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2011)

剧情片内地2011

主演:王千源  秦海璐  张申英  国永振  田雨    

导演:张猛    

播放地址

 剧照

钢的琴(2011) 剧照 NO.1钢的琴(2011) 剧照 NO.2钢的琴(2011) 剧照 NO.3钢的琴(2011) 剧照 NO.4钢的琴(2011) 剧照 NO.5钢的琴(2011) 剧照 NO.6钢的琴(2011) 剧照 NO.13钢的琴(2011) 剧照 NO.14钢的琴(2011) 剧照 NO.15钢的琴(2011) 剧照 NO.16钢的琴(2011) 剧照 NO.17钢的琴(2011) 剧照 NO.18钢的琴(2011) 剧照 NO.19钢的琴(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1:18

详细剧情

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某重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如今小菊光鲜回归,不仅要与桂林离婚,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为了得到女儿,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

 长篇影评

 1 ) 很棒的国产片

影片有浓厚的苏俄怀旧风格,而且每一个转场都有音乐过度,镜头也很文艺。在国产电影里也算的上市良心之作。据说这是王千源称帝之作,确实电影本身很有味道,不是硬菜,值得细品,难得的片。
这是隶属小人物的故事,但却深谙大时代的变迁。本片以钢琴为媒介,将现实主义的压抑与浪漫主义的文艺,巧融一体,荒诞的黑色幽默中呼之欲出的是梦想的坚韧,而与之中电影所寄予的情怀不仅饱涵以友情的羁绊,更令人动容于那父爱的伟岸。
看完着实被感动到一把,虽然我一点也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变故以及它带来的影响,但导演硬是能以一种朴实而有趣的方式吸引我一直认真看下去。在我看来,我看的下去的,能够触动我的就是我喜欢的好片。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王千源的电影,真的很棒的一个演员。

 2 ) 技术层面浅谈《钢的琴》的优点与需提高之处

小谈《钢的琴》影片优点和不足
看到这部电影,会让人想起爸爸妈妈姥姥姥爷
看到这部电影,会让人想起爸爸妈妈姥姥姥爷



一.《钢的琴》是部好电影,他好在哪?
1.题材优势——小中见大
一个电影从无到有,在创作的过程中,题材的选取是最为首要的任务。《钢的琴》在题材选取上就初步奠定了影片的成功。

一个故事,尤其是公映的叙事剧情片,其题材往往包含在两个层面。其一是主要事件,也就是常说的“故事核”或者说是“梁子”。说白了,就是用一句话讲明白电影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钢的琴》故事核非常简单,就是一个下岗工人父亲为了能监护女儿,想方设法拉着朋友们制造钢琴的故事。

尽管故事简单,但是却较为巧妙。在故事核心选取上,这首先是一个亲情的故事,同时还包含了家庭观念、友谊、甚至是信仰。这些都是最大众化的情感,是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并且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的内容。

而主角在整个故事中的动力是父爱,这本身即讨巧,又很具有说服力。不论什么剧情,只要沾上父爱两字,就为影片营造了不容置疑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无论是对于剧中人物的动机和行为,还是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可都是成立的。

而在影片的故事背景上,《钢的琴》更具有超越电影的社会性和历史感优势。那就是影片选取的“下岗工人”群体以及“东北工业基地”背景。不仅填补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公映也就是“地上”电影的题材空白。更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

下岗工人这一群体在当下观众中并不陌生,因为下岗潮不过发生了十余年时间,数千万的当事人乃至近亿的家庭仍然生活在当下的中国,这不知不觉就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更何况,下岗工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贫穷而无辜,恰好符合了观众心中同情弱者的思维习惯,使这部影片很容易讨好观众。

此外,影片在大背景和小事件的连接上也较为成功。由小见大,一个父亲,一组朋友,巧妙的把数千万下岗职工的生活状态和东北工业基地当下的生活状况展现出来。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单纯依靠大概念夺人耳目。这种自然合理,使得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就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2风格——苦中作乐的草根情绪
在风格上,《钢的琴》也是较为成功的,在这部影片中,创作者选取了在大悲情环境下夹杂喜剧化处理的杂糅式生活流。纯悲剧一来难写,二来容易陷入你剁手我就自毁双目你再死光全家的“比惨”死结。而纯喜剧则容易走直奔下三路的闹剧路数。换句话说,也就是讲述剧中主人公们苦中作乐的草根情绪。

实际上,苦中作乐也是大众电影的万用法宝,喜剧化的情节以及角色语言便于故事展开,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利于角色的表演和发挥,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而悲伤的情绪最容易煽动观众的眼泪,使电影能够感人。

更重要的是,尤其是作为一部面向中国当下观众的电影,中国人无论所处的社会阶层、家庭收入的差异,几乎都活得欠缺尊严、神经兮兮、充满伤痕。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其实也正是大多数国人面对身边环境时所采取的价值观态度。一部和最广大观众价值观一致的电影,只要不出其他大毛病,至少不会是一部坏电影。

3.叙事结构——经典和类型化的叙事结构
尽管影片有着一个较为沉重和庞大的背景,但是其实使用的是一个常见的叙事结构。即创作者将陈桂林作为核心角色,用其凝结了其他配角,来共同达成制造一架钢琴的目标。

这一结构较为常见,也是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惯,追根溯源,这其实是对古典传说中英雄获得诸神帮助而完成使命的经典叙事模式的发展和传承。在近些年国内外广受好评的温情电影中经常使用这一结构。尤其是美国那些市场反应热烈的商业剧情片。从这角度来说导演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除此以外,创作者为了防止故事单一叙事枯燥,则加出了一条孩子母亲对孩子的抢夺来为角色施加压力制造困难,更铺设出一个背景即政府要炸毁两根烟筒的一条线索来增加影片的群体性和时代感。

影片的叙事容量不多不少,与一百分钟左右的标片容量较为合适。
4.人物——塑造较为丰满真实
应该说,观众能否记住一部电影,或者说喜欢一部电影,其人物是否出彩十分重要,尤其是本片这种讲述小人物的状态,饱含温情的影片。应该说,《钢的琴》在人物塑造上也还算成功。主角陈桂林的形象较为丰满,其周边的角色也基本勾勒出了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群体的生活状态。至少让人觉得角色是活的。

而配角们各自也有着各自的职业,苦恼,这也增加了整体角色的厚度,让观众认可了角色的丰满程度,而不是浮在影片表面之上。角色们方言的使用也是影片的一个特色,东北方言本身就有着喜剧性,影片中生活化的桥段更为影片的贴近民间贡献不小,也就是所谓接地气、亲民。

应该说,钢的琴的角色塑造基本是合格的.
4.视听语言——运用基本得当
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一部投资不大的小成本电影,其视听语言运用无疑为影片增色不少,还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的。

首先是单幅的画面美感。场景选取虽然看似生活化,但是却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静态画面的构图应该能看出摄影和导演是经过反复斟酌和商榷的。镜头中人物站位、运动也符合了平面美学的原理,构图本身充满了美感,这在国产电影中应该说是较为精细的。

《钢的琴》对于音乐的使用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其配乐使用的较紧,配乐几乎从片头一直紧紧延续到了片尾。如果说对于配乐是否运用过渡还存在争议,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则是,配乐本身与影片的内容结合的较为合理自然,无论是展现人物状态和情绪,还是展示背景的音乐,基本上都为影片的叙事和人物塑造增色不少。也弥补了影片中一些小的瑕疵。尤其是俄罗斯风格的音乐和经典中文老歌,与环境和剧情连接紧密,本身也具有强烈的表现作用。

《钢的琴》剪辑和摄影也比较成熟,节奏既不快也不慢,和影片的整体风格相适应,镜头画幅也松紧适中,该松的地方为环境流出了足够空间,该紧的地方也不掉节奏。基本没有国内电影一沾文戏就拖沓的毛病。

5.其他有点——态度亲切、表现丰富、处理含蓄
《钢的琴》讨人喜欢的地方,还包括创作者的态度。按照导演自己的话说,这是给工人阶级拍的电影。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尽管角色处境并不如人意,但导演并没有突出刻画其苦难,而是让其保留着不失尊严的态度。影片该煽情的地方煽情,例如影片中一群人歌唱怀念战友。而该收敛的地方也收敛,例如对于陈桂林前妻,前妻的新男人也没有用态度鲜明的批判态势,这就让影片能够贴近角色又不失风度的讲故事。这在中国电影不是猛捧塑造偶像就是瞎踩咕使劲批判的姿态中,也是较为难得的。

影片的表现手段也较为丰富,例如影片开篇的追悼场景,影片中间的追逐场景,收集木板的废墟场景,改造烟筒的长颈鹿,以及接近片尾的舞蹈场景,这些运用较为大胆,也足够丰富,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也突出了导演和影片的个人风格。

此外,创作者在虚实的表现上也比较合理。例如陈桂林捉奸的时候一句“隔壁老王”就用较为含蓄而又不失幽默的交代了情节。虚实结合的较为成功。

二.《钢的琴》还有哪些问题有所欠缺
1.叙事节奏存在前松后紧的硬伤
尽管上文论述了《钢的琴》在叙事上思路较为合理,创作构想也较为合理,但是应该说,在影片成片后,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其中在情节和叙事上问题较为明显。

首先是影片的叙事节奏有一定问题,前松后紧是一个问题。开篇导演光顾着让人物出场,多少有些罗嗦,导致了影片后半段有些太过紧凑,尤其是最后三十分钟情节的压缩太大,甚至出现了场景衔接生硬和不合理的硬伤。例如一场抓胖头女婿,接着接结婚,这就对观众造成了巨大的误导,炸了烟筒和继续开工也缺乏因果铺垫。

尤其重要的是,节奏失衡导致了中心事件——造钢琴被弱化。总片长就那么多,“砸挂”“包袱”多了,自然情节就显得薄弱,也让影片在应该出现的高潮处显得中气不足。
2.叙事线索单一复线累赘
此外,影片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尤其是前妻的戏份过多,但是有没有影响到主线“造琴”,现在有些删之可惜添则不足的味道。

另一个烟筒的线索,在这帮废柴大叔造钢琴事件的背后——两根烟筒的去与留也不太理想。现在影片中的跟烟筒与主线情节的联系太过松散,实际上应该加强烟筒的去留对于角色们内心的触动。导演似乎也是想表述烟筒倒了角色们才继续造钢琴,但是由于铺垫不足,观众对于这种情感也不会太认同。倒不如说本来他们要造琴,后来忽然觉得保住烟筒更重要,烟筒倒了伤心过后才继续造琴这样才能体现出主角们情绪和心态。
其他配角的戏也显得交代不足,最重要的是,那些配角的情节和主要情节无关,就让他们在影片中显得累赘,如果删去影片又单薄了。所以应该增加支线和主线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比如他们抓了胖头女婿强迫那小子造琴之类,观众一看就明白了。
3.角色塑造存在重复
现在角色单个人物基本上问题不多,其合理性、逻辑也没有问题。问题主要是作为群体性角色之间的重叠和欠缺。可以看出,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是交代陈桂林哥们们不同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让一群人活起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地方处理不够。

首先是角色彼此区分不大。换言之,次要角色的人物定位并不太到位。一个人的状态不是设定的,而是依靠其在影片中的表现逆推才能反映的。简单的说,收废铁的头目,被劳改的小偷,窝窝囊囊的二姐夫,他们江湖义气,凶蛮,窝囊应该是各自特征,可这些还仅仅停留在陈桂林等人语言的定位上,并没有通过剧情来展现给观众。

而且角色之间相互的人物关系网也设计的不到位,在这部电影中,男人间的友谊和矛盾其实也是很容易出效果的地方。应该说导演还是明显有意图来交代人物关系。例如陈桂林与王援朝关于女主角的争斗,快手和胖头之间的恩怨,但是这些仅停留在思路阶段,没能在电影中很好落实,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信息的交代手段也没有跟上。有一些场景信息量交代显得单一和累赘。

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物缺乏变化与成长。尽管大家都明白,陈桂林造出钢琴并不能赢得女儿,其他人的生活也还会是老样子,但是观众们总是希望看到角色有所成长的,不一定是精神层面,即使是恩怨的化解,习惯的养成,一句口头禅或者一个小动作这样的细节,也会让故事看起来更丰满。
  
   总之,在人物和情节上,影片还是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整体评价标准

剧情上应该是个三星。人物上是三星半。导演技巧在四星。创作意识在四星半。视听语言在四星半。社会意义和题材选取应该在四星半到五星之间。

总的来说,影片应该属于四星电影,但是考虑到电影之外的东西。给个五星也不为过。
   
   因为这不仅是一部拍给工人阶级的电影,更是拍给每一个在种种困境中坚持活着的中国人的电影。他们既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姥爷小舅子,更是我们自己。 仅此一点,推荐身边的人必看。

 3 ) 追不上时代,也要热情地继续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是阴天。很想立刻给爹妈拨个电话告诉他们我看了一部多么棒的电影,但又突然想起此时正是他俩周日的凌晨四点多,若被叫醒以后也一定不记得我说了什么,只好作罢。或许因为王千源那一点小胡子和一点的倔脾气有几分像年轻时候的爸爸,我入戏太深导致久久缓不过劲来。

影片里的陈桂林,是钢厂的下岗职工,老婆跟了卖假药的跑了,女儿只有小学。为了让喜爱钢琴的女儿能学成钢琴,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他竭尽一切力气招兵买马,来完成女儿的,或是说自己这个梦想。

电影的第一个场景(他们在一场葬礼上的表演)就紧紧地攥牢了我的目光,直到字幕升起的那一刻,我都跟着张猛的镜头回到了我刚出生的那个9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很小的时候,爸爸留校当老师,妈妈在工厂上班,电影里的场景于我太过熟悉,除了大家讲的是诡异的南方方言以外,真的全是回忆。自行车,搪瓷杯,电话机,麻将馆,理发店,都一模一样。

因为妈妈上班很忙,所以外婆和奶奶分别带了我一阵以后,我每天就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的幼儿座里跟着去厂里的幼儿园。由于我拒绝好好午睡好好吃饭,又嗓门特别大喜欢坐在幼儿园门口大哭,还每天都嚷着要一种叫“太阳神”的口服液(我至今还记得这货的味道,就跟王老吉差不多),给幼儿园造成很大困扰,于是我又被转移到了爸爸所在学校的幼儿园,但还是恶行难改,没少挨打。我虽然不喜欢幼儿园,但每天,红色的夕阳映红天边的时候,我提着热水瓶,抱着塑料盆去澡堂子,都是最幸福的时候。我有时候跟着爸爸去男浴室,有时候跟着妈妈去女浴室,过着流氓而快乐的生活。但其实那个时候,生活是很清贫的,每天早上,我都看到爸爸都从铝制饭盒里拿出一分两分五分的钱去买菜。

但过了一阵,工厂经营的不景气席卷到了家乡,妈妈就下岗了。起初每个月还有一些补助,后来也没有了。而那时候家里刚刚搬了新房,负债累累。我第一次看到妈妈哭,和爸爸情绪一次大失控,都是那个时候;而我又到了人生中顽皮的鼎盛时期,4岁的时候我爬上爬下把手摔骨折了。那天发生的事或许我只记得两个瞬间:妈妈看到我变形的手臂一下子就昏了过去;爸爸小心地抱着我跑遍因为周末而关门的各家医院,终于可以拍X光了,他红着眼睛跟我说,“女女你看这个照相机大不大。”现在提起那天的事,爸妈都会笑着互相打趣,说对方真没用,吓成那样。我也跟着笑,但心里却心酸无比,因为那时候遇到那么大一个坎,我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了,却让他们这么操心,自己真的好混蛋啊。

但我很幸运,我的生活没有变成《钢的琴》,爸妈二十多年来虽然吵闹拌嘴却平淡幸福。因为手摔坏得比较离谱,8岁的时候我又动了一次手术把手彻底整好,但有些动到神经,所以一来我听见学校艺术系的哥哥姐姐弹琴心里痒痒,二来也为了让我的手好好复健,妈妈用她炒股赚的第一桶金给我买了钢琴。现在想想她还是很有炒股天赋的,不过可爱的妈妈因为要风雨无阻地陪我学琴练琴,从此洗手不干= =。所以相比小元,我真的太过幸运了;我可以不用做人生最大的选择题,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弹哆来咪。

或许受制于投资,影片的机位显得很少,大多数都是纯水平的移动,加几个垂直移动,或者是纵向拉伸。且为了配合这种机位,在人物超过一个的场景,大家几乎都一字排开,加之戏剧化的台词和时常穿插的歌曲,很有点话剧(舞台剧)的意味。或许视角会有单调感,但我有不同感受:电影荧幕一直给我们二维或是三维的体验(3D的算吗),但时间,这个第四维度的变量,在画面的推移里,竟是给我最大的冲击的。就像时间不管怎样都会推移一样,摄影机也在沿着一个方向匀速前进;就像四季的更迭永远都会进行一样,不论多想被大家保留的烟囱还是化为尘土;就像工厂改革不论如何都在继续进行,不论陈桂林多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还是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就像一个坐标系,x轴就是时间,而影片人物那些上蹿下跳的生活,都是y方向上小小的波澜,一切也无法逆转x轴的推移。这种无奈的感觉深入骨髓,相比画面和声音,对我的冲击是电影最强烈的一部分。

其实这种感觉,说得概念更宏大一些,就是时代的步伐在大跨步向前,需要人们去奋力追赶,有些人追上了,比如小菊嫁给了卖假药的,小元跟了妈妈走;有些人或许追不上,比如其他人。而我们正生在了这个国家的这个时代,一切变化都显得太快,周遭的建筑今天和明天或许就有不同。就拿纽约来对比吧——尽管市长州长总统换得很勤快,但不管街景,还是物价,今天的纽约和一年前的它,似乎丝毫无差。时间走到这里,似乎都放慢了脚步,而倘若你想真的看到些什么不同,或许需要把目光拉近到很具体的人和人之间的故事——相比我们,这里的时间似乎更像是在由人的活动而推进。所以价值观似乎更加转移到人和人、家庭和家庭的关系上,“小团圆”的精神是电影的主流(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只要爱情在,世界塌了又怎样)。倘若《钢的琴》这故事给好莱坞投资商看到,一定被毙,并且改成小元最后看见钢琴,深情地来了一曲,流着泪扑在爸爸的怀里。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不幸。很多事情亲自见证,会比光听长辈或者史书提起要冲击力大得多吧。具体到某句话或者某件事,大概就是贯穿始终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是的,陈桂林召集了各路亲戚朋友,他们都各自身怀本领,拧成一团,才能有激情地开始造钢琴。

如果电影的大主题是这群苦苦追着时代脚步的人,小主题就是陈桂林对小元的父爱了。中国式的父母,不会把这些挂在嘴上,哪怕爱得再深再切,面对面的时候,也是眼神和行为代表一切。电影里的王千源,说过最直白的话,也只不过是“孩子想学,就一定得让她学”了。他对小元的爱,全都融在了那个纸板的无声“钢琴”里,那四处借钱、甚至偷钢琴的“疯狂”行为里,和最后那架凝聚所有人心血的“钢的琴”里。

父爱之于我们,也大抵如斯。爸爸学物理出身,所以以前家里所有的电器活儿都是他包办。换灯泡接保险丝什么的,都是小菜啦,但也有偶尔失手的时候,比如有次一个壁灯坏了,于是爸爸把闸拉掉,捣鼓一个下午终于修好了,还让我全程观看,自豪地各种指点。最后壁灯重新点燃,真是一片光明啊,但,把主卧的整个电路给莫名切断了……汗,在漆黑的一夜和妈妈漆黑的脸色威胁下,第二天找人重新修好。还有一次,是我的台灯坏了,爸爸又主动请缨,整个拆掉,修了一下午。最后终于修好,结果发现亮度调节装置被他废掉,灯永远停在最暗的那一档……汗,最后还是重买了一个灯。像因为不满纸板琴键没有声音的小元一样,我也赌气一晚上没有跟爸爸说话;现在想想,上哪里去找如此可爱而深切的父爱!女儿想要的东西,哪怕再小,也要努力赐予她。

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对于陈桂林这样一个东北汉子来说,更是有困难不轻言。在发现孩子的妈妈生活条件比自己好得多,可以给小元买新衣服新书包的时候,他生气地砸坏了纸板键盘,无奈地搂住女儿;在发现没办法偷走学校的钢琴的时候,他也只能在漫天的飞雪里孤独地弹奏。所以,最后放弃女儿的也还是他:他已经尽力了,却为了女儿更好的生活,甘愿放弃。影片到此,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奈再次蔓延。

所以其实,在电影的最后,钢琴能最终被陈桂林和他的伙计们造出来,发出美妙的声音(虽然导演说过那个琴其实不能发声的最后的音乐是配的:D),已经是电影特有的、超现实的梦了。现实版本的《钢的琴》,或许就会停在“钢琴不造了”或者“我现在可以娶你了”那一秒。

再说说歌舞吧,这片子的音乐段落比例,甚至也可以说成是部歌舞片了。我其实不大感冒歌舞片,看得也少,我很喜欢《雨中曲》,但总觉得近年来的歌舞片总是肉欲横流,全是大腿。我总觉得,音乐若是要很好的穿插在故事里,必然是需要感情丰富到语言没办法完整表达的时候,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产物。《钢的琴》的配乐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甚至杂糅的。从异域的俄国民谣,到各种怀旧经典,手风琴钢琴管乐,甚至摇滚,影片都有大量的使用,当然不同的人肯定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接受程度,我想应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唐突吧?影片的音乐于我,倒是另外一种受用了:每当我看到感动的情节,听到一句感动的台词,心头颤颤,马上就要落泪,突然出现的幽默段子,或是唱歌跳舞,都立刻把我拉回来,继续听导演讲故事。我是南方人,所以本身听东北方言,就会觉得自带了幽默感,何况台词语言本身的风格就十分诙谐;而好几段唱歌的段子,印象较深的那个是在卡车里的那段——真是太应景了,如果我在现场,也一定跟着唱起来!更何况,玩“超级玛丽”这样一个游戏的时候,也是有背景音乐贯穿始终的吧:D。《钢的琴》没有了这鬼斧神工的音乐配合,也绝不是《钢的琴》了。

电影的整个故事基本还是很像索德伯格的罗汉系列,但相比罗汉系列的主要刻画各个罗汉是多么牛逼,《钢的琴》的人物要鲜活和近人地多,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普通人,平时靠着自己的技能糊口,在需要帮忙的时候挺身而出;生活或许艰苦,却绝不缺激情。两位主演王千源和秦海璐自不必说,非常棒;而几个配角,比如霸气的季哥,在完成自己那部分以后潇洒地跟着两个条子消失在工厂大门的远处,也绝对是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之一了。我想,季哥一定是一个背后有很多故事的人,这和他为什么要被抓走肯定也有联系……而电影也让我把这些所有的想象,隐藏在那个消失的背影里了。

当然影片仍然有很多瑕疵,比如很多片段还是挺突然的,比如为了那个谁(完了名字忘了==)的女儿怀孕而上演的那场闹腾的追逐戏,最后竟突然结束(求解释= =);还有季哥最后怎样了也没个交代;结尾造钢琴的过程竟然也太过顺利,有点气数跟不上前段的感觉了;等等。最需要吐槽的还是小菊这个角色,从头至尾她都让我频繁出戏,为什么要挑这么一个相貌气质都如此韩国的韩国人来演呢??汗……

人或多或少都会怀旧,大到王朝复辟,小到用了几年的漱口杯不小心打碎会心疼好一阵子,而我就是这种人。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但主创、演员们,用他们的诚意和努力,把我带回了那间破败的工厂,带我认识了一群普通却热情的人,带我经历了如此一个超现实却无可奈何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所以,我爱这部电影,或许它之于我,已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影评写到这里,已经严重跑题,个人色彩太浓烈……(题目都起不出了,泪……)

热情或许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热情地生活。

再次感谢纽约的AAIFF能放映《钢的琴》。

 4 ) 不是影评只是流水帐

认识张猛一年了,今晚重逢,他笑着说:“前两天翻工作照,发现咱俩还有合影,上次见面我怎么对你一点印象都没有?”

他当然没什么印象,我只是一个小记者,恰好喜欢《铁西区》,恰好是工人的儿子,恰好迷恋机床的汽油味、恰好曾在破败的电影院里斗殴追逐……恰好看了剧本很喜欢,恰好被派去探班……于是恰好在一张照片里,

张猛说这话的时候,一如既往,盘腿在凳子上,他那三岁半的女儿玩着IPAD2 上的钢琴,旁边的制片教的曲子,正是《钢的琴》里最简单的那个曲子。

关于这部电影,很多人说过很多话,相信上映后,会有更多人说,我就不凑热闹了,只想记记流水帐。

去年夏天,应杂志要求去访问他,当时张猛住在周围都是进城务工者的城市边缘带的一个破招待所里,一路所见,都是端着搪瓷碗大口拨饭、大嚼馒头的面孔,当时就想,这到底是个什么导演啊?

到了他的房间,发现,原来剧组没钱,只好拼命开酒店空调,胶片就在空调下面……我们几个人哆哆嗦嗦在房间里扯淡。

那晚喝酒,他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讲到在中戏的遭遇,讲到小时候对电影的迷恋,以及毕业后做舞台美工的不堪……那些故事说起来云淡风轻,听得我兴奋异常。已我浅薄的采访经验,大抵可以得出结论,张猛是个人,不是人物,是个人,正常的人,只是恰好当了导演,想当导演。中间出来去洗手间的时候,给秦海璐发短信,说“我喜欢张猛,这家伙真棒”。秦海璐一如既往的语调回复了一条:“那当然”。透着股子东北腔的骄傲。瞬间,这种骄傲就感染了我。

也是那个晚上,看到了《钢的琴》,凌晨两点,剪辑的电脑还发烫,张猛和工作人员已经困得东倒西歪,我醉眼迷离…

后来看完全片,首先问他,这片跟库斯托利卡有什么关系……他说,库是谁?直到今年过年,他才和一群人一起看了《地下》,发现果然有类似味道。

不过,境遇是不同的。张猛带着《钢的琴》剧本参加上海国际电影创投会时,其实是因为有免费机票和住宿,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转转,没想到拿了个大奖回去。那个时候,他连酒店里上网都没钱,只赶插上网线搜到东西,立马拔了网线……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超级艰难的剧组,资金捉襟见肘,秦海璐“仗义疏财”,而张猛酒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这片是拍给工人阶级的。是啊,过去工人阶级是老大哥,短短20年光景,工人阶级就成弱势群体了。如果你仔细看,不难发现片中诸多符号化的指代。

今晚再问他,这一年感觉如何,像梦吧。张猛点点头,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部戏会如此艰难,但拍完后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第一次见面,他就说,如果再这么拍一部戏出不来,就不干了,回家陪老婆孩子。现在,他终于不用这样了,但是他和制片、助理兄弟几人,因为这个戏累出了大病,他甚至得去韩国做手术。

晚上张猛讲到一个段子,拍戏结束后,想给崔永元看看片子,正好崔在东北,制片说,你得带点礼物啊,他花仅有的180块钱,买了两条烟,裹着塑料袋专程拜访……如今,崔永元说,把那钢琴弄来,留在他那,跟那些老火车头摆在一起。

一年过去,《钢的琴》放映满场,张猛自己都买不到票,只好站在过道里看,结果被工作人员驱赶……他说自己是导演人家也不信。

前段时间,有天晚上跟阿诺喝酒,这家伙醉醺醺靠在我身边说:《钢的琴》,就他妈是我理想中的电影。我拼命的点头,对我来说何尝不是呢。不是说影片有多好,只是想说,我们就想拍这样的中国电影,可以留在电影资料馆里,等到若干年后再放,依然能满场……

这件事,想想就挺美好的。

 5 ) 像贾樟柯一样文艺,但比贾樟柯更好玩

今天去国贸那儿连看了两场电影,先看的是《战略特情组》,然后又看了《钢的琴》。看完《钢的琴》之后,我在路上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刚才看了《钢的琴》,在黑暗中流干了眼泪,原来我会嫉妒山西出了个贾樟柯,现在不嫉妒了,终于也有关于东北的好看的电影了。
《钢的琴》中那些东北特有的破败场景我实在是太熟悉了,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片中的很多细节和气氛都让我情难自禁。

《钢的琴》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它最难能可贵的是,它看上去一点都不闷。我们都知道,很多深刻的电影都不好玩,很多好玩的电影则不深刻。而《钢的琴》却是一部又深刻又好玩的电影,它让我想起了黑泽明的某些市井电影,黑泽明的电影的艺术性自然毋庸多说,早已经被夸得天花乱坠了,但黑泽明的电影好玩的那一面更吸引我,他在电影中探讨的那些高深的主题都是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表现出来的。
当然我不会说《钢的琴》达到了黑泽明的那种高度,我只是觉得能拍出一部又深刻又好玩的电影真的挺难的,而《钢的琴》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看《钢的琴》的时候,我想起了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这两部电影题材相似,只不过后者既是一部伪纪录片,同时也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软广告(虽然《二十四城记》是一个软广告,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关于《二十四城记》,贾樟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在《钢的琴》中我再次看到那样的画面,剧中人物家中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那些奖状让我想起张胖儿曾对我说她老爸任劳任怨地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几十年,退休的时候得到了什么?只得到了一堆奖状,还当个宝贝似的都珍藏在家里。
当时我对她说,那些奖状见证了你老爸的青春,只能说他们的骗术太强大了,用几张废纸就偷走了几代人的青春,偷走了几代人的一切。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部俄罗斯电影,名叫《小偷》,也是一部挺深刻、挺好玩的电影,其中的政治隐喻耐人寻味。

说回到《钢的琴》,它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在电影院里看过的文艺电影中最好看的一部,如果你是东北人,我强烈建议你看一看这部电影,你看的时候肯定会感觉既亲切又心酸。如果你不是东北人,我也建议你去看一下,我相信你一样会感同身受的。这就好像我虽然不是山西人,但我在看贾樟柯的《小武》和《站台》的时候同样会感同身受;这就好像在中国,即使是异性恋者,看了王小波在《似水柔情》结尾写的这段话可能同样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不想回家,但是不回家也没处可去。眼前是茫茫的黑夜。曾经笼罩住阿兰的绝望,也笼罩到了他的身上。”

 6 ) 香江北望《钢的琴》:劳动的美学、社会主义理想、与工人阶级意识


荷马的时代,人们向奥林匹亚山的诸神献上表演;而今天人们为了自己而表演,自己已变得很疏离陌生,陌生到可以经历自身的毁灭,竟以自身的毁灭作为一等的美感享乐。这就是法西斯主义政治运作的美学化。共产主义的回应则是让艺术政治化。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结语


康文署今年的中国电影展,海报上排在首位的主打,是《钢的琴》。
香港和东北,这看似相隔万里的“华夏边缘”的两端,如何能够链接起来?

早在1997年,来自东北沈阳的艾敬就有传唱全国的民谣“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在陈果的《榴莲飘飘》中,秦海璐扮演的妓女从黑龙江来到香港,挣了钱再回到东北,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生于辽宁鞍山的许鞍华,更是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塑造了来自东北小城的姨妈,在大城市上海遭遇的种种幻灭,最终不得不回到自己“破败”的故乡。有人问许,将鞍山拍的那么破败,是不是在诋毁自己的故乡,许说,自己80年代回过一次鞍山,看到的就是电影中那样……

于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中,从香江北望中国东北,成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寓言:从艾敬、陈果、到许鞍华,我们看到一次文化和精神的“出走(exodus)”,看到由东北换喻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远去。而我想问的是,当我们再次穿越时空,从香江北望,是否会有不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等《钢的琴》这样一部作品等的太久了。

2009年年底,我将硕士毕业论文的田野地选在了钢城鞍山,于我来说,这是在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旅行后对故乡的一次再发现。在一个下岗老工人家里,他站在自己巨大的书架前跟我说,“当年的感觉就跟离婚一样,过的好好的,无缘无辜就离了,而且卷走了所有家产,邓小平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就是给我们判了个死刑。”老工人用寥寥数语穿透了历史的真相。这就是《钢的琴》的开始,一次离婚,和一场葬礼:

“那什么,让老人加快脚步吧”“加快脚步去哪啊?”“你管他去哪的!”

葬礼是个喜丧,工人们想吹《三套车》,让老人在冰河上再跑一会,家属们却想要高兴一点的,于是一曲步步高、一个大火球,在巨大工业废墟上搭建起简易的灵堂,我们就这么敲锣打鼓走进了新时代。自此,工人阶级不再是历史的主体,而成了历史的包袱。于是,在工人的物质废墟上,主流的表述又给他们覆盖上一层精神的废墟。工人阶级的没落不仅仅是“落后”体制的结果,更来自本身“智力和道德的缺欠”。工人成了改革开放的废品。对于毛时代的怀旧,只不过是历史的幻觉。

我们听过太多类似上面的叙述,而《钢的琴》试图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社会主义的三十年对于工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历程么?他给我们留下怎样的遗产,这些遗产真的死去了么?在这个超现实的集体造钢琴的故事里,蕴藏了许多从历史面向未来的可能性。

 “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都熟悉这句口号,可工人的力量在哪里,我们是否知道,是男性气质么?是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福利么(有论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城市中产”)?
 
钢的琴讲了一个回归劳动的故事。工人的力量,正体现在劳动實踐之中。陈桂林为了给小圆造一架钢琴,带着工友们回到铸造车间,开动车床,制作沙箱,使得工厂在工人自己的手中再次运转起来。作为个体被抛入历史的工人们从各自相似却又不同的命运中回到工厂,回到了集体之中。这个“超真实”的故事透露了某些“真实”的社会主义理想:生产不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工人了解自己的生产工具、了解劳动过程、了解自己的产品,从共同的劳动中获得尊严。

本科2年级的时候,我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被送入车间,跟老工人们学习。去之前,我们这些刚刚学了钢的热处理论、能看懂三相晶图的“大学生”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可进了车间,才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工人们都懂,而车间里的一切,我们都不懂。我们从头学起,车工、钳工、铸工、焊工……车刀与零件如何配合,如何确定进刀量与转速、如何选择沙箱、做沙模、浇注、成型……直到在工人们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们浇注出了自己设计的产品。记得我想在一块圆饼上浇注图案并刻字,自己觉得工艺不可行,决定放弃,一个老工人对我说,铸造是门艺术,工艺是人发明出来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真的让铁水凝固成细密的文字。这像极了片中汪工说的那句:“见了困难就退缩,那不是我们工人阶级!”

汪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这个工人团体的一员,在这个集体劳动中完成自己的分工——看文献,画图纸,他并非因“知识”而成为某种“统治者”。通过造钢琴,不同的劳动者们再次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的“阶级”。在這裡沒有“勞心“與”勞力“者的社會差別,有的只是不同形式的勞動合作。这与冯内古特在《自动钢琴》中看到的未来正好相反,在这部出版于1952年的长篇小说中,冯描绘了一个生产自动钢琴机的未来世界,当时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手工劳动变得多余。社会分化成两个阶级——精通技术和管理、只需动脑不需动手的富有的上层阶级,和那些由手工劳动者组成、相对贫穷的下层阶级。一个叫做“鬼魂衫”的革命组织试图打破这种社会格局……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富士康连跳的今天,从社会主义的废墟中挖掘出面向未来的另类可能性,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未完成”的劳动理想,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中将人像螺丝钉一样拧进流水线中,变成机器的一部分,是截然不同的。在机器消灭手工业者的维多利亚时代,卢德份子的回应方式是捣毁机器;而“亚当斯密在北京”的时代,所谓的“技术革命”将人变为机器的一部分,成为机器无法代替的那“最灵巧的双手和眼睛”,于是,后工业时代的卢德份子只能通过捣毁自己身体的方式来使机器停转……而社会主义的卢德份子对此说不!

除了劳动,我们同时在思考的是,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中,艺术的功能是什么?张猛镜头里的工人形象总是与文艺脱不了干系,《耳朵大有福》中的王抗美是当年宣传队里长征组歌的领唱,《钢的琴》中的陈桂林是乐器外语样样精通的乐团团长。在这里,艺术家与工人,并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劳动与演奏,也不见得必然分离。可以说,王抗美与陈桂林,只是社会主义庞大文化工业流水线上出来的两个普通的“标准件”,在这种生产中,艺术之于他们的并非单纯的“技艺”,而是经由艺术所释放出来的人的主体性。在工人阶级的历史崩塌后,这种主体性在工人的日常生活中以惯习的方式幸存下来,却不得不时时经受与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的剧烈交锋。王抗美的“长征组歌”,无时无刻不在流行音乐与二人转的“混响”之中,陈桂林也要以吹啦弹唱的“技艺”为生……(这是需要进一步理清的大问题……)

《钢的琴》可以看作对《铁西区》的一个回应,看做对《24城》的一个拨乱反正。这部小成本歌舞片,超越了《铁西区》那种小知识分子式的悲观主义,更超越《24城》对历史轻蔑的拼贴和景观化处理,而赋予了工人前所未有的主体性和行动力。张猛对于工人历史命运的同情,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性与尊严的理解,超越了贾樟柯和王兵。

由香江北望,让我们也跟随张猛的革命乐观主义,从智识的悲观中解脱出来休息一下,将权力交给想象for a moment。今天劳动者能造出一架钢琴,明天也要造出一新世界。

 短评

拍电影这事还是得有点个人情怀,本片从导演技巧(平移镜头加前苏联配乐很“库斯图里卡”)到群戏表演,都将主创的才情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一部记录时代变迁与小人物梦想的杰作,《钢的琴》必将是年度华语十佳之一,尽量去影院支持吧。也希望影院大佬们相信口碑的力量和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保证排片。

7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非常奇特的一部作者电影,而且丝毫不沉闷……导演一定非常喜欢库斯图里卡和黑泽明……

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喜欢《耳朵大有福》的该看看《钢的琴》,这导演还是那么喜欢和时代保持着审视的距离,却又那么懂得笑看被遗忘的底层人生,喜欢那种独特的幽默,喜欢那些沉稳而没完没了的镜头平移(包括一次下沉),喜欢动不动就有苏联人在唱,喜欢听话的大狼狗。没想象中那么库斯图里卡。

14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不明白怎么豆瓣评分会这么高!!!是我太庸俗吗?!?!

15分钟前
  • 牧羊少年奇幻旅
  • 还行

看了《钢的琴》,觉得中国电影还是有希望的;但是这样的片子要是进不了院线,那中国电影是真的没希望了。【电影资料馆】

17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力荐

焦点物:钢琴,视觉母题:工厂。当某些内地导演忙于抢占道德制高点,行使投机之实。我们要庆幸,张猛选择了他所熟悉的人和事,那座充满感情的工厂和城市。哪怕他站在破败的工厂废墟,也比自称站在喜马拉雅山顶的货色要高大,值得我们去尊敬。因为,这才是一个电影人和创作者的尊严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第一次带母亲去电影院看过的第一部电影。男主角终于做成了一架钢琴,但还是没有能留住女儿。人生里会有很多事,用力去做,即使没有抵达圆满的结果。就像是片中,工厂那两声巨大的爆破声,两根坍塌的大烟囱。

2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我迟钝!中国原来也能拍出这么不俗的写实电影,难得的是剧本台词毫无废话,实在。王千源简直了,小人物也有大悲悯和情怀呀。真的是错过了支持票房,我有罪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不喜欢。笑点太低了。整片乱乱的,我明白他想拍成什么样,但是差远了。配音实在是难以忍受,效果很差,韩国女的还强奸嘴唇。人物虽然也有不少,但太浅了。本来想给三星,但是影院中一些观众哈哈大笑,然后无比厌烦,再加上无数人的热捧,以致让我难以对这个片子有好感。

35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今年首次买票看电影献给《钢的琴》。这是一部有生命的电影,荒诞中存在着真实,疏离感中包含着不愿触及的过往。可能不太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不知能收获多少票房。如果把拍摄根本不会走进院线也不用走进院线的xx献礼片等的资金用在扶植这些导演身上,国产文艺片的未来会好很多

39分钟前
  • 乔栀子
  • 还行

前面还好,拍到后半部就有点泄劲了,叙事有点散、节奏有点乱,太多不必要的转折跌宕,反而没能形成有效的高潮,结尾欲振乏力,比较可惜。

43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迄今为止,今年国产影片最佳。平民的悲喜,咱们工人有力量,男人同样有力量。依然是张猛擅长的黑色幽默,还有他的苏联情结。顺带还回忆了一整个工厂时代,里面的情怀是只能亲身体会的。一个给赵本山写小品同时喜欢塔可夫斯基的张猛,献上最混搭的中国式幽默。非常统一的镜语,结尾略过度。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钢的琴》确实算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国产电影,故事、情节、演员、导演、配乐,尤其是场景和色调讨我喜欢。但……节奏控制得并不算好,有些段落有些松散不够集中;笑点有,但总觉缺些什么。评分如此之高,我想……更多的是大家对于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一部表现不俗的国产电影的一份鼓励。★★★☆

45分钟前
  • Q。
  • 还行

作为工人家庭出生的孩子,我看的心酸死了。这爸完全就是我爸,从前他也特别喜欢在家里,一边做菜一边唱苏联歌,拿厂里的零件给我做各种小玩意。现在他老了,我不在身边。真想我爸,内牛满面的想我爸。

49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也就我呗,二了吧唧,你干啥我跟着你干啥。”“你二吗?”“就你看我不二呗~”这是我听过最朴素最真实的爱的表达。

53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作为东北工业区长大,工人家庭中的一员,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流泪。砖墙、烟囱、下岗、厂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里的文艺梦,满含情怀,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一个阶级的倒掉,工厂之子的挽歌。比想象更荒诞的,是他们那个卑微的梦。

56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力荐

小人物大梦想,那个钢琴对于父亲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既然婚姻失败、事业无成、养儿无望,那我们就一起来造一架钢琴吧!王千源,我终于记住了你的名字,好好加油!

5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美国人只能造出钢铁侠,中国人却能造出钢的琴。今年看过的最佳国产片,中国式苏联片。张猛的前苏情怀很浓啊,音乐和画画渲染极富感染力,能利用道具设计画面和讲故事,台词从演员嘴里出来后处处流露着真性情的幽默,又不乏淡淡的忧愁。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刚才看了《钢的琴》,在黑暗中流干了眼泪,原来我会嫉妒山西出了个贾樟柯,现在不嫉妒了,终于也有关于东北的好看的电影了。

60分钟前
  • 丁小云
  • 力荐

小時候我的琴譜丟了幾頁,問同學借來一本,我爸熬到很晚照抄了一份重新粘在琴譜里,每一個字都是照著印刷體寫的,而他平時寫字都那麼潦草。這片子還可以更好些的,我喜歡王千源。

1小时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