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海拔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杰森·克拉克,乔什·布洛林,约翰·浩克斯,罗宾·怀特,艾米丽·沃森,迈克尔·凯利,凯拉·奈特莉,萨姆·沃辛顿,杰克·吉伦哈尔,克莱夫·斯坦登,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米娅·高斯,马丁·亨德森,凡妮莎·柯比,汤姆·古德曼-希尔,森尚子

导演:巴塔萨·科马库

 剧照

绝命海拔 剧照 NO.1绝命海拔 剧照 NO.2绝命海拔 剧照 NO.3绝命海拔 剧照 NO.4绝命海拔 剧照 NO.5绝命海拔 剧照 NO.6绝命海拔 剧照 NO.13绝命海拔 剧照 NO.14绝命海拔 剧照 NO.15绝命海拔 剧照 NO.16绝命海拔 剧照 NO.17绝命海拔 剧照 NO.18绝命海拔 剧照 NO.19绝命海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2

详细剧情

  友善谨慎的新西兰领队罗布·霍尔(杰森·克拉科 Jason Clarke 饰),他的队伍名为“冒险顾问”;而斯科特·费雪(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则风趣搞怪,他带领来自西雅图的“疯狂山脉”登山队。他们相互竞争,又彼此帮助。  两支队伍中的勇士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邮差、记者、医生,还有一名来自日本的职业女性。这些登山者看似平凡, 但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激励着他们前往海拔8000米以上、氧气稀薄的珠峰。在攀登过程中,他们的身体机能急速下降,在应对体力衰竭、缺氧、雪盲的同时,他们又极为不幸地遭遇了一场剧烈的暴风雪,因此命悬一线。  影片改编自1996年的一次真实探险经历。

 长篇影评

 1 ) Everest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在大银幕上且以IMAX3D形式呈现出来的攀登珠峰题材电影,作为一个马洛里粉,不去捧场简直对不起墙头。尽管96山难跟作为珠峰先驱的马洛里并无直接关系,然而每一缕留在珠峰上的幽魂,都是马洛里的同侪。

电影从登山前的准备起拍,从国内告别家人到加德满都繁忙拥挤的街巷,队员之间的相识和次第出场,走过崇山峻岭间的索桥,牦牛,寺庙的祈福仪式,终于来到热闹的大本营。在这里Rob Hall带队的Adventure Consultants和Scott Fischer带队的Mountain Madness两支队伍会合。他们都打算在5月10日这天(Rob说是他的幸运日)发起攻顶,谁也不准备退让,于是Rob建议合作而非竞争,Fischer答应了。Rob似乎有不好的预感,但在1996年的此时此刻,一切灾难的征兆尚未现出端倪,他俩谁也没能预料到,在这个春季登山季里他们将双双殒命。

Rob Hall自然是电影的主角,但在我阅读96山难的相关资料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那位被队友两度放弃、两度整夜暴露于暴风雪中却都熬过来,求生意志坚强无比的德州好汉Beck Weathers,他让我想起了最后以悬挂的身姿定格在艾格峰北壁的Toni Kurz,Touching the Void里的Joe Simpson,绝境之中自救,无论成败,他们都是大写的人。

故而,当影片一开始Beck Weathers即出场,并且主角之像明显时,我是既意外又惊喜的。除了Beck,AC队里罹难的两名客户之一、那位由学生募资赞助来攀登珠峰、受到Rob打折照顾的Doug Hansan也刻画得比较详细,他说自己登山的原因之一,是想让大家看到,像他这样的一个普通人也是可以的。实际上95年他已经有过一次在登顶在望之前被迫下撤的经验,无论如何他不愿这一次再失之交臂。而47岁日本女登山家難波康子,已攀登过世界七峰中六峰,正尝试成为登顶珠峰的最年长女性。

由于花了这么多时间做铺垫和人物介绍,真正从四号营发起攻顶时,已经接近电影中段了。影片多次向小马哥致敬,包括问大家为何要登山时回答的那句“Because it's there!感谢马洛里先生!”也“还原”了Rob、Doug、Harold(Andy Harris,AC三名向导之一)具体怎么死的一种猜想。Beck确实是主角,他的故事相对完整,虽然实际的情况要比电影里呈现出来的令人震撼得多,比如电影里他靠个人的力量走回四号营后,第二次死里逃生的过程被删掉了,而第一次死里逃生,也略去了提前折返的Stuart Hutchison来搜救他和康子,因为发现他俩已丧失意识、严重冻伤和无法移动,考虑到即便将他俩救回四号营,队友也没能力施以救治,也不可能及时将之撤离往山下,于是Hutchison作出决定放弃了他和康子,将他俩留在原地等死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说当时Hutchison作这样的决定是合理的,无可厚非,那么当苏醒过来的Beck坚持着自己走回四号营后,队友却依然认为他必死,从而将他一个人单独扔在一个帐篷里等死(导致暴风雪刮坏他的帐篷后,他又暴露了一个夜晚,没死简直是神迹),就多少有些让人觉得悲凉了。这可能也是商业登山的一个弊病之一,队员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多深厚的私人情谊,危难关头先求自保,而非生死相依、守望相助,一个感叹……电影里略去这些细节经过,不知是别有用意,避免与Rob怎么也不愿意放弃Doug独自下撤作对比,或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Rob与他的AC队既是主角,吉伦哈尔扮演的Scott Fischer和他的MM队的戏份就被压缩,电影关于Fischer的死因解释大概是一天之内多次上下体力透支:前面他从二号营下来护送好友Dale Kruse回大本营,然后又继续追赶Rob的队伍。Into Thin Air的著者、《户外》记者Jon Krakauer戏份反而较酱油,基本只有被挖墙脚的调侃功能了。在准备阶段也提到了来自战斗种族的Anatoli Boukreev(MM三名向导之一、职业登山家)不带氧气的争议(他是MM的向导,虽然不带氧气不影响他自己登顶,但争议是他不带氧气会导致他作为向导帮助客户,特别是在下撤时的作用被限制)。他是5月10日当日首个登顶者,13:00初登顶后14:30才开始下撤,花了接近一个半钟头帮助客户登顶,当下撤中的队员们被暴风雪困住,也是早已撤回四号营的他再次出发救回了幸存的Pittman、Fox、Madsen三人,后来他又出去搜救Fischer,遗憾只发现了Fischer的遗体,影片里有他将背包翻过来盖住Fischer暴露的面部的镜头。

关于要命的fixed ropes没有事先搭建好的问题,电影里切掉了Balcony的那一小时,只剩了Hillary Step那里的拖延,这两处接近两小时的延误是未能及时在安全时点14:00前回撤往四号营的关键,再加上当日AC和MM两队20人(本来是每队3名向导8名客户各11人,但MM那队里Dale Kruse突发疑似脑水肿在一号营就已退出,68岁的Pete Schoening则在大本营时就决定不参与这次攻顶)加一支台湾队共33人都要登顶,导致Hillary Step处太拥堵,延缓了通过时间。过于倚赖氧气瓶也是个问题。总之影片告诉我们,即便是商业登山,有向导有雪巴帮着,也是要看天看运气啊,并没所谓百分百保障,在珠峰这样的极端环境里,任何一个失误都会放大成性命攸关的大事。

总体而言,Everest挺符合我的预期,细节到位,可能有观众觉得拍得比较平铺直叙,平淡,缺乏高潮和惊险,也没有什么悲壮之感……我承认它跟《北壁》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大不相同,也不像Touching the Void那样是一个人的史诗。这只是一场被较为细致和完整呈现的灾难。镜头下的珠峰宏伟然而并没有那种至为可怖至为美丽令人充满恐惧又疯狂渴望的感觉。也是good but not great的类型。然而比起拍得各种戏剧化、煽情、惊险高潮迭起(这并不难做到),我更愿意要一部冷静、忠实、详细地还原了故事的电影,毕竟我想看的只是那个真实的故事被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哪怕拍的是个记录片,我一样会去看。

ITA著者说从统计学上看96山难算寻常事件,12人死亡数只占春季登山季里上到大本营以上的398名登山者总数的3%,略低于当时的历史平均死亡率,而整个登山季有84人登顶,1:7的比率也低于此前的1:4,所以96年算safer-than-average year。这样算,小马哥的22年应该是全年/单日死亡率最高的了(7人),因为22年基数太低,就他们英国国家队一支在爬……

96年全年(包括秋季)死15人,春季死12人,单日8人,其中AC死了领队(Rob Hall)、一名向导(Andy Harris)与两名客户(Doug Hansen和難波康子),MM死了领攀Scott Fischer。

 2 ) 看完以后很燃看登山相关资料已经看了一个礼拜了

对影片本身没有很大的推崇,同很多网友的观感一致,戏剧冲突不是很强,除了南竹以外人物刻画也非常有限。说到这里不禁又对吉伦哈尔好一顿佩服--这么少的戏分,却能成为全片性格特征最突出的角色。

当然以上都不是什么槽点,基于真实故事嘛,人类在那种高度就是这么脆弱,仅一个风雪夜就收取了这么多条生命。景色十分美,节奏也不错让人一直能够沉浸在情节当中。主角与妻子通话的场面固然悲伤,却未觉出煽情的刻意来,可以说处理的不错。

看得这么燃主要还是一种“打开了新窗口”的感觉。登山似乎离城市生活太过遥远而未曾考虑过。这么一看了解到很多从来不知道的事情。顺便吐槽一句我觉得剧中大家身手实在太过矫健了一些。我本身最高到过海拔4000米而已,都已经行动迟缓无比。8000米的话据我了解普通人要呼吸十几次才能够迈动一步。只能猜测说这氧气瓶有奇效啊。

以下要开始跑题了,先来个珠峰旅游配套--据说去珠峰登顶呢只要有钱基本可以成行。花费在七八万美元的样子--片中说6万5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包含装备和机票钱。时间则起码要两个半月。这就是为什么剧中人除了向导和sherpas其他大多都不是专业的。

再来一点高海拔小科普--南竹说,上了8000米,你的身体就要停机,可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仅是氧气不足的问题。睡眠基本上是没有了,躺下也睡不着,除非是真的要死了。原因就是--身体怕你死--所以呼吸一浅一慢就拉警报,让你惊醒。吃东西也成为不可能任务了。因为消化食物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小算盘一拨拉,身体发现在那种恶劣条件下消化食物取得的能量跟消耗的能量一比压根不划算,所以就把消化功能抑制了。

珠峰虽然是最高的,但不是最危险的,这跟地形,气候,已有设施,支援力量等大概都有关系。然后 每年天气好最适合攀爬的只有四月五月,所以珠峰上面出现“人满为患”“瓶颈大塞车”之类的怪现象绝对不是唬人的。

看电影是看不出来,其实关于1996年5月10日这场灾难最大的口水仗不是在于“Rob Hall你抛家远走丢下那孤儿寡母是为哪般”,而是在于Rob Hall 队伍中的记者Krakauer同Scott Fischer队伍中的大咖向导Anatoli Boukreev意见不合。

虽然没有去找书来看,但也七七八八地了解了这件八卦前后。其实这两个人也说不上是针峰相对,在我看来三观不同而已。记者的拿手绝活是“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们要反思要反思,我有罪我救不了他们。”而登山大咖Boukreev则是“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那些救不了的我也没办法,我又不是神。”就是这样也能打起来也是醉了。。。

总之有一些事情是没有争议的,还被我脑补了一番:
Boukreev登山不吸氧的(好牛,仰视)据说带了一个备用的(估计大神很不爽,但无奈是做向导不是自己单攻)。大神早早地登顶,就在上头呆了一个多钟将近一个半。眼看上来的队友没几个,自己身上又没有无线电,于是开始下山去看有没有什么状况。下山途中陆续看到队友在龟速移动中,又有一个友善型的向导Neal在陪着顾客龟速移动中,但没出什么事情。貌似大神就把背了一路的氧气瓶(脑补早已各种不耐)丢给Neal自己下山去了(理由是大神自己用不着,Neal带着还可以给顾客用)。于是天还没黑,大神就回到最高的营地喝茶睡觉去了。
傍晚暴风雪刮起来,山上的人迟迟下不来,所有人都斯巴达了。大神这才出动,又顶着风雪在黑暗中向上攀登,据说第一次出去半天没找到人,回来稍作休息又继续出动,如此反复,竟然被他牵回来三个人。
我的感想是大神果然是大神,但Krakauer的槽点到底在哪里呢?
1。向导怎么可以不带氧气瓶?!
这里吐槽的逻辑貌似很多,比如不遵守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啦。比如吸了氧大神体力更好可以救更多人啦。比如氧气瓶可以拿给需要的顾客使用啦。
真是看得我气笑了。
2。向导怎么可以不陪在顾客身边照顾顾客?!
答案很简单,陪在顾客身边也许照顾不好顾客,大家请看一下Rob Hall是怎样做的就明白了。
3。。。
4。。。

让我来吐槽一下Krakauer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自己有负罪感就要拉所有人一起担责任,据他自己说“最无法忍受就是Boukreev竟然不承认自己当天的判断有任何错误,行动有任何不妥之处,根本不考虑自己本可以如何去减轻这个灾难的后果,这种极度的傲慢。”二是对于“向导”和“顾客”这两个角色的关系有非常夸张的执著。是“付钱的是大爷”这样的逻辑吗?Boukreev据说是从此行赚到两万五美元,但是难道这钱是拿来买了他的命的吗?其实不管是向导还是顾客,在那种情况之下,所有的角色,身份都已经消失了。也许有些人的逻辑就是“先顾好自己,再来考虑如何帮助别人”就叫做自私,无论如何都指望别人献身来救他们,那我也实在是无话可说。我个人的感想是,如果我冒着风雪大黑夜困在珠峰下不来,我所能想像的最好的事,就是我幸好付了Boukreev这样的人不菲的一笔钱,以至于他或许感到有那么一点点有责任,承担很大的但是因为他是大神感到还可以控制的风险出来营救我一下,那实在是谢天谢地了!

事实就是,活着下珠峰只能靠自己两条腿,什么拖啊扛啊,能做到这样的神人还没有出生。所以因为过于虚弱无法行动,还活着就被队友放弃这种事也是现实。

如此就说到登山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说登山是超级自私的行为,花费大量金钱时间精力,随时可能把自己玩死,然后又没有实际的产出,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只是一种个人成就感,对社会没有贡献。这些我都无法反驳,但还是对登山这件事有强烈的共鸣,这种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3 ) 登山是勇敢者的梦想,再可怕的自然,也挡不住人类的前行

作为一个曾经在瑞士和奥地利阿尔卑斯雪山登山过的人(个人豆瓣相册有自己的登山,漂流,滑翔,骑行等野外户外照片),对这部片子感同身受
 
1 如果不登山,你永远不会感受到空气稀薄的极地上,克服自身重力和装备和极寒天气和时速近百公里的风速前行上攀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看他们走路都很慢,因为每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举个例子,你们在平地跑步一个小时也就500多卡,他们在高海拔极地环境登山和用冰镐攀爬,每天消耗热量是15000多卡,他们攀登几个小时,就等于你们跑步30个小时,在超过6500米,睡觉都要带着氧气罩

2 片子拍得比我想象的要好,特别是最后的风暴来临时人类渺小的绝望,拍得真是淋漓尽致

3 家庭,还是家庭,亲情友情爱情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强大,再丑恶的社会,再凶暴的自然,只要爱,任何困难和丑恶都可以被融化

爱才是拯救人类的本源

4 我认识一个登山向导,德国小伙,长得超帅无比,和速度激情的保罗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30了还一直没结婚,我问他不想结婚吗?他说想,但是和他在一起的姑娘都是只和他玩玩,但是不想和他结婚,因为登山向导太危险。即使是很熟悉的路线,随时都有失足丧命的可能

所以这部影片,因为那个邮差,rob才会丧命,不过,rob的职业道义是没的说,按照常理,对于体力不支的队友,向导不应该让他再继续上行的,必须下撤。因为这不止是耽误他自己的生命,也是耽误全队的生命


5 对于大自然,要绝对敬畏。看着一些所谓驴友的大学生穿个球鞋带个蛋黄派就去徒步探险去了,结果遇险还要动用公共资源来救助,就觉得可笑,说句不合时宜的话,有些所谓驴友都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了,别人为什么还要对你负责?

6 登山前我也不理解,觉得那些人也没什么,不就是一步一步向上爬吗?自己登了,才感受到这项运动的凶残和魅力,在你克服雪原,冰川,峭壁,自己的缺氧极度疲劳的状态爬到山顶俯视群山和仰望天空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这辈子,真的值了

7 在冰雪上穿钉鞋上行,是最累最累的环节,没有之一,在我极度疲惫缺氧的时候,我拿polar心率表测过,我最快的心率已经到200,心率二百的概念,经常运动的人应该知道那代表什么

8 影片拍得非常有诚意,不过我觉得在昆布冰瀑那一点的镜头有点少,那是爬珠峰最难的部分之一,个人觉得也是最壮美的地方之一

9 此片拍得诚意满满,登过山的人都知道

10 珠峰路线旁边都是尸体,不知道现在都清理了没有。

11 jack的戏份让删了不少啊,不过jack最近的片子都很尽力,包括铁拳左撇子,那肌肉的雕琢,没有毅力是干不成,而且他才35岁,以后好莱坞是属于他的

12 去户外,我个人觉得装备体力什么的拍其次,天气是绝对第一位的!!!天气天气天气!一定要说三次!!!!!各位除非之前,切记一定要查清天气!!!

13爬这种超过7000米的高山,都要用瑞士的局部天气预报,世界上瑞士在小范围局部的天气精确预报,是世界第一的。

14 世界上最难的山是K2,也就是乔格里峰,世界第二高峰,难度远远超过珠峰,而且那的天气不可预测。。死亡率已经接近百分之40

15 登山容易下山难,确实这样,很大一部分的山难都是下撤时候发生的

16 不要想着登上去,跳伞滑翔下来,根本不可能,山顶的风速已经超过200,伞都打不开你就会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跳伞滑翔我都玩过,这几个运动对风速天气要求极为严格。

直升机是上不去的,军用飞机是可以达到那样的高度,无法降落着陆

17 登山绝对不是吃饱撑的运动,这是向自己极限挑战,触及梦想的一项伟大的运动,你能看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看不到的风景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感受不到的感受,让你更好的生活,更感恩地活着,更加勇敢地去爱别人和更加珍惜的去被爱


18 最后向夏尔巴人致敬,他们是这个地球上的登山之王,没有之一

先说这么多吧,想起来再补充

20.09 。2015 Wien

 4 ) 关于珠穆朗玛峰

  藏文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英文称Mount Everest。最近一次高度测量是在2005年,历时2个月,由中国国家测绘局测定,高度为8844.43米。也有其他几种高度的说法,差别均为几米。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34岁英国登山队队员艾德蒙·希拉里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分别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5月16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九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2年,湛易佳成为首位登顶的香港人。
  ●1993年,参与两岸联合珠穆朗玛远征队,吴锦雄成为首位登顶的台湾人。
  ●1994年,台湾登山家拾方方(本名:石方芳)于5月8日17:38登上珠峰,但在下撤途中遇上暴风雪而失踪。拾方方为第二位登顶的台湾人,首位在珠峰登顶中过世的台湾登山家。
  ●1995年,台湾登山家江秀真与陈国钧联手登顶成功,江秀真成为第一位登顶的台湾女性登山家。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和史考特·费雪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第三多的一年。美国“户外”杂志记者强·克拉库尔幸运逃过一劫,将亲身经历写成《巅峰》(Into Thin Air)一书。台湾登山家高铭和死里逃生,写下《九死一生》一书。此事件被改编成2015年电影《珠穆朗玛峰》,片中也有稍微提及台湾登山团的故事。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障人士。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3年,纪念人类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
  ●2005年,中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2006年5月,19岁的英国探险家James Hooper和Rob Gauntlett从北侧成功攀上山峰,并成为全英国最年轻的珠穆朗玛峰登顶者。
  ●2007年,尼泊尔观光部指出,美国19岁少女“珊曼莎·拉森”是最年轻的成功登顶外国女性。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珠峰登山队的队员抵达珠穆朗玛峰峰顶,并燃点起祥云火炬,进行约200米的火炬传送。
  ●2009年,台湾人江秀真成为首位从南、北两侧均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2009年5月22,台湾人李小石背著妈祖神像登顶成功。
  ●2010年5月18日,台湾人林永富以57岁之龄从北侧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为目前台湾成功登顶珠峰年龄最年长的攻顶者。
  ●2010年5月22日,英国人普伊(Lewis Gordon Pugh)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冰湖里游动一公里,费时22分51秒,成为珠峰长泳的第一人。
  ●2010年5月22日,来自美国加州13岁少年乔丹·罗麦罗从北侧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最年轻登上珠穆朗玛峰者。
  ●2012年5月19日,来自日本山梨县的73岁女登山家渡边玉枝于当地时间上午7时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年龄最高的女性登顶者。
  ●2012年5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4名队员德庆欧珠、次仁旦达、陈晨和董范于8时16分从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成为中国第一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大学登山队。其中德庆欧珠、次仁旦达、陈晨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大学生。
  ●2013年5月19日,香港攀山家曾志成第二度成功登峰,由西藏取道北坡上珠峰,是首位港人完成由南、北两坡登珠峰壮举。
  ●2013年5月23日,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于80岁时,第三度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最年长的登顶者。刷新尼泊尔登山家于2008年以76岁攻顶成功的纪录。
  ●2014年4月18日,雪崩造成15人丧生,为人类于1950年代首次登顶珠峰以来,所发生死亡人数第二多的事故。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导致18人遇难,百余人受伤或失踪,再度打破2014年登山山难纪录,惟此次事故主因为地震。

------------------------------------------------------

  ◆攀爬珠穆朗玛峰必须遵守“两点钟规则”,即攻顶时间一定要在下午两点前完成,不然就必须回头。

  ◆截至2012年,大约有235人丧生在攀登珠峰途中。大多数丧生者死亡在8000米以上高度,雪崩和意外滑落是两个最大原因。

-----------------------------------------------------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5 ) 关于96山难的一些背景 -- 对山和登山者的尊重和敬意

看到一些评论,诸如:登山的人no zuo no die;电影那么无聊简直要睡着;铺垫那么长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登山戏,balabalala。。想写几点关于96山难的背景,助于理解电影吧。内容主要来自于into thin air这本书(电影经此书改编并且基本尊重原著,省去了一些更繁杂的事件和背景人物,也被认为是最贴近96山难事实的一部论述)和Wiki。不对之处欢迎补充和改正。

另外忍不住想说的是,评价电影拍摄手法拍摄技术没有问题各入花眼,但如果想随随便便评价登山者的人生观-诸如傻不傻去找死之类的话之前,希望在敲键盘之前想一想,反过来说,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愿意自己的人生被评价成毫无目的跟蝼蚁一般苟且生得渺小死得无趣吗??电影中露脸的角色基本都映射了现实中的真人,有的在96山难死了,有的下山后几个月死了,有的在后来的登山中死了,有的还活着。你可以不同意登山者的人生观,但请给他们基本的尊重,否则体现的也只是自己的无知狭隘而已。

1. 为什么电影不能直接切入雪山戏啊,前面那么多无聊的铺垫真的要睡着了好吗??

两个主要原因:一. 对于商业登山队的业余登山者来说,整个登珠峰是一个足有1个月之久漫长而乏味的大工程,而绝非只是冲顶的那一天。队员需要徒步进行到大本营,在海拔逐渐升高的4个大本营之间来回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有些人连冰爪都不会穿,电影里有这个细节。而组织者和夏尔巴人也需要进行建营,在登顶途中挂绳,放置备用氧气瓶等等组织工作。

二. 造成山难的原因不仅只是下山途中致命的风雪暴,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关于人的无数细节的堆积而成的辅因,任何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铺垫都有可能是促使那一次冲顶4个探险队中9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下面会说到一些但绝非全部。

这个电影的用意显然不只是想制造一些生死一线间的所谓的戏剧冲突,而是试图还原那次山难的全景,让观众可以有所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灾难这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诸如为了保一个人的命切断下面挂着同伴的绳子,或者为了求生切自己一个胳膊这样的猛料抱歉在这次事件里并没有发生。

2. 电影里人物那么多,根本记不住,也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没怎么描写登山中感人的互助精神。

首先,人多间接促成了更多人的死亡。96年5月10日那一天就有4支队伍同时攻顶,3支队伍挤在希拉里台阶排队用绳索攀登,在8839米高度的地方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多体温降低,消耗氧气,丧失神智,后来很多在旁人眼里的愚蠢举动和决定都需要考虑到在8000米以上神智急剧下降的因素。

为什么会同时登,因为Jason演的Adventure Consultants的领队试图协调开登顶日期但遭拒绝,电影中南非人愤然离席的那一幕,而同一天中登顶的时间,普遍认为是在中午过后必须下撤,因为峰顶基本上每天下午开始刮风,而5月10日那一天的暴风雪尤其致命。 每个人自身的特质、经历和心理也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他最后是生或死的结局。

同时,人多也是后来积极救援的力量,因为有些登山队安排在后几天登顶,所以在得知发生山难后很多人例如来拍电影的IMAX队,都积极参加到救援中,避免了更多的伤亡。

电影一开始也花了篇幅说明了Adventure Consultants和Mountain Madness两只都是商业登山队伍。也就是说,每个客户花一笔钱,电影中也交代了6.5万美元,参加到这个队里来,很多人并没有太多高山经验,互相之间也不认识,因为背景五花八门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可以互相依托生命的关系。而所有后勤工作,包括运输,铺路挂绳,建营,都由组织方完成,其中包括很多夏尔巴人。所以队伍之间可谓基本没有什么感情。

3. 两个商业登山队之间的竞争关系

Adventure Consultants和Mountain Madness为了生意都在想法设法提高自己媒体曝光的知名度。Adventure Consultants的随行记者本来是被杂志社安排了跟随Mountain Madness,但是临行前,AC Offer了一个很优惠的方案给杂志社,杂志社就改让记者跟着AC登山了。电影中就有Jake冲着Jason说“你抢了我的记者”的片段。95年AC没有送任何一位客人登顶,96年又有随队记者,登顶压力可想而知。而Jake的队里也有一位随行网络记者,就是电影里那位全程带妆的女人,和难波康子一起在风暴中下山但被救了。这样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心理压力,到后来在高海拔的影响下和各种其他因素演变成了两位领队都做出非理性偏离原则的致命决定。

这位具备一定高山经验的记者登顶后生还,并写了Into thin air这本书。

4. Rob Hall:Jason演的领队(Adventure Consultants)

新西兰人,作风严谨。在山难之前他完成了五次登顶珠峰,在当时是非夏尔巴人中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

Rob致命地答应邮差在下午很晚的时候继续登顶而不是返回,电影中有铺垫说明,因为邮差去年也参加了这只登山队,但是在距离顶峰300米的地方被劝回。邮差一年当中又拼命打两份供攒钱,在Rob的劝说下再次尝试登顶,所以电影中也有提到Rob主动offer给邮差一个很大的折扣。可能对邮差来说,这一次死也要攻下山顶了,而为什么Rob同意并且陪同邮差走上了致命的一步,各种感情因素在高海拔作用下消灭了理性?然而没有人再有机会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了。另外一个致命因素是有一个向导(真名Andy Harris)由于各种高海拔神智的原因误以为希拉里台阶下方的储存氧气瓶都是空的,而事实是氧气瓶都是满的但表由于结冰问题不工作了,所以Andy坚持认为空瓶了并且把这个信息告诉了Rob。这个判断导致了Andy自己的死亡和Rob在氧气耗尽的情况下没有试图去拿满的氧气罐。

Rob垂死之际和妻子用卫星电话通话是真实的,并非故意制造的煽情情节。

5. Scott Fischer:Jake演的领队(Mountain Madness)

美国人,生性散漫,登山天才。Jake演得很传神,一个嬉皮士样的充满了个人魅力并似乎并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登山天才。

他是第一批无氧登上K2的美国人,并在攀登K2时认识了Rob Hall。

Scott也曾经无氧登顶珠峰,并且发起了清理珠峰空氧气瓶垃圾的运动,尼泊尔政府在这项运动的启发下制定了一系列例如奖励夏尔巴人带空氧气瓶下山的政策。

为什么他明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坚持登顶?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前面提到的两队之间的竞争压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原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再也无从探究。

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Scott精疲力竭登顶以后,微笑着用ET手指点了一下小尼玛堆最顶上也是世界之巅的小石头,不知那时候他是否已经有预感下不了山了,但是死在珠峰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何尝不是最好的归宿。

想提一下的是在96山难中,Rob Hall组织严谨的登山队共有2名登山者客户和两名向导(包括Rob Hall)自己遇难,而组织松散的Scott Fischer这一队只有Scott自己遇难,客户都安全生还。

6. 德州人

真名Beck Weathers。电影中对他的描写也有细致的处理。一开始对邮差的出言不敬,一副有钱德州佬眼睛长头顶的样子,后来在走梯桥时的紧张和破开大骂。在半山上因为答应了等Rob Hall而没有顺势跟Madness队员下撤。到最后所有人以为他死了,在七八千米的地方被狂风暴雪吹一夜后他却神奇地站了起来,自己走回了营地!有谁能不赞叹生命可以如此顽强而不被其感动呢!

书中还写到,直升机救援时,有两个重伤员,台湾人和德州人。因为每次只能装一个而直升机停机条件十分不稳定,德州人爽快地让台湾人先上了机。

7. 俄国人

真名Anatoli Boukreev,Mountain Madness的向导。苏联时代出生的登山天才。在全世界14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中,他无氧登顶了十座。在书中,对他的描述是有争议的,因为他作为向导没有带氧登顶,而且早于他所有的客人提前回到营地。提前回来的原因,书的作者提到因为在8000米以上无氧失温更快,必须快速行动才能保全自己的安全,而俄国人在后来也请人代笔一书The Climb中则坚持说是他与Scott在山上进行了讨论后一致同意让他先下山保存体力,有需要是随时准备救人。俄国人的理念是如果自身不具备独立登山的能力就不应该来登顶,所以他并不是非常配合传统的当向导的各种规矩。

事实结果是俄国人营救了3个客人,并且他公司的队里没有客人遇难。

俄国人的经历在这播西方登山者里比较复杂独特,他是苏联计划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专业竞技型登山运动员,拿过苏联对运动员的最高荣誉。但是苏联解体以后他加入的哈萨克斯坦就不再养着这些运动员了,他就来了美国,但是英语很差很难表达自己。Boukreev对当导游,组公司一点兴趣都没有,是个内心纯粹深邃的人(他的美国女友后来根据他俄语的登山日志出了一本书Above the clouds,里面还有他自己写的摄影集),但是为了筹集登山费用不得不来当向导,所以有种跟大部队都格格不入的感觉。电影里这位演员是冰岛人,怪不得跟其他演员气质迥异。。

96山难里对他不带氧气瓶的批评一直困扰他,山难后隔了几天他一个人去登了8400米的洛子峰去“静一静”,顺便创造了速度记录。。96-97年他又爬了7次8000米以上的山,同时还要跟into thin air作者等对他批评的人打嘴仗,并且让一个美国人代笔出了一本书the Climb从他的角度讲了这次山难的过程回击对他的批评,无奈,也是用英语采访编辑的,可能还是没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想法。

97年12月初美国Alpine Club给Boukreev颁发了最高荣誉,象征美国主流登山界对他在96山难中营救别人的认可。3周后圣诞节当天,在冬季攀登Annapurna遭遇雪崩失踪,至今未寻。


七七八八讲了一些,最后用俄国人的一句话做结尾,希望作为观众的我们对山,对登山者持有最基本的尊重和敬意。

"Mountains are not stadiums where I satisfy my ambition to achieve, they are the cathedrals where I practice my religion."

================

课外阅读材料:
meccarmca推荐的:
1. 本次事件相关纪录片合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15241/
2. 豆瓣这儿就有链接的98 IMAX版: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63355/ 南坡上
3. 与本次事件无关,Discovery攀登珠峰纪录片Beyond the Limit,2006年开始拍了三季: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0504/index_3.html 北坡上
4. 嫌纯登山题材太乏味的,可以搜搜 张京川,当时新闻联播都有播。关键词:登山,枪击,反恐,绝地生还。事件发生于2013年,2015年2月巴基斯坦主谋越狱成功。
5. 跟珠峰无关:我很喜欢和尊敬的Jimmy Chin跟拍的攀登Meru的纪录片,2015年发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15008/

部分生还者书籍,除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以外,其他书都没引进国内,最方便的是在Amazon上买kindle电子版:
1. Jon Krakauer《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网上各种电子版本也都很容易找到
2. Anatoli Boukreev: The Climb; Above the Clouds(俄语转英文的登山日志)
3. Beck Weathers: Left for Dead: My Journey Home from Everest
4. Lou Kasischke: After the Wind: Tragedy on Everest - One Survivor's Story
Lou也是我个人很敬佩的一位,他在距离顶峰一百多米的地方自己做出了折返的决定。他主业是一名律师,骨子里透着理性,有强大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书在2014年才出版。

 6 ) 做一个可靠的人,now or never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部能值回IMAX票价的真正的大片。单单是来领略下珠穆朗玛峰上的震撼风光,已是视觉上的极大享受。天梯和登山的身影们在无垠的鸿沟和雪地里,显得如此渺小。每一步艰难的前进,心生可畏却要赢得可敬。 人类对自己的意志力和控制力的挑战,极限于此。 极限运动,就是now or never,做了就是拼命,不做就是没有。 这也绝对是一部足够现实的大片。没有刻意煽情,没有眼神特写来强调痛苦,紧张或者绝望。仅仅是呼啸的风暴声就惊心动魄。从小语文老师就教育我们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在绝命海拔里,最惊喜的就是逼真的音效和风景了。风,雪,冰川,black cloud,还有偶尔的灿烂阳光,都很真实。天蓝色真的是很好看的颜色呀。几乎整部电影都是在“对抗”中推进,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他人的对抗以及人与自我的对抗。 如果仔细回味,群戏多,个体人物的塑造薄弱些,但每个角色都有展示出了他们的生活甚至是他们人生的冰山一角,而以点及面的話,每个登山者都是一类反抗者的缩影吧。可以理解导演编剧的良苦用心,想传达的有很多,然而不少观众抱怨看得很累,很无聊,如果是来图个消遣又不想think twice的話,这片确是太压抑了。因为,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夸大和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示好观众。

每个登山者的死亡都显得很平淡。迅速,干净,简单。短而突然,仿佛在珠峰上,人的生死是那么微不足道。第一次死亡,是Doug把锁链解开后还没抓稳,一阵疾风把他吹落深渊,没有多加任何镜头或特写给他的坠落过程或是在他身边四十米处的Rob的反应。于是一条生命,转瞬即逝。 记者问众人为何要来攀登珠峰,有一群人举着酒杯,说“因为山在那里”。当时Doug的回答是,就是为了证明我可以登顶,为了证明regular person can achieve impossible dream。作为一个恻隐之心比较重的人,我一开始就最关注弱势的Doug。希望他可以登顶,再带着孩子们的希望回去。然而大自然丝毫不愿让乌云背后露出幸福线。 第二次死亡,H在意识崩溃后立刻认为自己在发热,随即开始脱衣服,身体一滑,又一生命戛然而止。 H是唯一一个返回危险的高度,回应了Rob的呼救的。人性在了无人烟的空山里被无限放大。在凶险的冰川山脊上,选择做一个无私的人,需要的不止是极致善良,更是宗教信仰般勇气。讽刺地是,H此时似乎已经被冻得神志不清了。 第四次死亡,男神饰演的Scott,纵然经验丰富,心智坚挺,却耐不过身体机能的极限。 第五次死亡,镜头直接到了keira在机场接机,拥抱了她爱的伙伴和朋友,而最爱的丈夫理所应当的没有出现。仅一个镜头告诉我们,这群人里最不该遇难的人,遇难了。 电影艺术总是让人相信奇迹,但现实没有。以为登顶后的喜悦是结束,然而苦难在那时才刚刚开始。 记得去年秦皇岛跑半马的时候,本来准备跑个10k就去坐车的。然而真正跑到了10k节点,心里只想着再多1k,再多跑1k就休息,接着又是2k,3k,最后想哪怕晕倒在跑道上也不要放弃。极限挑战的魅力就在于此,从心力和体力的不断抗争,得到自虐式的刺激感和成就感。 片中Beck说他来登山,是因为不在登山时,总有black cloud缠绕着他,是一种强烈的depression。一旦家庭和睦,养尊处优,生活稳定,人便死于安乐。有些人就是生来挑战这个世界的,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满足于社会认可和物质丰裕,那么,也会,陷入绝望。 于是Beck来到山上,海纳百川的洪荒山势,屹于天地之间,自我如沧海一粟,心里的黑云不再。说俗点,这真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然而Beck是爱亲人的,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他靠着对亲人的渴望活过来了。有些人可能就是需要逼近死亡来remind自己拥有些什么,估计又死了一次,失去了双手,Beck能够珍惜他这条动用直升飞机救回来的命了吧。 题目是做一个可靠的人,是啊,来做一个让别人觉得靠得住的人吧。 这是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慨。一个登山团队,试想没有Rob,没有愿意将自己安危置后,在险象环生的环境里还去帮助别人的人,那情况该有多糟。 两个小时,作为一个电影迷,脑海里总是前置的想到很多可能发生的情节,比如团队背叛和人性扭曲的揭露,或是戏剧化的重燃希望,奇迹降临,然而,都,没,有。连观众都忍不住希望Rob放弃Doug先自保,但Rob做不到。让一个好人眼睁睁地抛弃一条生命,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事了。 每一个人都不抱怨,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为自己,更为他人。 每一个登山者,在生活中,都是那种最能靠得住的人,是善良而正直的。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不管是整部片子看下来,或者是感想感触写到现在,都没有提过征服。以前提到攀珠穆朗玛峰,人们总说征服那座山,也征服大自然,现在看,这字眼真的太矫情和幼稚。人类从来就没能和大自然的力量平起平坐过,只是挑战,谈何征服。 对于一些看完片子跑去嘲笑极限运动毫无意义还很zuo的人: 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拿着生命做赌注去爬个山,就像你不知道Salman Khan为什么放弃10亿美元的生意选择做个普通数学老师一样。追求不同,何必比较。但即使追求不同,也必要尊重。有些人以为自己活得好,可怜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怎样地活着,更不知道人类可以怎样活着。据说有梦想却怎么也实现不了很痛苦,但连真正的梦想都没有岂不是更可悲。 如果深究编剧和导演想传达的东西,有太多了,今天只想说,每一个敢去登珠峰的人,都一定是个英雄。而1996年的这一群,“冒险顾问”队,他们大都成功登顶,是胜利者,已是无憾,只是未归。 热爱珠峰的人,能葬入其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短评

发现个好玩的细节是,片中的IMAX登山队其实不是品牌植入,事件发生的1996年,IMAX团队正好在珠穆朗玛拍摄同名纪录片Everest

6分钟前
  • 推荐

用了80分钟刻画人物立Flag却是苍白潦草的无用功,造成接下来10分钟灾难和30分钟求生营救只能靠廉价手段来煽情。不过饱满且具有爆破力的音效碉堡了。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人类需要大自然,但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人定胜天这种话,只有寒冬里那些躲在屋里远离风雪烤着暖炉喝着热茶的人才说得出来。对天地,我们只有敬畏的份儿,需要挑战的,永远只有自己。

1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还行

记起小时候新登山鞋鞋盒里的一张卡片 正面是珠穆朗玛峰的写真 背面是一句话“千百年来 珠峰的高度因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挤压不断上升 然而最高的 永远是攀爬至其顶的人”貌似整座影院只有我一人泣不成声

17分钟前
  • EISEN
  • 推荐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不太过关,但是我却莫名被它想表达的东西煽到。登顶的路,如同人生。

19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It's the attitude, not the altitude.

22分钟前
  • VK
  • 推荐

还算不错的灾难片,也让人以非常近的角度,了解登山之风险。看完之后在想,人类花费如此大的财力物力,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爬珠峰有必要吗?不要说山就在那里,这样的话其实毫无意义。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让人敬仰的。人在世上总是需要敬畏一些事物,人并非能战胜一切。

24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攀登珠峰,可以到达不可能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这么干才是罪过。” 山就在那里,你爱登不登,可是,为什么都是一帮老头要去冒险?真实事件本来是电影的加分项,精彩在中间登山过程的1小时,前后各半小时拉低了整体可看性。但作为珠峰控,表示也不差。葬身珠峰也是一种朝圣。

2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期待比较低,所以直接泪奔了,没有一点点防备。。。因为抑郁所以出来登山,人的迷茫好像只有经历了这样时刻才能得到解脱。对活下来的人来说最大的礼物就是他们可能已经得到了生活的答案,再也不用出门找了,而死掉的那些人死之前也想明白了吧。只是生来必须走这么一遭。

30分钟前
  • 那个那个
  • 推荐

比预想好,人对自然的挑战,总有那么点雄心壮志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登顶那一瞬,还挺让人激动的。剩下,就是无奈了吧,终究还是太渺小,以及是否真的有必要。真实取景还是很带感的。不过这种故事还是太尊重原事件了,会有些平。雪山很壮观,但一片白的审美也挺累的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夏尔巴人数十年人肉之躯成就你们一个个“载入史册者”,演出来就是被歧视并关键时刻就掉链子。american citizen自己作死也必须要有国际救援的呵呵。tell your tough guy story in ur own place. 起开!

33分钟前
  • 左儿
  • 较差

这部电影说了两件事,一件是人类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另一件是别他妈当珠峰好欺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公共厕所吗?

35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还行

本片坏就坏在明星太多。戏份分不均,重点也不清楚。要不你就把登珠峰的细节都说清楚了,要不就把所有重心都放在风暴那一段。现在出来的效果就是人物也不清晰,事故也不惊心。既没有纪录片的实况感,也没有励志片的肾上腺,悲剧也煽得不够尽,让人不知道以什么立场去看。也就是看看景吧。

37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看完后内心挺沉重,因为是根据纪实文学改编,影片没有太多戏剧夸张的成分,也没有太宣扬生命奇迹云云。作为主角的两位领队最后都葬身于珠峰,尽管影片前面为了铺垫有点枯燥,但是后面真的是紧张十足,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因为影片篇幅等原因,这起登山事故背后的问题与矛盾并没有展开。还是敬畏他们

41分钟前
  • VicWallflower
  • 推荐

这么好的素材,找了一堆熟脸,片子却没有拍好。四星只是不愿辜负这IMAX3D的珠峰。

46分钟前
  • carried
  • 推荐

一个男人 他要是想回你电话 哪怕在你妈大雪山上都能想起来

47分钟前
  • 全力以赴鲜!
  • 还行

当你老了,你不会因为做过什么事情而后悔,只会因为没做什么而后悔。PS:片尾看到原型人物的照片,顿时热泪盈眶,向这群牛逼的人类致敬!

4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像記錄片 很悲劇的真實

51分钟前
  • Kevinyeoh
  • 推荐

每個人都會有登頂的夢想吧?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可以登頂,死在峰頂的雪中,你願意嗎?想給孩子做偶像的loser道格這樣做了,卻拖累了男主,男主又拖累了哈羅德,否則兩人可以一人救一個,也就是説道格爲了自己的夢想一拖四,死了五個人。

55分钟前
  • Giliani
  • 推荐

电影拍得基本尊重原著。真实的登山就是这样,没有太多drama,也不需要无谓的煽情,绝大多数死亡原因就是缺氧,体力透支,哪有那么多戏剧冲突。因为不严格遵守纪律而造成更多的死亡一直可以给后人警钟。感慨一下战斗民族的无氧气登山者和德州硬汉,生命力太顽强,服!

57分钟前
  • zenzenze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