爱小说《林海雪原》,用一年时间绘制插图。请了很多模特,还被模特顺走过手表。最终完成了十三幅作品,每幅画表现的都是该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形象,将观者瞬间带入小说的情境中去。这些油画也是英文版的《林海雪原》(外文出版社)的插图。
       《林海雪原》英文版的译者是沙博理(Sidney Shapiro,1915年12月13日-2014年10月18日)。1915年生于美国犹太家庭,二战期间,以美国陆军身份参战。1947年4月来到中国,194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开国大典,从此定居中国。1962年翻译了《林海雪原》,英文名:Tracks in the Snowy Forest。
       关于他还有一个故事:文革期间,他翻译《水浒传》,受江青干预。“当时四人帮他们对总理心怀不满,又不敢明目张胆说他坏话,就拿《水浒传》大做文章,把总理比喻成新中国的宋江,借着骂宋江来把矛头指向总理。我把《水浒传》翻译成Heroes of the Marsh,他们对于我把宋江翻译成英雄(heroes)表示不满。江青说宋江是个“叛徒”,因为他奉皇帝诏令,率领他的部队歼灭了从东北进攻中国的辽鞑靼。我说:“如果你不喜欢heroes,那么outlaws怎么样?”他们以为outlaws是盗匪,可是在英语中outlaws是当作一个褒义词来用的,是民间英雄。”(沙博理,2011年)
       老头儿活到了99岁,2014年10月18日逝世。
 
八、1986、2003年——经典重现:电视剧《林海雪原》
       电视剧《林海雪原》有1986年版与2003年版。前者由吉林电视台出品,共十集,导演朱文顺,主演林达信、韩再峰、白玉娟等。
(插图)
       2003年版的编剧为王德忱、周七月,导演李文歧,主演王洛勇、于洋、童谣等。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与万科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这一版版电视剧《林海雪原》争议很大,很多观众包括小说《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爱人刘波也撰文批评,2004年10月,杨子荣“养子”杨克武以该剧侵犯了杨子荣的名誉权为由,将总政话剧团告上法庭。2005年8月,终审杨克武败诉,还因此在法律上丢了“杨子荣养子”的光环。
       在2003版剧中,杨子荣成了一介伙夫,油腔滑调,牢骚满腹、爱搞小动作、与土匪妻子有感情瓜葛。为此,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不要因为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就在主要人物身上编制太多的情感纠葛,过于强化爱情戏,在英雄人物塑造上可以挖掘所谓的“多重性格”,以免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在1986年版与2003年两版剧里,土匪郑三炮都由演员关新伟扮演。
 
九、2014年——徐老怪为何要拍“杨子荣”:电影《智取威虎山》
       12月23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上映。电影海报上张涵予版的杨子荣横枪立马,傲视猛虎。
      在当代演员里,张涵予还是比较贴合小编心目中的杨子荣形象的,正、硬、有棱角、又不过分冷。首映礼时媒体和观众反应不错,评价说“把样板戏拍出了时代感”。但小范围的点映出来的评价并不能完全听信。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大波观众的评价吧!
       徐老怪为什么要拍杨子荣?“说起源头来,还是四十年前我在纽约的时候,当时我在华人区做义工,放过京剧版《智取威虎山》。看了之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入行做跟电影有关的事情,我就要把这个故事变成电影。”
  后来,徐克陆续看了《林海雪原》的小说、电影,更觉得这个故事没有过时。1992年,在一次香港、内地导演的聚会中,谢晋导演曾问他想拍什么内地题材的电影,他马上回答:“《智取威虎山》。”当时成龙还在旁边说:“我演!我演!我要演杨子荣!”
      2010年,成龙宣布新片计划时,其中就有3D版的《智取威虎山》,但因为版权的问题,最终此片到了徐克导演的手里。成龙曾表示“挺遗憾的”。
       但其实成龙在30年前已经拍过这个故事,那就是《A计划》,大家可以回想一下“A计划”的故事情节:马如龙潜入海盗巢穴,最后里应外合,将海盗一网打尽。这不就是“智取威虎山”的香港变体吗,只不过山贼变成了海盗。看来成龙大哥走主流路线,也是从30年前就埋下伏笔的。


注:本文由小心和小欣收集资料、编辑撰写,请勿在得到作者允许之前转载使用。谢谢。

ps.实在可惜,影评里不能插入图片,楼主收集了大量图片,只能放到其他平台。
大家可移步微信公众号:小心和小欣,我将把图文完整版整理到公众号上推送。

 5 ) 雪原里的侠客们

昨天特意买了票赶去上海看了点映,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12月的夜风带来阵阵寒意,我却感觉不到,拎着大衣走了整整半个路口,路过某块店铺前的玻璃时,发现自己原来整个脸都红了,按照电影里的黑话来说,很是“精神焕发”。
我想这一切不仅是因为室内空调的关系,更主要的原因,是在这部我出来后形容为“燃烧了我整个肾上腺素”的电影。它虽然结束了,但却留给了我长久的余韵,就好像点得很旺的柴火,就算灭了,也还是会有噼噼啪啪的火花和温度难以平息。

关于电影本身为什么让人燃烧,又是如何燃烧,这其中具体的过程,我相信别的影评和感想必定会加以概括,事实上,只要等到24号全国大规模上映以后,去看的人自会明白——语言在这种时候真的是很苍白的。

所以这里这些都不赘述,只说我在昨晚看完电影后和朋友乱发感慨时曾发问,“为什么一个香港导演,能够把一部主旋律的小说(样板戏),改编得这么热血靠谱,同时又没有淹没导演的个性风格,让所有人都觉得这完全就是徐克的导演作品?”

这些本来只是感慨,并不会去想答案,没想到深夜回到朋友的家,躺在床上瞪着眼却睡不着,脑子突然回想起了电影里的一个画面。
那是在重头伏虎戏之前一个其实十分短暂,一闪即逝的镜头:杨子荣告别了203小分队,掉转马头,走向威虎寨的方向,林木之间,白雪皑皑,天地间唯有一人一马。

在看的时候我当时心中就一动,但是很快下面高潮迭起不间断高能高燃的剧情就让我无暇再去多想,直到此时回想起来,突然就灵光一现。找到了那个感慨的答案——

答案就是,徐克想要讲的,仍然是那个他讲过无数次也不厌倦的,关于侠义的故事。

没错,这的确是一部被定义为红色经典的作品,但仔细想来,徐克并不想要着重描画意识形态或者立场的对立,这些当然都有所涉及,但却不是影片核心最在乎的。
它专心而集中地刻画了这一整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摈弃了所有无用的旁支或者传统印象里红色经典里常有的正气凛然的宣言。
这里面所有好人的动机,其实特别简单:保护那些弱小的村民免遭屠戮。

杨子荣去卧底的建议最开始被驳回,于是请辞,决定只身前往危险的威虎寨,当时他甚至没有图可以献,多半有去无会,但他依然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地间一人一马的镜头之所以触动了我,是因为那让我一瞬间想起了孤独的侠客。

诚然在大东北披着貂裘会唱二人转的杨子荣在外貌上并不像一个我们传统认知里的侠客,但侠客又何须一定要在古代的江湖,也不是一定要会轻功会武艺,只要有侠义之心,便是侠客。
而这说起来堂皇,其实也很简单,当无辜的人将被戕害时,愿意挺身而出,用一己之力,保护与自己无关的生命,那就是侠义之心。

一身本领,仗剑而行,遇有不平事,剑出鞘,大杀四方,愿以身殉。


这种精神,是不需要附加在某个特殊身份上的,也不需要刻意地煽情和口号,就好像杨子荣留下的那封信,“如果七天后没有我的消息,证明任务失败,我已牺牲。”
简单清晰,他想要那样做,就做了,即使不被理解,也无所谓,要死就死,没有二话。

203小队也是如此,三十个人,对抗数量远远多于他们的威虎寨,在临行前同样也没有煽情或者意识形态的强调,只有淡淡一句,年夜饭回来再吃吧。


我终于明白徐克为什么说想拍这个故事想了几十年,诚然,这里面的正方都是解放军,因此它才成为红色经典,但它为什么能够被那么多人所热爱,却不单纯是因为这些身份的标示,因为这本身,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爷们,非常纯粹的,关于保护,关于侠义的故事。

我们在红色题材中见到过很多讲信仰的故事,也在武侠题材中见到过很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故事,但大部分时候,它们都是一个提炼而出的概念,就好像龙门飞甲里,正义的代表们一起对付宦官的代表。为的是黎民苍生,但我们观众,其实在影片里没有办法真正见到黎民的代表,我们只是认知了这一点,以此作为区分正邪的标准。

但在威虎山里,它变成实实在在可见的最朴素的动机:为了让同胞们在这冰天雪地里活下去,活下去。

这种踏实而明确,和最底层的生命相关联的侠义,才使得它即使是脱离了特定的年代,也依然让观众有所触动。

比如我,并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样板戏也只有小时候喜欢看(同样喜欢的还有地道战)但具体说了什么早已记不太清,可以说,并没有和这部电影的过去相连接的回忆来加成观影的效果,甚至我对绝大部分红色题材,一向也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它依然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感同身受。

因为它最本质仰赖着的,依然是人心深处所共有的情怀——对正义的向往,对同胞的救济,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豪情。

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我们在荧幕中看到形形色色不同的故事和人生,但能够打动我们的好电影,永远都是成功地让我们在那些故事和人生里,照见了和自己内心的联系——我们和屏幕里的他们所共有的,他们拥有而我们所向往的,或者他们无法享受而我们终于获得的。

当然光有这种联系还不够,要能够成功地建立这种联系,还需要”硬件“的支持——拍摄手法、故事节奏、人物的塑造…………

这些,徐克都做到了。所以他成功地让电影厅里的观众们都热血沸腾又爽到飞起,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甚至有些醺醺然,好像猛地灌了一口老白干,酣畅淋漓地痛快。

唯一的区别是,它不会让人宿醉,所以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喝一口了。


PS:所有疑惑影片最后为什么要有这个彩蛋的同志们,我特别想这样回答你们:有脑洞有钱,任性,咋的?XDDD

 6 ) 纯商业片的感觉

杨子荣(张涵予 饰)卧底潜入最大的土匪山头“威虎山”。杨子荣凭借自己的机智应变获得了匪首座山雕(梁家辉 饰)和座下八大金刚的赏识,被封为威虎山“老九”。座山雕天生多疑,多次派人试探杨子荣,杨子荣一面与土匪多方周旋,一面涉险为山下战友传出情报。
看到片子结尾才知道杨子荣者,只活到了30岁,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既然机智如杨子荣,也逃不过战争的噩运。真为这样的英雄可惜,打小就听到关于杨子荣的各种故事的版本,虽然智取威虎山的场景什么的都还不错,但总沉得欠缺了那么丁点接地气,庄重的感觉。

 短评

一開頭看到韓庚以為在看百事可樂廣告 現代戲簡直不想吐槽純粹騙粉絲 結尾飛機戲和變成鬼片真的太多餘了 但正片好熱血又很爽 經典故事用華麗的外殼包裝這麼玩其實很不錯 慢鏡頭好酷炫 張涵予!最帥臥底 叔控已繳械投降……

4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英雄多义胆,战场似江湖。杨子荣仍是典型的“徐(氏)侠客”,于动荡时代游弋在官府与匪徒中间,快意恩仇,来去逍遥。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演绎,雪冷血热的地域情怀。在张弛流转的子弹时间里,雪橇滑索、飞机大炮都变得浪漫飒爽。商业片至此已经相当可贵,80后偶像明星毫不违和。

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徐克老师不在乎投资方的钱,就像王咖卫老师不在乎投资方的时间。最后那五分钟人民币烧的哗哗的,居然还只是个彩蛋,我觉得当时于东已经趴进金巧巧怀里痛哭了起来

13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C+】大概徐克也觉得自己讲的太扯了,所以把结局改成了地道枪战,但老子花了那么多钱拍的飞机大战删了多可惜啊!于是又搞了个YY版结局。。。各种刻意制造3D前景(百分之九十都是木头)好出戏。张涵予念台词腔调太性感!

1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有屎没屎啊,有屎拉啊,别他妈瞅着,没屎滚犊子!”、“老九,他们想看俺腚!”这段全场笑喷啊,被辜负的小八的一生。观赏性娱乐性极强的电影,用现代的新鲜方式讲述上一辈的主旋律故事,徐克风混搭京剧调,超级英雄乱入红色经典。张涵予浑身精神气!

2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个字,尿性,毫无尿点!而且啊,在国片里,这3D也算是良心了!还有,完全可以按此思路拍个中国版妇联!

2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恭喜张涵予成功挤掉蔡依林成为新一季卡姿兰眼妆代言人.....

2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智取个鸟,杨子荣辛辛苦苦卧底传回来唯一有价值的情报就是“从北面攻”,其他全靠强取。剧情和动作都糙得要命,谁说这是最好的徐克的?站出来,我保证不插死你。

29分钟前
  • 魏知超
  • 较差

就一个字,合格的商业类型片,爽完了就忘。将抗日神剧套进好莱坞那套类型片的条条框框,节奏很流畅,现代戏很多余,也没什么能让人有印象的地方,倒是最后那场飞机戏有几个分镜头做的很有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而且土匪窝里还拍出了一种武侠片的感觉,为了好看为了爽做了不少表面功夫。★★★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座山雕是水瓶座哦,难怪那么渣。

31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经典了,没啥短板,看得人不想走。唯一略觉的那啥的是末了三爷秀真爱和智商,捻溜还扛着女人,余男背上刺了藏宝图么 ??

3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完全没想到是个抗日神剧……徐克的3-D维持了上一部的水准。张涵予的台词和扮相都好差,杨子荣果然还是得姜文来演对么?不过拍得这么热闹又主旋律,江青老师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吧哈哈。韩庚那段“相框”才是本片最重要的东西:它通过将红色经典转换为家族传奇/后记忆,而赋予了这个故事叙事合法性。

4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三爷真爱青莲,老八真爱老九!

43分钟前
  • Mia
  • 推荐

好看!好看在于将十七年禁欲时代最具游戏感、动漫感和动作感的戏,放在新时代进行好莱坞式工业拼装,充分满足新一代受众的观影愉悦。不要小瞧任何版本和艺术形式,因为原作早已架构好原始的娱乐驱动,仅就奇观设置和叙事冲突而言,它是长盛不衰的。如果有机会,春节前回家带父母再看。

4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不愧年度最期待,始终认为华语圈内老怪玩3D最有料,不玩叙事和结构花头噱头,红色经典还能拍成动作片;场面劲爆,身手不凡,不乏笑点,国人也能拍英雄片!虽走商业模式路线,那也得好看才成啊!关于我的两点乌龙:1、开场五分钟内严重怀疑自己走错场2、一直在嘀咕坐山雕是谁演的呀?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徐老怪将样板戏拍出来武侠片的味道,斗智斗勇、卧底黑帮,原故事本身就是充满现代卖座商业片元素的题材,加上徐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之成为一出近代版的《新龙门客栈》。内地需要这样大制作、有水准的娱乐大片,张涵予、梁家辉戏份太棒,八大金刚抢戏!电影的彩蛋是检验提前退场和亮灯的试金石

5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智取威虎山之寻找梁家辉

53分钟前
  • ==
  • 力荐

难看,实在看不下去。只想中途离场!

58分钟前
  • 水罂粟 [兽女]
  • 很差

徐克发挥其八成半功力,被片头片尾的韩庚拉低。打虎和村庄保卫战很精彩,结尾太夸张太过

1小时前
  • zhang 2nd
  • 推荐

没看出哪里有智,威虎山的对质戏都好剧场化。with 行长 sky

1小时前
  • xx@百年孤独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