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

喜剧片大陆2021

主演:贾玲  张小斐  沈腾  陈赫  刘佳  丁嘉丽  王琳  杜源  何翯  何欢  韩云云  包文婧  葛珊珊  史策  黄小猫  许君聪  卜钰  刘宏禄  魏翔  孙集斌  张泰维  郭宇鹏  朱天福  王宇  冯巩  乔杉  王小利  宋晓峰  董若溪  曹贺军  赵婷婷  姬晴  郭祥鹏  李一峰  潘斌龙  

导演:贾玲

 剧照

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2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3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4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5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6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3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4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5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6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7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8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19你好,李焕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6 08:23

详细剧情

  2001年的某一天,刚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贾玲 饰)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为母亲骄傲的她却因母亲突遭严重意外,而悲痛万分。在贾晓玲情绪崩溃的状态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并与年轻的母亲李焕英(张小斐 饰)相遇,二人形影不离,宛如闺蜜。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晓玲以为来到了这片“广阔天地”,她可以凭借自己超前的思维,让母亲“大有作为”,但结果却让晓玲感到意外......

 长篇影评

 1 ) 不喜欢《你好,李焕英》之自我检讨

春节档硝烟尚未弥漫之前,《你好,李焕英》是我最期待的电影,超过《唐探3》。

这份期待源自于同名小品,我太喜欢那个作品了,不时重温也该有五六回。

于情于理,《你好,李焕英》成了我首看的春节档电影,在大年初一早上。

十分遗憾,我不喜欢这部电影,这是其一。

其二,怀着该死的早鸟优越感,在看完电影的第一时间,我在朋友圈点评到:“春节档排雷之《你好,李焕英》,它既不能让人笑,也不能让哭”

结果没料想到,下午某瓣评分出炉,8.1分。

是的,脸蛋有些许灼热,没想到牛年第一记打脸来的那么快。

但仍怀有一丝不服和倔强,猜测可能是水军,或者《王牌》综艺粉先行灌溉的结果,先让子弹飞一会。

没飞多久,评分迅速升至8.3,并坚挺至今。

要说网络真假难辨,使人迷惑,那么身边熟悉朋友褒奖推荐的多了,这时我才愿意承认,原来大家是真的喜欢这部电影

大家喜欢是事实,我不喜欢也是事实,不因大家喜欢而喜欢。

这不值得骄傲,之所以要兜兜转转来强调“我不喜欢”,是要提前堵塞杠精之嘴。

第一,我不是要故事正话反说,为黑而黑来蹭热点,更不是要来彰显所谓与众不同的品位。

第二,我也不是《唐探3》派来的黑子,毕竟昨天我刚“黑”完《唐探3》,细数了陈思诚的傲慢与偏见。

一道美食。

A说好好吃啊,B说太难吃了吧,无疑B很令人讨厌。

我不想做B,所以我本来是打算放弃写《你好,李焕英》的了,直到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

叫“旺仔小歌”的网友她说:“真的很奇怪”。

奇怪,是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

细思极恐的是,作为一枚影评人,如果我的鉴赏审美跟大众不在一个条线上的话,它意味着我从来没有写出跟大众有真正共鸣的内容来,这很要命。

于是,我便开始思考这个“很奇怪”的问题,what‘s the problem with me?

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扭曲?

还好,两个都不是。

对于认为《你好,李焕英》既不好笑,也不好哭的观众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看进去。

电影都是假的,但在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它能够让我们暂时信以为真,跟随角色同喜同悲,这就是电影的神奇之处。

所以很关键的前提条件出现了,那就是“暂时信以为真”。

要不怎么说电影是一场造梦活动,它需要的是故事自洽(剧本)、角色演绎(选角)、环境塑造(服化道)、氛围塑造(配音+特效)等天衣无缝的配合。

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能成功进入贾玲编织的梦里,始终游离在大屏幕之外。

就跟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一样,我们游离在大屏幕之外的人,眼中看到的,也是电影的种种问题。

也许,你们会觉得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就是吧。

第一选角上。

要最大化保留原型的真实性,所以不找年轻演员来饰演相关角色,如果这点还算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电影中贾晓玲的定妆照跟平日综艺节目上的贾玲一样,短发,胖妞(19岁的贾玲可瘦得很),在妆容上也没有做年轻化处理。

那我很难相信贾玲是在饰演一个高中生,她还是贾玲自己,82年生的贾玲,所以你说贾玲拍这部电影真有多大诚意的话,我是不信的。

沈腾饰演厂长的儿子同理,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演员沈腾,他正在扮演一个化工厂厂长的儿子。

好演员是有重塑性的,他能让人忘记他本人,暂时相信他就是电影中的那个人物,这就是选角导演存在的必要。

但贾玲和沈腾演员本人盖过电影中的人物角色,这是我们无法陷入电影世界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细节上。

电影是连贯的一场梦,它不能让观众察觉到不真实,不合理的地方,俗称“跳戏”。

为什么穿过走廊贾玲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李焕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掉下来还砸中了一个人,两个人都可以毛发无伤?

这么一个大活人从天上掉下来,张江等整个化工厂的人不需要对这个来历不明,从天而降的女人保持好奇和警惕吗?贾玲对她的突然出现不需要一个合理解释吗?

另外,贾玲和李焕英对她们穿越后的既定事实,接受的未免太快和太容易,具体可以参照对比《夏洛特烦恼》里面的夏洛穿越,它需要经过一个不信、混沌、再到接受的过程。

还有冷特三兄弟的倒戈,剧情推动太顺利等,都存在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如果是事后推敲发现倒还好,毕竟电影已经看完了,但这些问题是那么显而易见,无法不让人频频跳戏,这是我们无法陷入电影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电影的核心是故事。

喜剧效果也好,催泪效果也好,这都是基于故事之上自然而然催生出来的生理反应。

但在上述的描述中,由于不相信人物,太多细节经不起推敲,让我们始终无法陷入电影世界里面去,所以我们对整个故事是不相信的。

相信,是所有效果的基础,不相信,看什么都是在尬演。

沈腾被扒拉裤子出糗了,不好笑,硬演。

沈腾吃坏肚子憋不住了,不好笑,硬演。

贾玲跟妈妈喝酒聊聊心里话,不好哭,强行煽情。

贾玲发现妈妈的秘密,眼泪飞奔,不好哭,强行煽情。

这就是根本问题所在。

由于不相信,我们跟电影《你好,李焕英》没有产生任何化学反应。

自然我们的观感,就是既不好笑,也不好哭咯。

对于喜欢《你好,李焕英》的人来说。

毫无疑问,你们肯定陷进电影故事里面去了,同喜同悲。

我羡慕你们,你们心底的设防比较低,轻易地让电影进入你们的世界,你们也轻易把自己交付给电影世界,完完全全被电影带着走,也不细究想一些有的没的,你们更容易情绪同频和获得满足。

所以我羡慕你们,至少比我们,更容易值回票价吧。

更多春节档影评,陆续更新中...

《唐探3》:陈思诚的傲慢与偏见 2021春节档避雷指南之《新神榜:哪吒重生》

 2 ) 也许是近期中国荧幕上对女性最友好的电影

虽然不太喜欢用正能量这个词,但不得不说,从来没有哪部中国人拍的女性电影,给过我这么多正能量。

在我印象中,贺岁档喜剧片,要么女性角色缺席(如《疯狂的外星人》就没有女主角),要么因为不尊重女性遭人诟病(如《唐探3》),让女性看了感动,振奋的,着实不多。 胖女孩作为女主角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胖就是不自律”,“爱自己的女人不会胖”已经成为很多女性的共识。 在网红脸充斥银幕的当下,我真的不记得中国还有哪部影视作品,用过胖胖的女主角。 即便动漫里有胖女孩,最后的结果也大都是她通过减肥获得了真爱。胖胖的女孩总是在当配角,要么就是“糟糠之妻”的形象,仿佛只有又美又瘦的才配受人瞩目。 《你好,李焕英》则不然,胖胖的,快奔四了的贾玲演了个18岁的姑娘,还串起了整个一出戏。 这一次,胖姑娘非但没有被歧视,还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她不仅因为热情率真、风趣幽默、活泼机智的性格被大家喜爱,还有挺帅的小伙打算追求她。 正能量。 学习不好还爱闯祸,妈妈却说,“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

“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太戳泪点了。

中国父母素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人认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对孩子要求低,就是对他们不负责。

李焕英妈妈并非对孩子毫无期待,而是选择了一种顺应其天性的教育方式。

女儿爱表演,妈妈就支持她去学艺术,哪怕家里并不富裕,也没有资源。女儿连大学录取通知书都能搞个假的,让父母在庆功宴上把脸都丢尽了,妈妈竟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转脸就给女儿哄乐呵了。

母女之间的温馨和睦,建立在母亲对女儿个性、人生选择的尊重之上。

这部母女题材的电影,最感动我的一点莫过于,李焕英从来没有想把女儿改造成一个“正常的淑女”,一个儒家文化所认可的,规规矩矩,压抑自我,不犯错误,不挑战权威,不瞎折腾不闯祸的完美女性形象。 通常来讲,母亲经常会把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加诸于女儿身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李焕英本人也是一个活泼大胆,极有主见的女性,她是排球队主力,她和李焕英爸爸搞了三年地下恋,她“纵容”女儿做自己的底气,不在于家境富裕,而在于她没有什么攀比心、虚荣心,她一直相信照着自己的活法去活就挺好。 哪怕你不符合世俗意义上优秀的定义,对自己失望至极,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出生是不是一个错误时,母亲还能一直相信你,看好你,而非纠正你,定义你。这是多少子女梦寐以求的亲情!

李焕英的乐观与豁达,真正诠释了你快乐,她就快乐。

很多父母觉得快乐不值钱,真性情不值钱,孩子得“优秀”、“美满”才行。只要孩子不够“美满”,偏离了自己的期望,他们的生活就不美满了。这简直就是中国父母的心魔。 “恶毒女配”也并非是靠潜规则上位 女性题材作品里经常会有一个“婊里婊气”的“恶毒女配”,来衬托女主的“白莲花”。 但这部片里母亲的“死对头”王琴,除了比较凡尔赛以外,还称不上恶毒。 王琴既没有被塑造成妖里妖气的心机女,也没有靠潜规则上位。她有一技之长,是排球队的主力,而且还挺敢拼的,最后大老远跑去深圳了。即便按照穿越前的原始设定,她被厂长的儿子看上也是因为排球赛上表现出色,而非靠什么不正当手段。 这部电影,在逗笑的同时没有矮化任何一个女性。对比拿殴打女性当笑料的《唐探3》和公然歧视剩女、胖子的春晚小品,这部片向我们展示了女导演对女性,以及对人的关怀与善意。 贾玲真棒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得知李焕英的原型就是贾玲的妈妈,得知贾玲年轻时曾被男友说受不了自己女友在台上出尽洋相,被姐姐一脚从马桶上踹下来说必须减肥,但她还是选择了胖着搞喜剧。 我始终觉得,创作出一部被这么多人记住、喜爱的作品,比做个体重标准的女人,拥有一个以老公孩子为标配的“幸福人生”更难得,因为女性创作者面临的障碍太多。 在喜剧这个长期被男性垄断的行当更是如此,人们习惯了男性冒犯女性,而杨笠调侃了一句“男人就是普通又自信”竟然会遭到那么多男性举报。 在《你好,李焕英》这部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电影中,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女性成了主体,不再是男人眼中的评判对象,母亲也不再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唠唠叨叨的中年妇女形象。 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消弭代沟的思路:子女去了解父母,父母接受子女并非完美,认可他们独特的优点。 这样的作品真的是越多越好。 也许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接受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女儿。但我们需要的恰恰是不一样的女性,创作出不一样的女性作品,告诉我们人生还有其他的可能。 我想贾玲的妈妈一定也会为她骄傲。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冬惊”

 3 ) 观众看不到的,是诚意背后的一声叹息(剧透警告)

小丑的悲伤,只有面具才懂。

《你好,李焕英》选择在大年初一上映,不仅仅是从商业价值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贾玲对自己喜剧生涯的自我审视,以及对亲情的重新思考。

当我们在评价一部电影“是否具有作者性”的时候,我们通常是指代影片是否承袭了导演本人的一贯拍摄,调度风格和手法,却常常忽略了,来自于导演自身的生命经历,情感体认的影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作者性。《李焕英》在大年初一这个节点上映,排片已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本片口碑一路走高,其背后的原因当然有很多。

第一,亲情题材,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喜剧形式,符合大多数观众在这个节日点上的情感诉求。光有亲情远远不够,把亲情拍得不痛不痒的影片大有人在,就比方说前一阵上映的抗癌“神片”,成功收获了开年第一波尴尬。《李焕英》是真事改编,其原作同名小品大家肯定也不陌生,把小品与电影做对比,可以发现编剧,导演几处用心的改动。开头,贾玲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从来没有让妈妈高兴过”的孩子,在妈妈临终的时候陪在病床前。但是现实其实更加残酷,贾玲考入中戏相声专业,却有一天猝不及防接到了母亲的死讯,最终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眼。另外,本片最大的亮点就在,年轻的李焕英给贾晓玲缝裤子,贾晓玲猛然发现,原来母亲也穿越回到了1981年,变成了年轻的李焕英,这一桥段在现场赚足了眼泪。此处可见编剧的精到之处。

合作久了的演员会生成一种奇妙的和谐

第二,本片的独特就在于它虽然粗糙,但是真诚。人之大悲在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很显然,贾玲在年轻时已经体验过这一痛苦,《李焕英》是一部标准的商业作品,但是它也是贾玲挖出心中最隐秘的痛处给观众看。“喜剧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这个喜剧所以真实,所以能让人会心一笑,还是归功于它背后切实的情感所支撑。用票买电视,排球比赛,介绍相亲,文艺汇演,每一段单独拿出来都会是一个优秀的小品,让观众笑很简单,但是,让观众笑过之后思考很难。一个从小总是惹祸,成绩又不好的女孩只想要做几件让妈妈高兴的事,这个愿望朴实到几乎没有几个编剧会想到。有人说穿越那一段让人很跳戏,太假。我倒觉得,场景,特效再怎么精致都只是假象,人物情感再怎么朴实那也叫真实。

时代气息,时代符号

第三,有人说作者矫情,一部给贾玲母亲立传的片子怎么能有这么高票房。但是,作为智力正常的观众,我们再怎么沉迷于电影情节也明白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充满了铜臭味的,电影本身也是资本的运作,影院里的一把把泪水,打湿的纸巾背后,是一叠叠白花花的钞票。从这一点上看,可能本片也不值得什么褒扬了,但是,到头来,观众还不是兴致冲冲地捏着电影票挤进影院,在现在的特殊环境下,与其说是资本需要我们,不如说是我们更需要一份经过精心打磨的精神产品。贾玲也过过几块钱的盒饭分三顿吃完,住着几平米地下室的日子,她非常懂得她作为一名喜剧演员,所能提供给大家的,是怎样一份文艺作品,我们需要一个地方洗净积攒了一年的泪水,然后在镜子前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母亲,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贾玲,喜剧界多么奇特的存在

第四,贾玲已经有了较为成熟而且固定的演员班底,至于制作团队,制作体系,尚无从得知。但是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打造一个较为稳定的班底,未来极有可能与开心麻花比肩而立。从剧作上,经过《夏洛特烦恼》一片,开心麻花达到了制作水准的高峰,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显出疲软之态,《西虹市首富》就是实例,但是《李焕英》让观众看到了喜剧的另一种可能。它可以说是《夏洛特烦恼》的另一面,从“爱情诉求”,变为“亲情诉求”,夏洛所做的一切是为了逃避马冬梅,贾晓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母亲拥有更好的未来。从这个人物动机上看,主角又多了一个“自我牺牲”的行动线,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黑白区分现实和过去,这种手法已经不罕见

《李焕英》放在影院里,可能只是几滴泪水,放在一个人的肩上,却可能是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希望每一片创作的真心都不会被辜负,希望每一份真诚都得到应有的回馈,也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听到银幕背后创作者的那一声长久的叹息。

 4 ) 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是不是会过得更幸福?

《你好,李焕英》: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是不是会过得更幸福?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假如有一个按钮,按下它之后,你就会从此消失,而你的母亲会过上富裕的生活,还会有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女儿,你会按下它吗?

这就是《李焕英》中提出的问题。

《李焕英》豆瓣开分8.1分,目前已经涨到8.3分了。

说实话,《李焕英》8.3分的评分是有一点虚高的。

它的确有很多缺点,比如它像一个小品,比如有些笑点还是处理得不够好,再比如有些角色不够立体,像是工具人。

但它扎实的剧本,以及创作者的一片真诚足以弥补这些缺点,让它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好的一部。

除此之外,最后的一个大反转也是加分项,让整部电影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电影开始是贾晓玲前20年的经历的回顾,贾晓玲这20年是碌碌无为,而王琴阿姨的女儿沈婷婷却在美国学导演,月薪八万,所以贾晓玲最大的愿望就是为母亲李焕英争一口气。

然而这一天还没到来,李焕英就遭遇车祸去世了。

与此同时,贾晓玲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1981年,也就是她出生的前一年,见到了年轻时的李焕英。

随后,贾晓玲遇到了冷特。

冷特和贾晓玲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从没让母亲省心过一次,从没做过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所以他说: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得比现在幸福吧。

电影的第一幕像是《夏洛特烦恼》或者《回到未来》,是喜剧片。

从这个时候剧情就朝着《蝴蝶效应》发展了,表面上仍然是喜剧片,但内核是很丧的。

看过《蝴蝶效应》的都知道,男主角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个错误,所以他穿越到了自己还是胎儿的时候,然后用脐带勒死了自己。

《李焕英》也差不多。

贾晓玲一直不知道老天爷让她穿越的意义是什么,正是因为遇到冷特,她终于明白,她穿越的意义就是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王琴混得那么好,因为当年她嫁给了厂长的儿子沈光林。

所以贾晓玲决定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一旦他们结婚了,李焕英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富婆,还会有一个像沈婷婷一样的女儿。

但这么做的代价是,贾晓玲自己就会消失。

因为贾晓玲的父亲是贾文田,既然李焕英没有和贾文田结婚,那么贾晓玲也会不复存在。

贾晓玲自认为从未为母亲争过一口气,所以她决定牺牲自己,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贾晓玲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这段有很多笑点,但如果你能透过这些笑点看到它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它是很扎心的。

因为它体现了贾晓玲的自卑和丧,她觉得自己活着什么用都没有,她凭借自己无法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她才想出这个办法来帮助母亲改变命运。

像沈婷婷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像贾晓玲这样的普通人。

所以贾晓玲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的决定让无数网友都感慨万千。

以至于看了《李焕英》后,很多网友都说:如果母亲生的不是我,她是不是会过得更幸福。

所以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问题:

假如有一个按钮,按下它之后,你就会从此消失,但你的母亲会过上富裕的生活,还会有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女儿,你会按下它吗?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按钮,我很有可能会按下它。

但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并不是如果你妈生的不是你,她就会过得更幸福。

而是,你的母亲觉得有你这样的儿女,就已经很幸福了。

当这个按钮真正出现后,贾晓玲也想按下它,但她却发现按不动,仿佛按钮的另一端有一股阻力阻止她按下按钮,后来她才发现,这股阻力正是来自李焕英。

这一切并没有按照贾晓玲的计划进行,李焕英并没有和沈光林在一起,而是和相爱了三年的贾文田领了证。

贾晓玲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不和厂长的儿子在一起,而是选择了一个烧锅炉的工人。

这时,她才意外发现,不仅仅是她穿越到了1981年,李焕英也穿越到了1981年。

贾晓玲知道,假如李焕英嫁给沈光林,以后会过得很好,至少物质上更好,这就是她撮合李焕英和沈光林的原因。

其实李焕英也知道这点,但她还是选择了贾文田,因为她真正爱的是贾文田。

更重要的是,假如她嫁给了沈光林,贾晓玲就不复存在了。

就算将来她会享尽荣华富贵,就算将来她会有一个月薪八万的女儿,那个人也不是贾晓玲了。

李焕英的选择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假如老天爷给我们的母亲第二次机会,她们可以嫁给富二代,不过代价是她们会失去我们,她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电影一开头就说王琴很爱炫耀,炫耀自己多么有钱,炫耀女儿多么有能力。

再加上这又是穿越片,本以为这是讲述贾晓玲利用“超前思维”帮助母亲发家致富的故事,结局是李焕英成了富婆,贾晓玲也成了有为青年。

但事实是相反的,最后李焕英还是选择了贾文田,还是生下了贾晓玲,最后还是遭遇车祸去世……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唯一的改变是当年厂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从王琴变为了李焕英。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电影并不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可以穿越,我们就可以改变命运,就可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电影想表达的是,其实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贾晓玲也是在这时才明白,老天给她穿越的机会,并不是要她改变什么,而是让她利用这个机会再陪陪母亲。

以前贾晓玲以为和母亲相处的时间还有很多,有的是时间,但当她回过神来,母亲已经离开了。

我们又何尝不是第二个贾晓玲,我们总是忙于工作,总是想先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后再去陪伴母亲,总是觉得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就算现在不陪伴她们,以后还有机会。

但我们错了,母亲根本不需要我们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她们更需要的是我们不要让工作占据所有的时间,而是抽出哪怕一天两天的时间陪伴她们。

还记得贾晓玲和李焕英在饭店的对话吗,贾晓玲说她会看相,她看到李焕英未来的女儿会出国留学,而且收入很高。

而李焕英说,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其实天下母亲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能功成名就当然更好,但功成名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我们没有功成名就,难道她们就会觉得我们不配做她们的儿女吗?

事实是无论我们贫穷还是富贵,成功还是平凡,她们都会以我们为傲。

因为重要的不是我们做出多大的成就,重要的是“我们”。

你说李焕英羡慕王琴吗,那肯定是羡慕的。

但如果你问她愿不愿意成为王琴,成为沈婷婷的母亲,她肯定就不愿意了,因为沈婷婷再有出息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而贾晓玲才是她亲生的。

有人说《李焕英》是女版《夏洛特烦恼》,但两部电影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利用超前思维成为了歌星,从而发家致富。

不仅仅是《夏洛特烦恼》,大部分穿越片都是如此,主角已经提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可以改变命运。

而《李焕英》却反其道而行之。

李焕英明明知道嫁给沈光林会过得更好,但她还是选择了走老路。

贾晓玲自认为从来没有为母亲争过一口气,但李焕英不是这么想的,她觉得现在已经很幸福了。

她不需要有一个富二代老公,她也不需要“别人家的孩子”,她觉得有贾文田和贾晓玲就足够了。

或许贾晓玲没有“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但她才是李焕英的亲生女儿,她是不可替代的,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贾晓玲和母亲一起生活了二十年,她自以为很了解母亲,但其实她和母亲的三观是有很大区别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穿越,她才终于明白,以前的她根本不懂母亲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看《李焕英》看哭了,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毕业后进入腾讯阿里才算是为母亲争气。

而她们想的却是,只要我们健康快乐,她们就心满意足了。

 5 ) 我带我妈看这电影,给我自己哭抽抽了,我妈问我 你干啥呀?

李焕英女士,您好!

您女儿的电影我看了,拍的挺好,你闺女可真有才!不比那UCLA的学导演的差啥!她太招人稀罕啦!

大年初一我带我妈去看的 看之前就很期待!之前的小品我就哭的稀里哗啦的 看了几遍吧 没敢多看,这回整成电影了那肯定也是期待啊,无论是王牌对王牌还是别的节目上宣传 我都高兴,但是让我选择春节档第一部要看它的还是在奇葩说 马东说的一段话。听完我就觉得,我想马上看完它……

贾玲说的对,这部电影对得起她对她妈的感情。

无论是故事,人物,演员,包袱,都让我哈哈大笑嗷嗷痛哭,坐在我旁边的我妈也确实一脸问号,咋的了?至于吗?

我那会情感特别复杂,我看个电影哭哭啼啼就算了,但是这是一部讲亲情的电影,讲母女的电影,我这哭的不像话 我妈可就坐我旁边呢呀,我这是哭啥呢?张小斐也不是我妈呀!

看完电影我想明白了 张小斐不是我妈 但贾晓玲是贾玲 我心疼她 真好 她这电影拍的我特别能共情贾玲,共情着跟她一起想她妈!

能共情的导演还不是好导演吗?在我这儿,肯定是。

虽然说的是母女情啥的,但是我看完之后特别解压,大笑过,也大哭过,不管什么煽情不煽情,技巧不技巧的,我觉得这票价 值了!真好看!

贾玲,你可真是太出息了!希望你在天上的妈妈能感受到这么多人喜欢你。

祝贾玲一切都好 新年快乐!

 6 ) 一场年轻人自我感动的狂欢

大年初一中午,《唐人街探案3》率先在豆瓣开分,6.8分,意味着接下来会滑到更低,我决定先不带家人看这部电影。临近傍晚,《你好,李焕英》终于开分,8.1分把我给惊到了,那就信新导演贾玲一回,赶紧张罗家里人晚上去看,虽然我爸嚷嚷着要看《唐探3》,但此时已经买不到晚上的票,仍然选了《李焕英》。等到电影看完散场时,从大姑妈一脸不过瘾四处寻觅其他电影海报的神情中,我知道《李焕英》并未达到投其所好的效果,实在过意不去。直到第二天晚上,几位长辈看完《唐探3》,散场时还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剧情,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

我给《李焕英》的评分是7/10分。即便它在我看来明显缺乏电影感,催观众眼泪的手法也不高明,其传达的价值观更值得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贾玲基于自己真实经历自编自导自演所展现出的诚意满满,加上整个故事无硬伤、立得住,这两点构成了本片品质的基本盘。正所谓“全靠同行衬托”,如今大部分国产电影连故事都讲得漏洞百出,毫无诚意的圈钱乃至洗钱之作也不少。不过我一向不主张“比烂”,还是应该就电影来论电影。

说《李焕英》缺乏电影感,这一点正好拿同期改走线上发行的《发财日记》作为对比。《发财日记》是同为喜剧演员的宋小宝的导演处女作,虽然故事讲得一般,但即便是大银幕换到了小屏幕,该片也从头到尾都充满着电影感,镜头语言非常成熟。这是宋小宝自学成才的功力吗?当然不是,该片的监制兼摄影可是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赵小丁!

反而观之,《李焕英》虽然投影在了大银幕上,看上去却完全是高清电视剧或者网络大电影的质感,电影语言贫乏,叙事技巧生硬。比如最让我难受的一点,本片频繁使用了淡入淡出的场景切换方式(也就是几秒钟的黑屏),特别是在后三分之一,这样做不仅把故事给割碎了,还显得剧情拖沓——一部电影通常只在结尾交代一些剧情余音时才频繁地淡入淡出。这显示了贾玲及其主创团队的力所不逮,不会用别的电影技巧,只知道挪用最基本的小品舞台剧的转场方式。

为什么要强调电影感,因为这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点。电影感是一套语法规则,规则当然可以被打破和创新,但全盘照搬其他艺术的语法伪装成电影,显然不在创新之列。一百多年前的很多电影看上去就跟舞台剧没什么区别,用一台固定机位的摄影机把舞台上发生的故事拍摄下来而已,直到天才电影人发明了运镜、剪辑这些新概念之后,电影才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如今出现了返祖现象,以《驴得水》《十二公民》为代表的一些国产电影“佳作”,明明话剧感十足,根本就算不得电影。

说《李焕英》催观众眼泪的手法不高明,又可以拿一位演员的导演处女作来对比——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两部电影同样具有自传性,基于女性视角的真实经历来纪念至亲。《我们天上见》保持了情绪上的节制和内敛,它并不渲染祖孙情,甚至哭戏都不多,却让观众从始至终品味着一种忧而不伤的“微醺感”,直到某个节点上自然释放眼泪;《李焕英》则是从半程就开始发力,使劲拽观众的眼泪,你不哭?那我就继续拽,你还不哭,那我就自己用力哭来勾引你哭。我就是这么一直被拽着,直到最后才流下一行老泪,流泪的时候我非常确定这跟电影的水平无关,纯粹是被导演的真诚生拽出来的。否则我一个跟导演一样没了妈的人,早就应该哭成泪人啊。

更不消说,《我们天上见》是一部充满了电影感的佳作,蒋雯丽之后没再做导演让我觉得可惜,而贾玲如果之后再做导演我只会觉得她是飘了。顺便提及的一点对比是,同样在讲中国社会过去某个时期,《我们天上见》从每一个镜头和细节都能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烙印,真实得让人身临其境;《李焕英》虽然是在旧工厂实地取景,给人的观感更像是个架空的背景,难以引发中老年观众的怀旧和共鸣。只不过,这一点很难说到底是主创的力所不逮,还是有意为之。

哭或者悲,本身是一种复杂且具有层次感的情绪,无论是演员表演本身还是在调动观众情绪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创作者可以让情绪不断酝酿,是可调控的蓄洪,待故事发展到一个高点之后,突然开闸,让观众情绪冷不丁地泄洪(也即观众没能预期泄洪的发生),这种酣畅淋漓是很多佳作都会采取的手法。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死亡诗社》,就是在最后一幕,经由学生安德森爬上课桌的设计,让观众一下子哭得稀里哗啦,刻骨铭心。

再比如创作者明明在讲一个痛彻心扉的故事,可他并不打算让观众哭,他更希望观众在相对理智的观影过程中去欣赏演员所表现出的极具层次感的悲,达致内心深处的共情。共情并不是靠情绪宣泄就能达成的,它需要理性的指引。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这样做的,通过解剖悲伤来让观众走出悲伤,而不是通过展现悲伤来让观众陷入悲伤。这样的审美体验可以持续发酵,让观众日后不断回味。

如果观众只是把电影当成一件商品,那么的确,眼泪的容量可以跟商品的质量成正比;如果观众还把电影当成一件艺术品,那么真诚只是优秀艺术品的要素之一,技巧和手法同等重要。如果无视后者,主要凭哭了多少眼泪来评价电影的优劣,那就好比让情色片与AV同台竞技,主要凭观众生理反应的指标来评价孰优孰劣。

重点来谈本片传达的价值观。一部电影能够叫好又叫座,情感和眼泪只是表象,归根结底是它传达的价值观与主流观众的价值观相符,先例有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的逆袭。作为一个在价值观上持批判传统立场的现代观众,我只能说本片传达的价值观没有冒犯到我,不至于像《唐探3》四溢的厌女症那样令人皱眉。

但本片的价值观仍然是保守的,只是它包裹在亲情和真诚的糖衣炮弹之中,乍看不显得刺眼。片中贾玲穿越前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妈妈骄傲,穿越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反过来,妈妈无论在穿越前还是穿越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贾玲从女儿视角重塑了一个传统贤妻良母型的完美妈妈,只因为这样的妈妈在中国现实中太普遍,所以感动了无数在完美妈妈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与之深刻共情泪流满面。

贾玲在接受谢楠采访的时候曾说道:“我觉得我的妈妈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也是她自己……我挺希望我妈妈能多为自己而活。”遗憾的是,在电影里贾玲是通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妈妈来表达这一点的。妈妈明明不想打排球比赛,贾玲却硬要她打比赛,觉得这样她会幸福;妈妈明明没兴趣去看沈光林的舞台表演,贾玲却拉着她看表演,觉得这样她的人生会改变,甚至不惜以自己不能出生作为代价。这样的做法,不过是两代人身份互换之后的“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双向的亲情绑架,让爱成为负担,甚至是伤害。现代社会的亲情,应该提倡“无条件的爱”。

本片设计的反转,既是妙笔,也是败笔。说它妙笔,是因为这个设计大大增加了戏剧性和感染力,比如二人转一幕,原本只是台上的贾玲、沈腾分别望向台下的张小斐,反转后增加了张小斐泪流满面回望台上的女儿,笔意陡增(只可惜这些妈妈视角的情节重现都处理得很突兀、电影技巧笨拙,比如妈妈走出病房完全重复了开头贾玲走出病房的镜头语言);说它败笔,是因为原本年轻妈妈所做的选择可以解读成为自己而活,只不过一切“命中注定”还是走上老路,有了反转之后妈妈就成了“从一而终”,重返青春时代还是不能为自己活一回,还是选择为了孩子而活,立意陡降。个人主义的光辉又一次淹没在了集体主义的洪流之中。

妈妈最后说“我很幸福你怎么就不信呢”,其实大多数把儿女当成人生寄托的妈妈都会这么觉得,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关键在于,这句话是否建立在自我觉醒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妈妈明确意识到为了养育儿女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仍然选择这么做,那是她的自由(参考2019年电影版《小妇人》里的Meg),否则她只是在拿这句话宽慰自己和他人。片中的妈妈或许是幸福的,却没能为自己而活,令人唏嘘。

我可以给出一个更具现代性的故事设定:女儿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独立女性,她不打算通过帮年轻妈妈实现什么来让妈妈高兴,而是想通过让年轻妈妈觉醒去自主做选择活出自己的人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便最后在各种令人捧腹的机缘巧合之下,妈妈的自主选择还是让她跟年轻爸爸走到了一起;但在这个穿越之旅中,女儿看到了一个思想上发生改变活得更自在开心的妈妈,妈妈也逐渐理解了身为独立女性的女儿。

跟片里片外的贾玲一样,很多年轻人也是基于自己的喜好和判断,拉父母和长辈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觉得他们会喜欢。我基于网上的评论都预设了几位长辈看完电影非常感动的情景,我还觉得本片八十年代的设定会让他们怀旧。可是我错了。从这几天我了解到的观众反馈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中老年观众同样对该片无感。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比年轻人更不保守,而是对于本来就长期生活和践行在这种价值观里、看过无数温情激情苦情滥情电视剧综艺节目庆祝晚会的他们来说,本片的情感宣泄不过是毛毛雨挠痒痒。

恰恰是作为下一辈的我们在自我感动,然后推己及人以为上一辈会更感动,刚愎自用地把他们拉进了电影院。事实上,本片的营销就充分利用了年轻人的这种心理,官方微博不断吆喝着#带爸妈去看李焕英#,海报和宣传片上“笑顺爸妈”的口号提示着带爸妈去看就是一种孝顺,片方或许不清楚中老年观众的观影感受,但他们一定知道本片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高歌猛进的票房正是这种年轻一代自我感动的狂欢,而出奇的豆瓣高分则是这种年轻一代自我感动的明证。

最后想说的是,爱你的父母和长辈,应该是他们主动说想看哪部电影就给他们买哪部电影的票,而不是自以为他们会喜欢哪部电影于是主动给他们买哪部电影的票。一个每个人都是为了他人而活和都想指导他人该怎样活的社会,一个崇尚每个人都该为了他人而活和指导他人该怎样活的社会,注定是没有太大出息的社会。

 短评

贾晓玲从天上掉下来李焕英“我的宝啊”小小瘦瘦的冲过去一下子戳到我了

8分钟前
  • Susie
  • 推荐

贾玲水平有限,奈何感情无比真挚。虽然结尾让我哭的稀里哗啦,但也没能改变前半段就是个低配版夏洛特烦恼的状况。

11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还行

多一星给最后的反转

15分钟前
  • 岳岳(已出家
  • 推荐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有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余光中《今生今世》

18分钟前
  • 昨天作废.
  • 推荐

有笑有泪的,不明白陈赫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完全多余

19分钟前
  • 稻草上的小僵尸
  • 推荐

我要强烈批评影片最后刻画母亲买票又退票在大雪天中一个人走回去的镜头,我不接受,母爱不是因为牺牲才伟大,爱与关怀本身就是伟大。

21分钟前
  • 八喜吃多了
  • 推荐

贾玲哭的时候很明显没有在演戏,这是最让人伤心的。

25分钟前
  • #Lanius
  • 推荐

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更爱你

27分钟前
  • 想睡觉
  • 推荐

把二十多分钟的小品拉长到两个小时,没有好导演和好剧本还是省省吧。

30分钟前
  • 北投少年他
  • 较差

这次感受注定是感性压倒理性的,所以就不打分了。贾玲还是适合做小品,她的表演方式、她的叙事能力都更适合能和观众互动的、短小精炼的舞台而不是要被观众一帧一帧检视的电影。更何况她非科班出身,参与电影项目也不多,要执导筒讲故事就更是自曝其短。这是一部非常开心麻花式的片子,如果你喜欢《夏洛特烦恼》那么可以去看看,如果是抱着宁浩电影的期待那就赶紧睡个回笼觉,或者喝杯咖啡把瞌睡醒醒。但说一千道一万,《你好李焕英》只能是贾玲来演、贾玲来导,它是贾玲自己的情感寄托和内心牵挂。哪怕在我觉得很尬的场景里,她对母亲的爱意和思念都饱满到要冲出屏幕来逼我落泪。我也确实掉了眼泪,在大年初一这天。这种情绪不是浓汤宝能兑出来的煽情,哪怕我和她的人生轨迹并不相同,但我也在电影院里体会了一把贾玲的过往青春。

34分钟前
  • 大隐隐于没注销
  • 还行

以为穿越是为了改变她的人生轨迹,竟然只是了却自己的遗憾。原来从天而降的大胖妞无论有多重,她都会毫不犹豫接住她的宝儿。裤子无论多破,她都会缝成小狗。今生母女一场,只能化作目送。以为她希望我有出息,原来她只需要我平安。以为她想换个女儿,原来她从没后悔。以为多了解她,原来还是误会了她。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我以为是我在为你圆梦,其实还是你陪着我做了一场好梦。

39分钟前
  • 时亮九段
  • 推荐

如果你要陪长辈看电影的话,那就看这部吧。基本上就是贾玲版的《夏洛特烦恼》,完成度很好,笑点和泪点都到位,感觉会是春节档期大众口碑最坚挺的一部电影。一开始你以为这是一个熟悉的穿越设定,最后一反转,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次穿越,而穿越的背后正应了母女情的主题。完了结尾的字幕又补了一刀,原来这是贾玲自己的经历,用这样一部电影去追忆母亲年轻时的样子。穿越回八十年代,从工厂记忆,女排比赛,黑白电视到祖父悖论,都是能引发几代人共鸣的设计,以前都是看贾玲笑,这次是看贾玲哭,很多人却是跟着她笑着哭。

4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贾玲:我给你们讲个笑话,你们别哭。

44分钟前
  • Augenstern
  • 力荐

贾玲昨晚的喜剧已经尴尬到我了… 这个导演的电影真的更加尴尬… 还是好好当个综艺咖吧!电影就算了…别伤害影迷的眼睛了…

49分钟前
  • 看个电影不容易
  • 很差

这个底太好了,比起以往穿越片的个人救赎迈的更深了一步。本以为影片会如同以往的俗套一般会终结在「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上,没想到结尾以针线为引,将「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并且保护你」的母爱穿进了观众的心里,以个人故事为本,动了真情的贾玲担得起导演的称呼。在喜剧元素上,影片也做的十分自然,不刻意不尴尬,更是在演员的选角上玩出了花,乔杉和贾玲的父女堪比去年黄渤和彭昱畅。

50分钟前
  • 花渡
  • 推荐

真情动人

53分钟前
  • 李梦
  • 推荐

笑后有泪,温暖感动却不过分煽情,它正是这个春节最需要的电影。期待贾玲和沈腾这两位喜剧界扛把子的合作已经很久了,这部终于让愿望达成,两位除了保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外,还催出了不一样的化学效应。尤其是沈腾,这次塑造的角色非常另类。最难得的是,本片还塑造了一个独立而自强的母亲形象,也在提醒我们:她是母亲,但她更是自己,身为儿女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在她们对我们有求必应的同时,我们更要尊重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而对于今年过年不能回家的我来说,看完后更加想念母亲了,她也是从片中那个时代的国营单位走出来的,想要回家陪她再看一次,她一定会觉得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希望还能赶得上!

58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这扑面而来的复古系笑感啊哈哈哈哈哈,感觉是属于母上大人的时代精彩~~片子笑点暖点可可爱爱,冷不丁就还让人会鼻头一酸。不得不讲啊,old school还是很触动我的。这亲情治愈系的喜剧是妥妥符合春节档可以约上爸妈一起看电影的了,毕竟给爸妈安利贾玲&沈腾真的毫不费力哈哈哈~~然后更重要的是,贾玲镜头下的张小斐,灰常美啊,不单是女儿滤镜,这个女性视角下的女性,让人觉得是这般温暖且充满力量呢

1小时前
  • 惊蛰小白
  • 推荐

跟唐人街探案三的分数相比,很明显观众们评判电影的标准不仅在于你拍的好坏,而更在于你拍的态度是否真诚

1小时前
  • 停止狡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