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之上

战争片大陆2021

主演:陈伟鑫,吴嘉辉,聂劲权,应林坚,陈雨泽

导演:刘智海

播放地址

 剧照

云霄之上 剧照 NO.1云霄之上 剧照 NO.2云霄之上 剧照 NO.3云霄之上 剧照 NO.4云霄之上 剧照 NO.5云霄之上 剧照 NO.6云霄之上 剧照 NO.13云霄之上 剧照 NO.14云霄之上 剧照 NO.15云霄之上 剧照 NO.16云霄之上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09-04 02:45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在生存与毁灭间行走的战争电影。在战争废墟的慷慨悲歌中,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这是一条赴死的军令,他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殊死搏斗。同时洪启辰还经历着战友们对于为何赴死的拷问,和大家相继死去的困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任务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完成。有人因为信仰而选择坚持,有人忠于使命而毅然牺牲。影片用中国诗性电影美学讲述了中国1935年一次富有革命忠诚的军事行动,将残酷幻化于诗意,共同参与一次具有使命感的向死而生。

 长篇影评

 1 ) 滤镜风景片

我很不解这样一部恶心人的影片是怎么拿到金奖的 三个月没去电影院,竟然看了这种狗屎 一部所谓的实验性影片,充满了装逼和无意义的刻意 开头向后拉,以及一系列慢镜头,并没让我感受到任何的诗意,反而是想刻意制造诗意的装逼心理。前半部分的调度和运镜甚至蠢得和猪一样。本来没有任何诗意的影像,非要生拉硬拽一堆塔可夫斯基式的自然景观。我看不出对伊万的童年的某种借鉴,我只看得见对伊万的童年的羞辱。跟拍式长镜头完全是为了角色行为的形式层面的服务,一种纯粹的模仿,和捕捉、还原、再现毫无关系,假如说一些影像是装逼,那这种长镜头还有着毫无意义的傻逼,兼职不堪入目。运用一系列的意象与梦境,我看不见任何与影像、情节有关的意义,我只看得见这个导演的傻逼、毫无意义的意淫。 还有所谓的消色,你制造出的不是一种战场上的荒凉与虚无,你那是几坨黑到处晃了一个半小时,看完之后我甚至记不清谁是谁,就只记得一坨黑影。要是说娄烨晃,但别人之前会有行为与环境的轮廓来表现某种时代的空虚与哭泣,但你这是啥??你这就是几坨,屁都不是 想学塔可夫斯基?你只会用自然景观装毫无意义的逼。想学达内的跟拍?你找条狗围着你跑都更有影像感。不得不说,一摊狗屎 如果说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那就只有枪战戏,调度不错,时推时拉的运镜完美表现了战争的一种不确定的弹性,很有意思。虽然说这种跟拍毫无意义,但是对于这种战场尤其是类型化的拍法,十分有意思地再现了战场并且专注于战士而非战场,是一种改变,很有用的拍法上的改变。 话说回来,现在的观众因为影片具有实验性而狂吹。但是这种实验性很精彩吗?一种毫无意义甚至是退步的实验,有什么吹的必要吗?鼓励创新,是鼓励进步的创新,而不是只有创新。什么水墨色,消色,什么另样的战争片,有啥吹啥,纯尬吹。看见这些观众这么喜欢烂吹,国产没啥希望了。 狗屎一坨,我后悔了

 2 ) 战争和政治惊悚,电影教育电影体制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教育和制作全部集中于上海,包括南京,电影业者绝大部分来自华东。新中国成立后全部转移至北京,随着北京电影学院创建,电影业者主要来自北方,这种局面维持至今。 中国美院领衔投资并主创本片,利于电影人才更广泛的培养吸纳,利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与实践实现多元发展。 电影的摄影和画面处理相对来说是较容易学习或借鉴的,所以很多影人把它们放在最前列。用摄影和画面去引领人物塑造和故事冲突。本片就是如此。 对于电影的诗意,还是不要提或者少提吧。电影的诗意之美是广泛存在于所有电影中的。 反而任何一部形式主义电影都在电影的类型之中,只是电影的类型概念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没有更新过,亟待有一个再定义划分。 本片是战争惊悚片,甚至有政治惊悚的意义。由艺术院校主导拍摄也是更具电影体制变革的象征意义,尝试探索对电影都是有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

比普通暗调影像再暗一点,还是可以接受。并非空留形式,而是象征1935年工农红军陷入至暗时刻。红军的旗帜如此展示,是一种突破。

影片为表现红军战士在山野森林求生并战斗,几乎全部外景拍摄,难度较大。人性与自然关系多为西方影人涉足。在此,红军战士的人性也是人类的共性。

多处水下拍摄,时长超五分钟。对绝处逢生的惊悚氛围塑造和叙事推进都起到巨大作用。

片中难得一处惊悚以外的革命浪漫主义场景。彩色还原度相对也处于全片最高。女性形象的塑造同工于1984年《一个和八个》。

舞台戏剧效果强烈。周边全黑,战士隐于半明半暗中,还是表达红军的艰难处境,同时隐喻彼时红军内部的思想斗争。中间的战士有着经典的纪念碑式构图。最早出现在爱森斯坦的影片中,如《十月》。

启发于1984《一个和八个》的俯视构图,表现人被困于环境。其实,本片的主旨以及人物线故事线和第五代导演开山作品《一个和八个》高度一致。

还是两侧黑暗中间人物稍明亮的镜头,红军战士有着摇滚青年的不羁神态,手中的火柴燃烧良久。是否表达年轻的红军战士对光明的期许呢?

枪声清脆,树林狰狞,配乐是无旋律惊悚音效,标准的惊悚电影场景,杀机四伏。

最后,血雨腥风中的红军战士,极具象征意义。1935年初遵义会议已经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即将走出至暗力挽狂澜。

全片色彩介于黑白与彩色之间,也是象征红军乃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又一个关键转折时期。 云霄之上,并非立于云端,实则立绝地而生。是中国哲思。

 3 ) 虚与实的诗意质感,如何“听懂”一部获奖华语新片

6月17日,艺术战争电影《云霄之上》正式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本片由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导演刘智海执导;浙江影视集团制片人张凡凡从电视剧领域转战电影;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知名电影人、《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监制徐小明担任总监制;《气球》《撞死了一只羊》《塔洛》导演万玛才旦、《雪暴》导演崔斯韦担任监制;陈伟鑫、吴嘉辉、聂劲权、应林坚、林裔、陈文元、陈雨泽主演。

该片获得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团体)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并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日本京都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知名电影节展。

影片取材于“挺进师”的真实历史,却采用了一个诗意的主题“云霄之上”,导演和编剧希望去探讨的,就是战斗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因此影片中时不时地渗透出一种抒情性,苦难与残酷中始终有一丝拨动人心的东西。这个故事是残酷的,但是决非绝望,因为有一种东西随着情节的展开在慢慢生长,这就是命令、责任凝结而成的那种“非如此不可”——我们知道,这是贝多芬“命运”的前奏。英雄是一种命运,这部影片是讲述英雄的,但是整个故事在告诉我们,其实没有谁天生是英雄,所有这些战士本质上都是普通人,所有的革命者原本都是人民,他们只是勇敢地担当起他们的命运。

导筒本期带来《云霄之上》声音设计和配乐德格才让对本片的幕后深度解析,一同走近这部追求”虚与实的诗意质感”的华语文艺战争片。

《云霄之上》声音设计之 ”虚与实的诗意质感”

1.缘起 有一天万导(本片监制)电话过来说帮中国美院做个声音,我脑海遐想各种,万导在电话那头开玩笑说:“是一个主旋律战争电影,接吗?”我说:“让他们发样片看看。”我做过主旋律,也做过战争电影,但是美院做这样的电影? 当我看完粗片时,非常惊喜,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个主旋律电影,被强烈的风格化影像和质朴小人物故事所触动,尤其它在声音创作上有无限的可能性,决定了我痛快接手,并且在粗剪阶段进入声音创作设计。

2. 声音设计之概念 -------- 从写实到表意

(左德格才让 右边徐晶晶 在魔都SMG杜比全景声棚)

首次和刘智海老师简短的微信交流,我问有没有一些对标的参考电影,刘老师也是开玩笑说:有点像荒野猎人感就好了。我觉得电影气质在声音的叙事纪实层面,的确有相似之处。 但云霄之上有多次幻觉主观的表达是不同与荒野猎人的。所以,我脑海里对这部电影的声音概念是虚与实的交织,客观与主观的交替,那么这部电影的声音不能那么实了,因为给我感受这群人来自五湖四海,共赴一个目的,在当下的社会境遇我觉得它更像是个童话,所以整部电影的声音从非常写实做到写意才符合这部电影的气质。 3.对白 吴语方言的设计,地域色彩强烈,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电影有味道,除了视觉风格外,方言对白的设计,使地域色彩增强视听的气氛,有助于故事的推进。本片中实际上是五湖四海的演员,但是故事发生地在江浙,统一使用吴语,还原历史桥段外,更重要的是会让人有带入感,带入那个区域的真实空间,敌我双方都是用同样的语系,两位男主是江浙籍演员,但为了达到这种视听空间真实性的统一,所有演员都作了ADR(对白自动替换),基本是一个准工艺大片。同期由美院老师马晟老师录制,后期ADR则由徐晓晶老师负责,为了达到极致,以至于一个ADR录音和编辑前后辞退,花了5个多月时间一直在调整统一ADR(主要是抱怨工作强度大,版本多)。因为是第一次的吴语影像呈现,刘导在ADR制作就比较苛刻,同一个演员由至少从三四个人去试音,最终选择最接近人物角色音质的。一方面,配音人员的音色一定要接近每个人物的年龄感。另一方面,在后期重塑这个角色需要真情实感,在某种程度来讲,对于非职业配音演员,都是一次莫大的挑战。ADR在本片呈现中人物形象,产生地域色彩感会引领观众带入那个时空,进入那个故事,相信那个故事。

(徐晶晶ADR录制工作瞬间)

声音整个制作加音乐周期一个月!(按这个体量至少应该三个月)其实我发现我们同样在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像极了这部电影。国美的老师同学们如同电影里的那些战士,废寝忘食迎头而上,加上疫情的不便,我是两次从北京到杭州,再到上海的SMG的杜比全景声去混录,像我正常这样的院线混录最少也得20天,幸好大量ADR的工作徐晶晶老师提前完成,不然根本不可能短短一个月完成,我们用的音轨达到500左右了,为了还原地域色彩感,配音演员也是浙江各个地方,也是为了体现挺进师来自江浙五湖四海,那些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所以光从ADR来而言,其实是个大工程。我记得刘老师为了这种质感,非常严谨考究每种当地的方言,就打鱼妹来说,换了好几个人和音色去考量抉择,而且专门还请丽水话的老师指导,尽力口语化,力求达到本土语言的纯粹。 4.环境 环境声的丰满,使人身临其境 我一直在做电影声音中会强调环境声的重要性,因为环境声的丰满决定了电影感,而电影的画面有沉浸感、立体感,除了画面外,环境声的丰满和层次是实现这种空间感、纵深感、方位感的最重要的呈现方式。 《云霄之上》在这个层面其实难度是很大的,首先以黑白、非黑白的画面呈现出来的影像,它从场景层面看似雷同,比如丛林、溶洞、芦苇地、小镇、破庙、河流、要塞、田地、幻境等等场景,因为你的画面的色彩度明暗度的不同,从声音层面如何塑造场景,如何塑造气氛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开篇窒息的气氛、男主出场后层层危险逼近的气氛(恶劣环境、横尸遍野、苍蝇萦绕尸体、死尸还在滴血、被吊打的战友、紧追不舍的追兵、毒蛇(意向)等等),第一次溶洞里相对安全的气氛(老鲁在溶洞强忍伤痛给自己包扎伤口,用风吹溶洞的回声表现孤独无奈与迷茫,直到小哨子吹口哨的声来化解不安情绪。)其实,每个场景我们都在做“层次”变化。比如,老鲁所在的溶洞和众战士宣誓的溶洞,通过空间大小、声音元素的不同来区别,在设计环境时候,老鲁所在溶洞是相对小的,所以在混对白的时候也相对比后者要“干”一些,直到他从火堆走到洞口才能感受洞穴的回声,包括设计屋外不安的情绪渗透进来“乌鸦”,小哨子紧张的叫喊,以及炽热的知了声,也是为后一场田野间的混战做铺垫。后者,在溶洞里设计了暗流的溪水、以及洞内泉水嘀嗒的声音、烹煮的声音、以及洞内的群鸟,为了区分两者气氛,后者特效来制作群鸟,不仅是为了画面呈现层次,也是声音来丰满洞内的动静,用这种气氛来渲染众人誓死的壮举。

(在预混棚指导四位学生林倩如、王文灿、龚毓琳、林海宏来编辑环境声设计)

5.动效与混录 实实虚虚,保真立意。 动效和混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讨论这部电影的声音调性和风格,影像的独特风格,使我并不想作的那么实,尽管看上去像纪实,如果视听不能匹配画面就会显得苍白做作无力。所以保真是为了一般观众的观影需求,立意才是我们想用声音来去表现意境,以及战争的残酷,毕竟这个美学不是《敦刻尔克》也不是《1917》。它是属于这部电影独有的特质。

我们这边男主洪启程有两次幻景,第一次瀑布跳下悬崖掉入水中,我们设计了水中低频的运用,让男主预见死亡,在水下他发现到处漂浮的战友尸体前,我把所有的声音静默,先让他窒息片刻。我通常给学生上课也强调,无声也是一种强有力量的声音,从声音设计来讲,看到某个画面,听到某个画面的声音。听到某个声音,看到与之相应的画面。听到某个声音,期待与之相应的画面。那么我们把男主在水中挂了窒息的片刻处理成无声,下一个镜头的声音设计成枪林弹雨、激战惨叫声来强化战争的残酷,另一个方面,从男主的主观视角,加入了心跳声来营造紧张感,铺垫后面男主在尸体中穿梭中撞见了另一个他,达到紧张的极致,在此段落配乐也是随着他的情绪也是上升。(配乐段落,接下来讲。)

(第一次男主幻景)

第二次的幻觉其实挑战最大,反复实验数遍,才做成现在的效果。小哨子牺牲后把下雨的环境声抽离,把环境声(雨声雷声知了声加上EQ作闷作窄),只保留动效动脚步和气息声,男主的动效声空灵的(混响)、紧张气息声(很大),而虚幻的另一个他出现时动效是干的、实的、不发闷、不发空的,主观的男主越来越紧张,气息越来越大,被虚幻的他过来“碰”一枪干掉,此刻虚幻的他是没有任何气息的,他是一个虚幻,也是一个死亡的二次预示,用一声闷雷切回到现实世界。我突然想起来《寄生虫》地下室基佑拿着石头紧张情绪的段落,崔太用在环境声(空气声)加了滤波器和混响等效果来做出不安的气氛,加重基佑的气息声来渲染这种紧张气氛。

所以说在混录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一个标准,唯一的标准是它能否为剧情增色和叙事。 当然,在这点上刘老师和国美团队是大胆的,也是纯粹的,所以会让我们尽情地去创作,这是很愉快的,能真的带有激情的。我们本身追求的视听方向也是表意为主,这或许会对习惯了惯有体验方式的观众与其说是个挑战,还不如说是个尝新。或许,在某个层面我的创作有点偏私,在这么强大的影像呈现下,你的声音该如何发挥,如何在声音上匹配画面的诗意感。我想到了阿巴斯,想到了他的《如沐爱河》,影片中明子到教授家之后,画外虚焦的车流声的“侵袭”,以至于他们俩对话时候,环境声越来越大,这些杂音效果,会让观众下意识的以为是后期出了问题,以至于大家会分辨这些杂音而忽略或关注对话,虽然阿巴斯从未公开聊这段设计,但其实就是阿巴斯电影自反方式的一种。所以两次男主的幻景,也通过环境声和效果的特殊处理及混录达到一个反画面的效果,反而会增强了整体这段视听效果,尤其是第二个幻景从色彩和场景无法区分人物,那么就要从声音上大刀阔斧,我向来不会在意被外界干扰,这也是让我觉得做电影声音最吸引我的地方。

男主最后一次的幻景是血雨,也是色彩叙事最高光的时刻,我们在混录时,男主听见远处白匪弹药库的爆炸声后释然,此刻闷雷变为响雷,小雨渐变成暴雨狠狠打在脸上、身上、帽子上,气息声也渐渐从强到弱,到正常,完成任务男主终于可以闭眼甩下心中的包袱,此刻在某种层面死亡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深知其他战友全部牺牲了,环境雨声设计成抽离,进入主观情绪世界,只听到雨声打在男主衣服上的声音,伴随着主基调的小号凄美旋律响起,“砰”一声枪响结束。在这最后一枪上,曾多次和监制们讨论的非常激烈,有的觉得不要这一声,感觉还有一个希望的憧憬,但是我个人认为,最终这些默默奉献的战士,最终还是要尊重“牺牲”这个层面,我觉得全部倒下了,才更能懂牺牲对于当下的意义,所以我坚持下来这样一个设计,刘老师最后还是认可了这样的观点。 6.关于配乐,简约克制中推动情绪 最初我拿到粗片工程时,是没有任何配乐的,我的感觉总是差了一点劲,因为整体基调都比较平,尤其画面感太突出的时候,感觉声音光靠声效还是不够,其实配乐的过程是根据听觉节奏去补气氛的过程。所以我觉得首先不能煽情,不能用传统配乐来烘托,我想到最主要是需要体验感,想到了《老无所依》中混录师Skip曾说,这个片子在声音层面是反类型的,它以环境声、动效声来代替传统犯罪片中密集的配乐,让大家有种偷窥感、和追踪者有参与感。所以在配乐编曲时候抛弃了传统一种编配方式,用氛围音乐来去营造这样的气氛。 比如渡河水鬼那场戏,就用了很多两级的频率来交织,低频的律动暗流涌动,高频刺耳递进提琴来去升华紧张感,也有人觉得这是恐怖片,没错,没有比战争更恐怖的,没有比在水下为了其他战友的安全,捂住战友嘴窒息的,现实就是那么残酷。动效配合音乐,在水下中淡的段落,我们设计只做点动效,其他部分让给音乐来去烘托,一直到他们安全浮出水面,用木船的划桨声、对岸白匪的嬉闹声、还有喇叭播放的音乐(《龙华的桃花》)悠然飘荡在湖面…..

( 在美院移动作战,白天做声音设计晚上做音乐,渡江片段的音乐创作)

一头白匪们在调戏打鱼妹,然而另一头的战士们却又人在水中牺牲,他们在树林间向牺牲的战友致敬告别,此刻第二次主基调的旋律缓缓响起,第一次是在破庙里战友们意见不合到小哨子肚子饥饿辘辘,我觉得那刻需要一点音乐,尽管它不能音乐性太强化,那刻需要一点温情,于是只是用了两轨PAD,一轨打底,一轨旋律(其实和小号旋律一样,只不过变速放舒缓)。

( 在鲁博文牺牲的时候,音效音乐全都Fade out,只保留照片上人的开口说话)

其他部分的配乐尽力做到克制,迷雾森林中以低频Pad为主的氛围音乐烘托不安、危险、紧张,破庙里的战役,让音乐让出动效部分,手榴弹爆炸后,丁松柏完全进入主观世界,他感觉听不清其他战友的叫喊,那些喊声是模糊的,发虚的,而他被炸的耳鸣天旋地转,我们在混录时候把pan转了一圈,来营造这种眩晕感,来呈现他的痛苦。芦苇铺里的配乐尽力做到苍凉悲壮,因为一个个战友开始倒下去,老鲁中弹临死前也是牵挂唯一的念想,那就是让洪队长拿出相片,此刻他也是完全听不清队长在喊什么,而是所有焦点在相片上,这也是呼应在溶洞里他介意小哨子碰他最珍贵的东西,一张照片,此刻我觉得从老鲁眼睛看到了他是多么想“活”着的动力,那么我觉得他内心是可以和照片上的亲人对话,尽管他没有开口,我让照片上的亲人们开口说话了“老鲁,爹爹….” 甚至小哨子牺牲了,洪队长在歇斯底里挖土时,音乐也是点到为止,把洪队长最高的情绪留给他的肢体语言动效。音乐的设计一直是隐蔽的,或者说是收敛的,我想更多的是观众有参与感,因为一开始我在设计声音时候想到了之前玩的PSP游戏,忘了叫什么,类似使命召唤,其实也有参考过《末日不再》那张体验感,音乐不能光自己好听就好,而是能配合动效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在动作戏的时候其实音乐更多潜伏的,让肢体动作脚步甚至气息放大,来破纪实感,让更加主观化。

(德格才让在指导小号的情绪演绎)

(让小号手邹子昊看大影幕来寻找感觉)

(最后用两种话筒(短枪Mic和U87)、两种演绎(带消音器和不带消音)来录制)

沈队长的牺牲到宏队长的血雨是比较难配,需要我一次性看着画面和人物情绪铺到底,其中包含了两个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坦诚,需要悲壮凄凉但不煽情,选择厚重的Pad音色还是比较符合,洪队长在确认弹药库被炸释然,闭眼的时候音乐也变奏到一个情绪变化(也是一个情绪出口),最终音乐淡下去消失,小号既是冲锋号,在此刻是孤独的,所有的战友都牺牲了,所以一开始旋律是用采样用做,后来在上海混录时,朋友叫了一个上音的小号手(邹子昊)来演绎,我让他在杜比全景棚找着感觉,陈申老师、马老师也不辞劳苦亲力录制小号,希望能捕捉到有肉有血的律动,我不希望他完全遵从我的旋律,当然规定的画面外,我更希望从他个人理解那些战士在那一刻的心境和感受,与是才有了溶洞宣誓的那段小号,也算是我唯一想音乐“煽情”。

(溶洞宣誓,群鸟飞舞,豪言壮语,悲凉的小号响起,将小号的Level渐渐推高)

即便是这样还是有遗憾,比如 沈队长和洪队长在配乐的音色上应该在反差更大一点,因为在芦苇地里的解释丁松柏的那段是沈队长的画外音,有些人认为那是洪队长,为此我们也是讨论激烈,这段画外音如何呈现为是“闪回”或“回忆”,有的支持用混响,有的则不,就要混的贴耳倾诉的感觉。 超现实绘画大师达利说:不要害怕完美,因为你永远也达不到。 至少我在声音设计和配乐尽力不留遗憾,也很感谢国美的老师学生们的信任,一个月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此观影者们也请多多支持这部纯粹的创作吧,有交流我们可以在直播和微博微信继续探讨,谢谢。

(主创左起松柏、德格才让、刘智海、徐晶晶、马晟)

 4 ) 小战役不小,平凡人不凡,从《云霄之上》看战争影片新突破

主编温静导读:正在全国艺联专线热映的以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战争题材电影《云霄之上》引发观众广泛热议。这部体现人性以及人与战争关系的诗性电影在大片云集的银幕可谓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全片浙江方言、水墨淡彩的影像、山水画的视觉质感带来浓郁的代入感、沉浸感、回味感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内心深处。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朝明

“原来战争片,也可以拍出文艺片的惊艳” “‘反套路’的主旋律电影” “这一次,没有炮火轰鸣、没有血流成河,却依然真切地触碰到了我”“听觉视觉的双重新鲜感,很不一样的一部战争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在全国艺联专线热映的以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战争题材电影《云霄之上》引发观众广泛热议。这部体现人性以及人与战争关系的诗性电影在大片云集的银幕可谓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全片浙江方言、水墨淡彩的影像、山水画的视觉质感带来浓郁的代入感、沉浸感、回味感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内心深处。

浙西南是较早由党领导武装起义的地区之一,历经23年持续不断的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浙西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出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伟大浙西南革命精神,不仅诠释着党的初心使命,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由浙江影视集团、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出品,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刘智海执导的《云霄之上》以1935年浙西南挺进师战略转移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以真实、细腻的笔触让镜头聚焦战场上的“无名之辈”,以“守正出奇”的叙事风格、诗意表达、美学呈现让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传承于当下。

这部影片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举斩获“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重量级大奖,并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日本京都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知名电影节展。

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云霄之上》将目光锁定在浙西南游击战中,在这个少有影视作品涉猎的领域,导演和演员们用很巧妙的方式将冲击力放大到了最大化。这部影片也被专家学者誉为“国产诗性战争电影的初声,将赞颂孤勇和信念的故事,投置到浙南湿气缭绕的密林、高山、溪涧里,用水墨淡彩的影像去发酵,就使它凭生了多义性,是一部中国影坛没有出现过的战争片。”

当前,新主流影视创作步入又一高峰期。怎样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写好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如何更真实地展现革命英雄主义,赢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喜爱,的确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影人的使命。带着对“无名英雄”的敬畏与情怀,《云霄之上》进行了勇敢且突破性的探索。

小战役不小 “真实还原”生动

展现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史诗般的革命,呼唤史诗般的作品。而对历史史实的真实把握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完成度。

云霄之上,绽放光芒。在璀璨的革命版图中,浙西南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因为革命者的顽强坚持,浙西南红旗始终不倒,并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浙西南游击队不负使命,不负嘱托,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

守好红色根脉,赓续信仰之光,讲好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党的故事,《云霄之上》 主创团队通过深入挖掘考究浙江独具代表性的发生在浙江大地的重大革命事件为依托,取材自浙西南革命历史史实,通过一支被打散挺进师小分队在群众帮助下完成任务为大部队争取时间的故事,诠释着挺进师战士涌现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 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影片中,我们看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环境,肩负使命的挺进师战士们没有半点气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秉持勇猛前进的挺进姿态,顽强战斗在崇山峻岭之间,他们失去外部联系依旧独立斗争,硬是在敌人眼皮底下,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笔者看来,《云霄之上》不是扁平的历史叙事,而是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支撑起的叙事,润物无声之中饱含铿锵之力,没有炸场特效、没有战争大场面镜头、没有剧烈的冲突,我们看到了山水间的涌动,几位青壮汉子,在孤悬一线的状态下,以小博大坚守阵地、坚持初心,以平凡的举动抒写信仰的力量,我们也感知到了真实所带来的震撼。

正如浙江影视集团制片人张凡凡在采访时所言:“那群在赴死还是求生中抉择的战士,平均年龄几乎不超过20岁,20岁做出不凡的人生选择,按照现代人的一些想法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影片所呈现的并不是说教,也没有刻意拔高,而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做到的真实还原,因为真实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正视历史、坚持真实,既细心地重构往事,又做出了生动而富有史诗意味的创作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云霄之上》对于历史的还原度较高,浙江故事在发生地取景,全篇南方方言,这种真实感带来的艺术张力让影片更具感染力。在张凡凡看来,使用方言还是基于历史还原的考虑:“从主创到演员,从拍摄地再到故事发生地,再到语言,可以尽情地体现地地道道的独一无二的浙江特色。”

平凡人不凡 以小见大,微观视角

诠释信仰之路,彰显人文关怀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首先是文艺作品,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是题中应有之义。一部《云霄之上》,48小时殊死对决,让人屏住呼吸,热血沸腾。

《云霄之上》遵循一般历史正剧创作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以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手法,既尊重革命历史、再现革命历史,也提升着艺术水准,将革命精神的精髓进行艺术转化,把生动鲜活的形象、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在公众视野。张凡凡表示,《云霄之上》在希望和平的大主题之下,以普通战士的真性情为小切口,以微观的视角展现信念之路。

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这是一条赴死的军令,他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殊死搏斗。同时洪启辰还经历着战友们对于为何赴死的拷问和大家相继死去的困境。一分一秒过去的时间里,有人因为信仰而选择坚持,也有人忠于使命而毅然牺牲。

精神内涵与精神向度的把握决定着创作的立意,而成熟的叙事艺术特别是叙事结构、戏剧冲突、人物关系、细节悬念等的精心把握则是实现立意的基础。《云霄之上》在叙事艺术经验上颇见匠心。

不同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云霄之上》从个体角度出发呈现历史,它所要讲述的事件极为简单——炸毁敌军武器库,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诸多波折,从而牵动不同人物的命运。而48小时炸毁敌方弹药库的命令,不仅考验着战士们的作战能力,更考验着他们的人性抉择。生与死的矛盾心理,信仰转变到铸成全过程,影片在战争之外给人带来深沉的思考。

此外,该片通过寻找、集结、闯关、完成使命等建构,细腻刻画人物的情感,体现挺进师内在的精神力量,显示出较高的思想旨趣,较好地把握了英雄的平凡与崇高、个人情感与革命情怀的相互关系。

“残酷的战争年代,信仰是一个军人内心的终极关怀,自我意志则是他们抵达信仰的路径。”《云霄之上》导演刘智海表示,全片在诗意画境中筑就人性的生与死、残酷与坚忍,反思战争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对群体的意义。

可以说,以洪启辰为代表的挺进师战士,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忠贞选择,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他们用青年人独有的方式探寻新希望,他们更是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群像写照。《云霄之上》让我们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此外,该片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揭示。剧中那些随处可见的生动的细节捕捉,不但让观众能见史见人,更让人物有情有性,让历史叙事有厚度又有温度。

诗意性为质感 以文献式

老胶片的视听营造开创新流派

《云霄之上》的一大特色是,让故事情节与电影场景形成细腻的互动,创造出影片主题内涵在山水景致中的诗意表达。特别是全片以文献式老胶片的视觉营造年代质感,突出山、水、人的诗性质感,全片在诗意画境中筑就人性的生与死、残酷与坚忍。

基于《云霄之上》塑造了在异常困难情况下保持信念完成任务的红军战士群像的故事情节,在电影制作方面,主创团队以低纯度色彩、自然光及现实主义的电影摄影方式,探索战争题材影片的长镜头运用以及镜头焦点介入影像叙事的视觉语言,而摄影机运动与演员表演的互动、明暗影调的控制,以及各种调度等,都让电影尽量接近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

再比如拍摄时使用过度曝光山洞外景设定,来创造光明的氛围。山洞的内景使用低照度,用明暗大反差形成并强化那种压抑的环境。这些镜头将山洞里战士们的这种红色精神的忠诚使命感展现得非常到位,为演员逐步展现角色心灵深处的内容建立了强烈气氛。

《云霄之上》运用吴语方言的设计,使地域色彩强烈,塑造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主人公的视点,从客观到主观,声音设计也随着剧情虚与实的交织,编织出新的声音色彩。本片中用氛围音效音乐来代替传统配乐,在情感连接上用同一个旋律为主基调和变奏,用小号来演奏,渲染出悲壮的情绪,升华着故事的主题。

与此同时,全片的台词和特殊音效都很少,更多的是来自山林间的真实声音,虫鸣鸟叫、湍急水流、风吹叶响,各种真实自然的背景音适时响起,静谧而紧张,把影片整体的复杂情绪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当下,新主流电影怎样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高标准要求,无论是视听观感,还是光影建构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验。《云霄之上》不仅开创了艺术电影新流派,战争影片新风格,更让我们通过浙西南挺进师的革命故事,触摸历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而对新主流文艺作品的创新诠释与表达,正是浙江影视集团近年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云霄之上,是什么?是生死抉择、是信仰力量、更是当下的美好生活。承载着这样重大而深刻的主题,《云霄之上》却做到了大视野与小落点兼顾,大格局与小片段兼容,通过朴实而细腻的群像勾勒,绘就了浙西南挺进师和那个时代的革命英雄用生命书写的绝美华章。而洪启辰为代表的年轻战士在当时正处在二十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动人心魄的信仰颂歌,本身就是对当下青年人感受信仰伟力的最好课本。影片现在正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走进影院一起感受信仰的力量吧!

 5 ) 这就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实体电影院经营困难,院线电影面临着拍摄数量大幅减少、档期屡屡调整、票房缩水等实际问题,不少从业人员都在呼吁救市的重要性。然而,也有不少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近年来受短视频的冲击,观众已经越来越没有耐性集中1-2个小时的注意力去观赏一部电影,他们更喜欢那种精彩镜头的剪辑,或者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短视频。

于是,《指环王》在多年后的重映居然收获了一大波年轻人的差评,理由是“三个小时居然还没有讲完一个故事”、“铺垫太多,不够精彩刺激,反转太少”,要是短视频里的短剧,五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放入了不下两个反转了,且全程都是强刺激的镜头和台词。

所以,不少人在唱衰影视行业,认为在这个全民皆可博主的时代,只要一部手机,每个人都能拍摄出精彩的故事,完全不逊于专业人士。

但我在看完《云霄之上》之后,再一次坚定了一个观点:电影的存在是无可取代的,《云霄之上》完全体现出了电影这种顶级视听语言的魅力,是追求短、平、快的短视频,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获得202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集体)、最佳摄影三项大奖的《云霄之上》,是我看过的气质最为独特的战争片。

这部影片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展示了电影的主题性与艺术性是不矛盾的。

故事取材于红军“挺进师”的真实历史,讲述了1935年,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之后接到军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以挽救300多名战友的生命。

这是一条赴死的军令,他开始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泽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游击战争。

同时洪启辰还经历着战友们对于为何赴死的拷问,和大家相继死去的困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任务似乎越来越不可能完成。有人因为信仰而选择坚持,有人忠于使命而毅然牺牲。

故事并不复杂,近年来也不乏战争题材的电影同样不再聚焦于大的战役或是出名的英雄事迹,而是将视角对准战争中的普通士兵,体现人性在战争中是如何被摧残和锤炼的,《云霄之上》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以往主旋律战争片的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做出了崭新的尝试,成就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从叙事方式来说,影片从始至终都在避免将英雄“神化”的举动,而始终在展现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对信仰坚定不移,他们也有家人,也有牵挂的人,也想过放弃。

有人想着回家收麦子,有人也接到了炸毁弹药库的命令却不想执行,有人当兵不过是为了给阿姐赚嫁妆,他们一开始都没有准备为了当兵这份“差事”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当看到田园被毁、战友一个又一个地牺牲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们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信仰”这个词的力量。

“为了让人们都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我们的信仰。”而他们,看似没有选择,实则是在选择为这样的信仰而战。

从高大全的英雄主义叙事风格向人性化的风格的转变,也更能让身为普通人的观众共情,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捍卫信仰的英雄。

更让我惊艳的,是影片的视觉表达,每一帧画面都美得像一幅画,一幅充满了中国诗意之美的水墨画卷,让人根本想象不到本片的成本仅仅300万,而且全部都采用了实景拍摄。

作为一部弘扬和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电影,影片在浙江丽水市龙泉取景,这里也是当年红军的作战地。

这里人迹罕至,现在依然保持着原始森林的地貌,有一个几十公里长的山峡水库,很适合长镜头拍摄。而电影里四处流窜的青蛇和成群的飞蛾,也不是电脑制作的特效,是真实地活跃在拍摄现场的生物。

而片中的演员们都采用了浙江方言配音,实地实景+本地方言的配置,也让观众很快地得以融入进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

如果说以往的主旋律战争电影的主视觉是热烈的红的话,那么《云霄之上》的主视觉就是沉郁的黑。

影片一改战争片用快速的动态运镜和刺激血腥的作战镜头去展现战争残酷一面的传统手法,更多地采用长镜头和静态的画面去对比展现战争的惨烈和悲壮。

影片的一开始,观众听到的是寂静的山林里溪水淙淙,偶尔传来几声鸟啼,一个长长的镜头推过,在小溪深处,堆满了红军战士的尸体,漫长的寂静,让人忍不住寒毛直立,渐渐地,那个死人堆动了,一个红军战士艰难地拄着枪站了起来……

远处,寒枝寂静,一条细细的青蛇嘶嘶地吐着信子,在无声地窥视着落单战士的一举一动,暗喻着他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的危险。

这一段长镜头,体现出了影片画面的精致和审美的高级,这种无声的留白,胜过千万个震耳欲聋的战争场面,用水墨的、写意的方式去展现残酷战争的拍摄手法,是两种气质迥异的特质的结合,呈现出来的效果,很克制,也很唯美。

影片从头到尾都采用了黑白的镜头语言,没有运用乐器合奏而成的强配乐,而是采用了水声、芦苇荡里的风声、动物鸣叫等自然的氛围音效,让我有种沉浸式观影的感受,仿佛也体会到了执行必死任务的战士们心中的悲怆和恐惧。

因为敌众我寡的客观事实,战士们很难坦然地行走在阳光之下,他们常常是静默地,躲在山洞里、树林中,在黑暗中悄悄地行动,整部电影也在不遗余力地用视听语言展现当时这种肃杀和压抑的氛围。

这也使得画面中偶尔透露出的一丝光明,像是湖上的月光、洞外的一缕阳光、林间丝丝缕缕的光影,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和令人向往,它似乎道出了这些大多数年龄还不满20岁的战士们,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愿意牺牲小我,去保护我们的世界。

因为身处黑暗的人,必将百倍、千倍地向往光明,并为此而战。

战士们循着光走出山洞,带着必须完成任务的决心从容奔赴战场,山洞外的光明与山洞内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战士们“向光而行”的使命感跃然纸上。

就像《孤勇者》里唱的那样:“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电影这门光影的艺术诞生于西方,所以很多东方的电影作品在拍摄手法上还是不免受到西方的经验影响,《云霄之上》虽然算不上大制作的完美作品,但它在表达方式上的探索,体现的是中式的诗意美学。

如果说《我的祖国》里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是用歌唱出的诗情画意,那么《云霄之上》就是用影像呈现出了家园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湖上渔歌唱晚,鱼鹰停在船上,芦苇荡里风声潇潇,远看浪漫,近看却在其间发生着紧张的战斗,两相对比之下,更凸显出和平的珍贵。

这些精心雕琢设计的镜头语言,值得再三地回味,它体现的是人类的思想之美,而非粗浅的感官刺激,而这,就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6 ) 原来战争片,也可以拍出文艺片的惊艳

刚刚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的浙产战争新片《云霄之上》,在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一举拿下三项大奖之后,迅速获得了国内影迷的高度关注。

其实早在去年6月,这部影片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映盛典”片单时,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朴素的呈现手法和新颖的角度立意,在一众影片中崭露头角,让影迷引颈以待。

这部电影通过取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活动的真实历史,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叙事风格。

剧情讲述年轻的红军挺进师战士洪启辰,接到了来自师部的紧急任务,要求他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以挽救前线三百余名战友的性命。

但在敌人的层层围剿下,很快洪启辰的身边就堆满了战友的尸体,只剩他孤身一人还在艰难行动。决心完成任务的他一路躲藏,陆续找到了八个同样被冲散的红军战士,集结起来一起完成任务。

在生死的考验和信仰的碰撞下,九个各自操着南腔北调的战士最终汇聚成一股光明的力量,向着敌人的弹药库冲过去……

这个结构并不复杂的故事,却成功用极其简洁且诗意又写意的手法,如水墨在宣纸上洇开一般,向历史上未曾留名的挺进师红军战士们表达了深情而隽永的敬意。

游击战在红军主题的电影中并不鲜见,但影片却通过铺垫一场不同于普通战争电影的游击战,拓宽了主旋律电影一直以来所固守的边界,并赋予了其更为广泛的意义。

类似前两年的奥斯卡热门电影《1917》所采用的叙事脉络,《云霄之上》同样是从一个普通战士的视角出发,展现他独自肩负重要任务一路克险摧难,直至最终完成任务的全过程。

不同于前者的是,《云霄之上》使用了相当本土化的展现手法——影片所有对白都是方言,展现了历史上红军来自五湖四海的真实情况,同时凝聚了乡土和民族气息。

此外,影片的画面也用水墨丹青画的形式呈现,诗意而又空灵的笔触,描绘出战争画卷背面的残酷。

往深了分析其实不难看出,影片采用这种表现手法,并非只是为了独树一帜,而是真正想把这种手法融入电影的故事和主题之中。

作为一部以游击战为舞台的战争片,《云霄之上》并未着墨非常激烈的战斗场面,连最终战中红军战士的阵亡都仿佛悄然无息,好似花瓣无声无响地归于泥土中。

这样的风格,注定了《云霄之上》不会是一部刻意描绘战争之艰苦卓绝的电影。相反,它对“战争是残酷的”这一主题的表达是极其形而上学的,既露骨又含蓄,就像氤氲在画纸上的浓淡兼具的墨汁,其绘出的图案若隐若现,却又直击人心。

本片在画面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贯穿全片的低纯度色彩和自然光的运用。

尽管全片画面都浸泡在黑白色和低饱和度当中,但是依然能看出,影片在最大程度上使用了自然光源,几处空镜头和关键场景均可以发现这一点,非常难得也尽显摄影的非凡功力。

而镜头中出现的青蛇和飞蛾,也都是片场的真实动物,这些大自然造物的出现,也为阴郁的影片增添了一抹生机灵动的亮色。

再者,低纯度色彩,让画面拥有了或浅或深的质感,进而让人物的状态随着画面风格的变化而更显得空灵,最终现实而残酷的战争故事,被描绘得就像一曲用画笔谱写出来的山水抒情诗——当然,这样的处理也是有目的的。

为了进一步凸显人物心理,影片以虚焦等手法,展现了相当体量的虚实结合场景,把红军战士内心的彷徨,以及信仰的追寻展现得入木三分:

在一个主人公洪启辰为躲避敌人追捕而掉进河里的画面中,他拨开水中漂浮着的战友尸体,无助地穿行在其中,一个人缓缓下沉,最终被岸上呼唤他名字的少年唤醒,从而升向水面,重获新生。

这是一段象征意味极其浓重的场景,对于剧情主线几乎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但也恰恰是这段看似无作用的场景,为影片的叙事和主题定下了基调——《云霄之上》关注的从来都不是战争,而是人,这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的。

这种主题上的主张,也同样出现在影片其他方方面面。

比如,在一场与敌人的遭遇战中,红军战士们一度停手,对着对面正在开枪的敌人说,“我们是自己人”。是的,同为中国人,同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要拔枪相向,自相残杀?在这个问题面前,这场战争的意义几乎荡然无存。

与此同时,影片中最能表现对人的关怀的,还是红军战士之间的碰撞和战友情。

尽管是一路遇到的素不相识的战友,但他们依然为了那三百多个战友的生命,以及帽子上那颗闪闪的红星而聚在一起。他们嚼碎草药相互疗伤,他们围在火堆旁共商大计。

这也是全程都是低纯度色彩的本片,只有在火堆出现的时候,画面才有了一点点饱和度升温的原因——那是关怀的温度,那是人的温度。

正因如此,所以影片结局弹药库被炸,赤红的血雨缓缓落在闭着眼睛的洪启辰脸上,随后逐渐落满他全身的这一场景,才有了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一刻,影片的象征意义和对人的关怀双双达到了顶峰。

也是在这一刻,我们才明白片名“云霄之上”的意义:云霄的下方,只有勉强苟活着的芸芸众生;而决定人成为人的那些东西,永远处在云霄之上。

这一层意义,随着影片故事的落幕,与主题一同得到升华。

观影之后,心中激荡。《云霄之上》无疑是一部极具创新性的优秀文艺战争题材作品——它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关怀,通过简练且朴素的手法尽数展现,从视听上突破了传统战争电影的桎梏,展现了在艺术上的追求。

又创新地使用了相当大胆的表现手法,不仅可以为日后同类题材作品提供可贵的经验,更为影片本身带去深沉主题之外的可看性,以及更宽广解读空间。

在大银幕的视听效果下,相信《云霄之上》将会刷新观众对战争片的既往认知,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战争片观影体验。

 短评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中国美术学院作品,美术实在了得。同《影》一样的水墨化色彩,解决了《影》里脸部发绿的问题,这种去饱和的色彩还挺符合战争题材。剧作方面还是散了点,导致影片内涵很浅,如此拍电影,讲故事似乎成了一件形式主义的事情。

3分钟前
  • 雪球
  • 还行

🌟总体评价:粗粝却细腻。在商业大片队列之外有这么一部,它的存在值得注意。🎯主题主旨:“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才是理想的真谛。”

5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不伦不类的关系户电影,说主旋律不像主旋律,想表达人性也浅尝辄止,毫无理由的黑白色调,整个一个半小时折磨人的观影体验。

9分钟前
  • 容若Wall.E
  • 很差

非典型主旋律

14分钟前
  • 电车
  • 还行

一部“好像这么拍就很像电影了诶!”的电影。瞎芝麻拍。

15分钟前
  • 畅导儿
  • 很差

完成度蛮高,不过更出乎意料的是,现在美院电影团队这么能打,约等于一家不小规模的制片厂。

18分钟前
  • mangojune
  • 推荐

2021北影节。比故事和人物更印象深刻的是影像。一开始是1个人,落水后是2个,山洞里是3个,中间的时候是8+1,突围死掉2个,水下死掉2个,然后重新集结决战,最终成为0。

23分钟前
  • 闲看
  • 推荐

#北影节主竞赛单元# 三星半,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这就是惊悚电影,在反围剿时期红军挺进师这样一个题材下,竟然拍出最特别的元素,晦暗的画面和配乐烘托,各种心理惊悚场景被放置其中,尤其以最后爆炸声后一场血雨染红主角全身,简直带有cult感,尸体、残肢、中枪流血,这些带来的残酷既有视觉上的生猛,又接洽了惊悚场面。剧本不算很好的,可竟然可以拿一个电视电影的剧本,就靠做氛围把这个片子提到一个特别的层次。另外方言配音也是存在混音不够好的问题。总得来说,3分的配音,4分的表演,5分的剧本,6分的视觉风格,居然能做出7分的惊悚氛围感。不够好,但太特别。

24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确实是美院作品,画面没得说,故事性和人物塑造太弱。

28分钟前
  • WAY
  • 还行

万玛才旦监制,嫡系班底护航,包括了德格才让声音指导,意象、声音与万玛才旦电影相通。诗电影追求简单、凝练,最难处理的就是意象符号使用,多则繁,少则薄,本片剧情没表面看起来那么拉垮,不过意味和立意确也不深。影片后半部分真实拍出了战争之残酷,几场水下戏、林间枪战是亮点,部分意识流段落堪称佳章。镜头里,青年演员被拍得特别有魅力。PS,看来以后此类电影不仅要有文学顾问,还要有党史顾问了。

33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我单纯为了这个电影的调色来看的,剧本就不探讨了..production也太差了,差到太影响感官我根本就不在乎这个电影讲了什么了。我还翘班来看的,我是为了什么,一颗星也不想给

38分钟前
  • 癫狂莴苣
  • 还行

三星半吧。这两年主旋律里算很不错的,有一定的影像风格和故事内核,学院风格很明显,摄影调度、色调变化、剧情中穿插的各类意向、多处幻觉设置造成的虚实效果等,使人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想起《1917》、《伊万的童年》等。剧本也算近年同类型里较丰满的,人物有一定的复杂度,各人物间有对比,对于内战有些微反思。但音效差,方言意义不大,区分度不高,配音不行,演员表演僵硬,虽然这个片子也没给演员太多空间。整体模仿和炫技感太强,全靠同行衬托。导演解释男主坚持执行任务是出于他作为唯一读过书的人的自命不凡。 额外吐槽映后:观众想要的是平等交流讨论,而不是听你美院学生轮流抢话筒拍牛头不对马嘴的马屁,想和老师套近乎回学校去干,别浪费全场观众时间。

40分钟前
  • 还行

#BJIFF2021 No.2#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映后还有质量较高的主创见面活动,主创与观众一同全程观看的影片。全片摄影和美术令人印象深刻,其他方面属于一般水平,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部战争片完成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影片故事的大框架像《1917》,风格像《风吹麦浪》,尽管一些地方有似曾相识之感,但仍可见主创在艺术探索方面所做的努力。本片大概值三颗星,但冲着这样怀着赤诚之心为中国电影积极做出探索的主创团队,值得再为他们加一颗星。

44分钟前
  • 平行碱基萌太奇
  • 推荐

四不像电影的典范,像学生短片一样割裂不自然。有调度的美感但是没有剪辑的思维。有制造造型美的野心但是没有驾驭长镜头的节奏感。丁达尔很美但是设计感过强。所以前后镜头差别太大,所谓画面美不像是摄影师的功劳,更像是团队回归了老本行。在表演上也成问题,很多调度演员明显没有踩在镜头的点上,说方言也是吴语一锅炖,指鹿为马。或许电影有某种诗意吧,但是台词太罗嗦太烂,没看出来。不过结局还算有模有样/这种跌跌撞撞混杂的电影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朋友最有拍电影热情的高中阶段。当时他为了拍电影可以三天不睡觉计划落实到秒上。但最后效果也是这种毫无风格和节奏的混杂。不过还好,当时他不觉得烂——真好啊。怀念他!

48分钟前
  • 马德仁
  • 力荐

先说优点,摄影讲究,音效丰富,打鱼小妹的吴侬软语好听,在杜比厅里看很沉浸。再说缺点,套一层黑白滤镜≠水墨化,吝啬台词≠诗意≠适合战争题材,相比起来还是《1917》看着舒服。综上,我愿称之为本届北影节最佳催眠影片。

51分钟前
  • 我变成了小狗
  • 还行

90分钟可以干很多事,但还是不要看这部电影了

56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它带给我们一种希望,主旋律和艺术表达并不是水火不容。战争的真实感不是在于枪林弹雨,是缓慢的危险,是草丛中的蛇,是仓皇的逃跑或追逐,是悄无声息倒下的身躯,是给俘虏喂吃的,是在非人般的艰苦条件中选择云霄之上的信仰

59分钟前
  • 小汤包
  • 力荐

只能说是别具一格的战争片,故事呈现的战争地点不是城市楼宇、小镇街巷,而是在山间田野。开头、结尾的镜头带着一点诗意,没有过分的主角光环和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都是本片特色的地方。整体没有特别精彩,但有佳句,值得鼓励。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故事简单,摄影机距离克制,表现招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场摄影机的十里相送。

1小时前
  • 查令街的浪先生
  • 力荐

复古苏联风格化移置至今特别像爱死机第三季,反而取材扁平了深意,不如搞点前端未来主义

1小时前
  • 3A21LOL友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