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

动画片法国 / 英国2010

主演:Jean-Claude  Donda  Eilidh  Rankin  Jil  Aigrot  Didier  Gustin  Frédéric  Lebon  Tom  Urie  

导演:希尔万·肖默

 剧照

魔术师 剧照 NO.1魔术师 剧照 NO.2魔术师 剧照 NO.3魔术师 剧照 NO.4魔术师 剧照 NO.5魔术师 剧照 NO.6魔术师 剧照 NO.13魔术师 剧照 NO.14魔术师 剧照 NO.15魔术师 剧照 NO.16魔术师 剧照 NO.17魔术师 剧照 NO.18魔术师 剧照 NO.19魔术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16:48

详细剧情

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剧场风云变幻,人们迷恋电视、迷恋摇滚,对于曾经伴随他们长大的各种杂耍则不再关注。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魔术师,舞台上得体从容,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了可怜的生活费而流转于各个表演场所,上至华贵的音乐厅,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馆,不变的是他对魔术的执着。在苏格兰某个乡间逗留时,魔术师结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感叹于那些神奇的魔法,于是偷偷离开故乡,转而追随魔术师的脚步。他们辗转来至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

 长篇影评

 1 ) 高贵的伤感

   人生里最衰的事儿莫过于有失败感,但,随年龄增长,生命的虚无感会增强,无物之阵,鲁迅这个譬喻多么可怕。
  诗人和艺术家把这感觉升华为颓废和美。
  看这部动画片,我一点点沉默,随着一点点酒精的溶解和沸腾,躯壳里那些毒素一般的自信在消散,随着魔术师和女孩,在雨滴坠落结出的花瓣上,愈到后来竟有流泪的冲动。
  故事发生在1950-6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曾经名噪一时,过着优雅生活的魔术师,突然被年轻的流行文化,被时代的悲催挤入角落,游走于欧洲讨生活,遭遇一个懵懂少女,并父亲一般竭尽所能、小心翼翼呵护这女孩笨拙的天真和梦想。后来这孩子跟年龄相当的男孩恋爱了。魔术师有点失意,黯然离开,给女孩留了句话“生活里并没有魔术师”,也不在帮孩子们编织梦幻。那时代尚有贵族,尚有士绅,尚有悲悯情怀和精神恋爱。
  与魔术师同病相怜的,还有三个能发出公鸡打鸣般声音上蹿下跳的杂技艺人,一个忧伤的孤独的小丑,一个操控木偶的滑稽艺人。但是他们的时代,手工艺的时代已经悄悄落幕,他们只有默默挣扎,迅速被淘汰。
  这片子充盈着偏执的怀旧感,少到可怜的对白丝毫不影响其诗意。虽然节奏缓慢,洋溢着忧伤,但是,细腻的二维为主,结合三维的画风,散淡的爵士钢琴,还是会摇荡人们心底的柔软的东西。“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种纯粹的高贵的感伤,是这片子的动人之所在。

 2 ) 整颗心都要碎了

这不是一个浪漫故事,它更多是在讲述父亲与女儿的一种关系。《魔术师》的故事要从剧本说起,它由法国喜剧片大师雅克·塔蒂写于上世纪50年代。塔蒂和大女儿关系疏远,他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不是别的,就讲述了一位孤苦伶仃、四处飘零的魔术师。透过《魔术师》结尾的火车一幕以及最后出现的女儿照片,不难看出影片是父女沟通的努力尝试。这不是大道理,而是一种需要领悟的微妙情感。

征询塔蒂后人关于《魔术师》的改编事宜时,塔蒂小女儿表示,不希望由任何演员来饰演父亲。于是,把塔蒂形象搬上银幕的最好方式就只有动画片了。塔蒂擅长自编自导自演的默剧哑剧,乔迈的动画片也几乎不需要台词,简直是天造地设。无独有偶,观看这部独特的《魔术师》,我们可以不需要中文或者是任何语言的字幕。

回想《瓦力》那会,前半部分被人惊呼为神作,原因就是无对白,观众用心去感受就可以了。等到话多一闹,影片就多了好莱坞烟火气息,不是个味道。《魔术师》更是如此,它善始善终,像极了一部默片,几乎不需要旁白对白,许多对话完全借助肢体和表情来表现。此外像苏格兰的风光、爱丁堡的城市风貌,出现在画面上简直美得惊人。

可以从几个不同高度去看待《魔术师》,一是作为艺术的电影。上世纪中叶,电影遭遇过困难处境,被电视等新兴媒体所打击,这的确很容易让人想到片中的魔术师,卖力演出、无人欣赏。要知道,电影最早是魔术杂耍性质的活动影像,剪辑等技术更是将其魔力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类似困惑甚至延续到了现在,许多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观者寥寥,无法取悦多数世人。你说不清楚它们是在讲什么,拍这样的电影、表演那样的魔术到底有何意义,难道不是骗人、蒙蔽大众的各种把戏?电影和魔术到底有何意义?

其次是雅克·塔蒂,动画片的故事是他说与女儿听。由西维亚·乔迈来改编呈现,不说魔术师的形象本身,影片成了一种无需避讳的致敬。《魔术师》里,可以看到《玩乐时光》的饭店之夜,瘦高个子、一身西装皮鞋的老头被当做了开门的接待员。为了避开小女孩,魔术师闯进了电影院,推着衣架剪完票,撞见了银幕上在演《我的舅舅》。

再有是父女关系以及人人能懂的父爱,这才是《魔术师》的情感内核。电影到最后产生了难以释怀的情感失落,与魔术师对位存在的小丑和腹语人,他们不仅失意,结局是如此无奈。尤其是腹语人的玩偶化身,被丢在了橱窗里,即便是免费的也没人要。魔术师没有那般凄凉的下场,然而他还是离开了小女孩,不再表演魔术,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片中的魔术师只有一名忠实观众,小女孩啥都不懂,她相信魔术的存在。魔术师只会表演老套的变兔子,他好像一生都在变这个。他并不成功,但他最成功的魔术是让女孩顺利成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后来,女孩看上了商场的东西,然而她没有钱,身边的小伙子也变不了魔术。这时候,她方才慢慢明白,世间没有万能的魔术,无所不能的魔术师也不存在。

女友曾跟我说过的一则往事,小时候父亲带她去省城,在大饭店里吃东西。她没见着点菜也没见着付钱,就看到一盘接一盘的菜被端上来,满满一大桌子,吃也吃不完。当时,她觉得就像变魔术一样,后来回家逢人便说,省城真好。那时候,父亲就是女儿心中的魔术师。

从小到大,一位父亲可以给女儿很多东西,从赞美夸奖到好看鞋子新衣裳,他像魔术师一般伟大。但魔术师是不存在的,他更不可能陪着你一辈子,变出如意郎君,变出完美人生。对挑剔和永不满足的孩子来说,随着他们一天天不断长大,他会发现父亲技艺退化,表现奇差,好似一辈子只在表演礼帽里抓兔子。比起失败的魔术师,将来某一天,他们会发现更残酷的事情,那就是魔术师还要先一步离开。那时候,他们方才怀念与魔术师在一起的时光。

雨中的爱丁堡,来来往往的路人,躺在地上打滚的醉鬼,没人会去在意到生活中的大小魔术。灯光暗去,魔术师的表演结束了。当魔术师和女孩都走了以后,房间空无一人。窗外风起,打在墙壁上的影子不断幻化。那一刻,哪怕是影子,它也会充满了感情,看得人整颗心都要碎了。那一刻,你真的看到了吗?【北京青年报】

 3 ) 魔术师的心魔

影片最后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就是魔术师一直在后台凝视的那张。据说这部电影就是Tati为了自己女儿所写。然而戏剧化的是,Tati还有一个私生女,声称这父亲没有亲手搬上银幕的剧本是写给她的!无论如何,在观赏之前我们不知道更多的关于影片结尾那张黑白照片的故事,只能从舒缓的画面中感受那种默默隐忍的温情:对于一个当过父亲的人而言,能够再有一次给予爱的机会,也应该是生命中一种馈赠。

可魔术师之于小女孩是臆想中的父女吗?还是杀手莱昂和马蒂尔达之间微妙的情愫?还是说,孤独而温存的两个人相遇之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寻找可以相互靠近的方式?一双年轻的目光在热渴地寻求生活中的魔法,可以一厢情愿地把窗外的棉絮看作是雪花,从壁炉中点燃一屋的橘黄色,等待一个温暖的陌生人到来;另一颗无处寄托的心在流浪中苦觅欣赏的眼睛,在已经冷漠的城市中认真地跳动,无论晚点多少,都一丝不苟地准备出场,试图给人带来由衷的欢乐。她有朴质的勤劳,也有着不加掩饰的憧憬和幻想;他有老式的严谨,更有默默的体贴与深沉的留恋。只是,当这种索求和给予的纽带建立之后,语言的不通反而摆脱了措辞的困扰,彼此都以自己最本能的方式表达各自的需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往各自的幻象中越陷越深。当女孩子在镜子前品鉴那种最纯粹的自我陶醉时,魔术师不也在拉下那件旧大衣时充盈了一种久违的骄傲和自尊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拮据而慷慨的法国魔术师还是淳朴又虚荣的乡村女孩,他们其实是在相互满足,相互成全,我们怎么忍心说谁对谁贪婪,谁对谁骄纵呢?
 
然而悲剧在于魔术师的行当是被那个年代逐渐抛弃的,他不得不一再出卖自己的体力(夜间修车铺)和尊严(女士品橱窗秀)来换取金钱,从而兑换女孩子目光中那个信任而值得依靠的形象。深夜,他醉醺醺地回到专门接待艺人的小旅店,推开卧房门,看到熟睡的女孩子,这时镜头节制地顿了几秒,然后缓缓关上。第二天早上我们可以看到沙发上的魔术师向空中伸出了胳膊,勾着手腕——他难道不是做了一个有关亲密,有关相依相拥的梦?是回忆还是还臆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年长者的心中匿藏着一颗孤独依旧的心,然而却在醉酒时都保持着绅士的隐忍与内敛。这种细节的安排与暧昧的暗示可以说是《魔术师》里最厉害的地方,让人于不经意中突然觉察,唏嘘不已。可残酷的是,对于人物而言,生活给予这种沉湎毫不留情地打击,连廉价的橱窗秀工作都因此而丢掉——那样一个梦让魔术师晚了工作时间。然而更残忍的是,除了难以填满的物质要求,另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是年迈的魔术师无法提供的。
 
当女孩子开始打扮自己时,她其实是在等待被关注的目光,在等待于另一个他者的注视中建立新的自我。魔术师眼中的自己是原先那个,她不要。她要更新的自己。她没有意识到那个更新的自己是不属于那个给予她这一切的人。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像机器的按钮一样灵敏,只要轻轻一点,整个青春的机关就被打开,生命中的图景就此更换,无法挽回。那是蛰伏在生命的源动力,在刚开始的时刻以青涩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一直激荡在血管中,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化形式,而不会消尽。因而女孩子的行为不构成对魔术师任何意义上的负义,那是她生命长成的必然节点,只是对于魔术师而言,这无疑是生活把他拉下变魔术的舞台,让他明白自己一直都是在表演魔术,而不是现实。在剧情发展中,我们看到魔术师为了躲避迎面走来的女孩子和她男友误入电影院,第一次站到了观众的位置去观看那个幻化的舞台。这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位置的转换,魔术师恐怕第一次意识到,他在不断更换舞台的同时,观众也在不停地等待不同的帷幕。
 
她是他唯一的观众,他却不是她唯一的舞台。
 
因此他最后决定离开,留下现金、野花和一张纸条:“Magicians do not exist”。既是写给女孩子,也是写给自己。他是首先相信自己魔术师的身份并依赖于曾经凭借娴熟的手艺赢得的尊重与吸引,然后才有接下来生活的苦役和最后无助的落寞,尽管回忆中有淡淡的回报——挽着手在马路上漫步,虚惊一场之后的美味晚餐,可生活中,或者说成长中,有更精彩的节目吸引那唯一的观众。他的魔术并不是魔法,甚至不仅没有魔法师,魔术师也不存在,有的只是坚硬的生活和不知疲倦的时光。除了腹语术除了红鼻头,除了兔子和礼帽,除了贫穷和饥饿,其实还应该有新的生活。
 
但最后一刻我们真说不清魔术师是真正地开始真实面对自己了,还是向生活彻底缴械,完全妥协——放生激情的兔子,拧紧输送欢乐的阀门;我们是应该相信风吹起的书页真的是另一双翅膀的化身,还是应该为收起来的长铅笔哀悼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时候该选择离开了,否则他的生命将会被没有意义的耗尽。因为他对付出已力不从心,由于成长,经他一手出落成的倩影也不再单单为他而优雅。况且,离开对于女孩在而言,也一如断乳,她更需要蜕变,更需要适应没有魔法甚至魔术的世界,用自己的翅膀飞翔。
 
总归是要谢幕的,无论是魔术师给观众展示的兔子,还是生活给魔术师递到手中的幻象女儿。所以电影的名称是Illusionist而不是Magician,不简单是关于手段的把戏,还是关乎大脑的自欺欺人——当魔术师在船上伸出手指,翻转间夹出一张新船票时,他已入戏太深。



豆瓣同城观影活动“光影之厦 · SECS”
http://site.douban.com/movingmovie/

 4 ) 魔术师

        与几位朋友去城北老戏院Music Box Theatre看法国导演Sylvain Chomet新作《魔术师》(L'illusionniste,2010)。

        我并非动画片爱好者(先不谈中国式的水墨动画),大约出于某种偏见,认为这种形式无论在主旨还是形态所呈现的层面深度和丰富度较之电影胶片拍摄的普通剧情片为有限。这里的重点不在于CGI技术是否发达到可以乱真的程度,而是普遍来说,人们对动画片的预期更多是种浅显欢快的naïveté(当然有些具形式探索意义的欧洲动画如波兰和俄罗斯的有些不同),与对“representation”的期待不同有极大关系。 当然早期迪斯尼动画片令爱森斯坦十分着迷并写下一本我认为仍是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动画片研究专著。他更看重的是动画片本质中,如“火”一样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animism泛灵论(身体的不可预期的随意变形等等,完全挣脱“写实”的indexical束缚)。当然,如果这种活力和不确定性渐渐被工业化、类型化和模式化,其魅力也逐渐丧失,如多数当代迪斯尼动画片。3D也只是感官刺激的权宜之计罢了。对于宫崎骏作品,看过几部,想象力不错,但作品太多,不免有重复之处,便无更大兴致一一看过。Chomet作品倒是例外。大约因为它们为数不多,并保持着“手艺人”的独特性、原创性、精致性和非凡的想象力。以及,用动画这种似乎“单纯”的形式,来暗示一些暧昧的、冷酷的、悲哀的、敏感的……等等复杂的层面,而这些东西,(或许又是偏见),深植于法国文化中。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如一个看似单纯如白纸的小女孩,却有成年人的坎坷凄惨身世、丰沛的思想、敏感细微的情感……一个怪异而令人有些不安、却印象深刻的组合。与《杀手莱昂》里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早熟的小女孩,有些类似。

        在“L'illusionniste”中的魔术师(依照塔蒂形象而绘,因本片塔蒂编剧,有半自传色彩)无意撞进一家正在上映塔蒂电影的影院,与银幕上的塔蒂影像(来自“Mon Oncle”)面面相觑时(这让我想起蔡明亮的《不散》中陈湘琪的脸部特写与银幕上《龙门客栈》中人物脸部特写的交叉剪切),忍不住眼眶发热而潸然落泪。结尾再次忍不住任眼泪流了满脸,尤其看到橱窗里被(现已沦为乞丐的)艺人卖掉的偶人,屡经降价,无人购买,免费赠送而无人理会,只好苦着脸,寂寞地坐在那里……对于惯于隔开距离而尽量保持“超然”心态审视电影的研究者来说,似乎有些难为情。而平静下来后,也开始思考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情形非常罕见,往往对于刻意煽情的电影,还要报以讪笑。记得上一次看电影而落泪,应是在gene siskel film center看Lou/ *Ye的《Yi /He/ Yuan》,那是因为感同身受那一代人的创伤,及整个民族的说不清道不明、难以医治的创伤(也还记得导演杨树鹏告诉我,当年在巴黎看完这电影,出来坐在街边哭得稀里哗啦)。

        “L'illusionniste”到底哪些方面触动了我?笼统粗略归纳,也许有以下原因:(1)对人物及其所处境况的sympathy(最初级);(2)对时间流逝(1950年代)、电影史(Mon Oncle与L'illusionniste相隔半世纪的相遇)、电影人(塔蒂)的敏感和感怀;(3)情绪之结果,也许与具体电影并无绝对关系(虽然是诱因),很多时候,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自己的本质,崇尚复古者是也。

        它有些sentimental,但并未太过直露,恰当控制,常可以减法做成加法。而且再次印证:影片对观众的情绪感染力,与“写实”(realism)有一定关系,但无绝对关系。从前完全不会想到,看动画片会哭。那些没有实体的、绘出来的影像(或粘土造成而拍摄下来的影像),与摄影机捕捉、拍摄下来的实物的影像,其在感动人与否方面,并无本质区别。更重要的,在于是否能营造影片整体的气氛和情绪基调,或表达某些切中要害的主题,而引起身处某种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观众的联想……此处,则是经济、技术发展,社会娱乐文化形式的变化,造成对传统手工业模式的冲击——包括手工艺人,和以表演为生的民间艺人。马戏团、魔术师、杂技表演者、小丑,都被淘汰,身处廉价旅馆,沦为乞丐或企图自杀;取而代之的是流行音乐(片中对The Beatles的影射)、电视(橱窗中展示)、巨型百货商场和橱窗所代表的消费主义(魔术师为生计所迫在橱窗表演,赚钱后在同一处消费——为女孩爱丽丝买漂亮大衣、裙子和高跟鞋,而后者则是消费主义的典型俘虏)、全球商业资本主义(片中以“暴发户”式的美国人的行为、口音为例)……

        塔蒂原作剧本的基调也许略为明朗,尚未读过,不得而知。因剧本写于1950年代末,这些巨大变化在当代更为显著,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网络媒体、数字影像、动漫游戏……大规模生产、无限复制的视觉和影像文化,更将手工业时代的精耕细作和唯一性挤到角落,难以为继。同作为手工创作者和艺术家的Chomet,大约更能感同身受,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感慨投射(project)进塔蒂的剧本。在里维特新作“36 vues du Pic Saint-Loup”(2009)中,也有关于流动马戏团观众寥寥、异常凄惨的描述。沉静中更有种迟暮的沉痛。不断思考现时与过去的关系而重新界定我们在时空坐标中的位置,文化和艺术的轨迹,反思和反省,常常失望、迷惘更多。

        魔术师并不存在。这是唤醒爱丽丝、导演自我唤醒、及唤醒观众的过程。无论如何叹息惆怅,大家都不可能在时间卷轴中重回过去,或者永远停留在现在,许多我们个人之力无法控制的变化,依然会在这世界发生,而我们为了存活,就要学着适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反抗只是局部,不是常态。

        音乐看似简单、轻盈、甚至有时欢快,与影像隔开距离,来反衬悲哀的基调。声音一如塔蒂电影,有时含混不清,类似murmur,而sound effects很多时候成为创造喜剧效果的sound gag。

        也乐于从中读出对其他电影的reference。除了前文已提到的塔蒂的“Mon Oncle”,亦向《于洛先生的假期》(1953)中著名的打网球场景致敬;爱丽丝随魔术师爬上小丘,忽然倒地,直挺挺滚下来,一个喜剧场景,却令人想起布莱松《穆谢特》(1967)中著名的自杀场景;老魔术师含辛茹苦,为取悦不谙世事艰辛的爱丽丝,一度令人想到约瑟夫•冯•斯登堡的《蓝天使》(1930)。

 5 ) 姑娘啊,你的名字叫欲望

关于此片的影评,考证帝也好,抒情帝也罢,瓣儿里一贯能人辈出,就不班门弄斧了~

只是想说,我这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心情啊!!!!!!!

Alice,本质上还是个心地纯良的好姑娘,在这个社会底层小市民济济一堂的小旅店里,乐善好施,会记挂着温暖那些穷困潦倒的单身汉们,哪怕只是几分钟的探访,几份自己煲的汤,就能让对方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没人记得他。有时抓住一个人的胃,意外还能抓住一条生命。

但,也还是掩盖不了让人窝火的缺点所在。。。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欲望!有物欲,甚至物欲强,都没关系,人之常情,没什么好掩饰的。但是寄生般单纯依附别人过活就不像话了吧喂!
最初的感动来自那双普普通通但遮风避雨的小红鞋子,意外惊喜的小礼物,带来前所未有莫大的安全感与依赖感,继而才生出偷偷追随魔术师的抉择,勇敢让自己的生命自此纳入别人的轨道。
初来乍到大都会,满眼的光鲜陆离,流光溢彩,时髦的姑娘们袅袅婷婷,顾盼生姿,又正是同样芳华的年龄,Alice免不了懵懂地萌动起来。从怯生生试探性索要的高贵白色风衣,到做工精良的天蓝连衣裙,再到不经过问自行取走的高跟鞋(你这是明偷啊喂!)。绮罗金翠,锦衣玉食,欲念泛滥逆流成河。。。从一个卑微地味的乡下女孩,摇身变成流金之地摩登女郎中的一员,从对别人羡慕嫉妒恨的仰视,变成他人憧憬瞻仰的对象。

你可曾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么?

老派绅士模样的魔术师,因为语言的不通,心理的不忍,终究还是没戳穿女孩对他、对魔法的幻想,默默给予着一个父亲对于女儿般的陌生女孩温厚深绵的关怀,诠释着自己最盛大的一场魔术。

不劳而获什么的最看不惯了!想要的东西,自己努力去争取不就好了,没人有义务永远为你买单,哪怕是父母。谁不喜欢钱啊,但就是不喜欢让别人无缘无故为自己花钱。宁愿别人欠自己,自己绝不欠别人。有时会被教育说想太多,男生买单天经地义,但还是不喜欢。好友中间也很多这样的,意外的物以类聚呢~

不知最后女孩还有没有心回来,即使有,也再也回不来了。
陪伴在老魔术师身边的一直是兔子,桀骜不驯,时常跳脱疏离,却从来没真正出走过的兔子,最后分离时刻恋恋不舍的兔子。

不是所有的金风玉露一相逢,都胜却人间无数。
旅途中的同伴,彼此慰藉过,温暖过,也就足矣了。之后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6 ) 当魔术师放走了他的兔子

当魔术师放走了他的兔子,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当魔术师放走了他的兔子

影片整体节奏缓慢,叙事性弱,矛盾分散,笔墨着重于时代的刻画与人物的改变中。然而透过这些表象的铺陈与渲染,我们仍能看到其中恒久不变的主题——“爱的主题”,恰符合法国电影一贯的思想,即便落日余晖也美好温暖,让人留恋。

阴郁的灰色

灰→暖

先从人物的变化中说起,小女孩作为影片的关键人物,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变”的元素,从乡镇到大城市、从破皮鞋到白色高跟鞋、从散落的短发到高梳的长发,从相信魔法到真正意识到“魔术不是魔法”,所有的变化在“女孩在大街上与另一个乡村女孩的擦肩而过”这一场景里达到高潮,在“女孩与魔术师分别,回到伴侣的身边”这一场景中归于寂静。抛开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打量和消费主义的隐喻不谈,女孩代表也远不只是一个只知索求的坏女孩,而是代表着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这一代人。

小女孩的“变”

乡镇→大城市

相信魔法→“魔法不是魔法”

擦肩,回眸,“变”到高潮

魔术师离开

小女孩与魔术师分别

小女孩回到伴侣身边

再谈及影片中魔术师这一具备双重身份的角色。作为魔术师而言,他从四处漂泊到沦落成洗车工、女性商品销售,虽然时常有些苦中作乐,神奇的法式幽默,但这一过程仍是在不停的放下体面和尊严,直到最后完全彻底的放弃魔术,配上影片气势恢宏的弦乐配乐,多了几分命运的悲壮意味。然而他的另一重身份——一个父亲,却始终是充满爱与温暖,他对于女孩的父爱,从收留到放手,从纵容到有限度,方式不同,但内核未变,成为影片中恒久的暖色和照亮希望的火光。

纵容的爱

有限度的爱

如何从个体的没落映射出时代的终结?影片采取的方式是刻画一个充满细节的众生相。从上吊的小丑到到放弃杂技去做油漆工的三胞胎,再到橱窗里的那只木偶从明码标价到免费赠送.......剧场里的人越来越少,是因为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不再相信童话,即便是孩子,也不再对魔法有所憧憬。更深一层去思考,影片反应的不仅是大马戏时代的消亡,而是任何一个从辉煌到没落的轮回,动画技术上二维到三维的转换突破,一次又一次的模糊着幻想与真实的界限。想必每一个经历过落寞的观者,都能从主人公身上窥见自己的影子,都能从片中时代窥见自己所处的领域与境况,这何尝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话语?

上吊的小丑

转型做油漆工的三胞胎

明码标价的木偶

木偶最后变为免费

人越来越少的魔术剧场

连小孩子也只剩一个

超多女孩追的比利男孩

从寂静的魔术剧场,转到喧闹嘈杂、呼喊声超大的比利男孩追星现场

影片中许多致敬与细节的元素不再赘述,深究下去还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余地,但于我而言,看见阴郁的灰色中那一抹暖光就已足够感动,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对电影的理解,从中窥见能真实也能窥见动人的情感。

结尾处处处由暖变暗的场景,带着作为观影人我的心情也慢慢低沉下来……

小女孩收到的新外套

皇家音乐厅的灯光彻底熄灭

 短评

能够让你幸福,是我这一生最成功的魔术。

4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力荐

全世界的雨洒落在爱丁堡灰暗厚沉的街道,细腻写实的画风勾勒出温暖情怀。每个女孩成长的路上都有一个魔术师悉心相陪,直到下一站。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魔术师是不存在的"。当魔术师慌慌张张的躲进电影院,恰好里面在放《我的舅舅》,他与于洛先生面面相觑,真是神奇的相遇啊,一下子就被这场戏感动了。西维亚·乔迈以其怀旧的画风令雅克·塔蒂重生,这就是动画的魅力吧。这是一部需要情绪的电影。陷进去你才能很喜欢。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吉普力手绘画风,见证老欧洲的快速城市化和魔术师职业的悄然衰亡。两个陌生人从聚到散,就像他们从未遇见过... 那些不够摩登而被时代抛弃的事事物物,总是会有人怀念的。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部忧伤的电影,爱是无所不能的魔法。

19分钟前
  • 苏莫
  • 力荐

直到最后一刻才揭示的主题让人唏嘘不已,Sylvain Chomet的动画风格如此绝美,连同JacquesTati的剧本和动人的配乐,让此片或许能成为今年最美最诗意的动画佳作。

23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这个年代还能有这种靠画面和配乐就能撑起来的电影,它已经无关乎好坏了,它代表了一种记忆,一种人文关怀。留给了世界快乐越多,自己就只剩一个,这就是父爱的伟大!它足可让流水线的好莱坞的流水线动画汗颜!★★★★★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一个可怜、善良、慷慨的老魔术师,遇到一个天真、虚荣、不长脑子的农村小女孩的故事。我要是那个魔术师,我早就跑了。。。

31分钟前
  • 所见非所得
  • 推荐

一如《疯狂约会美丽都》的风格,故事却更淡雅忧伤。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魔术,只是现实的不堪让我们需要有点光亮。开场前15分钟的孤独和温暖,足以瞬间把人感化,只是越到后来越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火候,让情绪无以延续……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女孩,请一定要记得有个老魔术师曾经不求回报的悉心保护你让你相信童话是真的

3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我们终于也到了用电影来为青春祭奠的年头。当那个多年前一见钟情的高个子法国大叔借尸还魂在五彩的卡通线条中,那种氤氲的怀恋气氛不只出于对这位曾带给我们无数惊艳和感动的大师的感激,亦是一种借光影梳理岁月的私人情怀

39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出来……即便下载过两次预告片无限重复的版本,好的作品依旧不会让你失去耐性。无论画风、故事还是配乐都十分出色。虽然对白几乎少到可以比作默片,但优秀的作品往往无需多言就能够深深打动你。★★★★☆

40分钟前
  • Q。
  • 推荐

女主角让我看得很是不爽,明明贪得无厌偏要装纯真少女。论这种风格的法国动画,它比疯狂约会美丽都差远了。

44分钟前
  • Major Tom
  • 还行

不是西维亚自己的剧本,所以没有美丽城那么辛辣,他将整部电影娓娓道来,各方面都尽量克制。他在动画里尽情地怀旧,他怀恋被遗弃的东西,小丑,腹语师,狗,他不喜欢新乐队,不会开新式汽车,也不要女士用品店给他的新衣服。最后他学会了放手,他离开了女孩,放归了兔子,并且不再给火车上的孩子幻想。

48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推荐

“打工妹”进了城,过河拆桥⋯⋯难过。

49分钟前
  • 小羊
  • 力荐

欧洲动画是让人悲伤,美国动画是让人欢笑,日本动画是让人温暖,中国动画是让人绝望……

53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那个装纯的少女太讨厌了!!!!!!!!!!!!!!

58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推荐

天真的人最残酷

1小时前
  • 野象小姐
  • 力荐

小女孩趴在玻璃橱窗前看衣服和鞋子的表情让人觉得她的天真都成了虚荣,若不是她成为魔术师倾注父爱的对象,谁来成全她的贪得无厌?抖开最后一个包袱的时候才明白,无休止的隐忍付出只因多年前的亏欠与遗憾。

1小时前
  • 柳穿鱼
  • 还行

每一个幸福童话的侧面,是不是都会附带着一个辛酸忧伤的故事?你的平凡落后于世界,而你的爱又超越了世界。我希望每一个人都需要童话作为食物,否则,抵抗世界冷酷与压迫性的力量又能源于何处?但愿兔子能在狮王山上快乐生活,就像苏格兰高地的地下室酒馆里纯净的笑容一样。

1小时前
  • 不流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