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剧情片法国2009

主演:格伦·克洛斯

导演:雅安·阿瑟斯-伯特兰

播放地址

 剧照

家园 剧照 NO.1家园 剧照 NO.2家园 剧照 NO.3家园 剧照 NO.4家园 剧照 NO.5家园 剧照 NO.6家园 剧照 NO.13家园 剧照 NO.14家园 剧照 NO.15家园 剧照 NO.16家园 剧照 NO.17家园 剧照 NO.18家园 剧照 NO.19家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6:45

详细剧情

导演花了15年时间筹备,走访50个国家拍摄,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如诗如画的美景唤醒世人,乐观地珍视我们仍然保有的50%雨林,而非只着眼那失去的一半;更重要是地球60亿人类都应该醒觉,我们的责任所在……

 长篇影评

 1 ) 停下来别再装清高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丑陋需要救赎!

我想说点什么呢?

首先我没有被震撼。

其次也没有被感动。

我觉得这种置身度外的拍摄手法叙述方法很像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的感觉。空洞,乏味,甚至有些无聊,做个科普片给小学生看看估计都被这缓慢的节奏和来回反复的画面催眠了。

我们能不能做点细小的,有用的,简单却真诚的,深入生活的,能真正帮助我们自己的东西呢?

这个花了不少钱的片子应该消耗了不少资源吧?

停下来别再装清高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丑陋需要救赎!

 2 ) 有一点点失望

当年看戈尔的记录片时颇为激赏,于是对这个片很感兴趣,但是当片头出现PPR集团旗下品牌字母组出HOME时有一点点惊愕,一步步“读”下去,影片阐述一个这么重大科学问题时的简单逻辑和不谨慎更是让人惊讶,个人认为越是自己认为“对”的重大的命题越是要仔细缜密,气候变化这么一个对面站满了论敌的议题一定要用排山倒海、无可争辩的论据啊。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片并不能对气候变化本身讨论的深入做出贡献,只能为它带来一些八卦性质的时尚噱头。

 3 ) 《家园》

一部耗时十五时间,走访五十个国家进行拍摄,只为将地球呈于世人的匠心之作,《家园》是一部美到每一帧都无可挑剔的记录片佳作,而其对我们们所生活的这颗蔚蓝之星的审视又是如此的真挚而又客观,于此中电影以宛若上帝般的视角为切入,在叹为观止与触目惊心共存的自然画面中,对人类过度现代化和温室效应的隐忧形成了其最为有力的内在纵深,于此方才那对环保的着点是如此的荡气回肠,动人心扉。

 4 ) 与变形金刚无关,与MJ无关

看会儿新闻,南方洪涝又甚是严重,似乎重大灾害现象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说不清几分是天注定又有几分是遭报应。无论是未雨而绸缪或临渴而掘井,环保意识必须高昂的扬起头了。停下敲键盘的双手,自问最近有没有做什么破坏环境的事又有没有做什么积极环保的举动,竟答不了自己,真是可怕,当一切成为生活的习惯,便遗忘了用一杆准则去衡量行为的对与错。
洪涝过后,去植一棵树。

瞄一眼票房,变形金刚2不出意外火得不行。午夜场,邻座是一个父亲带着五六岁模样的儿子,想着我们把自己的童年回忆传承给了下一代,几十年后我们染黑了最后一根白发他们花白了第一根黑发的时候,仍能有着同样幼稚的集体回忆,无比温暖。可是电影散场以后,不知这位父亲有没有找到感动,不知那个儿子会不会留下驿动。无论如何戏里都流露出这样一种意识,之所以要击退霸天虎因为人类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擎天柱舍命救山姆是仆对主的效忠,而擎天柱的复活一定需要山姆亲自完成,这不是一种救赎,更像是人类驾驭汽车人生命的高姿态。变2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传达出本该有的爱与责任,当我们画出一条生物链时,就没有想过人类和万物是地球上平等的居住者,不知道霸天虎是不是这条生物链上更高级的消费者,而人类选择消灭它请它离开这条生物链。可是作为自认的主宰者,人类爱过地球吗,我们到底是在捍卫地球还是只是在捍卫我们的附属品捍卫我们自己而已。人类视角的电影带着人类期许的结尾拉下了帷幕,在赞声与骂声之中,有没有人想过当人类生命的帷幕终有一天因我们自己的行为而被拉下时,会有汽车人誓死保卫吗。
走出影院后,去youtube看一部免费的Home。

换几个频道,几乎所有电台都在纪念MJ,如果从箱底挖出他的旧闻MV音乐堆彻在黄金时间算是纪念的话。MJ曾在流行音乐的霸主地位并不会因为他的去世而放大或缩小,他在音乐史上的影响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如果真的有诚意要纪念MJ,更应该延续MJ对慈善业的倾力,一个不是真心关爱地球的人是写不出Earth Song的,这支歌的MV在14年后的今天看来还是如此震撼。可是人们都喜欢把严肃过滤,大多媒体竞相将MJ的去世打造成一个更大的娱乐。于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更不适宜用娱乐的方式传达,而要用应试教育的精神极权主义的手段去传达去实践环保。
八卦完今日的娱乐新闻,花同样的时间去wwf之类的网站看几篇文章。

这些年有很多宣传环保的优秀纪录片或是书籍,可是震撼过后留下了什么,即便形成了集体的意识,怎么去构成集体的行为。如果让你明天捐10元给环保机构,省一下饭钱即可,如果让你明天少做一件伤害地球的事情,你会做什么呢?

 5 ) 家园

所有的画面都是航拍的,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戈壁荒漠;从美国德克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持着客观冷静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及的现状,用奇特美丽的美景唤醒世人,请珍视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影片配乐也是一大亮点之一,有一种神秘感,时而沉静,时而激荡,与影片节奏搭配得严丝合缝,给观众带来舒缓轻松的感觉,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传达着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的怜爱之情。

 6 ) 复活的托罗密罗树

        1722年的一个星期天,荷兰人雅可布·洛加文在南太平洋上发现了一个小岛。小岛上几乎没有树,却有着无数神秘的石像。恰巧这一天是基督教的复活节,洛加文在航海图上这个岛的位置旁记下了“复活节岛”几个字,从此“复活节岛”为人所知。复活节岛上神秘的石像成为了世纪之谜,而复活节岛的原住民拉帕努伊人是如何兴起并衰落的,也一直是一个人类学上的疑问,直到不久前,这个疑问由环境学家做出了回答:随着岛上的人口持续增加,拉帕努伊人开始掠夺性地使用岛上自然积累了数百万年才沉淀下来的资源,他们砍掉几乎所有岛上特有的托罗密罗树,捕杀依靠树木为生的海鸟为食,失去了木材的供应,赖以为生的捕鱼业也被迫停顿了下来,食物缺乏引发了社会巨变,后来演变为战争,最终这个曾经在南太平洋繁荣一时的文明随风而逝,只留下了无数破败的石像。纪录片《家园》的导演扬恩·亚瑟在片中借旁白而感慨: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不再是个无法解决的谜,岛上的居民面对环境的改变为什么不做出必须的努力,这才是一个最大的疑问。
        《阿凡达》之后,大家都向往着潘多拉般的世外桃源,想象着离开自己天天蜗居的石屎森林,去过天神般的自然生活。实际上我们往往是眼睛看得太远,却忘了关注自己脚下的这个世界。在潘多拉,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实际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上又何尝不是这样?40亿年前,所有的动物、植物的起源,都是海洋中的藻类。数亿代生物的躯体,才形成了现在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水的温度变化产生风,你能和空气、水、植物隔绝吗?不能,甚至一刻都不能,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
        我小时有时生病,身上红肿,家中的老人便去找来某种植物,捣碎将汁液涂在患处,不多时,红肿便消除了。我们的皮肤和细胞能够识别植物中的基因,万事万物都互有联系。但现在,这种植物无从寻觅,我甚至都叫不出它的名字。甚至再过几年,它也会像复活节岛上的托罗密罗树一样,全部消失不见。
        这是件不幸的事,但我们却没有抱怨的借口,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是我们自己将金钱和物质看得那么重,造出一个又一个浮华的偶像,却忽略了古代智者告诉我们的“克已,顺天”的真理。是我们自己,把地球这艘巨大而坚固的方舟,驶到了悬崖的边缘。我们没有抱怨的借口。
        而我们更没有悲天悯人的时间。当看到《难以忽视的真相》和《家园》里那些令人触目惊心事实时,悲天悯人已经太晚,而成天去关注破坏和污染本身更只会创造出更大的破坏和污染。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不参加反战示威,但如果你们举办和平游行时,请通知我。”
        问题的解决只在内,而不在外。我们不能企望找到一颗“潘多拉”,来替代我们美丽的地球,因为只要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和天文知识,都会知道哪怕是在浩翰无比的宇宙中,要找到一个天然形成的像地球这样有着精致却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星球,都近乎是像捡到一张一亿元大奖的彩票那样幸运。而且如果不改变我们自己,哪怕再有十个“潘多拉”,一样无法逃脱地球现在的命运。我们同样不能企望别人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无论你是穷是富,住在哪里,你总能为了我们的地球,做上点儿什么。了解了真相,却心灰意冷,维持原状,这同样也是恶。事情再难,再不可为,但若有信念而为之者众,也许亦能扭转现状。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应该是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不停地四处宣讲自己的发现,经过他的不断努力,通过《难以忽视的真相》,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环境仍持续恶化,但也不是没有一丝曙光。
        洛加文登上复活节岛时,全岛只有一棵仅存的托罗密罗树,而最终就像拉帕努伊文明一样,这颗树还是死掉了。但它的种子被带到了瑞典培育,最终人工培育的托罗密罗树重返复活节岛。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就像这座岛的名字一样,哪怕是再恶劣的情况,希望的树种也还是会有的。至于能否让希望之种延续,完全在于我们现在的内心和行动。

 短评

爱地球啊!

7分钟前
  • 薇拉
  • 力荐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毒瘤

9分钟前
  • 把渣害
  • 力荐

俯瞰这地球的伤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导演走访50个国家,俯瞰生态光影,美不胜收。” 镜头太美了,不过缺乏说服力和“号召”的力度,更多的仅是展示地球“伤痕”。还可以,但触动不多。只能算是环保纪录片里的一张空皮。

1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如果我是中学教师,这部片子实用性也太强了点吧!清晰舒缓的女声解说,用于英语听力练习再好不过;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课也先用这片子引起娃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啊,哪个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机把这些个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务,收费几多啊??

13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

15分钟前
  • 左翼
  • 力荐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20分钟前
  • zing
  • 推荐

压抑感、沉重感、无力感。影片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但不是我没有信心,只是绝望太过强大。对于地球这个家园,人类只是在通往毁灭的路上。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30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你一定要看!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悲观已经太迟了。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唯美画面

39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最美的画面,最沉重的心情

43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需要有这样的人,记下这样的瞬间。

4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虽然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 但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画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50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主打宏大气场,看着不是很亲切,虽然那些鸟瞰镜头非常美。ps,在imdb观察半天才发现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啊!

53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破坏环境只是为了让空气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来交易 获取利益 当然大众是买单的那位

56分钟前
  • 刘二
  • 力荐

纪录片也可以感人

1小时前
  • jiyun
  • 力荐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钱省下来捐给环保组织。这个片子真不亏为一次昂贵的“谴责”

1小时前
  • YY
  • 很差

逊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1小时前
  • 豆友1576610
  • 推荐

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狗日了……

1小时前
  • Lan~di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