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快乐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20

主演:梅·马丁,夏洛特·里奇,拉蒙·蒂卡拉姆,奥菲利亚·拉维邦德,丽莎·库卓,汤姆·杜兰特·普里特查德,菲尔·伯格斯,汤姆·安德鲁斯,里图·阿亚,托比·班特法,罗莎琳德·马奇,辛杜·维伊,斯特恩·拉斯科普洛斯,艾尔·罗伯茨,苏菲·汤普森,皮帕·海伍德,雪特娜·潘迪亚,艾德里安·鲁基斯,格洛里亚·奥比安约,巴里·沃德

导演:阿丽·潘基乌

 剧照

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2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3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4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5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6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3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4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5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6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7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8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19心向快乐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30 04:23

详细剧情

  单口喜剧演员梅·马丁不仅要应对戒毒问题,还要经营与新女友的热恋关系,而女友以前是个异性恋。

 长篇影评

 1 ) 从《断背山》到《心向快乐》,从不理解到感同身受

现在时间是2020/6/6 凌晨5:20 时间停留在520上 我写完这句话 它变成了5:21

我不清楚大家身边是否有同性恋的朋友,准确来讲,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会显得更尊重一些。对于“同性”,我经历了不解到理解,支持再到感同身受。《断背山》让我理解了这样的感情,而《心向快乐》让我感同身受。同性题材的电影也看了一些,比如《霸王别姬》,却怎么也没有《断背山》和《心向快乐》让我更有感触。

幼年的我,无法想象两个大男人在一起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如何做爱?2005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上映,我是在电脑上下载来看的,只是单纯的因为它的名气。我没想到的是,我会看到哭。

《断背山》中关于形婚背后的女人,孩子,家庭占着很大的比重,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出当时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即使,会觉得女人可怜,可是更多程度上会把同情心给男主。他们似乎,也确实更为艰难一些。

电影名称断背山,这是全片的主旨,象征所在。Jack在剧中对Ennis说道:我们本可以相伴度过美好的一生,真正的美好人生,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但你却不想要,恩尼斯,所以我们只剩下断背山!一切都缘起于断背山,而那确实我们的一切,仅有的一切。

断背山似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在世界上唯一能够做自己,正视自己情感的地方。他们每次的相聚都需要去断背山,而我希望那里都是断背山。任何地方都可以让人们做自己。

在他们最后一次的相聚中,jack说:我们认识将近20年,你拴的我好辛苦...... 当我时隔15年再看它的时候,我才发现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在悠悠岁月中,在彼此的生活中进进出出,这样会让脆弱的那一方多么痛苦。最终如同剧中的人物一样,“打架”,“争吵”,“纠缠”再拥抱着痛哭。

电影的最后一刻,出现了jakc的衣服和断背山的照片,随着Ennis悲伤的眼神,好像那一刻就被融化掉了。真正的理解他们,真的替他们感到难过,如果你也掉下了眼泪,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喜欢听其中的插曲《IDon'tWantToSayGoodbye》,当真的去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真的就会自然而然的去理解这样的情感。有一位“同志”曾经多次找我聊天,他表明身份的时候,我得去向他解释我是直男。他有一个微信群,我在其中。我真的有“接触”这群人,一起玩王者荣耀,喜欢玩蔡文姬的小受受,挺可爱的。

这些年间,国外彩虹活动,同性立法等等新闻很多。我从开始的理解转变为支持。我和人讨论过关于“同性”的话题,大多人避而不谈或是充满偏见。我表示出,我很支持的时候,他们问我,你儿子如果是同性恋怎么办?我当时犹豫了。原来我的理解,支持,从来没有放在自己身上。我思考了3分钟,告诉他们,如果他是的,我也会支持。我会支持他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以上,是我对于“同性”的一段心路历程。而《心向快乐》,让它变成了我的感同身受。

原来爱情,无关性别。不管你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那情感是一样的。

梅·马丁是一个有着吸毒史的脱口秀演员,她有着糟糕的过去,包括现在。乔吉则是一个异性恋。

梅是一个有上瘾型人格的人,精神脆弱,缺乏安全感,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崩溃。像是待在暗黑的地牢之中,期待着会照进来一道光。而乔吉就是她的这一道光。

在乔吉朋友的生日上,乔吉还是称梅为朋友,这不是第一次隐瞒梅的存在了。之前在一次婚礼上也是。这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梅来说,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我来说,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是否爱上一个人,你们在一起,你却从不认识她/他的家人,甚至是朋友?我不如梅,我没有她的自信,我没有勇气面对对方的家人,朋友。如果连我的存在,都不知道,我真的会不知所措。

在生日过后,一次意外,由于吗啡的作用,乔吉出柜了。一个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乔吉自然也会有着迷茫。两个人因为取向,性别的原因,分手了。

两个人分开之后,乔吉开始明白一些事情。她问自己的那些朋友:我们多久没有谈过正经的话题了?最后说出:“你们算什么朋友?” 然后清楚自己真正的朋友是谁。

而梅则在互助会,拿着1day的牌子,这意味着她又复吸了。彼此不喜欢的两个互助会成员开始了“互助”谈话。

像大多数可以让人暂时麻木自己的东西一样,我们似乎永远停不下来。我们从未想过,我们真正“吸毒”的原因,如果因为某一件事,我们尝试把它做好不就行了。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等它变坏,然后再解除“痛苦”。

梅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她对着手机那头的母亲说,我想回家。原本有些“生分”,赶她离家的母亲说,现在就给她订票,询问她有去机场的钱吗,给她打钱,现在就让梅的父亲给梅煮汤......

梅问道:你还生不生我气?母亲说,我从未生过你的气。这句话,好熟悉。我母亲好像就曾这样对我说过,你是我孩子,我怎么会生你的气。

结尾的时候,乔吉对梅说,我不知道没了你 我该怎么办。结局是两个人相拥,亲吻,是美好的。我们大多数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觉得没了对方,我怎么办?我怎么活?生活毕竟是生活,我们把一切交给时间,而时间确实也做到了,我们也放下了。

《心向快乐》是一部女同题材的英剧,可以让你一口气看完,我 也推荐你利用一个周末,午后,一气呵成。《心向快乐》它关于“瘾”,关于“朋友”,关于“亲人”,关于“爱情”。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或多或少的有瘾。吸烟?看剧?对某一个人的依赖?心理学说,成瘾性人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然,我们都有缺陷。对某个事物越是在乎,就越缺少它。

关于朋友,人总会遇到好多好多的朋友。区分起来可能会简单,谁是能和你讨论正经话题的人。或者一直在你身边,你都未曾发现。

关于亲人,主要就是父母。我想着没什么好谈的,因为做子女的,永远不会知道父母对他的爱到底有多么重。我们可以满不在乎,但是当这个世界开始崩坍瓦解的时候,那个家却永远为你遮风挡雨。

至于爱情,我们分手的原因,我们选择了理性,选择对彼此都好的决定。明明很在乎,却要不断安慰自己。实际上我们只是做了“容易”的选择罢了。

想象一下,对方在深渊里,你是否真的愿意做他/她的一道光。

从《断背山》到《心向快乐》,当有天,它们的标签不再是“同性”,而是“爱情”的时候。人们或许才真正的接受了。此刻,它们是因为爱情,让我感同身受的。谢谢!🥰

这里是夏七海~ 你的点赞 对我来说真的,真的很重要,秋秋啦!🥺

 2 ) You are being loved.

This is fucking good😭😭😭第四集之前:I fucking love Mae Martin yet this drama is a little bit normal第四集之后:Fucking awesome plot😭😭😭Mae Martin is super genius😭😭😭

I feel like I'm full of birds.

典型的英式喜剧,好多那种冷笑话哈哈哈哈哈,而且除去主角之外人物有为剧情发展和气氛需要脸谱化的嫌疑。George真的很美美得像戴安娜王妃。Mae Martin…我发现我只是喜欢小奶狗而已性别什么的无所谓,所以我原来是无性恋吗(误)看到做爱部分会感觉都是女孩子的话会让我容易习惯很多很多…可能也是对lesbian群体本身不了解不过我不想管那么多

剧本真的很好很好。感觉能体会到日常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那种真诚与温暖感觉。情感很细腻,但感觉铺陈有时候不到位,也可能我本人不够敏感。剧里的话还是美化过的现实…首先addict被编进去本身就是对taking drugs的一种美化…cant help doing something while knowing that it will bring some negative consequences hhhh但是很多琐碎的碎片化现实又fucking real and fucking touching,Mae和George最后对话还有以前其他的对话里面那些词不达意欲言又止还有反复的sorry, I just... 都好London好生活…我们都一样啊。

You are being loved. 那里真的眼眶湿润了。not an island...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的是拯救一个人的根本吗。

md这部里面的感情真的都好他妈流畅啊。

就是在考试周看然后看第一集的时候:这能拍六集?看完第六集的时候:怎么只有六集该不会我还要等第二季吧。看到还有第二季的时候:希望我能先紧着复习😭

差点忘了夸导演!色调真的超级超级棒啊,好多镜头都很漂亮,镜头下的人也无比好看。调色和色彩搭配都太好了…视角也很棒。

看看这个镜头多绝美!

 3 ) 完全能够理解mae

她其实是需要被人保护的

外表帅气内心脆弱的像只小绵羊🐑

特别能够理解她的焦虑 不安 依赖

可能有时候像是一种投射

和父母的关系

和喜欢的直女怎么相处(这种相处模式有些消耗乔治)

和lesbian怎么相处(lava在某些时候还是挺迷人的,不过生气打翻碗的时候还挺吓人的)

和异性怎么相处 ,要知道在某些异性恋男性眼里

只要你是个女孩,就可能是他们的猎物

所以不存在纯粹的异性好友 (mae和那个男人只是,在逃避问题)

 4 ) 喜剧脱口秀演员的半自传爱情故事:这些我们都经历过所以感同身受

Mae Martin不仅是《Feel Good》的女主,是本片编剧之一,同时自己也确实是一位知名喜剧脱口秀演员。《Feel Good》不仅沿用了Mae的名字,故事也基本上是她现实生活的翻版。


3月19日,Netflix发行了新剧《Feel Good》,豆瓣译名《心向快乐》,但我更喜欢之前的译名《迷醉伦敦》。这是一部甜甜的同性爱情剧,讲述了毒瘾缠身的单口喜剧演员Mae Martin和“直女”女朋友的新恋情。从相识到同居,只需要一集。

Mae Martin: 才华横溢的喜剧脱口秀演员

许多观众都为Mae的魅力所折服,而我看完剧只有一个感觉,导演太会选演员了,要知道单口喜剧并不是那么好演的,而Mae在舞台上自然到让所有人相信她作为一个喜剧脱口秀演员的才华。后来一查资料才知道,Mae Martin不仅是《Feel Good》的女主,是本片编剧之一,同时自己也确实是一位知名喜剧脱口秀演员。《Feel Good》不仅沿用了Mae的名字,故事也基本上是她现实生活的翻版。

和《Feel Good》中的女主角一样,Martin来自加拿大。加入《The Young and the Useless》剧团以后,Mae便开始了自己的喜剧生涯,16岁时便获得Tim Sims Encouragement Fund Award(为鼓励戏剧演员新秀设立的奖项)提名,是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提名人。

在脱口秀演出之余,Martin还是加拿大CBC电视台电视喜剧小品系列《Baroness von Sketch Show》的编剧,并凭借出色的剧本撰写才华获得过2次加拿大银幕奖最佳编剧奖。2011年,Martin移居英国,开始在英国参与一些电视和广播节目。2018年,Martin首次出现在Netflix《全球喜剧人》系列中。

Martin的关键词:性别流动

Martin虽然的确与男性和女性都交往过,但她拒绝被贴上“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标签,她一直谈论的便是,性别是流动的,性倾向也一样。如果你翻看Mae以往的脱口秀节目,你会发现她和剧中一样,在各种各样的舞台上调侃自己的“年少无知”,自己沉迷毒品的黑暗经历,自己的爱情故事。

在BBC第4频道,Martin有一档专题栏目《Mae Martin's Guide to 21st Century Sexuality》(Mae Martin的21世纪性别指南),专门讨论社会与性别问题。在另一些舞台上,Martin也谈论过“为什么你是同性恋”、“与异性交往”、“生来如此”、“天性还是规训”,这些节目的碎片拼凑起来,便成了我们看到的《Feel Good》。

《迷醉伦敦》为什么这么戳心?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Feel Good》也一样。剧中George在遇到Mae以前都是异性恋,因而难以跟父母和身边的朋友启齿自己有了女朋友的事,而这也成为了两人矛盾的触发点。Mae在自己的节目中吐露心声,说自己不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但更怕George将自己视为男性。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在性少数群体中,也是存在“鄙视链”的,“双性恋”在同性恋群体中其实是非常不受待见的。《Feel Good》所反映的核心在于同性恋的性别认同,可能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许多同性恋并不认为自己的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相反。

尽管取材于Martin的真实人生,George这个角色其实是许多人的集合体。

“搬来英国之后,我和一些女孩约会过,她们中的确有一些从来没有和女生在一起过,我会和她们共同经历这个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既辛苦又有趣的,同时很多事情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压力。我觉得我能够理解这种动态的变化,我们只想要展示性别流动的事实。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变成这样,但她突然爱上了一个女孩,然后立马感受到了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与认同的压力。其实她并不是必须要去面临这些压力,她只是爱上了一个人而已。她必须要重新去建构自己的性别认同,甚至是自己的世界观。我们真的很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剧集中体现的对George的同理心。”

还有第二季吗?

“我是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我整个20岁的人生似乎都是围绕爱情展开的,所以我想写一个爱情故事。我们想写一个充满难堪但同时也很诚实的现代爱情故事,我希望人们重视感情。关于这些角色,我们想讲的还有很多,我们很乐意拍第二季。”

采访部分文字译自Thrillist对Mae Martin的采访:How Mae Martin Mined Her Life Story for Her Bingeworthy Netflix Comedy。

 5 ) Did Everyone Have a Good Childhood?

标题来自于Mae在她现实中的stand up comedy opening中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很可爱也很讽刺。

剧情本身就是女同爱上直女之后的爱恨纠缠,剧情以外有趣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Childhood matters (Google Scholar)

Mae在表演中“吐槽”过很多次她的家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她模仿她妈妈(为什么不能添加视频烦)

她和她妈妈聊天说觉得自己成年人生活“flat”,妈妈:“大概因为你很久没吸毒也没对任何人上瘾了。”然后她开始模仿父母一边开第五瓶酒一边谈论着自己的孩子说不知道孩子怎么长成这样是遗传了谁。(来源:Netflix Mae Martin专辑)我不知道Mae对自己的童年定义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但我觉得她既然选择用这句话做开场,一定是有所思考的。

We all need a little addiction to get through this fucking miserable life. Her addiction is love relationships and straight women.

她本人也是性取向流动性的行走代言人。油管有很多采访,当然还有她自己的演出里都有提到,她觉得自己不符合LGBT任何一个角色,并且认为这样的标签很无趣。20岁之前的她,有过小男友,20-30是和女孩子们度过的美好时光,现在30出头又重新开始与男性约会, she really is something else!

(我很喜欢的一本相关话题的书: //www.douban.com/note/718891946/

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搬上银幕,让无数观众产生共鸣,不是才华是什么?


Lisa Kudrow

看过《老友记》的人都不会对Phoebe这个角色无印象。剧中大部分时间Lisa都是在电话视频里出现,就零星几句台词,我仿佛看到了我爱的那个神经质却有原则的Phoebe,也是六个人里我最爱的角色。

In case you never watched Friends, let me tell you what I love about Phoebe Buffay. She had two moms and a dad. One mom killed herself when she was 13, another showed up in her life until she was 26 and dad went to prison. Yet she turned out fine. The society failed her, but she chose not to revenge. She had seen the worst in humanity but still loves the world as it is. This is the true heroism.


George.

16岁对同性一无所知的我真的就是用互联网自学成才。12岁可以用网络来自学英文,对于爱情又何尝不可?22岁的我在感情中遇到问题时,仍然会向Google求助。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第一任女友&初恋的影子,在所有人面前我永远都是她的“朋友”。


用我最喜欢的两句台词结尾

Love really does make people Feel Good.

Now, What's your addiction?

 6 ) 越是个人的,越是普遍的

我是T。我想被女孩推倒。我曾对亲密关系关系成瘾。我沉迷于女孩们的暗面。

注视着Mae Martin的时候,我感到被看见。

我的初恋来自离异家庭。我15岁的crush有抑郁症。我的前任同时有躁郁症和人格分裂症。我从未刻意因一个人的过去而选择她们,但somehow,they turned out that way.也许因为那种人格的张力不必隐藏也会隐约浮现吧。也许是因为我天生喜欢戏剧性,喜欢刺激。

And all didn’t end well.

情绪是会传染的。在高二的时候我曾经那么厌恶自己。一边大哭一边猛抽着雾化咖啡因的时候,在大雨里奔跑的时候,觉得自己空虚,孤独,一无是处。虽然我没有真的产生substance addiction,但那段为了控制睡眠而交替大剂量服用褪黑素和咖啡因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还有对亲密关系的焦虑。只要觉得无聊就会想找对方。只要对方不回就会觉得生命被抽干,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垃圾。会不安,会百爪挠心。

我在初三毕业的暑假打电话给我的心理老师,告诉她我爱上了一个抑郁症的女孩,我想帮她,我想和她做爱。老师要我保证我们会在“能闻得到阳光的地方”发生关系,然后告诉我,我救不了任何人,我做不了任何人的英雄。

如果受不了,我必须走。我必须先爱自己。

《心向快乐》回应了非常非常多有关LGBT社群生活的亚主题:挣扎的自我认同、痛苦的过去、“出柜”对伴侣关系造成的张力,甚至当George眉飞色舞地描述自己对某位理想型男性的痴迷时,Mae的感受对我来说都熟悉得令人痛苦。

但最关键的是,Mae同时存在于剧内剧外。她同时也是自己的故事有意识的讲述者。她完全接受了自己的过去,并且知道分享它能为他人带来怎样的理解和慰藉。这非常了不起。

我感到被看见,被回应。我感到并不孤独,而这点给了我信心。

所以....谢谢这部剧的存在。谢谢Mae和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短评

这部细腻的生活叙事,是给OCD、PTSD、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等,受过焦虑、脆弱、低自尊等情绪困扰的人看的,观影体验是私人的、疗愈的、自我对话的,如果你无法代入,不是LGBT角色与你的刻版印象不符的问题,是你活得太“光明”了,get不到这些暗角。

7分钟前
  • 顾不上
  • 推荐

性的探索性向的探索和上瘾问题,以及英国年轻人可以多么的mean。直女的诱惑 plus 瘾君子的诱惑。有些似曾相识的问题让我有非常多的不安全感……封城第4天,一天刷了一部剧。

11分钟前
  • B-side K
  • 推荐

“如何让一个t爱上你?” “装直女。” 啊啊啊为什么不选lava啊lava多可爱呜呜

12分钟前
  • Pasdei
  • 还行

"you are loved"

14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就我觉得那个lava很可吗,想被🌞

19分钟前
  • 7318379
  • 推荐

搞错没有,皮肤苍白,情感脆弱,有各种issue还是脱口秀演员,编剧是不是抄袭我脑子里的理想女孩。(除了发型)

20分钟前
  • 拧腰
  • 还行

so,t的心态是,我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当作男人,但你不能把我当成男人?

25分钟前
  • 南赫
  • 推荐

Mae Martin怎么搞的30岁还像17岁 Hot mess with puppy eyes and dark histories. IM ADDICTED

28分钟前
  • 力荐

过气乐队SUM41宣传片(不是

32分钟前
  • 西蔚
  • 还行

在我十九年的人生里 我从未见过如此粘人的t

36分钟前
  • 电瓶车职业选手
  • 还行

Refreshing并且金句频频。“你喜欢跳舞是因为你出身在富有的家庭,是白人,是直女,长得漂亮,你周围都是想fuck你的人,所以你自信,如果你也想让我自信的话,那么就握住我的手,在人群里握住我的手。” (一晚上就看完凭记忆瞎写)

39分钟前
  • 再冰
  • 力荐

剧里那么开诚布公的讨论性别标签和成瘾性人格,评论里还一嘴一个t,粘人这种词,,唉,只能说这么私人化的经历分享给你们看真是糟践了

40分钟前
  • 98
  • 推荐

除了女主帅爆了,剧情以及everytheng else 都好难看…

42分钟前
  • 荆棘
  • 还行

从剧作结构来说其实并没有跳脱出同类型题材的常规叙事,可预料可借鉴。成瘾心理和亲密关系的情感表现和处理上加入了拉拉对直女的特定境遇,人类还是有情绪互通、焦虑共享的层面。先确认肉体,再确认精神,灵肉合一需要刻意追求。Mae算百合中的小奶狗,Phil说得对,每只puppy都像她😂

44分钟前
  • 井戒
  • 推荐

看片名以为又会是我最喜欢的尴尬贫穷爆笑蠢蠢剧,没想到质量竟然有点超出预期!前面几集颇为老梗,后面两集扭转颓势渐入佳境。表面是个姬姥&直女的故事,稍深一点的层面上又讨论了依赖心理、成瘾心理、对身体的接纳和探索、围绕身体的自我认同。难得的是它愿意深入直掰弯这种常规故事的心理层面,而不是将它消解在简易的浪漫中,同志与前·直女交往中双方完全不同又最最微妙的心理焦虑,在第五集的脱口秀一幕被推至舞台最中央,那种实感,足以将所有拉拉的直女PTSD和所有直女的掰弯PTSD激发出来。我站Lava。【以及,我实在是想吐槽一些短评很久了,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男性标准去审视拉拉中短头发的女生,嫌弃人家“铁踢”,又嫌弃人家“黏人”,好像T最好不要铁,当了T就最好不要黏,你想想你的话有逻辑吗?

47分钟前
  • 糯木
  • 推荐

这个快而有序的节奏和妈妈是Phoebe值得加星加快乐;六集内容算是粗略描绘了瘾和自我认同这个困境,mae的毒瘾表面来自于依赖和焦虑,但可能深层次的东西和George意外出柜后的漂流感没什么太大差别,是自我认同这个过程太不顺利了,顾虑太多不会如意,毫无顾忌也不见得就能骄傲做自己,难免自卑自艾,需要找一些东西或一个人,借一段关系来放置自己,emm,相互扶持很重要,但自我成长能够自我解决其实更重要。

50分钟前
  • ThomasDao
  • 推荐

太超预期!好多细节touching极了!不愧是mae的亲身经历改编:struggle with drug 背后是因为对自己存在意义的不确定冰冷的妈妈毫不犹豫张开怀抱等她归来 女友精准准备一切想破镜重圆 女主看似很惨 实际上是最幸运的一个 有那么多爱包围她 期待有第二季啊!

54分钟前
  • 脚趾姑娘
  • 力荐

Lava我可以

56分钟前
  • 偷窃厕纸大师
  • 还行

人还是要有一个宏愿给自己作为定锚。现代社会饿不死大部分人了,女主妈妈“菲比”也说,“我们给了你所有你想要的,但你还是去当毒贩。你就是个被宠坏的小公主。”其实所有让你成瘾并且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依赖都应该被检视一遍。人就像小小星火在自己的欲望和懦弱之塔里燃烧,从小最早接触的是俄国文学的人,看这个是会难受的。因为它把苦难抹掉了,有爱缝补一切。正如我们生活的日常。但终归,还是粗放了些。爱,是那些溺水之人的辅助呼吸机,能救他们一命,但也仅此而已。苦难才能让他们顺畅呼吸。但这是个喜剧小品,松弛温暖,女朋友大度真诚。感情戏拍的很真实。成年人的成瘾生活还有待挖掘。

1小时前
  • 牛奶很忙
  • 力荐

从未见过如此聒噪、烦人、自怨自艾、毫无自信的踢,我甚至怀疑她都没能做到自我认同,却还非要逼着自己的直女女票出柜,无语…这剧完全不像lgbt剧,两个人没有cp感,看她俩谈恋爱挺糟心的…拉瓦和菲比加一星

1小时前
  • 枣霧圣代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