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3

主演:邓超,潘虹,郝蕾,王辉,何赛飞,霍思燕,李建义,李法曾,武利平,郑天庸,杨蓉,崔波,薛亦伦,王灵,李修蒙,卢勇,山鹰,张春年,李东翰,佘南南

导演:何培,刘恒

播放地址

 剧照

少年天子 剧照 NO.1少年天子 剧照 NO.2少年天子 剧照 NO.3少年天子 剧照 NO.4少年天子 剧照 NO.5少年天子 剧照 NO.6少年天子 剧照 NO.13少年天子 剧照 NO.14少年天子 剧照 NO.15少年天子 剧照 NO.16少年天子 剧照 NO.17少年天子 剧照 NO.18少年天子 剧照 NO.19少年天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9 04:29

详细剧情

顺治皇帝福临(邓超 饰)少年在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和母亲孝庄太后(潘虹 饰)的一手扶持下登上皇位,整个少年时期都笼罩在多尔衮专制的阴影下,虽空有一身的抱负理想,却处处受限无法施展。命运被摆布于他人之手的福临在登基八年之际,自己的婚姻甚至也在孝庄皇后一手包办下完成,被迫迎娶了表妹博尔济吉特氏(郝蕾 饰)为皇后。而皇后高傲善妒的性子和年少的皇帝处处冲突,福临本就不喜欢自己的表妹,因此更加冷落了她。机缘巧合的福临认识了才女乌云珠(霍思燕 饰),对其渐生真情却因为自己的轻率而错失心爱之人,误把乌云珠捧手让给了弟弟果郡王博果尔为妻。而后少年皇帝以切磋文墨为由多次召见已是王妃的乌云珠,感情日深的二人终于再也无法脱离这早已身陷泥泞的爱情中,顺治帝力排众议,顶着多方压力迎娶了他的弟妻。但是甜蜜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违背常伦已是让这段感情备受争议,而顺治帝对乌云珠的专宠更是...

 长篇影评

 1 ) 枉我是万人之上,十年后的重温

    这部剧开始播的时候是整个国产剧还能出新出优佳作不断的十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少年,这剧断断续续看着,觉得晦涩难懂,阴暗忧郁的片段看得人很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十年过去了,片子还是那个片子,其他的都物是人非了。一干演员变化不说,该分手分手,该结婚结婚,该生子生子,电视剧市场也是变化太大了,好看的,哦不,能看的剧越来越少,这智商低得发指,没有逻辑,假大空,甚至抄袭,让人看了一点营养也没有却收视率长虹的片子层出不穷,真是恶心。十年过去,我也不知怎么的就又回味起这部神剧,完整得看了一遍,以前疑惑不懂的地方竟有一些明白了,看来时间还真是推着人向前走啊。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会看这部剧,更不用说看这篇文,我只想记下来也算一点点心得。豆瓣评论有好几篇都看不顺眼,短评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时候讨论一部剧可以不用把目光一直盯在喜欢或讨厌某个人物,演员上呢,何况这部剧。人,要多复杂有多复杂,这片子里的人,不贴标签,不脸谱化,有人性,没事儿乱贴标签干甚?现在的大众审美,特别是女性喜欢的女人性子,我所了解的是要么古灵精怪,善良纯真,要么霸气御姐,敢爱敢恨。可是,人,不能这么划分。甚至,有的两者兼得部分,有的不同时段是不同的性子,不同心情是不同的性子。剧中的女性角色,我看着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有美丽敬佩惹人可喜之处,也有冷漠自私令人惋惜之处,对她们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有强烈的喜恶之情,还真是不能理解。我不是喷子,有人这样做也是他们的自由,只是,品味这种神剧,通过过分强调喜恶生生把片子的整体割裂开来,我觉得太可惜了。

    少年天子,主角嘛当然是顺治,众星拱月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女性角色。先说说争议最大的乌云珠吧。我没有看过原著,就这部剧来说我真的不能不喜欢这个女子。她表面上温婉贤淑,清丽脱俗,才德兼备,似乎向玛丽苏白莲花那边走了。事实上呢,不是,她不是寻常的大家闺秀,不是中规中矩的提线木偶。她的特别在于她心胸开阔,内心里坚韧倔强,堪比男儿。博果尔虽是一介武夫,却慧眼识珠,晓得她的不同。她的父亲是武将,母亲早逝,继母不淑,幸得吕师傅这样的好老师,终于长成这样的才情胸怀,一幅字得众大臣称赞,一幅画得天子垂青,可以和天子心贴着心,陪着他度过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乌云珠为人所唾弃的部分是,为了一己私情,间接害死了博果尔,嫁给顺治有悖伦理。我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吐沫要淹死这个女人,已经是什么年代了还要嚼这种舌根子,请问,看美剧的时候两两混搭怎么没见卫道士喷?乌云珠和顺治的爱情很纯洁,惺惺相惜,互相取暖,在这紫禁高墙内艰难地搀扶着彼此。一副水牛图,一次初见对视,一张悲辛无尽,一阕江城子,何处不动情,何处不感人?两颗相爱的心就像异性磁石吸引着对方往前走,一步一步;也如一根刺,埋长在这心窝里,想到别离就如坐针毡,为自己不平,为对方怜惜。乌云珠何尝不是个敢爱,聪慧,有主见的女子?进宫前婉拒与安郡王的婚事,一心要进宫嫁与举国最有权力,和自己一样喜爱汉学在马背上长大的少主。冥冥之中只想见一面,入宫后的种种凶险和不确定都顾不得。心比天高的她注定不会爱上不懂得自己的博果尔。至于博果尔之死,后面我再说。乌云珠实在不是传统的女人,否则结局也是以死明志然后立上贞节牌坊。她心里有一把火,驱散了顺治心里近二十年的阴霾。乌云珠和顺治的爱情事实上的确建立在鲜血之上,但是,为了这份爱,乌云珠和顺治都做了平生最疯狂最勇敢的事情,他们不是不近人情,不是杀人狂魔,他们只是主动追求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只有这一次,我从心底里为他们叹息扼腕。

      静妃,和乌云珠有很多相反的地方。她是个外强中干的女人。表现得伶牙俐齿嘴不饶人,一把烈火灼伤顺治也连带着烧毁自己。事实上,她很脆弱,她把伤口遮掩起来,疯癫残忍地杀害无辜的孩子,结果伤口溃烂,毁灭。大婚时皇上和皇后红妆坐于喜床之上,皇上掀开盖头,说一句你比小时候好看了,分享瓜子,为她摘掉下巴上那个瓜子壳。可是,大婚那天瓢泼大雨,她奢妒,她还以为自己是那个无所顾忌,想打谁打谁,想骂谁骂谁,纵着性子驰骋草原的蒙古格格,最终将顺治的耐心一点点打磨掉,自己的心性一点点怪戾起来,恶性循环,无法回头。静妃将自己的爱慕反射成疯癫狂躁给最爱的人看,希望他能注意,他能转圜,可是甚至输给了自己看不起的小丫头。她很聪明,但是她不懂得退让,做了最笨的事,那一泓温柔藏在内心深处,直到最后,她跪在地上痛哭,她将女儿心事一股脑儿倒出来,她要作可以时时陪在皇帝身边的贵妃。只是,时间太晚了,面前的这个人,已经出家为僧,忘却红尘,自己,和他隔了深深的鸿沟,再也无法逾越。

     花束子,就如她的名字一样,那么微不足道,一束小花儿,一阵芬芳,对顺治,也许只是如此吧。她话不多,可是做的事一件件都是有力量的。她喜欢顺治,宁愿挨打受骂也要呆在坤宁宫,不声不响表达着身为下贱的意愿。顺治让她骑皇后的马,她不会骑,可是还是上马,顺着顺治的心意,即使掉下马。可惜顺治只当她是和皇后赌气的工具,并没有正眼瞧过她。花束子目不识丁,听着江城子只能怔怔然,也不会品赏水牛图。她知道自己配不上,于是勤勤恳恳练字,但还是挽不回皇上的心,佟腊月的袅袅娜娜把它勾走了。善良没有用,她忍,忍到孩子没有了,恩宠没有了,父母没有了,最后自己也没有了。对于静妃,花束子的感情是复杂的:一开始虐待她,后来又害死她的孩子,但是渐渐地,静妃和她因为同一碗打胎药命运相连,多少个深宫寂寞日子,她们互相依靠,互相安慰。同时可怜人,这份熬出来的感情真挚深厚。花束子的眼睛,从一开始的温柔惶恐,到情深意重,再到癫狂恐惧,最后坚毅绝望,只可惜花期太短,太短。

      佟腊月,冬日里生的腊梅,天边的那弯冷月。她将顽劣天真的性子收起来,为了家族荣耀,学会守规矩,一颦一笑都迎合着天子,忘记了自己是谁。果然,皇上看重她,喜欢她的学识,庄重,温柔,小小的娇媚。若不是那一句”太子“,皇上敏感觉察出佟妃的野心而疏远她,也许她可以一辈子受宠。她不为自己活着,在失宠后抓着吴良辅这根救命稻草,恶心,却只能顺从,一颗心只为儿子。谁还能记得那个刚入宫扑蝴蝶的佟腊月?谁还能记得喂鱼食而乐的佟腊月?

     顺治身边有很多的女人,但是他很寂寞,懂得他的只有乌云珠。即使再选几次秀女也不一定可以选出一个乌云珠,举世就只有这么一个乌云珠。朝中大事听太后的,两朝皇后听太后的,年轻的顺治心里只有这么一句呐喊,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凭什么要听你们的?乌云珠终于出现了,知己难逢,顺治疯魔了,他一定要得到她,就这一次,不能听太后的了,就这一次,做自己的主。可惜乌云珠不在了,再没有前进的动力,他遁入空门,他自由了,丢掉了龙椅,丢掉了枷锁,大清国将他击碎了,他放弃了,他将自己丢入悲伤的深渊,一切都结束了。

     说起知己,宫中除了乌云珠,在顺治童年和少年时代,要数岳乐。安亲王结识汉人,是顺治汉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样的喜欢汉文化,重视汉臣,推行仁政,反对杀戮。甚至在最后想交付江山的人就是安亲王。顺治年轻气盛,喜怒无常,岳乐的沉稳老练,形成鲜明对比。他懂得顺治的苦衷无奈,为他难过叹息,但始终也记得顺治不是自家兄弟那么简单,他是皇上,因此话不能点透,距离不能太近。岳乐的拳拳兄弟之情,忠心耿耿,谋算智慧,既是兄弟,也是良臣。

     吴良辅算是最能看透顺治心意的人了,他是前朝留下的宦官,聪明狡黠,知道怎么玩弄手腕,同时又知道自己是个不完整的男人,是个奴才,是条狗。吴公公是个复杂的人,他对待耷拉吴父子情深,对待其他小太监知道抱团捐银子救人,对待佟妃欲望尽显,对待钱财贪婪,对待顺治忠心,对待索尼满肚子怨愤。他虽是督太监,但知道已经不是明朝了,改朝换代的大清朝给他再大的权利也不把他当人,只当做能打能踹的一条狗,保不齐哪天就剁了他。奴性,是自从骟了那一刀就深深植在心里的,其他的,他想得开,看得明白,满嘴京味地调笑着别人,也调笑着自己。一世轮回,开头捂死别人,结尾还真轮上自己。怪谁?

      前面说到的博果尔之死,乌云珠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正如吴良辅说的,他的死福晋推了一把,皇上推了一把,满朝嘲笑他的宗室子弟推了他一把,太妃也推了他一把。博果尔的雄心就是作第一巴图鲁,可是眼看简亲王率兵南下,皇上却不委任自己,他的心死了一半。他的骄傲,他的重担,是太妃给的,是太妃的殷切希望压垮了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喜欢乌云珠的天然大气,没有错,他也是个不矫饰的人,可是他不喜欢她的臭墨味,看轻女人,新婚之夜也要舞剑不懂儿女私情,只知道去督练营缺乏关心,将乌云珠硬生生地越推越远。倘若博果尔有顺治一半的文才和敏感,乌云珠恐怕也不会抓住幻想的天子不放吧。太妃始终不服气,当年的皇贵妃没当上太后被妃子抢了去,自己的漂亮勇敢的儿子没当上皇上被福临抢了去,于是不听叔王劝阻,和皇上太后争短长,于是输得干干净净。儿子死了,自己疯了。她哪里知道权利的争夺不是靠漂亮的脸蛋和位次的高低,而是政治手腕?认命认输,才是活下来的方法。

      说到这里转过头说一说少年天子顺治,他的一生,短暂而苦涩。童年阴影是多尔衮,一个暴戾而权倾朝野的人,他自己最畏惧的人。这一切养成了他软弱胆小的性格,喜怒无常,情绪不稳,没有安全感。母亲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将他推上了龙椅,却限制他的权力。孝庄看不得小皇帝不懂事,屡次教导他,校正他,希望他眨眼成熟起来。而顺治激进的治国之道,偏汉轻满和孝庄希望平稳过渡相反,母子俩矛盾越来越深。顺治在最后心灰意冷,饮下毒药,告别了所有的重担和烦扰,也实在是对母亲的深深失望。孝庄颁布的罪己诏,实在也是对顺治的深深失望。

      皇权和皇上是剥离开来的,皇上不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他受整个统治集团的限制。孤独,彻骨的孤独,没人能懂得孤独。很难想象这么多看奏折的深夜,他是怎么置身于空荡荡的大殿,怎么看天上的冷月,怎么忍受肃杀的气氛,怎么和那么多虎视眈眈的人斗,怎么面对还没统一的江山。紫禁高墙内,这一出出悲剧是谁造成的?这一个个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是谁蹂躏的?不是皇上,也不是太后,是皇权。高墙内的所有人都只能按着这出戏上场下场,硬着头皮走下去,坦然接受着镣铐枷锁。自由,是不存在的,想争取,只有生不如死。

      还记得叔王曾经说过,他和多尔衮拉着六岁福临的冰冰凉小手登基,小小的身子坐在龙椅上,聪慧沉稳,他哭了。大清朝整个希望压在小小的肩膀上,最终把他榨干了,压垮了。太后对着玄烨说福临,像一个轮回。又一个小小的身子需要扛住重担,坐上对他来说太大的龙椅,身后是整个天下。
    

 2 ) 我只是来批斗某些人的 +1

我本来说得起劲觉得要不要新开一个,@千岍 在前我怎么能不跟上!!哈哈!!批【乌云珠、你哪里高贵?】
再加一句,高贵冷艳似乎成了时髦词,而骂谁谁谁高贵冷艳似乎也成了时髦。说实在的,我觉得老用这词儿的人才高冷呢,抢先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忙不迭的样子让人看着真是假正经。

==========================================
如果说前半,卤煮一厢情愿地认为顺治被母亲吃的死死的
“凄凄艾艾”地活着”,“弥补母亲的缺憾”
我也无可奈何
其实在我的理解,整部剧里
真正凄凄哀哀活着,需要弥补母亲缺憾的
不是顺治,一点都不是
而是博果尔。记得博果尔说过吗
“我不喜欢争风吃醋,装腔作势的女人”
他说的是佟腊月,却被妈打了一耳光,因为说的其实就是母亲那样的
他说:她永远都不会满意,除非我死了,埋了,烂了,她才满意
他无法满足母亲,也无法满足自己,最终毁灭了

娜木钟在这部戏里是因为像孝庄吗?像吗?
她从头打人,打翠果,打花束子
恶毒地诅咒每一个人,还有皇帝,汲取所有的冷毒,笑出声来
我问一句,如果不是最后她自己说,看得出她爱皇帝吗?一丝丝?

再说说佟腊月。俗气的?只是俗气的吗?
皇帝本来是想把她当做最爱来看待的,你看出来了吗?
她做了什么?处处小心,保证自己是高贵的,脱俗的,举止得当的
明明失望得要死,还送了笔给花束子
为什么皇帝在那么长时间里没有去招惹乌云珠?因为他自认为得到了一个同样好的女子
那段时间,他很幸福很开心
结果一个不小心,说了句“太子”
剧本里有一句话说的实在很好:
“他仿佛在和最心爱的人依依惜别似得”
一个原本完美的女子,最终却是这样的不完美、她似乎没有真正爱
她的懂得,原来全是不懂
这样的失望和这样的被骗,谁能受?更何况那个敏感得近乎理想主义的皇帝?

害死每一个人的,都是他们自己
害死静妃的,是她可怕的冷毒和决绝,烧尽别人唇亡齿寒
害死花束子的,难道不是她家里一脉相承的愚钝吗(他爹毫不知觉地收了一个逆贼)
害了腊月的,不是她自作聪明真面目被皇帝看穿吗?
害死博果尔的,不是他自恃过高却不能和他的理想相符合吗
……
为什么要像个孩子一样,什么都赖别人,最终赖乌云珠?
“不知不觉害死人”?
这不就是“我的不幸,都是因为你过得比我幸福”这种傻x的逻辑吗??
所以卤煮才觉得这是一部八点档言情剧,每个人的不幸,都赖别人?
往上回看30分钟,必能找到主角郁闷原因的铺垫是吗?

最后顺治是选择逃避才出家吗?
他说了吧,他被“大清朝摔碎了”。他已经难以为继了。
这是一种深刻的绝望,一种自我的选择
是一种彻底的成长。如果他以前活的像个孩子
那顿悟一刻他终于成长了,为自己而活了,是面对而不是逃开
他面对那个自己,彻底放下,不再无用地挣扎了
也原谅了一切
他看静妃,和看玄烨抓来的那只死乌鸦有什么区别?
“旧情牵动”,毋宁说是一个被毁灭者对另一个被毁灭者深刻的理解
即使那个人,就是毁灭他的人

然后就看到卤煮,任性地说了“最丧德败行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女人”
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长了
就是,你批评可以,为神马要摆出一副包租婆站在巷子口的样子
仿佛全世界的道德伦理都在你这里
然后用尽力气掷出一百万吨的脏水?用词这么信誓旦旦?
你是被抛弃了还是被扔到冷宫去了,浑身发出一副妇联主席的腔调来?

我觉得你的评论,才是“看着得体”,好像“有点才华”
不明白为什么“竟然还能得到一致好评”呢

 3 ) 人的悲剧

 
剃度之后的福临,笑容空寂安详。玄烨不解,皇阿玛,为什么你每天喝粥,还长胖了?福临但笑不语。
有的人穷其一生,不能明白自己痛苦的根源。他们会慢慢忘了自己的痛苦。忘了或许也是一种策略。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日子简单沉重地叠加,心一天天麻木老去。
福临是聪明人,唯其聪明,他的痛感也比别人来得分明而持久。唯其聪明,他终于在失去了最后一点所爱之后,明白了自己的痛苦来自何处。
济度说福临读书读得有了癔病。 岳乐垂下眼睛,你什么都不懂。
一心建功立业的济度,他永远不会懂那个软弱的福临,那个为不相干的死人、为女人流眼泪的福临在想什么。济度的世界简单分明,建功立业是他的信仰,为了这个什么都可以放弃。简单给他力量,即使伸出去与命运抗争的手最终还是被折断,但是至死不悟却让他一生都不曾动摇。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但是福临显然看到的更多,想要的更多,他无法如济度般轻易得到平静。
光环下面,他无法忽略自己的痛苦,就像他无法忽略任何人即使死囚的痛苦。他太关心自己的内心。他想获得的满足始终不能获得。 他不想靠近的东西一直逼迫他靠近。他的生活里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他不相信济度的建功立业,他找到了爱情,但是当爱情和着乌云珠的生命一起消逝,他接下去该怎么办?
他的人生要重新回到他无法忍受的痛苦中去,再没有什么让他在这痛苦中维系着力量。太监说,贵妃病危。他竟不敢回去。惶然转向玉林,大师,我该怎么办?
乌云珠的死永远像插在他心头的一把刀子。鳌拜踌躇言道,老百姓都说,当今圣上是个情种。他们都觉得福临的绝望来自乌云珠的过世。其实乌云珠的死不过是加在他身上的最后一茎稻草,他的痛苦由来已久,在乌云珠出现之前,在乌云珠过世之后。只要他还在天子的位子上,他的痛苦就会绵延至死,没有尽头。
失去乌云珠,失去爱情信仰的惶惑恐惧,只因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痛苦和束缚。
乌云珠的死促使他终于彻底背离了他早已经厌倦的生活。他终于觉悟,让他痛苦的,不是母亲,不是皇后,不是济度们的不理解,不是乌云珠的死,让他痛苦的是他这皇帝生活本身,是他自出生就无法选择的天子的身份。他错只错在不该以这样的性情,却生而作为一个开国之君。
福临终于获得平静,他布衣芒鞋,清粥寡饭,神情谦和,面容宁静。
但是岳乐看着他忍不住长泪沾襟,一向跋扈冷酷的静妃失声大哭。
他模样鲜活眉飞色舞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时候,似在昨天,他释然轻笑勃然大怒温柔体贴任性使气的样子,犹在眼前。
眼前的人却只是岁月剥蚀后留下的壳子,什么参透佛法,不过是行尸走肉。其实是无欲无求,才能无怖无忧,无喜无嗔,才能无痛无哀。

 4 ) 《少年天子》之悲辛无尽的爱情绝唱

一见如故
日子在浅浅淡淡中悄然流逝。然而偌大的乾清宫却是激流暗涌,争斗不止。因为皇后的种种过激行为使福临决定废后。但是,福临还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他的第二个皇后是皇太后的侄孙女—— 一个缺根筋的傻姑娘。乌云珠被选为侍奉合卺宴的冲喜福晋。福临心神俱疲,目光呆滞,不悲不喜宛若木偶,当乌云珠捧着子孙饽饽托盘,近距离的看着福临的时候,她泪流满面,为能见到皇上圆了少女之梦而喜极而泣,也为皇上的不得已而心酸心痛。那一刻,他们相互凝视,此时无声胜有声,分明有一种灵犀相通的弦牵引着彼此的心。 福临开始找各种理由召见乌云珠,仍然记得乌云珠第一次见福临的场景。乌云珠一扫往日的素净淡雅,着一袭浅粉色的衫裙,淡绿丝线滚边,娇俏妩媚,纤弱袅娜。她安静的看着福临,浅笑盈盈,仿佛看一个神交已久的故知。他们谈笑风生,无半分生疏之感。此刻,在他的眼里她不是自己的弟媳,在她的眼里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们只是可以谈诗论画的知己良朋。无奈,良宵苦短,短暂的相聚换来的是更多的依依不舍。 欲罢不能
流言无声无息的四散传播着,博果尔成了贵族王爷们的笑柄,他们嘲笑他讥讽他,无形中践踏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早在乌云珠偷偷的画皇上的时候,这个爱武如痴的少年就知道她喜欢皇上。他也喜欢乌云珠,只是他不懂乌云珠,他不会表达爱,所以他注定无法赢得乌云珠的心。他愤怒,他嫉妒,深夜,他高高举起长剑,却无力的落下,他还是心有不忍。 福临身居乾清宫亦是日益懒散了,他心不在焉,萎靡不振,食不甘味。为了排遣对乌云珠的思念,他拉着安亲王在山水间四处游荡,然而走的再远,始终逃不脱心的渴望和呼唤。他还是走进了王府,奔向了乌云珠。博果尔押送马匹给吴三桂的时候,遭到吴三桂的白眼和冷待,回家又看到了福临和乌云珠合写的“悲辛无尽”。这个粗糙稚拙的莽夫忽然间释然了,看穿了,在这场三角关系的角逐战中,他只是个抓取不到任何温暖的局外人。他对乌云珠说,我要送给你一只鹰。 在马场,博果尔用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作为男人的尊严,退出这场让三人彼此痛苦的三角关系。他把乌云珠留给了皇上,把皇上作为一只鹰送给了乌云珠。
破茧成蝶
流言终究抵不过两颗相爱的真心。福临还是要了乌云珠,封为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积雪未消的长城,烙下了他们奔跑嬉戏的脚印,见证了他们相依相偎的身影,凛冽的寒风传扬了他们诗词唱和的韵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书尺素,山高水长知何处。”山明水秀的天地间,他们并肩执辔,相视而笑,策马而行。宁静深幽的承乾宫里,他们磨墨执笔,挥毫作画,享受着属于小夫妻的快乐温馨。福临也因为有了乌云珠,逐渐改了孩子气,变得成熟大气,在治国方面沉稳干练,指挥若定,很有帝王的气派。 乌云珠有身孕了,福临决定到别苑休憩。在途中,一群反清匪徒拦路截杀,轿外的格斗声使福临吓得面无土色,他紧紧攥着乌云珠的手,浑身颤抖。但是乌云珠轻声说:“皇上,你抓通我了”,福临回过神来接触到得是乌云珠淡定平静的盈盈笑脸,和鼓励安抚的清亮的眼眸,渐渐福临拜托了恐惧,他们平静的凝视着对方,面含微笑,无数的刺刀破轿而入,他们依然无惧无畏。这一刻,我泪流满面,为他们灵魂相依的坚贞,也为他们共患难同生死的决绝。
悲辛无尽
在后宫,万千宠爱在一身同时就是集万千仇恨与一身。他们的爱情太美好,太纯粹,注定无法长久。纵然乌云珠谦逊温和,得体大方。终究还是惹来无数的妒恨和排挤。先是父亲鄂硕被政敌陷害,接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儿子又莫名出天花而夭折。再加上博果尔的死使她一直郁结在心,多重的打击使这个身体纤弱,才华横溢的女子精神垮了下来,一病不起。心力交瘁,重病缠身,使太医束手无策,更使福临一筹莫展。这个可以左右天下的男子,却无法左右爱妻的生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日益消瘦,奄奄一息。乌云珠知道她若死后,福临绝不会独活,所以她要福临在十年后为他写一阕《江城子》。弥留之际,乌云珠问:“一口气不来,到何处安身立命?”,福临答:“到山水间”。一个才华横溢,高于流俗的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殒。留下的只是悲辛无尽,只是不能与爱人携手到老的遗憾。

 5 ) 邓超《少年天子》:尊重生命与天崩地解

本世纪初,无论是打着历史正剧旗号的《康熙王朝》,还是一开始就打算戏说的《孝庄秘史》、《铁齿铜牙纪晓岚》,都流露出一股「戏说」味,然而在这一系列清宫剧里,却有一部看似戏说、却堪比历史正剧的作品横路杀出。这么多年来,观众们总是忘不掉这部剧里面那些青年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也忘不掉戏中那些角色们的爱恨情仇,可是却似乎忽略了情绪的冰山下,这部剧想要表达的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生命存在的数目字

面对着充斥在荧屏上的各类帝王剧,有带有正剧色彩的《汉武大帝》、《康熙王朝》,也有戏说历史的《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这些剧往往不是立足于塑造大事件、大场面,就是分析市场后精准投放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反腐桥段,却似乎很少有哪些剧深入讨论过帝王的内心。

因为帝王心最难测,很多编剧在塑造帝王时往往会偷懒,将他们按照史书记载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平面化的复制品,但帝王本身也是人,也必然有七情六欲,也会有从人变成帝王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具备着戏剧性。

刘和平说自己创作《雍正王朝》时认为「帝王是历史最大的奴隶」,后来创作《大明王朝1566》时认知深入到了「帝王是历史最大的囚徒」。纵观那么多电视剧,能深入人物内心而去探讨存在价值的剧不多,除了刘和平的几部外,兰晓龙的「兵团线」三部曲也有意识地做到了这一点,其中《我的团长我的团》更是透出了浓浓的萨特与加缪的身影。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剧,同样承载了这一命题,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

这部剧叫做,《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的编剧叫做刘恒,曾经分别和谢飞、张艺谋及沈好放等大导演合作过《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尽管这些作品都是社会题材生活戏,但它们却都指向了同一个困境:应该怎么活着

因此,当刘恒接手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时,想必他已经知道要如何改造这个故事了。而写好剧本后,他更是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总导演。

《少年天子》讲述的是清兵入关后坐拥天下的顺治皇帝短暂而精彩的后半生,原著作者凌力,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工作,因此在这部小说里读者能够看到大量的历史细节。虽然小说获得过极高荣耀,但小说能否成功改编成电视剧还是要打折扣的,同样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门柳》和《张居正》改编的剧就水准平平。

而读过小说的人也都知道,小说的主线是顺治皇帝的爱情故事,在这条线上各种细节开了花,但刘恒说:「我只想传达我的世界观,比如对死亡、暴力的看法。我对清宫戏的新路子之类不感兴趣。我的目的是探讨生命的意义,并为此喜悦或哀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搞什么都行,逼急了写诗都行,可惜我没那个本事,暂时也没那个愿望。至少在现在,视觉的表达比较吸引我,它比诗和小说更能使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我的思想和我内心深处的感情。(我)在剧本中落泪的地方,演员也落泪了,大家能因此体味彼此的善良和感伤。」

电视剧第二集,当从未见过死人的顺治皇帝亲眼见到一个生命的消逝时,他吐了出来,胸口始终难平,他恐慌了:「额娘一直不让我看死人。」此时身旁一直陪着他的老太监吴良辅摸着他胸口:「能不看哪就不看,您是皇上,手底下得死多少人哪。」

此时的顺治并非刚刚登上皇位,而是做了多年皇帝,距离多尔衮去世、自己亲政也有了很多年,但他没有看过死人。没有看过死人的顺治,死亡的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名字罢了,每天的奏报上面记载的死亡多少人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数目字罢了。数目字当然没什么了不起,数字而已嘛。

但是他终于亲眼见到了死人,尽管死掉的是一个小太监,可他终于亲眼见到了一个生命的消逝,这对他来说是打击巨大的,于是他翻开奏折和刑部题本,开始真切地感受着每个生命的存在。

「吴三桂的折子,攻破安陆府城,得首级两千四百余,两千四百个脑袋,挂在树上、挂在城墙上,挂烂了、挂臭了,剩下一堆白骨,收尸的人来了,认得出谁是自家的人吗?……刑部、刑部的题本,又一个满门抄斩诛灭九族,老人快死了,杀他干嘛,孩子刚生下来,杀一个只会哭、什么也不会干的孩子干什么?」

两千四百个脑袋,对吴三桂来说只是邀功的数目字,对顺治来说只是赏赐吴三桂的缘由;诛灭九族满门抄斩,对顺治来说只是大笔一挥——这是以前,而现如今这样的少年天子终于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

他能够承受吗?如果能够承受,并且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冰冷下去,那么他就会成为开创基业的一代大帝;如果不能,那么他的结局只能是,选择离开,出家或死亡。

野史记载,顺治最后因为董鄂妃的离去悲痛不已最终选择去五台山出家。这向来是小说家最喜欢的素材,但如何让这一段被改造得不狗血,却需要功力。

在经历了所有人都逼自己、唯一亲近之人离自己而去后,顺治终于心灰意冷变成了福临,然后出家,第三十九集,他剃了度走来对太后说:「孩儿决心已定,不可改变,请您放我出宫,……,额娘,孩儿佛心不灭,您这样禁锢有什么用呢?」

顺治不单单是因为情伤而躲避,他是因为终于无法面对他人对个体生命的蔑视,终于想要离开这座紫禁城。

那么,在这座紫禁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异化囚徒的紫禁城

电视剧《甄嬛传》第一幕出现的是太监,然后是紫禁城,这是全剧的基调重心,它在探讨权力下畸形的产物,紫禁城里的人把一切畸形视为正常,所有的女人都是皇权下的附庸。

《少年天子》虽然比《甄嬛传》早了近十年,但它却拍得比《甄嬛传》更加深刻。在播出时,刘恒说了这么一句:「(我)建议大家可以从这部戏来看看封建主义到底是不是给民族留下了这么深的伤痕。」

因为在这部剧中,它不仅仅表现出了后宫妃子们在权力下的异化,还波及到了太监、嬷嬷、太后甚至……皇帝本人。

先说后妃。皇帝坐拥后宫,后宫佳丽三千,想宠幸谁就宠幸谁,想冷落谁就冷落谁。有的宫斗剧表现的是后宫那些女人们互相之间的不断算计,每一个纯良的女子不是被污染了就是被淘汰,谁也别想逃脱。但刘恒说:「我不注重悬念,因为我不善于这种手法。我偏重于铺垫的手法,不以粗线条来推进情节,而是用很细密的方式来渲染,调动观众的情绪。它不是情节剧。人物的个性基本是静止的,性格色彩很鲜明,让观众更容易辨认,好为他喜怒哀乐。我想达到的是剥离人物的表面感觉,描写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从人物开始出场到最后,观众老能发现人物性格新的侧面,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悬念吧?」

是的,情绪。在本剧中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你怀了孩子我就暗中让你流产,我备受宠爱你就想办法让我失宠,这些权谋不是《少年天子》抓人的点,这部剧是靠情绪来推进故事的,因此它着重表现的是在紫禁城里,那些后妃和太监们如何被异化。

被废的皇后在冷宫里,终于有一天有人来见她了,刘恒没有去表现她有多凄凉,只是借着她的口说了一句台词,然而就是这轻飘飘一句台词,却足以还原出整个萧条景象:「找干净的地儿坐吧,只要你找得着。」

这还算是好的。

那些长期得不到皇帝关爱的年轻妃子们有的忍受住了自己的性压抑,有的则会想办法去排解。

在第三十二集里,失宠的佟妃终于和顺治身边的老太监吴良辅「走」到了一起,吴良辅表示愿意尽一切力量帮助她儿子玄烨登上皇位,而多年没有性生活的她甘愿被老太监抓住手、脸颊互相贴着,下一个画面切到了躺在床上的玄烨,然而背景声音却传来了佟妃的呻吟声。

这种行为叫做对食,原义是搭伙共食的意思,后来的解释有两种:第一指今天的所谓宫里女子因得不到帝王宠爱,又不得与异性接触,与女子发生同性爱;第二也指宫女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

太监和失宠的后妃都是在权力下长期得不到性生活的畸形人,而后妃和后妃之间也会互相「取暖」。第三十六集里,当废后静妃和失宠的谨贵人一直生活在一间宫殿时,太后终于撞破了她们之间的关系:「还真是难得啊,还知道想着对家儿。可是别忘了,不要吃对食儿,吃昏了心。」太后说这话的语气十分平淡,似乎她早已对这样的关系见怪不怪了,也许在她看来在偌大的后宫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果不其然,静妃立刻反击道:「您跟奴才吃对食儿都不后悔,我们有什么后悔的,嗯?」

静妃说完这话后,画面迅速转到太后身旁跟了多年的老奴婢苏麻喇姑的脸上,只见她一脸惊恐,瞪大了眼睛,仿佛被人戳破了一层窗户纸。《少年天子》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不点破和不言而喻,给我们展示了被异化了的「对食男女」。

紫禁城是泯灭个性的地方,拿第一集来说,太后本来按照原先满人的习俗,言语间提及自己逝去的丈夫时直接称呼了名字,但想到这是代表皇家庄严的紫禁城,迅速又改了口,这一出细节便能让太后的形象丰满起来:「……嫁给咱们皇太极,呵,嫁给咱们太宗先帝的时候……」无怪乎饰演太后的潘虹老师会在看了刘恒的剧本后大为赞叹:「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剧本。我每次看过剧本之后都要在厚厚的雪地里走很久,浮想联翩,仿佛回到那个时空,我想这就是他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而在紫禁城的威压下,皇帝也并非是一人独大、无所不能,他同样备受煎熬,并在煎熬中被打垮。

同样是在第一集,皇帝要大婚了,皇后是蒙古格格。刘恒很明显写了两段一模一样的对话。小太监在老太监吴良辅身旁一直好奇新皇后是什么样:「那蒙古格格长什么样呀?您瞧见了吗?她是高个儿还是矮个儿呀?她是胖子还是瘦子呀?」画面一转,吴良辅走到了皇帝跟前,皇帝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她,长相如何?高个儿矮个儿?胖子瘦子?黑呀白呀?」

这部剧名字叫做「少年天子」,先少年再天子,无论他是皇帝还是和尚,他都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少年,那么他就和太监的心性没有两样,也会好奇新娘子会是什么样,高低胖瘦,而当紫禁城的齿轮转动,他和太监都会随之改变。

第四集,群臣认为皇帝过于软弱,一起要求他莅临菜市口,要求皇帝观刑。

第二十三集,当他发现自己的政策并没有人去好好实行,他要求释放死囚,可手下的大臣们却一个个将死囚们杀死,终于他怒了他要惩治那些大臣。这时却被太后呵斥住了,原来他想杀大臣们容易,可是要是大臣们杀死了,也就没有人能够为他所用了,而那些死囚们,死了也就死了。无奈之下的他终于被迫接受了这个「歪理」作为政治妥协。太后又说:「你很胆小,杀人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顺治沉默了,联想到故事开头,他无法面对死人,终于顺治的心变得冰冷起来。

第二十八集,在顺治遇到那么多唯唯诺诺的女人后,他见到了乌云珠。他爱乌云珠(即董鄂妃)不是因为她美丽无双、智慧过人,而是在乌云珠面前他不是顺治,而是福临。仔细注意一个细节可以发现,顺治称呼其他人都是「皇后」、「佟妃」,唯独称呼乌云珠本名。而乌云珠也说,福临是一个小孩。这个论断极妙,福临本就是个少年,却在威压下不得不伪装自己、用面具来展现自己,可他其实是一个小孩。

「帝王是历史最大的囚徒」,这是属于皇帝的孤独。所以福临始终在抗争。

他和爱情抗争,政治选给他的婚姻他都不满意。

他和母亲抗争,他始终在和母亲处于微妙的边缘。

他和大臣抗争,他向往汉文化,和八旗大臣格格不入。

他和命运抗争。他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异类,一个怪物。

然后他失败了。

《少年天子》是一部悲剧,但它的悲剧不在于福临和乌云珠的爱情悲剧,而在于福临面对命运抗争无果的巨大悲剧。

所以最后连出家都不得的他,不得不自尽。(剧中设置的结局)

而剧中的另一个小孩,则表现得一点也不像小孩,想必是刘恒特地塑造出来给福临作对比的。那个小孩同样是被太后养大,也许是吸取了抚养出福临这样不听话儿子的教训,那个小孩被太后养得服服帖帖。在第三十九集里,那个八岁的小孩杀了一只鸟,被已经剃度了的福临指责,小孩说:「人都可以杀,一只鸟有什么不可以杀的?」

《少年天子》之前写康雍乾的视角比较单一,多是歌颂。从牺牲个性的角度来写,这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部,所有人性美好的东西被政治抹杀掉,包括友情、爱情、善良……皇位一次次受到威胁,要保住皇位,就要死人,每次死人皇帝都要失去一些东西。小孩子按照太后的话做了,于是他将来会成为很厉害的皇帝,不像顺治。

这个小孩叫做爱新觉罗·玄烨,大家往往以「康熙」称呼他。

三天崩地解的大变局

这部剧发生在明末清初,尽管刘恒始终在强调自己写的并非是历史正剧,他只是想用这部剧来表现他超越历史的命题。但不同于那些戏说剧,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扎实得可以令许多打着历史正剧旗号的剧羞愧。

戏说剧并非没有佳作,《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等都属于其中的好作品,但仔细看这些作品我们发现,基本史实是不存在的,编剧们也只是借了历史人物的壳讲了一些当代观众关心的故事,比如腐败问题,比如民间疾苦等。但更多的戏说剧则属于古装偶像剧,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剧甚至打着正剧旗号在颠倒黑白,这就未免令人耻笑了。

《少年天子》好就好在,它在完成了自己宏大的命题同时,还保留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背景——这也是影视作品里很少会出现的有关南明史的描述。

尽管《少年天子》并非正面描述南明,但观众足可以在剧中通过清廷中人的对话了解一二,甚至不是了解史实,还更多地了解了当时那些满人的想法,以及汉人为什么要抗争到底。

为何要抗争到底?明明已经投降了,明明清兵南下时,很多城池望风而降,并没有多少抵抗,可是当清廷颁布剃发令时,大家又被激怒了,终于奋起抗争二十余年。

一条辫子说明了一切。

第二十四集里,陈名夏说:「前明早就是一条漏了底的破船,不击自沉。为了区区一根辫子,留了多少血,又激起了多少仇恨和反抗?还逼着多少人跳到水里面去拼命,也要把这条破船顶到水面儿上。」

是的,谁都承认,明朝大势已去,无论是李自成做了皇帝,还是福临坐了龙椅,对官员们和老百姓们来说都没关系,但有关系的是那根辫子,因为要剃发,所以多少人「跳到水里面去拼命,也要把这条破船顶到水面儿上」。这才是最大的原因,很多人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替明朝抗争,史可法这些也就罢了,之前那些海盗、流寇如郑成功、李定国等也要抗争到底,原因就在这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汉族的文化观念;剃发是满族的文化观念。人和人可以和睦相处,但必须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用强行的意志将一种文化抹杀,代之以自身的文化,那么必然会遭遇到反抗。

故事里自然会安排一个想要刺杀皇帝的人。

按照以往的套路,往往这样的人或者性格孤僻、为人极端让人难以心生好感(如《康熙王朝》里的杨启隆),或者最终被皇帝感化、放下手中的刀(如《雍正王朝》里的曾静),但在本剧中,乔柏年是一个正人君子,他并不极端,他也承认明朝亡在自己的父辈手中,他毫不讳言。

他只会说:「为了一条辫子,你们杀了多少人?大清国不遭报应,天理不容。」

既然有人抗争,那就会镇压。很多清宫剧淡化了清朝立国之初的屠杀和圈地,以致于只留下了统治者们仁慈的一面,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剧虽然没有直接正面描写,却从各个细节里表现出了当时清廷统治阶级的残暴行为。

第三十五集,顺治和太后发现民间有人在书册里暗中记下了当年嘉定三屠死难者的名字,太后大怒:「那真的是嘉定三屠死难者的名字吗?搞这些干什么他们?怎么,想在那儿招魂,还是等着变天,杀咱们的回马枪?」顺治也很沮丧:「本以为、本以为悄无声息了,假以时日,人们自然会忘记那些杀戮……」怒的背后有什么?有惧怕。丧的背后有什么?有愧疚。每个字都是一把刀。

是的,顺治一直在愧疚,第二集里,当顺治还在为生命的价值难受时,就提到了多尔衮当年的行迹:「没有人会宽恕他。大军攻打扬州,他说,让他们都去死;大军攻打嘉定,他说,让他们统统去死。」

除了这些,剧中还通过一位满族底层安巴度之口,描绘出清初广大穷苦百姓难以为继的生活,真好比人间惨象。

第九集,安巴度进了宫吃到了猪肉,然后说自己吃的都是死猪肉,所谓死猪肉就是生病死掉的猪,常年在宫里的顺治自然从未听手下人禀报过这种事,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底层人只能吃死猪肉。

然后安巴度说:「在咱这儿,那还能吃上死猪肉,再往南走,那还有吃人肉的呢。广平府,闹了三年饥荒,今年入秋,又没打着粮食,哎呀,成安县街边啊,支了好几口大铁锅,戴着那饿死的,头朝下剁吧剁吧,就丢到锅里煮啊。再往南,到了彰德,嘿,那人还在那倒气呢,那就头朝下给杵锅里去了,那周围围着的人哪,咕嚓一下就扑上去了,伸手就捞肉吃啊。有些人,那站不住脚的,一个踉跄扎到锅里,嘴上还叼着别人的肉呢,自己就给煮了。」

对于清初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安巴度也道出了本质。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八旗子弟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清廷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

清初多次圈地使得「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孥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因此圈地后,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部份地主或农民投充到八旗庄园,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

顺治本来下令停止了圈地,觉得会让利于民,下面也照办了,可是没想到,这个时候无论他停不停止,下面都不会再圈地了。

原因很简单,安巴度说:「他们说,停得正是时候,好地都圈完了,剩下的烂地白给都没人要了。」

这样一场天崩地解的大变局,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的巨大的,过去因为种种原因难以直接呈现,但是在剧中,刘恒却能不断通过他人之口来表现惨状,确实难能可贵。

事实上,这部剧从头到尾都没有大场面,不像其它历史剧靠着大场面、大事件来推进故事和历史,这部剧总是在不断打磨人物台词,每个人都有多面性,而那些台词本身也很具有美感。

《少年天子》的台词艺术极高,除了上述举的几个例子外,还有不少。

做了很久皇帝的顺治对安郡王心灰意冷地说:「任何一个帝王都想永垂不朽、长命百岁,可最后都埋在了地下,掘地三尺,都只是白花花的骨头。」

大结局里,面对着废后,福临想善意地表达废后身上也是有优点的,他说:「你身上的种种好处只是睡着了,总有一天,它们会一一醒来,让你成为完全不同的人。」

结语它只是睡着了

我们看到,《少年天子》不像《康熙王朝》、《汉武大帝》那样能给观众以国力昌盛的自信,也不像《雍正王朝》那样能给观众以反腐大戏的代入感,但《少年天子》却提供了一种历史剧的新方向。

那就是在贴合当下观众心理的前提下,尽可能自我的发挥。顺治、董鄂妃、静妃、佟妃、谨贵人、太后、吴良辅、安郡王等等一个又一个的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他们拥有着现代人的感情,能让观众们理解并共情,而在这个基础上,又能让编剧展翅翱翔,尽情挥洒。

这本是历史剧的新方向,但现如今我们只剩下了迎合观众心理的传奇戏说剧,而那些表达,它睡着了。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6 ) 呼喊与细语——《少年天子》的冲突与制衡:二 岳乐与济度

[作者按:几年前的旧文,当时发在百度“少年天子吧”里。应一些网友要求,放到豆瓣上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二 岳乐与济度

第一次出场,他们并肩踏入皇帝的西暖阁。当时福临借《三国》人物给了他们各一评语,说济度像周瑜周公瑾,岳乐则是半个诸葛亮,半个关云长。这是一个何其高明的隐喻,点破的不只是二人性格,更是他们的微妙关系和未来命运。

他们是这部戏中又一对力量均衡、相互牵制的顶级对手。一个是皇太极兄长饶余敏郡王阿尔泰的四子,一个则是皇太极堂弟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次子。论血统岳乐和皇帝更近一层,所以福临称他为堂兄而叫济度从兄。论父辈权势,似乎摄政叔王的世子更有可堪凭借的资本,父亲亡故的岳乐全凭靠自己打拼。

开场时他们同为郡王,行至中场同又被升为亲王,结尾处却是一个在猜忌中孤独流放,一个因大逆之罪慨然自裁。他们的命运,总是不期然地绑在一起,同起同落,周而复始。

他们都是天资卓越之人,一个持重睿智,一个雄姿英发。他们都是满怀理想之人,一个欲救民众于水火,一个欲建大清万里江山。但他们却又是格格不入之人,一个致力于仁厚宽恕,一个只相信铁腕铁血。这样两个人,注定是敌手,冲突如箭在弦,难以消解。

在金銮宝殿,在议政大臣会议,他们是一对永远唱反调的人。一个激烈高昂,一个深沉内敛,针锋相对的舌战升华成一种艺术,将发未发的冲突比爆发更有力量。也许只是机缘巧合,宫中选秀,济度大张旗鼓隆重推出了外甥女佟腊月,岳乐挟带文墨为皇上送来了乌云珠的水牛图。前者是刻意为之,后者是无心成全,前者是借题发挥,后者是深情体味。皇上也曾迷醉于佟妃甜美的人工雕饰,济度的良苦用心功不可没;但皇上与乌云珠在失之交臂后的相知相遇,才是真正的心灵交融,而岳乐的灵魂是和他们飞翔在同一片云彩上的。只这一点,岳乐和济度,高下立分。

我私心里是很偏爱岳乐的,正如福临所评价,“你脸冲着我的时候,我看见的是诸葛孔明,你转过身去,我看见的是有情有义的关云长。”他运筹帷幄,而又至仁至善,他律己而又律人,他理性与感性兼备,他能杀敌于疆场也能安民于村野。这样的人,的确比福临更具备作帝王的素质和品格。然而能够做得成帝王,除却品行,还需要来自上苍的格外眷顾。他并非幸运之子,从没有无功之禄,从没有天赐良缘,每一点荣誉和功勋无不是他个人勤勉奋斗的结果。他深知自己的命运,更深知历史车轮既定的轨迹,所以他不争不夺不怨尤。

这个人物最大的性格特征可谓克制,克制得深入骨髓,却几乎看不出来,只有那一双眼眸时而泄露他隐忍的爱与憎,苦与悲。尽管对乌云珠也怀有深沉如海的感情,他却轻易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会,把最宝贵的人让给最宝贵的人。他的成全,懂得和怜惜,最是让人叹息。

但济度不一样。他从来不懂得、也从不需要克制。看着他,真真是遥想公瑾当年。他有周瑜的天分,有周瑜的才貌,有周瑜的雄心壮志,也有周瑜的刚愎自用。钢铁一样坚硬的雄心和偏执,化作两把利剑,斜插入他眉头两道浓眉,布满杀气,却又英俊非常。他是八旗子弟走向极致的一个特例,重满轻汉,尚武轻文,心思纯洁,却失之头脑简单。和常阿岱之流不同,富贵与美色在他眼中犹如粪土,荣耀与梦想才是植在他肺腑深处的图腾。说到底,他也是飞蛾扑火之人。

既生瑜,何生亮?这恐怕也是压在济度胸口的一句呓语吧。

济度目中无人,可总有一人挡在他眼前,任凭他暴跳如雷,也无法将其甩在身后。在这两个贵族少壮的较量中,岳乐毕竟略胜一筹,济度唯有饮恨而终。郑亲王辞世,皇上虽然同时晋升他二人为亲王,却终于将议政大臣会议上叔王坐的那把权椅交托给了岳乐。那一刻济度目光如寒冰,冰中几欲喷出火来。对这个骄傲的人来说,这该是怎样一种屈辱和否定啊?虽然定远大将军的封号不啻为一种及时的补偿,但在他和他对峙站立的天平上,胜负已是一清二白。

济度输了,输在顽固不化,匹夫之勇,输在蔑视生命,缺乏慈悲,更输在他对自身位置和命运的茫然无知。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叮咛,他终究没能听清,那是嘱他安身立命,随波逐流。可他却以为,凭自己一人之力,就能扭转乾坤,最后却是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轧过了他挺拔的身躯。他是最令人惋惜的谋反者,不为称王称帝,不为聚敛钱财,他只为以自己的信仰取代福临、岳乐的信仰。也许有人为他不值,福临已走到生命尽头,岳乐不会取而代之,玄烨即将继位,大清国正在走向鼎盛,他济度何需如此?可这就是济度,他总是忘记自己并不是船长,只是船上的一块甲板。他总是对什么事都愤愤不平,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所以这毫无意义的谋反是他的必然宿命,他唯有拼个鱼死网破,才得以保全自己血红色的信仰与人格。如若侥幸活到康熙一朝,不难想见,他的命运仍将是一败涂地,因为属于他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岳乐呢?他从未曾想赢,自然也无从赢。他拼劲全部心力,想保全已经保全不住的东西,想挽留正在离去的人,终究是不成的。谨慎如他,一朝醒来,还是发觉身边已树敌无数,自己已孤掌难鸣。最后的议政大臣会议上,面对济度的恶意攻击,这个以克制著称的男人终于爆发。他揪住他的衣领,眼中射出沉痛的怒火。这愤怒,是对同族兄弟的失望,是对堂弟福临的痛惜,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深深悲凉。福临的悲哀如狂风巨浪,令人感同身受。岳乐的悲哀却如深潭静湖,轻易不掀波澜,无人可察觉,唯有他独自承担。有诸葛亮的大智慧是其不幸,他比别人更早洞悉人世,却无力回天。有关云长的重情义更是其不幸,须知情义是千斤镣铐,放不下解不开,路走得越长,步履越艰难。他活下来,在太后和权臣犀利的目光下辅佐幼主,把对福临和乌云珠的情义还给天地,把所有的委屈和孤独留给自己。

监牢中济度愤懑地对岳乐说,“你和皇上从来都不了解我。”其实话调过来说也是一样,济度又何曾真正了解过岳乐?

济度自诩为高贵之人,岳乐从未如是说过,但他心里又何尝不作如是想?这两个男人,眼中都有一种傲慢和不屑的神情,济度是直截了当,岳乐是若隐若现。济度以为岳乐是满人皮,汉人心,真是一种误解。他是不折不扣的满人,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满人。他们之间的距离,原本只差分毫,最后却隔绝千里。

 短评

舞台剧的倾向,文人剧的风格,清宫剧的佳作。福临具有哈姆莱特式的气质,无时不在环境与自我的网罗里奋力挣扎,他聪慧而又敏感,仁善而又刚强,慈软而又固执,既骄傲又谦逊,既跳脱又沉稳,既专一又滥情。从励精图治到万念俱灰,邓超的表演富有层次和爆发力,演活了一个任情任性、可悯可叹的少年天子。

6分钟前
  • 抛书人
  • 推荐

越到后面越觉得皇后和谨妃在搞百合。。。

8分钟前
  • 陈陈
  • 还行

演员具备古典美,像古画中走出的人儿。剧本写实缜密,画面古朴,好看的。

9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这个五星呢,是给美人郝蕾的。啊!美人……郝蕾真是美人。

12分钟前
  • 松如
  • 力荐

我以前没看过这剧,后来才知道这剧当年很火,青春年少都用来学习了。超哥那么年轻过,郝蕾演得真好啊,表演很有张力,可惜我刚认识她,她好像就不怎么拍戏了。

16分钟前
  • 波波维奇
  • 推荐

让你知道清宫戏即使没有宫斗、不是穿越,依旧可以很好看。以前的国产剧赢就赢在用心了,只想着如何能才能做好,哪像现在的剧,和人一样急功近利——演员都选得很好,尤其是郝蕾真惊艳!

21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郝蕾是个天才演员

22分钟前
  • FH
  • 力荐

郝蕾!从此喜欢郝蕾!

26分钟前
  • Seela
  • 推荐

郝蕾太惊艳了

27分钟前
  • 乔大大大大
  • 还行

超哥年轻时真的太帅了,完全奶油小生!霍思燕也美到爆,小时候私以为美人都应该长成她的模样。

31分钟前
  • ╯^╰
  • 推荐

最喜欢里面的郝蕾。隐隐约约的蕾丝边情节拍的很美,虽然是给后宫的穷极寂寥给逼出来的。还有个年轻的亲王也很帅。吴云珠的师哥不就是《雍正王朝》里面的老十三么?我老觉得他在这戏里面对顺治有意思……我脑子里面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啊

33分钟前
  • 玉面狐狸
  • 力荐

在这部片中,最喜欢的其实是静妃,虽然乌云珠的确让我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但静妃更真实,她活过,爱过,哭过,恨过,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如一声爆竹,十分红处便化灰,却留下震耳之音。

36分钟前
  • 尽欢
  • 力荐

郝蕾,任凭戏里的乌云珠再倾国倾城,都抢不走你一丝一毫的光芒。你的癫狂,你的不羁,你那一点点神经质,你撇嘴时那不屑的模样…真是无法让人不为你着迷。邓超是个有眼光的人,生活中的他也曾为你疯狂着迷···但注定收服不了你·······

41分钟前
  • 大米
  • 推荐

霍思燕和杨蓉真漂亮 郝蕾气场好强大

43分钟前
  • Echo
  • 推荐

通过这部作品,我认识了邓超。当时作为新人就直接扛起了历史剧男一的大旗,没两下子可真不行,所以说科班出身确实帮了他大忙。不过郝蕾的表演也很有张力,她将一个不被爱的孤独皇后的落寞、嫉妒、委屈、愤恨都演绎的很传神,纵使悲剧收场,也让人记忆犹心。

47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郝蕾的皇后简直神来。我无法想象这样乖张的爆发力,来自这样娇美丰饶的身体。郝蕾是一个很恍惚同时充满决断的人。靠近她,你要小心。

49分钟前
  • 巴黎之火
  • 力荐

郝蕾演的皇后简直是神笔

51分钟前
  • Tuberose野
  • 推荐

唯一DJ邓超的一部戏 PS:郝蕾气场好强大!!!

52分钟前
  • 年糕有毒
  • 力荐

乌云珠确实惊为天人,当初的初衷也是为了看她和顺治的爱情,但我却发现了如杨蓉崔波这一干不下于她的丽人,尤其是,郝蕾,当她开始表演,就能把所有的光芒吸引到她一个人身上

55分钟前
  • 母神
  • 推荐

郝蕾演的真是很好

59分钟前
  • 不喝孟婆汤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