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危机

科幻片法国2021

主演:梅拉尼·罗兰 / 马修·阿马立克 / 马立克·兹迪 / Marc Saez / Laura Boujenah

导演:亚历山大·阿嘉

 剧照

氧气危机 剧照 NO.1氧气危机 剧照 NO.2氧气危机 剧照 NO.3氧气危机 剧照 NO.4氧气危机 剧照 NO.5氧气危机 剧照 NO.6氧气危机 剧照 NO.13氧气危机 剧照 NO.14氧气危机 剧照 NO.15氧气危机 剧照 NO.16氧气危机 剧照 NO.17氧气危机 剧照 NO.18氧气危机 剧照 NO.19氧气危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04:44

详细剧情

 《氧气》是一部求生题材法国惊悚片,由亚历山大·阿嘉执导。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梅拉尼·罗兰饰,《鬼影特攻:以暴制暴》《无耻混蛋》)在低温舱中醒来,她不记得自己是谁,为何出现在这里。由于氧气即将耗尽,她必须重建自己的记忆,以逃离这噩梦般的场景。

 长篇影评

 1 ) 一个人,一个场景,一点都没感觉无聊,可见编导的高明之处。一点点揭秘,一点点反转,把控得非常好,让人感同身受

一个人,一个场景,一点都没感觉无聊,可见编导的高明之处。首先是对人物的挖掘,她是谁?她为什么被安放在这么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大家都非常想知道。女主也是一筹莫展,没有任何记忆,对这个密闭的空间一无所知,只是本能地做出各种逃生的尝试,包括与可以对话的控制系统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找到自己是谁,为什么在这里的原因。还有就是通过电话求救的方式,一开始的向警察求助,警察却一直在缓兵之计,一直在拖延,后来她才发现警察根本帮不了她,只是拖着她,不让她进一步实施破坏。男主的头脑里又出现了很多与人相处的镜头,她仿佛深爱着一个男人,于是她通过一些关于她的信息查到了那个男人的联系方式,但是拨通后,一个女子告诉她这个男人早就死去了。也是通过这个女子,她知道了人类就要灭绝了,她们是被派往很远星球生活大地球希望,通过逼问密码,她几乎打开了密闭舱,并发现自己的确在太空。又通过了解发现,原来她自己是个克隆人,自己的原型是个很年老,就快离世的女老科学家,她的研究就是冷冻技术和记忆转移技术,原来女科学家通过记忆转移,将她对丈夫的爱转移到了女克隆人身上,这样女克隆人就深深挂念上了这个男人。其实最后蛮感伤的,虽然是别人的记忆,自己也就才存活100多分钟,她却愿意用这短暂的生命去爱她,就是远远地看着他都觉得很幸福,这样的爱是多么的纯粹和无私,爱亦如此,夫复何求,我想一切都已经足够……

最后的结局女主以为自己没有办法醒来了,就录制了一些想和男友说的话,但是最后她又突然想到可以从其他密闭舱获取氧气的方式,救助自己,真心希望她可以与“丈夫”在去往的那个星球相遇,那时多么美好的景象,让人相信“真爱真的可以战胜一切!”

女主演技了得,从一开始窒息挣脱到后面一步步解开谜题,想尽办法求救无果,愤懑狂躁,困兽犹斗,再到最后的坦然接受一切,让人感同身受。老鼠的恐怖效果也很突出,真是感觉全身难受……密闭舱让人感到幽闭恐惧症要发了,真的很真实……太空舱也蛮震撼的……很多人病了的状态是不是暗指“新冠”,真是应景……

很棒的创意,很好的演绎,把控的节奏都很好,一点点揭秘,一点点反转,真的很好,让人不禁想起《127小时》,真是神作,一个人,一个场景,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以及产生的幻觉竟然构筑成了一部电影,异曲同工。

 2 ) 太空版《活埋》?不,它的内核还是科幻

第14期 太空版活埋 《氧气危机》 (qq.com) (影音杂志,包含视频和音乐)

喜欢科幻惊悚片的朋友们有福利了,本周,网飞推出了一部新片《氧气危机》。这部电影预告片一出,就被大家称为太空版《活埋》。

《氧气危机》是一部集科幻、惊悚、悬疑于一身,并涵盖当今热门的太空旅行、人工智能、病毒危机等多个元素的电影。而其形式又和瑞安雷诺兹的《活埋》一样,在幽闭空间内,由一个人演出的独角戏。

本片目前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2%,在豆瓣网上评分虽然只是中上游,但作者看过此片后特别喜欢。如果喜欢《遗落战境》这种硬科幻的朋友一定会喜欢这部电影。五度空间评分:8分

谈论这部电影,就不得不提另一部影片《活埋》。

两部电影有着类似的设计,幽闭空间、失忆、电话、幻觉等等,在一些地方《氧气危机》有明显的的对《活埋》的致敬。不过,如果怕被这些元素劝退的观众可以放心,《氧气危机》不会带来那种强烈的绝望感,也不是那种结局令人极端郁闷不爽的电影。

------5------

女主全身被包裹,从幽暗的空间中突然惊醒,努力用嘴咬破身上的薄膜后发现手脚都被绑住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被绑架了。

求生的本能让她拼命挣扎,挣脱开身上的束缚,而随着灯光渐明,周围的环境逐步清晰起来。她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类似救生舱一样的空间中。

然而身边都是冷冰冰的检测仪器以及类似医疗的设备。绝望和无助更令她产生了自己是被人活埋的怀疑。

此时人工智能米洛的出现让危机有所缓解,但米洛却带来了更坏的消息,舱中的氧气量只有35%,仅能维持大约7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女主的“氧气危机”正式开始。

------4-------

醒来之后,女主失去了所有记忆。通过跟AI米洛的对话,她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代号“奥米康267”。而片段出现的医院记忆画面让“267”回想起自己应该是生病了,而被关进这个“治疗舱”中。

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好在米洛的网络功能正常,可以连接所有数据信息。聪明的“267”通过影像找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伊丽莎白汉森博士-丽兹。

而通过拨通电话,丽兹联系上了警察。并且通过更多的信息,警察开始帮助丽兹调查医疗设备的制造商,丽兹似乎看到了希望。当然熟悉《活埋》剧情的朋友自然不相信危机将会如此轻易地解除。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记忆片段让丽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利奥。

通过查找利奥的信息,米洛帮助丽兹拨通了利奥的电话。然而电话对面却是一个神秘女人的声音。

------3------

与警察的再次通话,警方的遮遮掩掩让丽兹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单纯。绝望之际,“神秘女人”的电话再次进来了。经过不断地说服丽兹,慢慢地使丽兹认识到这个人才是真正帮助自己的人。而电影过半,丽兹所处的地方也终于揭开面纱了。

看了上面的画面,也就不用过多解释了。此时的丽兹已是身处太空,而这一切源于一个外星移民计划,丽兹的唤醒也是一次意外的发生。而所谓的“警方”,其实是试图掩盖真相的国防部。而关键时刻,神秘女人却被介入的国防部逮捕了。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依靠丽兹独自去面对了。神秘女人只留给丽兹两个关键线索:找到利奥,触发记忆。

丽兹也通过努力一点一点接近真相,舱外画面打开,震撼的太空画面映入眼帘。

------2------

漫天飞舞,旋转下落。丽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枫树种子的画面,而利奥似乎在不断研究这颗种子。

随着记忆的逐步清晰,丽兹也渐渐回忆起这些种子所代表的意义。他们就像寄托着人类的希望一样,将人类的延续散播到太空。

利奥的研究也在于此,飞船载着人类的希望,同时也载着丽兹与利奥的希望,向遥远的外星球行驶。此时的利奥仍在沉睡之中,然而丽兹的氧气即将耗尽,她们能否在未来相见呢?人类的希望是否能够延续呢?

------1------

氧气危机仍在继续,电影自然还是无法免俗,氧气含量的倒数也一定会走到“0”。丽兹将会面临怎样的抉择呢。

整部影片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面临危机如何选择,面临取舍如何选择,面临生死如何选择。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能否选择接受现实,能否选择与自己和解,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难题。

为了避免关键剧透,作者就不过多谈及电影中涉及到的另外几个元素。而电影中的一个元素-病毒,在如今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显得意义格外得深刻。新冠病毒的严重性不及非典,但传播性却异常强大。人类对于病毒的应对态度不尽相同,历史不断重复,但人类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教训。危机需要人类共同面对,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电影是一则末世预言,谁都无法保证它不会成真。

口罩保护了健康,却遮住了美丽。已经戴了一年多口罩的中国人更能了解这种切身的感受。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同样事情的发生。

回到电影,神秘女人的身份,利奥的病情,丽兹能否度过危机,一切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答案。《氧气危机》网上已有资源,朋友们快去看吧。

微信号:五度电影空间

 3 ) 《氧气危机》是部好片。

这应该是亚历山大·阿嘉的转型之作,也应该是他的翻身之作,因为之前拍了太多烂片。刚开始以为是《活埋》的情节,后来看到了《地心引力》的影子,由短小精悍的惊悚片变成了宏大叙事的科幻片。其中涉及的元素包括亲情、爱情、科幻、人性、人工智能、惊悚、伦理、推理等,是一部非常合理且精致的科幻惊悚片。片中的一些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1.女主的清醒时间是102分钟,正好是本片的影片时长;

2.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生物体的危害,人工智能开启了光致变色紫外线过滤器,人类的视觉能力受阻于该过滤器,因此女主无法通过欧米克朗267机茧的光学玻璃看到太空中的影像;当女主要求人工智能关闭滤光器后,女主终于了解到了自身的处境;

3.女主是个克隆体,其主体老女博士为了延续自身的生命与生活,克隆了女主,并将自己的思想、记忆也移植到了女主身上,最后将女主放入机茧,送往一个类似地球、离地球14光年的星球沃夫1061C;在女主主体老女博士的一次关于克隆技术的演讲中,可以看到观众均带着黑色口罩,说明致死数百万人类的病毒已经开始蔓延(影射了当下的新冠疫情),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从地球发射10000个欧米克朗机茧的原因,每个机茧里面可以搭乘一位乘客,这其中就包括女主和女主主体老女博士的情人里奥,由老女博士的身份可知,这10000个人均是地球上的精英人士,可惜由于与小行星X375碰撞,有433个机茧损坏,女主的机茧虽然损坏,但女主还在拼命地自救;

4.人工智能及其不靠谱,甚至会杀死人类——导演似乎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从整部影片来看,观众会发现解决氧气危机的方法其实极其简单,不需要打电话向人求救,不需要费劲巴拉地改变设备运行的优先级来延缓氧气的消耗从而维持生命,只需要将其余432个欧米克朗损坏机茧中的尚存氧气转移到欧米克朗267机茧即可。但女主竟然花了几乎整部影片的时长才从人工智能口中得到这个答案,即使在最后关头,人工智能还要“出于安全考虑”限制氧气转移的功能,好在女主命令人工智能将自己调整到深度休眠状态(不需要氧气),这样就可以忽略上述的限制,用大概14227分钟即大约四天的时间将氧气从损坏机茧中转移过来,从而确保女主有足够氧气到达沃夫1061C星球。——但凡人工智能有点“智能”,女主只要要求氧气足够,人工智能就应该立刻将氧气转移过来,当然这样就没得拍了😂;

5.结局实现了大团圆,老女博士的克隆体女主带着前者的思想和记忆与情人里奥在新的星球继续生活,但地球上的人类该怎么办就管不着了,突然发现该片其实是一部精英奋斗史啊😀。

 4 ) 精湛表演撑起科幻设定——《氧气危机》

今天聊聊法国 / 美国电影《氧气危机》。

片名Oxygen / O2 / Oxygène (2021),别名囊中人 / 氧气。

这是一部法国科幻惊悚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密闭空间里的惊悚故事。

最开始,本片女主角选定的是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不久在安妮退出后,女主角换成了劳米·拉佩斯(Noomi Rapace)。

电影正式进入摄制阶段后,女主角最终定为梅拉尼·罗兰(Mélanie Laurent)。

其实《氧气危机》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神奇“预言”了未来的某种可能。

在本片开拍时,新冠疫情还没有扩散至全球范围,影片主要想讨论和表现的是个体在孤独、失落和不确定未来情况下的状态。随着疫情发展态势,《氧气危机》中某些关于疾病的元素反而成了精准的神奇“预言”。

全片从头至尾就是一位名叫伊丽莎白·汉森(Elizabeth Hansen)的女性。

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低温室中醒来,她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不知道自己是谁,所有的记忆变得模糊杂乱。

低温室的人工智能还在不断提醒她氧气即将耗尽,她所感受到的就是张皇失措,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搞清楚情况。

她要和时间赛跑、要和氧气赛跑……

影片主要内容设定在密闭狭小空间,一开场就把观众带入紧张不安的情绪,随后谜一样地快速推理展示各种设定。

被困者需要尽快做出正确选择,提出正确的问题、获得正确的答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以及如何脱身。

电影前半段集中精力表现狭小空间带来的压迫感,一股脑地抛出大量疑问,让伊丽莎白·汉森和观众都应接不暇。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类似狭小空间的电影《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 ,2002)《活埋》(Buried ,2010)。

观影过程中,观众并没有得到上帝视角,所见所闻和伊丽莎白·汉森并无不同。

这就需要观众和伊丽莎白·汉森一起进行探索,也让影片变得引人入胜。

所幸,在影片结束时,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整件事来龙去脉变得清晰,最后也没有留下开放性结局。

《氧气危机》的主要看点是演员表演。

梅拉尼·罗兰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表演,绝大部分表演都是通过脸部表情和声音完成。

她惊慌失措到镇定自若,喜怒哀乐都集于一身,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影片气氛。

这部高概念科幻电影能够变得如此吸引人,梅拉尼·罗兰的表演占了大头,剩下的是剧本和特效。

电影中提到的目的地行星“沃尔夫1061”是一颗真实存在的行星。

人们在2015年发现了“沃尔夫1061”,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潜在宜居行星。

它距离地球14光年,轨道周期为17.9天,质量约是3.41个地球。

不过由于这颗行星半径更大,地表引力估计为地球的1.5倍左右。人类如果不经过基因改造,生活在上面估计会很不好受。但是为了逃命,也没那么多选择余地,只能希望这些送过去的开荒者得到了基因改造。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本片在细节上有不少错误。

1.片中多次强调,飞行器上有10000个空间舱,但命名的时候只使用了4个数字。

比如伊丽莎白·汉森的空间舱编号都是0267,利奥的空间舱是0042。要想给10000个空间舱编号的话,那么第一个必须是0000,这显然不太可能。

同时在伊丽莎白·汉森的记忆中,她的DNA拭子和纸质文件编号都是00267,利奥的纸质文件是00042。

2.伊丽莎白·汉森获得短暂零重力时表明她的空间舱处于漂浮状态,而随后的镜头表示,她的空间舱处于旋转结构,应该一直处于有离心力的状态。

3.片中术语用错了,应该是“人体冷冻学”(cryonics),而不是“冷冻学”(cryogenics)。

4. 伊丽莎白·汉森去掉玻璃舱门过滤后,她能看到外面的景象。但她所处位置光线和阴影一直没有变化,这和她处于旋转圆柱体中矛盾。

5.伊丽莎白·汉森被注射安乐死药物前,拔掉了脚上的管子。

但后面她要进入冬眠状态时,重新插入了管子,并没有清理管子里的毒药。

6.飞船以大约一半的光速离开地球,飞了六年,伊丽莎白·汉森所处位置大概离地球3光年。可是她和地球上的人通话却是实时的,丝毫没有6年延迟。哪怕按照她距离地球只有42735英里的设定,通话延迟也应该有7、8分钟。

密闭空间上演全新自救,

精湛表演撑起科幻设定。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5 ) 纯纯纯纯纯个人影评

其实只是说一下我个人的看片思路和观后发散思考,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但我并不想二刷,甚至也不想去了解片子本来讲什么的了,也许n年后会重看吧 P.S.我看片时在吃饭,也有玩手机,总之十分不认真。

感觉就是人类其实是送了亚当和夏娃去新地球

理论上男主角的飞行科技和女主角的记忆转移复制技术就能够安全带人类到达新地球

男主角的飞行科技可以让他们安全顺利降落新地球

女主角的记忆转移复制技术能以最小体积带最多的人到达新地球

唯一难题就是怎么确保他们能够活着到新地球

猜想思路:1000个舱里所有的复制人都是男主角和女主角

就算在漫游途中大部分死亡,只要有1对活下来

男主角解决降落问题

女主用记忆转移复制技术复制创造出所有新居民

问题1:既然他们如此重要,为什么实行安乐死

因为本来就要死,出于人道主义;复制人数量够多;早死还能减少耗能,留给像女主这样的聪明人,还有一直问要不要注射镇定剂可能同理

问题2:所有复制人都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话,为什么女主找到那个就是男主

其实女主角只要筛选到男性随便一个都是男主角

另外影片里太空现实里出现四张脸,一个女主,一个男主,一个脸穿洞了,一个看不清,其余在人工智能屏幕里的全部有茧遮住

问题3:那么多舱有必要全是男主角和女主角吗?

没错,我这个思路就是保量不保质的

问题4:只带男主角和女主角,那如果遇到其他难题岂不是全部死光光

就是要侥幸心理至少有一对会活下来,反正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如果是要死光光的难题,那带一支x战警也会死光光啊

问题5:如果男主角复制人全部死光光

可能一,顺利到达,女主复制创造新居民;可能二,发生意外,女主复制人也死光光

可能三,发生意外,女主复制人爆发新技能解决,顺利到达,女主复制创造新居民

问题6:如果女主角复制人全部死光光

可能一,顺利到达,男主角复制人全员单身狗或者奇奇怪怪,然后死光光;可能二,发生意外,男主角复制人无法解决死光光

可能三,顺利到达,男主角复制人爆发新技能复制创造新居民

问题6:如果男女主角顺利到达,但记忆转移复制技术材料都没有了怎么办

生孩子呗

......

有意思的点

在影片里,还是女性“创造”人;

在女主看的影像资料里,本体在医院或开会时,里面的人都是戴口罩的,女主本体出生于2003年,也就是说到女主本体老时,可能新冠病毒还存在!

忘记片里有没有说他们为什么要去新地球

如果没有我就当新冠病毒引发的世纪末日,个人片名改为新冠危机

......

然后就是片子还可以,一般般好看

写完,再次说明这是个人的一些看片思路和观后发散思考,极可能完全错误

 6 ) 《地心引力》版《活埋》

密闭恐惧,星际移民,太空救援,人工智能,末日病毒,冷冻舱,复制人……拼盘了众多经典到有点烂俗的科幻素材,最终还能组合出颇有欧洲文艺范的独特创意。几乎是一个人一个场景就完成了整部电影,观众不瞌睡无尿点已算相当成功,居然还能被悲壮结局震撼一把:在女主仅仅100多分钟的生命(等于电影时长)的尾声,她才意识到自己是伟大的地球使者也是卑微的生物工具,而她这“一生”深深挂念追忆的竟是别人已经消逝的爱情……

 短评

作为纯法国制作的小成本电影完成度非常高;恐怖气氛在前两幕非常足,第三幕转为纯科幻被科幻影迷骂惨觉得俗,但恐怖影迷爽到了;Melanie在基本所有镜头怼脸甚至怼眼球的情况下演的超级好,重新营业❤️了;某蒙太奇和某转圈拍摄镜头很亮;最大的问题就是闪回太多,剧本并不是《降临》一样时间非线性,也不是《星际穿越》一样有五维空间,照着《地心引力》拍就完了,中间老鼠+转转草闪回没必要…老鼠可以留一部分,转转草可以都删了

2分钟前
  • KD6-3.7
  • 力荐

看评论里那些吹毛求疵,莫名想到生活中要是跟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得多闹心。这是一个惊悚片,竟然还有差评出现吓人画面和女主尖叫的,我服了。神经病真特么多。

5分钟前
  • 海山·野火
  • 还行

活埋看过就没太多新意了

1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曾经红火过的密闭空间独角戏电影放到现在来看,有点像近年流行到令人反感的桌面电影反转后的形态,只是不再由观众注视屏幕,而是由屏幕注视观众。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些保守了,走向“扎实”的阿嘉正在失去那些本属于他自己的珍贵特质。

12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memory is just a lie, love is just a fantasy,

13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推荐

莫名看到了开篇就猜到了结尾… 硬着头皮看下去😓

15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较差

活埋+地心引力+月球……科幻感做得还是不错的,女主角不容易,闪回太多了,挺影响观感和气氛

19分钟前
  • 理易封
  • 还行

一如导演前作《巨鳄风暴》一般,在一片叫骂声中,我不以为意。目前诟病该片的说辞中不乏因本片有太多别的影片的影子而直接断定本片陈陈相因的言论。确实,《活埋》、《罪人》、《127小时》、《饥饿》、《地心引力》甚至还有几部一说就严重剧透的影片,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联想到这些片子,可是然后呢,这算是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吗?我仍是那个观点,只要不是抄袭,创作者们不要去畏惧有高山在前的同类型佳作,经典从来不是树立在那里让人敬而远之的,经典就是用来超越的。人人都去绕道而行没甚趣味,敢去直面挑战才有意思。成不成功有什么关系,何况这个所谓的成功本也不是全由他人说了算。

22分钟前
  • 野凡
  • 推荐

还OK啊,上半段科幻《活埋》新壶装旧酒,后面的克隆概念稍有惊喜吧,节奏也还不错,低成本拍成这样不算惊艳但也说得过去

24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这人工智能设计的太反人类了,毕竟这最后给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只是从其他损坏的低温仓中调度氧气就行了,这大概是科幻电影中最蠢的人工智能了

29分钟前
  • 影愈者
  • 还行

6.6/10 在极端条件下从本能自救到探寻自我身份的转折算是一大惊喜,但是这种廉价的太空末日设定实在过于草率,不过放在今年,还算是一部佳片。

33分钟前
  • 电锯觉罗炫
  • 推荐

鼠群怨灵飘浮残尸,拔管插管电击疗法,电话求助名副其实自己救自己,论一次太空翅果殖民计划;片尾字幕大赞,导演 Alexandre Aja 这几年事业第二春了,可喜可贺

37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就很史蒂芬金的故事,身处危险之中不忘深入记忆自我剖析,不如《活埋》的极致也不如《月球》的极简,其实差不多拍个短片就行了,整到100分钟确实总让人走神,而阿加标志性的血腥场面和极具紧张感的氛围营造都荡然无存。

3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一个演员撑下了整场戏码,却并不觉得枯燥,厉害厉害!

43分钟前
  • 爱尔兰的天空
  • 推荐

看来这片是真没制作费,片中的男演员长得实在是太没说服力了。

44分钟前
  • jilsander
  • 较差

中规中矩,镜头旋转跳跃晕晕乎乎,但也不难看~女主在3分钟慢慢憋死和10秒爆死做选择的时候我也是思考了好久……还有把医用脐环扎回去的时候好痛……

48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推荐

3.5星。《太空运输》版《活埋》

4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补一下阿嘉。狭小空间内情绪调度的能力简直爆炸。可惜深空失忆的本子太多了就反转来说较乏善。这么大的计划由一个人工智障来领航你们居然能活着抵达真是不容易。

52分钟前
  • 旧书君
  • 还行

搁在奈飞的那些网大科幻片里,这部的完成度算是出类拔萃了,密闭空间执行的很彻底,阿嘉导演的节奏感一如既往的稳,至于故事本身,情节一路反转解开真相之后,也就那么回事了。

5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整合了多部科幻片的情节,但闪回太多,空间不封闭,所以没有《活埋》的压抑,阵列的太空舱有点《黑客帝国》母体的意思,但创新性还是不够。

56分钟前
  • 菜根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