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瑞秋·布罗斯纳安,艾利克斯·布诺斯町,迈克尔·泽根,托尼·夏尔赫布,玛琳·辛科,斯特林·K·布朗,简·林奇,扎克瑞·莱维,莉莎·维尔,卢克·柯比,安德鲁·波尔克,乔尔·约翰斯通,马蒂尔达·斯齐达吉斯,许玮伦,努齐奥·帕斯卡尔,马提欧·帕斯卡尔,凯文·波拉克,布赖恩·塔伦蒂诺,卡罗琳·阿隆,贝利·德·扬,辛西娅·达洛,贾斯汀·卢佩,威尔·伯瑞

导演:埃米·谢尔曼-帕拉迪诺,丹尼尔·艾提奥斯

 剧照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2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4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5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6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4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5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6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7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8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19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20:44

详细剧情

  巡演生活既令人心向往之也让人自惭形秽,米琪和苏西还学到了她们在演艺界里终生难忘的一课;乔尔在支持米琪和追逐梦想的同时苦苦挣扎;亚伯欣然接受新使命,而罗丝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天分。

 长篇影评

 1 ) 米琪、苏菲和林志玲

时代困境、个人局限与个人抉择

每个时代都有困境,每个个体都有局限。但时代困境和个人局限不是一回事,时代的困境不一定就是个人的局限。从“皇后区的苏菲”苏菲·列侬身上可以很好地论证这一点。

有谁注意到苏菲的大学专业吗?就像有谁会在乎林志玲的大学专业呢?林志玲是多伦多大学西方美术史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双学士,她的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而且她获得进入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研究所深造的机会,踏入时尚圈只是一个偶然的际遇,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做模特、拍广告这些行为也只是她的副业,我想和大学生业余兼职没有根本的区别,成为如今的八卦媒体上和烂俗推文中的这个林志玲也不可能是她的初心。

林志玲大一时的画作

苏菲毕业于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她的目标是美狄亚、百老汇、莎士比亚,并且显然不是“皇后区的苏菲”(她从未在皇后区生活过)。苏菲没有明说,但她一定在严肃戏剧的道路上经历过重大挫败,她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走这条道路的才气。就在这道人生的坎横亘在苏菲面前时,纽约流行文化界中的王牌经纪人、造星圣手、营销怪杰哈利·德雷克出现了,“他一点都不在乎来自安拉伯的苏菲,他只在乎来自皇后区的苏菲”,他给苏菲制订了一条全新的人生轨道,也将苏菲彻底带离了原先的人生道路。从此,苏菲成为“皇后区的苏菲”,靠着主妇围裙、假肚和“Put that on your plate”式的笑话暴得大名。

苏菲是如何转变的?参见第一季第七集苏菲和米琪的对谈。苏菲认为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被塑造出来的人格,而非一个在舞台上表现真实的艺术家。米琪对她提出质询:“鲍勃·霍普和兰尼·布鲁斯并没有虚构一个人格。”苏菲当时声色凛然:“他们有‘鸟’”。苏菲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作为一个女人想在“属于”男人的行业中取得成就,举步维艰,这一认知当然并没有错。只是她已然坚信,男人都是色情动物,而女人是他们的猎物,女人只有洗去自身的女性特征,将自己装在一个畸奇的套子里,才有可能“成功”。这一刻,她将男人、女人、自己、他人、成功、性别气质通通物化了。

在男权社会,女性发展受到挤压,这是时代困境,也是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中的女性们个人的困境,但我为什么不认可这是个人自身的局限?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毕竟有残存的选择权。也许你终究无法跨越时代的困境,但是你一定可以突破个人的局限。是男权社会倾轧了苏菲吗?是。是哈利·德雷克操纵了苏菲的人生吗?是。是苏菲自己放弃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吗?也是。苏菲·列侬,一个如此负重的名和一个如此革命的姓组合在一起的姓名,成就的却是苏菲·列侬这样一个不堪的人格,这或许正是作者有意的讽刺。

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苏菲·列侬是作为米琪的对立面存在的,虽然她借由哗众取宠的方式成就盛名,却始终无法脱离早期经历烙印的自卑,而且这更巩固了她内心对社会不公的既有认知。但是除开固有的、强大的社会因素,这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心理的贫穷和思路的僵困,她已经认定观众都是媚俗的,男人都是垂涎女色的,她已经不相信自己能够单靠才能和本真就能赢得观众的喜欢,她也不再相信自己有那样的才气走艰辛的艺术道路。这使她自绝理想,自我固化成为一个呆板、肤浅的烂梗谐星,这也注定她只能席卷庸众的狂欢。前提条件不是我们所能设定的,但是最终结局的性质却肯定是我们自己一手书就的。时代和社会就是前提条件,我们自己的抉择和步履才是对人生结局的绘制。

岩石坚硬沉重,但不代表夹缝中开不出花朵。即便开不出花朵,成为未曾屈服的坚韧草蔓又有何不可?我们看到的是,苏菲自己屈服了。甚至后来她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她辞掉哈利·德雷克,选择苏西成为自己的经纪人,她重新登上了戏剧舞台,和最好的戏剧男演员演对台戏,可她个人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转变过来,她没有跨越内心的障碍,亲手毁掉了重塑自我的机会。而事后,她将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我相信令她意识到自身问题的那一刻是,苏西对她说出那句话时:其实你排练的时候演得非常好,的确他妈的非常好!机会本攥在你自己手里,但你自己亲手将之抛掷。我相信这里是一个伏笔,苏菲这个人物在后续故事中还会有新的成长。

相比苏菲,在遭遇接连不断的打击时,米琪展现的完全是另一种样貌。不仅没有因出轨的婚姻而崩溃,反而在那样一个时代成为走出家庭的独立女性,发觉自己热爱的志业,然后勇猛地抓取、前行。一路上,几乎所有人对她的第一印象都是:这是个歌手吧!但她没有让美貌成为她事业的阻碍,她也从不像她光鲜的外表和金丝鸟笼般的家室所显现的那样弱不禁风。在最肮脏、破旧的夜场表演,应对一切油腻的眼光,忍受苏菲对自己的全面排挤,即使在纽约市区一度站无立锥之地,她竟然也挺了过来,而且依旧风姿绰约,从未一脸苦相。最后,在人们无法想到的场合和时刻,以一种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方式,她尽情绽放,光芒万丈。谁能想到她会在风湿关节炎募捐节目上,而且是在被苏菲排挤到午夜时分节目结束前五分钟的时段内,一鸣惊人呢?

在挫折之中,米琪注视的不是挫折,而是微弱的希望,是模糊的路向。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效法的一点,结果只在于做或不做,做了或没做。当然,米琪的这一性格不是天然生就的。在之前二十多年她受母亲的调教和社会的规训,做一个“精致”的女孩,成为一个“摩登知识女性”,而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赢得一个金龟婿的青睐。婚变是一次转折,一记棒喝,使她有了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人生的契机。她跨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不容忽视的是,她也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反主流喜剧斗士兰尼·布鲁斯。

兰尼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一个过早的先锋从而夭折的天才。他是现实中真实的人物,在滚石杂志评出的“50大杰出脱口秀演员”中名列第三,而排在他前面的理查德·普赖尔和乔治·卡林都尊兰尼·布鲁斯为自己的榜样。乔治·卡林说,兰尼是第一个引起语言争端并为此而受苦的人,“而我是第一个引起语言的争端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人。”兰尼·布鲁斯一生因为言论问题被捕9次,1964年被判言论猥亵罪。2003年,在他去世38年后,纽约州撤销了他的罪名。——他生前身后都在用自己的人格与性情反讽美国的体制之弊。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主创艾米·谢尔曼·帕拉迪诺一定是非常热爱兰尼·布鲁斯的,她让兰尼成为整部剧作的精神内核,这使得《了不起的麦瑟尔》在具备无与伦比的喜剧性的同时,还具备充分的严肃性。她让兰尼成为米琪的导师、伯乐和君子之交。每当兰尼出现和消失时,他都仿佛笼罩在一层迷淡的烟雾之中,这使我感动和悲伤,因为我看到了在这些镜头之中,作者对兰尼的爱与遗憾。兰尼早就离开了,在他才及四旬的年纪,在他被无尽的诉讼和自我麻痹的毒品耗尽财产和生命之后。好在后人终于站在他的肩上,摘到了果实。

在兰尼·布鲁斯的熏陶之下,米琪以真实和批判的态度,向喜剧艺术家的道路迈进,这是一条与“苏菲的选择”正好相反的道路。影响时代的人亦即伟大的人必须超越自身的身份、阶级、性别、文化、行业等——即自身一切局限。而这种超越,如果仅只停留在表面的浮饰,那是无法称之为超越的,只有从心理上跨出旧有的禁锢和安适的圈层,从行动上开始践行自己制订的人生纲领,自身的超越才刚刚开始。而一旦你踏上自我超越的道路,你就有得苦了。

末了:某种程度上林志玲向时代妥协了,这是她的个人局限,但与此同时她一直自尊地站在自己的底线之内,她绝不是苏菲·列侬那样的人。虽然她的智慧和职业能力使她准确地站在了米琪和苏菲之间的平衡点上,但我们不能有意忽视这一点,那就是她也是这个时代的男权社会和消费文化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另附第二季剧评:大时代中,我们的挣扎和超越

剧评均首发于公众号:段雪生

 2 ) 。

麦瑟尔和兰尼之间无厘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渊源是本季最大的亮点。感情是一场临时起意又声势浩大的化学反应。兰尼无厘头的临时起意,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心动不已。不仅仅是麦瑟尔,那一瞬间作为观众,强烈地希望能发生点什么,但最后二人不动声色地转身离去,这场景却更值得玩味。这段感情戏太棒了…剧中的兰尼像是某个符号,某个“存在”的符号,这一季中,恰如其分的情感戏也牵出了本季的主题“情感是需要界限的”。任何自我情感的投射和泛滥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爱需要约束,打8分,一如既往。

 3 ) 对于第三季中多条人物剧情支线的解析和评价(个人角度,不喜勿喷,欢迎交流)

这一季在我看来要比之前两季都更值得夸赞。一口气刷完后,十分满足。新一季富有野心地展开了多条故事线,在我看来它处理得非常好,将剧情推向了一定的深度。并在推动剧情和发展人物的同时,也展现了时代背景和那个时代里不同群体的特点。

虽然很少写长篇影评,但在看到网上有人说这季比之前更乱了时,忍不住想写下自己的想法作为反驳。所以如果有什么错误或者不到位的地方,欢迎指责。

首先想说的是,这种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剧情美剧,如果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从主角的身边人物下手,多展开几条支线。光靠主角,剧情就会变得单薄无力。例子有很多,CW台很多剧就爱犯这个毛病(我当年真是看着几部喜欢的cw剧因此高开低走,最后面临被砍23333)。正面例子就像是《少年谢尔顿》,虽然主角是young Sheldon,但如果只讲他,观众会疲劳,所以第三季YS也把剧情点平均分散在了他的几个家人上。同理,如果到了第三季都只是米琪的视角,只有感情的分分合合和事业的一帆风顺,我敢说绝对精彩程度会比现在少一半。

这一季多线发展,而且所有人物似乎都在围绕一个主题——自我实现。或者有些可以说是觉醒。只不过有些自我实现失败了,有些成功了。人物间的对话内容也越来越有意思,有铺垫有暗示有深意。我还记得当自己看到女主爸爸和自己老友在沙滩上的对话,一段与主角或剧情似乎毫无关系的对话,这段话意味深长并且前后衔接顺畅,我当时就觉得,这部剧野心不小啊。

首先,先说苏菲那条线,虽然很多弹幕都在嫌弃这条线,都说很注水很不想看,但我觉得她的狼狈得很有内容,这是编剧绝妙的一笔。怎么说,不仅仅实现了从一个完全的反派扁平人物化身为一个有故事的圆型人物,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足以拿去拍部电影的支线。让我想起了梅姨的那部《跑调天后》。

苏菲,一个在喜剧界已经有很高地位的有钱女人,与舞台上扮演的粗犷大妈不同,她的真实生活每天养尊处优,被佣人们精心照料。前两季对她的描写已经足够讽刺。但这一季,她开始有了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困境,当她想重拾年轻的梦 进军戏剧界。当苏西帮她打理好一切,所有知名的戏剧圈内人都围着她这么一个自带人气卖座的名人转时,她却连台词都不背还提了一大堆要求,平时都是别人帮她开门所以她连开门这么一个动作都已经陌生到要反复练习。

看到这里,插一下段话,我知道编剧绝对无意,但这一段居然十分碰巧地和当下国内演艺圈一些怪象重合了。一些在别的领域攒足了人气的明星,能够凭借自己的知名度赢得资本的青睐,从而大摇大摆地进入演艺圈,无论他们演技有多么糟糕。

回归话题。其实彩排时,苏菲也有挣扎也有用心,甚至给投资人看的那一段表演发挥得让大家都意外。但当她真正要站上舞台时,很遗憾,她慌张了,并在慌乱中不得不本能地用自己老本行的喜剧发挥去讨好观众。这种紧张这种下意识可能不是她的错,但她错就错在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搅乱了其他演员的演出。最后还把这一切,自己的过度自信和自己的不争气,全部赖给苦心安排一切的苏西。

那一集中,她的怯场和米琪直播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米琪可以因为拿到了反人道的讲稿而坚决拒绝出任何声音,(值得一提的是,爸爸看到稿子的立场后,提醒她要注意自己说的话,也可能暗示了爸爸朋友的过去经历给他带来的深刻教训,甚至可以说是无意中切合了最后的悲剧吧),而苏菲却一直活在自己的温室里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经纪人苏西最后对她恨铁不成钢的话也指出来了这点。

女主父母那条线很值得玩味,我真的太喜欢这两个角色了。爸爸的倔强任性中带着对理想对家人的温柔,妈妈的优雅美丽中又带着对自己生活的坚持不放手。爸爸妈妈这条线虽然从第二季开始就一直进行着,像是可爱的穿插曲,受大家喜爱,但这季明显可以看出,剧组开始对这两个人物背景的深挖,和有意为角色发展拓展空间。

首先是父亲这个理想主义者,他其实早就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改变世界,只是一开始把希望错放在一群过家家般儿戏的嬉皮士上(而且那三个嬉皮士居然让我想起了《戏梦巴黎》,不知道编剧是否有意恶搞哈哈哈)。虽然失败了,梦碎了。但从和老友的对话以及他对出版自己戏剧评论的坚持,可以看出他从来都没有放弃。出版后他也经历了个心态上的过山车,从欣喜地把报纸发给每个人,到亲家说他的文章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世界还是那样时他的失落,到最后,当读过他文章的百老汇制作人用番茄砸他并和他打一架后,这个可爱的理想主义就像是重生一般,快乐地翘起脚坐在沙发上,曾经有些小洁癖的他居然连全身的污渍都没有嫌弃。他很高兴自己的文字刺激到了戏剧界的人。他眼里带着光地宣布:文字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优雅又坚强的母亲,也改变了自己曾经封建的思想。因为生活拮据,她不得不回到老家,面对趾高气昂的亲戚,和把她当作三岁小孩的佣人。作为女性,她不被允许坐到正座上参加家族会议,不被允许替自己说话,不被允许反驳那些日常工作只不过是跟工人打招呼的亲戚对她和她丈夫的嘲笑。她的话语权比一个什么都不用做的未成年男孩还更低。明明是曾祖母创造了家族产业,但这家族却表现得让曾祖母这个创立者上桌和他们这群受益的人平起平坐都是他们勉为其难,所以她才会连支撑家庭的钱也干脆不要,直接带着曾祖母肖像暴走离开,哪怕没有家族的车送她回去。没有平等的对待,她宁可不要其他居高临下的亲戚给的一切好处。母亲回来后有段话也很有意思,大概就是指责米琪,如果不是米琪,她不会觉醒,不会觉得曾经那一切有什么不对。虽然这段话是愤怒的指责,但能看出其实母亲已经自愿接受了这个思想。

作为女主的父母,他们也从一开始的不认可,到后来虽然不赞成但还是同意了,接着妈妈能够在痛饮几杯酒的情况下忍着听完女主的段子哈哈哈哈,而爸爸也能放下偏见去看兰尼的演出 帮他说话 甚至和妈妈一起把兰尼保释出来。

再来是夏尔那条线,这条线有点复杂,混合的元素有点多,我的见解不够到位,所以也很期待更加清晰深刻的解析。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平时待人还蛮亲切友好但有时却容易神经质甚至崩溃的歌手。他敏感又易碎,却对米琪格外友好和信任(其实并非主角光环,米琪在那个年代对有色人种的尊重,和巡演成员打成一片,煮东西给大家吃,都体现了她的友好和善良,而心思细腻的夏尔肯定捕捉到了米琪的真挚和友好)。在60年代,有色人种能够混到那个地位,的确是不容易,我个人认为其实也有侧面说明他经纪人的厉害。情节本身就给夏尔与经纪人的关系留了很多猜想空间。

后来经纪人之间的感悟交流对话很有趣。这两对经纪人与艺人就像映射一样。他和苏西都是嘴上吐槽嫌弃着自己的艺人,但实际上却觉得自己的艺人是世界上最棒的,都带着真心的信心和为他们工作铺路的热情。就像夏尔在船上说的,其实一开始抛硬币是经纪人赢了,但他不肯,偏要三局两胜让给夏尔。

而最后经纪人在飞机场上指责米琪的撕破脸场景,其实也早有许多铺垫,而这一转折也给下一季故事发展留下了悬念。看到那个场景,不得不感叹一下演员的精湛表演,那种自责没能保护好艺人又气愤米琪的过失、却念在昔日与苏西米琪的交情和自己艺人隐私的份上使劲克制自己不要当场爆发的样子,看得我揪心。

嘿嘿嘿,然后就是爱情线。前夫这条就不想说了,虽然也想看这两个人复合,但看走向的确不太可能了。而兰尼和本杰明也只是出现了那么一小会,但编剧真的很会,哈哈哈哈,这两个男人简直是理想型的蓝颜知己和结婚对象。和兰尼的化学反应实在是太强烈了,两个知己在一起,相互捧场的样子太可爱了,而彼此之间的认可已经胜过一切观众的掌声。我也很赞同最后点到为止的处理,有些友情需要克制来维持,不能被其他情感和过界而毁掉。然后,沙赞张丽薇,啊,说错了,本杰明的短暂出现真的是一个亮点,他对(健)女(硕)主(高)的(大)爱(的)与(身)包(材)容,和,被(那)拒(张)绝(好)后(看)的心(脸)碎(蛋)真的让无数人立马入股米琪和本杰明这条线。

最妙的当属,这些线从来都不是单独进行,而是穿插着,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彼此,并展现着时代背景,最后又聚合在一起。

很多时代背景都通过剧中元素体现出来了,电台广告赌城点播唱片机等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标志,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外来移民带来的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冲击,黑人群体的地位上升与仍无法消除观念隔离的矛盾,犹太人文化的展现,麦卡锡主义下部分学者的不幸遭遇和另一部分学者的反叛,上个世纪对公众人物性取向话题的禁忌和敏感等等。

这部剧其实更多可圈可点的地方都在于女性觉醒的主题,展现了那个年代女性开始逐渐重视起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规划。当然它一如既往地在这点上用心了,大多数人都会看到这方面,包括服装的精致和很多长镜头的使用,这些有趣之处绝对能得到许多赞美。那些赞美和解析肯定比我写得更加专业和高级,所以,虽然作为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 一个被女主服装搭配迷得神魂颠倒的观众,但我也就不在这些方面上献丑了。

虽然要把整个剧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桥段拆开来对比还是十分不容易的。但要说出我最喜欢的镜头或片段,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后一集的开头那段闪回

一开始,是回忆线,退回到两人热恋阶段并且即将迎来新生儿的时期,镜头 音乐 角色的神情都体现出男女主曾经对当时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待。后来 镜头一转,十分巧妙又讽刺地,回到了当下那条线,同样的地点,当男女主离婚后 连座椅的距离和坐姿都十分明显地暗示了他们的疏离与不耐烦,两人为了孩子上学的问题以及一些生活琐事而争吵。因为忙碌的生活两个人不得不赶紧结束谈话,走出门后两人各奔东西。最后,立马回到了回忆的那条线,男主急匆匆地赶过来结账并欣喜地宣布自己将要做父亲的好消息。

这种强烈的戏剧性的对比转场,就是这部有趣调皮的剧给你开了个意味深长的玩笑。

当然最后,还是想说一下对于我个人来说,小小的出戏,就是,那种蹩脚且插入得猝不及防的中文把我尬到头皮发麻。我并不是说不喜欢看到中国元素,但主要是 如果那个角色哪怕是个越南人 韩国人 日本人 或者爱斯基摩人,当她在骄傲地操着家乡话时,我绝对不会出戏。就像,你在和恋人过夜后,你自己的父母突然跑过来很亲切地问候你累不累,热闹地讨论你恋人的床上技巧。总之,我不是不爱我的父母,只是一切让我太过出戏了哈哈哈。

【补充:几个月后在二刷时,其实也反思了自己的这番话,也觉得对于角色太过苛刻,其实我们应该多包容甚至是鼓励欧美影视里亚裔面孔和东亚文化的客观展现,应该鼓励欧美创作者们不要忽视并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中亚裔的存在。在梅这个角色上,其实编剧是有下功夫的,而且立场也是相当公正的,因此,我也在反思,编剧们的这份真诚其实是可以拥有应得的欣赏。

但是当最后梅和米琪,两名独立自信并带着远大抱负的女性,在酒吧里互相自我介绍时,一反传统电视剧里现任前任的抓马。虽然并非深度对话,但看到这个现代电视剧中仍然弥足珍贵的情节时,我立马就原谅了那些让我尴尬的蹩脚中文和中国元素,因为我感觉到编剧在梅这个角色上的塑造是生涩而又可爱真诚的。

(一切都是本人的观点,不够专业,也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和交流)

 4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生活像散场后的马戏团,总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回归了。

第一季,我们想买她所有的大衣,

第二季,我们想买她所有的裙子,

第三季,虽然我已经总结出了她配色和穿搭的规律,但每次她一出场,我都惊叹,衣服好美,怎么可以这么美,怎么可以这么美!!

亚马逊你们什么时候能推出同系列女装??我愿意贡献出我的荷包,我愿意!

剧组服、化、道一向格外精致和用心,第一季高饱和色、清新又复古的造型,让每个女人都想来一套复古优雅范儿裙子,第二季直接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巴黎街头复刻了下来,而第三季,进入六十年代,赌城拉斯维加斯流光溢彩的夜生活,配上六十年代糖果色LOOK,再遇到浪漫 、忧郁、才华横溢的兰尼 布鲁斯,我简值就象个丝毫无节制力的小孩一样,又是一口气追完。

这部剧就是如此让人上头。

第三季,剧情进入六十年代,无论是主角的米琪,还是父亲安比和母亲罗斯,都被生活夹裹着前行。甚至于她的闺蜜---娇小的女孩伊莫金,这个被苏西称为“她跟我说话,就像一朵花在叫”的女孩,也开始进入秘书学校学习,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即使丈夫深夜回家,也要提前补好妆的完美洋娃娃。

在轻松和幽默之下,剧中也不着痕迹的提取了60年代独特的要素:六十年代的女权兴起、黑人平权运动,还有避孕药---1960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由塞尔制药公司生产的异炔诺酮Enovid。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女性的生育恐惧。

而这被认为是女权运动和文化战争的一个分水岭——允许女性享受性爱而不用担心怀孕,允许女性对于何时以及是否要组建家庭的问题上有了话语权。

避孕药的大型推广引发了一场关于性价值观的持久辩论。

而6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在剧中也有体现。

父亲安比在沙难上与老友的那段对话,老友作为前百老汇的著名作家,却因为在某部作品中被认为有亲共嫌疑而被百老汇圈子排斥在外,被生生断送了整个职业生涯。此前他曾是百老汇最富盛名的剧作家,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虽然他的作品仍然源源不断的被演出,但他却象是被流放了一样,在海边开一个售货亭为生,心灰意冷,再也不写剧本了。

犹太人,著名剧作家,曾获普利策奖,我几乎就认为这是在说阿瑟 米勒和他的《萨勒姆的女巫》了。《萨勒姆的女巫》正是阿瑟 米勒影射麦卡锡主义对于同情共产党人群的镇压而创作的,而阿瑟米勒正是犹太人,他的《推销员之死》曾获得普利策奖。

这剧的用心之处随处可见。

而这一季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句台词:

世界上最伟大的喜剧演员是谁?

查理 卓别林。

世界上最伟大的悲剧演员是谁?

查理 卓别林。

所有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查理 卓别林曾经写过一首诗:

世界就像是个巨大的马戏团

它让你兴奋/而让我惶恐

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

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这基本也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剧的底色。

而关于剧情,这一季主要的核心词是“改变”。

人人都想改变,又都惧怕改变

当安比和罗斯住在乔尔父母家,被他们可怕的生活习惯和用餐逼得快要崩溃,逃难似的投奔正在赌城巡演的女儿,米琪将房间让给父母,自己睡在泳池边的躺椅一晚。

那时对于父母,米琪说了一句话:我的父母还没有适应失去公寓后的生活,他们年纪大了,习惯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害怕改变。

他们真的害怕改变吗,事实上,米琪的父母还真的是非常富有激情,也非常爱她。

安比因为女儿在脱口秀上无意中提到了贝尔实验室,在与上司争论中,当那些人认为米琪也会是个危险分子时,一向懦雅的数学家被激怒了,他不允许有人敢威胁女儿,米琪只是个喜剧演员,在不入流的小酒吧里说段子,怎么就成了危险分子?!

他怒而辞职,回去却被老婆一顿数落,这才想起,原来自己的公寓也是哥大提供的,如果他真的辞职了,那么他们一家老小都要搬出去了。

安比没了收入,就意味着全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了,原来他们精致的大中产生活如此不堪一击,女佣的工钱、女儿、妻子的大额置装费,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水果蔬菜、下午茶的点心和鲜花,安比头开始疼了,因此他质问妻子:我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需要五个房间的男人?我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追求物质的男人?

眼看丈夫不跟自己商量,说辞职就辞职,罗斯气归气,还是决定回娘家,要求支取她的信托基金来支撑生活。

回到家乡的罗斯,看到堂兄弟们所谓的工作就是享受来往的工人们问好,而家族会议她不能列席,只能旁听。甚至于一个几岁的小毛孩都能有一个席位,而她因为是女性,所以不被允许加入。哪怕家庭企业创始人是奶奶,一位女性。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罗丝生气的是这个家族根本不尊重女性,哪怕这位女性受过教育,已成年,已经当了外婆,只因为她是女性,就不能列席会议,并且这份家族基业还是一位女性创办的。

罗丝愤而放弃信托基金的样子,和安比真的好像。

他们已经当了外公、外婆,却不得不接受搬家的混乱,暂时借住在曾经是亲家的家中。

面对混乱的生活,安比会吐槽女儿衣服太多,罗斯会抱怨受了女儿独立思想的影响,她争取独立了,但是却贫穷了。

这个过程不好受。

但打破了以往的旧生活,才能迎来新生活,哪怕是过程很痛苦。

安比重拾年轻时的梦想,用文字改变世界。写剧评发表在报纸上,兴奋的见人都发。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终于接到了一份报纸的戏剧评论员邀请。

妈妈罗斯一向审美品位很高,看人眼光极准,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月老生涯。

父母只有完全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才不会想要去操纵子女的人生。

在终于发现自己擅长且具备天份的领域里,最开始的露脸都是光芒四射的,但当真的要成为一种事业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磨和波折,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渐渐懂得哪些禁忌是绝对不能触碰的。

这一点,数学系教授很懂。他告诉女儿:当你有机会发声时,你要留心你的话。

米琪只听进去了一半。所以,她在脱口秀上先是爆了苏菲烈侬的底细被封杀,又后来提到了贝尔实验室,间接导致了老爸的失业,而这一次,她在紧张中说了过多关于夏尔的生活细节,又让她失去了如此重要的巡演机会。

演艺生涯再次被清零。

成长是释放激情,成熟是懂得控制。

米琪的即兴发挥极具个人特色,也非常流畅幽默。但即兴发挥的问题是常常会容易越界。

可能米琪自己都没有想过夏尔的性取向问题,但她在开场秀上说的话却极度容易引起误解。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女厕,夏尔在照镜子。”

“他只要用他的红宝石鞋子碰三下,他到回到家乡了。”

她没有多想,可这是在公众场合,会有很多人去解读这背后的意义。

希望这一次的教训,能让米琪和苏西记得制定一本边界和禁忌手册。

一样的教训,也在罗斯身上发生着,罗斯的月老天赋刚被激发出来,她兴奋的想到了本杰明这个潜在客户,因为手里正好有一个高个大龄女孩,急于求成,而忽视了本杰明的感受。

同样想要去改变自己的,除了学打字的伊莫金,还有喜剧皇后---苏菲列侬。

在上一季中,苏菲说过,她受过专业的戏剧训练,读的是戏剧专业。但被经纪公司签下时,经纪人曾经和她谈过,如果她想要走一条小众、艰难的路,那么她就坚持梦想好了。如果想收获大众的青睐,收获名气、财富,那么还是走喜剧扮丑更好。

所以,她住高级社区,却要扮演一位皇后区的泼辣主妇苏菲。她甚至从来没有在皇后区住过一晚,只是开车路过那里,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扮演着另一个人。并且经纪人告诉她,只要她保持住,她就能一直火下去。

她在台上粗鲁、泼辣,肥胖,台下她却精于饮食,严格控制体重,爱好高雅。她想要寻求改变,她想要演戏剧。

但当真的苏西为她争取到了剧本,争取到了角色,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时,她害怕了。虽然在投资人出现的那场预演中,她演得超出众人的预期。但真到了上台这一天,她紧张、害怕,慌乱了。

在台上错乱的那一瞬间,她习惯性的开始皇后区的苏菲上身,将茉莉小姐演成了皇后区的底层大嗓门妇女。并且在观众的一片叫好声中,她开始无视其他演员,生生在台上尬演成了大型灾难现场。

苏菲不缺眼光,不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判断力和规划力,但在改变职业走向这至关重要的一场演出中,她失败得很彻底。也许她太在意过去的光环,也许她不自信。

她带着皇后区底层苏菲的面具多年,当想取下那一刻时,才发现,皇后区的苏菲早已和她融为一体,无法分离。

乔尔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却忍不住找了前妻同款

这一季米琪的感情线让很多人着急。

弹幕上全是:米琪你为什么放着完美的本杰明不要呢?,又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让你在关键时刻能刹住车,没有走进兰尼的房间,那可是兰尼啊?

因为米琪还是忘不了乔尔。

她遇到本杰明时,正处于事业低谷,遭遇封杀,没什么演出机会。那个时候,对于未来,她退缩了。即使眼再瞎,也知道本杰明是一个完美的丈夫人选。

她接受了本杰明的求婚。

之后,她接到了夏尔的巡演邀请,这也没什么,但她又一次遇到了兰尼。

兰尼在第二季的表演简值是神作,ALL ALONE是如此的打动人心。一对夫妻,分分合合,最后只有他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在那个瞬间,米琪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她要去巡演,她一定无法做回那个完美妻子,而她相信本杰明是不会接受的,因为他看起来那么好,那么完美。

但她也不想一个人,至少在那个清冷的晚上。她说需要找一个爱她的人,她本能的去找了乔尔。

他们度过了那么多浪漫的时光,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都在乎对方,信任对方,但是曾经的背叛始终是心里的剌,米琪想要乔尔主动一些,所以她一直在给乔尔机会。

那天晚上的本能说明一切。

可乔尔呢,米琪的脱口秀事业越来越顺畅,他为她高兴,但是,他不想再重复过去,在某种意义上,重复过去,就是在不断的否定自我,那种感觉也很难受。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当阿奇也开始想要逃避婚姻中的义务和责任时,他死命的拖着阿奇,哪怕把他打昏,也要把他送回家,送到伊莫金身边。

因为,他搞砸了自己的生活,他后悔又难过,而这一切重新回头又那么难。所以,他拼死也要让好友保住他美好的婚姻和家庭。

他在米琪面前始终是自卑的,他说他不想再借助任何女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自己的事业。

但可笑的是,当乔尔租下了酒吧,遇到了梅,虽然梅肤色、长相、学的专业和米琪都完全不一样。

可连阿奇都看得出来,梅和米琪是同一类型的女性。

乔尔总是会被同一种类型的女性吸引。他受不了米琪的能干和聪明,可他也试过了,小鸟依人的秘书虽然在开始给了他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但时间稍一长,和温顺的女子在一起,他开始觉得无聊。

只有和强大、幽默、聪明的女生在一起才能激发他的活力和热情。

可是,如果乔尔不能真正的变得有责任和有担当,不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真正从心理上尊重、认同和赞赏妻子或者女友的聪明能干,他和梅也不过是会重复过往的生活。

恋爱时米琪最吸引乔尔的优点,婚后也成为了他最讨厌,最想逃离的缺点。

恋爱总是短暂的,时间的闪回,仍是那家店,米琪和乔尔,从求婚的热烈,到得知米琪怀孕时的狂喜,再到两人貌合神离,彼此克制又不耐烦的讨论着孩子的择校,那疏离的动作和肢体语言,无一不是在说明:他们其实已经结束了,只是他们还不舍得离开。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已经第三季了,对于这季米琪事业上的重新清零,让我有了种看《破产姐妹》的感觉,无论麦克斯和卡罗琳她们俩如何努力,最终都会因为一件突发事件,开小蛋糕店的基金总是会被意外清零。但查了下麦瑟尔夫人的原型,貌似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也是,六十年代那样保守的风气下,女性的脱口秀一定是打破了很多的禁忌,也会引发很多人的不适和不理解,甚至是反对和抵制。

这条路并不容易,所以麦瑟尔夫人才了不起。

她最先觉醒,她所带来的这种自由和追求自我的力量,感染了她的父亲,使得那个一丝不苟的哥大终身教授能够面对一堆否定和指责他的人,不再是忍气吞声,而是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是个激进份子,怀念那份热血和热情,面对不公,他愤然辞职,重新找回自己。

这股力量也影响到了她的妈妈,她妈妈再也无法忍受家族中,将她视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幼儿一样对待。她不想再成为事事都由别人替她安排好的那个女人。

而当米琪拿着合约和排得满满的日程单,向乔尔的父亲提出要买下公寓时,她自信满满又坚定的样子,前公公看她的目光中充满了认可和敬佩。

乔尔的父母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四点半起床工作,他们的家业全是他们勤苦换来的,所以他们欣赏米琪这样的姑娘,遇到变故不哭不闹,哪怕去化妆品柜台当店员,哪怕当接线生,哪怕在小酒馆里说段子,她活在当下,勇敢承担,她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也为父母负责。

这样的姑娘,是自己的儿子远远比不上的。

她就象是一个光源,在影响和带动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美好、真实而有力量。

 5 ) 成为不起眼的普通人,就已足够了不起

我在想,大概每个女孩的成长都经历着童话破碎的过程。

小女孩的天真,会让自己成为梦想中的小公主。

如果运气足够好,父母兄弟疼爱、一路顺遂、嫁给心爱的人、不愁吃穿的生活,似乎完美而幸福。

可即便如此,我们仍无法预料是否甜蜜的生活会在某一时刻突然被撕裂。

麦瑟尔夫人的生活,就是如此。

哪怕她出生在富裕且有学识的中产家庭,哪怕她美丽、自律又有趣,拥有一屋子的漂亮衣服,仍会遭遇丈夫出轨、被丈夫抛弃的窘况。

哪怕她有足够的喜剧天赋、放弃和高富帅结婚的机会、演出越来越顺遂,仍会因为说错话而失去和Shy一起巡演的机会。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我们看着麦瑟尔夫人一路打怪升级,但到第三季的最后,似乎一切都回归了原点。没有变得更好,只是走到了另一个出发点。

生活不是直线前进

去年12月,亚马逊一次性放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Season 3)。直到现在,豆瓣评分8.7,和第二季持平,比第一季低0.1分,却是我心中最好的一季。

第一季的剧情,像女频文,有着开挂的“爽感”。

六十年代的美国、犹太家庭,被丈夫抛弃的女人是人生的失败者,更是会被边缘化的人群。

父亲催着米琪去把老公哄回来,母亲急着让米琪再婚。只是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有喜剧天赋,除了当家庭主妇这条路,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米琪以“麦瑟尔夫人”的艺名,开始了演艺生涯。从简陋低俗的小酒馆到电视台,争取每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

第二季,米琪遇到了高富帅医生本杰明。这个近似完美、性格有些古怪而有趣的男人,看起来会是米琪的好归宿。

可就在这个时候,Shy邀请米琪加入巡演。

婚姻和事业,你选哪个?

放到女性独立的风潮中,选择事业似乎是最正确的。毕竟就算在当下,仍然有大量的鸡汤会说:女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保障婚姻幸福。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到了第三季的结尾,米琪不仅没有收获婚姻与爱情、孓然一身,更失去了她本以为属于自己下半辈子的事业。

独立觉醒?亦或是生活真相

如果说前两季是披着糖衣的大女主理想剧,到了第三季,女性主创却赋予剧集更多的反思。

譬如——

放弃本杰明选择巡演的米琪,最终却因自己的失误被Shy终止合作。

一心想女儿再婚的mama,说出了“倚靠男人靠不住”的话,也开始操持自己的事业。只不过讽刺的是:她的事业是“媒婆”——促成不了女儿的婚事就去促成别人的婚姻。

曾经说着女秘书坏话的伊莫金,也去了秘书学校,和一屋子底层女性一起学打字。

而同米琪一样以为自己的经纪人事业顺利上升的苏西,迎来了索菲的自毁式表演,赌球输光米琪的佣金,只能靠烧毁母亲的房子来骗取保险金。

一个个,不是被生活打脸,就是被自己打脸。就连papa也没逃过。

有人说第三季的主题是“觉醒”,是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开始纷纷独立。但我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浅显而又一致的“独立”。

米琪和父母曾经的生活在象牙塔中。papa作为大学教授,享受着住房福利、可靠的收入和尊崇的社会地位;mama来自富裕家庭,从小养尊处优,米琪所有的优雅高贵都源自母亲的言传身教。

只是这个家庭中,最早被生活撕碎、从象牙塔中走入现实世界的,是曾经被保护得很好的女儿。

papa从学校离职,像个懵懂小孩似地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闹出笑话不管,更牵连着家庭的生活水准一落千丈。除了年龄的差异,在社会阅历上,papa和乔尔恐怕没什么差别。

mama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婚姻失败、“人生失败”无力挽救,却因机缘巧合下促成了别人的姻缘,而认为自己拥有做媒的天赋——而这就与当初的米琪一模一样。

米琪和mama都想能像男人那样掌控自己的人生。

只是,掌控自己的人生并不意味着真的能一切尽在掌握中,人生有太多事并非是自己能掌控的。

米琪自认为事业与婚姻不可兼得,却没有问一问本杰明,于是就这样错过了一个愿意支持太太搞事业的高富帅。

米琪买回自己的公寓,是用攒在苏西那的佣金来付首付、用Shy的巡演合约做担保;但她并不知道苏西输光了她的钱,更没想到Shy会取消合约。

“独立”,真的意味着万事大吉的结局吗?

恐怕并不是。

独立只是开端,是独自去面对万事,困境和挫折只会更多。那种掌控自己人生的快感,只发生在少数时刻。更多的情况下,意味着要穷尽全力去对抗未知。

能过上平凡生活已经足够了不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励志鸡汤、成功学风靡全球。不仅是中国,任何国家的书店里,这类书籍都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但在这世界上,能够无病无灾、没有意外地过上平凡生活,已经是大多数人最幸福的模样了。

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人们的转变其实都不是主动的,都是在遭受到了某些“变故”后,才开始思变——如果不能回到先前的平凡生活,那只好努力去尝试新的生活。

对米琪来说,大学毕业找个家境相当的男人结婚,在母亲和佣人的看顾下,能把两个孩子和家里打点妥当,保持身材和美貌,再与同为家庭主妇的闺中好友喝喝茶、聊聊天,这就是属于她的平凡生活。

她并不是为了成为杰出的人而去当喜剧演员。

事实上是“失婚妇女”这个身份,让她失去了平凡生活。

哪怕在现在,离异的身份也算不上是普通人,仍是少数人,也依然会让生活发生重大转折。

虽然故事的背景是在60年代的美国,是充满女性平权、自由言论、反文化运动、反战运动、黑人平权、LGBTQ平权意识觉醒的各种思潮碰撞的年代。但故事讲的并不是“大女主”、“女权”、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在瞬息万变的人生故事里,敢于迎难而上、直面变化的成长。

并不是追求卓越才是了不起。

仅仅是追求幸福,保持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面对不可预期的变化,就足够了不起。

我喜欢第三季的故事,正是因为喜剧面具下隐藏的真实感——1960年代和2020年有很大的不同,可人生啊,一代复一代,却好像并未有什么不同。

可这不就是人生吗?

Tits Up!

最后,Shy演唱的歌曲太好听了。 推荐大家—— 《No one has to konw》

 6 ) 编剧真的有够鸡贼

今天中午看到新一季上线的消息就一直盼着下班冲回来看,从吃饭一直看到半夜两点,终于看完了!又爽又不舍……

不得不说,编剧这一季真是太鸡贼了!此处是褒义的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前两季就一直在宣扬的女性独立和女权在这季被十分明确地一而再再二三强化了;对LGBT群体话题的讨论与以黑人为典型的种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了,还加了个华裔女孩儿;当然,宗教话题怎么可能放弃;还有右翼势力崛起;女性参政;乌托邦式的communist小年轻实际只是一群废柴……这么多社会议题都融进去,这么多政治正确的东西融进去,对任何一个问题有所关心的人都可以找到共鸣或是想讨论的点,编剧难道不是很鸡贼吗?而且由于女主喜剧演员的身份,讨论这些话题多是以讽刺的幽默话语之类的在发表见解,不会让人有主题教育的沉重之感,所以观众能感受到想说什么,但不会觉得厌烦(即使你并不赞成)(当然由于剧情把对立表现得很极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表示赞同)所以我再次要说,编剧真的很鸡贼。

当然,因为有这么多想说的或者是为了引起话题塞了这么多想说的,剧情比起第二季会显得节奏太快(我认为第一季节奏又太慢),这是问题之一。但不影响我时不时为那些好的台词而暂停截图。当然,进展快也有好的地方,观众时刻提心吊胆,真的挺吸引人的。结尾埋的大坑勾着我继续等着新一季。

但是我自己的意见是,下季如果再是这种节奏的话,野心就过大了,毕竟只是8集的量,又想讲好故事,又想包罗万象地传达社会观点。程度太超过的话,可能会有想讨好所有群体喜好的嫌疑。

不管怎样,在新一季出来之前,我还是觉得这是最好看的一季!

 短评

我很肤浅 我只想看到米琪无忧无虑的生活

7分钟前
  • 谁家那小谁
  • 还行

第三季扩大视野,加入政治/种族/LGBT元素,米琪的衣服永远都那么美,最后本杰明为什么出来了!编剧,你为什么要故意塑造一个完美角色!那一大段心碎咆哮真是虚幻而令人心疼= =

11分钟前
  • 满月娜
  • 推荐

奇了怪了你們都在看什麼東西?這劇的服化道、場面調度、鏡頭運用、色彩都是一流水平,加上密集的台詞帶來的巨大的信息量配合演員的表演分明是一場盛宴。這季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爸爸要用“文字改變世界”,媽媽開始做紅娘,前夫哥開起夜總會,蘇西更有責任感,麥瑟爾夫人從不知名的酒吧站到了有三層樓滿滿觀眾的大劇院!最後兩集真是要哭出來了,這季好溫暖啊。

15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兰尼布鲁斯那段太lalaland了,一脚把我踢去站兰尼布鲁斯

18分钟前
  • 推荐

看到本杰明对米琪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我一个鱼跃从吊床上蹦起来,大声的喊出了世界上最卑微的话:求求你们在一起吧!!!

20分钟前
  • RoseDiLibertà
  • 力荐

虽说要根据历史,但是女主真的不能跟兰尼吗???就差临门一脚了!!!!!

23分钟前
  • 奢求一个梦
  • 力荐

本杰明是拿了达西人设的剧本了吗

26分钟前
  • Soleilll_F
  • 推荐

我太讨厌片头的林俊杰了!无法忍受!

28分钟前
  • 兮仔
  • 推荐

为什么又和前夫睡了,男人那么多,干嘛每一季都和前夫缠缠绵绵,一个爽剧搞这么粘糊的剧情

30分钟前
  • LindSay
  • 推荐

本杰明,就决定是你了!!第四季下注本杰明不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34分钟前
  • Lois
  • 力荐

好喜欢Lenny Bruce,智慧、幽默、帅气,偏偏还带着忧伤。歌手Shy让人想起《绿皮书》里的钢琴家,Rachel这点的确越界了,怎么开玩笑都ok,但是out别人的性取向有点过分。整季笑点都在爸爸身上,而Rachel有点停步不前,没有找到事业突破点。前夫不想提,也不想看到。

36分钟前
  • 小宗
  • 推荐

“在我死之前”,给爷迷晕了

39分钟前
  • 23:33
  • 力荐

一觉醒来上线了。第三季虽然内容丰富,但进展其实不快,路演走了一半就被犯错强行结束,折腾一季又基本打回原点,前夫兼老公还是在不停找女友,房子买了还不知道付得付不起,总是让观众悬着心,第四季要为这季闯的各种祸解套,再离婚、事业重启、还房贷,最后,Vegas是结婚圣地真是神来之笔(想起friends),和Lenny的关系就停在没有实质发生之处吧,心疼本杰明,至少应该努力试一次而不是写封信逃跑。。。

42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简直要变成破产姐妹了

43分钟前
  • 季呵_呵
  • 推荐

你前夫哥还是你前夫哥。

46分钟前
  • 王食欲
  • 力荐

LennyBruce这种带点斯拉夫血统感觉的实在是太帅啦!!睡他!!以及,林俊杰请你小声一点我都要聋了!!

51分钟前
  • ASK TANG
  • 还行

不会又是一次性放出来吧卧槽!我就知道会这样。我的数学题型整理妈妈的呀!

52分钟前
  • 棕毛巨贵二大爷
  • 推荐

无语了。现在美剧都是在我考前播吗。这次月考继续追剧~

57分钟前
  • 野生动物
  • 力荐

不必纠结她应该和哪个男人在一起或者是不是胖了这些根本不是重点,从家庭主妇到单口喜剧表演、从布鲁克林的小酒吧到Shy Baldwin的开场嘉宾这些你们都看不到吗? 妈妈那段话“我不需要性别平等或为自己挺身而出,我以前很好,一辈子都让别人替我做决定,我很爱我之前的生活,是你让我变得激情又独立还身无分文。”←这才是Mrs. Maisel真正marvellous 的地方

60分钟前
  • 兔11
  • 力荐

我太喜欢萝丝了!!她回家那段真的绝了,性别意识的觉醒BTW一口气看完真的爽

1小时前
  • 神经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