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洛荷

战争片其它2012

主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内尔·特雷波斯,安德烈· 弗雷德,米卡·赛德尔,凯-皮特·马立纳,尼克豪拉斯切克,尤拉西纳·拉尔迪

导演:凯特·绍特兰

 剧照

少女洛荷 剧照 NO.1少女洛荷 剧照 NO.2少女洛荷 剧照 NO.3少女洛荷 剧照 NO.4少女洛荷 剧照 NO.5少女洛荷 剧照 NO.6少女洛荷 剧照 NO.13少女洛荷 剧照 NO.14少女洛荷 剧照 NO.15少女洛荷 剧照 NO.16少女洛荷 剧照 NO.17少女洛荷 剧照 NO.18少女洛荷 剧照 NO.19少女洛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09

详细剧情

  LORE萝拉”是片中主人公Hannalor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 饰)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前的德国。萝拉是位生来养尊处优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军官,曾在白俄罗斯处决过大量的犹太人和无辜市民。萝拉和她的姐妹们对犹太人 的遭遇知之甚少,她甚至还是一名希特勒青年军(Hitler Youth) 的光荣成员,对纳粹信仰充满了崇敬之情。如今,希特勒已死,而德意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萝拉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深刻的长大成人的经历。  影片在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女主角、摄影与最佳原声四项大奖。之前还曾获得Locarno观众奖以及瓦拉多利德Valladolid最佳新人导演奖。代表澳大利亚申报2013年奥斯卡外语片。

 长篇影评

 1 ) 纳粹女青年的黏湿历险

《少女洛荷》是一个发生于二战结束时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它从始至终笼罩在一种阴郁的情绪之中。在这种时间设定的基础上,导演凯特·休特兰以一个新鲜的角度切入二战,关注纳粹军官的女儿在父母被捕后价值观的重建和情感的养成,在少女洛荷姐弟几人食不果腹而又危机四伏的寻亲路上,战后德国破败的景观、残殒的信心以及堕落的道德被一一呈现,甚而从纳粹母亲一辈威严的训斥中你还能归结出一点点纳粹之所以会产生的因由。

围绕她所选取的巧妙角度和意图触碰的丰富主题,凯特·休特兰利用特写和音乐尽可能地把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怖放大。片头梦呓般的数数声(在电影中段我们才知道这个声音来自无关紧要的跳绳动作)预示了这种不恰当放大在影片中的泛滥,肉体局部细节、粘稠液体、肮脏的手、病变等画面大胆又不厌其烦地出现在银幕上,音乐和慢动作的运用也难脱不加节制之嫌。在这诸多因素渲染和造就的末世情绪之中,主人公的自哀自怜和对苦难的变态沉溺逐渐显示出来。

为了理解二战,我们有必要以纳粹的视角思考问题,凯特·休特兰拍摄本片的初衷和本片的独特之处想来亦在于此。然而,她却像是忍不住显露自己对纳粹的批判态度。这样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建立起对洛荷的同情,洛荷、她的父母、她的祖母,甚至洛荷前去乞食的老太婆,在导演的视角之下仍然显得像是怪物,比如他们对犹太人发自内心的厌恶、比如对偶像的崇拜、比如让人不舒服的性爱场景和畸形的性爱交易观。为了影片的走向不背离自己的初衷,导演不得不将情感强加到我们身上,细节、音乐和慢动作便成了她急功近利的手段。

洛荷的母亲是本片中最冷血的一位角色,当她对丈夫说出“你是一个懦夫”,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莎翁笔下唆使丈夫反叛、最后服毒身亡的麦克白夫人。从她不满的面孔和焦躁的言语中,从她最后献身信仰的行为中,我们看不出丝毫对子女的爱意。处于叛逆期的青春少女洛荷,有意而又无意地继承了母亲身上的种种特点:自视甚高、歧视犹太人、对人缺乏信任、不顾及他人感受,以及一副仿佛全世界都亏欠自己的表情,甚至包括她要求托马斯抚摸自己,也似乎是出于对母亲的模仿,性爱在她那里,不会有比交易更高的意义,她生来便是为了忍辱负重。

正是爱情拯救了洛荷,也拯救了这部电影,使它即便有上述缺点,仍然不失为一部美丽的影片。是托马斯向她证明,这个世界上并不全是私心与恶意;是托马斯的谋杀,让她认识到纳粹的罪孽;托马斯钱包中的照片,让她知道了犹太人也是从小长大。总而言之,是托马斯让人类的正面情感在这位少女的心中复活。在影片快结尾处,洛荷坐在田野上翻阅那些照片,眼泪不期而下,她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也给了观众唯一一次可以毫无顾忌地投射情感的机会。在这之后,她摔碎了所有的瓷鹿,仿佛是要跟纳粹的罪孽告别,然而,她可能永远也走不出内心的阴霾。

 2 ) Thomas 何许人也(严重剧透)

       看过《Lore》之后,感觉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要数Lore和Thomas戛然而止的爱情了。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让我禁不住去想,Thomas究竟是什么人,后来会和Lore重新在一起吗?带着对电影中某些情节的疑惑,又去看了Rachel Seiffert的小说《the dark room》。结果,小说和电影除了有相似场景之外,几乎是两个故事。小说里的Thomas真的是犹太人,而电影里的Thomas,有理由去怀疑,他不是犹太人。
电影里的Thomas,根据先前看过的其他二战小说电影里描述的形形色色的人,很可能是前纳粹、集中营看守,乔装成犹太人逃离了追捕。何以见得?
      先说说哪些事情不能证明Thomas是犹太人。首先,证件不能说明Thomas是犹太人。因为结尾处,Thomas的犹太身份证明来自于其他死去的犹太人。然后是,纹身,Thomas手臂上的编号刺青不是只有犹太人才可以有的。在一部犹太人写的小说《纳粹与理发师》中有一段情节,主人公SS军官穿越森林回到柏林第一件事就是在手腕上纹上编号,乔装成犹太人。所以,纹身不是犹太人专属,可以伪造。
但是Thomas必然曾经在集中营呆过,看守或者被囚禁。当时德国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集中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Thomas有犹太人的全部证件,在《辛德勒名单》里详细介绍了这些东西会在集中营里如何被分拣,所以,能持有这些东西人要么是德军及其狗腿子要么在集中营被解放之后在里面逛了一圈(小说里的Thomas就是这样);Thomas“像”犹太人,有刺青,知道树林里的小孩说的是波兰语,说明他对集中营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在苏占区让他们藏着不要被人看到,说明他知道苏军的作风(狼一般的毛子见到妇女就XX,详见《柏林的女人》和波兰电影《罗莎》)。
       再说说为什么怀疑Thomas曾是德军。小说里的Thomas在Lore面前比较畏缩,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怯于袒露自己的身份,怕Lore知道而离开他。但是电影里的Thomas坏坏的,第一次开口交谈就企图霸王硬上弓;一向直勾勾地看Lore毫无羞涩或者怯懦自卑;偷偷接触Lore的手或者脚,后来直接躺在她身边;Lore骂他犹太人时只是坏坏地一歪头开始摸Lore裸露的脚踝;对杀戮和死亡司空见惯,出手狠辣毫不犹豫,看到Guenther死了毫不犹豫地脱下那孩子的鞋逃离;爱烟嗜酒,杀了船夫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他的酒,G死后他也在那喝酒,这么年轻就这么嗜酒,当时的犹太青年多半没有这种机会,反倒是集中营里腐败的德军极有可能(看《辛德勒名单》就会见识到);最重要的是,证件一丢,在盟军面前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立马溜走,真是犹太人的话解释一下、费点周折,不需要与Lore分别,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被通缉。另一方面,Thomas说自己战时没有去打仗,而是在偷窃,被关在监狱,很可能是在暗示自己被分到集中营、剥削犹太人财产以及剥夺生命;他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和能力很可能来自于训练和经历(比如乔装成平民从波兰穿越森林跋涉回德国)。
       那为什么Thomas不告诉Lore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和她老爸一道儿的?首先,他是战犯、对自己的身份讳莫如深,不然即使Lore不说出来,她的弟弟妹妹没准儿会说漏嘴,而且可能会引来Lore的鄙视,即不能确信他们会继续保密并且继续与他为伍。其次,经历这么多,他根本不认同纳粹对犹太人的宣传和做法,并且对他们感到愧疚,所以在爱人面前自己充当犹太人、对她好、用行动感化她、破除之前纳粹给她的洗脑。所以,Thomas不介意Lore“知道”他是犹太人,而且每次Lore鄙视他是犹太人时他都一脸不屑,小样儿懂个啥啊。

 3 ) 影评 - Lore - 《用法得道的用心之作》

似乎自《生命之树》开始,马力克式的影像风格就开始大规模侵入各式电影之中。但是,与其他一些作品的邯郸学步及滥用无度比起来,本片对这一影像风格的利用倒是恰到好处。与一般二战反思题材不同,本片以纳粹青年营一个根正苗红的优秀少女学员为切入点,试图以从内向外的觉醒强化反思作用,而这种内部的觉醒,以公路片的风格,与成长的阵痛相融合,三者达到统一,立意较为新颖。为此,本片不仅笔墨着重于心理描写,而且多用象征手法和气氛烘托为少女的成长注脚,其多处侧面描述简洁而干练,既处理得流畅而清晰,又让人回味无穷,此为用法得道之处。更重要的是,这种看似传统的“体制内逃脱”尝试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已经处于崩裂的阶段,自此有了大环境的前提,因此这种转变历程有了其合理性。最终,这整个过程被处理得循序渐进又辅以对比,也无多余的支线干扰,成就了全片的完整和统一,因此可以说是一部用心之作。

 4 ) 和平年代的难以体会。

整个过程越来越纠结,心里担忧不已。
作为大姐姐的LORE是最难的。
没有父母亲的时候,她就要做父母亲。为了弟弟妹妹,自己虽然是一个孩子,也没得选择。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妈妈。长姐的责任与重担,不是谁都愿意承担,也都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好。

母亲最后离开时,LORE还是追赶道路上去看她,妈妈回过头,看着她,四目相对,满脸泪痕,还是一句话没有说扭头就走了,眼睛说了一些。
那时的LORE还是孩子的心,少女的心。

我想,没有那个假犹太小伙子,托马斯,LORE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恐怕很难回到汉堡。LORE因为托马斯的犹太人身份,而既喜爱又痛恨。这里开始展示出,LORE最难的心理痛苦,她的岁数,是完全受到纳粹德国教育的,本身她的希特勒青年团的身份,让她一直也完整的学习了憎恨犹太人,以及她认为的一切的第三帝国的真理。

精神世界的巨大崩塌,双亲的离去,自己带领弟妹的责任。
如何生存下去,一瞬间,一起涌来。

而LORE在得知托马斯的非犹太身份时,斯人远去不可追了,而托马斯也只是那个没有人认识的死去的犹太人名字而已。。
我想那一刻的LORE,一定很怀念他吧。

居中有一段,德国民众围观,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照片,后来开往汉堡的火车上,也有德国年轻人对这个事情的讨论。民众对第三帝国私下的罪恶是震惊的,也带来后来整个德国民间,自下而上的反省(这段历史不用再说了)。
我只是想起同样那个日本,他们为什么不反省。
我想,至少,日本人根本就像德国人那样,没有见过他们那只禽兽军队的所有大屠杀,小屠杀,各种强奸,屠杀。他们不知道自己曾经是禽兽。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了。

最后,再一次鄙视所有,2012年以后买日本车的人。
这种人,以后我也不会跟你们结交成朋友。
一切的理由都是苍白并且荒诞的。
这种事情的正反,网络口水大战也够多了。
我想,犹太人,看到我们这些受害者的后代还为这个事情争论,实在是会觉得,真悲哀。

 5 ) 尽管我知道她表达的主题并非爱情

       很长时间没有写过东西了,直至看了这部电影。很难脱离这种类型荧幕所表达的情绪。显然生活是压抑的,理想在没实现前均是空想。
    洛荷在遇到男主角之前一直是骄傲的,矜持的。身为官家大小姐,本身都不需要思考这些多。在纳粹倒台,母亲和父亲接边出走后。她始终都维持着她的骄傲与“气度”。到邻居家买东西或逃亡时用手饰换食物时。欣赏她表现出的倨傲。纵是无人欣赏又怎样,活到一把年纪已经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她妹妹一样觉得给两件首饰太多了吧,我们终日活在斤斤计较的生活中,而磨损了本来应该有的朝气与大气。、
    对男主角开始是抗拒,怀疑,试探再是依赖与接受。抗拒时会在知道他尾随时而匆忙躲避离开,怀疑他对她心存欲念而用身体来付支行动,试探时,在需过河时无奈用身体与船夫交易。我知道他一定会尾随其后,她也知道。她是坚持的,独立的,更是固执,骄傲的。他的感情在与她相处中而根深蒂固,如果说在废弃屋中怀有的是欲望的话,现在却是情不知以而一往情深。依赖是会在他走时首次哭泣并拥抱请他留下来,而借口是当她弟弟的哥哥。
    我不知道她知道弟弟拿了他的通行证而让他不能一起到达终点时会不会觉得遗憾。她不了解他,他不了解她。
    我无法用严谨而深刻的历史知识来解剖这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尽管我知道他所表达的是什么。
    爱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影片的结尾能引起我们的遐想的话。
    我愿意相信,会有一辆火车送他归来。
    


    我们会在别处再见。

 6 ) 生存--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事情

一个少女的名字撑起这部沉重的电影,美且沉重。似乎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肃穆的图片,记录了那2战过后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似乎每一个姿势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定格在了时间的锦布上。
当战争过后,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伤痛,同时也看到德国人的悲哀,战争时期的狂热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是精力耗尽后的颓乏。一个德国高级党卫军军官的孩子们逃亡的过程,失败者没有尊严,而在生存面前,尊严同样不堪一击。Lore的父母都是德国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和信奉者,他们对德国法西斯和元首有着坚定的信仰,这份信仰,在国家崩溃时让他们选择了殉道,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孩子如何自救,远离破败的家园,这是一次对故土的逃离,也是一次对自己的逃离,信仰的崩溃,灵魂的创伤,让Lore的人生再无宁静,这段经历对她来说,肉体也许存活,但是心灵已经死亡。
战败者没有尊严,就像是犹太人曾经被如何践踏,战败的德国同样受到了严惩,同盟国对轴心国的瓜分让德国四分五裂,同盟国对战俘的惩处让德国受到制裁,一个少女带着自己的弟妹,艰难的寻找着一条自保之路,国破家亡的背景之下,人都是飘零的落叶。Lore受到父母的影响,更主要的应该是母亲的影响,她聪明、自负,对德国党卫军憧憬,她所认识的世界是光荣的德意志世界,但是现实的失败冲击着她,她不知道杀戮,她的性格自负而傲慢,这样的她,在面对父母离去的生活时,显得愚蠢而固执,她试图坚持她固有的信仰,但是信仰和国家一样已经摇摇欲坠,最后不复存在,她随父母躲到乡间,父母的依次离去让他们无依无靠,作为长姐,她只能担负起照顾弟妹走上寻找外婆的路,那条路的尽头就是生活的希望。但是一路艰辛,经历了饥饿、审查、死亡,茫然无措的她们遇到了青年托马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可以知道一点,他不是个坏人,如果没有他,Lore她们不仅无法到达外婆家同样活不下去,这个青年,让Lore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改变,从一开始的敌视,到后来的认可和信赖,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一起经历过的苦难。Lore的天真和幼稚让她无力面对着破碎的人生,所以托马斯出现了,他的出现拯救了他,他弥补了她所缺少的那部分性格,但是他们之间没有说过爱,甚至连一丝丝温情的注视也没有,只有从最初的敌视,到最后的悲伤,托马斯喜欢洛荷,但是他也尊重洛荷,他是否是犹太人,他到底是谁,其实这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和洛荷一样,都是失去亲人,没有家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提起,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正存在的,不是吗?最后到达了外婆家,但是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在那漫长而艰险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已经被改变了,来到了憧憬的家园,却失去了当时憧憬的心,成长就是失去,残忍而冷酷,让人无法回头。当洛荷不顾外婆喝令把牛奶洒在桌子上用手抓着喝的时候,她想到了谁?她失去了弟弟,失去了从来没有开始过的恋人,她的内心已经不是纳粹的了,她对于自己过往的怀疑,对现在生活的冷漠,她的身上,背负了一些永远都无法消失的负担,她守护了她的亲人,灵魂却不在是那个单纯的孩子,她已经破碎了。
眼泪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留下,然后慢慢的干涸,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也许我说不出来这部电影给我的改变,就像我说不出来我在这部电影中的眼泪,但是它们流淌过,即使消失了,也只是沉入皮肤下面的意识河流之中。我们知道犹太人的苦难,也了解德国人的苦难,有些罪过不能被宽恕,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个社会不是光明与黑暗之分,人性中有善恶,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苦难可以拯救人,只是我们未必都会从中学会微笑。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他们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带来我们的一部分灵魂,又带走我们一部分灵魂,经历过地域天堂就不再是天堂。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犹太人都是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里,却不了解彼此的生活,这才是一切苦难的源头。

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似乎用美来形容这么沉重的主题不太恰当,但是每一个画面,都有一种美的影响在里面。

 短评

終於有位善用特寫和淺景深的導演,特寫是為了”細節“而不是為了炫技與偷雞啊

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赞摄影,百看不厌

10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12分钟前
  • A_Huang
  • 推荐

德国战败后,均官女儿逃亡记

15分钟前
  • mark
  • 还行

倒挂在树枝上的少年与河边沐浴的少女的凝视。蚂蚁在尸体上的蠕动与尸体周围的蚊虫,让人仿佛已然嗅到腐烂的味道。情绪很对,细腻的摄影和充斥这部影片的忧郁气质的色调把森林河流和废墟描绘的美到极点。流淌着的情欲也十分动人,对我的小说也极有帮助。(滚!)除去美感,则嫌空洞,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19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 德國有兩個題材是影壇瑰寶,一是二戰,一是兩德,影片以二戰中德國少女的逃亡之路為切入點已經拿到了基本分,一個又一個苦難疊加在曾經養尊處優的肩膀上,沒來得及適應就必須面對成長之痛,結尾更像是另一個開始。我不喜歡影片過多使用手持攝影機,微晃的鏡頭降低了我的入戲感。

23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集齐艺术片俗套但.....又还蛮好看的....

2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阴郁的压抑中开始,镜头也在小清新和小黑暗之间来回切换,故事节奏刚刚好,摄影和配乐很赞。二战后德国纳粹少女逃亡途中的成长之旅,已经对反战题材影片麻木了。心中永远的经典是「红樱桃」

3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爱情线完美!!sexy, powerful, palpable. repulsion+attraction,各种少年心事,神秘又现实的戛然而止。(其它方面也很好,二战电影拍到现在还能这么有新意实在难得)

35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BJIFF#恍惚看到kaya和小乔。少女美

38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所以成长了么。明白了么。

40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信仰变谎言的旅程。镜头美得不像话

41分钟前
  • balconynemo
  • 力荐

普通剧本。特色视角。好演绎。

4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这种摄影特容易小清新,或者更对应少女心吧。这一条逃亡路也是心灵之旅。视角不错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稍显刻意(尤其是末尾砸玩具情节),但是整个故事说得惊心动魄又富有格调。风格化的摄影和配乐,使得影片有了惊悚片和悬疑片的气质。

51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寫情緒很細膩,但很冷冽。並不投射過多的溫情到主人公身上。相較更幼小的弟妹,Lore已經是形成價值觀的青少年,當真相不斷襲來時,衝突在她身上拉扯得最劇烈,尤其當她面對救命恩人托馬斯的時候,兩極的想法與情慾的鬆動不停燒熾她。最後即使當她終於到了外婆家,她也已無法回到之前建構的謊言中。

55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碎片化剪辑,高速跳跃,追求画面的极致美,全程晃动手持感,聚焦细节化,直接想到的是11年的呼啸山庄终于又有和主旋律对着干的了!赞!什么时候拍dresden?感觉是50mm到底截图每一帧都很精美,德国的田野森林!

58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特写、空镜,特写、空镜,特写、空镜……少女的成长和帝国的毁灭。家庭的崩溃和穿越森林迷雾的逃亡。一个近些年申奥外语片的老主题,看似深刻的、痛心疾首的反省,实际上,毫无风险。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拍得很好,但内核太情节剧了

1小时前
  • 庄常飞
  • 推荐

一切都是谎言

1小时前
  • viv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