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蛋英国史

欧美剧英国2018

主演:戴安·摩根

导演:Lorry Powles

播放地址

 剧照

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2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3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4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5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6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3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4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5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6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7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8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19扯蛋英国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1:17

详细剧情

节目跟随无知的主持人Philomena Cunk追溯英国历史,看她如何扯蛋和胡诌历史。Philomena Cunk是个虚拟的纪录片主持人,由Diane Morgan扮演

 长篇影评

 1 ) 第二集

15th Century

Hampton Court(汉普顿宫)

the Tudor Dynasty

Henry of eight

the Church of England

Queen Mary-不容忍异教

Queen Elizabeth

Shakespeare

航海时代开启

-Sir Walter Raleigh

-potato

-Drake 据知是在麦哲伦之后第二轮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

-Spanish attack 最后英国胜利了

King James 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克伦威尔和内战,国王被处决

the Plague of England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寻找到女巫然后处死

牛顿~牛顿定律

1776.7.4 美国独立战争

海军中将Lord Horatio Nelson-Napoleon Cumberbatch(the Battle of Trafalgar)

 2 ) 跟腐国人学习如何优雅地自黑

我会探索古人类如何进化成Ed Sheeran.

“政府当初为什么要开办BBC呢,这是不是政府犯下的一个愚蠢错误,就像英国脱欧那样”。

“维多利亚女王的离世正好伴随着影像的发明,得以让全英国人观赏她的葬礼,不过遗憾的是她自己看不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虽然我也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把时代装进棺材里的。”

“丘吉尔的演讲鼓舞人心,且能撩起人的欲望”。

©《扯蛋英国史》,咳咳丘吉尔被玩坏2333

主持人小姐姐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全程一本正经地胡说英国史,以及戏涮历史名人和各个领域权威教授。

就有了这部好像在侃英国史,其实在扯蛋的BBC出品、伪纪录片喜剧《扯蛋英国史》

但凡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女王、工业革命、莎士比亚、福尔摩斯、亚瑟王...放心,各个逃不了被拿出来一黑再黑。

©《扯蛋英国史》,小姐姐黑起莎翁来也很毒

真是应了那句,英国人自黑起来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即使是再严肃的名人和历史,也能拿出来自嘲一番,算得上是腐国人“黑天黑地黑自己”的英式幽默传统了。

01

英式自黑,和政治諷刺劇

1961年,当一位年轻的英国喜剧演员开始在伦敦的舞台上模仿首相时,这几乎是英国人头回看到这样的东西。

在此之前,没有人会在公开场合拿首相开涮。

即使,讽刺艺术一直是英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

16世纪,莎翁就已经写下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威尼斯商人》和《理查三世》;

18世纪,斯威夫特借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的经历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但也是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的50年代,公然拿大人物开涮,不再是什么不能打破的禁忌了。

二战后,美国国务卿曾评论说,“英国失去了帝国地位,但还未找到自己的位置”。

战争结束,大英帝国再也不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瞬间沦为二流国家的衰落,让整个社会环境开始失去对权威的敬重,那些大人物,也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这种背景下,首先成名的,就是以模仿时任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闻名的年轻人彼得·库克

©彼得·库克被誉为“现代讽刺之父”

彼得·库克出身自剑桥脚灯社,他和来自牛津讽刺剧社的几个好友,共同组成了一个专写政治讽刺剧的剧团——

边缘之外(Beyond the Fringe)

©边缘之外剧团

他在舞台上化身装模作样的首相老家伙,把首相可笑的日常展现给大家。

首相开始成了观众们的嘲讽对象。

一次首相本人就坐在台下的演出中,彼得·库克却即兴发挥,加了一句凉风瑟瑟的台词:

我有时间时,喜欢去剧场看四个浮夸的年轻人演出,脸上挂着愚蠢的微笑,装作听懂了他们的笑话。

就是它的犀利和可笑,让这部叫做《边缘之外》的同名戏剧,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风靡整个英伦三岛。

彼得·库克甚至带着剧团,开始了去大洋彼岸的美国巡演。

©演出时的边缘之外剧团

而在英国国内,因为它的巨大影响,催生出了一系列模仿它而出现的舞台或电视戏剧。

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当属62年开始在BBC播出的《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那一周)。

仍然是把矛头对准了政治公众人物,仍然模仿/致敬/抄袭了很多彼得·库克的段子。

总之,这两部的成功,带起了整个60年代英国讽刺剧热潮。

从此之后,戏剧舞台和电视荧幕上,就再没有什么大人物是不能拿出来开涮的。

所以,你看到80年代《是,大臣》、《是,首相》系列风靡全国,经久不衰。

©《是,大臣》中嘲讽外交部

不仅是普通观众爱它,据说每次电视台播放,下院就没人了,因为都跑去追剧了。

就连“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本人都爱到为它写了个短篇,跑去客串了一集。

看到《黑镜》里第一集就是恶搞首相和猪需要直播羞羞,来救王室成员;

©《黑镜》里被黑到没眼看的首相

或是《权力的猴戏》里拿英国脱欧、特朗普竞选来戏耍一番,就都不会感到奇怪。

毕竟,这绝对算得上是英式自黑多年来的优良传统。

02

小人物的自嘲,和冷度幽默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憨豆先生有过一段表演。

他一边弹琴,一边摆弄手机,间或打个喷嚏,这种小人物式的自嘲幽默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憨豆先生

《纽约时报》的记者斯坦利评论说:

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会像英国这样,在10亿观众面前来一番自嘲。要知道,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显出愚蠢可笑的样子是需要勇气的。

《是,大臣》里,首相自嘲英式没落说:

可不是,从世界局势来看,外交部可有可无,我们(英国)又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美军导弹基地罢了。

如果连大人物都是这样反英雄主义的,那英国银幕上的小人物呢。

60年代的讽刺热潮里,受彼得·库克和他的“边缘之外”影响——

同样是出身剑桥脚灯社和牛津讽刺剧社的6人喜剧团体,巨蟒剧团(Monty Python)横空出世。

©巨蟒剧团,被誉为“喜剧届的披头士”

他们带来的经典《飞翔的马戏团》走了和政治讽刺的彼得·库克并不一样的路线。

6个毕业于剑桥、牛津或医学、或法学的高材生,在里面分饰各个角色。

而那些角色从主妇、店员、流浪汉,到主持人、医生和警察,几乎对整个社会无所不包。

或展示缺点、调侃失败,或制造窘境、演绎尴尬,反正,那些性格古怪又单纯的小人物,成了银幕上的幽默来源。

他们调侃王室、嘲讽名人,也展示自己的缺点和窘境,自嘲便成了终极目的。

©《飞翔的马戏团》调侃警察

英国人似乎一直有着一种颇具冷感的幽默文化。

美国人的幽默是热闹的、趣味的、充满着乐观精神的;

而英国人呢,幽默常常来自自我揶揄、挖苦和自嘲,就像他们的天气一样,充满了一种阴翳感。

所以有个词,就叫做British Cold Nature,我觉得用来形容他们的幽默文化也刚刚好。

巨蟒之后,约翰·克里斯在70年代编剧了经典的情景喜剧《弗尔蒂旅馆》,同样是这种小人物的冷度幽默典范。

©《弗尔蒂旅馆》旅馆的四个人

市侩、怕老婆的旅馆主人,爱唠叨的女主人,经常搅进倒霉事的侍者,各种各样的客人,一起卷进无数窘境,贡献了无数尴尬笑点。

80年代笨拙的《黑爵士》,将法、德国人一起带跑偏的《法国小馆儿》;90年代恶搞自黑的《笑料一火车》;

再到新世纪后,孤僻古怪的《布莱克书店》、将尴尬美学发挥到至高境界的《办公室笑云》、自黑到没有下限的《小不列颠》。

©《布莱克书店》自黑

©《小不列颠》讽刺广告

这里面的腐国人,往往就是在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嘲讽生活与自我嘲讽。

他们不吝于展示自己最庸常的无奈与尴尬,或喋喋不休着蔫坏儿抖包袱,或冷艳十足藐视一切庸常规则。

没有“美国梦”式的志向、勇气和决心,也便没有了庸俗,只剩清冷难忘的讽刺诗。

理解了这个谱系上的喜剧,基本上也就懂得了腐国人的深层性格和内心。

有人说,他们自嘲式冷幽默的背后,是英国的岛国环境、森严社会,是阴霾和封闭。

一方面是这样。

另一面,就像《扯蛋英国史》里面,对英国历史和名人的胡扯调侃背后,我看到的,是他们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自信和豁达。

©《扯蛋英国史》

自黑,和自信常常一体两面。

自嘲式幽默的背后,其实自然也是英国人那种不迷信权力和规矩,随时保持自省和思考的迷人特质。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3 ) 评论

18世纪,斯威夫特借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的经历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但也是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的50年代,公然拿大人物开涮,不再是什么不能打破的禁忌了。

二战后,美国国务卿曾评论说,“英国失去了帝国地位,但还未找到自己的位置”。

战争结束,大英帝国再也不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瞬间沦为二流国家的衰落,让整个社会环境开始失去对权威的敬重,那些大人物,也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这种背景下,首先成名的,就是以模仿时任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闻名的年轻人彼得·库克。

 4 ) 主持人未成年

Cunk跟各位专家的对话完美再现了我跟我儿子之间对话的气氛与腔调。Cunk一脸欠揍的表情,问的问题把无知和傲慢暴露无遗。也很像一些VC在不懂装懂时的样子。搞笑。不过,为了知识点去看的,收获不大,至少,这种对话态度太喧宾夺主,我作为观众,英国历史的内容没记住什么。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5 ) 『有趣纪录片冲冲冲』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作为一个英音学习者,BBC出的搞笑纪录片真是永远的神,这部纪录片从宇宙大爆炸一直讲到此时此刻,除了需要努力不被带跑偏才能学到的正经英国历史,还能顺便了解很多英语里的巧合和“谐音梗”。

这是最从容的一位教授了

当然,也了解到了BBC《疯狂漆画》,这是每集正片吗啊哈哈哈哈哈哈。

把历史和独特文化以有趣又亲民的方式向大众宣传,这好像是现在很流行的国家教育形式,最起码我们一直都是。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从《上新了故宫》到《中国诗词大会》。能有幸看到这么多制作精细,立意深远的各国记录大片真的太感动了。

话说这张图真的是要笑死我

 6 ) 永远会为BBC打call

英国人拍纪录片真的很有一手,敢于自黑,敢于面对历史。真正的剧本纵使写了各种低俗的笑话,却还是能从中发掘出意义。历史的回顾是为了英国在脱欧的时间点更加明确自己是谁,它挺住了Roman,viking的入侵,看到了Elizabeth,Victoria下的辉煌,自然也会度过当下的迷茫。就为了这个出发点也值得满分。以及被采访的那些教授真的不容易了,一个个生无可恋的表情也是一大乐趣。真希望这部剧能拍个几十集。放一些我最爱的截图

 短评

查了会儿Cunk,想着是什么粗口的集萃,结果,是女主持人的姓氏哼。一开始看她胡扯,总被带跑节奏,看到最后发现砖家终于莞尔一笑,熏疼大家一本正经得如此艰辛,哈哈。Get到笑点后,会在荒唐中找到许多自黑的坦然、忧虑以及被忧虑包裹的更大坦然。最精华的是Camelot,黄炸!

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梗多如狗,笑出鸡叫。我只有两个问题:1.学者们是怎么忍住不把主持人打死的;2.每集必提的《疯狂漆画》到底好看吗?

10分钟前
  • 子酉
  • 力荐

教授们心态就是稳啊,黑死病那个段子回答真是机智哈哈哈。表白最最可爱正经的Ashley Jackson教授!

15分钟前
  • 力荐

扯蛋的最高境界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且让你心服口服的那种!

18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一本正经的插科打诨。采访part是全剧最佳,尬出新境界的那种!

21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第一集,我非常非常清晰的记住了Camelot……

23分钟前
  • Eleanor
  • 力荐

太好玩了,BBC搞得了高大上,也做得了恶搞自黑,想象一下CCTV做一个不正经的纪录片自黑一把,做一个《扯蛋中国史》该多好玩啊,可惜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大概这部分功能不自觉的放在了古装剧里了吧。

25分钟前
  • 两生花
  • 力荐

要问我有多喜欢这剧 就要看KingArthur 究竟came 多少了

30分钟前
  • YiQiao
  • 力荐

承接Cunk on 莎翁/圣诞的气质,Diane Morgan继续一本正经的扯蛋、乱提问以及瞎说,一口气有五集看太幸福!佩服节目里受访的嘉宾和她一边正襟危坐一边面不改色的讲着段子绝不笑场。最好笑是ep4BBC官方自黑,回顾广播史,顺带说自己“烂片制造机”;坐等回归,希望下季恶搞瞎说Meghan Markle~

3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亮点是想看brush strokes了

36分钟前
  • n u
  • 还行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哈哈哈哈,Camelot这下没人会忘记怎么拼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0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为什么他们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埋在地下,是怕被人偷走吗?”“不是,以前是都是在地上的,只是我们找到的时候是埋在在地下,我们考古学家要靠自己把它们挖出来”“噢😯”哈哈哈哈哈哈神经病啊!依然推荐电波字幕组翻译的……(上面那段是我自己凭记忆瞎比伯翻译的)

41分钟前
  • Caraway
  • 推荐

谁说BBC都是高大上,它污起来,节操也能碎一地……

45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第一集看的特别辛苦,后来习惯了这个风格以后稍微好了一点。

49分钟前
  • 岚君
  • 还行

哈哈哈哈哈哈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列颠真是个谜一样的国度

51分钟前
  • 🪩
  • 推荐

哈哈哈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我喜欢!女主真谈话终结者。。

52分钟前
  • Pitamakan
  • 力荐

看着女主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去问一些关于严肃历史的无厘头问题,这本身就很有趣呢!

54分钟前
  • 大威天龙
  • 推荐

blur首相!哈哈哈哈好玩

59分钟前
  • Jettatore6
  • 推荐

这系列居然还出了剧集版,比特别集还搞笑,由于加入了一些真的历史,以至于看着主持人一本正经的胡扯,常常会差点就信了她的话,采访时完全不管对方说的是什么,一个劲的按照自己胡扯的方向问最好笑,看来可以再出几个系列,弄个胡扯宇宙

1小时前
  • 周府真
  • 力荐

四星,但是看到我的老师也在里面一本正经的跟着扯,我决定给满分了!

1小时前
  • WiT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