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2015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Russell Anthony,Gary Calandro,Bailee MyKell Cowperthwaite,Malcolm Davies,Amanda Edwards,Bob Egerton,Jean Ellwood,Cem Kalfa,Conner Mckenzy,Meg Meagher,Chin Nyenwe,Damian Quinn,Chris Wilson

导演:Jörn Threlfall

播放地址

 剧照

结束2015 剧照 NO.1结束2015 剧照 NO.2结束2015 剧照 NO.3结束2015 剧照 NO.4结束2015 剧照 NO.5结束2015 剧照 NO.6结束2015 剧照 NO.13结束2015 剧照 NO.14结束2015 剧照 NO.15结束2015 剧照 NO.16结束2015 剧照 NO.17结束2015 剧照 NO.18结束2015 剧照 NO.19结束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2

详细剧情

  原本宁静的街区似乎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是谋杀?是自杀?还是意外?随着时间线的倒流,我们逐渐看到了真相。  本片曾获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叙事短片银牌奖(2015)、汉普顿国际电影节叙事短片金海星奖(2015)等,同时也提名了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英国短片及圣丹斯电影节短片评委会大奖等。

 长篇影评

 1 ) 看了四遍

最近又翻到了这个电影的条目,忍不住又看了一遍,这已经是我第四遍看这部电影了。对我这种不喜欢反复观看一部电影的人来说,已经是挺夸张的次数了。

因此想随便记录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十分执迷的原因,事先说明,这些原因大概率跟电影艺术本身没什么关系:

1.DFW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他最着迷的时候,我在纽约客上搜集了很多篇其他作家纪念他的文章,大部分都打印出来并看完了。虽然现在已经忘记了大半,但我对DFW的熟悉感和亲密感是一直存在的。他对我来说不是那种将会被纳入文学史并因此让我兴奋的“经典”作家,而单纯是那种和我的思维方式非常契合的作家,在心理感受上更像朋友(——是的,这有点诡异)。观看这部电影的体验,就像是拿着一块吸铁石轻轻划过一片细碎的铁屑,我所理解的DFW的各个心理侧面和他所关注的问题,都被立体地呈现出来了。

2.视点的转变。我对DFW的理解其实大多依赖于他的小说和非虚构作品,这部电影所提供的观察视点是最恰当也是最美妙的,完全赢过了乔纳森·弗兰岑纪念DFW的那篇文章。当然,要意识到所有叙事都是一种representation,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可是导演和编剧所把握的诸多要素其实跟我对DFW的理解非常契合,所以我理直气壮地照单全收。另外,电影里所拍摄的这段访谈文稿已经出版了,但是读起来平淡无奇。

3.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其实是为了卷老师。卷西思维敏捷咄咄逼人但被人怼回的时候又露出狗狗眼的样子,对不起,我真的好爱。其实我看得出他演技里套路的成分,但那些又刻薄又焦虑又自我意识过剩的小动作我也很爱。自从看到了卷老师以后,我才发现,我是真的很喜欢nerd型的人。

4.对话和孤独。我喜欢对话,对话就像是小说中表示凸显的引号,既是表露也是防御。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包含着试图互相理解的努力,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我防御意识又证明了这种理解的徒劳,就像电影里DFW多次反问Lipsky:我说的话你一个字都不信对吗?

事实是,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误解对方,而自我解释往往是徒劳,就像Lipsky的反唇相讥:你证明自己不惺惺作态的方式就非常惺惺作态。

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以为自己对他人持有更加深刻的洞见,他们喜欢玩这种游戏来凌驾于对方的自我意识之上。我比较悲观:人最终将囿于自我意识,而相互理解只是一种短暂的妥协。

5.寒冷、音乐、飞机、书籍、写作和公路。

6.DFW会去人群中跳舞。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感到悲伤。

7.DFW曾经当过towel boy和保安。有时我会想象那种生活。

8.电视机、电影、mall、美式快乐、空虚、自杀和死亡。

9.幸好这不是一部元电影,所以我能够沉浸其中。

10.这部电影成为了我的安抚物之一,我在自己和演员之间制造了一种亲密感,并对某一类意象上瘾。我正是DFW所说的那种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获得心灵抚慰的人。我喜欢他对reality的追求,我迫切地追求过同样的东西,却最终发现自己和虚幻融为一体。

11.我为了证明自己所执迷的东西有点意义还写了一篇影评。

 2 ) Where does the depression come from

交流过程中Wallace几次拜托Lipsky,不要把他鸡汤化,不要带立场地quote,甚至不要给他的头巾加上任何因果。小说家试图唤醒着自己作品里人物的自主意识,却难以把握自我“真实形象”该如何示人。采访报道向任何一个方向的引领都让Wallace浑身不自在。

自我真实形象到底存在么?我斗胆猜测,这可能是抑郁的一个来源:来源于自我身份认同的无所适从。甚至让我在观影时感到了一丝卑微的共鸣。在一群人中感到庸俗无味,整日奶粉绿卡;在另一群人中又感到碌碌无为,成天烟酒concert。打另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看微博上爱国青年诅咒起人来一个比一个狠,身边的一代移民黑起这个民族也是鞭辟入里,there is nothing in between?中间这些人呢?都是沉默的大多数?闷声发大财?

电影本身也在为过度脸谱化担忧。对"Wallace不想被portray成任何形象”这个结论的概述,是否也其实是一种概括式的引领?电影在四平八稳中接受这种存在的本身;其实任何概括都是自我意识的投影;如果认为这电影罗里吧嗦无聊空洞,也没什么对错可言。抑郁或许也来自于对对错的判断,对意义的寻找。

片尾Lipsky偷偷溜进Wallace的书房,拉开窗帘的一瞬间,冬季阳光在积雪折射下,满屋子惨白的记忆;45岁的他想到当年和Wallace分别时,Wallace叫他不要成为自己。很多事情注定当时是理解不了的,回瞰时只记得那种感觉,一种试图努力去分析努力去规划未来的感觉;最后发现一切选择和寻找都没有意义,你我能做的只是听从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

 3 ) 旅程的尽头

the end of the tour是去年的电影,如果是去年看的,它一定会是我15年两部最爱之一,另一部是《房间》,

这恰好是人生的两个方向:《房间》里,经历了地狱般磨难的母亲,在儿子爱的力量感召下,选择继续活下去;《旅程的尽头》里,34岁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David Foster Wallace,在与抑郁斗争12年后自杀身亡。

片名里的tour,指的是david宣传小说的全国巡回签售,也暗指人生如同一场巡回,终点人人一样,死亡。

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讲述《滚石》杂志记者David Lipsky为了采访这位年青大才子,一路随行巡回,记录这位作家人生的同时,对他提出各种问题。电影必定有加工,有创作者的选择,但电影的确讨论了那个最重要也或者最不重要的哈姆雷特问句,活着还是不活?

人,为什么活着?

大清早准备早点摊的主妇回答,家里有几张嘴等着喂饱呢。为责任。

创业初始的年轻男孩回答,还没赚到第一个亿怎么能死!为目标。

辞职旅行的女文青回答,世界这么大还没看呢。为浪漫。

父母辈们连连摇头,大吉大利,没事谈什么死,你没问题吧,要不要看心理医生?这恐怕是最多人的答案,死亡,是件最可怕的事。因为死可怕,当然要活着。

David Foster Wallace在电影里给出了他的答案,david(采访他的记者和他同名),it's nice,it's not real.

这大概和中文世界里的镜花水月一个道理吧,人生本是虚妄。

他生于标准知识分子家庭,童年生活安定,不缺乏爱。他是个大个头,有着副好嗓子,能唱动听的歌,酷爱打网球,这完全是少年抑郁宅男的反面。34岁写出《 Infinite Jest 》,商业和评论双赢。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周星星在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我这么年轻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接下去,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的,他自己结束了一切,但这个过程用了12年。

一个虚妄的世界迟早要离开,他不想等了。

我一直反对自杀是弱者行为的观点,自杀是多么的英勇!而电影中的台词甚至david的眼神都在透露,与其说他抑郁,不如说是,厌世。

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厌世这个词往往与悲观连在一起。其实不是的,很多悲观的人,悲悲戚戚活到老,依然无比贪恋这个世界。

厌世不是悲观,厌世是看透一切选择离开。

David说,我也享受成名的感觉,我喜欢被关注,可我知道这一切不是我要的。

还记得我们年少人人都听过的中文说唱歌曲吗,“我讨厌当明星,又希望引人注目”。

那个唱歌的女人,一样的年少成名,一样的充满困惑,她选择的“出路”是,恋爱,恋爱,再恋爱。

扮演david的Jason Segel,最有名的角色是how i met your mother里的蠢萌大男生,职业生涯几乎全是喜剧。这应该是2015年银幕上最好的表演了吧。

每个喜剧演员的躯壳里都藏着一个抑郁的灵魂吗?

看完电影也忍不住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

20多年前第一次看《阿甘正传》,阿甘面对病床上即将离世的母亲,问出那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电影台词,

What's my detiny,mom?

我全身像触电一样颤抖。

妈妈回答,you have to figure it out by yourself.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命运如洪流,个体如砂砾,水流推着砂砾向前涌去,直到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砂砾沉下去,沉到河底。

电影the hours的开头,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抱着几块巨大的石头,走向河流深处,勇敢地沉下去,选择自己降落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没有这样的勇气,所以就带着好奇心等待吧。

或者用乐观的眼睛看,我们不是砂砾,而是《阿甘》片头片尾的羽毛,在风中飘着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沿途的风景。

PS:写完这篇文,就看到了迪伦拿奖的消息,第一次听到那首歌,也是在《阿甘正传》里: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Can i call myself a man now?

i think i can.

 4 ) 越现代越孤单。

    看这片得找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起先我一边在网上聊天一边观看,不断的话唠让人兴味索然。隔天无事,正经的把这片消化掉,意外的感觉到很多来自话唠中的触动。随着网络的延伸,如果你想要,来自互联网的讯息几乎可以告诉你任何你想知道的。这就代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人几乎可以和神一样的全知(狭义的理解)。这种优越感左右了我们的情感支配方式,更多时候我们没有察觉自己和上一代的差异,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代沟,时代进步。实则不然,在讯息时代之前。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所做的情感支配,是带着迁就和无选择性的,所以人类显得保守和相对忠诚。而现在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表演自己,主动发现更多的选择性。在无限空间里,得到的越容易失去的也很容易,我们变得个性突出且毫无忠诚。我们的迷失是整个时代的迷失,越现代越孤单。情感这种东西也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当自己理解到这种孤单感的原因后,才慢慢理解了作家和他的几乎在矛盾中丧失自我的纠结。

 5 ) 就这样错过了2015年最好的电影

如果是在上映的 2015 年看到的《旅行终点》,我会毫不犹豫把它排在这一年所有电影中的第一名。

事实上,即使隔了一年,我也等了很久才鼓起勇气面对它。犹豫可能来自一早得知的结局——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 2008 年 9 月 12 日选择以自缢的方式离开世界。《旅行终点》的开头,便是杰西·艾森伯格饰演的另外一位作家,曾经采访过华莱士的大卫·利普斯基——又一个大卫——得知华莱士去世的消息,带着难以置信的沉痛表情,在电台里阅读他的作品,重新找出当年的采访录音,回忆起那段短短数日的旅程。

没有太复杂的情节,不过是一位刚刚进入《滚石》工作的年轻作家,突然听到某一位同行被媒体高度赞誉,“明年的各项图书奖都非他莫属了”。他找来那本1000页《无尽的玩笑》,想要亲自验证这一切,结果发现这个第一次听说名字的作者真的如此才华横溢,于是决定去采访他。电影便是整段采访的过程,大卫·利普斯基来到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家,陪他去图书签售的最后一站,两个大卫在华莱士的家里,学校,路上,明尼苏达州的旅馆、书店,一路的对话。

两个人的聊天很容易变得枯燥或无趣。虽然理查德·林克莱特在他的“爱在”三部曲里给出过正面的示范,但对话的对象换成两个男人,并且没有爱情的起承转合,讨论的话题还是写作、灵感、抑郁、上瘾等等并不那么轻松的话题,会认为它好看的前提,一定是愿意敞开内心的某扇门,通往某些一直隐匿于暗处的灰暗的念想。在采访的一开始,华莱士聊到他名气为他带来的变化,和更多女孩儿们上床的可能,却又让自己感觉像是出来卖的婊子。而在去往签书会的航班上,他第一次谈及曾经的抑郁,28 岁那年,迷失在写作里,那是他唯一能够获得动力的事情,开始酗酒,和陌生人上床,感觉生活在这一年戛然而止。然后看着另外一位更年轻的大卫,回到当下的生活,他说," David, this is nice. This is not real. "

这其实不仅仅是讲述作家以及困扰他的抑郁的电影。从签书会回来,在经历了一次因误会产生的冷战以及关于海洛因的尖锐争论之后,华莱士来到利普斯基的房间,终于,撕开了内心的某道口子,说自己书里写过的一段,一个人从燃烧的摩天大楼跃下时,是因为在更糟糕的选择面前,死亡成了一种解脱。他说感觉一生中听过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自己什么都不是,一切不过是场幻觉。你比别人优秀,因为你已然看穿,你也比别人糟糕,因为你已经没办法正常生活。他说他觉得人是不会变的,那些东西仍旧埋藏在自己的身体内。

大卫·利普斯基躺在床上,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动,我想那是因为我同样感受到的某种刺痛。

“说到根本,华莱士的所有小说写的应该都是这种痛苦。这位早逝的天才作家还曾经说过:小说的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身为人这种动物,到底是他妈的一种什么滋味儿。”华莱士的作品中文版不多,此前只有过一本短篇小说集《遗忘》和演讲录《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无尽的玩笑》简体中文本已经翻译完毕,将于明年出版。上面这段引用,来自书评人比目鱼《刻小说的人》中关于华莱士的一篇。

利普斯基在 2010 年出版了 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 A Road Trip with David Foster Wallace ,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旅行终点》便来自这本书的改编,在去年也入选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许多媒体的年度最佳电影片单。在两位大卫的作用下,这部电影试着用一段旅程去讲述他们对于名利,对于生死,对于生命的看法和追求。华莱士选择了“不那么糟糕”的死亡,利普斯基滚落的眼泪,却是一种懂得。

电影里,利普斯基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把自己的小说 The Art Fair 递给了华莱士,希望得到他的评价,但并没能如愿。结尾时,他在自己的分享会上读起这本非虚构作品的一段,说,当我想起这段旅程,大卫和我坐在他车子的前排,我们都如此年轻,他想要的是比现在拥有的更好的东西,我想要的则是他已经拥有的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各自的生活将去往何处,空气中有一股嚼烟叶、可乐、香烟的味道,那些对话是我有过的最棒的对话。大卫认为书的存在是让人忘记孤独,如果可以,我会对他说,那些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并没有让我从生活中解脱,而是提醒了我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他,那让我感觉不那么孤独了。

镜头留给了正在欢快地跳舞的华莱士,无忧无虑,像个孩子。但你会知道,有些东西,确实从来不曾变过。死亡或许是某种意义上的终点,但它也有更深沉的意义,提醒着我们生命的目的,为此做出的选择,尚未满足的欲望,以及如何了解自己,知道我来过这个世界,我逗留于此是为了什么。

 6 ) 《旅行终点》:从未是朋友

在第三次观看《The end of the tour(旅行终点)》的时候,我仍旧会把影片的中文名错记成《旅程尽头》,细微差别或许体现着对这部影片不一样的理解。

“The End”最常出现在影院大荧幕黯淡下来的那一刻,它代表着落幕,这部影片的开端也是一个人生命的落幕,David Foster Wallace——因长篇巨作《Infinite Jest(无尽的玩笑)》在文坛名声大噪的一位美国作家。

他的去世也是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David Lipsky开始创作《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的契机,十多年前Lipsky随Wallace宣传新书,短短5天的旅行中的对谈和采访成就了这本书,又在2015年改编成了这部电影。

可以想见,读者购买那本书多半是出于对Wallace的崇拜或者好奇。他们也许会将自己代入,幻想自己与Wallace在冰天雪地的伊利诺伊州,一同走进一家饮品店,点一支烟谈天说地。

这么说或许对于同样是作家的Lipsky不太公平,但这部影片的观众眼中,两个David是绝对的平等地位,即使带着仰望的目光,重要的是Lipsky自己已入画。

由此引出的是影片中的多重观察关系:Lipsky对Wallace的观察,Wallace对Lipsky的反击与反观,以及影片中其他配角对二人的观察。在复杂交错的互相凝视中,人会不自觉的开始扮演,和伪装不同,扮演似乎是类似“今天穿蓝衬衫”的一种选择,唤醒某一部分的自己,真实且可以共存.

没有人想一直默默无闻,Lipsky总是逐个字母的报出自己的姓氏,下意识与女孩们调情(compulsively flirtatious),或是又是忧心地对Wallace说“我的女友好像爱上你了…她更欣赏你的作品”,他显然隐藏着自己的焦虑。

Wallace似乎对被人关注这件事保持着警惕,但当他发现Lipsky在人群中更游刃有余,他渴望被关注的欲望已然浮出水面,幼稚地、近乎示威一般地与Lipsky的女友通话了近半个小时,他警惕着,更像是在与自己的欲望进行着斗争。

影片中关于中产阶级的虚无与荒诞的讨论,借由Wallace的自言自语、他的书和生活延伸着:即使拥有良好的教育、不错的工作,却为何在精神上陷入空虚,日复一日要与失落共处。

Wallace自是没有答案,否则也不会在12年后依然选择了自尽。但他擅长剖析自己的困惑,毫无保留的展示着自己的绝望。无论是滥交,还是沉迷酒精或者电视节目,都只是麻痹的手段,连他自己也知道这无法解决问题,甚至都不享受麻痹的过程,毕竟失控感本身就会带来痛苦。

那么努力工作和生活就会好吗?在飞机上,Lipsky提醒Wallace,看看你,现在正在给自己的新书做宣传,也不赖呀。可Wallace却回答“这是不错,但它不是真实的”,是的,因为迟早要结束,他最终要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再次迎面撞上自己的虚无与失落,继续手足无措着。

Lipsky理解他,但自己却没有陷入这个漩涡,可他意识到Wallace的困惑既是诅咒也是祝福,因此也引向了影片另一个精彩之处:Lipsky和Wallace的关系。

如果你曾“不幸”被一个你并不认为是同类的人称作知己,你便知道这样的关系有多么微妙。

毫无疑问Lipsky欣赏Wallace,但从质疑到欣赏,他有一个接受周围人对Wallace赞美的合理性的过程,这与他一开始就自发赞美Wallace有着本质不同,意味着他的欣赏尚存一丝理智,而这仅有的理智却又给了他“我们可以成为朋友”的错觉。

可二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始终是单向的,Wallace的语言像尖锐的银针一般准确的刺进Lipsky思想的最深处——“他说出了我的想法”。但与此同时,Lipsky也不断地感受着在自己悄悄靠近时被轻轻推开,Wallace曾两次提及自己很难相处(hard to be around),于自己、于他人都是。Lipsky听着Wallace对着电话那头对自己的描述只是“Rolling Stone guy”,他临走前赠予Wallace自己写的书,期待着能收到些短评,可打开快递盒里面却只有自己遗落的一只鞋。

人的确可以在保持真诚的同时不倾注真心,自我表露的时刻都是肺腑之言,也十分享受对谈时刻的身心放松,可说到底,他们从未是朋友。

欢迎关注公众号“光影时分”

 短评

补标。wallace的孤独和坦白我深深理解,他对生活的悲观见解更是见微知著。毕竟站在长路终点回望,一切都只是无尽的玩笑。

7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让人想到林克莱特的几部话唠片。两个作家絮絮叨叨的边走边聊,充满深度的对话就像时断时续的水流,既有尖锐试探又有理解包容。一直觉得卷毛是那种和男星对戏才更有火花的演员~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种纯话唠缺剧情的电影真需要倚仗对话的智慧,好在剧本好!相信不仅有原著的功劳,改编者也厉害,编剧好像是个教授... 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不过华莱士在自杀前的心境,应该和当时有很大不同吧。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那首big ship真是赞

13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还行

让我难过一会,"This idea that if i could just achieve X and Y and Z,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okay. "

14分钟前
  • Muli
  • 力荐

David说“You feel like you a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because you see that all these are delusions. You feel you are so much worse than everyon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 之后脑中一直在回放。再听到他说"I've exhausted all the ways of living." 哭了。

18分钟前
  • fugue
  • 力荐

很喜欢这样的话唠片,不过很多句子翻译成中文也会失去那种会心一击的触动。我们总是说人生而孤独,但其实最深的孤独往往来自于永恒的社交。我们说话,只是没有真的说话;我们倾听,只是没有真的倾听;我们相信,只是没有真的相信。关掉影片的那一刻,忽然就想哭了。福斯特说,我感觉我的人生在28岁戛然而止。我的28岁有一半时间活在被疫情困住的愚人节玩笑里。

22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纪德说:“你永远也不会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努力”。短暂的交集却奇妙地揭露出了福斯特的孤独,对人生虚无的恐惧,对生活的不安。对话漫长琐碎,但那些突然乍现的真诚是会让人感动深受而不禁黯然的。福斯特曾有演讲关于面对琐碎生活,关于面对人生,他最终选择另一条路。

26分钟前
  • 真是好大一张床
  • 推荐

片子以对白主导,两个男人的聊天大多数时间很随意,但你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小细节击中,比如暗示大卫·华莱士抑郁症的地方,比如人生的孤独,漫不经心的对话,仔细去听了,就很容易感同身受。有些人在生命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在相交的那个点上,他们知道那一刻彼此不是孤独的。★★★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最让你恐惧的是,你感到你能听懂他说的每句话,你们确凿无疑是同类,经历过同样的痛苦,有过同样的希望。然而他却死了。死于自杀。你还要发现多少次这样失败的证明?你还剩多少次机会证明前无后路,后不见归途?

32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情节对话据说基本很忠实录音内容,鸡汤不鸡汤的作为一部大众名人电影做的已经足够好了,真实的Literary上的华莱士,就像Jesse片中女友说的得自个儿读才行。Wallace说电视机是他最大的addiction,但即便是这种高度简单化即时娱乐化的影像作品,晚场电影院里也只有四个人观看

37分钟前
  • Ziggy
  • 力荐

★★★☆不错的话痨片,这样的片子只要遵循对白出色,能催发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并适当推动情节就能及格。卷毛演谁都还是卷毛,神经质语速快眼神闪烁表情尴尬,这让席格尔的表演有一种压倒性的出色和可信。说到David F Wallace,很久前想看oblivion和infinite jest,一直没动手,看完电影后是真的好奇了

41分钟前
  • headradio
  • 推荐

3.5 整体不如前作,不过仍然有例如酗酒例如成功与失败等元素和主题,且仍然很善于给电影一个完整且动人的情绪,于是又感同身受了一回。下一部是导演自己编剧的科幻惊悚题材,很期待。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感觉可以作为“如何写机智而自然的人物对话”的教学材料。

47分钟前
  • \t^h/
  • 还行

you'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body cause you can see how this is just a delusion and you're so much wors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it's really horrible.

49分钟前
  • 推荐

话唠电影,米国文化人物,也许米国人挺喜欢,但无关人物与剧情,只有对一个米国作家的素描而已。闲的挠墙的人可以看,大家请躲。

53分钟前
  • burble
  • 很差

聚焦滚石记者对作家Wallace的跟踪采访。本以为会很闷,但通过两人对话,完成对Wallace的内心剖析到主角的自身映射,进而促成两人关系的微妙发展,竟颇有吸引力,每个对话每段冲突都值得细品。当然电影精彩的核心还是Jason Segel对自卑又自我,自闭又渴望陪伴的孤独作家的传神演绎,极具突破,深入人心

54分钟前
  • ballsirius
  • 推荐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记者觉得自己也是个作家,一直表现出一种不同,而被采访者当然会忍不住的表演,这种关系某种时刻很和谐因为是虚假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双方根本不可能平等。这种虚假被戳穿的时候,是这部电影最好看的一刻。

57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We are both so young. He wants something better than he has. I want precisely what he has already. Neither of us knows where our lives are going to go. It smells like chewing tobacco, soda and smoke."

5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让人很emotional的一部电影抽烟喝酒聊天写作阅读………但愿能够存在于自己的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现实中 没有选择

59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