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乐队:回归

欧美剧英国2021

主演: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乔治·哈里逊,Mal Evans,迈克尔·林赛-霍格,乔治·马丁,Heather McCartney,琳达·麦卡特尼,小野洋子,比利·普林斯顿,莫琳·斯塔基,Geoff Emerick

导演:彼得·杰克逊,迈克尔·林赛-霍格

播放地址

 剧照

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2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3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4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5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6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3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4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5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6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7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8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19披头士乐队:回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0:23

详细剧情

  记录的是披头士如何录制出经典名曲&专辑《Let It Be》。基于长达55小时的此前未曝光录像,包括披头士在录音室中制作的少见画面,拍摄时间为1969年1月2日-31日。1970年5月,《Let It Be》专辑发行,而当时乐队刚分崩离析。录像高潮为披头士那场著名演出——在伦敦萨维尔街苹果唱片公司总部旧址屋顶上的表演。

 长篇影评

 1 ) Get Back的杂乱观后感

一次看完了将近八个小时的纪录片,大量之前没有公开过的片段让我看得十分过瘾。这次看完Get Back也让我对每一个成员有了新的看法。

和以前一样我还是最喜欢Paul,我觉得我跟他真的很像。在整个计划中只有他一直在带着大家往前走。Epstein去世之后大家没有了“家长”,都变得很散漫,Paul很想督促着大家把这个project做好,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但George和John反而会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搞得大家都挺难受的。

在Rooftop Concert唱Dont Let Me Down 的时候John忘词了,Ringo和George都在旁边笑,但 Paul却笑不出来,表情很凝重,等John想起歌词才笑得出来。

I‘ve Got a Feeling 在录音室里录了很多遍都录不好,制作人Glyn都觉得OK了,但Paul就是不满意。反而最后在天台演出的那个版本是最好的一次,包括George的那段吉他solo也很好,最后这个版本也收录在了专辑里面。

各个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Paul真的是一个对自己很高要求且很自律的艺术家。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John也是一个天才,但是真的太散漫了。以前和Paul一起搞创作,质量真的太高,但和小野洋子一起之后就走了另外一个路线。每个人审美不一样,我还是喜欢他之前的作品。

George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在Lennon- McCartney组合的光辉下没有了自己的创作空间,他想要退出也是情有可原。

Ringo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每一次排练都准时到场,性格也很好,真的很让人暖心。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能看出来他对这个乐队也有很深的感情。

黑人小哥Billy的加入让整个乐队有了新的活力,他进来之后整个乐队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那一手电子钢琴真的给很多首歌曲都注入了灵魂。太牛了。

一开始在Twickenham彩排真的太难受了,大家天天都在吵架,根本排不出曲子,后面搬到Apple Studio真的好了很多,又是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个好的地点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最后真的很感谢导演Lindsay-Hogg。一开始也是他提出了很多建议,去北非演出的点子我太喜欢了,可惜最后没能实现。在整个project中他也给了很多建议,作为一个只比John大几个月的同龄粉丝,是他鼓励着他们四个一路坚持下去。

最后的Rooftop concert他也真的准备得太好了,哪怕在演出当天他都还不知道Paul想不想上去表演。十个机位,安排现场采访,hidden camera,真的牛,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真的太崇拜他了。

自此,Beatles的每一张专辑都过完了50岁生日了,相关的活动也都已经结束。粉丝们的下一次狂欢会是什么时候呢?虽然不知道到那时候还会不会有现在这么多喜爱Beatles的人,但肯定要算上我一个。

 2 ) 人一当成为传奇,就失真了

John抛妻弃子,和Yoko在一起造成鼎盛时期的披头士分裂的故事过于有名。以至于让我一直有种错觉,像是披头士花个十年达到顶峰,John三十几岁爱上了四十岁的Yoko。结果John是1940年生人,20岁成立披头士,23岁成为顶流,而且在23岁当爹。和Yoko结婚时,也不过29岁。

真是年轻啊。一个29岁的摇滚巨星,和一个穿着黑色套头衫,黑色皮裤,还带着黑色礼帽的36岁熟女艺术家。Yoko一言不发,但是存在感巨大。眼神坚定到像是说:我就是在这了,你有意见你自己上啊?确实是迷人的。

不过Yoko的迷人也没有大到能凭一己之力撕裂披头士的地步。因为很明显,有一个更年轻的天才,已经不满足于在Paul和John支配的披头士中存在了。George——披头士里面我最喜欢的创作者,也不能免于在团队合作中说着最伤人的话:“你让我怎么弹就怎么弹啊,只要你开心就行。”天啊……这句话真是拱火利器……不管是团队合作还是感情生活,只要你想吵架,说这句话总没错……

Pual,唯一一个想要完成作业的小组长兼学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要挑起这个人设,注定会受最多的伤。

所以,做人还是要做Ringo。好好打鼓就是最快乐的!

写到最后我发现了,如果披头士能够再多一个贝斯手,说不定还能活得长一点。(心疼鼓手和贝斯)

P.S.

还有一点很感动。看到一首歌的诞生。

我第一次看见一首歌的诞生是在kinki kids的综艺节目《新堂本兄弟》里。凭着我的记忆说吧,不一定准确。当时嘉宾是玉置浩二(大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养活港台乐坛的众多日本友人之一)。他和kinki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堂本光一问他,平时怎么写歌的呢?玉置浩二说,这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事吗?堂本光一二话不说拿出一把吉他:you can you up。玉置浩二拿着吉他。伴随着无比优美的第一句旋律,《むくのはね》就这样在摄影机前诞生了。

当时我鸡皮疙瘩四起。

感谢创作者们,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爱上这个世界。

 3 ) 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的两大看点

对我来说,这部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The Beatles: Get Back,2021)有两大看点:

一是《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2001,2002,2003)导演彼得(Peter Jackson,1961- )的剪辑。

二是前所未见的靓画质,因为它采用的素材是电影胶片,而不是视频档案。看这台机器:

观影史 211129——披头士乐队:回归

 4 ) 我对披头士的爱远超七个小时

七个小时的真情流露远胜于所有二手传记的千言万语,七个多小时的时长门槛意味着这个作品是一个十足粉丝向的作品,无论是对于制作人还是观众而言。

2014-2021,听披头士已经七年,现在不会每天都听,听也最多听1965之后的作品,但每一首都能跟着唱完,想一想对披头士的热爱远没有狂热,但足够深爱。

粉丝滤镜放大了我对于这部纪录片的情感捕捉,迷茫,苦恼,埋怨,关怀,愉悦,兴奋,又归于平淡,1969的披头士已经走到尽头,但四个人的人生似乎才刚刚起飞——如果继续作为披头士只能为自己带来苦恼,那么让自己的才华彻底释放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敢想象如果四个人继续妥协,会不会就听不到乔治的《All things must pass》了。

Rooftop Concert看了无数遍,这次前面六个多小时的铺垫让这次的演出带来难以言说的情感宣泄:披头士等这一场演出实在是太久了,录音室里的版本已经足够好了,但气氛始终沉闷,天台上的演出条件不能算好,但他们四个人都无比享受这次演出,想来保罗一开始的想法是对的,演出是把四个人联系在一起最好的方法,一时间时光交错,变了很多,但有些不变的东西留下来了,披头士还是披头士。

在披头士的最后时光,他们还是抢了同时代乐队摇滚人所有的风头,无论是空前绝后的Rooftop Concert,还是芳华绝代的《Abbey Road》。

不知道下一次这四个名字一起出现是什么时候

 5 ) 这才是永远的神

半个世纪过去了。

可是,披头士却是永远的。

他们曾经风靡全世界,如今依然在全世界流行。

无数的歌迷们始终如一的追随着这四个唱歌的英国小男孩,即使他们再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解散,但他们的痕迹却永远存在着。

一首Yesterday,被全世界一遍一遍地传唱着;

一首Hey Jude,成为永不过时的翻唱经典;

一首Let it be,用最平静的温暖释怀一切,却又让歌迷们暗暗地沮丧。

因为这首Let It Be是The Beatles乐队的最后一支单曲,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句号,是一首绝唱。

不过,在看完流媒体Disney+制作的披头士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后,那种平静的温暖蔓延开来,照亮了所有的灰暗。

《披头士乐队:回归》

The Beatles: Get Back

共3集

《披头士乐队:回归》,记录的就是披头士如何录制出经典名曲&专辑《Let It Be》。

基于一份拍摄于1969年1月2日-31日,长达55小时从未曝光过的录像素材,包括披头士在录音室中制作的少见画面,以及150小时从未公开的音档,由《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一手打造,也取得了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和去世成员家属的合作,包括约翰·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乔治·哈里森的遗孀Olivia Harrison,苹果唱片公司参与制作,才最后有了这部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

只有3集,每集长度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诚意满满,剪的实实在在。

仅仅是沉没了半个世纪的素材再次出现这一条原因,就足够让人泪目。

《Let It Be》那段时间经常被看成乐队的动荡时期。

在1970年,导演迈克尔·林赛-霍格制作的电影《随他去吧 Let It Be》,就呈现出了乐队在那段时光的灰暗面,成员之间已经有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John Lennon坠入爱情的漩涡,和前卫艺术家小野洋子搞起各种新鲜事儿,对乐队似乎不那么上心了。

鼓手Ringo Starr也受不了自己老被使唤来使唤去,离开了又被劝回来。

吉他手George Harrison不想再做小弟;

只有Paul McCartney,拼尽全力的希望The Beatles能继续走下去。

但是,天不随人愿,所有歌迷的力量聚在一起也无法力挽狂澜。

1970年,披头士解散了。

这是有些歌迷至今心中都无法填补的遗憾。

不过,彼得·杰克逊的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它的基调和氛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有各种分歧的预示出现,但是,仍然是积极的。

观众就好像亲身处摄影棚,近距离接触四个大男孩,看着他们四处嬉闹,有争执,有爱,都是些漫长的、琐碎的、珍贵的点滴,有些长,又觉得不够长。

就是那些琐碎,极大的满足了歌迷们,抚平了那些破碎的心。

也正是因此,《披头士乐队:回归》在豆瓣上拿到了9.6分,是我们一如既往的永远的神。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6 ) 最后,我们唱了Two of us

这部纪录片可以说真的是万众瞩目了,之前还期待可以影院见面,可是因为疫情变成网络上映。(这或许是为什么有三级吧)

刚上映的时候我为了学习,忍了一周才看。第一集的前十分钟大混剪让我又兴奋又飙泪,直呼:奥斯卡,就你了!

下面想说一说整部纪录片改变了我对虫团后期的一些看法:

1. 泡并不是讨厌洋子才要闹解散,如泡所说,这个原因实在是太荒唐了。(不过洋子真的像那种坐在别人宿舍打游戏的讨厌人...)但是泡的性格比较要强,喜欢秩序和调理(泡泡你是INTJ吗?)他一直试图在侬无心统筹乐队事物时扮演领导角色,试图保证乐队的效率和质量。然而他的好心确没人买账,大家总是觉得泡的控制欲强,但是泡为了乐队正常运转又很着急,所以出现了乐队内部冲突。泡的完美主义还会要求大家不停录制。其实这不是谁的错,只是到了一定阶段,每位成员的方向有所改变,大家已经不在乎做最好的披头士成员了,所以人心难聚。(突然觉得我在团队里就是泡泡这种性格,我能理解泡泡的着急,也被其他人讨厌...)

2. 之前看电影Let it be,因为年代久远,整体色调偏暗,给人一种压抑、沉闷感,恨不得空气中都飘着“要解散”“要解散”的低语。看了修复后的剧版后,不仅色调明快了,而且加入的新片段里很多都是大家一起做音乐的欣喜和快乐。原来音乐真的可以治愈一切!看着那些片段,真的都会忘记这是一个马上要解散的乐队...

3.俏芝显然是一直受到JP两人的“压制”后终于爆发,不仅在与队友关系上,还在创作上。不可否认,俏芝一直被视为虫团中安静沉默的那一个,以至于受到忽视。事实上,他的确拥有独立制作优秀专辑的才华,虽然不及mclennon,但足以撑起All things must pass这样的专辑。所以Let it be 时期和大家闹翻,也是不可避免。

4. 果子虽然没有其余三人的才华,却是虫团里不可或缺的粘合剂。果子温和开朗,和其他三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反而是看似沉静的俏芝爆发了。

5. 有人说虫团解散也有

(未完明天继续)

 短评

只是看了十分钟我就已经爆哭了呀……每首都那么熟悉要哭了呀

5分钟前
  • KellyKelly
  • 力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野洋子。因为她出现在好多排练和录制演出时的画面中。特别奇怪的是,她又不是乐队的,也不参与演出,但非要坐在乐队跟前或附近,让镜头不得不拍到披头散发的她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有时就是玩弄着貂皮大衣,也不说话。。。超级诡异,就好像是阴魂不散的女鬼一样,甩都甩不掉。。。真的存在感太强了

9分钟前
  • Maggie_in_LA
  • 还行

泡儿都说了,50年后,要是人们还认为披头士解散是因为Yoko坐在音箱上,那也太可笑了。然而50年过去了,这样思考的“粉丝”还大有人在。

11分钟前
  • 马可挖耳朵
  • 力荐

最后四十分钟激动得手舞足蹈

15分钟前
  • Stiles
  • 力荐

看着深情对唱的侬哥泡爷,小乔心里一万只草泥马飘过,三个人的故事,我却不配拥有姓名,而小乔旁边的果子则表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20分钟前
  • 木石子
  • 力荐

信手拈来的last night‘s song 距离传奇前所未有的清晰 与前所未有的近 All the girls come on then dancing! Harrison‘s fisherwife and dwarves and bunchbacks!

23分钟前
  • 四季豆炒饭
  • 力荐

什么也不必多说,就让时间的无言去讲述吧。杰克逊及其团队的剪辑技巧和修复技术让曾经年轻的面孔从半世纪前胶片里复苏,新千年二十年后的我们领受遗赠的恩赐恍如身临其境打扰了一段隐匿生命的安魂,观摩抵挡时光摧折的杰作如何在分崩离析的最后「回归」拼凑成整。「最坏结果不过是诞生一部关于制作音乐的纪录片」,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沉没近八小时的清晰影像观看他们无所事事打磨乐章已经是无上幸事。一首来自过去的幽灵之歌,被回到未来的科学神迹和流媒载体复活归返。那些卓越灵魂随着退场时刻的帷幕拉启先后离开,陷入黑暗,最早陨落的星辰投下的阴影也最深重,当我们失去他的时间远比世界拥有他的时间更长,他有觉察到摄录抵达的永恒吗?五十年前的他们是否想过,声音的遗产可以征服时空和死亡的边界,颠覆地球,长生不老,活在所有共存宇宙之间。

25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原来你们始终相爱,互相理解,彼此坦诚,但是你们也要去往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因为互相了解走到一起,也是因为依然互相了解而分开。

28分钟前
  • helenharris
  • 力荐

乔治怎么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这么漂亮

31分钟前
  • 卡里乌斯
  • 力荐

此前看过很多长长短短关于Beatles或成员的纪录片,买过所有能找到的专辑,还包括解散后每个成员自己的专辑,甚至还有一盘列侬儿子的专辑磁带,我也解释不清为什么这么喜爱Beatles,大概是因为他们而爱上摇滚吧,一生挚爱

32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全片三集七个多小时,彼得杰克逊的大型追星活动。顺带造福全球粉丝。音乐好听自不用说,他们的衣服也都很好看啊。

35分钟前
  • 北纬三十四
  • 力荐

As you can see,Beatlemania never ends.听说这部纪录片之后主动了解披头士,所以看这部之前爱上了披头士,而看了这部之后则疯狂热爱披头士。庆幸的是还好没有错过四只虫🥰

37分钟前
  • Sylvia
  • 力荐

小野洋子是不是自己没有家呀

39分钟前
  • Frankenstard
  • 力荐

【A】素材,素材,巨量素材,呈现出一部“对所描述事件和所涉及人物精准刻画”的超长纪录片。但剪辑是不会说谎的,眼神的始与终,人物前后剪辑中的关系对比,以及画面与语言的割裂,却又能生成全新意义。一种高明的,被经过重重包装的恶趣味表达。至于某个短评“还需要导演做什么”的观点,我想最后四十分钟的分屏演唱已经足够把你的脸打肿千百次了。

40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先是六部中土,现在是七个多小时乐队纪录片,PJ告诉你什么是顶级粉丝

42分钟前
  • dreamy
  • 力荐

2020.07.11 标记想看,其实在19年年末就听说了。其实我真的没有什么能说的... 不想错过每一帧,大部分时间还是看的很开心,观察他们的创作过程很有趣。但是当他们说到任何关于未来、关于五十年后或者他们老去后会怎么样的设想时,就会心里一紧。“The rest is history. ”“We'll never get a chance to do it again.”“I'd like to say thank you on behalf of the group and ourselves, I hope we passed the audition. ”“这是1969年的宏大声音。”

46分钟前
  • WalrusTuTu☮
  • 力荐

将近八个小时的记录,最后一张专辑,最后一场演出,以及一个伟大乐队分崩离析的必然。保罗:用尽全力想带着披头士作为一个乐队往前走;林哥:兢兢业业地打鼓,不管你们吵什么;乔治:你们都不尊重我弹的吉他,我要退出披头士,回家;列侬:我必须带着我的连体婴儿。。

47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Lennon:懒散、政治见解、披头式幽默、Yoko;Paul:🎹🎸🥁🎤,精力旺盛、创作全才、反政府分子;George:吉他工具人、我有个想法、我要回家、有事请找Clapton;Ringo:zzzzzzz、下班😄

50分钟前
  • Daniel
  • 力荐

队伍都靠保罗撑着,列侬因为那个女人心根本不在这边。

51分钟前
  • OldKing
  • 力荐

第一集就太难过了。看着镜头聚焦打打闹闹自得其乐的列侬和保罗,然后转到话筒后面完全被无视仿佛局外人的落寞的乔治。''排练到午餐时间,离开披头士,回家。''

53分钟前
  • Saili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