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捕

战争片法国2010

主演:让·雷诺,梅拉尼·罗兰,加德·艾尔马莱,拉法埃尔·阿贡吉,雨果勒佛德茲,Joseph Weismann,Mathieu Di Concetto,Romain Di Concetto,Oliver Cywie,西尔维·泰斯蒂,安妮·波诺什,德尼·梅诺谢,Roland Copé,让-米歇尔·诺里,Rebecca Marder,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卡特琳娜·阿莱格雷,蒂埃里·弗雷蒙,让-皮耶·罗利特,伊莎贝尔·杰利纳斯,阿尔梅尔,卡罗琳·雷诺,Marc Rioufol,斯万·阿劳德,格雷戈里·加迪诺尔,加

导演:罗丝·博斯

 剧照

围捕 剧照 NO.1围捕 剧照 NO.2围捕 剧照 NO.3围捕 剧照 NO.4围捕 剧照 NO.5围捕 剧照 NO.6围捕 剧照 NO.13围捕 剧照 NO.14围捕 剧照 NO.15围捕 剧照 NO.16围捕 剧照 NO.17围捕 剧照 NO.18围捕 剧照 NO.19围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4:59

详细剧情

  1942年,11岁的小约瑟夫(约瑟夫·魏斯曼 Joseph Weismann 饰)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盛夏六月的一个清晨,小约瑟夫穿着一件胸口缝着黄色小星星的衣服,正要兴致冲冲地去上学。旧货商邻居鼓励他好好上课,而面包师傅却开他玩笑。他的犹太小伙伴和他的家人在蒙马特高地学习和生活。即使这是块被占领的法国区域,他们仍然得到了暂时的庇护。然而这短暂的幸福和宁静,很快就崩塌了。  1942年7月16日早上,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冬季自行车赛车场里,一万三千名受害者被凶残的虏获在一起,准备运往波纳·拉·罗兰德集中营。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长篇影评

 1 ) 历史就是那么残酷

典型的二战题材,加上讲述的是犹太少年和儿童在集中营的非人生活,更降低了泪点。 护士出场的时候觉得很眼熟,后来发现是《无耻混蛋》中的那位电影院老板娘,她演的很到位。这回让·雷诺大叔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可有可无。其他较出彩的演员就是几个犹太小朋友了,其中有个叫Nono小男孩的给我印象很深,深蓝色的眸子,稚嫩的声音,单纯的言语,看他最后上了去奥斯辛威的火车竟觉无比心痛,最后当看到他幸存并被收养后,影院有许多人都抽泣了起来。 其间有带到好几段希特勒的镜头,导演估计是想用犹太人的水深火热来讽刺希特勒身边的歌舞升平。可我总觉得这两个部分之间穿插的很生硬,没有达到导演预期的效果。 蒙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下有个旋转木马,在这部影片中也影射了犹太孩子的处境。当一切太平之时,木马运行着,看似平和,实则暗波涌动:一个党卫军在旋转木马前摄影,当拍到一个带着黄色大卫星的犹太小孩时,特意着重拍了那带有屈辱意味的大卫星。纳粹打算围剿法国犹太人时,旋转木马遮上了灰色的幕布关闭运行了。而战争胜利后,孩子们又开心的玩着木马,同盟军在木马前面留影。 俗语有物极必反。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有强烈的情感堆积在其中,可恰恰如此却反倒使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有些僵硬、格式化。 不过因为是二战片,还是给了四星,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没有抵抗力,尤其又是迫害犹太人的,因为这都是活生生的史实,历史就是那么真实和无情。

 2 ) 无声

   孩子与大人被迫分离,孩子懵懂的世界里存在着不安,孩子无辜的眼睛,面对画面的镜头,只让人觉得心酸。大人们无力的反抗只有屈服于枪林弹雨的威逼下,对于一次又一次踏上火车,没有人知道哪里会是终点。命运如此的残酷,战争!何为战争,谁没有家人,没有孩子,没有妻子。踏上火车的终点,无力的诠释,想要拯救,却无法做到。最后幸免于难的的人,活着,却又是那么的悲伤。孩子在旋转木马前,一直望着望着,不知道是在期待着什么,遗留下来的小孩童,似乎已忘却,他那无神的双眼却正在诠释着残忍。
   这部片子,让人觉得愤恨,但更多的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疼痛,似乎想着如果可以真想去狠狠抽打那些埋没良心的人。为犹太人感到深深地沉痛,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幸福。

 3 ) 交错

很久以前看过的电影,那时因为有让雷诺。
现在回想,已经忘了具体情节,只记得女主角
梅拉尼·罗兰 Mélanie Laurent,而且也不是因为这部电影。
而是因为另一部昆廷的《无耻混蛋》,
同在巴黎,同样的二战,同一个女主角,
一部是委婉的悲歌,一部是赤裸裸的复仇,
交错的时空与剧情,在La rafle 软弱无力的人们终于复仇了吗?
复仇的故事深入在记忆,留下的确是无限伤感。

还有那不能忘记的蒙马特高地的旋转马车,永远在心中旋转。

 4 ) 人性的善与恶

看前稍微迟疑了几秒钟,怕是部虐心的法西斯屠杀血腥片。

二战题材片层出不穷,优秀的导演一直在另辟蹊径一直在努力超越,因此有了1972年完成的1942年的夏天,1991年的地中海,1997年的美丽人生,2001年的上尉的曼陀林,2002年的钢琴师,2008年的朗读者,2009年的无耻混蛋。

这几部都是我尤其喜欢的二战片,优秀在于不同角度之表达,好几部看了电影不过瘾,还特意找来原著深度挖掘。除了无耻混蛋刻意表达血腥外(However血腥场面是用YY的形式反映的,德国刽子手们被砍头被削头皮被挖眼睛,拍手叫绝大快人心),其余的几部片子都尽量回避了种族屠杀的场面,以反映战争时期的爱情亲情为主,或表现犹太人的乐观豁达,或者是坚韧勇敢。

可喜的是这部片子又有了人性的突破,而且人性的表达异于之前对于犹太人的自身悲惨遭遇或者战乱时期的爱情亲情描述,而是对慈悲心的深度挖掘,同时一笔带过的对比了人性善恶。

法国维希政府的那段丑恶的傀儡历史在2009年前一直被包裹得很严实,2009年2月16日,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政府曾大规模将犹太人遣送至德国纳粹集中营,并对此道歉。这部片子在法国政府首次承认历史耻辱之后应运而生,导演对傀儡政府的表达很大胆。

影片一开始很美好,法国仿若庇护犹太人的大家园,在德国波兰战事如火如荼之时,犹太人能够在法国生活无疑是幸运的,在灿烂阳光与无忧笑容之外,隐隐的忧郁与担忧也仅仅通过小约瑟夫姐姐的眼睛表达出来,但是爸爸一直坚信法国政府会继续保护他们,大多数法国人的仁义善良友好让寄人篱下的犹太人有理由相信法国政府不会抛弃他们,孰知维希政府未经反抗便已屈服。法国导演的犀利从希特勒与部下的随意交谈中透露出来,让人汗颜。原话记不完全,大意是与西班牙的拼死抵抗不愿交出犹太人相比,法国政府的软弱真是弱爆了。反之,越是凶残的杀戮者越是崇敬勇敢反抗的民族。

与维希政府助纣为虐相对应的是大多数法国普通民众的善良美好,Melanie Laurent一出场就那么圣洁美丽,她扮演的护士眼神坚定勇敢,是在1942年7月那次事件中有良知的法国人代表。除外还有消防队的士兵们,有意放走犹太女孩的体育场警卫,通风报信泄漏机密的警员,奔走相告撕声力竭的房东奶奶,还有那个想要掩护邻居小孩却没有骗过士兵的善良太太,央求妈妈带走邻居弟弟的孩子。1942年7月16日,消失在巴黎晨曦里的7000个犹太幸运儿,历史的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人性的光辉,那是黑暗中的微弱光亮,可贵,温暖。

围捕是反映犹太集中营的电影里最少暴力的一部,虽然叙事手法显得结构不够紧凑,中部有些拖沓,让雷诺与Laurent的含蓄感情有些多余,希特勒家庭的穿插对比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但是总归是部另辟蹊径的好片,街头巷陌帮助过犹太人逃亡的巴黎市民应该让人牢记。

(备注:经查百度,法国的“正义者”在二战期间帮助法国四分之三的犹太人逃脱了被送往纳粹集中营的悲惨命运,法新社统计,法国有2725人在战后因帮过犹太人而被以色列授予“国际正义者”称号,人数仅次于波兰和荷兰。法国目前尚有200多名“国际正义者”健在。)

助人者人恒助之,碰巧今日看到一则沈阳老板找寻并报恩21年前行善陌生阿姨的新闻,施恩与受恩者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温暖。

(GS原创于2014年10月8日,成都。)

 5 ) la rafle

本来是与老师给我的阅读材料有关,在上课的时候看了预告片,觉得还不错,便特地去看了。
果然是部赚眼泪的电影。利用孩子和亲情作为整部电影的主线,无疑是让人内心最诚挚强烈的情感毫无保留地被激发出来。孩子的纯真善良,父母的温情关爱,还有好心的巴黎人的帮助,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当孩子与父母分离时的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传来,我还是忍不住留下眼泪,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了。片尾,小男孩见到护士时,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只有一双哀怨的,孤独的,害怕的眼睛,看着曾经关爱过他的护士,泪水涌出,我真是心都在痛,是怎样的残酷,把这个可爱的小孩的童年撕碎了,可怜他都算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在失去了母亲和哥哥之后,竟然走出了那入地狱般的黑暗世界,他是个幸存者。
这是一段黑暗的历史,也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6 ) 讽刺

又是一部关注二战中犹太人被迫害的电影,这次是法国人拍自己人抓自己人,所以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不由暗想它的现实意义,今天把吉普赛人或者是其他各种各样的种族进行放逐难道就比过去更为道德了么,而且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他们肮脏的血污染了我们的国家,这样的论点看似支撑了这一切,却让历史在阴影中哭泣。对一个国家或一个种族以偏概全的论调是最为危险的,但事实上现实之中我们每天都在重复这种认知。

看到有人评论说电影里拍希特勒一家是为了反映出他有人性的一面,个人认为应该是用来和被送到毒气室的那些犹太家庭作比较吧。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见或者不愿意去看,但这并不表示它们不存在。

 短评

让。雷诺继续在消费【这个杀手不太冷】之后残存的剩余价值。★★★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从弱势群体,女性,母亲,孩子的角度出发,是极其容易打动到观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片子的整体质量是不如黑暗弥漫的。

7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沉默的力量。

10分钟前
  • ZEAL
  • 力荐

GOOGLE的英文翻译还真是烂~

15分钟前
  • MegaMind
  • 推荐

生命不能承受之事

17分钟前
  • 思鄉の風
  • 推荐

根据二战时发生在巴黎的真实事件创作的法国电影,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而且历史从来都是不应该忘记的,尤其是悲痛的历史。

21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

25分钟前
  • 嘉沐難再續.K
  • 推荐

从小就该学历史

27分钟前
  • 天马行空·错话连篇
  • 推荐

看到你的笑容时我就哭了

28分钟前
  • 大雄快跑_
  • 推荐

有点法式好莱坞的腔调,强烈的情感堆积在其中,反倒使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有些僵硬、格式化

32分钟前
  • 沉默的若亚
  • 推荐

以儿童的视角出发 我没有办法不被这种战争丑态下的闪亮人性所感动~~多次倒退到女护士再次遇到两个孩子的镜头 。。真的好感动~~

34分钟前
  • luluya
  • 力荐

法国人啊法国人。

35分钟前
  • 舒克格勃
  • 还行

不知是想表达太多的缘故还是因为压根就没有编好,至少在我看来情节很乱,让人觉得沉闷、拖沓。这类故事本可拍的更好,如果说是想打亲情牌赚眼泪的话,那么我这个泪点极低的人除了最后Melanie抱住那个失而复得的小男孩的瞬间能够使我动容以外,再无感触。★★★

37分钟前
  • Q。
  • 还行

大气而悲悯,法国电影中难得。

41分钟前
  • 哗啦啦
  • 推荐

再一次泪奔。对法国来说,维希政府时期的这段历史应该是耻辱吧,作为德国纳粹的狗腿子,当时的傀儡政府没少助纣为虐。好在法国人尚敢于自我反省,将这段历史拍作电影。在二战题材电影中,永远能感知到人性的残酷与伟大的鲜明对立,所以看多一部都是多一次对自我心灵的荡涤。推荐!

42分钟前
  • 少年 遊
  • 推荐

除了最后的两个拥抱让人泛泪感动外,其他部分实在显得走过场的轻飘。

47分钟前
  • 还行

至少结尾还可以让人微笑一下 那个萌死我的小正太or loli 呦

49分钟前
  • Fan
  • 推荐

意思挺深的.

50分钟前
  • 周兴池
  • 推荐

生不逢时的二战犹太人

53分钟前
  • 终结者T-800
  • 力荐

在熟悉的德彪西钢琴曲中结束…在战争与独裁中丧生的灵魂愿早日安息!代价终会付出,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国家机器可以妄顾生命…

54分钟前
  • 无名氏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