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9

主演:古月,孙飞虎,黄凯,邵宏来,刘怀正

导演:李前宽,肖桂云

播放地址

 剧照

开国大典 剧照 NO.1开国大典 剧照 NO.2开国大典 剧照 NO.3开国大典 剧照 NO.4开国大典 剧照 NO.5开国大典 剧照 NO.6开国大典 剧照 NO.13开国大典 剧照 NO.14开国大典 剧照 NO.15开国大典 剧照 NO.16开国大典 剧照 NO.17开国大典 剧照 NO.18开国大典 剧照 NO.19开国大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13

详细剧情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西柏坡军民欢庆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使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蒋介石(孙飞虎 饰)发表“新年文告”、推出李宗仁(邵宏来 饰)任代总统,导演了一幕假隐退真操纵的丑剧。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由汤恩伯(叶庆林 饰)、蒋经国(陈国典 饰)等陪同,最后一次登上中山陵,之后又在其老家奉化溪口主持了高级军事会议,妄图阻止解放军过长江。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4月,毛泽东(古月 饰)与朱德(刘怀正 饰)。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攻占总统府,南京胜利解放。5月24日,蒋介石逃往台湾。5月26日,上海解放。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都获得解放。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会见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各界民主人士。开国大典迫在眉睫......

 长篇影评

 1 ) 多年过去了,我只记得这段话

作为一个历史控,不太可能放过这电影。
你把它当作背诵题,它是一个最正统的
你把它当作辨别对错题,它也是最正统的
不过今天,我看到《建国大业》的报纸介绍,突然想起一段话,就是这电影里面的一段话。这电影很长很长,我只记得这一段,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2 ) 为了找赵君老师的戏份翻看的老电影

这是为纪念建国4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我小时候可能看过,但没啥印象了,在当年可算是大手笔了,就好像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一般,都是明星云集,好多好演员都有客串演出,赵老师作为当年早早就能当男一号的演员当然不可或缺。老师的戏份不多,就一个场景,是文工团的,具体叫什么真没听出来,开始被几个妓女缠着的时候真的挺好玩的,然后拔枪威吓的样子也挺吓人的,最后低头承认错误的样子也挺委屈的。其实我感觉应该还有些剧情,不过大概是为了压缩剧长给剪掉了,毕竟电影全长将近三个小时了。不过老师的剧情被剪掉,对我们这些影迷来说是挺可惜的

 3 ) 教科书一样的正片,我们落后了33年

自从我们审美西化之后,我们当中的一部分观众就开始用意识形态来划分电影类型了。凡是属于主流电影的就会一概而论,凡是属于欧美西方电影体系中的电影就会用另一种语言。这是一种变化,但这种变化成为主流审美的时候,电影作为一种百花齐放的艺术形式,就开始式微了。为什么这种话语体系有着这种腐朽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我们用一种形态的审美替代了另一种形态而已。说是尊重艺术的多样性,但实际上不过是借用一种意识形态进行独裁而已,哪里还有多样性可言。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并不招一部分自诩为独立的观众的喜欢,本片就是经典影片《开国大典》。1989年上映的《开国大典》不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从技术性都有着某种意义的极致,虽然这些极致并不被部分影迷们所推崇,但奈何影视片中的正片或者说是主旋律电影也是一种电影类型,他们可以批判主旋律,但却不能将这种类型的电影从电影类型中划归出去。因此,《开国大典》作为一种电影还是值得讨论的。

《开国大典》讲述的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们开国的伟业建立的整个过程,同时与之形成了对比的还有蒋介石的蒋家王朝覆灭的过程,全片荡气回肠且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不乏艺术性和完美的叙事逻辑。如果你也喜欢历史,那么本片无异于让你阅读了一部酣畅淋漓的近代史作品。

想要更好的理解本片,那么八一厂后来的影片《大决战》系列是一定要看的,本片可以说是《大决战》系列的一个蓝本,在本片基础之上,《大决战》才用数十个小时的篇幅缓缓展开。因此,这一类型的影片要连起来看才过瘾。对于爱好军事以及真正题材的影片的观众,本片无异于一顿大餐,且是非常具备观赏价值的大餐。

习惯了欧美等国家的战争片的观众们对于本片并不是十分感冒的,因为本片所遵从的逻辑脉络,包括故事主线并不是按照欧美等国家的战争片框架搭建的,因此,本片所呈现出来的战争是立体的,同时也是具有着战略层面的考虑的,而不是简单的陷入到了人性与个体中不能自拔。因此,当代我们如果要响应文化自信,那么发掘一下之前的老电影,就不难重新营造出来我们自己的东西,况且,我们自己的东西真的不赖的。当然,这并不被部分观众所接受。

为何不接受呢,因为习惯了欧美大片的观众们对于战争片自然有着自己的一杆秤。长此以来,不管是《启示录》还是《拯救大兵瑞恩》,这些老牌的,经典的欧美战争片中的主题都是高度统一的,不论任何形式的战争,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往复循环的人性,似乎除了人性之外,战争基本上就不展现别的了。当然,这样的理念我们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欧美等国家的通常都是战争的发起者,而不是战争的反抗者,他们如果不从个体的理性以及人性出发,那么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战争就没有任何有利于他们的主题了。这自然是不符合他们的文化霸权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从来不是战争的发起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的形式的战争无一例外都是被迫自卫反抗的,而且全部都取得了胜利。我们所面临的战争局面以及基础环境跟欧美那些国家的战争依据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基础,自然造就出来了差别,这种差别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结果,如果我们忽视这种结构性的差别,自然无法拍出来适合我们的电影,这就如同《集结号》以及《八佰》,《金刚川》等影片一样,看上去是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的的战争片,但内核全部是以欧美等西方战争片内核为基础的,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四不像的结果。

从这一点来看《开国大典》是如何做的呢?它无外乎是认真的对待了战争的主题,从而通过总结历史客观结果得出来一种理念。本片大量采用自然光,用黑白分明的方式来展现一个新兴的时代和一个即将落幕的时代的客观差别,用两个时代的代表人,毛主席和蒋介石进行对比,用两个时代的军事将领以及普通士兵进行对比,用两个时代的治下的百姓生活进行对比。这种简单的对比是很多创作者不屑一顾的,但正是这种简单的对比本片的主题不再是飘忽不定,对于观众来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电影所想要表达的,这一点就是大众文化的精髓。

时至今日,我们的很多创作者并不屑于对于老电影进行解析以及总结经验的,因此,虽然我们的电影市场在不断的攀升,然而电影质量却一直以来都是下降的,并非我们拍不好电影,好的电影总结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奈何我们的文化不自信。如果我们的创作者们都能挺起胸膛,那么中国电影自然就会有了方向。

……

你好,再见

 4 ) 不吐不快

   看完这个片子,有些话不吐不快。

      觉得如果本片所刻画的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符合史实的话,觉得他们还是值得敬重的。特别是毛泽东,为了革命。死了妻子儿子,这个东西是假不了的。就算他是主席,但他也是人。夜深人静时,他也应该会感到心痛。

    但有时,我又怀疑人真的可以这么高尚吗?可以为了一个纯粹的理想而不顾一切,甚至生命。

    如此崇高的理想背后是不是也是极致的野心呢?也许这两者根本不分彼此。

    又或者是我这个俗人度理想者之腹了。

    有时觉得国家之事太大。大到就是神也无法掌控的地步,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尽一点力吧,哪怕每个人一点,4万万人,就有多大的力了啊。

 5 ) 勿忘历史

非常开心地看到《第一观影团》组织观看了该片的修复版本,到场的不仅有阅尽沧桑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学生,作为一部三十年前的献礼片,这部片不仅顾问团强大,更有古月和孙飞虎两位老师的倾情加盟,在我心中他们是最好的特型演员,他们的辞世让人难掩心痛,在专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修复版本完美地修复各种了缺憾,让这一部巨制得以焕发生机,老夫心甚慰藉。这部影片作为最好的爱国教育影片,实在值得每个人观看。

 6 ) 无法超越的巅峰

建国大业这部片子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用来衬托开国大典是多么的成功。 80年代末期其实思想是很开放的,有的东西那时候可以说现在却未必了。所以这部开国大典无论从演员,故事,道具,都远远的把建国大业甩在身后,是一座无法超越的巅峰。 剧中的两个主角,毛和蒋,其实没有刻意褒谁或者贬谁。毛在1949年毫无疑问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这种顶峰历史上也确实没几个人能达到,以后另说。蒋在片中塑造的也很成功,代李襄南赢钱那一段堪称经典。

这部影片幕后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当初影片送审的时候据说有党史研究部门的人表示,影片中对于蒋介石的描写太人性化了,虽然导演表示这部影片要把毛主席从神变成人,把蒋介石从鬼也变成人。知道后来中央领导看了样片,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才让影片顺利上映。

 短评

我应该看过吧

5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立场难免偏中共,但是国民党失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曰天命,也是人事。制作上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版本,尤其给各个角色配上了很地道的地方口音这个实在太赞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所有人物的形象,老一辈革命者的塑造特别成功,古月的形象举止神态气质应该是最贴合毛的。场景环境建筑也照搬模拟(去过的京、宁、沪各地,片中经典布景建筑最大程度呈现,中南海、南京总统府、连上海宋庆龄故居都直接照搬),可以说制作相当敬业了。7.5

10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自费影院看,修复不错,也就比之前上映那部多抓鸟的什么鬼决战好看一千倍左右吧,牛逼特别是台词,我是不是很爱国我真是很爱国呀~原来以前标记看过了…

15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三大决战」之后续看「开国大典」,内战到建国真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叙事的纬度真实度比「建国大业」强到没边了,更别说演员演绎了。在国情越危难的时期就涌现出越多文人名将,古月版的毛 给人观感是一头温和的巨象。

19分钟前
  • 夜空飞行的银鱼
  • 力荐

每年国庆必播,也是建国大业前身,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对于蒋介石的描写,比如经典的那句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短短一句话引得几大将军誓死。还有和孙子下棋和背诵古诗那段,一个悲情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

2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看一遍 哭一遍

24分钟前
  • 葛药师
  • 力荐

拍的很好

27分钟前
  • 北醉的dori
  • 推荐

看建国大业,才想起还有开国大典。

30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我应该看过吧

3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9.0多年过去了。

38分钟前
  • 回首不再是少年
  • 力荐

……

39分钟前
  • 阿朴
  • 还行

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做梁鹏飞的人,很红

43分钟前
  • 欣然忘食
  • 还行

不错。

47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力荐

应景

49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较差

长影厂当年就是牛逼啊。立场先行的历史流水账电影,但也比这个大业那个伟业好看一百倍。别的不说,这种表现常凯申的尺度,放到今天就肯定过不了审。

50分钟前
  • m89
  • 还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

53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场面确实很大。

54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曾经电视剧前感觉这部老电影比建国大业好看!同意的点赞!

59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毛主席真可爱,刷新了对他的认知,孙飞虎老师的老蒋也莫名有些可爱怎么办(不知道是剧本原因还是演员演绎,这份“可爱”其他版本的老蒋演员身上还没有)

1小时前
  • 玫瑰水母
  • 力荐

很特别,蒋走之前回家祭祖,武山庙抽签也都提到。太原别墅的景很多,两派人物呈现出来的是血肉之躯。

1小时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