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

剧情片英国1987

主演: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得·奥图尔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剧照

末代皇帝 剧照 NO.1末代皇帝 剧照 NO.2末代皇帝 剧照 NO.3末代皇帝 剧照 NO.4末代皇帝 剧照 NO.5末代皇帝 剧照 NO.6末代皇帝 剧照 NO.13末代皇帝 剧照 NO.14末代皇帝 剧照 NO.15末代皇帝 剧照 NO.16末代皇帝 剧照 NO.17末代皇帝 剧照 NO.18末代皇帝 剧照 NO.19末代皇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3 20:44

详细剧情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豆瓣

 长篇影评

 1 ) 末代皇帝,溥仪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间向后退去,白云向前飞去。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昏暗模糊的佛堂里几缕清晨的阳光从朱红窗棂里射进来。两边是斑驳退色的罗汉们,张牙舞爪的严肃。伟大文明夕照的美丽余晖,在一个三岁孩子的手中点点消失。“你那么小,你怕我吗?这里的每个人都怕我。我是至高无上的慈溪太后。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唯一能住在这里的是皇帝。他已经驱龙而去了。他今天死了。小溥仪,我将封你为万年皇帝。”而后她死了,在朝晖中,天亮了。溥仪笑了,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万年皇帝,一个牢笼,罩住他地一生。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 万年皇帝,给了他什么,只是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仪喃喃着。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着我们在创造着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着,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溪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2 ) 张五常的评论

(1988.05.18)评《末代皇帝》

几个月前在美国看了《末代皇帝》,觉得是难得的好戏。后来这部片在香港上映了,各方影评,在称赞中都有所保留。一些评论认为该片不忠于史实,一些认为除了摄影、导演外别无可取,也有一些认为若中国人亲自制作,会拍得更好。对这些评论,我莫名其妙,更不明白为什么对这部片的评价,外国的比香港的高,所以在百忙中我还是抽空去多看一次。其结论还是与第一次的相同:《末代皇帝》是好戏也!


复杂故事一气呵成

我与香港的评论者有分歧,可能是因为他们低估了拍这部影片的困难程度。溥仪的一生,传奇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传奇的故事真的是发生了。这个无知皇帝所经历过的时代演变,即使最富想象力的大文豪,喝醉了酒也想不出来。时代包括清末,军阀时期,「满洲帝国」,中日之战,国共之争,以至最后以疯狂的文革收场。在人类历史上,有谁的一生可以遇到更复杂的历史经验?无巧不成戏,这个人偏偏是一个皇帝!拍电影又从何入手?

《末代皇帝》最明显的成功地方,就是观众看得明白。单是这一点就不容易了。我说的观众,不单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外国的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该片在美国公映时,高朋满座,散场时赞好之声不绝于耳)。老实说,我想不到有哪一位中国导演能将溥仪的一生及其背景,拍得连外国人也能看得明白的。

当然,要在两小时三十五分内述溥仪而还能使观众明白,历史的简化、删减是必须的。这可算是不忠于史实了。吹毛求疵,责之何患无辞?我要问,那些批评《末代》不忠于史实的人,可否举出一部中国人拍摄而可看性高的历史影片,是比较忠于史实的?除了简化及一些删减外,《末代皇帝》当然与史实还有出入之处。投资了二千万美元的制作,怎可以忽略市场的品味需求?《末代》的「故事化」无可厚非。令人佩服的是,在需要争取市场的大前提下,《末代》没有故意歪曲史实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地方是言之过甚、哗众取宠。

是的,《末代皇帝》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平凡地表达出来,在细节上添上趣味、感情,要说的重点说得清楚。整部片子没有冷场,而更重要的,是将一个复杂得无以复加的故事一气呵成了。


我对溥仪有了改观

多年以来,我们读到关于溥仪的文字,都往往把他形容为近于小丑的角色,毫无本领,是一个悲剧中的令人反感的人物。但看过了《末代皇帝》后,我对溥仪有了改观:我同情这个人。

《末代皇帝》的一个成功的地方,是在同情的出发点上——不是在可怜的出发点上——肯定了溥仪这个人的性格。把他的性格刻划成这样,不一定对,但影片很有说服力,使我觉得这性格是可信的。溥仪的性格被形容为无知(深居禁宫多年,怎会不无知呢?),狂妄(自小就天天受人跪拜,当然狂妄了);另一方面,溥仪还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以园丁收场,也就可信了)。

溥仪的无知与狂妄之所以令人同情,是因为他作皇帝不是他自己选择的。这一点,《末代皇帝》强调得很清楚。一个三岁的儿童,天真烂漫,在宫殿里游走嘻笑之际,被临死的慈禧宣立为皇。小孩根本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导演的刻划实在高明:慈禧下旨立君,小溥仪背向慈禧,对满堂拜倒的人视若无睹。中国的传统侮辱了小溥仪,小溥仪也就侮辱了中国的传统——这令我看得痛快!

皇帝这个职位很特别。要得到这职位的人可能不择手段地来争取;但我想,被迫接受这职位的人应该是悲哀的角色了。当然,我们无从知道,溥仪若是可以选择,他会不会那么蠢,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选做皇帝。但他被选中了而非做皇帝不可,却是无辜!单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同情了。为了要争取观众对溥仪的同情心,《末代》用了几乎一半时间去述禁宫内的约束与三跪九叩。这也高明:在当时中国的多事之秋,上佳的题材俯拾即是,但制作者偏偏着重于溥仪的成长。

令我在内心深处震动的,是溥仪从无知到狂妄,从狂妄到无知的狂妄,而到后来还是在共产制度下驯服如羊。一个狂妄而无知的皇帝,自己以为是「九五之尊」,竟然在共产的专政下不堪一击!这也是《末代》的成功之处。是的,我们看过其它描述共产的恐怖的电影,读过像《苦海余生》那样的书,也熟知那所谓「伤痕文学」。但这些只不过令人觉得恐怖与悲惨罢了。《末代》的「共产」并不「恐怖」,但却能使一个狂妄的皇帝自杀不成,摔倒于地。这使我思潮起伏,不能自已久之。

重看《末代》时,我特别注意导演处理文革的一个片断,仅几分钟,可圈可点。在大墙上生动地画上毛泽东的巨像与一群红卫兵。几个持着毛氏巨像的人领先游行,跟着而来的是一群身穿军装的人押着一些「反动」的囚犯。溥仪突然认出了其中的一个犯人,是他坐牢时的好干部,连忙追上去查问究竟。「犯了什么罪呀?没有错也认了吧!」溥仪关心地说。他跟身穿军装的人理论,被推倒在地。这当儿,横巷中转出一群红卫兵,年纪轻轻的但一脸严肃,在喊口号,在跳忠字舞,在唱语录歌。

短短几笔,镜头转接得如流水行云,一笔重于一笔。不夸大,不渲染,不恐怖,也不悲惨,但却令我「梦堕青云齿发寒」!

假若《末代》的男、女主角是由外国演员担任的,那么我们的电影行业就更尴尬了。但尊龙与陈冲演得甚有分寸,难以苛求。一些评论者可能见他们未获提名竞选奥斯卡金像奖,就认为演技有所不逮。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溥仪这个角色由四个演员担任,四个都称职,而尊龙演晚年的溥仪,以中国男演员的水平而论,算是很有特色的了。单是在结尾时,他走上皇帝宝座,向小孩回头一笑,表现出一点神秘,一点天真,一点爱,就使人难忘。


结论

外国人拍中国的电影题材,比中国人拍得好,是值得我们反省的。以往,外国人所拍的中国戏,总是有点胡里胡涂,有点无稽,令中国人发笑。《末代皇帝》一改常规,胜了一着,再没有什么令中国人觉得可笑的。与其吹毛求疵地批评,自我安慰,倒不如自我反省一下,以之借鉴,有所改进。所以在这一意义上说,我认为输了一着是值得庆幸的事。

要描述中国自清末以来腐败的政治效果,拍摄电影的人,大可把场面气氛弄得恐怖、悲惨,大事渲染——总不会是过分的吧!然而,《末代皇帝》的制作者的巧妙处是:他们完全不用这一套;在一看再看之下,该片令人感到有千钧之力。中国人有返璞归真之说,该片在艺术上,正是这样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了。

《末代》在美国异常卖座,不容易明白,也更令我佩服投巨资者的眼光。它在日本票房甚佳,不足为奇,而最近在台湾的爆棚之盛,则是意中事了。我希望这部影片最好能在大陆公映:票价再低也有微利可图,而人民看了,温故知新,对中国大陆的改革总会有点好处吧。

 3 ) painful mostly

如果有一部电影是晚清的“入门”的话,那就是这部The last Emperor.如果有不外文片能够以旁人眼光揭示历史的痛的话,那也是这部电影。溥仪这个“傀儡”的代名词,导演并没有我们通常对他的痛恨,反而是一种无比的同情,就像我们从来不曾考虑过的一样,他其实曾经反抗过,他曾经痛苦过,只是他的力量太小。
这部电影最能让人折服的我想应该是细节了,这些细节包括了场景,着装,还有那些影片中不到几分钟但几乎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历史细节。首先,电影开头宏编巨制一般展现给观众晚清宫廷的气象,规矩,这就是对晚清宫廷文化的入门。也许在我们看来,这种恢宏,更像是舞台上了《图兰多》。还有让我感动的是电影中的路面都是清一色的泥巴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大部分中国导演的电影中,晚清,甚至唐朝的路面都是水泥。所以这部电影中的新鲜泥土的感觉让人“热泪盈眶”啊。最后,导演他没有在电影中剑拔弩张,大张旗鼓的要批评什么,而是非常优雅的客观的表现,如袁世凯登上泰和殿,那段兵荒马乱的时间,只是用15岁的溥仪和Johnston的对话来表现:
溥仪问:Is it true, Mr. Johnston, that many people out there have had their heads cut off?
Johnston答:It is true, your majesty. Many heads have been chopped off. It does stop them thinking.
非常委婉,非常经典。
对待日本的问题,导演也没有直接刻画他们的尖嘴猴腮,而是以军官的自杀,收音机中天皇宣告日本投降,还有在监狱中播放的纪录片来表现它们的十恶不赦。
时光荏苒,昔日威风凛凛的最后的皇帝,现在成了一个佝偻的老人,然后在灰白的街道上浩浩荡荡的迎来了一个整齐的队伍,扛着毛泽东的巨型画像,高呼“毛主席万岁!”他会是什么感想?当他看到监狱长,那个曾经挽救过他的人,被红卫兵托去批斗,他要辩解,力量却微乎其微。贝托鲁只是通过溥仪说出了“It must be wrong!He is a good peoson!”
就是一些非常细微的细节,才会让人感到震撼,惊异,同时绝对不会厌恨溥仪这个悲惨的人。他因为要去统治整个中国旧有的社会,是制度的产物,也就是这个紫禁城,将他禁锢。然而就是因为这种禁锢,才会让他进入到日本人的禁锢,他从来没有过接受任何教育或者信息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最后他老了,非常老了,才真正适应这个社会,不知道是一种欣慰还是一种悲哀?
然而我知道,那段历史,尤其是在外国导演的镜头下,对我而言是一种痛!

 4 ) 一生都在告别的男人

开场不多久就是告别。幼年溥仪被召唤入宫,与母亲告别。漆黑的夜里,母亲依依不舍将他交到乳母怀中,这一别就是数载。

接着,是与慈禧告别。这是一场永别,慈禧与溥仪见匆匆一面后便撒手人寰,将一片破碎的江山交付与未知人事的他。

童年溥仪并没有享受到指点江山的权势与荣耀,就与江山告别了——弟弟溥杰告诉他,其实整个中国他都已经失去,紫禁城外的一切早就不在他的管辖范围,只有这里还把他当作主子“蒙骗”着。

还来不及从失去国家的悲伤中走出,乳母也与溥仪告别了,因为他长大了。这是溥仪的第一场追戏,在偌大的、荒草丛生的紫禁城里拼命奔跑,然而终究没能追上不告而别的乳母,一去不返的童年……夕阳下,只有他幼小的身影在巨大的宫城阴影中茕茕孑立。

少年溥仪告别了他的母亲。这一次的永别更令他绝望,明明是自己的生母,甚至还不如仅有一面之缘的慈禧太后,最后一面他都不能见到。这一次,他试图利用自行车这一紫禁城外的工具冲出去,依旧失败了。

他愤而与自己豢养的老鼠告别,摔死了它——这居然是他唯一的一次主动告别。看似有无上权势的他,其实只有摔死老鼠的能力。

青年溥仪与建福宫告别。它被黑夜里的一把大火焚毁,同时焚毁的还有朝廷的账簿,太监和官员贪腐的证据……这时的溥仪悲哀地发现,不要说天下,连紫禁城的事他都无法掌管。

不过也无所谓了,因为很快,他也就与这紫禁城告别了。那么努力都无法走出去的宫城,结果别人持枪来将他赶了出去。这是他第一次欢喜地被动告别,终于可以与这个关押了它十多年的地方说再见。做一个唱歌娱宾的花花公子也比当这样的傀儡皇帝强。

可是花花公子的人生不再拥有三宫六院,虽然溥仪不过只有一后一妃,但妃子文绣还是决定要与他告别,离婚追求自己的自由与幸福。这场告别戏其实拍得特别浮夸,与电影整体的史诗氛围并不相称。邬君梅饰演的文绣冲入雨中,侍卫递上伞,但随即她又扔掉,说:“我不需要了!”然后就任凭雨水自由地洒在身上。想要真正有所得到,就要先学会放弃。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浅薄的意有所指。这是整部电影中最轻快的一笔。

刚告别了生命中亲密的女人,接着溥仪又与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告别。老师庄士敦要回英国了,溥仪去送别他。为他请了一支乐队,用二胡、唢呐……演奏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溥仪再一次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几乎就在成为皇帝的同时,皇后婉容就与他告别了。她的孩子一出生就被杀害,孩子的父亲被暗杀,她被送往医院时,溥仪追了出去……这是电影中另一段追戏,这一次的宫院不大,宫墙不巍峨,宫门也不高,但溥仪依旧被拦在门内。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当年那个无力的孩童。

无力回天。日本投降,依附日本人的溥仪再次告别自己的“皇宫”。他这一生被中国人利用,被日本人利用,然而中国人掘了他的祖坟,日本人逼疯他的妻子,他们用他,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爱他。那些爱过他的人也都一一离开了他。这一场他与婉容的告别戏特别悲伤,陈冲饰演的面目全非的婉容朝他啐唾沫,朝日本人啐唾沫,朝“皇宫”里的每一个人啐唾沫……然后将自己关进房间,不跟他逃走。她也选择了与他告别。曾因为害怕而渴求他的庇护,与他在一个被窝里左拥右抱,有过最亲密关系的她们都选择了与他告别,都来责怪他。可是他又该怪谁?

最终,溥仪并没能逃走,被苏联红军抓获。之后又被移交中国政府,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去管理所之前,他再次做出主动的告别,选择死亡,想与自己的人生告别。然而,他连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力也没有了。他被救起,被关押,从一个高墙,到另一个高墙,再次与自由告别。

狱中,以英若诚扮演的管理所所长为首的一群人要求溥仪交代自己的罪行,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甚至与真实的自己告别……

狱中的溥仪起先与自己的奴才关在一起,被管理所所长发现,强迫他调换房间,将他与最后的一点皇权扯断了关系。他终于彻底告别了那个叫做“爱新觉罗”的身份。在这里,他的名字是“编号981”。

“编号981”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待了10年,10年之后与之告别。告别时管理所所长说:“看,你比我先出去。”溥仪再一次被逐出高墙,然而这一次他断绝得彻底,也终于是真正得到了自由。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原来只有全然的放弃,才能真正的得到。从此世上再没有皇帝溥仪,只有花匠溥仪。

然而时代的车轮依旧向前,轰轰烈烈的革命再次来到。只是这一次,没有人会再管一个花匠,要革的是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的命。人群中溥仪冲上前去:“你们抓错人了吧?他是一个好人啊!”然而没有人理会他,就像当年没有人理会追乳母轿子的他,想出宫看母亲最后一面的他,追婉容车子的他……当皇帝的他,与做花匠的他,其实是一样的无力。他只能与他们,与他告别。

最后的最后,是一个隆重的告别仪式。年迈的溥仪终于再次踏足紫禁城,这个如今叫做“故”宫的地方。曾经他是这里的主人,而现在却要买门票进去;曾经他想尽办法都不能出来,而今再也没有人会在门口拦住他。他颤颤巍巍走向龙椅,在椅子下掏出一个罐子,里面是他当年登基时,官员送他的蟋蟀……一个皇帝,最终证明自己是一个皇帝,不是靠冠冕玉玺,不是用文武百官,也不是拿金银珠宝……而是一个蟋蟀。一个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罐子中这么多年的蟋蟀。

每个人都觉得他有无限的风光,只有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看得到他的失意。别人的一生都在努力得到,而他却要用一生来不停告别。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享年61岁。

 5 ) 再看《末代皇帝》时注意到的十个细节

2022年9月更新:

在ipad上重温片段。

有人同情真好。大部分时候,孤独是永恒的归宿。

老贝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真挚的、感人的、隽永的。

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2018年4月更新:

《末代皇帝》的转场设计堪称经典,百年呼唤贯穿我们的近代史:

open the door!

大意了,老贝并不险恶。

2017年12月更新: 今年2月一个艳阳天又去了故宫。第一次看了灵沼轩、宝蕴楼和畅音阁。 畅音阁让我想起《末代皇帝》里慈禧去世的那场戏,在我的印象里,那位僵尸一样的Dragon Lady就像是从一出土洋混杂的戏里走出来的角儿,从《老旧金山》和《娇花溅血》等所有默片的唐人街暗室内,从《顽主》群魔乱舞的酱菜缸大戏台上,从《美国往事》随着1933年禁酒令终结而散去的鸦片烟雾里。 在2017年2月一个瓦蓝瓦蓝的清晨,怀着欣赏标本的心情我悠哉游哉地参观了畅音阁,忘记了Dragon Lady总是会复活的。 2017年4月更新: 想起2016年的公务员拉面节上,又看了4k修复的3d版本 。强烈推荐。 —————————————— 2008年02月24日 1.电影博物馆俨然已成不挂牌的北京市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不少都相互认识,笑着打招呼:来了?今儿人真多。 放公益电影的1号厅座无虚席。开场后来晚的人站着徘徊一下只能走掉。 2.上次看的dvdr是200多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画面修得很漂亮。当时觉得好长,有些情节,比如溥仪的奶娘早年入王府的回忆,婉容和文绣跳舞,有些拖沓游离。156分的普通话影院版本这两段情节都咔咔了,还有很多段落明星缩短了,叙事的节奏张弛有度,总体上略微偏快,甚得我心——去年一年来我是离静默的文艺片越来越远了。 3.老拷贝磨损得很厉害,多处跳片。时常一句话没说完就转下一场了。 4.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点儿。只认得陈冲(婉容);看dvdr看到了尊龙(溥仪)、英若诚(战犯管理所所长)和PeterO'Toole(庄士敦)。这次还看到了邬君梅(文绣)、坂本龙一(从天津到满洲国监控溥仪的日本官员,忘了名字)和陈凯歌(客串午门的卫队长)。 5.溥仪恋母大肆渲染。奶娘在湖心亭给十一二岁的哺乳;一干白面血唇面如僵尸的皇太妃坐在画舫上拿出望远镜偷窥。我一开始还想在中国公开放映的版本里得删点,实情是几乎没有删节。 溥仪说奶娘对他而言不仅是奶娘,还……。中文台词忘了,大概是抚养了他什么的,英文台词大不一样了,他说:She is my butterfly(她是我的蝴蝶)。蝴蝶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西方人的东方幻想里女人对男人无条件的牺牲和爱。 6.1959年溥仪获得大赦,管理所所长笑言:你出去了,我还得在监狱里继续呆下去。一语成谶。1967年,颤颤巍巍的溥仪冲进红卫兵游街的队伍,为呆着高帽的老所长辩解:你们弄错了,他是一个好人。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这一幕是广场附近拍摄的。同年拍摄的《便衣警察》里让男主跑去“扬眉剑出鞘”惹上牢狱之灾的戏,是一大群群众演员拥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完成的。这在今天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贝特鲁奇的镜头无比依恋战犯管理所的高墙、铁丝网和钢枪哨兵,不乏把开放前的红色中国比作一所大监狱的险恶用心。 7.每一次从现实到回忆,都以“开门”的呼唤声切入。历史一所无可逃避的监狱,老贝等人想推开这座老监狱的门,拿只西洋望远镜窥视一二。借他的眼睛看过去,溥仪是可怜的,庄士敦是完美的。溥仪是需要拯救的,庄士敦一己之力当然帮不了他太多,但庄士敦代表了更好的文明。老贝这样想,同时期的中国从知识界到普通人也这样想。里外上下都很和谐。 8.英若诚疑似给自己配了音。陈冲我不熟,听不出。尊龙不是原声。加长英文版里他只有一处说了中文。1967年他成了一个老花匠,下班后和同事们告别,说我走了,明天见之类的话。这段在放映的普通话版本里也有,那是他的声音。 9.懂得在何时何地怎样遮遮掩掩才是艺术。比如苏州园林。《末代皇帝》vs《赎罪》(同一天在电影博物馆看的),同是为奥斯卡特别烹制,高下立判。庄士敦在五四人潮席卷京城的时候进宫见溥仪,他在路上被情愿的人潮堵住了,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一字排开,插上刺刀,对准人群。一触即发。观众正“期待”人群的鲜血和惊叫,镜头一转,庄士敦已到紫禁城。下一段落,他和溥仪正上课,隐隐听到枪声和惨叫声。溥仪趴在地上听,听得更为清晰。这一细节经不起推敲,当时那一下效果却很好,比直接拍砰砰砰扫射风流蕴藉得多了。 10.细节最忌不实,不实的细节不如没有。可总有些特例,演到情之所至,不合情理的细节观众不仅不怪罪,还如获至宝。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尾。 行将就木的溥仪花一角钱买了一张门票,孤独又怡然自得地走入文革时空荡荡的紫禁城,跨过“禁止入内”的标志,想再次走上太和殿的龙椅,被身后一声断和叫住了,原来是个红领巾,问他是谁。他说他曾是皇帝,坐过那里。孩子说,prove it。老人笑着坐上龙椅,从龙椅后面摸出一个蝈蝈匣子递给孩子——分明是他登基大典那天从一个老臣那里讨来的那只匣子。孩子疑惑地看着匣子。抬头再看老人已经不见了。孩子打开匣子,一只蝈蝈神气活现地爬了出来。

 6 ) 末代皇帝

影像定格的一瞬间,我感到了巨大的历史失落感

《末代皇帝》是一段没落的中国帝王历史。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的情感生活。政治战争交错而成的大背景,红色城墙幽闭的一个孤独少年成长的过程……

婉容/陈冲。

本应在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位女演员,在远赴美国后开始变得生名黯然,也许这是她想要的。很遗憾的说,我这个年纪的人如果不是特意显摆自己的观影品味是谁也不会找她当初拍过的电影来怀旧的。在我还年幼的时候陈冲是唯一可以和刘晓庆抗衡的女子,巩俐那都是九十年代后的事情了。
后来陆续又得知了她的一些消息,执导的《天浴》获台湾金马奖,使得李小璐成为最年轻的金马影后。可惜因为一直不喜欢这个女孩对电影也就没甚兴趣。在后来陈冲回来在一些电视剧中客串一些不痛不痒的角色,不知是闲来无聊受朋友之托还是生计所迫,或许有着更深一层的内涵,我等凡夫俗子不知而已。
1988年我三岁,而这时的陈冲应该三十出头,拥有东方女人特有的细致面容,哀婉凄艳。十七岁的婉容嫁进皇宫,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妻子。对于这个小自己n岁的男人,当婉容第一次看清他的面容时便知道自己是喜欢他的。这样一个青涩的17岁的婉容面对比自己更加懵懂无知心爱的男人时,毅然扮演起诱导的角色,他们忘情的亲吻投入,却丝毫不带情欲的肮脏,有的尽是初为人事对异性身体的顶礼膜拜。他们亲吻任由仆人替他们退却衣衫。即使动作轻柔却还是惊动了忘情的人儿。然后溥仪张皇离开,爱情的种子萌下了幼芽。
随后是一长串的辗转迁移,天津、满洲,一个女子背负了一个长久的封建王朝复辟的压力,来自身为王朝世袭继承者却天性懦弱的男人,来自自己满清贵族血统的鞭挞,以及日本肆无忌惮蹂躏国土得耻辱。
川岛芳子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女人一生的命运,沉溺于鸦片带来的快乐,带着逃避现实的伤,生活在充满烟雾的迷幻,失去理智的丧心病狂。
和侍卫偷情、怀孕,连隐瞒的可能都不曾存在过。因为溥仪始终没有和她做爱。这样的一个如花般的女子却得不到丈夫的怜爱。陈冲的表现是哀怨的,她一口一口生吃着花瓣,用力咀嚼,然后流出两行清泪,像是极痛时却还要拼命压抑住爱情、欲望,命运或者根本就是在压抑婉容自身。
压抑是女人的天性品德,隐忍而独自忧伤。
相较于电视版的婉容,陈冲无疑更像一位皇后。无论是外形还是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无以伦比的骄傲;而蒋雯丽却更像一位勾心斗角的泼妇。很难说真正的婉容是什么样子,只是我更欣赏前者罢了。
也许是由于电影篇幅的原因,婉容的很多事迹没有一一展现,比如她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这个亲王的爱女从小接受着美式教育性格爽朗奔放的伊丽莎白本应得到尽情绽放,而在电影中却让她过早的枯萎了。
电影的结尾,婉容疯掉了。当她由看护搀扶着回到满洲大宅时,她唾弃着曾经看管她禁锢她自由的每一个中国人、日本人……还有那段作为傀儡任人操纵的生活
这是电影中婉容的最后一次出场,是我一向喜欢的悲剧式结尾,丰满、独特、孤单……

溥仪/尊龙

之前一直不认识尊龙,直到去年那部《自娱自乐》。
可能是由于我一贯的审美眼光,错过这样一位还是很优秀的华人演员。
首先是这位演员的相貌,是目前很少见的晴朗俊秀,借与刘德华和刘烨中间的那种。浓眉大眼,消瘦单薄。那也是十七年前的年轻男人的样子了。我再一次意识到我观看的这部电影已经完成如此之久,如今这些人恐怕早已物是人非了。
溥仪是忧郁的。三岁起离开亲娘的看护,由奶娘带着入宫,成为万人瞩目的帝王,成为最孤独最缺乏管教的孩子。围在他周围的是一群被净身的“男人”和长期生活在宫中的宫女,这也是后来导致溥仪生活悲剧的一点隐患。
溥仪被围绕着,因为他至少还是这个古老皇城的统治者,尽管这仅仅是在皇城内,在童年时代的溥仪得到了三样礼物:第帝溥杰的陪伴、大臣敬献德国过,何庄士敦带来的自行车。
最为脆弱的一环是溥仪对亲情的展望。
阿姆秘密的被送离出宫使溥仪失去唯一仅剩的温暖。这个女人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着溥仪精神上母亲的角色,她所供给的不仅仅是滋育他长大的奶水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全部的无私的爱。
这也就牵引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人性践踏的一面。
还有一位女性便是溥仪的亲生母亲。她甚至被后世叫不出名字。当溥仪客气冰冷并掺杂抗拒的问安声中,她幽幽地说:“打你被他们从我身边抱走的那一刻起,我就聊到了今天的结局。”她又何其无辜,一个被迫失去孩子的女人除了寄予她同情,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最后一幕,溥仪得知亲母去世的消息,骑着自行车疯狂的奔向那象征权力终点的禁城大门,守卫的官兵已不是记忆中熟悉的护卫,而是军阀靡下手持枪炮的军人……
溥仪大叫着开门,却无人回应,他开始意识到手中皇权的微弱,意识到自己要为捍卫这骨老高贵家族而奋斗。
不得不提的是扮演少年溥仪的这个男孩子,俊逸外形似乎已不是关注的重点,突出的是那颗早熟聪敏又孤傲不驯的灵魂。这一点像极了严井俊二电影中的白衣少年,有着浓得化不来的成长的疼痛。这样的男孩子一直是我喜欢的,不爱说话,自顾着低头行走。穿肥大的衣服愈发显得轻盈修长。柔软浓密得头发,伏贴在头上,阳光下微笑却依然可以寻觅眼中轻柔倔强的光。背景麦田,静谧,温和,各自惆怅……
就电影中的溥仪来讲,他不愿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娃娃,这也就是我一直不讨厌这个政治人物的原因,至少他不是为了贪图享乐才背弃国土,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也要试着利用日本……当然这是他一腔情愿的想法。
毫无疑问溥仪是懦弱的。这和他长期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有关。紧要关头他便会显出颓然的态势,放手,任人宰割。他控制不了局面甚至控制不了身边的女人,婉容,文绣都选择离开了他……
看守所的十年,溥仪学到了生活的方法,只要生活的本质,在所有政府提供的材料中也显示出得到了正面的理解。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作为一个还有一些疑问精神的人的质疑。政治犯在一个刚刚诞生的红色政权过渡中是多么严重的字眼,这个国家在纯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严密防守下,丝毫不允许有任何封建势力残余来玷污他的神圣。尽管会有像看守所长那样还会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对待犯人的干部,但整个机构的极度统一,使我很容易便联想到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更让我惶恐的是,那些农民身上存在的劣根性——欺负耻笑那些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淡然不会否定他们的纯朴善良,但这些都是对待人民的,而溥仪在当时还没有资格属于这一光荣群体。
被释放后,溥仪作为一名清史研究园过了相对平和的一段生活,影片中只是一笔带过。我想溥仪作为一个人,他的天性已经基本被磨灭殆尽,剩下的躯体以及头脑中的意识不过是政府改造出得又一个发条桔子。据说这时期,他写了一本名为《我的后半生》的书,讲述了自己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我极不愿相信这是溥仪发自内心的言论,更愿意是他迫于某种政治压力的不得已而为之。我主观臆断中的溥仪应该是至死也磨损不了血夜里的尊贵。这可能是我对坚强男人的向往吧……

时至现在,溥仪和婉容,依旧停留在电影中为我们娓娓讲述这一段哀而不伤的末世情怀

 短评

尽管看一群中国人在屏幕上讲英语很是奇怪,但不能否认这是部出色的电影:它与国家无关,与王朝无关,这只是一个渴望自由却不得的人的编年史;"门"的意象被反复提及,寓意溥仪被禁闭的一生;贝托鲁奇娴熟的运镜,要人命的广角自然光,美妙的配乐。

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他痛哭流涕追阿毛、失魂落魄追婉容,但始终追不回那昔日辉煌的时代。他反抗太监偷窃文物、反抗日本傀儡操控,但终究反抗不了自己跌宕唏嘘的命运。他做了一辈子囚徒,在紫禁城在满洲国在抚顺管教所。终于买了张观光票,在赤色余晖中蹒跚进入太和殿。须臾一世,只有那皇座下藏着的蟋蟀,还认得他是帝王。

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不偏袒的好片儿!一个进自己原来的宫殿还要买票的皇帝。

5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力荐

作为一个外国导演不可能拍得更好了,但我是一个中国人。

10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26岁的陈冲真是美得叫人目瞪口呆

15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一部酷似史诗的电影,张力很足,镜头娴熟大气,演员表演纯熟,从各个角度还原了中国的历史,细节十分出色。这部电影涵盖了太多的元素,耗资庞大,临时演员数量极多,场景大气恢弘。可以说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只是关于历史的感慨和影片的深意或许还可以再深掘一点。总体而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巨作

1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太寂寞太寂寞了,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寂寞的,好不容易有一点儿亲情、爱情、友情,很快都被剥夺掉了。他因为寂寞而衍生出的种种行为都挫败了,最终给他带来更深的寂寞感。这也是看了这么多遍,依旧这么打动我的地方吧。真是从一开始音乐一起就难过得不行。

20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溥仪只是那个大时代里一个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注定在历史洪流中成为悲剧人物。……贝托鲁奇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只是……紫禁城太监还有皇帝与皇妃在后宫都是一口英文……★★★★☆

23分钟前
  • Q。
  • 推荐

这不是你的错……这真的不是你的错。或许隔着银幕来看,溥仪的人生遭遇令人唏嘘,然而,比起前朝旧史的末代君王们,他这个退位皇帝已经算是得善终了。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所有的离开你都赶不上,所有的门你都打不开。所有的人都是撒谎者。

26分钟前
  • 囍夭夭
  • 推荐

贝托鲁奇镜头下的中国始终是存在于他想象中的红色国度。电影拍得过于西化了,但讨巧的用溥仪的命运承载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的变迁,进而阐释人与命运对抗的古希腊悲剧主题。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过程,溥仪无疑是失去最多的,因为他曾经拥有整个中国...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能赶上电影节3D巨幕演《末代皇帝》真不容易。全片处处都是痛点。尊龙演的溥仪太经典。最后登上宫殿时,小心翼翼回头看,那种微妙的感情,配上一只穿越半个多世纪的蝈蝈,精妙动人。

3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神作。三个小时完全不觉得长,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有人觉得这个电影太过魔幻主义。但那个时代, 这群人,不用魔幻现实主义的镜头怎么能体现的出来!尊龙太美,绝望之极时眼神里也有傲气。只可惜时代弄人。最后蛐蛐的隐喻太太太太太贴切又催泪。

39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喜欢尊龙。他把溥仪演的太好了。事实上溥仪哪里值得那么多同情呢,他的一生在不幸中成就了大幸,在那个乱世里,他比几乎所有人都过得要好,过着国宝大熊猫的生活。他做错了的事,有人代为受过。他没有的气节和美感,还有人演出来赐给他

41分钟前
  • 周游雪场
  • 推荐

我觉得对于一个外国人拍的中国人物传记来说,它最可贵的不是那些对比强烈的色彩和镜头,而是他的态度,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他并没有评判什么但是他把故事默默地摆在那里,到结束,你会一时觉得心情复杂,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电影里不仅仅塑造了溥仪一个角色,而是通过细节也讲述了围绕着他的一些人的沧桑,这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我觉得异常珍贵。虽然还是有些次要人物显得有些脸谱化,呵呵。。。CC版本,3小时38分。。。

44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力荐

极致的美,极致的伤。音乐太灵,画面太精,原来早在1987年,外国导演就早于《活着》《霸王别姬》把20世纪中国历史拍的如此炉火纯青了…“我从未和家人分开过” 额娘,阿嬷,婉容,庄士敦,溥杰,皇宫…溥仪的一生都在告别,跟亲人,跟时代,跟历史,身不由己。@上海国际电影节 4k修复版

4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文绣冲入大雨,婉容堕入烟楼,青白蛇与红白玫瑰俱凋落,徒留末代君王像失魄的十二少一样老去。

4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有史以来一部最地道最出色的中国电影,居然,Made By Italian~

54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城门开的那日 竟是离家之时

56分钟前
  • Hauu
  • 力荐

光影,音乐,及每一个具有寓意的表现手法都不用再多作笔墨褒赏,极惊讶导演对溥仪这个人的解读以至于成就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态度,把整个故事说完,尔后留观者独自在唏嘘。那个关于"门"的意象完全表现了溥仪近乎悲剧的一生,作为一个小孩,他却自幼被禁锢;作为一个皇帝,却沦为时代的牺牲品。

58分钟前
  • A-su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