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

战争片其它1995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恩斯特·施托兹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剧照

地下 剧照 NO.1地下 剧照 NO.2地下 剧照 NO.3地下 剧照 NO.4地下 剧照 NO.5地下 剧照 NO.6地下 剧照 NO.13地下 剧照 NO.14地下 剧照 NO.15地下 剧照 NO.16地下 剧照 NO.17地下 剧照 NO.18地下 剧照 NO.19地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4:59

详细剧情

  影片通过三位主人公——知识分子和投机商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们共同的爱人娜塔莉——传奇般的人生展现了导演对南斯拉夫这个民族的理解与复杂情感。

 长篇影评

 1 ) 疯狂的荒诞,苦涩的真实--《地下》观感

   曾经看过库斯图里卡的那部《生命是个奇迹》,当时就对导演那种荒诞的叙事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论荒诞,无疑这部更早时候拍摄的《地下》更加荒诞,更加疯狂,也显得更加苦涩,更加令人回味,库斯图里卡以另类的角度表现了南斯拉夫人从二战以来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苦难历史中的辛酸。
    片子的开始便是一场狂欢,酒醉的马高和佩塔两位好友纵情狂欢,似乎南斯拉夫正处在一个太平盛世中,而很快现实被战火打乱,二战爆发了,人们的生活一片混乱,甚至只能躲避在地下的世界中斗争,从事真正的地下工作。真正的荒诞发生在战后,当战争结束后,马高出人头地成为上层人物,而他只是带着心爱的女人娜塔莉在地上享受这一切,他给予佩塔等朋友的却是一个谎言,一个战争仍在继续,让朋友们在地下继续生产军火的谎言,这样,当地下的朋友们沉醉于为抗击侵略者而进行伟大奉献的时候,马高却将军火贩卖,成为了富有的军火贩子。马高是片中一个复杂的人物,在二战中他显得非常勇敢,协助朋友“抢走”心爱的女人,冒着危险解救佩塔。但是这位外表看上去就很精明的前剧作家战后的诗人又是投机的,当胜利到来,他仍要把朋友留在地下。对于他来说,这无疑是利益最大化,将佩塔留在地下,他就可以安心与心爱的娜塔莉相爱;将朋友们留在地下,他就可以将朋友们的爱国豪情转化成军火的利润;将朋友们留在地下,她就可以将战友的事迹广为传播为自己博取政治资本。他得意的从地上观察着地下人们的生活,仿佛在看一场肥皂剧一般不时发出笑声,或许这样的主宰的感觉也是他乐于享受的。
    娜塔莉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给人也是一种投机的印象,时而倾心于粗鲁却充满了英雄主义豪情的佩塔,时而又挡不住掌握权势的变节军官,最后又投身于“太会撒谎”的马高,成为风光无限的英雄之妻。她显得幼稚而又世故,清秀而又粗俗,但是,看罢影片,我们很难有指责她的理由,在几乎从未平静过的南斯拉夫,作为一个柔弱女子,这似乎也是不得已的生存之道。正如解放前夕的炮声中,马高对娜塔莉说的,“德军走了,盟军来了”,在这片大陆上,主宰地上世界的似乎总是他人,德国人走了,苏联人来了;苏联人走了,维和部队来了。纳粹主义走了,共产主义来了;共产主义走了,资本主义来了;二战走了,冷战来了;冷战走了,内战来了。南斯拉夫人永远处于动荡的年代中,他们要生存就要舍弃一些东西,作为南斯拉夫人,库斯图里卡是理解同胞的,也只有真正体会过那种动荡带来的不安全感的南斯拉夫人才能描绘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生存之道。
    佩塔是片中一个给人很强的悲凉感觉的人物,他显得很粗俗,一心追求的似乎只是金钱、女人、酒精,但是这样粗俗的人信仰也往往是单纯而执着的。就如他的革命豪情一样,在地下他领导着人们为南斯拉夫的解放生产军火,又压制不出到地上战斗,为民族解放奋战的激情。终于,他带着孩子来到地上,却只能与拍摄二战电影的虚幻敌人战斗,更讽刺的是这是部关于他的电影,剧中人突然由虚构走入现实,一如他自身的命运,由地下的虚构走入地上的现实,面对的却又是一场虚构的景象,而他却乐在其中,这样的人生无疑带着悲凉。更悲剧的是他的孩子,那出生于地下的孩子,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地上的风景,甚至分不清月亮与太阳,马与鹿,但是很快就死在大河中,在看到地上的世界时,这个孩子笑的那么天真,但是当他陷入水中的险境时,父亲依然在革命豪情下忙于“杀敌”,而他却沉入水下,与新婚妻子沉入另一个世界。
    这就是几个南斯拉夫人的命运,也是南斯拉夫民族的缩影,他们不是地上世界的主宰者,奥匈帝国,第三帝国,苏联相继征服这里,一次次的“解放”让南斯拉夫人有些麻木,因为他们的命运没有改变。就如在铁托逝世的那段画面背景中播放的竟然是二战那首脍炙人口的《莉莉玛莲》(看过法斯宾德的《莉莉玛莲》的观众想必对这首歌和背后的故事不会陌生),仿佛要继续将这支曲子放给已经被出逃的马高炸死在地下世界的战友们听,提醒他们时代没有太大变化,二战仍在继续。最后,在意外中走出地下的马高的弟弟伊万在精神病院得到了真相,他才知道哥哥一直在营造一个谎言,他无力面对地上世界带给他的残酷现实,他要回到地下,回到那革命豪情的单纯世界,却又得到了国家分裂的消息,“南斯拉夫没了”,维和部队的士兵说得很轻松,却再一次打击了伊万的心灵。最后在一阵战场的混乱中,回到战乱的南斯拉夫的伊万痛心的将自己偶遇的哥哥打的半死,又自杀身亡,显然知道实情了的已成为一个军阀的佩塔下达了杀死所有抓获的军火商的命令,却发现杀害的是曾经的战友马高和心爱的女人娜塔莉,随后在精神恍惚中回到了被遗弃的当年地下世界的废墟中,失神坠入井下而死。如果说电影在前面还有荒诞的淡淡的喜剧色彩的话,那么在这里则是彻底的令人痛心的悲剧了,库斯图里卡似乎也不忍,在佩塔跌入的井下,当年的战友们又相互在一起相亲相爱,在阳光下,他们忘却了那些恩怨情愁,继续热闹的庆典,这一次,是在一个虚幻世界的地上,阳光普照,歌舞升平,不再有战争和谎言。甚至连口吃的伊万也流利的独白,叙述一个美丽的生活场景,房屋,绿野,宽敞的大门,美丽的大自然,没有痛苦和悲哀。但是,这仍然只是一个虚幻的地上世界,死去的人都已经在地下。正如伊万最后的话,“就不能向孩子这样传颂,过去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国家”,伴随着最后的独白,载歌载舞的人们脚踏的大地从大陆分裂飘向未知的远方,这也是南斯拉夫的命运,地上已无南斯拉夫,昔日的故事都已经埋藏于地下,那悲伤的故事或许真的不该再向孩子们传颂,就让人民在分裂的土地上狂欢,好好享受地上世界的阳光。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14243.html

 2 ) 评《地下》

        伴随着喧嚷的铜管乐,狂欢的人群反复这样吟唱:“这是正午的阳光吗?还是子夜的阳光?光从天上照射下来,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这段歌词几度出现在《地下》一片的高潮段落中,可作为电影主题的一个注脚。
        《地下》里有两个截然区分的世界:地上的世界经历着真实的历史风云变幻,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目睹着残酷的现实,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解放和解体;地下世界则自成一体,基本与世隔绝,甚至它所经历的时间也在它的操纵者的安排下变慢了。“地下”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米高同志为实现自己的阴谋为其“演出”的一系列防空警报、一道道指示和一次次受难的表演。相应地,电影的影像体系也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单元:地上世界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独具质感,尽管许多场景都发生在夜晚,来自自然界的真实光线却赋予了所有事物清晰的轮廓,这与地下部分的影像判然有别。从小黑戴着家人来到米高家避难首次进入地下世界这一刻起,地下世界在视觉影像上就呈现为一种缺乏光的状态。由于空间狭小,“地下”初始给人的感觉非常拥堵,物与物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和秩序,这在后来米高根据“上面”的指示把这里建成一个秘密兵工厂之后才有所改变。
        地上和地下,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个想象的乌托邦。电影中那个巨大的地下室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柏拉图那个著名的洞穴隐喻。如同洞穴中那些看着墙上的影子误以为就是实物的人们那样,“地下”的人关于“真实”的观念也完全建立在米高为他们带来的各种信息上。在这里,通过单一的途径从外面传递进来信息就带有“光”的含义。在基督教神学中,上帝用语言创造了这个世界,世间万物由于分有了上帝的善而变得有意义,人因为分有了上帝的理性而成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灵。因此,人的存在和意义,人的伟大与渺小都先验地由上帝决定。如果没有上帝的理性,上帝那荣耀万物的光照,人就只能永远处于无名的黑暗中。
        光作为电影中建构影像,表现意义的基本元素之一,时常被用来印证这样的基督教神学。在布列松、费里尼、德莱叶等大师的作品中,打在特写人物脸上的顶光时常被用来表现蒙受神恩的圣宠状态。电影《地下》对光的实际运用的隐喻却带有某种渎神色彩。地上和地下两个世界确实存在视觉光线的差异,但地上世界的光只是使这个世界因为呈现得清晰而显得更为冷酷,与基督教神学中的光的救赎色彩相反。地下世界缺乏物理意义上的光源,那么电影是通过什么来驱散那无秩序的黑暗,象征性地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的呢?正是米高那编造的一道道来自上面的“指示”,一次次精心策划的表演。正是这些来自上面的信息,这些虚拟意义上的光“照亮”了地下世界。这光也就是那段歌词中唱的那分不清正午和午夜,人们只知道它从天上照射下来,豁然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光。这种强大的反讽正是观众感受到导演库斯图里卡所营造的巨大的戏剧性张力的地方。
        这种光的意义的倒转源自库斯图里卡对意识形态化的基督教神学和共产主义之间关系的反思。基督教在现代世界的衰落使其神学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并为各种社会思潮所利用。共产主义教义和基督教的这种光照论神学最为亲昵之处在于它强调: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完全是由党所赋予的,个人无论在才智上多么高超、富有洞见,只要他的观念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左,就会被剥夺存在的合法性。个人是没有意义生成能力的,他只能消融在集体中,只能等待党的临幸。这和基督教神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完全只能从上帝那里找到的教义如出一辙。
        除了对光的绝妙讽喻,《地下》中还有多处意象暗示了共产主义和基督教在精神品格上的相似之处。比如,当伊凡走出地下,漂泊数年之后最终发现自己的亲哥哥欺骗了他,自己二十年完全生活在荒诞的圈套中时,他终于在教堂里上吊自杀了。这时,镜头切换到外景,呈现出耸立于兵火战乱之中那带着魔幻色彩的教堂。一只巨大的白鸟从教堂的钟楼位置飞出,从景框的上部界线出画,倏忽而去——当共产主义的理想最终破亡,圣灵也离这个世界而去。还有,米高和他妻子最终在战乱中被士兵误杀,轮椅上两具被点燃的尸体围着一个倾圻的十字架幽灵般地转圈,十字架上,耶稣像倒挂下来——当共产主义在地上世界的代理人、实际上是骗子、阴谋家的米高最终被杀死后(象征共产主义的最后破产),耶稣所代表的基督信仰也呼应性地倾覆了。
        然而,在这两幕中,库斯图里卡天才般地超越了他在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中一直在玩味的讽喻,陡然逆转了对共产主义和基督教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把人和这个世界置于被神遗弃,需要被救赎的状态,用悲悯升华了怨恨!
        作为一个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作为一个生活在共产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导演,库斯图里卡对这两者的感情都是纠错复杂的。在这信仰普遍衰落、价值缺失、众神遁去的世界之午夜,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欧洲知识分子,库斯图里卡无法不感到现实世界的虚无荒诞和救赎的紧迫需要。基督教传统显然已经无法难以胜任此任,尽管在历史上它曾如此地辉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南斯拉夫在经受了二战的洗礼后,一度处于共产主义的铁扼之下。当这铁扼最终松懈,原先被抑制的一个巨大隐患——民族冲突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走向解体。历史的阵痛加剧了知识分子的反思,使他们不仅要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也需要对伴随了这个国家几十年的共产主义作一番总结,表明自己的态度。
        电影最后,导演安排所有原先在地下生活过的角色都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来到水边一块草地上,成群的牛羊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人们化解了所有的恩怨,围坐在一张长桌子前饮酒作乐。镜头缓缓摇过所有人,最后停在了伊凡的脸上。他转过身对观众说:“……,从前有一个国家……”共产主义确实是一个关于国家和民族的神话,因此“地下”应该永远只是地下,永远自成一体。于是,那块众人狂欢的草地从大陆上剥离而去,与世隔绝地漂浮在大海中。基督教也一样,那成群的牛羊,不暗示了这块草地就是《旧约》中上帝许给犹太人的迦南美地吗?在这充满温情的一幕中,库斯图里卡在政治和宗教上都获得了象征性地救赎。

 3 ) 一部经典的后现代电影

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堪称是“中奖率最高”的国际导演,从他推出第一部电影长片至今,一共拿下了一次柏林影展、二次威尼斯影展、三次戛纳影展大奖,可说库斯图里卡的每部作品都获得国际影展的高度认同。

在库斯图里卡的所有作品当中,《地下社会》被大众推崇为最出色的代表作,这部史诗型巨作为库斯图里卡带来热烈掌声,却也为他带来严厉的政治批判声浪,库斯图里卡对评论家的批评感到极度愤怒,甚至宣布从此不再拍电影。幸好库斯图里卡后来自食其言、重拾导演筒,不过他确实就此远离任何政治议题。

作品年表和得奖记录:
1979年《你记得桃莉贝尔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导演处女作
1985年《爸爸出差时》戛纳影展金棕榈奖
1989年《流浪者之歌》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
1993年《亚历桑那之梦》柏林获银熊奖
1995年《地下社会》戛纳金棕榈大奖,导演时年41岁
1998年《黑猫白猫》威尼斯获银狮奖
2004年《生活是奇迹》法国凯撒影展最佳欧洲影片奖

《地下社会》是一部大型历史剧,旨在呈现南斯拉夫从建立联邦国家到国家解体这段时间的历史经历,然而影片采用的叙事手法和影像技法却充满反传统的后现代风格。全片充满狂欢的气氛,演员表现夸张,剧情更是游走于荒诞和戏谑之间,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本身极尽讽刺之能事,而在浓厚的魔幻写实风格中,更以拼贴和戏拟的技法不断对历史进行解构,是非常经典的后现代电影。

《地下社会》与《流浪者之歌》、《亚利桑那之梦》被称为库斯图里卡的“后现代三部曲”,其中又以《地下社会》最为突出,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呈现一段跨度长达50年的国家兴亡史:1941年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共产党兴起,南斯拉夫王国因为轴心国入侵而亡国;1945年,在苏联的扶植下,重新建立联邦国家;1992年,民族主义高涨,南斯拉夫联邦发生内战并解体。

■马戏团表演式的国家兴亡史
《地下社会》全片分为三个部分:战争、冷战、战争。虽然影片意在呈现前南斯拉夫50年的兴亡史,但故事主要落在1941年、1945年、1961年和1992年4个时间点上,剧情则主要集中在马高、小黑和娜塔莉这三个人物身上,其中马高和小黑是反法西斯的共产党员,娜塔莉是一个女演员。

1941年
时值二次大战期间,年轻的马高和小黑驾着一辆马车,带领一支铜管乐队,欢腾喧闹地进到画面中。这场乱七八糟的狂欢庆典是为了庆祝小黑正式加入共产党,而影片就在这场狂欢中正式拉开序幕。这场庆典同时也拉开了南斯拉夫联邦历史的序幕,并直到最后。

马高和小黑是一对好朋友,但也是一对无赖,一只鹦鹉大声说出这个事实。马高有个口吃、在动物园工作的弟弟叫做伊万,一场轰炸炸毁了动物园,侥幸没死的动物都跑到大街上,加入这个光怪陆离的新时代。伊万救下了一只小猩猩宋妮,猩猩宋妮将会见证此地未来50年的疯狂。

小黑有个身怀六甲的妻子,不过小黑的心思都在舞台剧女演员娜塔莉身上。在轰炸过后,小黑没有陪在妻子身边,却跑到剧院、闯进一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中,将娜塔莉从一群德国军官眼前劫走。小黑后来因此被德国纳粹给逮捕,幸好好友马高潜入德军中将他救出。此后,马高便将身受重伤的小黑、小黑妻子临终前产下的儿子祖凡、马高的弟弟伊万、小猩猩宋妮和其他共产党革命家,全都窝藏在自己住家的地下室。

1945年
这一年,二战结束,铁托政权下的南斯拉夫联邦成立,身为铁托革命伙伴的马高成为共党高官,娶了好友小黑迷恋的女演员娜塔莉。马高与娜塔莉在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却欺骗小黑等人,让他们深信战争并未结束,必须继续躲藏。于是小黑等人在地下不停制造武器以对抗法西斯主义者,制造出来的武器却被地上的马高卖到国外,赚取大把的钞票。

1961年
时光荏苒,小黑等人躲在地下二十年,但因为那里的时钟每天被调慢6小时,他们一直以为只过了十五年。马高与娜塔莉在地上生活,马高不仅透过各种广播手段欺骗地下的人,也以各种宣传方式在地上编织谎言。身居高位的马高编造小黑英勇牺牲的故事,为小黑树立铜像,还筹划拍摄小黑与他共同对抗德国纳粹、营救娜塔莉的历史宣传电影《春天骑着白马来》。

就在这一年,小黑的儿子祖凡已经长大,将举办隆重的结婚庆典。为了能参加婚礼,马高编了一套故事,假装娜塔莉这些年都被德国俘虏,如今才终于逃出来,于是马高和娜塔莉便堂而皇之地现身地下室。没想到这场喧闹的婚礼最后却走样,长大的猩猩宋妮钻进刚刚制造出来的坦克车,开火将地下室轰出一个大洞,还率先逃出封闭的地下室。于是马高的弟弟伊万追着宋妮而去,却错误地从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跑到德国柏林。小黑则带着儿子祖凡上到地上,决心与早已不存在的德国纳粹决一生死。

小黑和祖凡阴错阳差地闯进电影《春天骑着白马来》的拍摄现场,于是生活在地下谎言的人与正在编织地上谎言的人迎面相对。当小黑见到扮演自己、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主角时,长达二十年的谎言洗脑竟让他看不出其中的怪异之处,坚决地开枪射杀穿着德国纳粹制服的敌人。后来,不识水性的祖凡意外溺死,但因为没见到尸体,小黑在未来的岁月里一直在寻找失踪的儿子。至于另一头的马高,鉴于事情暴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炸药炸死地下室里其他的人,然后带着娜塔莉逃跑。

1992年
追着猩猩宋妮去到德国柏林的伊万,这些年来都被关在当地的精神病院,在病院内他仍不气馁地到处寻找宋妮。最后他才从一个医生口中得知,过去生活在地下室那二十年,全是因为马高和娜塔莉设下的骗局,两人最后还炸死剩下的共党革命家。愤怒的伊万当即钻进下水道,再次借由那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奔回南斯拉夫,决心找哥哥马高报仇。在返国的路上,伊万又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那就是南斯拉夫已经不存在。而在抵达前南斯拉夫之际,垂垂老矣的伊万竟然遇到同样是垂垂老矣的宋妮,似乎这些年来宋妮始终都等在那里。

这一年的前南斯拉夫烽烟四起,原本属于同一个联邦的各个民族相互开打。苍老的小黑摇身一变成为军队头领,不过实在看不出来他为谁而战和对谁而战,因为他所有心思都在寻找那个早就死去的儿子祖凡。至于同样年老、坐着轮椅的马高,恰巧也出现在用一片战场上,一如既往地投机倒把,带着娜塔莉四处倒卖军火。

伊万终于找到那个欺骗自己的无良哥哥,他愤恨地打死马高,马高临死前说:战争从来不曾发生,直到弟弟杀死哥哥。伊万后来则将自己吊死在教堂里头,1941年德国纳粹占领南斯拉夫时,伊万也曾因为绝望而上吊自杀,不过那次并没死成,时隔50年,这次终于是彻底死透了。后来赶到现场的娜塔莉也没有好下场,她被小黑的士兵给射杀,两人的尸体一起被放火焚烧。

小黑后来才知道自己手下杀死的军火贩子就是马高和娜塔莉,在两人燃着熊熊烈焰的尸体旁,他倍感伤心落寞,竟然听见儿子祖凡的呼喊声从一旁的井里传来。小黑当即投向井里,就这样, 所有死去的人们重新又团聚在一起,围坐在丰盛的餐桌边,继续为祖凡那场中断三十年的婚礼庆祝。这是一场大和解的狂欢,彼此相互理解和原谅,随即,脚下的土地突然崩裂,于是他们便随着这断裂的土地、在欢声笑语之中飘向远方。

■政治立场的大灾难
对于《地下社会》里头的政治立场,有评论家毫不留情地说是一场大灾难。当然也有其他评论家提出不同观点,为作品进行辩护。总的说,意识形态是种抽象的概念,而后现代电影的特征又是开放式理解,因此影片当中的政治立场究竟为何,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在我看来,《地下社会》中呈现了三个层面的政治批判:

第一个层面是对历史本质的批判,从本质上来说,历史荒诞而可笑,充满执政当局的谎言和百姓的愚昧与自私,前南斯拉夫过去50年的历史,就像一场欢腾的马戏表演,无论是二次大战时期、美苏冷战时期、还是内战时期,整个国家都在荒腔走板地演出一场不知何为、不知所终的戏码。

第二个层面是对铁托政权的批判,在铁托政权时期,当局编织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不仅欺骗他人也欺骗自己,当局透过虚假扭曲的意识形态和媒体宣传,将百姓隔离在“地下室”中,以扭曲的空间和时间观断裂百姓与现实的距离。

第三个层面是对民族主义战争的批判,而这个部分也正是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最遭评论家质疑的部分。在前南斯拉夫最后的岁月里,统治者米洛斯维奇为了阻止联邦的瓦解,不惜支持塞尔维亚发动民族主义战争,对其他种族进行屠杀和灭绝。而在《地下社会》的第三部分里,马高与伊万在战场上兄弟相残、小黑带领军队只为了寻找早已死去的血亲祖凡、小黑在马高和娜塔莉死后倍失落、以及前朝众人最终的大团圆,都指向导演对前南斯拉夫联邦下、各民族为了争取独立自主而相互杀伐的不以为然。这又进一步被解读为对米洛斯维奇政权和种族集权主义的支持和宣传。

《地下社会》是一部后现代电影,具有开放式解读的特色,然而影片的拍摄制作是与米洛斯维奇所控制的塞尔维亚电视电台合资,此一事实不免让观者对影片中的意识形态抱有预设立场。究竟这部影片是否为米洛斯维奇辩护?见仁见智。至少我个人觉得影片确实带着这种色彩。

■后现代电影美学的非凡成就
后现代主义电影与传统的现代主义电影因为信念上的差异,拍摄的手法呈现出截然的不同。现代主义电影强调的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捕捉,透过尽可能写实的手法,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故事当中,然后透过情节的引导,将里头隐藏的观点与意识形态灌输到观众的思想里头。后现代主义电影则强调尽可能去除创作者的态度与立场,让观众以自己的观点来思考议题,在呈现出影片想要探讨的议题时,又力求突出影片的“虚假”本质,让观众在质疑影片人物和创作者的观点,进而自行思考自身对议题的看法。换言之,现代主义电影试图让观众认为内容是“真”的,产生“我相信”的涉入感,而后现代主义电影试图让观众知道内容是“假” 的,形成一种“我怀疑”的疏离感。

正由于后现代电影所抱持的信念与现代主义电影相反,因此拍摄方式的许多方面也都呈现出反其道而行的特征。现代主义为了凸显“真”,调性倾向于严肃、叙事较为连贯、节奏也较为紧凑、对人物与事件的刻画深刻,即使是讲述过去的历史电影,色调也偏向清晰写实,让人有种置身当中的错觉。相反的,后现代电影为了凸显“假”,调性通常较为荒诞、叙事和节奏较为松散、人物和事件倾向于肤浅和平面化,在处理历史时,多采用“怀旧”的色调,让观众明显意识到影片中的过去与自己所置身的现在存在明显的割裂。

在《地下社会》里头,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便运用了极端丰富的后现代手法来呈现前南斯拉夫50年的历史,影片幽默而荒诞,充满时间与空间的断裂,然而观众在近三小时的片长中,除了不停捧腹大笑外,还能深切感受到一个国家完整且宏大的历史进程,显见导演的功力。

》怀旧的影像质感
《地下社会》全片呈现一种色调暗淡的影像质感,但这与《辛德勒名单》透过阴暗的环境光线呈现场景的真实性不同,《地下社会》的暗淡不是只在特定场景,而是贯穿全片,给人的感受是在观看一部很久以前拍摄的过时电影,而不是新近拍摄、重新诠释过去的电影。

》小历史的叙事视角
在处理历史时,后现代电影很少如《辛德勒名单》那样采用全知的宏观视角,取而代之的,是以几个人物的故事、一种小历史的视角来带出宏观历史。全知式的宏观视角往往传递很强烈的“绝对真实”错觉,而小历史视角则比较能,让观众保有质疑人物观点的空间,进而质疑宏观历史的真实性。《地下社会》便是以小黑、马高和娜塔莉这三个人物的故事来呈现50年的国家历史。

》夸张滑稽的表演方式、支微末节的叙事节奏
在《地下社会》中,三位主角的表演方式极其夸张,而影片对三人的描绘叙事常常走向琐碎不相关的细节上头,此外还不时有各种动物出没。这种荒诞的表现方式和影像画面能很好的杜绝观众对人物或事件的“情感认同”,让观众与影片内容始终保持疏离感,进而不断质疑影片中各个人物的立场和事件真相。

》戏拟
后现代电影必须不时提醒观众:“你看到的是一个人工创作,不等于真实”,而诙谐的“戏拟”便是常常被运用来提醒观众的手法之一。在《地下社会》里,有几处模仿经典电影片段,例如小黑和儿子祖凡在海边遇到直升机的攻击,这部分与佛朗西斯-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非常相似,而祖凡溺水后与新婚妻子在水中相逢的片段,则与尚-维果的《亚特兰大号》相似。这种直接模仿经典作品的手法,常常能产生诙谐的效果,提示观众此刻正在观看的剧情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虚假性。除了模仿经典作品中的桥段外,《地下社会》还直接采用大量的真实历史记录片,但又用拼贴的技法将马哥和娜塔莉置入其中。这种真实与虚假的交错呈现当中,观众不仅被迫质疑《地下社会》这部影片的真实性,也被迫质疑纪录片中所谓的历史的真实性。

》戏中戏
“反身性”可说是后现代电影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透过两个以上的叙事框架、以及对叙事框架的打破与拆解,让观众意识到“事实的真伪”取决于观察者所站的立场,进而意识到自己也是观察者中的一员,应该独立对影片中所探讨的“事实”进行思考。而“戏中戏”便是经常被运用的建构与解构手法。

在《地下社会》中一共运用了两次戏中戏的手法,第一次是在影片的第一部分,小黑闯进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中,先是随着舞台剧的演出说出相应的台词,之后便从戏内对着戏外的德国军官开枪。第二次在影片的第二部分,小黑带着儿子祖凡逃出地下室,闯进电影《春天骑着白马来》的拍摄现场,这次小黑是从戏外对着戏内的同一个德国军官开枪(其实是长相相似、扮演该德国军官的演员)。

在这两个戏中戏本身,观众分别看到两个与真实不符的历史戏码,前一个戏码发生在德国纳粹占领时期,而后一个戏码发生在铁托执政时期,观众由此可以清楚意识到,无论在什么时期,当局对历史的操弄是不变的,历史本身具有强烈的虚假性;更进一步地,透过“闯进剧中剧”的动作安排,叙事框架被瓦解,“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如你我这样的“影片外观众”在嘲笑或同情“影片内观众”被愚弄时,也清楚意识到自己同样身为观众、而非戏中人物的疏离状态。

《地下社会》最出色的部分,是创建“地下室”这个概念来质疑历史的真实性。小黑等人因为马高的欺骗,被隔离在地下室长达二十年,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遭到愚弄。这种地上/地下、真实/虚假的区隔,不仅讽刺铁托政权下对百姓的欺骗与愚弄,其实也暗指百姓因为在时空上与外在断裂,影响后来历史观的正确性。

在影片里那两个戏中戏事件当中,“小黑对德国军官开枪”这个重复元素将两次事件串联在一起。小黑这个主要人物在两次开枪时,都深信自己在对抗法西斯主义,然而同一个人、同一个信念、同一个行动,却产生相反的结果与意义。第一次行动时,真正的敌人因为穿着防弹衣而呈现假死状态,但在第二次行动时,假的敌人却真的被杀死。惯性式的行为模式最终却酿成悲剧,当中的主因便在于马高/铁托政权下的长期隔绝和欺骗。小黑在与外界现实发生断裂的情况下,不知道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旧时代的反法西斯信念不再适用于现时处境,在从“地下室”获得解放后,仍旧按照长期被灌输的思想行事,不免犯下大错。

(当然,这样的理解不必然指涉导演将后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归咎于前期铁托政权对百姓的思想禁锢,也不必然指涉导演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批判和对米洛斯维奇的辩护。不过,影片在1961年到1992年、铁托政权与米洛斯维奇政权交替的这三十年之间,出现长段的叙事空白,确实令人浮想联翩。)

》魔幻写实风格
《地下社会》全片如同一场热闹欢腾的马戏团表演,铜管乐队和各种动物成为这场疯狂庆典里头重复出现的热闹元素,一再凸显前南斯拉夫联邦从成立到解体的荒诞本质。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引入魔幻写实风格来加深其中的非理性色彩,不过,这魔幻写实的部分其实也传递了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对南斯拉夫联邦的美好祝愿。影片中,魔幻写实风格最为突出的部分就是祖凡溺死后与新婚妻子水中重逢,以及小黑投井后与众人相聚于婚宴中。尽管经历长达50年的种种纠葛和杀伐,但所有人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还是取得相互理解与和解,而片尾字幕“这个故事永远不会结束……”更是与片头字幕“从前,有一个国家….”形成完美的对照。

■后现代电影常常被批评是“肤浅、缺乏深度的大众娱乐形式”,而后现代电影拼贴的美学意识更被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确实,许多后现代电影为了消除创作者的主观立场,最大程度扩充开放式理解的空间,广泛地运用各种暧昧而混杂的符号,结果却形成一种任意拼凑的混乱感,以及看不出目的的讽刺性与荒诞性。然而,《地下社会》却在广泛使用后现代电影技法的情况下,呈现出明确且层次分明的批判意识,以及对南斯拉夫联邦的复杂情感,有着不凡的艺术成就。

《地下社会》中许多影像都是像马赛克那样被拼凑起来,但在刻意安排的多层次景深构图中,却包含丰富和真切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影片的第三部分,小黑发现自己下令杀死的军火贩子竟然是马高和娜塔莉时,画面远景是战场,近景是小黑追着坐在燃烧轮椅上的马高与娜塔莉,而当轮椅不停绕着倒下的基督像旋转时,一只白马和白鹅却在中景来回穿梭。其中可以明显看到战争的残酷、兄弟好友相残的悲哀、以及历史本身的荒谬,而这种复杂的情感正呼应南斯拉夫民族主义战争的无奈本质。后来,一旁教堂传来钟声影片随即被切换到伊万吊死在钟绳上的画面,荒诞又悲伤的调性再次被凸显出来。

虽然《地下社会》的意识形态不免涉及政治立场的正确性问题,但从艺术成就来说,《地下社会》打破大众对后现代电影的既有认知,不仅以多重的开放式后设架构为观众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还难得地传递出创作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批判立场。《地下社会》透过荒诞的小历史剧情却完整建地构出一个国家从成立到解体的悲情宏观历史,而影片当中所运用技法的丰富性与创造性,远远超其他大部分的后现代作品,因此,称《地下社会》为后现代电影的经典之作,绝对当之无愧。

 4 ) 南斯拉夫背景知识补充

南斯拉夫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

2018-07-30 21:27

历史上南斯拉夫这个国家曾经在欧洲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建立在一战火药桶的废墟之上,却在二战中越打越强,在冷战中左右逢源,最后又在冷战后迅速崩溃,成为整个欧洲最后的血腥战场,那么南斯拉夫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呢?

南斯拉夫人的起源

南斯拉夫,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的斯拉夫人。斯拉夫和日耳曼以及拉丁并列为欧洲三大族系,也是欧洲历史的塑造者之一。但在斯拉夫民族内部,则又可以概略地分成三个族系,即以俄白乌为代表的东斯拉夫人,以波捷斯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以及由巴尔干各斯拉夫民族所构成的南斯拉夫人。

(历史上的南斯拉夫人分布区域(绿色),图中灰色区域为其它斯拉夫民族分布区)

南斯拉夫人早期也生活在斯拉夫民族的发源地南俄草原。在公元六世纪,原来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柔然人在北魏和突厥的两面夹击下,国家灭亡。柔然人中的一部西迁欧洲,被称为阿瓦尔人。而在西迁过程中,他们在南俄草原将一部分斯拉夫人作为奴隶带到了巴尔干半岛地区。再后来这些斯拉夫人联合东罗马帝国推翻了阿瓦尔人的统治,自己成为了巴尔干地区的主人,他们最终发展成了南斯拉夫诸民族。

各民族的形成

赶走阿瓦尔人之后,在巴尔干的南斯拉夫各部落有的曾短暂建立自己的王国,有的和从中亚迁居至此的保加尔人结盟,成为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又先后分别曾被匈牙利、奥地利和奥斯曼统治,最终因为各自不同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在此期间,各个南斯拉夫民族虽然都先后接受了基督教,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区别,他们所接受的基督教教派却各不相同:曾被匈牙利和奥地利所统治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受的是天主教,而曾被保加利亚和奥斯曼所统治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则接受了东正教。

(17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巴尔干地区分属奥地利和奥斯曼,这也促成了不同南斯拉夫民族的形成)

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与灭亡

公元1878年,原本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塞尔维亚人在沙俄的帮助下获得独立。而在二战之后,原来占据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奥匈帝国战败崩溃,克斯两族也获得独立。1918年,这三个民族和之前较早就获得了独立地位但却比较小的黑山,以及其它原来被奥匈帝国占领的南斯拉夫民族一起,组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纳粹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王国灭亡。后来克罗地亚人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南斯拉夫各地开展反德游击战,最终在1945年迫使德国撤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建立。1963年,南斯拉夫国名又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在冷战期间,南斯拉夫虽然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为并非借助苏联的力量建立,所以政治上没有受到苏联控制,而是始终保持了自主,而且还成为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在整个冷战期间,南斯拉夫和西方的关系要明显好于苏东集团,西方的文学电影都可自由进入南斯拉夫,每年还有超过600万西方人去南斯拉夫度假。可以说南斯拉夫是唯一一个经济上始终依赖于西方阵营,政治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所接纳了的社会主义国家。1984年,南斯拉夫萨拉热窝还举办了冬季奥运会,成为第一个举行冬奥会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没有受到西方的抵制。

(1991年分裂之前的南斯拉夫)

但20世纪80年代初,铁托去世之后,南斯拉夫国内因为不同历史导致的民族分歧浮上水面,民族矛盾逐渐加深。苏东剧变之后,南斯拉夫民族矛盾公开化。1991年,斯洛文尼亚率先宣布独立,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随后跟进,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在此期间,没有宣布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在1992年将南斯拉夫国名更改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而在各个战场,南斯拉夫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其中在后期的波黑战争伤亡最为惨重,共有接近30万人死亡。而发生在这期间的萨拉热窝围困事件据估计共造成1万余名萨拉热窝市民死亡,震动欧洲。在欧盟和北约的干涉下,最终南斯拉夫被迫同意斯克马波四国独立。

(南斯拉夫分裂过程)

后来1999年,北约又借口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受到种族清洗,对南斯拉夫发动军事打击,最终迫使南斯拉夫给予科索沃自治。2003年,南斯拉夫议会通过决议,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存在了85年的南斯拉夫不复存在。2006年,黑山独立,南斯拉夫的最后遗产消亡

 5 ) 无标题

昨天我在电影资料馆看了《地下》,其实最初得知影片长达三小时心底是十分抗拒的,甚至没化妆就出门了,路过便利店还不放心地购买了酸奶和软糖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电影非常好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结尾处所有角色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欢歌笑语的场景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映后我同朋友讲,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影(更为谨慎的说法是近些年看过最动人的反战电影)。我要如何形它?荒诞不经、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从最初的讶异到震撼到无与伦比的感动,这是一部杂糅着政治、宗教、爱情等多种元素的史诗影片,更是导演献给南斯拉夫动人的挽歌,“从前有个国家叫做南斯拉夫,首都是贝尔格莱德。”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三次重逢——黑仔观看马高和娜塔莉燃烧的轮椅围绕在倒挂的耶稣像前无止境地旋转;象征着死亡的冥河中,黑仔与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们相聚;结尾处飘零小岛上,所有人纵情欢唱着新生。

纵然影片运用了无数符号隐喻政治,我也会时不时想起“共产主义是个巨大的地下室”类似金句,但归根结底政治无外乎是同自我的斗争。凝结在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水珠,戳破后喷涌而出的是磅礴的情感。正如我不愿借文字评价电影内涵的深刻与否,品味电影语言的巧妙,我更倾向于这部伟大电影所带给我的瞬间感受。我想,究竟是什么人能对自己的国家怀有如此灼热的深情,亦或是它曾是怎样的国家能让人报以如此深切的怀念。这让我想到了艾青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时刻不免又会想起自己的国家,教人仇恨的土地何时才能孕育出爱的人民与伟大的文艺作品?

我在看《地下》的时候还想到,如果我之前没有看过《零年》究竟要如何是好?二者的相似性仅限于同为二战题材,但《零年》带给我的不仅是历史常识,更重要的是我通过书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的细枝末节,开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例如我从未反思过伴随着1945年而来的性解放风潮)真正理解战争,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地下》,理解导演的痛恨、鄙夷与热爱,我终于不再沉湎于革命的“浪漫”之中。

我想文艺作品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甚至是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之间必然存在着共通点,闪耀着相似的光辉,然而这种联结本质是极为隐秘、私人甚至是无法言说的,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模仿与实践得以顿悟。今天我偶然还看到一篇文章,斥责互联网“猎巫”的可怖现象——网友给以《人生果实》为代表的一系列日本电影打一星,问其理由,居然是因为主人公津端修一是战犯,即使他只是在日本战败前,被征召当了不到八个月的海军,从未踏入中国的领土。我想如果愤慨激昂的网友看过《活着回来的男人》就好了,不,以上我提到的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届时他们必将幡然悔悟,在飘零动荡的时局之下,百姓身不由己的悲哀与痛楚。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逐渐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人类虽然身处于混沌宇宙的中央,但是每一部文艺作品就像是一根根坚韧的细线,紧密串联着象征幸福、绝望以及徘徊于二者之间的沉甸甸的白珠;每一条细线又彼此纵横交汇,编织成一个闪烁着耀眼白光的圆形穹顶,我们倾听着白珠间互相摩擦、碰撞的声响,散乱在各处的不安被悉心收藏与重组,它依然存在并将永恒存在,然而它是以一种更为“亲切”的形态被感知、被理解、甚至是被享用;我们沐浴在炽热的光芒之中,反射出自我的微光。

但是我并非能够完全说服自己,我回想起之前同朋友抱怨,那时我刚好看完《金阁寺》,看完后竟略有些“恼火”,不如说很多电影、书籍留给我的初印象都是如此,和文本无关,全在生自己愚笨无知、缺乏感知力的气。不可否认,我时常对“确定”怀有一种偏执的向往。我焦虑于文字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内心;我担忧自己对文艺作品(世界)无知无觉,这都让我倍感沮丧,就像是某一瞬间捕捉到了生的本质,却由于我的平庸让其白白溜走。

当然,热衷于自问自答的我也曾试图回答,在我的认知中,第一点,想法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我以为首要任务是敢于面对与克服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将想法落到笔头。如果说想法是底片,书写就是显影的过程,最终呈现的文字就是照片本身。一张照片的好坏,需要考虑到胶卷的质量、拍摄时的曝光准确度以及冲洗员的技术水平云云。正如一篇文章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最初依靠的是或灵光一现或长久以来的信念所激发的写作欲;其次,便是对技巧的挑战,通过对逻辑的运用、张驰度的把握、语言的整合,让含混的想法形成文字。我想,只有勤加练习,才有可能提高文字的准确度。

那么第二点,既然胶卷的好坏会影响成片的质量,文艺作品即使不涉及优劣的评判,但有没有可能某些作品存在的唯一形式即其本身?想法甚至是文字并非其必然归宿。通过一部作品,探索至一系列作品的脉络——某些思绪在其诞生的瞬间照耀了我,之后便化身为漂浮在泥土与穹顶间巨大而无用的晚霞。

我并不确定。但最后,我想以令我“恼火”的《金阁寺》结束这篇文章,作为将想法落在笔头上的实践之一。在我的理解中,沟口心中的金阁寺象征着美的永恒、永恒的美,既然世界上已然存在绝对,那么除此之外的一切(包括生本身)都是徒劳自然也合乎情理,烧毁金阁寺的原因正在于此。然而不幸的是,绝对并不因其载体的毁灭而毁灭,绝对只同认识一起消失。

 6 ) 神说:“要有光。”

两场戏,镜头仰拍马高、小黑与娜塔莉三人,互相抱肩,疯狂旋转,癔症般高声唱颂:“这是正午的月光吗?/这是午夜的阳光吗?”两个时刻,并非昼夜分界点,却可以标志二十四小时最愤激与最衰沉的波谷。稀松平常的时段,但将原配的日/月刻意调转,暗示地上与地下、秩序与混乱、理智与疯癫的倒错。希腊字源“光”孳生“想象”。光具形浮生万物,也孳生绮思幻梦。一方面,光带着机械的理性主义,将现实众生一五一十反射于视网膜,留存映像,所见就是所见。另一方面,光天性流动旖旎,难于驯化,唤起人类捕捉与利用的野心,也自带保护色彩,在人类目视的对象上巧妙寰转,狡黠投射人的褒贬情思。光不止双重特质,坐拥游移在诱惑与刻板的能力。在欧罗巴大陆,17世纪后光分生两条路,欣欣昂扬的启蒙智性,放浪自恣的浪漫主义。光在波动中搏斗,在搏斗中亲吻,在亲吻中弑杀。

欧陆哲人言,“黑夜是崇高,白日是美”,美感体验与时间性建立关联,在非连续性时段的连缀中相互交错。但立足于南斯拉夫的土地,所谓的光之颂诗,一律皆被瓦解,就像在天下大同的昼夜时刻偏要颠倒黑白,以戏谑的口吻、赤手空拳的人力偏要攻讦“正派”的颂诗。

《地下》的光源在何处?小黑的原配妻子在众目睽睽下分娩,一群工人拼命抬高自行车,以车灯照亮啼哭的婴儿。婴儿所接受的第一束光,来自工业革命的成果,某种意味上是人劫取自然,驯化的光源。失去自然的灵光,婴儿自出生起就远离自然,以地下污浊的空气为食,认知里的世界只有四通八达的地道,潮湿肮脏的环境,还有分散的,冷漠的点阵灯光。婴儿长大,地下的人们举办婚礼,新娘着白纱,被固定在车上巡游。因为没有水,奥菲利亚不再在水里漂流。婴儿与父亲一道奔出地道,才知道逐渐升起的红太阳是何种形状。

另一种光源来自电影片场,导演如造物主,指挥灯光排布,赋形人物景的剪影,人为塑造真实。末尾,宴会终了,小黑带着儿子冲上地面,闯入片场,银幕与地面像遮羞布,摇摇欲坠,但此前无人打破。只有二十年卧薪尝胆般的体验,或者说是自诩为领袖的膨胀自满,又或者说是愚笨地持有坚实的信仰。只有痴人才能将真实与虚幻搅碎。地上与地下重新汇聚,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瓦解,两种人工光一并逃逸。

光可以被蛮横地阻拦,但只要打开缝隙就会飞速逃窜。“真实”或虚假的真实一旦被打破,假意和谐的秩序也就自然崩坏。地下的人不可能永远居于地下,地上的人也无法永远沉溺于自我催眠。“共//产主义是一个伟大的地下室!”,它框住南斯拉夫角力的二十世纪,像一面绵软的旌旗,缠绵包住顽固的国民。影片末尾,土地崩裂,载有人民的一角飘在海洋,越行越远,而岛上人民放声歌唱。政治隐喻昭然若揭,自我催眠与集体狂欢,本质只是不想醒来也不能醒来——“我们都疯了,只是没有被检查出来”。

 短评

天人之作。库斯图里卡脑子里各种奇异的想象太让人着迷了,你会感受到。在湖上看日出,“为什么这么美,真感动”足足有四五次我们以为一定是perfect ending 了,他居然还能继续放下去,要想把对一个国家的情感浓缩到一部电影里头,还真是欲罢不能啊。 大陆断开了

2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我觉得语言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片子的牛逼了。。。其实随便在哪里掐断都是结局,然后情节还在朝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最牛逼的幽默果然都是最悲伤的...我靠。我在说什么。。库斯图里卡真是奇才。那个怎么甩都甩不掉的乐队!!

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相比之前看的几部《亚利桑纳之梦》《生命是个奇迹》的癫狂,这部相对收敛克制了一些,适可而止。真的是在又冷又饿又困的状态下,看不了太多库斯图里卡的电影,而《地下》是个例外,这部里那些安静的片段,更值得回味。

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南斯拉夫的“大话西游”

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重看#siff@大光明;革命是狂欢,人生是骗局,生命是幻象,渡过冥河终成漂流大陆,诗意在荒诞中升腾,荒诞滋生自真实,最孤独的喧哗与喧嚣,最悲悯的呼喊与细语;结构处处对仗,细节时时伏笔,三幕架构完美;蒙眼的20年,倒挂的耶稣,电影作为宣传手段,指涉与隐喻不计可数。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库斯图里卡的天人之作。1.魔幻现实主义政治讽喻剧,嬉笑荒诞背后是无尽的悲凉与沉痛;2.约科维奇的表演神乎其技,坦克钢管舞和戏谑交心段落太诱人;3.两段闯入式戏中戏+纪录片拼贴+暗淡影调+地下室隐喻,瓦解真实与虚假的界限;4.配乐妙到毫巅;5.动物园,指鹿为马,世界太美,这个故事没有结局。(9.5/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好吧,为什么会有这么牛逼的电影!库斯图里卡这是拍了一部南斯拉夫的百年孤独啊。老实人无法生活在这个国家,死亡随时降临,所以一切都极尽癫狂,乐队,女人,酒,无穷无尽的狂欢。可到头来,高明的政治家都是诗人,革命啊,主义啊,政治啊,爱情啊,都成骗局。再没有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它是断裂的大陆,是漂在冥河上的永无乡。

21分钟前
  • 夜第七章
  • 力荐

他妈的,不活了,不要让我再看到这么彪悍的电影了,神啊~~

26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一个悍匪,一个恶棍,一个荡妇,三人就撑起一场荒谬的革命

28分钟前
  • 修复的薄码.AVI
  • 力荐

靠意淫去解释历史,难免流于肤浅。故事讲得不好,昏昏欲睡。荒诞派跟装疯卖傻是两回事儿。

33分钟前
  • 碎岁
  • 较差

发现没有印象中那么好……所有人都像嘈杂的音乐和解放的动物园一样癫狂(请告诉我真不是因为资料馆音响太差的缘故),女主角演得很出彩。虽然是一出无比深情的荒诞闹剧,但,但很多隐喻都过于直白。举个例子,轮椅着火转圈那场,耶稣像倒挂,白马乱跑……

3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伟大的讽刺、幽默、自嘲与心照不宣,都来自这种其实自知能改变的有限,于是竭力飞扬地自娱自乐,告诉他们,“我们还活着呢。”以及,本片有库斯图里卡最邪恶的一句台词:“老实人没法生活在这个国家。”

40分钟前
  • 张佳玮
  • 力荐

看到一堆乱七八糟吵吵嚷嚷

42分钟前
  • 竹嬾
  • 还行

这是献给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的礼物。

44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库斯图里卡的《地下》看完,看的是五小时导演剪辑版(画质瞎眼),真是好看。将对于一个国家的一切与回忆变成一个个符号,用历史事件以荒诞疯狂的风格串联起来。一曲尽情的狂歌,疯狂背后却是无尽的迷惘与怀念,荒诞背后是无尽的悲伤。尽情狂欢的宴会还在继续,但世上已无南斯拉夫。 9.4分 ★★★★☆

49分钟前
  • qw0aszx
  • 力荐

个人影史十佳。最爱的史诗片。第一次感觉到一部电影集一切类型之大成,这就是我心中定义雅俗共赏的无上代表。用狂喜表达哀伤,用荒诞传送现实,所有符号和隐喻,都融化在无从言传的瑰丽里,所有臆想之像,都在指向下一层真相。→19.3.3 二刷。第一部资料馆。

52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下水道世界,一边通往柏林,一边通往雅典,再也没有南斯拉夫。一场戏进入另一场戏。几近癫狂的表演。

5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应该不会有哪部片子比它更百年孤独——暗流包覆地下,难民组成国家,时间徘徊不前,炮弹是不停歇的雨水。它那么鲜艳,那么充满活力,观众和角色一起疯狂地笑啊,笑到泪水流尽,起火燃烧。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在婚礼的音乐里,脱离了这个时代,漂入历史的远海中。

5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原來當年看的是這個片子..嗯,強贊。地下兵工厂世界,最后超现实,死人活人一起跳舞。地下有一个复杂到无匹的世界,那里战争还在继续。地下是阶段性及超越的,无穷的高潮让观众如癫如狂——要知道,最初只是奸商的自私,最初只是革命者的梦想啊,到最后变成了世间万物、爱、恨、及一切。

59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我看过的最打动我的电影之一,导演对南斯拉夫永恒、深沉的爱

1小时前
  • 扭腰客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