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1995

战争片其它1995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恩斯特·施托兹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播放地址

 剧照

地下1995 剧照 NO.1地下1995 剧照 NO.2地下1995 剧照 NO.3地下1995 剧照 NO.4地下1995 剧照 NO.5地下1995 剧照 NO.6地下1995 剧照 NO.13地下1995 剧照 NO.14地下1995 剧照 NO.15地下1995 剧照 NO.16地下1995 剧照 NO.17地下1995 剧照 NO.18地下1995 剧照 NO.19地下199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1:38

详细剧情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知识分子和投机商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们共同的爱人娜塔莉——传奇般的人生展现了导演对南斯拉夫这个民族的理解与复杂情感。

 长篇影评

 1 ) 欧洲,我的城市在燃烧

库斯杜利卡的《地下》可能是将近10年前,在大学黑乎乎的录像厅里看结束的。什么都不记,只是里面吉普塞式的狂欢令我印象深刻。对了,还有地下室里飞翔的新娘,天使一般,在丰盛的宴席上空来回飞翔。

这部政治隐喻极深的电影,直到昨天重新看,才知晓一点;也直到今天上网查资料,翻了翻南斯拉夫的历史,才算知道点皮毛。对于南联盟、铁托以后的世界,对我这种不关心政治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存在。

电影开头是1941年贝尔格莱德动物园被轰炸的情形。导演库斯杜利卡有意识把动物园轰炸的血腥场面暴露出来,鸟被囚禁鸟笼,大猩猩焦躁不安,所有动物和人一样在废墟堆里走来走去,不小心,炸弹临头。最让我触目的是老虎吃掉天鹅的场景。一只老虎被炸弹炸伤,奄奄一息,旁边的天鹅不停在啄它的脸,受伤的老虎摆明是被欺负的对象,老虎酝酿很久后,一口气,咬断天鹅的脖子,两只动物在德军轰炸之下最后同归于尽。

电影讲述了南斯拉夫从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95年的半个世纪的历史。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电影里的一对好朋友Blacky 和Marko 据说是有真实的人物——Milan Rankovic 和Sreten Zujovic,都是塞维尔亚人,都是铁托的亲信。Milan Rankovic就是电影里的Marko,幕后操纵者,而Milan Rankovic在战争期间负责游击队。电影里面,Marko对着炸弹说了一句话,“炸弹不是德军扔下来的,就会是北约盟军扔下来的。”这部1995年杀青的电影,证明了剧中人物的话:1999年,北约维和部队轰炸南联盟78天,投放下31000枚贫铀弹。

库斯杜利卡因《地下》获得个人的第2座金棕榈奖杯。他是戛纳电影历史上唯一三名获得两次金棕榈大奖的导演,前面一位是《教父》科波拉,后面是达内兄弟。而他无疑是最年轻的,《地下》获奖那年,他41岁。这一年,波黑战争刚刚打响;这一年,另一部政治讽喻大片《阿甘正传》风靡全球,获得奥斯卡大奖。

《地下》最直接的政治隐喻就是象征着整个铁托时期的南斯拉夫。据说每个人,每一代人,每一种宗教在地下室都有体现。由于我完全不懂斯拉夫的文化,也就完全无法分辨电影里的文化符号。Blacky被自己共产主义朋友Marko利用,在地下室里活活生产了20年的武器。他想向 Marko 证明,即使他们被外部隔绝,他们也取得伟大的胜利。Blacky 和地下的同志一起建造了M-84坦克。这个坦克是铁托最大的骄傲,他认为这个坦克是全国各个省份团结起来的产物。诗人、革命家、商人的Marko是地下世界唯一的联系人,他放着《莉莉马莲》的歌曲,向阴暗世界的人指示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最感伤和幽默的场面是Blacky和自己在地下室长了20年的儿子到达地上的遭遇。儿子把月亮看作太阳,指着鹿认为是马。这让我想起文革时期,以及更远的可笑的历史。还有人把《地下》看作柏拉图和他的洞穴说。西方哲学最初的东西也可以在电影里找到不健全的影子。

一个杰出的导演就在于他的文本的多义性。《地下》海洋里死者的相会,是向让·维果的《亚特兰大电影》致敬的结果,里面猴子Soni和主人尤娜的重逢是卓别林化的喜剧场面,还有费里尼式的大象。导演自己后来有解释,Soni ,一只猴子,贯穿电影中从头到脚的角色,象征着愚蠢、单纯,是它打开了地下室通往外界的通道,也是它找到从迷宫样的地下室的出路。在我看来,猴子Soni ,电影中唯一幸存者很有解释的意味。当它的主人终于上吊自杀,它的那些朋友都已经阵亡时,它还存在。唯一的原因或许在于它的本质,单纯而愚蠢。是不是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幸存下来?

最让我不寒而栗的是傻弟弟尤娜拿着拐杖把自己的哥哥、背叛者Marko活活打死的场面。中景背后,是一个十字架耶稣的雕塑,再后面战火纷飞。《圣经》里该隐弑弟的场面马上浮现在我脑海里。

电影里最美丽的场景是我不得不说的,夏加尔的油画。天空中飘荡的新娘直接模仿了俄罗斯画家的意象。夏加尔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飞翔的人是他最经典的符号。导演本人和夏加尔有很多类似处,东正教家庭出身,流放国外,无法驱散的乡愁。电影里很多场面直接是夏加尔画面的复制,人们的结婚、分离,战争场面。库斯杜利卡直接使用夏加尔的《战火》里同样的颜色和布景。夏加尔那种浓郁的梦幻色彩,几乎是整部电影的基调。

最后没有看清楚,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的画面是,一群戴着鲜花的牛度水上岸。看了英文资料,才知道象征着死者的灵魂重新进入了新的躯体内,找寻幸福和遗忘。电影镜头里最后分离的大陆就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地图。库斯杜利卡将自己的祖国,和其他欧洲大陆文明分裂开来,在孤岛上一群重生的人们在宴会中酣畅淋漓的狂欢,距离欧洲越来越远……这种以强悍的幽默风格降解痛苦的方式,让我想起电影最初的一句话,“曾经,有一个国家叫做南斯拉夫”。剧终,导演打上字幕,这个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是的,一个没有国家的导演,能在电影中指明什么方向呢?一切都是没有方向的,他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厌恶、喜欢的对象都放在巴尔干半岛上,漂流到不知明的宇宙尽头去。

《地下》后面三年,库斯杜利卡因为政治的“不正确性”,“反铁托”,“诬蔑共产主义”、“拥戴法西斯主义之嫌疑”等等原因,心灰意懒,没有新片问世。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4月24日,身在法国的萨拉热窝人,库斯杜利卡在《Le Monde》上发表文章,写下动人的文字——《欧洲,我的城市在燃烧!》,昭告欧洲人一起拯救南斯拉夫。或许此文章可以解释一些他拍摄《地下》的部分原因,摘译如下:

“几百年来,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争骚乱没有停歇过:这是一片被伟大帝国们撕裂的土地,这是被罗马帝国一分为东、西两半的土地,这是奥特曼帝国见证其终结的土地,这是奥匈帝国覆灭的土地。欧洲!穆斯林的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之间的对抗是不可信的,是人为制造的,这些对抗矗立在那些死去帝国遗留的灰烬中。这些对抗在民族主义运动中,毫无理由地继续下去。欧洲!这是你的战火,需要你去扑灭它。欧洲!如果你存在过的话,是需要检验你的良知的时候了。”

 2 ) 曾有一个国家

《地下》是由前南斯拉夫著名天才型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米基·马诺伊洛维奇,米莉亚那·约科维奇等所主演的一部魔幻史诗巨作。该片可以说是导演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艺术集大成者,影片将南斯拉夫二战及二战后将近五十年的风云历史浓缩成三个小时,通过四个主要人物传奇般的人生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导演对于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理解和复杂情感。

读懂故事。《地下》是一部大型的历史剧,在荒诞奇异的人物故事背后,隐藏的是导演对于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爱意与怀念。影片所采用的的叙事方式和影像拍摄手法充满反传统的后现代风格,夸张的演员表演,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狂欢氛围,在荒诞和正史剧间游离的剧情,一时难分孰真孰假,都给观众在理解影片所讲的故事层面带来一定的难度。很多第一次观看的观众更是一头雾水,对剧情一知半解,不知所云,只是跟随着电影的节奏享受了三个小时的魔幻体验。在讲述历史层面,影片采用分段式叙事,在每一段叙述历史的开头都有字幕标注,大致可分为二战,冷战和内战波黑战争三个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有三位——知识分子和投机商人马高,小黑和美丽性感的剧场演员娜塔莉。剧情始于1944年,在一处遭遇到轰炸袭击的废墟里,马可和小黑怀着对火热单纯且真挚的革命情感联手对抗纳粹,他们共同爱上了剧场女星娜塔莉。危机时刻,马可救了小黑,并将其藏于自家的地下室内二十年之久。娜塔莉选择了马可,二人在地上世界狂欢享乐,酒醉沉迷,地下的小黑却被马可播放的假警报,战争歌曲所蒙在鼓里,依然相信战争还在延续。就这样,马可让地下的人制造军火,自己靠伪造兄弟小黑的死以及贩卖军火获得极大声誉和利益。直到波黑战争时,马可的弟弟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在战争中杀死了马可并留下了一句“战争不是战争,直到哥哥杀死了弟弟。”的经典且颇具深意的话。

库斯图里卡的动物王国。第一次看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一定会被其中不断出现的动物所震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在电影里有什么特殊意义?其实,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动物,它们或在做着奇奇怪怪的动作或被用来做奇奇怪怪的事情,这已然是作为其电影的一个标志存在着。比如《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中的蛇,羊群和鹅;《黑猫白猫》中啃食生锈车皮的猪,黑猫和白猫;《流浪者之歌》里的乌龟和火鸡等等。而在电影《地下》的故事中更是将一个动物园炸毁,各种动物窜来窜去,来回游走,不断出现。一般对于导演拍摄来说,孩子,水,动物是最增加拍摄难度的三样东西,而这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却是经常出现。在我看来有两种解释。第一,导演喜欢并热爱动物,愿意与他们共同相处。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动物是和人作为朋友一样平等的存在着的。纳粹的军机将社区动物园轰炸,动物和人一样,失去了家园,作为流浪者存在着。在《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中更是能看到库斯图里卡和动物亲密熟悉连接。有影迷更是将导演亲切的称为动物园园长,导演也欣然接受。第二是增加影片的魔幻和喜剧色彩。在库的电影中,啃车皮的猪,开坦克的猴子,喝牛奶的蛇,这些不同于寻常的动作都给影片增加了奇幻和欢快的氛围。

几乎全程不断的配乐和四次出现的《莉莉玛连》。每当马可拉响警报,播放歌曲,进入地下战争世界时,播放的歌曲就是《莉莉玛连》。一下就被优美动人的旋律所吸引。《莉莉玛连》的词作出自一位德国士兵在俄国的诗作。结合历史二战时期的双方战士饱受寒冷和思乡之苦,这竟然是一首可以让战争中的双方放下手中的武器,停止交火,共同歌唱的一首曲目。可见其情感感染力的强大和动人。基于这样的背景,可见导演对于战争的思考,对于未来的畅享,依然是向往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天才型导演库斯图里卡的身份多样,是导演,是演员,编剧,更是一位音乐家,是无言地带乐队的贝斯手。乐队经常出现在导演的电影之中,《地下》更是。几乎全程不断的配乐,融合巴尔干半岛摇滚和民谣风,辅以电影演员在剧中的激情洋溢的舞蹈,将吉普赛民族的热情和奔放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

 3 ) 关于地下

译文被选入期刊,谢谢关注。

简单说两句两句翻译完的感想:库斯图里卡是一个疯狂又厚重的导演,采访中他所有的回答都充斥着浓郁的文艺哲学气息。他就好像一颗深深浸与人文科学沃土中的种子,在每一部片中蓄势待发,直至一节节长成他所期待的样子,而后以一敌百,不负万劫。

 4 ) 从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们喜欢随着音乐舞蹈

“莉莉马莲”在片中起到串连和暗示的作用它的意义就是“这是不真实的”。每当莉莉马莲的音乐响起,地下的人就以为是空袭到来,可作为观众的我们都知道他们是被人欺骗的,随后同样是莉莉马莲的音乐但是却分别配合着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苏联进入南斯拉夫,铁托建国,铁托逝世的真实影像资料,伯格森说音乐传达延绵和记忆,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伴随莉莉马莲穿透了我,使我想到我们也不过是一群生活在人造真实中的人。
历史可以很容易被改写可每一个历史时期中的人却永远被自己眼底的错觉召唤,单纯炽热的人们不断的在时间的轮回中上演爱恨情仇的故事,即使是历史的操控者最终也躲不过历史的大潮,因为他们同样生根于某断历史,同样生根于孕育出历史的这片土地。统治者可以随意更换,国家甚至可以消失,但是我们感谢喂养我们的土壤和温暖我们的阳光,田野上的绿草如茵,带着痛苦,悲伤,喜悦,当我们给我们的孩子讲故事时就用这个童话般的开始:从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们喜欢随着音乐跳舞。

 5 ) 荒诞下的悲哀


电影一开场,诗人马高和朋友黑仔喝得醉醺醺的,坐着马车,后面跟着一帮吹喇叭鼓号的乐队在南斯拉夫柏尔格雷德的街道上飞驰而过。这两个醉鬼一边高喊着革命口号,一边胡乱鸣着枪。马高温柔善良的动物园管理员弟弟伊万在家门口兴奋的看着哥哥轰轰烈烈干革命的壮举,心中羡慕不已,可作为一个普通跛子的他,除了结结巴巴的恭维哥哥之外,也只能在动物园照顾他心爱的动物们。

第二天一早,二战来了。

一只愚蠢的白鹅疯狂的啄受伤老虎的脑袋,结果被恼羞成怒的老虎一口咬断了脖子;伊万抱着自己的猩猩对着死去的动物尸体们嚎啕大哭;黑仔本来不管不顾继续在家吃喝,后来实在被连续不断的枪炮声激怒,决定拿枪出门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外来德国人;黑仔老婆喋喋不休的唠叨着,说黑仔分明是去剧院找相好的演员娜塔丽亚;马高正在妓院风流快活,枪炮声和剥落的房顶墙皮吓跑了光屁股的肥硕妓女,马高只好靠在窗边自己打着手枪达到高潮……

这就是南斯拉夫,一个疯狂的国家,一个疯狂的时代。故事就在这个疯狂世界里展开。

后来马高爽毕在小广场找到魂飞魄散只知道抱着猩猩哭的弟弟时,我眼睁睁看着他拎起不知道在哪拣来的黑猫,把猫当成块破抹布一样擦他的皮鞋。黑猫嗷嗷乱叫,我则看得哈哈大笑。这时起我就确定了,这是个荒诞喜剧反战电影,如果不深刻,那它至少还搞笑。

我只猜对了一半。

电影从头到位的确都在搞笑,其荒诞夸张的喜剧表现手法颇像《大话西游》,尤其是演员娜塔丽亚在柏尔格雷德大剧院舞台表演的场景,几乎可以丝毫未动的搬到一部典型周星驰电影中去。除了伊万,电影主要人物中简直就没一个好人,大家都没什么原则,娜塔丽亚是个墙头草,马高是个无耻的机会主义者和出卖朋友的伪君子,而黑仔也好不到哪去,行事莽撞又愚蠢,还在个破箱子里不小心引爆了手雷把自己炸得七荤八素!黑仔的那票乐队们一天到晚跟着他,除了奏出些令人烦躁的疯子音乐之外,一到关键时刻只会喊:“完了完了,灾难来啦!”

在这样的疯子情节中,故事从二战一直讲到50年后的内战。

这就是南斯拉夫,一个多么“有趣”的国家!

1918年 – 一战后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王国,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 – 二战中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解体;
1945年 – 战后,铁托领导人民重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翌年更名为南斯拉夫人民联邦共和国,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人民联邦共和国,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90年 – 六盟国大选,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仍由原执政党执政之外,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其余四国共盟丧失政权,政局动荡,民族主义势力抬头;
1991年 – 盟国波黑宣布独立,克塞两族发生流血冲突,内战爆发;
1992年 – 南斯拉夫解体,未独立的塞尔维亚、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波黑战火继续,直至95年在北约与联合国干预下波黑战争结束;
2003年 –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更名为 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南斯拉夫名称被取消;
2006年 – 黑山经公民投票脱离联邦,塞黑解体。

从1918南斯拉夫开始建国以来,战火就从未远离过欧洲巴尔干半岛上这片土地,民族纷争不断,流血冲突不断。电影极为荒诞怪异的表现手法所描绘的,竟然是这样一片血泪浸泡出来的土地,一个有关民族大义,似乎不应该用来搞怪嘲笑的问题。但在作者Dusan Kovacevic的笔下,这一切又都那么好笑得合情合理。这片土地上,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一直要有战争?南斯拉夫人,你们究竟在争什么?

我不在这样的历史下长大,在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有半点兴趣去了解巴尔干半岛这个倒霉地方,一天到晚打打杀杀莫名其妙。我只是想看看这个荒诞的故事怎么讲下去,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真好笑呀真好笑;可没想到,看到最后,看这个国家仍旧在战火中挣扎,看伊万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和已经老迈的猩猩在几十年不变,废旧肮脏的地下管道中滑稽乱跑的时候,我笑不出来了。

“当兄弟相互戕杀的时候,你就知道,我们是真的在打仗了。”

电影最后,也如同《大话西游》的结尾一样,超现实主义象征了一把。看着也许本应该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的土地脱离大陆向无边苦海漂移的时候,我的心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悲哀。真的,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钱来解决那该多好!痛苦与仇恨不再从心底萌芽,把根向下扎,向下扎,扎过一代又一代人,心也荒芜,家也荒芜,国也荒芜。只有战火,在漫布野草的荒原废墟上熊熊燃烧,将天空染成血状殷红。

导演Emir Kusturica和剧作者Dusan Kovacevic,你们荒诞不经的外衣之下,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创伤之心?!这是多么强烈的爱与痛,才能幻化成魔鬼梦魇一般的故事,连我这样不相干的外人,也不得不随着你们,在狂笑之后掩面而泣……

 6 ) 史诗般的电影

在所有的电影中,如果只能够选出一部最好的电影,对我来说,就是《地下》。
记得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没有天空的都市"。
其实,这个名字更能够激发出一种对现实的隐喻。

这部电影的出现使得我对整个南斯拉夫的电影都怀有一种敬意。
这部充满历史厚重的电影呈现出一种悲怜的反思,直指这个民族多难的的根源——战争。

战争开始于外来的入侵者,但人类内心的贪婪、征服的欲望、对权力的渴求、对政治的热衷却
非入侵者所独有,因此这个民族的历史又何尝不是人类每个民族的历史。

《白鹿原》的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地下》是南斯拉夫的密史。一部用电影叙写的民族的史诗,一部不是颂歌的史诗。

在《百年孤独》中,历史在经历百年之后难逃宿命的终结,战争也是人类的宿命吗?
在《地下》中有一句对白:"兄弟相残,才是战争",这或许可以作为战争宿命性的最好的注脚。

 短评

一个悍匪,一个恶棍,一个荡妇,三人就撑起一场荒谬的革命

7分钟前
  • 修复的薄码.AVI
  • 力荐

相比之前看的几部《亚利桑纳之梦》《生命是个奇迹》的癫狂,这部相对收敛克制了一些,适可而止。真的是在又冷又饿又困的状态下,看不了太多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而《地下》是个例外,这部里那些安静的片段,更值得回味。

1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南斯拉夫的“大话西游”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看到一堆乱七八糟吵吵嚷嚷

14分钟前
  • 竹嬾
  • 还行

#重看#siff@大光明;革命是狂欢,人生是骗局,生命是幻象,渡过冥河终成漂流大陆,诗意在荒诞中升腾,荒诞滋生自真实,最孤独的喧哗与喧嚣,最悲悯的呼喊与细语;结构处处对仗,细节时时伏笔,三幕架构完美;蒙眼的20年,倒挂的耶稣,电影作为宣传手段,指涉与隐喻不计可数。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原來當年看的是這個片子..嗯,強贊。地下兵工厂世界,最后超现实,死人活人一起跳舞。地下有一个复杂到无匹的世界,那里战争还在继续。地下是阶段性及超越的,无穷的高潮让观众如癫如狂——要知道,最初只是奸商的自私,最初只是革命者的梦想啊,到最后变成了世间万物、爱、恨、及一切。

24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好吧,为什么会有这么牛逼的电影!库斯图里卡这是拍了一部南斯拉夫的百年孤独啊。老实人无法生活在这个国家,死亡随时降临,所以一切都极尽癫狂,乐队,女人,酒,无穷无尽的狂欢。可到头来,高明的政治家都是诗人,革命啊,主义啊,政治啊,爱情啊,都成骗局。再没有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它是断裂的大陆,是漂在冥河上的永无乡。

25分钟前
  • 夜第七章
  • 力荐

靠意淫去解释历史,难免流于肤浅。故事讲得不好,昏昏欲睡。荒诞派跟装疯卖傻是两回事儿。

26分钟前
  • 碎岁
  • 较差

库斯图里卡的《地下》看完,看的是五小时导演剪辑版(画质瞎眼),真是好看。将对于一个国家的一切与回忆变成一个个符号,用历史事件以荒诞疯狂的风格串联起来。一曲尽情的狂歌,疯狂背后却是无尽的迷惘与怀念,荒诞背后是无尽的悲伤。尽情狂欢的宴会还在继续,但世上已无南斯拉夫。 9.4分 ★★★★☆

28分钟前
  • qw0aszx
  • 力荐

应该不会有哪部片子比它更百年孤独——暗流包覆地下,难民组成国家,时间徘徊不前,炮弹是不停歇的雨水。它那么鲜艳,那么充满活力,观众和角色一起疯狂地笑啊,笑到泪水流尽,起火燃烧。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在婚礼的音乐里,脱离了这个时代,漂入历史的远海中。

2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个人影史十佳。最爱的史诗片。第一次感觉到一部电影集一切类型之大成,这就是我心中定义雅俗共赏的无上代表。用狂喜表达哀伤,用荒诞传送现实,所有符号和隐喻,都融化在无从言传的瑰丽里,所有臆想之像,都在指向下一层真相。→19.3.3 二刷。第一部资料馆。

32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下水道世界,一边通往柏林,一边通往雅典,再也没有南斯拉夫。一场戏进入另一场戏。几近癫狂的表演。

3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这是献给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的礼物。

38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伟大的讽刺、幽默、自嘲与心照不宣,都来自这种其实自知能改变的有限,于是竭力飞扬地自娱自乐,告诉他们,“我们还活着呢。”以及,本片有库斯图里卡最邪恶的一句台词:“老实人没法生活在这个国家。”

41分钟前
  • 张佳玮
  • 力荐

他妈的,不活了,不要让我再看到这么彪悍的电影了,神啊~~

42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库斯图里卡的天人之作。1.魔幻现实主义政治讽喻剧,嬉笑荒诞背后是无尽的悲凉与沉痛;2.约科维奇的表演神乎其技,坦克钢管舞和戏谑交心段落太诱人;3.两段闯入式戏中戏+纪录片拼贴+暗淡影调+地下室隐喻,瓦解真实与虚假的界限;4.配乐妙到毫巅;5.动物园,指鹿为马,世界太美,这个故事没有结局。(9.5/10)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天人之作。库斯图里卡脑子里各种奇异的想象太让人着迷了,你会感受到。在湖上看日出,“为什么这么美,真感动”足足有四五次我们以为一定是perfect ending 了,他居然还能继续放下去,要想把对一个国家的情感浓缩到一部电影里头,还真是欲罢不能啊。 大陆断开了

4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发现没有印象中那么好……所有人都像嘈杂的音乐和解放的动物园一样癫狂(请告诉我真不是因为资料馆音响太差的缘故),女主角演得很出彩。虽然是一出无比深情的荒诞闹剧,但,但很多隐喻都过于直白。举个例子,轮椅着火转圈那场,耶稣像倒挂,白马乱跑……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我看过的最打动我的电影之一,导演对南斯拉夫永恒、深沉的爱

55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我觉得语言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片子的牛逼了。。。其实随便在哪里掐断都是结局,然后情节还在朝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最牛逼的幽默果然都是最悲伤的...我靠。我在说什么。。库斯图里卡真是奇才。那个怎么甩都甩不掉的乐队!!

5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