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安娜

欧美剧美国2022

主演:朱莉娅·加纳,安娜·克拉姆斯基,拉弗恩·考克斯,凯蒂·洛斯,Alexis Floyd,Arian Moayed,安德雷斯·霍尔姆,杰夫·帕里,特里·金尼,安娜·迪佛·史密斯,马里卡·多米泽克,凯特·伯顿,瑞贝卡·亨德森,蒂姆·金尼,凯特琳·菲茨杰拉德,阿曼德·舒尔茨,沙莫·阿斯玛尼,本·拉普帕波特,香农·桑顿,克里斯·劳威尔,唐纳·墨菲,阿萨德·包伯,茵迪亚·恩能加,梅雷迪思·霍尔兹曼,Geraldine Leer,本杰明·泰思,伊恩·梅拉布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剧照

虚构安娜 剧照 NO.1虚构安娜 剧照 NO.2虚构安娜 剧照 NO.3虚构安娜 剧照 NO.4虚构安娜 剧照 NO.5虚构安娜 剧照 NO.6虚构安娜 剧照 NO.13虚构安娜 剧照 NO.14虚构安娜 剧照 NO.15虚构安娜 剧照 NO.16虚构安娜 剧照 NO.17虚构安娜 剧照 NO.18虚构安娜 剧照 NO.19虚构安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30 08:23

详细剧情

  《创造安娜》围绕一位调查安娜·德尔维一案、迫切想证明自己的记者展开。安娜·德尔维是 Instagram 上传奇的德国女继承人,她赢得了纽约社交圈的欢心,还偷走了他们的金钱。安娜是纽约最大的女骗子,亦或仅仅是美国梦的新写照?在等待自己审讯的同时,安娜和这位记者结成了一种黑暗又有趣、爱恨交织的关系,而后者也在争分夺秒地为纽约市的一个最大疑问寻找答案:谁是安娜·德尔维?该剧的灵感来自《纽约》杂志上杰西卡·普雷斯勒的一篇文章《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

 长篇影评

 1 ) 我看到的不只是Ana的骗局

每一集的开头都已经说的很清楚,除了真实的部份,其他部份都是编造的。为什么看这部剧的人要各种去扒他真实情况,去扒真实的Ana是怎么样的,然后来给这部剧打低分?你们想要的真实,难道不是应该去看新闻或者看纪录片?这个还是个剧情片啊!他只是因为Ana的故事有感而发,而创作了这样一部剧。

这部戏里那么多亮眼的人物刻画和表现,就都被你们的低分掩埋了。

你们没有看到记者因为是一个女生,职业生涯做错了一件事,而这件事还仅仅是因为太过信任自己作为朋友的同事,而导致自己一直被遗弃在角落,还要被背叛自己的同事领导吗?而另一边华尔街的男高管,做错了事情,错误的给Ana背书,得到的惩罚确实升职加薪,仅仅是打球的球场从1号换到了12号。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与讽刺!

你们没有看到那个想要借Ana上位的《名利场》女生,又做婊子又立牌坊,但最后却自己又是出书,又是被信用卡公司waive credit,名利双收,什么都没有损失,还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法庭哭泣,最后恶有恶报了嘛?

你们没有看到Ana的父母告诉记者,有些孩子就是超出了你的能力,而放弃了Ana吗?这是多么现实,并多么无奈。

就,明明这部剧 值得一个四星半!

剩下半颗星的确是我也不喜欢ana的high pitch嗓音

 2 ) 都市虚荣女性群像

还不错的爽剧,剧本故事矛盾线充足,一集刻画一个关键人物,推进的节奏到后几集反而更精彩。

安娜和女记者分析已经很多,想探讨一下剧里其他女配的角色。

女友Rachael: 律师Todd质询她前,我多少对她是同情的,Todd和Kacy的质询后,她仓惶出逃,才知道眼泪都是假装,看似弱者受害方,早就将自己故事卖了好价钱,她是演艺圈和网红圈 精致利己的多数女性形象,为了流量而经营标签,日子久了 自己也分不清是非真假;

女友Kacy: 她的职业病一直让她扮演人生导师,时不时冒出鸡汤句,但从受牵连结果来看,这些鸡汤确实也是都市浮躁的速效药,锻炼冥想 划清界限 不要圣母,你就是人间清醒;

女友Naff: 单纯机灵小聪明,她很适合去做网红经纪人或直播运营,她的视野格局和不够努力的性格,做导演还是差很多;

富婆Norah: 应该是白手起家的暴发户,貌似热情好客,帮助有理想的年轻人找到资源;实则是填补自己被需求被认同的欲望,被自身的空虚反噬;

Todd妻:嫁给凤凰男的真白富美,对伴侣有极大的涵养和包容,忍受伴侣的阶层嘲讽,别的女人费尽心机去要的地位,她与生俱来,然而爱心捂不热凤凰男的执着,门当户对确实必要。

 3 ) 正如托德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安娜的影子 (珠宝)

电视剧是关于一个年纪轻轻的25岁女孩如何打造自己的人设,差点儿骗取了上千万的贷款的事情。

这不是励志故事,这也不是美国梦,但是编剧们有他们的套路,她会提到这个点。很多人也觉得这个剧为什么没有完整的还原真实事件,但是不管任何事,你如果完完全全还原事情经过,它还是原本的事情经过么?就好像罗生门一样,记者的调查也主要是基于当事人或者说亲历者的讲述,这其中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关系选择与所保留,有些一次性说不完整,他们会像挤牙膏一样慢慢地告诉你,即使你用所有的数据构建了这个类似3D模型,你也不一定看到了准确的样貌。正所谓,故事吸不吸引人,不单单是剧情的原因,还有讲述者的节奏、风格、口音、情绪。这个故事网飞花了30几万美元从安娜那里购买,然后又教给打造无数神剧的Shonda Rhimes(《实习医生格蕾》《Bridgerton来作为主创,导演有由执导过《穿Prada的女王》的导演David Frankel,执导过《丑女贝蒂》的Tom Verica,执导过《女子监狱》《无耻家庭》的Daisy von Scherler Mayer,演员主要是这几年的艾美奖最佳女配角,Julia Garner(代表作黑钱胜地)Anna Chlumsky(代表作副总统)。非常强大的创作团队,加上真实案件的知名度,这个剧还没有看就觉得是个分数及格及以上的美剧。

关于安娜的衣橱,各家时尚网站都在努力分析了,度假时大部分的Etro,各种Dior,铂金包,celine的眼镜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我不太了解。我就浅浅谈一下我认识的珠宝。

安娜度假时的装束
Alexis Bittar

Alexis Bittar是个比较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其品牌的饰品都非常精致独特,深受名媛们喜欢。这对拜占庭风格的耳环由人造珍珠和亚克力还有施华洛世奇水晶构成,造型夸张,元素丰富,很适合度假时的名媛们。当时那一集,大部分都是巴洛克风格等造型较大,镀金或者珍珠的元素构成的耳环。

当时派对的主人,她还有一个场景是戴着镶满珍珠的大金耳圈
tulia打电话骂安娜时戴的耳环
Oscar de la Renta
Baublebar

因为电视看的不能截图,就是前面她和内夫她们到处玩有一个镜头,在酒吧,她穿了一条红色裙子,戴的这个耳环,这可能是安娜剧中最便宜的首饰,这个牌子是个ins上火起来的珠宝品牌,又是在于设计感的有趣还有价格的合理,它们的耳环很火。这个耳环的元素burst star倒是很多品牌都做过。

这个耳环不知道是什么品牌的
这个是Oscar de La Renta
Oscar de LaRenta

Nora戴的是Oscar de la Renta的经典款

Oscar de la Renta,应该是在草地筹集资金那集谁戴过,特别像
jennifer behr

有一集安娜戴了非常类似的款,但是下面是彩钻。

Nora在剧中戴了很多风格巴洛克的耳环,金和珍珠的元素非常具有力量感。

巴洛克珍珠
律师的妻子配饰是满钻的项链不知道品牌
Jenny Bird
Jenny Bird

记者vivian的饰品我只认识这个项链,应该是ins超火品牌Jenny Bird的,低调有质感,简约又不简单。

Lovisa

Neff此处戴的侧脸耳环看着应该是平价品牌lovisa. 打折时经常几刀。

Neff和安娜此处的耳环也各有特色,一个满钻线条状修饰脸型,一个是镶钻树脂材质辉映眼睛的颜色。

希望之后可以补充,不对也请大家指正。

 4 ) 原以为是一个女骗子的故事,结果是一座骗子之城的故事

网飞首页推荐的封面上,女主角Julia Garner戴着Anna Delvey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头发蓬松分叉——这正是我当年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上对这个纽约骗子名媛的第一印象——她的发质如同她的气质一般发毛。

我本来对这一类社交八卦就不太感冒,所以从未细读新闻内容,只是隐隐觉得这个连假姓氏都既不德国也不贵族的25岁小姑娘,能骗倒纽约上层社交圈,接触到的应该是社交圈里不太入流的new money。简而言之,没有底蕴识破她牵强附会的贵族背景;没有智力解读她不甚高明的自我包装;没有眼界看穿她似是而非的编造伎俩。然而,这部以记者Vivian揭露事件真相的过程为切入点的9集网剧,做足了功夫,把一个看似“狗血”的骗子故事(基于事实)讲得里应外合,高潮迭起,层层反转,这主要归功于编剧的结构布局——每一集侧重于一个当事人的叙述视角——虽然因人物参与程度不同,偶有拖沓、注水的嫌疑——总体来说,为这个关于一个女骗子的故事提供了context(背景,语境),即为什么全球最“高大上”的曼哈顿社交圈会被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德国移民二代骗得团团转,甚至连华尔街最“精明”的金融律师都在劫难逃。

全剧看完,不难发现,Anna在曼哈顿富人圈混得风生水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她很擅长融入。这种融入表面上看,是她坑蒙拐骗来的,比如伪造德国贵族背景,吹牛皮说有6千万美金的信托基金等着自己一到25岁就能兑现,明明是花别人钱、住别人豪宅、搭别人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的leech(水蛭),却能心态自如,漫不经心,甚至对不够VVIP的待遇嗤之以鼻,直到所有被抱的大腿弃她而去,她也并未气馁妥协,而是进一步靠编织更弥天的谎言(选址牛逼的大楼,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号称要做全球最高端的艺术、奢侈、富豪俱乐部),以期获得4千万美金的银行贷款……故事到了这里,Anna已经不是骗吃骗喝的小屁孩,如《天才普瑞利》那样从生活方式层面过几天富豪的日子,或是如《猫鼠游戏》那般纵横天下,潇洒挥霍,因为她自从有了华尔街资深金融律师的加持,那4千万美金的银行贷款居然并非天方夜谭。如果最后Anna可以证明自己确实有那个所谓的德国家族信托基金,是否贵族根本无关紧要,之前的诸项欠款会得到解决,恶意透支信用卡也不过是有钱人对钱“毫不在意”的风度使然——也就是说,如果Anna真的有金钱后盾,不管这钱是俄罗斯黑手党的,或是别的什么灰色来路,凭借她的“融入”手腕,她都可以在曼哈顿富豪圈占有一席之地。

似乎,这才是本剧的核心宗旨:在“高大上”的纽约,本来就充斥了各种骗子,每个人都是hustler,每个人都want something——记者想要的不仅是挖掘真相,更是依靠流量置顶的文章夺回自己失去的事业;前男友想要的不仅是一段关系,更是靠着理想投射中的贵族富豪女友,从中产阶级步步高升;金融律师想要的不仅是大笔佣金,更是人到中年的激情回春与权势的无限扩张;就连《名利场》的编辑、酒店前台、私人教练这三朵塑料姐妹花,也都各怀企图,她们更像我们这些普通人,有着正常的慕强心理,也经常在虚荣心与廉耻心之间艰难徘徊。

Anna的所作所为虽然不可取,但她为了金钱和地位的不择手段,那股狠劲和巧劲,正是纽约的灵魂所在,她很聪明地窥视到了纽约的灵魂("She took a look at the soul of New York"),发现这太契合自己了。本片英文名是Inventing Anna,这恐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Anna的self-invention,这个词在英文语境中有着奋发图强、改写命运的褒义含义;第二层是纽约的大环境促成了Anna的self-invention。我们别忘了,当Anna第一次离开德国老家,先去了伦敦中央圣马丁,遂即辍学来到巴黎,而后又辗转到了纽约。这三座城市是全球最顶尖的时尚中心(可见Anna对时尚的追求从未改变),同时,它们也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中心,但纽约与其他两座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太多的帝国主义痕迹,纽约的核心是金钱和利益,而血统和出身倒在其次。

作为一个在纽约、洛杉矶、伦敦、柏林都居住过的观众,我可以佐证的一点是,Anna的发质和口音都注定她不可能在欧洲混得开。可是纽约呢?纽约是最大胆的骗子能混得最开的地方。

或许,Anna原本甚至有一天可以成为美国总统。

从这个角度来说,Julia Garner的表演基于真实人物的特性,至少可以打8分。如果观众觉得,如此浮夸的演技不可能接近真实,那么只能说,我们对真实的理解还很肤浅。

朱晓闻

2022年2月于柏林


关注萨尔维亚之蓝(Salvia_Blue)这里没有最有价值的观点,也没有最领先的想法,最有价值的观点在历史中重复了千百遍,最领先的想法是经独立思考分析的结晶。这里有的是看似被遗忘的,鲜为人知的,极为小众的有趣的人、物、事。

Salvia_Blue

 5 ) Anna 露出的那些马脚

No.1

在豪华游轮上一个很势利眼的女孩问是不是在苏荷之家见过安娜,注意看这里安娜的神态中掠过一丝不安,但随即以“觉得随便什么人他们都会给会员身份”的理由圆过去了,并且顺便立了一下自己的清高以及拥有高贵独特品味的人设,外加当时的好闺蜜在一旁应和,这个小插曲便不了了之。

要知道苏荷之家(SOHO HOUSE)是一个世界顶级俱乐部,据说金·卡戴珊申请过无数次都没能加入......而这个俱乐部内装的供应商还为英国皇室(比如哈利王子和梅根的家)提供过浴盆,所以安娜没有去过苏荷之家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她真的不够格,二是,如她所说,她不屑于去。显然这里第一种可能性更大。

No.2

紧接着一群人在甲板上喝酒,一个大佬听出安娜的俄罗斯口音,于是用俄语对安娜和蔡斯说了祝酒辞,蔡斯一头雾水显然没有听懂,大佬转而问安娜,安娜却表示自己听不懂,但是事实是安娜的确出生在俄罗斯,按理说她不可能听不懂的,结合安娜一直声称自己是德国贵族这一点,可以推断出这里安娜又在撒谎,以掩盖自己的身世。所以这里也为安娜的身份不明做了伏笔。

No.3

接下来就是很经典的这一段,安娜付不出钱被酒店扣下行李的桥段,这里的马脚很明显,连剧里的人物都开始怀疑她,最终还是倒霉蛋蔡斯跑来把钱付了,总之这一段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No.4

蔡斯得知安娜的真名后,和刚刚shopping回来的安娜在阳台上对峙,问她的真实身份。结果安娜花言巧语一通操作,激情描述了自己的宏伟梦想,成功化解危机。

(这里我也是很服)

No.5

安娜和内芙谈心的时候无意中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不小心暴露了自己曾经很贫穷的事实,结果安娜迅速圆谎,并顺势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家有万贯财产但是偏要白手起家的励志女性。

No.6

在酒店工作的内芙遇到了自己老板的两个儿子,顺便提起了安娜,可对方表示并不知道老爸在和安娜做生意,并指出了如果是老爸的重要生意伙伴,为什么只住了豪华房而不是豪华套房这个一点,内芙转念一想,有道理啊,转头去问安娜,当然,安娜又是轻描淡写,扔出了“他已经帮了我很多,我不想再麻烦他”这样听起来又别扭又合理的理由。

这里内芙是当局者迷了,就像之前的很多人一样。住一套稍微便宜点的屋子就算是少欠一点人情了?这怎么想都不是有钱人的逻辑吧……

 6 ) 从《虚构安娜》看美国社会现状

这个故事可太有意思了。不是说这个剧,而是真实事件、戏剧改编和群主反应前前后后组成的一段现实,简直是当代美国阶级矛盾尖锐程度的一声警钟。

剧好看吗?其实不好看。Netflix一如既往虚假宣传,让我以为这是一个类似《猫鼠游戏》的高智商犯罪强情节悬疑片,其实是个节奏缓慢情节平淡没什么骗术细节也没什么真正富豪的“三观不正”道德片。

宣传侧重在“假扮富豪” “纽约贵族圈” “天才骗子”,非常标题党。全程回看,其实安娜根本没骗到几个真贵族,也没骗到多少钱。她总共骗了26.7万刀,其中20万刀是银行贷款,偷刷富豪女企业家信用卡40万刀也是虚构。她的亲密朋友,是酒店前台、私人健身教练、时尚杂志员工,完全不贵族圈。而且骗术都是先大手笔花钱钓鱼,一不花钱马上就被识破了。酒店能容忍她借故赖账几天,但这之后也一样要报警抓她。让有钱朋友垫付机票钱、蹭饭局,也都是小钱,完全算不上天才骗术。

她唯二真正骗到的,只有第一个男友,和艾伦。也是利用这两个人,她才有了一点构建身份的人脉。不论是Dream team,还是银行,都是不见钱不干事的,没有实际进展。想光光靠名声空手套白狼,安娜离成功根本不是一步之差,而是本来就不可能。

所以剧不存在做成《猫鼠游戏》的可能,因为安娜就不是一个天才,而她的骗术也并不惊人。这就使抱着“看她到底是怎么骗的”的观众非常失望,所以有关于前三集节奏太慢记者戏份太多的吐槽。其实安娜怎么骗并不是本剧想讲的,这就是为什么开头我说,这是一个道德故事。这部剧的本质,是以政治正确为武器,以中产阶级为立场,向那些目前拥有资本的top 1%开火索取利益和权力的战鼓。

这是个利用的故事。安娜利用有钱人完成自己的梦想,制作团队利用安娜宣扬女拳、移民平权和阶级对立。典型的利用政治正确身份榨取利益还“占理”。这个故事并不精彩,自始至终没有说清how did she do it,人物单薄无脑,让人不敢相信这些人是华尔街精英。其实安娜完成的是美国穷人的意淫爽文: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拥有上层社会拥有的资源和特权,来完成自己的梦想。说好听点是美国梦的实现,说难听点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以看出美国的价值观其实是究极自私的: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都是无所谓的。本质上就是阶级斗争。美国社会阶级固化,中产阶级想往上走的路越来越窄,即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然很难实现暴富,而这一切的原因是资产阶级上层社会垄断资源。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实现美国梦,实际上是要求利益再分配,即重新切蛋糕。

通常这种资源重新分配是需要通过武装革命才能实现的,而安娜凭借一己之力,没有任何成本,却差点成功,这可太诱人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安娜支持安娜?除了她强大的人格魅力和pua技巧之外,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她做了中产阶级美国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他们争取的是“更大的公平”,为了达到它,住酒店不给钱那都是小事。这也是为什么安娜“不给钱还有理了”,因为如果不通过“骗”,现有阶级秩序根本不可能让她实现梦想。所以安娜能大言不惭的说,these are not lies, these are unfulfilled promises.

对比现实,我们可以发现最大的区别是现实中完全没有情义:不论是酒店接待、女记者还是律师,对安娜的关心全是剧中虚构,而现实中就是单纯的利益关系。I want something from you, you want something from me, let’s work together and get it then.

Neff初见Viv的一番冷漠拒绝其实是故事核心最精准的揭露:“This is New York. Everyone here is running a game. Everyone here needs to score. Everyone here is buzzling. Everyone here wants something. Money, power, image, love.”

互联网时代,人们得以看到更多的可能,也因此更容易对自己的境遇不满、对阶级差距的不公平愤怒。阶级越升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而大环境的衰退(经济、疫情)又使阶级越升的可能性不断降低。这就导致了美国梦的破碎。这就是为什么川普“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conservative comeback有如此大的群众基础。

安娜获得这么多支持,甚至被偶像化,与阶级矛盾密不可分。特朗普、BLM、霸占国会,美国这一代属于不满的中产阶级。政府真的应该重视贫富差距日益增长所造成的社会公平问题了。

 短评

get your VIP !!! 有一点挺有意思,就是那个摄影师说安娜的品位是完美的,但是那个有钱老太太说她的品位很差!看完了其实有点难过,如果安娜这么拼这么能想办法都成功不了,那美国梦其实就是假的呗。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慢慢挣钱啊,干嘛非要一下子就申请两千万美元贷款,就不能白手起家一点一点赚吗?酒店那个女的就是自己攒钱拍电影,她说她开始拍了,又说要辞职,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呢?另外安娜真的很会PUA其他人,先是给甜头,然后时不时说一些刻薄伤人的话,再扮可怜脆弱,再凶狠……反正和她在一块就是过山车一样的刺激,她的朋友、律师,还有记者都有点被她PUA,里面也会讨论是不是被安娜owned ,黑客军团里也会讨论这个。这种拥有不只是被钱收买,而是灵魂精神层面被降服了,心里放不下安娜,受不了看她受苦……

6分钟前
  • 9o1o31
  • 推荐

太失望了, anna delvey的故事本来这么有意思的, ep 1 都在讲那个女记者的故事 like who gives a fxxk. 完全可以拍documentary,拍成超无聊的肥皂剧(bridgeton的编剧)某些无脑观众说anna是modern day robin hood 还girl boss。Netflix给anna Sorokin 巨款,帮她还清债务,还有结余。拍成这样是想推广怎样的narrative

9分钟前
  • ミサ
  • 很差

最后一集,女记者的价值观是啥啊????还为她惋惜呢,救命,有任何人知道安娜就是个女骗子吗??

12分钟前
  • 龙蛋
  • 还行

我没看出女主deserve it的气质,不知道是剧本还是表演的原因,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虚荣低级的诈骗犯,导致后面记者和律师对她的情感没有说服力

17分钟前
  • 不合格砂糖样本
  • 还行

连看tinder男骗子和纽约女骗子的感想:二位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罪于奢侈品买的都是正品吧🌹

19分钟前
  • rice-burger
  • 还行

第一集女记者老公跟她说:you always have a choice。 建议她可以休个产假养个娃再换工作。在产检时连声fuck,告诉老公你要是觉得生个孩子能弥补我职业生涯终结的痛苦我一定会晚上一枕头闷死你。纽约,上海,全世界,都一样。 看到最后:网飞和amex是战略合作吗哈哈哈

20分钟前
  • Annnnja
  • 推荐

骗人骗到这种程度可以算有精神疾病了。这种psycho能骗到那么多人必定有个人魅力或者让别人想信服于她的点,但网飞只拍出了个烦人精在骗一堆弱智

22分钟前
  • V ə RONICA ✿
  • 较差

安娜的演技看起来和美国郑爽一样,一直期待有反转,结果就是一个fraud,nothing happened totally a bullshit🥲

26分钟前
  • Missy
  • 还行

1、前面消费靠刷男人投资款 后面消费要诈骗偷窃 票子获取成本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护照那出和瑞秋撕逼那出 处理得挺瞎的 随便吼几句 我信了 一是男友也是半斤八两是不做实事忽悠投资款主要是用于自我包装的虚荣鬼;二瑞秋是贪慕虚荣的beta婊 骗子有观众就有空间3、普通老百姓螺丝钉迷醉于她"她有我无“的勇敢无畏 扭曲力场4、真实人物长相普通 父亲卡车司机 俄罗斯人融入德国被孤立 用时尚垒起城堡 魔法打败魔法到纽约 给自己输入一段心智 德国信托6000w继承人 先洗到自己都相信 怀揣艺术基金会梦想5、金融核心看的验证的就是6000w信托的真实性 前面随你怎么表演 没有6000w那就直接拆舞台时尚圈名利场本来就很多空心萝卜 别说名流也被骗啊 是本来很多也是虚荣空心管 6、有钱被撸基本不伸张 因为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傻逼 当浇花

28分钟前
  • X
  • 还行

难得一遇的低开高走的一部剧。第一集铺垫有点冗长,女记者戏份过多差点弃剧,但坚持到三集以后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编剧借女记者调查事件为由,从不同相关人士口中渐渐把“安娜”这个人物给观众拼凑出来:她漂亮聪明,挥金如土,口才了得,品味高雅;心理素质极佳,gaslighting功力深厚,装疯卖傻手到擒来,深谙丛林法则,惯会利益交换……再结合原型的故事,感叹世界的物种多样性如此丰富。如果把女主当作人性放大镜,在money naver sleeps的花花世界,谁比谁高贵,谁能全身而退,又有谁苦苦沉沦呢?

33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推荐

我们的安娜是心理强大无比的表演系和心理系优秀毕业生——安娜一直标榜有个富爸爸,笑谈钱不是问题,然而她一路上就没付过钱,都是蛊惑利用别人(高级杀猪盘?);安娜也戳中了有钱人的G点,她故意用挑剔的刻薄的自大的语气和态度去与有钱人交流,谁想到有钱人没见过敢这么对自己的,还觉得安娜这妹子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反而很吃这套,笑死。

35分钟前
  • 宇文三明治
  • 推荐

如果拍成电影更合适,长了就臭了

36分钟前
  • 纪夫
  • 还行

说实话女主演技不行,基本上还是 Ozark 里乡下大姐头的套路,连俄语口音都学不好

41分钟前
  • 贱草
  • 还行

同样是信用卡被盗刷,Tinder诈骗王里的受害者至今还在还几十万美金的卡债,而本片中纽约富婆跟银行CEO好姐妹打个招呼,将被Anna盗刷的40万刀给拿回来了…果然普通人和上层人哪怕同样被诈骗,结果也是大大不同的。

45分钟前
  • FH
  • 推荐

这个题材拍成爽剧就差不多了,想要深度还是不太成功。本身女主就是骗子,用第一视角拍她如何实施各种骗术会更有看点,第三视觉展示了太多不必要和令人催眠的戏份,也拖慢了节奏。另外不清楚真实事件的主人公性格如何,但剧中女主的人设有些割裂,一方面她既然能把这么多上层人士骗得团团转,按理来说应该非常聪明,并且心理素质超强,剧里却总表现她无能狂怒的样子,实在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大。

48分钟前
  • 唯我主义
  • 还行

这个剧真的看得我压力很大,女主和她周围的人脑子都很有病,女主是narcissistic psychopath,周围的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本剧我最喜欢的几个人物:Vivian的老公,Nef的男朋友,Todd的老婆,Rachel的男朋友。

51分钟前
  • 抠key泥洼
  • 还行

记者戏太多!

52分钟前
  • hola. .
  • 还行

Ep1节奏缓慢,但是回看以后还是觉得开了个好头,剧里不厌其烦地对比了普通探监和媒体探监的不同,就是为了烘托Anna自始至终最想要的:权力和名声,金钱只能算第三位,VIP从来不需要等待。Ep3开始越来越好看,每集通过不同的当事人了解Anna的一个侧面。看过采访后能发现Anna和硅谷滴血成金的ceo本质是同一类人,自认天之骄子并有超强的信念认为自己在成就“伟大”的事业,她们都不觉得自己在骗人,因为所有的谎言都只不过是还未兑现的诺言。茱莉亚加纳越看越美!

57分钟前
  • CC2
  • 推荐

完全不想了解这个女记者的故事,水时长不是你这么水的,冲着看骗子嗯题材来的,你给我挂羊头卖狗肉节奏是真的拉夸,这么好的题材随便第一人称讲怎么骗术的都ok,竟然能拍成这样也是没想到的这个编剧是觉得人类都是傻的吗,都说了社交名媛作假,这个记者却不知道从网络媒体找,苦恼怎么联系人?第一次见面安娜提醒了媒体采访快八十遍,她愣是不懂安娜想要什么,非要绕一大圈幡然醒悟原来要媒体采访,把观众当傻子吗?

1小时前
  • Aegis
  • 较差

女记者的烂演技已经是我看本片的最大障碍,第三集开始都拖过她的戏份,又油腻又浮夸又无聊!麻烦回到第一人称叙事好吗???

1小时前
  • Aime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