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同志

剧情片英国1994

主演:莱纳斯·罗彻,汤姆·威尔金森,罗伯特·卡莱尔

导演:安东尼娅·博德

 剧照

神父同志 剧照 NO.1神父同志 剧照 NO.2神父同志 剧照 NO.3神父同志 剧照 NO.4神父同志 剧照 NO.5神父同志 剧照 NO.6神父同志 剧照 NO.13神父同志 剧照 NO.14神父同志 剧照 NO.15神父同志 剧照 NO.16神父同志 剧照 NO.17神父同志 剧照 NO.18神父同志 剧照 NO.19神父同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5:21

详细剧情

盖瑞(莱纳斯·罗彻 Linus Roache 饰)是一名心中充满了自信与理想的牧师,来到了新的郊区,他信心满满的想要将主的光辉传播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中。一次偶然中,盖瑞发现了神父马修(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私会情人的秘密,这一发现让盖瑞十分震惊,但是,在震惊之余,盖瑞亦有着自己的秘密——他是一名同性恋者。   工作的压力让盖瑞感到十分辛苦,夜晚,按耐不住心中悸动的他来到了酒吧,在这里,他遇见了名为格雷汉姆(罗伯特·卡莱尔 Robert Carlyle 饰)的男子,两人一夜激情。在工作之中,盖瑞发现了少女玛利亚(凯西·泰森 Cathy Tyson 饰)正饱受着父亲的性虐之苦,碍于教规,盖瑞无法将这一事件公之于众,心中因此充满了自责。与此同时,他和格雷汉姆之间的关系被媒体曝光了,一时间,盖瑞成为了众矢之的。

 长篇影评

 1 ) 基督是爱,爱是无条件地接纳、宽恕

在影片里,忽闪而过的细节中,墙壁上涂了斗大的IRA(北爱尔兰共和军);还有街头焚烧的镜头,也是在影射北爱的暴乱。而北爱冲突的因素之一就是天主教和新教。起初,我以为这部影片是用来黑天主教的。神父Greg Pilkington 是个同性恋;另一个神父Matthew Thomas是与天主教训导不调的激进派......情结设计和角色定位,都充满了极度的张力。BBC一播出,在当时的欧美引起轰动。

我不禁遐想了一下,假如一个新教人士看完影片会想到什么?假如一个天主教人士看完又会想些什么?我无意夸大两者之间的分歧,这几百年来的互相攻讦,难道还不够吗?所以我要跳出这个框架,是不是故意影射天主教在这里并不重要。就影片自身而言,它所传达给我的讯息,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不希望读者在我的文章后面形成冗长的骂战。

自始至终影片所要表达的是——基督是爱。

如何效法基督?恪守教条和法律?那岂不成了法利赛人?当Greg Pilkington 纠结于是否要将父亲强暴女儿Lisa这样的罪行告知她母亲时,他是痛苦而挣扎的。按照教会的规定他不能那么做,可要是他不去做,又如何阻止这样的罪行呢?当他在暗示无效之下,看见女孩的母亲一无所知的状态,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回到房中对着十字架和神像发火,摔东西,痛骂起来。他像个无助的小孩,难以忍受内里的良心煎熬。他也许一刹那间不知所措,甚至怀疑起耶稣基督。为什么神不帮帮那个孩子?

两千年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真的是神吗?为何这两千多年来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无论是群体性的还是个人的,乃至无辜善良的人都无法幸免于难,这样的人间悲剧还要继续发生到什么时候?为何神不阻止这些罪恶和灾难?

这样的疑问不仅仅不信仰基督的人有,基督徒自己也有。我想,在一个人的信仰经历中,几乎都会碰到这个境遇。而当我们自身面临灾难,遭受不幸时,我们也便怀疑起来。也许,当我们太看重自己的时候,的确很难理解这个困境。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不幸的遭遇,我们会与天主相遇吗?痛苦,是彰显天主的地方。我并不是在说,神为了启示我们而给人类一些天灾,或者让个人蒙受不幸。人的堕落破坏了人与神的关系,世界自人类堕落伊始就丧失了和谐。如果我们只是在痛苦中沉沦,那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启示的。除非我们对神开放自己,才有被获得救赎的可能。神赋予了我们此世痛苦的意义,没有祂,痛苦也就毫无意义。世界上最无辜的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十字架便有了意义——生命树。我们如果看不到痛苦的意义,也就只能在无意义中虚度此生。我们找不到永恒的生命。

Greg Pilkington 对着十字架发火,痛哭着祈祷,其实神已经回应了他。女孩的母亲在警报器声响下爬上二楼,这才发现父女乱伦的罪行。隔天母亲冲进教堂,责骂神父:“你早就知道了对不对?你为什么不说?你还是不是人?”Greg Pilkington 很无奈,却也感到庆幸,女孩获救了。只是这样的代价太大,对于母亲、女孩和Greg Pilkington 自己都是如此。Greg Pilkington 背负了本不应该由他来背负的,我想也正是出于爱,他默默地承受。

可惜,Greg Pilkington 同性恋的身份在不久之后被曝光。教区的信徒们唾弃他,要撵他走。人们不再接纳这个同性恋神父,好像他从上到下都是肮脏的。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一部站在同性恋立场拍摄的电影。直到戏码的最后我才明白,同性恋并非全片的主题。当Greg Pilkington 在神父Matthew Thomas的劝导下回到教区继续公祭弥撒时,人们大声抗议,愤慨离席。而留下的人也不再排队去Greg Pilkington 的手中领圣体。众人的唾弃、窸窸窣窣的议论、鄙夷的眼色、不屑的神情,都宛如刀子般割伤了Greg Pilkington 。谁还能怜悯他?谁还会宽恕他?

Lisa从人群中挤过来,径直走向Greg Pilkington 。

-“这是基督的圣体。”

-“阿门。”

Greg Pilkington 忧伤地抱住Lisa埋头痛哭。已濒临奔溃的他终于获得了接纳和爱,哪怕只是一个人的。

基督是爱。爱是什么?是无条件的宽恕和接纳。

曾经听闻两个基督徒女人聊天,她们说能够宽恕杀人犯,那言辞间何其高大伟岸。而说到自己的朋友做了小三,满嘴鄙夷唾弃、觉得恶心,不能原谅之。她们也许并没有发觉自身的矛盾。一如我所观察到的,一些基督徒把信仰当做道德。似乎有了信仰,便高人一等,在道德上自然而然地占领高地。

基督徒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软弱和罪恶。可是,基督徒能够背负自己的软弱和罪恶,跟随基督吗?如果基督徒认不出基督,又如何效法跟随?诚然遵守戒律至关重要,可是爱的信条能够用法律的条条框框来加以说明和标注吗?

信,这个字太沉重了。那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太重,以至于我们根本背负不了自己的软弱和罪恶,也无法交付自己。说起来,基督徒每一天都在赞美神,都能管好自己,也会热心助人......可我们很难做到完全接纳他人,更不要说去接纳一个罪行累累的人。偶尔有人得罪了自己,不会计较?还是念念不忘记恨在心?我们能够宽恕自己的敌人吗?我认真想过,这些我自己也完全做不到,还要时常提醒自己忍耐、谦卑,克服自己的高傲。

肖似天主的目标太难了,只有耶稣完美地做到了。到底我能够达到何种程度,我不清楚。我理想中的基督徒是一个被自己的软弱不断绊倒不断爬起、艰难走向天主的人,直到他此生生命的尽头。

 2 ) 爱与宽恕

“一个人向你告解说他在圣酒中投了毒,你还会出去作弥撒吗?(作弥撒要喝圣酒)” “耶稣不够人性化,他太过肯定了,天堂,来世,他确信这些事的绝对存在。” “sitting in my room,sweating. I turn to him for help. I seen a naked man… Utterly desirable. I turn to him for help and he just makes it worse. up there in my room… That's my Gethsemane(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的地方)” 最后,虽然一些人留了下来,但没人接受他的圣餐,只有那个“他没有去救”的女孩接受并与他相拥恸哭。这一刻神父似乎得到了救赎。 神父在世俗下的救赎与自我救赎,他被围困在信仰与欲望中。他首先要肯定自己。“自问无罪者,投石砸之”,何况这不是一种罪! 天主教的本质是什么?是所谓圣经上规定的教条,还是人性的爱与宽恕。 道德首先应该尊重和保护人的意志和自由,现代世界还存在多少的伪道德啊!

 3 ) 爱与信仰

#BFI 影片偏向现实主义的风格,自我与信仰间的撕扯张力非常强。男主演的非常好,每个神父的身份设定也非常有特点,老中青三代不同的看法,还有信仰之下爱的讨论都很不错。中年神父最后冲着走出教堂的人大喊“你们算什么天主教徒”时,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感觉齐克果的宗教思想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强的展示。

视觉上,室内的大量运动镜头能看出导演的调度能力,正反打对于景别的切换也非常棒,特写镜头展现的情绪变化,俯拍表现出的压迫感都非常契合剧情。最喜欢的肯定还是男主迷茫时祈祷与女孩母亲回家那里的交叉剪辑,展现神迹的同时又凸显紧张。

听觉上也是比较喜欢,前期的偏向电子乐的配乐总让我想起阿基多,在写实风格下透着一股诡异的恐怖片气质,后期则多使用圣歌,也是偏向于男主内心纠结和后续礼拜现场的基调。几次紧张感十足的强节奏鼓点使用非常好,尤其祈祷神迹那场戏,结合火警报警器的响声让紧张感又提高了不少。

不喜欢的是环绕镜头展现的诗意感,可以看出是为了中和一些丧丧的气质,但感觉对于爱还是“纯粹”些更好,其中那段回忆的场景感觉更是多余。不过影片中地狱梗是真的多,感觉做为中和还挺不错的。

 4 ) 要信仰?还是要自我?

盖瑞作为一名神父他钟爱自己的身份,神职责任和圣洁光环在他身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徒们更是这样认为,一开始他对马修神父和修女两情相悦的举动很是不满,可是他也是矛盾的因为他是个gay这本来就违背了教规,何况他是个神父忍耐不住的他,只好去酒吧寻找一夜情,可能他认为这是唯一解决了寂寞又不会被发现的方式,可这个一夜情人格雷汉姆却爱上了他,这应该是他没有想到的,格雷汉姆第一晚就告诉他自己是教徒,可是盖瑞什么都没说直到被撞见才解开了这个疑问~之后的各种反常行为都在掩饰自己是个gay,盖瑞真的好累我也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神父怎么样才能出柜,明明也喜欢格雷汉姆在遇到两难时,会找他倾诉拥吻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当格雷汉姆说出iloveyou时,他发自内心的笑了他感觉到了幸福,尽管每次都在神职和爱人之间徘徊。还有小女孩的乱伦父亲,因为自己的神职身份,他不能多说什么只能做到自己该做的~警告~求小女孩来跟他谈谈,在神像面前一边又一遍的歇斯底里,怒吼而流泪的默默祈祷,反过来被小女孩的母亲责备下地狱……说与不说都是错,一边是神职责任一边是良心谴责,换作我们不一定比他做的更好,而后盖瑞偷情事情被曝光,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唾弃他,避开他,因为他玷污了教堂,神像,甚至是神本身,连盖瑞也觉得自己错了企图自杀……还有主教小教堂的神父等人,都映射出宗教与人性之间的许多问题丑恶嘴脸,但我很庆幸他能有马修这么好的一个心灵导师和朋友,纠正他的思想让他走出来~马修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父,他了解人性从人性出发思考问题,不会以宗教的名义,泯灭人性来掩盖自身肮脏的思想~假设盖瑞不是神父,他就可以立即阻止变态父亲,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舆论压力了,最后小女孩的拥抱真的很感人,他和她真正的理解彼此。男主帅到爆,演技派。

 5 ) 不得圆满

    很喜欢这部电影,还写了一篇东西当作马克思主义什么什么课的作业交上去。其中的第一部分是对影片的一些描述,搬过来用,就不重新写了。



   在天主教的神学院中,在你即将成为一名神父的时候,一定会有人问你这个问题。“如果有人向你告解,说他在祭酒中下了毒,你仍去做弥撒吗?” 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你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会毫不迟疑地去做弥撒、为他们祈祷,然后端起酒杯喝下毒酒,因为我们都有牺牲之心。”事实上,如果你遵守天主教的教义和戒律,这是你唯一的选择,不仅仅因为你的牺牲之心,同样因为“保守秘密”的戒律。因为两千年前犹大的故事,告密在基督徒心目中是最大、最不可饶恕的罪恶。是的,如果你告诉别人,“祭酒中有毒,如果我喝了我就必须得死,可是我还想为你们服务……”,当然不会有人再要求你去喝毒酒,你可以不死,但是承受告密者的耻辱可能比死还要难受。特别是在注重保障个人隐私的今天,如果神父把告解者的对上帝说的话公之于众,神父将失去人们的信任。所以死是唯一的选择!

   对优秀的神父来说,死他一个有什么关系?如果将要喝毒酒的不是他本人,而是别的什么人呢?我们把情况设想得极端一点,有一个叫玛丽娅的十四岁的女孩,长期遭受亲生父亲的性虐待,但是她不敢跟妈妈讲,因为爱她的妈妈毫无疑问不能接受,当然,她也不会跟同学或者老师讲这件事。因而玛丽娅总是处于恐惧、矛盾而又绝望的状态中。有一天,她到教堂告解,向神父盖瑞倾吐心事,并让他保守秘密。神父非常愿意帮助她,可是玛丽娅的父亲偏执顽固,对教会不屑一顾。的确,天主教的教义中没有惩罚、威胁,而且根据戒律,神父不会让任何别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按照教科书,盖瑞所能做的就只有道德引导。Moral guiding,moral guiding,玛丽娅仍然在受侵害,并且因此患上了癫痫症。其间,盖瑞无数次遇见玛丽娅的母亲和老师,他也曾拨通儿童保护中心的电话,只要他讲出来,讲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玛丽娅的苦难就可以终结了。作为一个神父,盖瑞有义务去拯救别人,特别是儿童,但是如果他那样救了别人,他就违背了戒律,他将不再是神父,甚至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徒。这就是神父的困境。

   上面的故事取材于安东妮娅•柏德的电影《神父》,电影中还给我们出了另一个难题,“如果神父犯了错怎么办”。盖瑞是一个年轻、充满热情而又富于同情心的神父,同时他也是一个同性恋。在一次和“恋人”约会的时候,被警察带走。五十年前,英国警察因为同样的原因带走了数学家图灵并毁掉了他在英国的生活,现在他们在相同的地方犯了相同的错误。媒体迅速将同性恋神父的名字告诉了他们能及的每一个人。根据圣经的描述,神父要保持单身,并且不能把男人像女人一样放在床上。毫无疑问,作为天主教徒,盖瑞犯了错,但是他想继续做神父,他愿意忏悔。那么教会和民众是否应该原谅他呢?这看起来是显然的,为什么神父可以为其他犯了错的人真心祈祷,同样作为基督的信徒,民众怎么就不能像神父对待他们一样对待神父呢?而教会,理所当然应该了解这一点,但是盖瑞违反了章程,教会是应该顶着藏污纳垢的职责对盖瑞施以仁爱和宽容,还是应当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将盖瑞扫地出门呢?这是教会和民众的困境。

http://toppi.blogbus.com/logs/2005/12/1664677.html

 6 ) 真实的挣扎

电影最后一幕,众人虽然在弥撒仪式上留了下来,但没人愿意在神父Greg的手上领圣体,只有曾对Greg做过忏悔、被父亲侵犯的女孩Lisa走到他面前。Greg有些迟疑,拿着圣体圆饼的手稍稍举起,还往回缩了一下。仪式完毕后,Greg眼中噙着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伏在Lisa的肩膀上痛苦、抽泣…

感谢字幕组的辛勤工作,让我们能重新高质量地欣赏到这部上世纪90年代的佳作。该片探讨的宗教和同志主题现在并不鲜见,《天佑鲍比》和《闪亮的日子》等都可称这方面的佳作。不过这部电影制作播出的年代是1994,主人公还是相对保守的天主教神职人员,而且制作方是更加主流的BBC。

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人物,Greg Pilkington是一名年轻、有抱负的神父,希望来到新的教区后有所作为。教务工作的不顺,对需要受助者的爱莫能助的苦闷,使他在夜幕中寻找疏解,但最重要的原因仍是内心的渴望。他对信仰是虔诚的,对教规和承诺亦心存敬畏。做弥撒时他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迎合教众;知晓女孩Lisa的遭遇而无力帮助时,他跪在耶稣受难像前痛苦的祷告;被媒体曝光、逐出教区后,他仍为教会和教规辩护,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过犯。简而言之,他的信仰是真实的,他的欲望也是真实的,他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也是真实的。

电影在神父Matthew Thomas的身上着墨不少。开头给人的印象不怎样像个正统的神父,教区主角还还玩笑说卡扎菲都比他Orthodox(英国人的幽默)。不过在Greg需要时,他给予了最坚定的帮助。片中他是宗教自由主义观点的代言人;不墨守成规、屈服于权威的改革者;甚至是他教导Greg走出自我否定的思维。其演员Tom Wilkinson还真是个老戏骨。

演员、镜头很棒,音效和配乐也很出色,值得一看。

 短评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你的信仰和感情相悖而自己夹在信仰与这个矛盾中找不到出路。教徒自己才是最难以跨过的一道坎,缘由那根深蒂固的所谓“信仰”,基督教最大限度地尊崇人性,也最大限度地扼杀人性;神的爱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很明白他,也很懂他,Priests,爱神真的很不容易。先学会爱自己吧。

7分钟前
  • 推荐

足够入选我最喜爱的同志电影二十佳,探讨深刻严肃,最后的恸哭直指人心。自爱,自我认同,才能被接纳。而胆敢以《圣经》质疑性向为原罪之人,谁又敢在投石前,坦言自己无罪呢?沉静隐忍,却张弛有度的一部电影。

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看到这片居然是TIFF的某年票选奖,补课了一下。其实这是宗教世俗化的困境,如果只是人类臆想了上帝,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的世俗化是难免的,如果上帝真的创造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又能容忍他的子民有独立的思想进化嘛。 无论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天主教都如履薄冰。 此片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10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最伟大的爱是宽恕。片中关于教义的辩论几近佛学之无概念智慧。丽萨对格雷神父的认同并非完全出自感恩,更多是来自于对加诸在特异群体的伤害同体感受上,即“推己及人”。谁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也许下一个需要被宽恕的人就是自己!

11分钟前
  • 一实
  • 力荐

大众(基督教徒)对同性恋排斥的苦情片子,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呼唤爱的教会、世界不可以对同性恋宽容,它很邪恶吗?它是正当的爱,正当的性,我不明白邪恶在哪里。它违反自然吗?那神都是违反自然的,神不会死呢。做gay好难。

15分钟前
  • w
  • 推荐

Failed to see what he's done wrong, other than he's being a Catholic .

16分钟前
  • sarah🇺🇦
  • 推荐

好压抑啊……主题很值得探讨,可是我总觉得叙事能更好些的。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吧。

20分钟前
  • 潜入深水的鬼魂
  • 推荐

我想这是我所看过的最优秀的同志认同类电影,生活需要勇气,选择需要勇气,面对更需要。片中的压抑与控诉令人动容。

24分钟前
  • Enchanted Land
  • 力荐

3.5 神父在房间流着泪对峙上帝,蒙太奇闪过女孩的家,堪称一种“人为的奇迹”,也正是由于当事者的不知情,这份质问也足以视为神父对独身(celibacy)为代表的宗教“贡献”一次微弱的动摇,与后面Matthew在教堂对野心者(careerists)、伪君子和伪善者发出呐喊的心境是相同的,宗教成为权力者蒙蔽大众的手段,但神父对纯粹的宗教保持着信仰和憧憬,这自然是矛盾的——如果说神父的身份在其间被撕裂探讨出了一些东西的话,那应该是对生活的勇气和包容。

28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非常真实的感觉。一个正经一丝不苟的年轻神父来到一个贫穷的有原住民的街区,发现自己信仰的一切都在慢慢崩塌,包括他自己。他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搬走。这片子的主角其实我觉得更加是Matthew,他才是看的明白的那一个,前面的神父为教会贡献了一生最后被裁,跟Gregg说还能走还年轻的时候就早点离开。Matthew各种鼓励开导Gregg,从一个季节鼓励到另外一个季节。他俩联合起来戏弄那个老神父的场景简直了啊。Love and Compassion,如果这都没有,那这是个什么可怕的信仰。最后没有欢喜的大团圆,在心灵的苦难挣扎中,能遇到Matthew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幸运,也许是上帝帮助Gregg来到了这个教区,遇到了温暖的Matthew,一个有爱爱所有人看懂生活爱生活有智慧的真正的人。

31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7.5他就站在我对面 来向神祷告 面带虔诚 衣冠楚楚 可我知道 柔软的眼光里尽是虚情假意 可以猜想他回到家关上房门后的事情:裸体遛鸟 、使坏弄脏、虐待宠物 、变装偷窥 等等 或更变态更恶心…… 他的祷告我只字未听 内心已屏蔽虚伪的声音 祷告完毕 我亲吻了他的额头 他看起来神采奕奕 眼神中丝毫没有乱伦滥交的迹象 你觉得神会宽恕你吗?我问 没有应答 四下无人 我只看见圣水池中的自己

35分钟前
  • 之晨
  • 还行

幸好几次遇到自杀碟,否则我可能只浅薄地对神父同性恋猎奇;幸好没有在最迷恋LinusRoache的时候看到这部片子,否则我可能只浅薄地迷失在他的眼睛里。他对着十字架迷失痛哭怀疑愤恨:你万能,你不会犯错,你怎可体会常人之罪之痛?不能感同身受的你怎可救赎?然而当他踏上圣坛,同样厌恶羞辱他的罪也是他的爱。惟有不完美,才能放下石头敞开流泪的怀抱,得宽容得拯救。只是我们死命摆出手上紧攥石头的姿势,自欺,还欺负人。

38分钟前
  • jagpumpkin
  • 力荐

电影本身拍得比较匠气,可看可不看,但有个片外八卦比较有趣。当年韦恩斯坦为了宣传此片,点映时请了一群牧师去看,想让这些人被激怒后公开批评这个片子,以吸引外界眼球。没想到最后也没人说什么。

42分钟前
  • Marni
  • 还行

20多年前同志片,竟然拍的如此深度。最终女孩走向被教徒抛弃的同志神父,好美,好勇敢,在那一刻,那是多么感人的心心相惜和尊重啊!时代观念的改变,需要那些敢于走出大众想法的人。还有神父好帅!

45分钟前
  • helloliu
  • 力荐

还以为我找到的片名Logo为「il Prete」、时长102分37秒、有意大利语对白的资源不是这部电影,结果还真是。可惜,片子内容涉及太多宗教讨论,导致越渐失去观影兴趣,最后还是选择草草地大概浏览后面的部分。--导演安东尼娅剪掉了片中莱纳斯·罗彻臀部裸露的片断,以保证该片在美国发行时能得到R的评级。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BFI 影片偏向现实主义,自我与信仰间的撕扯张力非常强。老中青三代神父不同看法下对爱的讨论都很不错。中年神父最后冲着走出教堂的人大喊“你们算什么天主教徒”时,让我感觉齐克果的宗教思想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强的展示。室内的大量运动镜头能看出导演的调度能力,特写镜头展现的情绪变化,俯拍表现出的压迫感都非常契合剧情。最喜欢的肯定还是男主迷茫时祈祷与女孩母亲回家那里的交叉剪辑,展现神迹的同时又凸显紧张。配乐上前期的偏向电子乐的配乐总让我想起阿基多,在写实风格下透着一股诡异的恐怖片气质,后期则多使用圣歌,也是偏向于男主内心纠结和后续礼拜现场的基调。几次紧张感十足的强节奏鼓点使用非常好,尤其祈祷神迹那场戏,结合火警报警器的响声让紧张感又提高了不少。不喜欢的是环绕镜头展现的诗意感。回忆那段剪辑不咋喜欢。

48分钟前
  • 还行

所看過影片中對宗教與同志探討最深刻的一部,以神父的角度出發,對宗教對同志的惡意提出質疑,釋以大愛,佐以自愛。尤其喜歡本片的剪輯,充滿戲劇衝突與爆發力,而Linus Roache的演技與魅力在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經歷了壓抑與矛盾之後,結尾的一哭如此令人動容,為勇氣鼓掌,為理解高歌。

52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矛盾的人生,后劲大,回味强

55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力荐

意识和信仰都是洗脑的结果,不断的去压抑自己的本性,为了迎合信仰,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所谓的对与错,即使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同志神父这两个身份确实反差巨大,电影给了一个相当人性的结果,却依旧是个悲剧,总觉得人应该顺应自己的内心和渴望,而不是被社会意识形态打压。★★★★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本片的伟大之处在那个充满歧视的年代启迪人们深思,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是严格的教条主义,还是爱与宽容(for all men)?在今天的时代背景看来,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悲剧,神父失去大的是虚假的尊重,却收获自我的救赎与重生。 @2017-01-22 23:24:31

58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