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

动作片美国2011

主演:西尔莎·罗南,凯特·布兰切特,艾瑞克·巴纳,奥莉维亚·威廉姆斯,米歇尔·道克瑞,迪·布拉雷·贝克尔,汤姆·霍兰德,杰西卡·巴登,赛伦·梅尔维尔

导演:乔·赖特

 剧照

汉娜 剧照 NO.1汉娜 剧照 NO.2汉娜 剧照 NO.3汉娜 剧照 NO.4汉娜 剧照 NO.5汉娜 剧照 NO.6汉娜 剧照 NO.13汉娜 剧照 NO.14汉娜 剧照 NO.15汉娜 剧照 NO.16汉娜 剧照 NO.17汉娜 剧照 NO.18汉娜 剧照 NO.19汉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14

详细剧情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原森林,生活着一对平凡却有着非凡身手的父女。父亲艾利克·海勒(Eric Bana 饰)曾是受雇于CIA的特工,在上世纪90年代活跃于东欧和中亚等地,具有丰富的经验。然而最终却因为某种原因,令他带着女儿汉娜隐居在这人类罕至的寒冷所在。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汉娜(Saoirse Ronan 饰)终于成长为拥有广博知识和出色身手的战斗少女。  某天,自认已做好准备的汉娜按下了父亲那台信号发射器,不久美国方面便收到消息。艾利克当年的联系人玛丽莎(Cate Blanchett 饰)声称这个消失多年的特工掌握非常敏感的秘密,于是在她的主持下,一场居心叵测的围捕旋即展开。汉娜也已柔弱的身躯投入了血腥的战斗之中……

 长篇影评

 1 ) 虽然不免媚俗,但仍然值得推荐

首先来说媚俗点

1. 抽烟。汉娜抽烟的镜头不下10个吧,即使抽烟是个文艺的,有些文人可能还为之丧了小命,但是并不是每个文艺女青年都要抽烟。即使汉娜幸好是个烟鬼,也不必在慢镜头推进的时候,再拿抽烟搞个更慢的镜头,汉娜绝对有除了抽烟之外,让大家过目不忘的其他特质,我想她老人家躺在棺材里有天听说我们后人这样埋汰她,肯定跳出来,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我们不懂事,要学习的!

2. 绯闻。她和海德格尔,是永久的绯闻,不灭的神话。不得不承认,没看之前,自己也期待过,电影中会有点涉及。但真的如愿以偿了,又不免失望。海德格尔潜入她房间扑上去的时候,小心无比激动, 生怕眼睁睁地看着一朵鲜花被猪给拱了。还好,导演也只是点到为止,剩下的让大家去想象了!

3.语言。电影语言主要是德语,辅助为英语,对我来说没啥,说英语的时候,因为我主要精力用来看字幕了,可我的几个朋友受不了,说口音太怪,故意为之等等喋喋不休了一路。实际上,我还没揣摩透,为啥导演会安排三个关于语言的情节,一个是同事聚会,纠正汉娜的发音,一个是纽约时报编者?和汉娜讨论语言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编辑部的人暗暗嘲笑汉娜的语法问题。我不觉得这和主题有关,或者说这点不值得这么多镜头。

4. 有关艾希曼的被捕。那个镜头太假,以致于看完之后今天我才反应过来,是被捕。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个镜头给人的直接感觉是,SS重现,而不是一个恶者罪有应得。更多的是一种,国家机构的强权。不过这也可能是我最近看集中营文献过多而产生的后遗症。

值得推荐的地方:

1. 艾希曼耶路撒冷原材料的应用。我觉得,这个是这个电影给我的第一个最大的冲击。艾希曼的慢条斯理,冷静,逻辑清晰,面无表情...... 和幸存者控诉时的难以自控,语无伦次,甚至崩溃离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再长点,我估计我都承受不住。这个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汉娜的平庸的恶的观点。

2. 汉娜的私生活。 电影中比较感人的是,她的两个朋友,一个是互相调侃却相看不厌,一个是贴心相助一路相随,看着她们一起欢笑一起飙泪,感觉汉娜很幸运,在高处不胜寒的时候,还有朋友在身边。相比之下,男性朋友,大多比较扯皮,包括海德格尔。

3. 成书过程。如果不看电影,不读传记,大多数人可能想象不到,这本书会给汉娜带来这么多的打击和困扰,我们应该还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当时世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对这本经典教材一样顶礼膜拜呢。在最困难的时刻顶住了,坚持下去了,才会成全自己。

4. 时人对该书的反应。当校委会粗暴地决意停下汉娜的课,汉娜决定公开为自己辩解时,我既为她的勇气而鼓掌,同时也为她的无奈而气馁。当学生为她的演讲而鼓掌的时候,我也真正为之欢呼。在此,经常套以“幼稚”的年轻的学生,在此却远远把那些“渊博” 的教授们给落下了,十分值得玩味。

5. 关于形而上的问题。这个影片中提到了很多次“思考”,用海德格尔老爷爷的话就是“das Denken”。我觉得,当中插叙汉娜去质问海德格尔,为什么对世人不解释也好,还是汉娜说,艾希曼的“平庸的恶”不是在于他不能思考,而是否认了自己思考的能力,不愿思考也罢,还有第四条中校委会和学生两种不同的反应,都表明了思考的能力和意愿的问题。其实这个归结到底就是“不能”还是“不愿”的问题,进一步说也就是勇气的问题。用康德老爷爷的话说,就是要有勇气利用自己的理智,脱去蒙昧,逐步启蒙。

总体来说,在糅合了大众口味,人物传记和历史史实和哲学思考的情况下,还能把片子拍成这样,值得推荐。

PS: 今天看了本有关纳粹战犯心理分析的书,有讲到 1946年的时候,有人组织对战犯进行系统的心理分析,一共邀请了10个心理分析师,最终没人做出任何回应。后来分析,他们很清楚,公众的心理期待是什么,所以不敢把他们的结果公之于众。1974年,又重新做了一次,8个战犯8个普通人,分给15个心理分析师,匿名,要求他们说出,分析对象属于那些人群,结果没人认为在其中有战犯,甚至有人认为其中有民权维护人,有艺术家,心理学家。。。 玩味之处,这一结果其实并不支撑汉娜的观点,平庸的恶,因为他们连恶都算不上!


刚刚看了一张Adolf Eichmann的照片,问一下各位同学,在这张面孔上,能看到平庸和恶么?

http://baike.baidu.com/picview/347514/347514/0/4e0b3ea48a0b53cb9052eec2.html#albumindex=0&picindex=1




 2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因为正读《过去和未来之间》,接触到用繁复严谨构造的文字描绘出逻辑思想流动的模样,觉得自己像一叶扁舟从怡情的小说文章小河误入了哲学思辨大江,懵懂间勉强把握着书中高阶思想的动向。因此想从同名人物电影中了解这么一位非凡睿智的哲学学者,或许对我了解汉娜阿伦特和读好手头这本书都有进益。

为了避免给人带来哲学思想者智慧近乎冷酷的印象,电影表现了阿伦特家庭生活的甜蜜,和作为教授备受同僚学生的尊敬,并用许多细节塑造人物的纤细和修养。以此推翻电影里许多人包括她的犹太同胞对她的高等知识分子的理智进行指控。因为她没有从民族情绪作为出发点去对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进行无情的道德指控,而是从人性上分析德国人当时的精神都属于一种盲目崇拜元首,思考的无能状况,以此为世人需要保持独立思考才免予重蹈覆辙的警惕。并从犹太人在应对欧洲各国生存态度上提出了建议,从而招致所有犹太人的勃然大怒:他们居然要为降临在自身的灭绝性灾难上反省自己的错误!

哲学并不是具有同情和立场的思考模式,哲学没有国籍民族之区分,它应该是一种人类高阶意识的共协,灵超越了肉。而世人则困囿与自身的尊严或者常识,以自己的绝对立场拒绝认同“他人的不合情理的观点”。这在阿伦特那里是付之阙如的东西,“除了自己的朋友,我没有爱过自己的民族。”听起来很冷酷,其实作为一个哲学初心者也是完全可以get到的,这是接近“真理”必要的条件。阿伦特提出一种“平庸的恶”,观点正中我心。因为在看电影的当时,正打开的聊天窗口里,许多人正在对人道清洗穆斯林、印度阿三用手吃饭的低劣,日本人是天朝人和虾夷人杂交产物等话题津津乐道。思考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而这些随从性的言论正暴露出天朝人身上的缺乏良知判断的“平庸之恶”。这种思考的无能,为犯下规模庞大的犯罪行为,奠定了比人性自私更为邪恶的基础。集权如纳粹的恶,并不是个别具有野心的人可以制造出来的,它生长在平庸之恶泛滥的温床上。“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人类悲剧的思考无能性,正预示着新的雪崩的覆灭。

 3 ) 仅仅是平庸

电影不好,但“审判”引发的现象和阿伦特的观念很可以再思考。

艾希曼为自己的辩护词归根到底无非是:我是一杆无辜的枪,不应为持枪者的罪行负责。这也很好辩驳,因为人到底不应该是一杆枪,即便由于极端环境的压迫而丧失了坚持良心判断的可能。但人仍然不是枪。所以阿伦特的恶魔,再也不是那个头戴犄角在钢琴边诱惑浮士德,伴随着火焰和鲜血出场的上帝可尊敬的对手了。恶魔变成了个长着一张平庸面孔,半秃,苍白,面对众人直出冷汗,坐在起居室里和沙发融为一体,走入丛林鸟兽不惊的那类人物。

审判其实给了艾希曼一个拉回人性高度的机会,他的最后结局(绞刑)其实远远高于他为自己所设下的情境判断。影片中着重表现的仍是阿伦特对艾西曼的解读,也就是所谓“平庸的恶”。但真正的他是否被异化得如此极端,很难看出来。

影片里的阿伦特角色存在感很单薄,要么抽烟,要么沉思,要么抽着烟沉思。我总觉得最后一段激情澎湃的课堂演讲很俗套,代表邪恶方的校董们和眼神纯真的学生齐聚一堂,被英雄阿伦特的激情和公正抽离,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所打动。坏人最后灰溜溜离去,好人在纯真的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这太好莱坞了,又不是死亡诗社或闻香识女人。如果说阿伦特的朋友,同事和纽约客的读者们都在“误读”她,那凭什么一场课堂演讲就会避免学生们“误读”她呢?这个价值判断在影片里显得很是简单粗暴。倒是演讲结束后她的朋友汉斯对她的一番话很真实,她难道真的不仅仅就是一个高傲的西方哲学家吗?

影片也花了很多篇幅来交待她在立场上的困境和摇摆,可一直到结束我都没找到她对自己立场坚守的认同感。处处都是矛盾和含混不清,如果她坚持用抽离和形而上的观点来对待艾西曼的审判,那早先她对海德格尔认同纳粹时“恶心”的表态岂不是很矛盾?只许你判断别人,不许别人判断你,这未免也太霸道了些。再比如,当海因里希不满地向她道出最后审判的结果的时候,她却极为淡定地说出他罪有应得。到底是导演意图不清,还是刻意为之的灰色氛围,不得而知。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么一条很有趣,在康德看来,愚蠢是由邪恶的心灵引起的。阿伦特却认为,平庸和愚蠢比邪恶更普遍。这比康德有道理多了。柔顺,平庸,服从,放弃思考,放弃自我心灵的对话,各方面都平板得惊人的人,往往催生最大的恶。所以记得但丁在下炼狱第一层时,便为数不清的庸人准备了大锅般的地狱,不是最坏者下地狱,而是最平庸者垫锅底。想一想罢,再看看现实,多有趣。

 4 ) Denken! Denken!



漢娜出場時,已身在一個舒適的客廳,屬於新大陸,薄暮時分。在觀眾的視野裡,中景鏡頭平行拉動,紀錄著她和美國朋友的風趣對話。漢娜被朋友嗔怪,當然只是佯嗔,說怎麼站到了我前夫那邊,幫他說話?而口角的前因後果隱藏在敘事之外。漢娜,她的德腔英語總是那麼厲而溫,回答得不假思索:我怎麼會幫他說話?别忘了我是通過你才認識他的,你是我的朋友。

類似的話語曾遙相呼應於十八世紀中國的經典小說《紅樓夢》。故事主人公寶玉的小女友黛玉一度吃醋,迫使寶玉主動自清、說他對另一個表姊妹寶釵絕無非分之想:「你這個明白人,怎麼連『親不間疏,先不僭後』也不知道?……他是才來的,豈有個為他疏你的?」寶玉說的,是中國人自古人際關係和社會建構的基本原則。類似的倫理教言廣泛存在于儒家文化圈。其顯然易見的缺點是不講是非,流於鄉愿。孔夫子說過,益友的首要條件是正直。之所以有此一說,正因為這種人太過稀少。更為例常的是物以類聚,個性相投而無所用心;把大家的相似點當成道德。至於親族間互相包庇而抵抗公權力的偵查,甚至就直接被認作體現了正直本身。沒有空間也沒必要讓哲學橫生思辨。更古老的生物本能已經這樣在人類身上運作了十萬年,寶玉和漢娜不過是最近的兩個例子。

漢娜在紐約猶太老友的祝福和質疑中,獨自飛去以色列旁聽艾希曼的公開審判;----同時訪舊。世界電影的新世代觀眾可能會驚訝於片中猶太人都以德語交談,必須掃除歷史塵封才能認識到老輩猶太人可以看作是一群被納粹賤民化而離散的(一度)德國子民,正如那些曾經被共和國清洗除去的地主和知識份子。

審判開始了。被漢娜日後形容成猥瑣平庸的艾希曼,在鏡頭的取舍下更像個看透一切的(史學)老教授,重複說著「你們不懂那個時代」,而永遠帶著一句潛台詞「你們太無聊」。當起訴官終於被激怒而厲聲喝問:你說你只是執行命令,那麼如果上級命令你殺你父親,你也執行嗎?這時,艾希曼答道:「如果他被領袖證明是有罪的,我當然會執行。」

如果是浸潤中國文化很深的觀眾,此時該會感到強烈的憎惡和恐懼;而不只是在智性層次予以輕蔑的評語,像是漢娜加之於艾希曼的那些形容詞,例如極度愚蠢之類。弒親屬於中國古代刑罰典律中最深重的罪惡,僅次於弒君。但是弒君這個詞偶然還能見諸學者的議論文字,因為史鑒太多,而弒親則幾乎被放逐於言說之外,很難啟齒討論。在一個將父子互相隱庇而抵抗國家權力奉為典則的國度裏,如果出現一個人,竟公開辯稱父亦可殺,弒親無罪,公眾怎麼能說他只是平庸愚蠢?怎麼能不說他已被惡魔附體?

很難輕易對紀錄片剪輯出來的艾希曼投予一個「不思考」的定論。有沒有可能艾希曼正是通過了思考(不管它多麼錯誤或被動),比如,要破除一切所謂封建陋習和個體本能而締造強大民族國家,才選擇了投身納粹體制,也同時被納粹體制選擇,而坐上了那個位置?相反的,有沒有可能,在艾希曼眼裡,那種分别朋友新舊遠近而左右袒的言談、那種朋友之間不責善的信念、相信大家終將言歸於好的信心,才是真正平庸而拒絕思考的生物本能(和屬於東方的愚昧),而它一樣可能在任何時間地點,對任何異類和弱者犯下罪惡,只是它的罪惡更為庸常,甚至日常?

一切留給觀眾思考。本片真是後勁十足。

 5 ) 邪恶者

首先,汉娜作为一个待过集中营的犹太人,能够抛开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去“理解”阿道夫·艾希曼,实在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当然,她自己也说了理解不等同于宽恕)。我们在对待任何人事物的时候,都基于自己的立场,要抛弃自我的偏见是非常困难的事。从这一点,就可以说她是伟大的。
第二,汉娜对”阿道夫·艾希曼“的评判。她认为,他会犯下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能力——思考。他只是像做一件普通工作那样”高效、准确“的完成。当党卫军在首长的指导下,完成第三帝国的伟大理想时。他们都躲在这个庞大体系背后,机械地活着。这个”伟大的目标,民族的崛起“就是保护个人丑陋和邪恶的最好屏障。当众人犯罪时,个人就不会觉得那是犯罪。当有一个高尚的理由撑腰时,屠杀和犯罪都成了”战斗“。纳粹不是一个人,把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也不会是一个人。我们是整个体系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但是就是这每一点的不作为、不反思而造就了整个纳粹。每个人都有罪,当然你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没有罪,因为他们只是执行而已,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所以,纳粹是邪恶的,是反人类的。而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
第三,如果说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煽动了整个民众,那么战后犹太人的仇恨心理何尝不是民族情绪的膨胀。你是犹太人,就不应该为纳粹说话;你是犹太人,就应该仇恨纳粹;你是犹太人就应该爱以色列。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提出疑义,那无疑你就是叛徒。其实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根本就没有必然的关系。

生活是有惯性的,思维也有是一个固定模式。社会根据我们的出身给了我们身份,然后我们就要做符合这个身份的事情。对人、对事分类,有利于我们遵循固有的应对方法来应对人事。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则去生活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平衡的(不是和平),整个国家机器才能正常的运作下去。任何试图打破的人,都将遭到攻击和打压。所以,汉斯是从情感上和思维惯性上都是不能接受汉娜的思想。舆论也是很难接受这种观点的,这和他们对纳粹的固有定义相差太远了。不符合他们的民族情感。

所以,说到邪恶。你可以认为,人人都有邪恶的一面,只是看有没有一个面具可以躲在后面,合理、高尚地施恶。同时,我们都有善良的一面,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善恶是相对的,好坏也是相对的,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标准,评判同一件事时,是会有不同的结论。

 6 ) 以一种平庸的方式的去论述平庸

它所表现出的,给予人的感觉粗暴而直接。这样一部传记电影,看起来似乎深刻,有人还说“它达到了一个传记电影少有的高度”。然而,我看到的,它只是将汉娜一个极深刻且具代表性的关于“平庸的恶”这个论题拿来包裹整部电影,于是,它看似将电影带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但其实缺乏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就像一个画家想要表现美丽的海伦,却只是为她布满华丽的装饰,却无法真正表现出她的美。它为观众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快感,一种结果,一种光环和成就,而不是什么前所未有的深刻。
电影里,一个从头到尾都在抽烟的汉娜,甚至是一开始就给了一段长达两分钟的抽烟镜头。
这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思考一个问题,抽一根烟这确实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当你用一种文学方式,或者是如这种影像的方式去表现它,甚至是强化它,这却可以给予他人更多的解读内容。对于一名女性哲学家来讲,这带有明显的标识,应该避免聚焦于此,而不是强化。
这可以体现什么呢,或者说对于人们理解汉娜有什么帮助呢?只有曲解。不应该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去体现一个独立的女性,这甚至让人看不到比其汉娜本身性格特点更多抑或是更重要的内容。不过后面还有更多的让人难以招架的方式。
譬如他人对于汉娜的评价。当汉娜因为艾希曼审判一事,想为《纽约客》撰稿,报社里的成员这样谈论:”难以置信,那个汉娜阿伦特竟然想要为我们写稿。“…..”她应该像其他人一样乞求得到为《纽约客》撰稿的机会。“”弗里西斯,是她写了《极权主义的起源》“”什么鬼题目。“”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本书,去看看吧。“她是第一位用我们的西方的语言文化来描绘第三帝国的作家。“它是辉煌的,但抽象的。“
哇哦,真是辉煌。一个带蔑视的形象,一个洋洋得意的形象,一个年迈的老人下结论。三人各自的表现将这种成功后所带来荣耀和名誉的一种影响,在他人的一唱一合里发挥极致。我觉得导演不懂得什么是含蓄。当然,这是一种常规套路。但是这一段话就这么赤裸裸地砸给了我,淬不及防。如同在关于艾希曼的审判那段一样,人们在汉娜思索、疑惑、闪烁的眼神里看到了快感的临界点。因为人们知道《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部重要的作品即将诞生。然后在演讲台上达到了高潮。
因为这是一部汉娜阿伦特的传记电影,如果不是这个定位我想我不会这么失望,顶多就是一部稀松平常的电影。
它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人们总是聚在一起谈论种种深刻的话题,然而影片中的汉娜以一种傲慢的、似乎总是可掌握全局的姿态以及总是特写的抽烟及思考镜头,以及干瘪粗暴的表现方式都无一不是说明它用一种平庸的方式的去论述平庸。

 短评

思考是孤独的事业,需要极富勇气的从业者。一栋林间小屋,一台打字机,就可以撼动社会。难得拍的如此简单清晰,又引人入胜。是一部十分有力的作品。

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三星都给原型人物的弧光。非常平庸的一部片,视听保守,剧情比起阿伦特跌宕经历堪称蜻蜓点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文本上的犀利深入思考,在电影中仅以大众熟知的“平庸的恶”来概括,且阐释得浮于表层;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能不能少提一些海德格尔???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10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1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1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4.5. 鼓掌,思考,读书,思考。今年要读什么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

24分钟前
  • vivi
  • 力荐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2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独立思考,忠于自己

28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32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35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评分:C+ 平庸的恶,平庸的电影。

39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这种东西不该当电影来看。

45分钟前
  • 想本雅明迟了迟
  • 力荐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49分钟前
  • Philex
  • 还行

7/10。开场不久镜头从掉在地板上发光的手电筒,转换到手中打火机点燃的香烟,之后无论阿伦特翻阅资料还是独自一人思考的室内场景,都在昏暗的环境中用微弱的光亮突出阿伦特的主体形像:在一条充满诋毁的黑暗道中摸索真理;结尾把政治和人道主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学院讲座,一扫之前节奏的枯燥和人物关系的平淡火花,侧面射进来的高光打在她脸上,仿佛一个超越民族情感的真理形象,解释审判体系中理解不代表宽恕是需要具备责骂、人身威胁的勇气,可惜整体情节和主题缺乏重点描写,有简单化倾向。

5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总能超越自身所属的民族和阶层利益独立思考问题,而本片正是集中展现了阿伦特最具知识分子特质和勇气的历史时刻——用平庸的恶界定前纳粹军官艾希曼的行为,而间或出现的与海德格尔的镜头也很好地串接起了她的思想脉络。今年看过的最佳电影,没有之一。

55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

56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57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对海德格尔的处理不落俗套,很有分寸。艾希曼庭审剪辑精彩,对汉斯•约纳斯的处理耐人寻味。课室、讲台、烟的系列画面组合彷佛击穿了镜头。《现代性与大屠杀》《朗读者》《耶路撒冷的艾希曼》《海德格尔的弟子》

1小时前
  • Sarcophagus
  • 力荐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1小时前
  • Irreversing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