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克

记录片美国2008

主演:西恩·潘,乔什·布洛林,詹姆斯·弗兰科,迭戈·卢纳,埃米尔·赫斯基,艾丽森·皮尔,丹尼斯·欧哈拉

导演:格斯·范·桑特

播放地址

 剧照

米尔克 剧照 NO.1米尔克 剧照 NO.2米尔克 剧照 NO.3米尔克 剧照 NO.4米尔克 剧照 NO.5米尔克 剧照 NO.6米尔克 剧照 NO.13米尔克 剧照 NO.14米尔克 剧照 NO.15米尔克 剧照 NO.16米尔克 剧照 NO.17米尔克 剧照 NO.18米尔克 剧照 NO.19米尔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1:22

详细剧情

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性恋政治家。   1970年,年届不惑事业有成然而感情生活却一路坎坷的小商人米尔克(Sean Penn 西恩?潘 饰),偶然邂逅了年轻英俊的男子斯科特?史密斯(James Franco 詹姆斯?弗兰科 饰),两人迅速陷入热恋,米尔克自此也开始认识到自身真正的性取向。不久他们搬到旧金山卡斯特罗街,合力经营一家摄影器材商店。随着两人恋情的公开化,小店逐渐成为同志们的聚集地,最后扩展到整个街区。   然而同志在当时仍不为公众所接受,他们依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米尔克有感于此,决心从政,竞选城市监察员,以一己之力推动政府改善同志们的境遇。屡战屡败的米尔克最终获得成功,却也遭到保守势力的责难与攻击……   本片荣获2009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Sean Penn)和最佳剧本奖、2009独立精...

 长篇影评

 1 ) 哭不太出来的Milk

终于从头到尾把Milk看下来,最后烛光哭了一点点。

 

然后我在想,如果我一个哭包,只哭了一点点,是不是说它拍得不够煽情呢?

 

很沉重的一段历史,Sean Penn的戏骨令人难以置信,Freaking Damn Good.

 

我想我哭不出来,是因为太多东西在不停的发生,Harvey Milk的40s,不到10年Fight Back,活生生的磨灭了一对爱侣,把肤浅观众的肤浅眼泪也逼了回去。Jack自杀,Milk没时间悲伤,因为下一仗是No on Prop 6,反对开除所有Gay以及支持Gay老师的法案,这一仗输了,所有其它行业的同性恋,所有因为仇恨和敌视不敢出柜的人,所有迷茫和害怕的年轻人,将没有任何希望。Scott,,Milk先生一生最爱,忍受不了无休止的选举和无休止的失败,要离开,Harvey也无力挽回,因为他不能停下,选举,即使不能成功,也是唯一不再活在阴暗角落的方法。暗杀的乌云始终悬在头上,Harvey还是站上讲台,无论在市议会的集会还是最初的肥皂箱子,甚至敌对郡充满仇恨的礼堂,他还是拿起话筒,拿起他标志性的扩音器:

 

“我是Harvey Milk,我来招募你们。”

 

预料到他早晚要死于仇恨,死于暗杀的子弹。Harvey录下了一卷磁带,录下他从40岁才开始,最终却走不到50的抗争历程,目的不是著书立说,不是给自己留下什么Legacy,而是,“我希望你们继续。You, you and you got to give them hope”

 

而在他临死的早上,Harvey刚赢得Prop 6的战争,看了最喜欢的歌剧,因为歌剧里有“Bigger Than Life“的魅力,然后小心翼翼的打给一生挚爱,问我有没吵醒你。聊天到天明,Scott说下次你去看歌剧,带上我吧。于是Harvey愉快的打着哈欠上班,只来得及说一声“不要”就死在枪下。

 

超过30000的烛光游行,Harvey的遗愿,“我想看到火光,看到希望。”星星点点的烛火,他身边的人都在继续。Harvey走了,运动没有停息。

 

整个手法表现的,Harvey不过是一场异常艰难抗争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甚至不太出彩,说话有点尖细,肢体有点不自在,不果断,没多少个人魅力。只是他倾尽所有,走到了生命的终结。仅此而已。

 

由是观众觉得眼泪都是肤浅,最后枪声谢幕离场也不伤悲。

 

Cause the show must go on.运动还要继续下去。

 

两个人相爱,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没有第三种结局。Harvey和Scott,从地铁站的萍水相逢,到死别前一通电话。我想起那句" You are my part-time lover full-time friend",Juno里小孩子唱来当然是你一直是我最好朋友,只是突然心动成了恋人。如果套到Harvey和Scott,却是一阵心酸,你我不是一直一双一对,但我对你的忠诚和友情不会改变。Scott是难得的爱人,美丽得让人心醉,甚至是Harvey最初投身人权运动的缪斯,毫无怨言的陪Harvey走过最初选举政治游戏的荒诞马戏,直到耐心都被磨光,直到生离。Scott有恒心,只是不相信政治机器。他没有Harvey天真。然而他爱上Harvey的天真,一直爱着Harvey的天真。所以他在那一晚,决定回到这个无可救药理想主义者的身边。次日清早,却等到死别。

 

我想到这点,禁不住回神想哭。Harvey刚投身政治马戏,收到死亡威胁,Scott拿着威胁信,对嬉皮笑脸的Harvey好气又好笑,你觉得好笑么,人家要你命啊!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早晨,那个和小绿魔一样有着英俊笑容的Scott,有没有恍然若失:“我就说了,你个混蛋又不听,看,这下死了吧。”

 

于是,残酷的枪声,终结了一段历经跌宕也打败生离的爱情,终结了一段险阻重重仍不放弃的抗争,终结了一个不完美但竭尽全力的生命。

 

但是,运动没有终结,希望没有终结。

 

因为:

 

"Without hope, not only gays, but those who are blacks, the Asians, the disabled, the seniors, the us's: without hope the us's give up"

 

我感谢这部影片,我感谢它还原了这段历史,还原了Harvey Milk的这一小段人生。

 

我感谢它让我看到希望。

 2 ) 一个严重的时刻

小弗告诉我,桑特的手掌上有一块淤青。我说为何?他说是为了释缓米尔克先生手掌上的弹伤。 我暗自细想,倘若米尔克不是同性恋,桑特是绝然不会趟这趟浑水的。可以想见,第一次操刀鼓捣传记片的桑特,心中是怎样一番忐忑啊。 直到那一刻,我看到如潮的人流涌过卡斯特罗,蜡烛的光亮被扎成一束束希望的花火。生命抑或宁静,抑或汹涌。当一场盛大的葬礼被载入史册,我们的眼眸也开始融起耀眼的光芒。 孤独与狂欢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就像有人说的,当子弹穿过米尔克的头颅,我看到他的血像牛奶一样涌进我干涸的心田。他的血,就跟他的名字一样纯洁。1,影片开场时警察逮捕同性恋的黑白影像,使我们踏入一种独属于桑特的忧伤。70年代的昏黄色,枪支与地板摩挲的声响,保守派的“铁骑”践踏着瘦弱的人群,电警棍若塑制阳具般恶狠狠戳弄你的脊梁。 这一段开场影像穿插了很多70年代的画面,通过那些珍贵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真相。与此同时,“哈维·米尔克之死”没有作为悬念放置到最后才交代。“开门见山”式地点明悲剧结局,令整部影片成为一种回忆式的对历史的重温和缅怀,同时,也使得全片至始至终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伤感之中。 2,然后,米尔克的电话录音那般平静地响起:“我是哈维·米尔克,今天星期五,11月1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死亡日……”桑特所营造的这个冷峻的开场,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亦无悲,亦无喜,而是彰显出一种“无间道”式的“灰”。当庞大臃肿的政治机器掩盖掉细小的忧伤,当个人的得失牵系起千万人的生的希望,他便不再是他自己了。他即所有,所有即他。或许,他有所收获,却也注定了丧失。在我看来,这将是英雄们永恒的悲歌。 而那些看不惯政治片冷峻“嘴脸”的人,亦是陷在这样的误区中。他们看到了外在的形而下的枯燥乏味,却看不到内质的形而上的思绪与情感。有人说,“政治”介入电影是一种“不该”,它破毁了电影的艺术本质。但事有殊异。正如《米尔克》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其中混迹了太多的政治色彩,但却照样能汇聚一大批拥趸。揣度一下桑特之心,或许他对于影片将造成何种响应亦暗自有所期许。换句话说,《米尔克》其实是“老账新翻”地在捍卫着什么。这“什么”二字间积聚的种种辛酸与痛楚,本身便凝聚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 3,影片第一章节蜻蜓点水般描摹了米尔克与斯科特的爱恋。楼梯上的那个吻,带着一种暧昧的勇气。米尔克的细腻的微笑,穿透一种时间的裂痕,恍若年龄上的参差得以弥合,生命因爱而年轻。西恩·潘演得真好,全然抛却了镜头外的自己。而与此同时,也使我再一次见证了桑特把握节奏的功力。 这一段对于米尔克与斯科特爱情的记录,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桑特用了大量的晃镜头和跳接,表现出一种生命灵动的质感。但纵观全片而言,这一段浪漫的开场,注定将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它与之后喧闹冗长的政治集会间形成了一种残酷而鲜明的对比。

 3 ) 格斯·范·桑特的非典型经典

《米尔克》拥有格斯·范·桑特电影的标准元素:同性恋、死亡、青春……但也有更多的非格斯·范·桑特典型风格的元素,比如:政治、史实、传记……
格斯·范·桑特此前也不是没拍过以现实人物为题材的电影,比如表现柯本最后时光的《最后的日子》,但那更多还是他个人迷离风格的体现。而在本片中,他的个人风格烙印几乎淡去,那些标志性的悠长镜头也难觅踪迹。
 
格斯·范·桑特热衷表现同性恋不假,但是除了《巴黎我爱你》中的那个小短片外,他几乎很少展现同性爱情浪漫的一面。而本片开头却奉献了我在电影中所见过的最飞速的一见钟情——仅仅是在地铁站里匆匆擦身而过,观众甚至连人影都还没看清,米尔克就已经认定了要与他共度40岁生日的人——Scott。
影片最梦幻的部分全部集中在开篇,Milk与Scott的第一次亲昵,两人离开纽约开车奔赴旧金山,以及两人初到旧金山开了自己的小店后,旁若无人地在路边一坐一蹲的接吻……这些段落依稀还能感觉到格斯·范·桑特的风格,斑驳晃动的画面,诗意的镜头,还有欢快的音乐,流露出他惯有的抒情气质。
 
当然,这部电影不是爱情片。电影大约开始10分钟后,就几乎再难寻觅这样有点梦幻的段落。相反,整个电影充满了70年代纪实的气息,纪录片画面与仿旧的电影画面相互穿插融合,近乎难以区分。
难得的是,尽管影片中不时有游行、抗争的场面,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陈词、辩论,但是整体感觉却并不愤怒。电影就是将那些活生生的现实摆在观众面前,让你自己去看,自己去思考。那些在我看来简直是荒诞不经、匪夷所思的观点竟然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借以GOD的名义,如此“正气昂扬”的宣讲,甚至赢得台下热烈支持的掌声,不能不令人深思。即便今天看来,这样的场面依然极具现实意义,30年过去,从6号提案到8号提案,同性恋者的抗争由工作转变为婚姻,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回到原点的原地踏步?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几处抒情段落。
Milk看完歌剧《托斯卡》的清晨,给Scott打电话,两人简单的对话充满了不足为外人道的深情,Scott那句“我想让你知道,我为你骄傲”,令Milk激动难抑,那心酸又幸福的微笑以及泛红的双眼即便是黎明前的昏暗也无法遮掩。
将近结尾,米尔克被枪杀的场景,画面变为慢镜,中枪的米尔克转身面向窗外,那里悬挂的正是预示了他悲剧命运的歌剧《托斯卡》的巨幅海报,而后镜头叠画,再次中弹的米尔克扑到在地。整个画面也有着歌剧般的肃穆与震撼,格斯·范·桑特又一次充分展现了他美而伤的经典气质。
然后电影再次循环往复到影片开始不久Milk与Scott在床上的对话场景。有意思的是,这前后两段同样的场面,如果对比来看就会发现,导演用的并不是同一条拍摄胶片,二者对话虽相同,但演员动作、神态都有些许差异,而且后面这条的镜头明显更为靠近两人的脸部。言犹在耳,似曾相识,一语成谶的“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50岁”,却是在无奈地放大那份悲凉。
 
格斯·范·桑特的电影里永远不会缺少美少年,尽管只是担当配角,尽管掩盖在70年代老土的装扮中,影片里还是星罗棋布的埋伏着许多乍看上去也许没觉得很美的美少年XD
不过这次不谈美少年,只说说两位主角。
西恩·潘其实已没什么好说的,这个家伙的表演永远不会令人失望,而且常常超出预期。已往我是很喜欢他皱紧眉头,苦大仇深的男人样,不过这部电影里他完全改变了。脸上时常挂着那种柔情蜜意的笑容(对西恩·潘用这样的形容词在过往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啊),连那些阡陌纵横的皱纹都变得柔软起来,即便他在台上慷慨陈词时,举手投足之间也微微有点“娘”——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他的可爱与刚硬,他的聪明与狡猾,他的孤独与抗争,他的疲惫与坚持,一切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长相根本不漂亮的男人却能深深吸引你的眼球,打动你的心,这就是超凡魅力的奇妙之处啊。
还有不能不提的James Franco。我绝对是很久以前就注意了这位大帅哥,只可惜总觉得他不是出现在不好不坏的电影里,就是扮演着不温不火的角色,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这部电影里他依旧很“温”,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每当他出现在画面里,就会感觉这部充满了不公与抗争的电影变得柔和起来,对,他是一个非常舒服的存在,不乍眼又难以忽视,若隐若现地让人感受到一缕温情。
 
最后想说的可能更像是题外话。
《米尔克》不是一部典型的格斯·范·桑特风格的作品,但却又是一部格斯·范·桑特作品经典。历经一番番的远离与回归,借助多年独立制作的累积,格斯·范·桑特在再次转向主流电影后,又迈上一层新境界。
我从来不认为主流电影就是丧失个性、面目模糊的老好人,就如同我也从不认为独立制作就是个性鲜明、言之有物的新新人类。其实,在我看过的那些表现同性恋题材的“不佳”电影中,独立制作恐怕是占了多数。它们的通病概括起来大约是不安心于老老实实讲故事,急切地想表达自己所谓的“新意思”,过分纠结于同性恋者的愤怒、压抑、怪诞,从而放弃了与大多数人情感交流共融的可能,最终沦为一种自说自话,甚至是无病呻吟。
反之,这也可以解释我何以会欣赏《费城故事》的平和与自尊,《断背山》的含蓄与包容,以及本片的抗争而不愤怒,因为这些电影带来的感动和感触可能触及任何人的灵魂,因而也就具有了根植于人性、存活于人心的更深远的生命力。

 4 ) 很感动!

    一直没看过西恩潘的电影,直到这部,真的让我完全被感动,不但是MILK本人的人格魅力感动。在那么坚难的时势。一直不放弃地去坚持。影片很多地方都让我深深体会到如旧时服装也是对人束缚至身,裙由长变短又经历了多少人和年的抗争???

 5 ) 希望在人间

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是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20世纪百大英雄人物之一,他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位公开以同性恋身份从政的政治家。哈维亲手缔造了美国旧金山的卡斯特罗同性恋区,推动了七十年代的同性恋民权运动,他年仅48岁,在职位上被刺杀,身中五枪,震惊全国。

我搬来旧金山已经两年多,住在游人如织的海边小意大利,平日里并不常去同性恋们的大本营卡斯特罗街,身边亲朋也少有同性恋人士。若不是为了旧金山这段传奇色彩的历史,为了Gus Van Sant这位我非常喜爱的导演,对政治家哈维.米尔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尽管知道是以冷静客观著称的Gus Van Sant作品,对这样的人物传记片还是有所担心的——担心角度偏颇,哈维.米尔克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勇士形象,政客一面被刻意忽略;担心这个人物脸谱化,过分宣扬他的死亡牺牲,过分煽情而失了历史的份量跟力度;担心剧情僵硬,走激励——成功——悲剧的套路,只面向同性恋人士,失去大众基础。

11月26日,在哈维.米尔克遇刺30周年之际,《米尔克》在旧金山独立“地标”影院提前点映。购票的队伍排成长龙,基本三小时前便全部售罄。我提前一个多钟头排在队伍中间等待进场,坐在影院地上,努力的想从刚散场出来的观众脸上看出些端倪,未果——这大概是好兆头,起码影片没有刻意赚人眼泪。

西恩.潘的出场对于并不很熟悉哈维.米尔克的我其实并无特别的震撼效果——之前听过一些拍摄花絮的描述,很多哈维.米尔克的旧识看到化好妆的西恩都几乎情绪崩溃,以为哈维还魂。但西恩的表演确实一下子就抓住,甚至打动了我,就在影片开始不久表现哈维于纽约地铁站邂逅后来的情人斯科特.史密斯的当口。西恩的表演有一种柔软和幽默在里面,近景镜头的角度也取得好,大多是侧面,目光的焦点集中在西恩笑起来后眼角与嘴角的纹路之上,这样略微女性化的笑意传达出一种私密的亲切感,从一开始,Gus Van Sant要刻画与表现的哈维,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幽默感的个人化的形象,这倒也暗合了后来哈维竞选旧金山立法院下院议员的口号:哈维.米尔克对抗政治机器。

片中哈维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与他多次收到暗杀威胁后录制暗杀遗言的片段交错出现,通过遗言中哈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政治理念的剖析作为线索,来串联起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我最喜欢Gus Van Sant与剧本作者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点出哈维发生思想转变的小细节,比如哈维从简单的街区社团活动中意识到团结抗争的力量,对斯科特讲述自己对政治运动的看法,还有他在加州立法院下院竞选失败后,对手艾格诺斯教给哈维至关重要的一点——除了告诉选民你反对对抗什么之外,你所支持的究竟又是什么?除了电影拍摄的这些片段,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也交织其中,通过平实又顺畅的剪辑,行云流水般的穿插,既与影片既定的叙事节奏相融合,又营造出一种七十年代嬉皮风格的怀旧感触,着实精彩。

Gus Van Sant这位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在这部传记电影中几乎完全藏匿到了镜头后面,影片以叙事为主,展现个人情绪为辅,Gus标记性的长镜头故而凤毛麟角,仅在表现哈维竞选班子各自反应的一个环绕镜头中鲜露端倪,让人浅尝《迷幻公园》或者《大象》的熟稔风采。他的冷静与克制让影片保持了难能可贵的中立地位,让哈维形象的塑造真实客观可信。

除了镜头语言的冷静与沉着,剧本作者达斯汀.兰斯.布莱克对刻画视角的选择对增强哈维的可信度也功不可没。哈维.米尔克除了乐观开朗充满激情,善于演说鼓动群众之外,还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作为政客的精明,甚至无情,在影片中都得到了相当篇幅的展现。他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卡斯特罗区同性恋民众游行,带领并确保游行不演变为暴乱;他也很会使用政治手腕,当选为旧金山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后,让自己的同僚借助一次即将发生的暴乱,先一定程度上煽动群众的情绪,然后自己作为中间调解人的身份在媒体的聚光灯中出场缓解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他虽然在根本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毫不退缩,但在处理与旧金山管理委员会委员丹.怀特的关系上却从狡猾的政治交易开始——影片对政治策略上的进退,竞选设计上的考量表述都很详尽,并没有刻意回避哈维政客的一面。

尽管身为政客,哈维.米尔克依然拥有震慑心魄的人格魅力——这一点我想要再次归功于达斯汀.兰斯.布莱克的视角与西恩无懈可击的表演。哈维在一次一次的竞选挫败后从不气馁,这位草根出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民间政治活动家的着眼点不是单纯的“赢”或个人权益,他全部身心的实践着他所信仰的“宪法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他认为同性恋人士不能仅仅依靠自由派人士自上而下的施舍,而要勇敢 “出柜”,自下而上的斗争,相互扶持,壮大自己的声势,对一切歧视与不平等宣战。尽管他的许多行为都离不开政治策略的影响与对媒体注意力的争取,但草根出身的他确实在任职期间切实为市民做出了实事。在对抗1978年的加州第六号提案过程中,他一意孤行要深入加州最为保守的橘子县与六号提案的支持者,州长竞选人约翰.布莱格斯进行公开电视辩论;面对可能的失败,他沮丧焦虑,却依然心存希望——“我们必须给人们希望,希望更美好的人间,希望更美好的明天”。在终于获选旧金山管理委员会委员后,他告诉自己的同性恋幕僚,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该穿最紧身的牛仔裤就穿”,西恩刻画此时的哈维笑容像孩子一样纯真,眼睛里有故意恶作剧的调皮可爱;在听完一场自己最喜欢的歌剧表演后,暗夜里哈维给旧爱斯科特打电话诉说衷情,目光中真情流露,泪光闪烁,又动人之极。

这样的哈维.米尔克,是一位非常立体真实的人物,他首先是一位富有激情乐观开朗的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政治家,二者层次分明又相互渗透。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Gus Van Sant一贯客观冷静的导演风格,但考虑到他本人也是同性恋,要说电影不表现他个人的政治倾向也是不现实的。电影多次展现的同性恋游行镜头,还有展示哈维.米尔克在得知终于战胜加州六号提案后激动喜悦表情的细节,都显示出导演幕后对哈维.米尔克以及他领导的旧金山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尊重与支持。但影片最令人欣慰的一点,是非常淡薄的说教意味,我想,这大概是源于主创人员对哈维.米尔克强烈人格魅力的信心与他所表达的“为人间缔造希望”理念的信仰。除此之外,电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同性恋民权运动之上,哈维的经历,他所带来的启示几乎适用于任何少数族裔或利益团体——权利不靠施舍,平等不分寡众。

电影在表现哈维领导民权运动对抗加州六号提案时只侧重了他们不眠不休的策划、努力,并没有给出为何能近乎“奇迹”般打败保守中坚势力的原因。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加州最近刚通过的2008年第八号提案,取消同性恋人士婚姻的法律效益。确实,传记电影《米尔克》并不是鼓动同性恋人士再次团结起来的宣传片,也不能为具体的民权运动提供切实的细节参考;它最为重大的意义,便是真实又客观的展现了同性恋人权斗士哈维.米尔克的从政经历,他的信仰,他的斗争,他的希望。

是的,希望,三十年并未间断的希望。我想起11月4日加州八号提案投票那天,我在旧金山城里滨海路上看到一位八号提案反对者,举着小小的“反对八号提案”的牌子孤独的站在路边,沉默而又执着的面对着大海跟过往的车辆,料峭海风里一动不动。我开车过去,从反光镜里不住的看他的背影,一瞬间眼眶突然就湿润了,一个人能够为了自己的信仰孤独的奋斗着,不计较别人的眼光,也不管最后是不是终于有所回报,这世界上理想主义的火苗,就是这样一个人又一个人的传递下去啊,不气馁,不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再战。

我想,这便是希望的全部意义吧。




《电影世界》2009年一月稿

 6 ) 伪直男,让你做开路先锋,也难。

我们在捍卫我们的生活 —————————————————— 《米尔克》 所传达的东西非常的多。 所以用一两篇文章要讲清楚这个电影是不容易的, 也是我的语言组织能力达不到的。 所以我第一时间看完电影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发表评论。 当看到米克对丹·怀特说 (我经历过4段感情,其中有3个男朋友为我自杀过,因为我的错, 因为我把他们悄悄地藏着,因为我不敢出柜,我的软弱。) 这段话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 安俊耀是一个gay,外表很man,很俊朗,很刚毅。 常人从他的外表根本看不出来他是gay, 大学毕业之后就在社会上闯荡事业,最后自己开了公司, 但是他一直没有出柜,对自己的父母,朋友,同事,同学, 他统统都是以异性恋的公众形象出现的。 但是在 个人私人空间里,他确实是gay, 而且有一个爱人男友杨光。 两个男人是秘密同居的。 两人在家里经常打架,打得头破血流和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 家里可以摔的东西全毁了,每次打架就砸, 什么碗,碟,盘子,玻璃,烟灰缸。 为了什么打架呢?就是因为安俊耀一直把杨光藏起来。 安俊耀, 自己不出柜,也不准杨光出柜,也不公开两人的恋爱关系。 可是安俊耀有什么朋友聚会,同学聚会从来不带杨光一起去, 但是杨光很想去,很想接触安俊耀的朋友圈子。 有时候,一大帮同学要来安俊耀家聚会打牌, 安俊耀要杨光暂时搬出去,回避一下, 可想而知, 杨光认为安俊耀的这种方式太极端了,很受不了。。 杨光非常质疑安俊耀到底对自己是不是真心的, 是不是,将来要把自己甩开,和女人结婚, 自己到底算什么,男朋友如此在乎外界的看法, 如此害怕外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 如此害怕外人知道两人的关系。 杨光其实也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也低调, 但是长期这样压抑,简直崩溃了, 不想再过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活, 杨光很想放弃这段感情, 可是内心里他真的离不开安俊耀,很爱很爱俊耀。 杨光很痛苦,为了安俊耀无休止的吵架, 多次自杀,吃过安眠药, 最后杨光割腕,爱情死在一片血泊中。 —————————————————————————— 在中国大陆同志群体中,像安俊耀这种(伪直男)很多, 他们大多最后都会和女人结婚,走入异性恋婚姻。 同志感情是(伪直男)负担不起的责任,过不起的生活方式。 “伪直男”会有很多借口, 不出柜的借口, 辜负的借口,伤害爱人的借口。 很多“伪直男”过得很心安理得, 他们大部分是可以接受女人的那一方, 所以,他们抛弃自己玩弄过的感情,摇身一变,成了直男。 米克 就有点类似安俊耀, 40岁之前都是一个(没有出柜的同志)在保险公司上班。 他认为被纽约警察认出是同志就会丢了饭碗。 当你公开自己的身份要受到歧视, 但是,米克私底下应该没有安俊耀这种“伪直男”的矫情, 要走入异性恋婚姻的企图。 但是就是这样,米克的3个男友都还是要自杀。 我认为, 米克对自己3个男友的负罪感是促使他出柜的一部分原因。 是促使他要改变的一部分原因。 很多异性恋朋友认为同志群体去争取《同性恋婚姻法》是荒唐的, 甚至有一些同志群体内部的gay,也提出 (就算中国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要真正去结婚的同志会有几个?) 我立刻驳斥, 《同性恋婚姻法》颁布的意义不在于(结婚的同志会有几个), 而是能够证明同性恋生活方式也可以像异性恋一样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我一直非常支持《同性恋婚姻法》的颁布, 因为,《同性恋婚姻法》的颁布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中国的大环境,那怕,中国的大环境稍微改善一点,这是绝对的。

不是天生的自我暴露狂, 不是天生的的政治狂人, 只是在捍卫我们的生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只是保护自己的爱人不受到伤害。 只是给需要希望活下去的人们希望。 美好的环境和生活需要开路先锋,而不是坐等现成。 你愿意做开路先锋吗? 为同志群体开辟一条宽广大道。 很感谢我的文字发出以来,已经有了 楼下11位陌生网友支持 。我很感动。 有了10以上回复者,我就要出来回复了, —————————————————————— 《米克传》这部电影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同志群体, 《同性恋婚姻法》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颁布, 它的受益者都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同志群体。 1978年,美国同志领袖遇刺身亡,已经30年了, 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 中国全国上下都在庆祝,这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美国的《反对同志结婚法案》就是(8号提案) 却在30年后得到了通过, 这让每一个同志,让每一个有良知和理解力的朋友感到寒心, (8号提案)在美国的通过, 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倒退,进步历史的倒退,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不仅要问,千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 同志群体 排斥在 婚姻体制之外? 为什么你们要把同志群体逼到绝路?逼到无路可走? 同志群体的安定幸福 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健康。 你们不让同志群体拥有结婚权, 难道你们要把同志群体推向异性婚姻? 让一个gay 和一个异性恋女子结婚? 让一个lesbian和一个异性恋男子结婚? 伤害是双方的,同志群体和异性群体两方都是受害者。 或许,你们渴望看到 一个孤独终老的同志, (永不结婚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成为笑柄, 面对来自家庭,父母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充满愧疚,罪恶感的走完抬不起头的惶恐的一生), 这是不是太残忍了? 人类的良知和仁爱去哪里了? 附加最新新闻 【阿根廷成为全球第10个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 2010年7月15日早晨,阿根廷参议院通过法案, 阿根廷成拉美地区第一个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 经过议员们一天的激烈辩论后, 承认同性婚姻的法案在参议院以33票赞成、27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 从7月14日开始的辩论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期间每一位议员都作了发言。 阿根廷的电视台实况播出了参议院就同性婚姻法案辩论和投票的过程。    根据有关法案,阿根廷法律中把婚姻关系限定在一男一女之间、以及把婚姻双方仅称为“丈夫”和“妻子”的条文将被修改,任何符合申请条件的两个人都可登记结婚,不论双方性别。法案给予同性恋婚姻与异性婚姻平等的法律权利和地位,也允许同性恋配偶领养孩子。    此前阿根廷由于保守派和天主教会团体强烈反对同性恋婚姻,    阿根廷曾爆发了6万人的大游行,呼吁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太厉害了,有勇气的 6万阿根廷人,热烈鼓掌欢呼)    同性恋团体早已在首都布宜诺斯艾丽斯合法存在, 墨西哥、巴西也允许同性婚姻, 哥伦比亚也通过法律允许同性恋伴侣拥有合法的继承权等。 但阿根廷全是整个拉美地区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并赋予了同性恋者与普通人一样的权利,如收养儿童、继承财产等。        阿根廷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        西班牙《国家报》称:“阿根廷91%的人口都是天主教徒,却成为拉美地区首个、全世界第10个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消息称:“阿根廷总统挺过了数周来激烈的言辞的考验和天主教会的压力。”        智利圣地亚哥的《信使报》表示:“阿根廷就同性恋婚姻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        巴西《圣保罗页报》称:“阿根廷参议院承认同性婚姻合法,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      全世界现在一共有10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      他们是(合法的先后顺序)      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南非、挪威、瑞典、葡萄牙和冰岛先后实现了同性恋婚姻合法。      第10个是阿根廷。       热闹的欢庆,胜利的时刻

 短评

人间的希望

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也许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我们总是习惯对超出自身认知范畴的事物抱以恐惧和憎恶的态度,于是“少数派”似乎顺理成章的忍受着世人满怀敌意的目光,这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西恩·潘的演技依然无可挑剔,远去多年的米尔克借由这部电影再次向我们诠释了自由、爱与希望的意义。

10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古斯范桑特的这个戏很稳,似乎在还原什么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可以感受到温暖 西恩潘越来越老练【二度看果断被震到流泪原以为已经淡忘的在重看却发现那么多细节原来都记得】

1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在发生任何改变之前,政府至少要给予民众讨论的权利。这是诸多民主政权已经努力要做到的,也是任何民主进程发生的前提

1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米克尔的精神很值得称道……民主,貌似离我们太远。(James Franco很帅,很帅……)

21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影片败在蒙太奇,剪辑混乱、高潮分散是最大败笔。故事讲不好,让这部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功亏一篑。就像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却炒了一盘不好吃的菜。不能因为是同志电影就过赞,确实没有拍好。

25分钟前
  • 已注萧
  • 还行

热泪盈眶。为了那句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流血流泪,每次能让我激情澎湃。希望,不能倚靠它生活,然而没有希望的生活,将不值得生活下去。so,give them hope,you,you,and you.

29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I am angry too!

32分钟前
  • 高源🌈
  • 力荐

没办法看gay片

36分钟前
  • 墨山行
  • 较差

James Franco

39分钟前
  • drnuk
  • 推荐

“假如我被暗杀,我希望有五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人站起来……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是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你,你,还有你,一定要给人们希望,一定要给人们希望! 2009.6.10 DVD home

4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I know you can't live on hope alone, but without hope,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So, you, and you, and you, you gotta give people hope.

4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没法超越卡波特

48分钟前
  • 乔治丝塔芙
  • 推荐

肖恩潘的演技,啧啧。和张国荣的陈蝶衣一样经典的同志角色

53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假如子弹穿过我的头,让它也穿破每一扇阖上的柜门。这无关个人利益、无关名望、无关权力,而是关于我们少数族群,不只同志,还有黑人、亚裔、老人、残疾人…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活着的意义。所以,一定要给人们希望。”——哈维·米尔克

5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同志平权史上饱蘸热泪与热血的一页。“人不能光靠希望活着,可没希望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他参政不为名利,只想给弱势群体希望。p.s.理想要实现得经过若干代人不懈努力顽强抗争…中国人特殊?更健忘?更懦弱?更热衷内斗?更明哲保身?“别把世界输给狭隘仇恨绝望”很傻很天真?螳臂当车,跑路要紧?

1小时前
  • ζωήιδ
  • 力荐

同性恋全身上下都是自由的,所以它在政治上也必须自由!

1小时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西恩潘演得真好

1小时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OMG,太有力量太有煽动性了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