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记录片美国2008

主演:Ray Dalio

导演:Ray Dalio

播放地址

 剧照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剧照 NO.1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剧照 NO.2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剧照 NO.3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剧照 NO.4
更新时间:2024-02-24 17:10

详细剧情

  Ray Dalio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在Youtube上的分享的一个30分钟的视频,介绍生产效果、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的起源。这个视频对于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都是便于理解的。比尔盖茨对这个视频的推荐语是这样的:"This knowledge would help everyone as investors and citizens. Watching it for 30 minutes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看三十分钟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长篇影评

 1 ) 满满知识点,教不了挣大钱

经济运行模式解释的非常形象生动,但2条结论是劝谏别做什么,1条是人尽皆知的提高生产率,果然大道至简,每个人都知道要做什么,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的不一定能坚持做下去,能坚持下去的不一定能成功,浪里淘沙。 交易是人的本能所驱动的,形成3股主要的经济动力:1生产力增长;2短期债务周期(5-8年);长期债周期(75-100年)。 在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信贷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 货币和信贷之和是支出总额,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最大的买方和卖方是政府,中央政府主要作用是税收和支出,中央银行控制经济中货币和信贷数量,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发行更多货币来执行这种控制。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具备两个条件:偿还能力和抵押物。 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美国国内信贷总额大约为50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大约只有3万亿美元。 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能增加收入,使得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超过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所出售的商品的增长速度,价格就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央行通过控制利率来平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去杠杠化的4种方法:1老百姓、企业和政府削减支出;2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来减少债务;3通过财富再分配,将财富从富人转移给穷人;4央行印发更多货币。央行可以发行货币,但是只能购买金融资产,中央政府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可以把钱交给人民,但是无法印发货币,通力合作,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2 ) 文字版

原文:【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文字版)-瑞.达利欧】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文字版)-瑞.达利欧_GT_X的博客-CSDN博客_经济机... csdn.net

经济就像一部简单的机器那样运行,但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或是对经济的运行方式持有不同观点,于是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深感有责任与大家分享,我的简单但是实用的经济分析模式。这个模式虽然不符合常规传统经济学,但是已经帮助我预测和躲避了全球金融危机,30多年来对我一直很有用,我们开始吧! 经济虽然可能看起来复杂,但其实是以简单和机械的方式运行。经济由几个简单的零部件和无数次重复的简单交易组成,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驱动的,因而形成三股主要的经济动力。 1、生产率的提高 2、短期债务周期 3、长期债务周期 下面我们谈一下这三股动力,并介绍如何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得出一个良好的模型,便于我们跟踪经济走势,并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先来说一下经济中最简单的部分——交易。 交易 经济不过是无数交易的总和,而交易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交易时刻都在发生,你每次买东西都是进行一笔交易。在每次交易中,买方使用货币或信用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信用在使用时和货币一样,因此把花费的货币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总额。 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如果用支出金额除以销量就得出价格,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交易。交易是经济机器的最基本零件,所有的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所以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个经济。 一个市场由买卖同一种商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组成,例如小麦市场、汽车市场、股票市场和千百万种其他市场,经济就是由所有市场内的全部交易构成。把全部市场的总支出和销量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了解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就这么简单。 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在以上述方式从事交易,用货币和信用交换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而政府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收税和花钱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央行控制着经济中的货币和信贷数量,因此不同于其他买方和卖方,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更多货币来实行这种控制。我们在下面会看到,正因如此,央行在信贷流通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贷 请诸位注意信贷,信贷是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许是人们最不了解的部分,它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它是经济中最大且最为变幻莫测的一部分,贷款人和借款人与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没有两样。通常贷款人希望自己的钱生出更多的钱,而借款人则想购买当前无法负担的某种东西,比如房子、汽车或是进行投资,比如开办企业,借贷可以同时满足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 借款人保证偿还借款称为本金,并支付额外的款额称为利息。利率高时借贷就会减少,因为贷款变得昂贵,当利率低时借贷就会增加,因为贷款变得便宜。如果借款人保证偿还债务而且贷款人相信这一承诺,信贷就产生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协定凭空创造出信贷,信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信贷还有其它名称,信贷一旦产生,立即成为债务。 债务是贷款人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负债,等到借款人今后偿还了贷款并支付了利息,这些资产和负债将消失,交易得以完成。那么为什么信贷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借款人一旦获得信贷,便可以增加自己的支出。不要忘记,支出是经济的驱动力,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想想看,你每花一块钱另一个人就挣了一块钱,而你每挣一块钱,必定有别人花了一块钱,所以你花的越多,别人挣的就越多。如果某人收入增加,其信用度就会提高,贷款人就更愿意把钱借给他。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具备两个条件,偿还能力和抵押物。 收入债务比率高,借款人就具备偿还能力,如果无法偿还,借款人还可以用有价值可以出售的资产作为抵押物,这样贷款人可以放心的把钱借给他们。所以收入增加使得借贷也增加,从而能够增加支出。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将导致借贷进一步增加,并不断循环,这一自我驱动的模式导致经济增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产生了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在一项交易中,为了获得某样东西,你必须付出另一样东西,长期来看你得到多少取决于你生产多少。我们的知识随时间而逐渐增多,知识的积累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将此称为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善于创新和勤奋的人,将比那些自满和懒惰的人,更快的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但在短期内不一定体现出来,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但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这是因为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剧烈波动,因此不是经济起伏的一个重要动力,但是债务是这种动力。因为我们能够通过借贷让消费超过产出,但是在还贷时不得不让消费低于产出。 债务量的波动有两大周期,其中一个周期持续大约5-8年,另一个持续大约75-100年。大部分人虽然能够感受到波动,但由于离波动太近,每天每周都身临其境,通常比不认为这是周期,我们将在本章考察这三股主要动力,并观察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日常经济中的表现。 如上所述,经济的上下起伏,不是取决于人们多么善于创新或是勤奋工作,而是主要看信贷的总量。 我们先想象一下一个没有信贷的经济运行。在这样的经济运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收入。因此,需要提高生产率和工作量,提高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由于我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我或者另一个人提高生产率的时候,经济就会增长。我们如果观察各种交易加以总结,就会发现一条类似于生产率增长轨迹的渐进线,但是由于我们借贷于是产生了周期。原因并不是任何法规,而是人的天性和信贷的运作方式。 借债不过是提前消费,为了购买现在买不起的东西,你的支出必然超过收入,因此你需要借钱,实质上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未来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你的支出必须少于收入,以便偿还债务,这样马上就形成了一个周期。通常一旦你借钱就制造了一个周期,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整个经济运行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理解信贷,因为信贷触发了一系列机械和可以预料的将在未来发生的事件。这就是信贷不同于货币的地方。 完成交易需要使用货币,当在酒吧用货币买一瓶啤酒时,交易立即完成。但是如果你用信用来买一瓶啤酒,比如赊账,你相当于承诺今后为这瓶啤酒付钱,你和酒吧一起创造了一笔资产和一笔负债,你们凭空制造出了信贷。只有在你今后清偿了这笔赊账之后,上述资产和负债才会消失,债务才会还清,交易才会了结。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所谓钱实际上是信贷,美国国内的信贷总额大约50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只有大约3万亿美元。不要忘记,在没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办法是增加生产,但是在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还可以通过借债来增加支出。因此,有信贷的经济运行能增加支出,使得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超过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期内并非如此。但是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信贷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会导致周期性变化。 信贷如果造成超过偿还能力的过度消费就是不良信贷,但是信贷如果高效率的分配资源和产生收入,让你能偿还债务就是良性信贷。 例如如果你借钱买一台大彩电,电视机不会带来任何收入让你偿还债务,但是你如果借钱买一台拖拉机,用它来收获更多的庄稼,赚更多的钱,你就能偿还债务,提高生活水平。 在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我们可以跟踪各种交易,观察信贷如何带来经济增长。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每年挣10万美元,没有任何债务,你有不错的信用可以借1万美元,比如用信用卡借。因此你每年可以花11万美元,即时你的收入只有10万美元。由于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另一个人因此挣了11万美元,这个挣了11万美元的人如果没有任何债务,可以借1.1万美元,他可以消费12.1万美元,即使他的年收入只有11万美元。由于他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而我们通过跟踪个人的交易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不断自我强化。但不要忘记借债形成,周期会上升最终也会下降。 短期债务周期 下面我们谈谈短期债务周期,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出现了扩张,这是短期债务周期的第一阶段。支出继续增加,价格开始上涨,原因是导致支出增加的是信贷,而信贷可以即刻凭空产生。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出售商品的生产速度,价格就会上涨,我们把价格的上涨称为通货膨胀。 央行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因为这会导致许多问题。央行在看到价格上涨时就会提高利率,随着利率上升,有能力借钱的人就会减少,同时现有的债务成本也会上升,就等于你每个月的信用卡还款额会增加。由于人们减少借债,还款额度增长,剩下来用于支出的资金就减少,因此支出速度放慢,而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人们的收入将下降。由于支出减少价格将下跌,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经济活动减少,经济便进入衰退。如果衰退过于严重,而且通货膨胀不再成为问题,央行将降低利率,使经济活动重新加速。 随着利率降低,偿债成本下降,借债和支出增加,出现另一次经济扩张。可见经济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行,在短期债务周期中,限制支出的唯一因素是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贷款和借款意愿。如果信贷易于获得,经济就会扩张,如果信贷不易获得,经济就会衰退。请注意这个周期主要由央行控制,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8年,在几十年里不断重复,但是请注意在每个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超过前一个周期。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人促成的,人具有借更多钱和花更多钱的倾向,而不喜欢偿还债务。这是人的天性,因此在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长期债务周期 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贷款人会提供更宽松的信贷条件,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大家都以为形式一片大好,人们仅注意最近出现的情况,最近的情况是什么呢?收入一直在增加,资产价值不断上升,股票市场欣欣向荣,现在是繁荣时期,用借来的钱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很划算,当人们过度借贷消费时,泡沫便产生了。因此尽管债务一直增加,但收入也以相近的速度增加,从而抵消了债务。我们把债务与收入比例称为债务负担,只要收入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承受。 与此同时,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来购买资产,因为投资促使资产价格日益升高。人们感觉自己很富有,因此尽管积累了大量债务,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帮助借贷人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信用度。 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无法永久持续下去,也确实没有持续下去,几十年来债务负担缓慢增加使偿债成本越来越高,到了一定的时候,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削减支出。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收入开始下降。人们的信用因此降低,致使借贷减少,偿债成本继续增加,使得支出进一步减少。周期开始逆转,这时到达长期债务的顶峰,债务负担变得过重。 美国、欧洲和世界上很多其他地区在2008年发生了这一情况,日本在1989年和美国在1929年因同样原因发生这一情况,现在经济进入去杠杆化时期。 去杠杆化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股票市场暴跌,社会紧张加剧,整个过程开始下滑并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借款人倍感拮据,随着信用消失,信贷枯竭,借款人再也无法借到足够的钱来偿还债务。借款人竭力填补这个窟窿,不得不出售资产,在支出下降的同时,出售热潮使市场充斥代售资产,这时股票市场暴跌,不动产市场一蹶不振,银行陷入困境,随着资产价格下跌,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下降,这进一步降低了借款人的信用,人们觉得自己很穷,信贷迅速消失。 支出减少,收入减少,财富减少,信贷减少,借债等等随之减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它看起来与衰退相似,但不同之处是,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挽回局面。在衰退中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借贷,但是在去杠杆化过程中,由于利率已经很低接近零,从而丧失刺激功能,因此降低利率不起作用。 美国国内的利率在1930年代的去杠杆化期间下降到零,在2008也是如此。衰退与去杠杆化之间的差别在于,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借款人的债务负担变得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意识到,债务过于庞大,根本无法足额偿还,借款人失去了偿债能力,其抵押物失去价值,它们觉得受到债务的极大伤害,不想再借入更多债务,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与个人一样都失去了信用度。那么应该怎样应对去杠杆化?问题在于债务负担过重,必须减轻,为此可以采用四种办法。 1、个人、企业和政府削减支出 2、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来减少债务 3、财富再分配将财富从富人转给穷人 4、最后央行发行更多货币 这四种办法被用于现在历史上的每一个去杠杆化过程(美国1930年代,英国1950年代,日本1990年代,西班牙和意大利2010年代)。 削减支出 通常第一个措施是削减支出,我们刚才看到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勒紧裤带、削减支出从而能够减少债务。我们经常把这称为紧缩,当借款人不再借入新的债务,并开始减少旧债务的时候,你会以为债务负担会减轻,但情况正好相反,支出减少了,而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就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速度超过还债速度,因此债务负担实际上更为沉重,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削减支出的做法引起通货紧缩,令人痛苦,企业不得不削减成本,这意味着工作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这导致下一个步骤,即必须减少债务。 债务重组 很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而借款人的债务是贷款人的资产,如果借款人不偿还银行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返还其贷款,因此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银行收到挤兑,而个人企业和银行出现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萧条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们发现,他们原来以为属于自己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们再次以酒吧为例,当你用赊账的办法买一瓶啤酒时,是在承诺今后偿还酒吧的赊账。你的承诺成为酒吧的一项资产,但是如果你不兑现承诺,不偿还酒吧的赊账,实际上是债务违约,那么酒吧的这项资产实际上一钱不值,它实际上是消失了。 很多贷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意味着贷款人得到的还款减少或偿还期延长,或利率低于当初商定的水平,无论如何合约被破坏,结果是债务减少,贷款人希望多少收回一些贷款,这强过血本无归。 债务重组让债务消失,但由于它导致收入和资产价值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债务负担继续日趋沉重。削减债务与减少支出一样令人痛苦和导致通货紧缩。所有这些都对中央政府产生影响,因为收入降低和就业减少意味着政府的税收减少,与此同时由于失业率上升,中央政府需要增加支出,很多失业者储蓄不足,需要政府的财务支助。此外政府制定刺激计划和增加支出以弥补经济活动的减少。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政府的预算赤字飙升,原因是政府的支出超过税收,你在新闻中所听到的预算赤字正是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加税或者举债以填补赤字,但是在收入下降和很多人失业的时候,应该向谁融资呢?——富人。 财富再分配 由于政府需要更多的钱,而且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政府自然而然的增加对富人的征税,以帮助经济中的财富再分配,把财富从富人那里转给穷人。正在困苦当中的穷人开始怨恨富人,承受经济疲弱、资产贬值和增税压力的富人,开始怨恨穷人。如果萧条继续下去就会爆发社会动荡,不仅国家内部的紧张加剧,而且国家之间也会这样。债务国和债权国之间尤其如此。这种局势可以导致政治变革,有时是极端的变革。1930年代这种局势导致希特勒掌权,欧洲爆发战争和美国的大萧条,要求采取行动来结束萧条的压力越来越大。 发行货币 不要忘记,人们心目中的货币实际上大部分是信贷,因此信贷一旦消失,人们的钱会不够花,人们迫切需要钱,而你一定记得谁可以发行货币,中央银行可以。央行已经把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水平,现在不得不发行更多货币,发行货币与削减支出、减少债务和财富再分配不同,会引起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中央银行不可避免的凭空发行更多货币,并使用这些货币来购买金融资产和政府债券。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并于2008年再次爆发,当时美国的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委员会增加发行了2万多亿美元,世界各地能够这样做的其他央行也增发了很多货币。 央行通过用这些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帮助推升了资产价格从而提高了人们的信用,但是这仅仅有助于那些拥有金融资产的人。你看,央行可以发行货币,但是只能购买金融资产,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可以向人民送钱,但是无法印钞票,因此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和政府必须合作。 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其实是把钱借给政府使其能够运行赤字预算,并通过刺激计划和失业救济金来增加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这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但是这个办法将降低经济中的总债务负担。 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时刻,决策者需要平衡考虑降低债务负担的四种办法,必须平衡兼顾通货紧缩的办法和通货膨胀的办法以便保持稳定,如果取成适当的平衡就可以带来和谐的去杠杆化,所以说去杠杆化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和谐的,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 和谐的去杠杆化 尽管去杠杆化是艰难的,但以尽可能好的办法来处理艰难的局势,却是一件好事,这比杠杆化阶段大量举债产生过度失衡现象要好的多。在和谐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债务收入比率下降,经济实际上是正增长,同时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问题,这是通过适当的平衡所取得的。为了取得适当的平衡,需要结合削减支出,减少债务,转移财富和发行货币的办法,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 有人问发行货币是否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增发的货币抵消信贷的降幅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不要忘记重要的是支出,每一块钱的支出,无论支付的是货币还是信用,对价格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弥补消失的信贷,央行为了扭转局面不仅需要推动收入的增长而且需要让收入的增长率超过所积累债务的利率,这是什么意思?主要的意思是收入一定要比债务增长得快。 例如我们假设有个国家正在经历去杠杆化,其债务收入比例是100%,这意味着债务量相当于整个国家一年的收入。假设这些债务的利率是2%,如果债务以2%的利率速度增加,而收入的增长率仅有大约1%,那么债务负担永远不会减轻,必须发行更多货币,使收入增长率超过利率。 然而发行货币太容易了而且比其他办法受欢迎,因此这个办法可能易于被滥用,关键是避免像1920年去杠杆化的德国那样,发行过多的货币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如果决策层取得适当的平衡,去杠杆化过程就不会那样激烈,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但债务负担会下降,这就是和谐的去杠杆化,当收入上升的时候,借款人的信用度提高,借款人一旦显得更有信用,贷款人就会开始恢复贷款,债务负担终于开始下降,人们可以借到钱就可以增加消费,经济终于开始恢复增长,长期债务周期从而进入通货再膨胀阶段。去杠杆化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非常可怕,但如果处理得当,最终将解决问题。为了使债务负担下降和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大约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有失去的10年这种说法。 综上所述,经济当然要比这个模式复杂一点,然而把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和生产率增长轨迹结合起来分析,我们会得到一个不错的模式,可以看清我们在过去和当前的处境,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希望大家学到三条经验法则: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负担最终将把你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最终将使你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内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这就是我给大家也是给决策者们的简单的建议,大家也许会吃惊的发现,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决策者都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个模式对我很有用,希望它也将对你们有用,谢谢大家。

 3 ) 记录下个人理解

交易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交易双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银行、团体、公司、政府等各种经济独立个体,交易是货币/信用换去货物的过程。 生产力不变则货物用量不变,经济总量也不变,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第一要素。 透支信用可以代替货币增大经济支出,缩减未来的支出换去现在的消费,因为包含了信用,社会总收入增加。 利息是信用兑换货币的差额,借贷是用未来的收入填补现在,而利息导致额外的支出是他人未来额外的收入,所以总量永远和生产力一致。 良好的借贷目的可以提高生产力,而享乐式的借贷对生产力提升毫无作用。 利息影响着信用周期速度波动快慢,政府通过利率作为杠杆平衡借贷周期的不健康波动,控制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当信贷使用过多,信贷能够代替货币,就会导致当前的“钱”太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膨胀超过生产力的发展速率就导致未来的钱无法偿还债务,并出现财富不均,这就需要使用高利率减少借贷。 当收入无法偿还贷款,人们缩减支出减少借贷,物价下跌,为通货缩减,严重的缩减导致恶性循环,支出减少,他人的收入就会减少,总支出进一步减少,通货持续缩减,经济剧烈下跌,甚至影响生产力的提升,这时就需要低利率增加借贷提高支出。 通货膨胀的长期的经济上涨,利率能够调控,但缩减是迅速的下跌,利率很容易到零,失去杠杆作用,这时就需要发行货币,补足因为信用缺失导致的支出减少。 经济调控就是希望延长上升期,平稳缩短下降期,并尽量使得上升期通货膨胀程度小。

 4 ) 笔记

瑞达里奥 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1. 生产率的提高

2. 短期债务周期

3. 长期债务周期

支出是经济的驱动力。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生产率在长期内最关键,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

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剧烈的波动

而借贷可以使消费超过产出,而还债时又不得不使债务低于产出。债务的短期周期是5到8年,长周期是75年到100年。

如果没有信贷,想要增加收入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率。生产率是提高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信用和货币的区别

货币在交易时就完成了和结束了。

良性信贷和不良信贷。信贷如果能让你产生收入就是良性信贷。例如借钱买电视机和拖拉机的区别。一个是良性信贷,也就是资产,一个是负债。

短期债务周期

扩张-

支出除以销量等于价格。信贷增加,支出金额增加,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央行增加利率,支出金额减少,价格下跌,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影响短期债务周期的因素就是贷款意愿。如果信贷容易获得,经济扩张,反之,经济衰退。短期债务周期由央行控制。短周期不断重复,而且在每个债务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债务和经济增长都会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由于人造成的,因为人具有借更多钱和花更多钱的倾向,而不喜欢偿还债务,这是人的天性。因此,在长期内,债务增加超过收入,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5 ) 经济机器如何运行的知识点

1经济是交易的总和 每次交易,买方使用货币或信贷向卖方交换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 2花费的货币和信贷加在一起为支出总额 3价格等于支出总额除以销量 4最大的买方和卖方是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收税和支出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和信贷数量 5信贷同时满足贷款人和借款人的需求 6Credit into debt 债务是贷款人的资产,是借款人的负债 Remember that spending drives the economy,Because one person's spending is another person's income 7收入增加信用度越高,贷款人更愿意借钱 8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具备偿还能力和抵押物 9债务量的波动有两大周期 10借贷只是提前消费 11在没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

12借债形成周期

13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售商品的增长速度,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将利率上涨,具备接待能力的人会减少,现有的债务成本也会上升。当支出减少,价格下跌,为通货紧缩,此时,央行降低利率,经济加速。上述过程为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到8年,在几十年中不断重复。

14在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了长期债务周期。当人们过度借贷消费称之为泡沫

15减轻债务负担的四种办法

老百姓,企业和政府削减支出

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来减少债务

财富再分配,从富人转移给穷人

央行印发更多货币

以上四种方法,为现代历史上,去杠杆化过程

 6 ) 本质是交易和借债

这个视频有2个小问题。1.“不要让收入增长超过生产率”——以免有些老板在谈工资时候会说年轻人收入太高不好这种话。这句应该改为不要让负债超过生产率吧,收入之所以能超过生产率是因为债务泡沫。但对个人来说钱就是钱。除非这个人因为过高收入而不可逆过高支出/举债。2.没有提到富者越富穷者越穷,a.因为富人钱多,能杠杆到更多钱:一个他们自己生产率,一个可以杠杆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通过债或者说金融产品)。同时他们更耐小的经济波动。b.解决方法是财富再分配,税收很难达到效果,继承和社交使得财富再分配如同笑谈。

这个视频讲的是

1.生产率提高

2.短期周期

3.长期周期

本质是【交易】和【借债】。

还是很有收获的。我之前的感想//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900127?dt_dapp=1 是横断面,这个视频是个时序角度(类似队列研究)。帮我融汇贯通了一下。非常感谢。

 7 ) B站高分短片:30分钟看懂【经济萧条】是怎样产生的?(附:汉化版视频)

联想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种种,甚至有些不寒而栗。

前几天,手里有些闲钱不知如何打理,问大家最近都在关注哪些理财产品。

有位豆友跟我说“最近这个阶段,谨慎投资”,并建议我去看一部短片——《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这是一部只有30分钟的经济学短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经济运行的动力、规律、周期,可以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们所经历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现象。

看罢受益匪浅,联想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种种,甚至有些不寒而栗。

附上B站的汉化版本: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全集)_哔哩哔哩_bilibili

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知识点:

1, 支出(消费)是经济的驱动力。

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你花的越多,别人挣的就越多,反之亦然。

2,经济增长的本质:

收入增加→借贷增加→支出增加→另一个人收入增加→另一个人借贷增加

3, 3个主要的经济动力:

1)生产率的提高

2)短期债务周期(5-8年)

3)长期债务周期(75-100年)

它们影响着经济的扩张、衰退、通胀、紧缩、去杠杆化、萧条、赤字等经济现象

4,经济衰退的特征:

随着支出和收入的下降,信贷减少,资产价格下跌,因为无法偿还债务,人们开始出售资产,支出下降的同时,市场充斥代售资产,股票市场暴跌、不动产市场一蹶不振(抵押物、固定资产价值下降),银行进入困境,恶性循环开始。

5,如何去杠杆化?

1) 个人、企业、政府,削减支出

导致企业裁员、大批个人失业

2) 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

导致资产及收入以更快的速度消失(资产贬值)

3) 财富再分配

向富人征税,缓解贫富差距,导致阶级矛盾,甚至社会动荡

4) 央行发行更多货币

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和政府需要合作,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将钱借给政府,让它能够运行赤字预算,通过增加计划和失业救济金,促进人们支出。

参考1920年去杠杆化的德国,使经济恢复大约需要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6,3个经济发展原则:

1) 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否则债务最终会把你压垮。

2) 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否则会使你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生产率的提高对于长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8 ) 文字

对于一个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真的蛮好

经济作为一个机器

三股主要经济动力(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

= 几个简单”零部件“ + 交易的无数次简单重复(人的天性驱动)

1、交易——经济机器最基本零件,所有经济周期和动力都是交易造成的

买方 使用信用、货币 向卖方 交换 商品、服务、金融资产

信用 + 货币 = 支出总额(经济的驱动力)

支出总额 ÷ 产销总量 = 价格

2、市场——由买卖同一种商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组成(小麦、汽车、股票、石油、黄金、水果、化工等),由所有市场内的所有交易构成

经济运行的所有信息= 全部市场的 支出总额 + 产销总量

主体:个人、银行、企业、政府 以上述方式进行交易

政府——最大的买方、卖方

= 中央政府(收税、花钱)+ 中央银行(通过 影响利率、发行货币 控制 货币、信贷 数量)不同于任何卖方卖方

4、信贷——经济中最大、最变化莫测的组成部分,所以最重要

贷款人(想要钱生钱)借款人(想买自己暂时买不起的东西,如创办企业)

(利率高,借款减少,借款门槛高;利率低,借款增加,借款变得容易)

双方通过协议建立信贷,产生债务(借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

将来 借款人 偿还本金+支付利息 ,交易得以完成

借款人获得信贷,借款人支出增加,(支出是经济驱动力),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支出更多,另外一些人收入更多,信用度(偿还能力+不能还债时的抵押物)更高,借贷增加(借款更容易),从而支出增加,另一些人的收入增加,导致借贷进一步增加,不断循环,这一自我驱动的模式导致经济增长,产生经济周期

5、周期

得到多少取决于生产多少,生产率在长期内关键(短期不明显),信贷在短期内最重要,

因为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剧烈波动,因此不是经济起伏的重要动力

但债务是经济起伏的重要动力,通过借债时让消费超出产出,还债时让消费低于产出

债务量的波动有两大周期,一个周期持续大约5—8年,另一个持续大约75—100年,大多数人能感受波动,但由于离波动太近,每天每周都身临其境,通常并不认为这是周期

三股动力如何相互作用及他们在日常经济中的表现

经济起伏并不取决于人们多么善于创新和勤奋工作,而主要看信贷的总量

当没有信贷时,增加支出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收入,提高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由于我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我获得另一个人提高生产率的时候,经济就会增长。

各种交易加以总结,就会发现一条类似于生产力增长轨迹的渐近线,但由于我们借贷,于是产生了周期(人的天性和信贷的运作方式)

借债就是提前消费,你的支付必然超出收入,实质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未来的时间,到那时你的支出必然少于收入,以便偿还债务,周期由此形成。通常一旦你借钱就制造了一个周期,个人如此,整个经济运行也是这样。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理解信贷,因为信贷触发了一系列机械和可以预料的将来在未来发生的事件,这就是信贷和货币不同的地方。完成交易需要使用货币,当年在酒吧用现金买一瓶啤酒时,交易立即完成,但如果你用信用来买一瓶啤酒,赊账,你相当于承诺今后为这瓶啤酒付钱,你和酒吧一起创造了一笔资产和一笔负债,即凭空制造了一笔信贷,只有在你今后清偿了这笔赊账后,上述资产和负债才会消失,债务才会还清,交易才会了结。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钱实际是信贷,美国国内的信贷总额大约为50万亿美元,而货币总额只有大约3万亿美元,在没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方法是增加生产,但是在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还可以通过借债来增加支出,因此有信贷的经济运行能增加支出,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超过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期内并不如此,信贷并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会导致周期性变化,信贷如果造成超过偿还能力的过度消费就是不良信贷,但信贷如果高效率的分配资源和产生收入让你能偿还债务,就是良性信贷,例如,卖完电视机,电视机不会带来任何收入让你偿还债务,但如果你借钱买一台拖拉机,用它赚钱获得更多收入来偿还债务,提高生活水平。

在有信贷的经济运行中,我们可以跟踪各种交易,观察信贷如何带来经济增长。

例如假设你每年赚十万美元,没有任何债务,你可以有不错的信用可以借一万美元,比如用信用卡借,因此你每年可以花11万美元,即使你只有10万美元。由于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另一个人因此挣了11万美元,这个挣了11万美元的人如果没有任何债务可以借1.1万美元,他可以消费12.1万美元,即使他的消费只有11万美元,由于他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而我们通过跟踪各种交易,可以看到这个过程不断自我强化。

借债形成周期,周期会上升,最终也会下降。

6.短期债务周期

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出现了扩张,这是短期债务周期的第一阶段,支出继续增加,价格开始上涨,原因是导致支出增加的是信贷,而信贷可以即刻凭空产生。

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所有出售的商品的生产速度,价格就会上涨,即通货膨胀

表现为: 支出金额 ÷ 产销量 = 价格

央行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因为这会导致许多问题。价格上涨时,央行会提高利率,随着利率的上升,有能力借钱的人会减少,同时现有的债务成本也会上升,等于你每月信用卡还款额会增加。

由于人们减少借债,还款额度增长,剩下来用于支出的资金将减少,因此支出速度变慢,而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环环相扣,人们的收入将下降。

由于支出减少,价格将下跌,即通货紧缩,经济活动减少,经济进入衰退

表现为: 支出金额 ÷ 产销量 = 价格

如果衰退过于严重,而且通货膨胀不再成为问题,央行将会降低利率使经济活动重新加速,

随着利率降低,偿债成本下降,借债和支出增加,出现另一次经济扩张,可见经济像一部机器一样运行。

短期债务周期中,限制支出的唯一因素是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贷款和借款意愿,如果信贷易于获得,经济就会扩张,如果信贷不易获得,经济就会衰退,这个周期主要由央行控制,短期债务周期通常持续5—8年,在几十年里不断重复,但是请注意,在每个周期的低谷和高峰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促成的,人具有借更多钱和花更多钱的倾向而不喜欢偿还债务,这是人的天性,因此在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从而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贷款人会提供更宽松的信贷条件,

这是因为大家都以为形势一片大好,人们只注意最近出现的情况,最近的情况是收入一直在增加,资产价值不断上升,股票市场欣欣向荣,现在是繁荣时期,用借来的钱来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很划算,当他们过度借贷,消费泡沫便产生了。因此,即使债务一直增加,但收入也以相近的速度增加从而抵消了债务,我们把债务与收入比率称为债务负担,只要收入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承受。于是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来购买资产,因为投资促使资产价格日益升高,人们感觉自己很富有,因此尽管积累了大量债务,收入和资产的上升帮助借贷人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信用。但这种情况无法永久持续,也确实没有持续下去,几十年来债务负担缓慢增加使偿债成本越来越高,到了一定时候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削减支出,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收入开始下降,人们的信用因此降低致使借贷减少。偿债成本继续增加使得支出进一步减少,周期开始逆转。这时到达长期债务的顶峰,债务负担变得过重,美国欧洲和世界上其他地区在08年即发生了这一情况,日本1989和美国1929年因同样原因发生这一情况。

现在经济进入去杠杆化时期,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股票市场暴跌,社会进入紧张加剧,整个过程开始下滑并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借款人倍感拮据。随着信用消失,贷款枯竭,借款人再也无法借到足够多的钱来偿还债务,借款人极力填补这个窟窿不得不出售资产,在支出下降的同时,出售热潮使市场充斥代售资产,这时股票市场暴跌,不动产市场一蹶不振,银行陷入困境,随着资产价格下跌,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下降,就进一步降低了借款人的信用,人们觉得自己很穷。

信贷迅速消失,支出减少、收入减少、财富减少,信贷减少借债等随之减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它看起来与衰退相似,但不同之处是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挽回局面。

在衰退中,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借贷,但在去杠杆化过程中由于利率已经接近零,从而丧失刺激功能,因此降低利率不起作用。(负利率)美国国美的利率在1930年和08年的去杠杆化期间下降到零,衰退与去杠杆化之间的差别在于,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借款人的债务负担变得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意识到债务过于庞大根本无法足额偿还,借款人失去了偿债能力,其抵押物失去价值,他们觉得受到债务的极大伤害,不想再介入更多债务,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与个人都失去了信用度。

那么应该怎样应对去杠杆化,问题在于债务负担过重必须减轻,有四种方法:

a.个人和企业削减支出

b.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来减少债务

c.财富再分配(将财富从富人转给穷人) ——税收补贴

d.央行发更多货币

这四种办法被用于信贷历史上每一次去杠杆化过程,美国1930、英国1950、日本1990、西班牙和意大利2010年

当借款人不再借入新的债务并开始减少旧债务的时候,你会以为债务负担会减轻,但情况正好相反,支出减少,而另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这就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速度超过还债的速度,因此债务负担更为沉重,这种削减支出的做法引起通货紧缩,令人痛苦,企业不得不削减成本,工作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这导致下一个步骤即必须减少债务。

很多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而借款人的债务是贷款人的资产,如果借款人不偿还银行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返还其存款,因此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银行受到挤兑而个人、企业和银行出现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萧条的主要特征是人们发现他们原来以为属于自己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并不存在,以酒吧为例,当你用赊账的办法买一瓶啤酒时,是在承诺今后偿还酒吧的赊账,你的承诺成为酒吧的一项资产,但是如果你不兑现承诺不偿还酒吧的赊账,实际上是债务违约,那么酒吧的这项资产实际上一钱不值,它实际上是消失了,很多贷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意味着贷款人得到的还款减少,或偿还期延长或利率低于当时商定的水平,无论如何合约被破坏,结果是债务减少,贷款人希望多少收回一些贷款,这强过血本无归。债务重组,债务消失,但由于它导致收入和资产价值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债务负担继续日趋沉重,削减债务与减少支出一样令人痛苦和导致通货紧缩。

所有这些都被中央政府产生影响,因为收入降低和就业减少意味着政府的税收减少,与此同时失业率上升,中央政府需要增加支出,很多失业者储蓄不足,需要政府的财物支柱,此外政府制定刺激计划和增加支出以弥补经济活动的减少,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政府的预算赤字飙升,原因是政府支出超过税收,预算赤字正是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加税或者举债以填补赤字,但在收入下降和很多人失业的时候,应该向谁融资呢?富人,由于政府需要更多的钱而且大量财富几种在少数人手中,政府自然而然的增加对富人的征税,以帮助经济中的财富再分配,把财富从富人那里转给穷人,正在困苦当中的穷人开始怨恨富人,承受经济疲弱、资产贬值和增税压力的富人开始怨恨穷人,如果萧条继续下去就会爆发社会动荡,不仅国家内部的紧张加剧,而且国家之间也会这样,债务国和债权国之间尤其如此,这种形式可以导致政治变革,有时是极端的变革。

1930年代这种局势导致希特勒掌权,欧洲爆发战争和美国大萧条,要求采取行动来结束萧条的压力越来越大,不要忘记人们心目中的货币实际上大部分时信贷(支出总额—产销总量),因此信贷一旦消失人们的钱会不够花,人们迫切需要钱而你一定记得谁可以发行货币,中央银行可以。央行已经把利率降到接近o的水平,现在不得不发行更多货币,发行货币与削减支出减少债务和财富再分配不同,会引起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中央银行不可避免的凭空发行更多货币,并使用这些货币来购买金融资产和政府债券,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大萧条时期,并与2008再次爆发,当时美国的中央银行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增加发行了两万多亿美元,世界各地能够这样做的其他央行也增发了很多货币,央行通过用这些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帮助推升了资产价格,从而提高了人们的信用,但是这仅仅有助于那些拥有金融资产的人,你看央行可以发行货币,但是只能购买金融资产,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可以向人民送钱但无法印钞票,因此为了刺激经济,央行和政府必须合作,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其实是把钱借给政府,使其能够运行赤字预算,并通过刺激计划和失业救济金来增加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这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但是这个办法将降低经济中的总债务负担,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时刻,决策者需要平衡考虑降低债务负担的四种办法,必须平衡兼顾通货紧缩的办法和通货膨胀的办法,以便保持稳定,如果取成适当的平衡就可以带来和谐的去杠杆化,去杠杆化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和谐的,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尽管去杠杆化是艰难的,但已经可能好的办法来处理艰难的局势确是一件好事,这比杠杆化阶段大量举债产生过度失衡现象要好得多,在和谐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债务收入比率下降,经济实际上是正增长,同时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问题,这是通过适当的平衡所取得的,为了取得适当的平衡需要结合削减支出、减少债务、转移财富和发行货币的办法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有人问增发货币是否会增加通货膨胀,如果增发的货币抵消信贷的降幅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不要忘记重要的是支出,每一块钱的支出无论支付的是货币还是信用,对价格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弥补消失的信贷,央行为了扭转局面不仅需要推动收入的增长,而且需要让收入的增长率超过所积累债务的利率,意思是收入一定要比债务增长的快,例如我们假设有个国家正在经历去杠杆化,其债务收入比率是100%,这意味着债务量相当于整个国家一年的收入,假设这些债务的利率使2%,如果债务以2%的利率速度增加而收入的增长率仅有大约1%,那么债务负担永远不会减轻,必须发行更多货币使收入增长率超过利率,然而发行货币太容易了而且比其他办法受欢迎,因此这个办法易于被滥用,关键是避免像1920年去杠杆化的德国那样发行更多地货币,从而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如果决策层取得适当的平衡,去杠杆化过程就不会那样激烈,经济增长速递缓慢但债务负担会下降,这就是和谐的去杠杆化,当收入上升的时候借款人的信用度提高,借款人一旦显得更有信用,贷款人就会恢复贷款,债务负担终于开始下降,人们可以借到钱就可以增加消费,经济终于开始恢复增长,长期债务周期从而进入通货膨胀阶段,去杠杆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非常可怕,但如果处理得当最终将解决问题,

高债务水平——> 低债务水平 像正弦函数高到低,函数周期性

为了使债务负担下降和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大约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萧条2—3年——>通货再膨胀 半边正弦函数曲线 开口向下),因此有失去的10年这种说法

综上所述经济当然要比这个模式复杂一点

然而把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和生产率增长轨迹结合起来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模式

可以看清我们在过去和将来的处境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三条经验法则

第一,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债务负担最终将把你压垮

第二,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此这将会使你失去竞争力???

第三,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内取得最关键的作用

通缩型债务周期

//www.sohu.com/a/256309632_117959

//xueqiu.com/5583657325/124697401

//www.sohu.com/a/298501357_100249036

她/他人评论:

经济运行三股动力:长期生产率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长期债务周期,理解经济运行关键是理解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因为他们俩更为复杂,二者周期更贴近一个人现实能感受到的生活。首先,短期债务周期的起伏由利率控制,高利率则较少信贷,经济下滑;低利率则较多信贷,经济上升。因而短期的波动就是由利率驱动的起起伏伏。但要注意,短期的起伏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信贷规模会逐渐扩大,也即信贷越来越多,进入繁荣期,也是泡沫的前兆。此时收入和债务同时高企,直至债务成本(利息支出)高于收入增加时,达到长期债务周期的顶峰。为了弥补债务成本,人们开始出售资产来增加收入,此时资产市场供过于求,资产贬值,因而信贷会减少,进一步加剧整体经济的下滑。此时,即使利率为零也无法使得债务增加,因为银行可以观察到借款人资产贬值、债务高企,风险增大,宁愿放在银行里也不放贷出去,经济开始衰退,信用消失。来到去杠杆化时期,通过减少支出、债务重组、财富再分配和印发货币,得以弥补经济中消失的信贷,使得信贷+收入的总额是增加的,经济逐步恢复。和谐的去杠杆化的关键在于通货紧缩与通货澎胀相平衡。整个模型,最重要的理解部分在于那一杆左边债务右边收入的称,短期是两边的上升下降,长期是同时的巨额增加,衰退是信贷的消失与收入消失的互为因果。政府做的是增加右边的收入来弥补信贷的消失。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通过逆周期投资来获益。即在衰退期购入低价资产,待繁荣期时售出。或者像《大空头》中一样,提前计算到衰退的到来,做空经济。虽然这很冷酷

根据各国立法的不同,中央银行同政府之间的关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美国、德国、瑞典、瑞士等国为代表。其中央银行是完全独立于政府的。美国、德国、瑞士的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能直接对中央银行发布命令,不能干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中央银行独立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第二种类型:以日本、英国、法国等国为代表。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却独立于政府。日本等国的法律规定,中央银行由政府主管,因此从法律形式上确定了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但在中央银行的实际运行中,政府极少行使监督等权力。相反,还通过一系列机构(如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来强化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三种类型:以意大利、巴西为代表。中央银行完全隶属于政府。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制定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重大金融改革必须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或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

 短评

半小时上班路上温故知新

3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瑞达里欧的新书《债务危机》也已经出版了,喜欢这个视频的朋友可以去学习一下...

6分钟前
  • 问就是菜狗
  • 力荐

非常清楚:3条线:生产率线+5-8年的短信贷周期+75年的长信贷周期。2个中介:政府及央行,通过合作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信贷过多时央行提高利率,造成短周期;由于人们总是倾向于多借钱,所以长周期无法避免。4个去杠杆方式:少花钱(别人少收入)+债务消失或重组+转移支付(三种方式都很痛苦会造成通货紧缩)+印钱(通货膨胀,过多造成恶性膨胀)。3条准则:收入增速要超过债务增速+收入增速不要超过生产率+努力提高生产率。

11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通俗易懂,不过我感觉我还得再看几遍……

1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国语中字版):www.bilibili.com/video/av6496369——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英语中英双字版):www.bilibili.com/video/av63901182——三条经验法则:第一,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第二,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第三,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1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经济周期 根本是供需或者说 买卖关系 而其中的根本又是信贷关系,其中的主导者有中央银行。经济的周期发展也是犹豫信贷的此消彼长引起的周而复始经历繁荣鼎胜崩溃修复这个过程。中央银行常规的调节措施是利率调节,而出现崩溃状态导致去杠杠化失灵,从而引发四种解决方案印制钞票,加大富人税收,还有两个想不起来了。而纪录片最后点睛的提到经济对现实和个人的指导意义是,一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二保证生产效率的增长速度超过支出的速度。三控制负债。

22分钟前
  • pepper 安
  • 推荐

看八点新闻前来一段(已然进入老年生活节奏)。还不错。最终结语发人深省:莫涨债快于涨薪(我还好);莫涨薪快于涨产(我流汗);涨产是重点(流汗且同意)。

23分钟前
  • 闻人林
  • 推荐

一部只有30分钟的经济学短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经济运行的动力、规律、周期,可以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们所经历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现象。联想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种种,甚至有些不寒而栗,B站有汉化版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下~

25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B站/通俗易懂

28分钟前
  • 神威太太
  • 力荐

短小精悍,适合科普

30分钟前
  • 嵌入式风险防控
  • 力荐

我脑子里对经济的定义,一直是这个片子给的,小人一上一下

34分钟前
  • Appleseed
  • 力荐

疫情把短期周期搞得乱套了

36分钟前
  • 邮差总按两次铃
  • 力荐

《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课前预习课件。

38分钟前
  • Showing V1.4.1
  • 力荐

详尽向经济学小白解读经济运行规律,信贷对整体经济规模的促进有着巨大的作用。

39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力荐

看完才发现是Ray Dalio的,逻辑简单,三十分钟的体量能讲通顺这些还能让人明明白白 很不错

41分钟前
  • 辛子
  • 力荐

这个短片太厉害了,是桥水创始人瑞·达里欧和他的团队做出来的关于债务危机的简化模型,动画诙谐流畅,讲解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想要了解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债务与信贷的概念的人。虽然这个模型很简单,有些地方有欠缺甚至与一些主流的经济学观点不符,但的确很好用,甚至帮助桥水成功预测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然,真正的模型会很复杂,这个短片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视角)PS:达里欧的新书《债务危机》中文版最近才出版,看书之前可以先看看这个短片,之后读起书来会更轻松一些。

42分钟前
  • Blank Grid
  • 力荐

通俗易懂

47分钟前
  • 迷鹿菲
  • 力荐

真正的干货,真正的知识,你买不到吃亏,也买不到上当,看三十分钟,这就是一个值得的投资。

50分钟前
  • 柯里昂妮
  • 力荐

通俗易懂啊!真是厉害!

52分钟前
  • yoshiwei
  • 力荐

一个做得很细致的经济学科普纪录片,大部分是我大学时学的,然而差不多都要忘光了。画面很精致,关键还是原理。

55分钟前
  • Claudi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