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168小时

剧情片英国2003

主演:Brendan Mackey,Nicholas Aaron,Richard Hawking,Joe Simpson,Simon Yates,Ollie Ryall

导演:凯文·麦克唐纳

播放地址

 剧照

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2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3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4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5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6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3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4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5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6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7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8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9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5 20:45

详细剧情

乔·辛普森与西蒙·耶茨是一对登山好搭档,他们一起挑战了无数高峰,这一次是秘鲁安第斯山峰。在成功登顶后,下撤的途中,乔发生意外,跌下陡坡,摔断了右腿。西蒙用绳索紧紧拉住他,在暴风雪中下撤。然而在途中,乔再次不幸落入冰洞,两人难以沟通,紧靠一根绳索把彼此连在一起。他们随时都有坠崖身亡的可能,僵硬的两个人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渡过难关。西蒙手里的刀在绳索上迟迟不决,而他的眼泪已经难以抑制的流了下来。在绳索的另一端,乔又有怎样的期盼,他能绝境逢生么?

 长篇影评

 1 ) 意志 态度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 是在2年多前
澎湃的青春 不喜欢中间夹杂的描述
比起其他的登山类电影
描述方式让我很难陷入其中


直到看了乔写得书
细致的体会到 幽闭症时面对生命的态度
这个故事让我更加尊重雪山
乔 我不是很喜欢
但是对于生命
作为高等生物在这个世界生存

帮助你进化的
只有你的思想

 2 ) 冰峰上的希腊悲剧


    1985年,两名英国登山者西蒙和乔,准备征服高达二万八百英尺的秘鲁安第斯山Siula Grande峰。在攀登到一万九千英尺时,意外发生了,乔不慎跌下一个陡坡,摔断了右腿。他下面是万丈深渊,而向上又无法攀爬,同伴西蒙只好用救生绳紧紧拉住他,并在暴风雪中随其一起下降。但在下降三千英尺时,由于绳索不够长,乔被悬挂在陡壁上,他动弹不得,又不能通知西蒙。绳子渐渐不堪重负,两人随时都有同时跌下山谷的危险,西蒙觉得悬在下面的乔毫无动静,估计伙伴凶多吉少,只好割断绳索,自己爬出陡壁,回到营地。乔被西蒙割绳放弃后,随即跌进深渊,本已经万念俱灰,却凭借着惊人的生存意志,拖着断腿爬出了深渊,并连续在雪地上爬了三天,才赶在西蒙离开前到达了临时营地,从而获救。
    事后,很多人批评放弃同伴的西蒙,但乔却始终为其辩护,因为他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纪录影片[冰峰168小时]就是以对历史真实再现的形式,细致表现了这次冰峰遇险事件,影片在英国放映后获得如潮好评,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有关登山运动的[受难],因为在这里“真实的主角在七天内的苦难及坚毅表现,看来可与[受难]中的耶稣相提并论,而且由于真实感更强,它甚至胜过了影片[受难]。”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虽然夸张但并无不妥,这个攀山界的传奇,确实成全了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的精彩影片。
    导演凯文·麦克唐纳是纪实片名家,他3年前的作品[9月的某一天]就已经夺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次他采用“真实再现”的方式,回顾登山史上一次著名的遇险,除了表现了惊心动魄的自然场景,对两个当事人真实心理的捕捉也相当准确,这很难得。在纪录片领域,“真实再现”并非创新,早在80多年前,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在拍摄那部著名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时,就已经采用了这种拍摄手法。但[冰峰]要“再现”的内容却远比[北方的纳努克]要复杂和困难的多,因为,凯文·麦克唐纳不但要再现象凶险的雪峰和雪难,要再现那令人心惊胆跳的冰壁悬崖上的生死搏斗,更重要的,他必须忠实于这个事件的核心——人性的挣扎,还有当事人乔面对死亡时内心巨烈的波动和丢弃同伴的西蒙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也正是因为这些,那位影评人才会用[受难]来对比这部不朽的纪录片。
    在几年前的好莱坞动作大片[终极天险]中,有一个极其类似的情节,就是在紧要关头,割断绳索。但好莱坞大片里宣扬的往往是一种善意的自我牺牲,在现实中,人类尊重生命的方式要残酷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冰峰168小时]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冰峰上的希腊悲剧”。

 3 ) 割还是不割,这是个问题。

一部特别棒的登山题材电影,不容错过。 这种让当事人讲述的拍摄方式非常适合这部电影,让观众可以在主角陷入极度困境而不忍看下去的时候能够意识到,他们是活着出来的,不然就太残忍了。 说实话,我不太敢看两位登山者的眼睛,第一眼看到他们的眼神,我就知道他们是亲历者,大概可以猜到有多残酷,眼睛骗不了人,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彻底的真实。 和许多类似主题的片子相比,这部电影更注重刻画攀登者的心理状态,观众可以切实感受得到人物的心境:无论是面对登山困境、面对放弃与被放弃、面对死亡,这种陀爷式直面人性本质的表达,深得我心,面对死亡,会让人更好的活下去。

导演对于电影中攀登专业性分寸的拿捏,也是恰到好处,既不会让非登山者看不懂,也不会让了解登山的人觉得过于啰嗦,基本科普了阿式登山,也诠释了技术攀登的风险。 再简单谈谈我对那个避不过的问题的看法,抛去道德层面,Simon割绳是绝对的理智,我觉得甚至有些晚,假若Simon被情感和道德绑架而一直挂着,那两个人必死,所以可以说,是Simon的一割救了他们两个人的生命,当然不得不说,我知道这是导演要向观众传达的内容,至于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故事,只有当事人清楚了,我们妄加揣测没有意义,如果让我在二个角色之间选,我宁愿选Joe的角色,而不用面对Simon的to be or not to be。

 4 ) 征服

征服
——《冰峰168小时》中的自然与人性较量

很多艺术都在表现极限境遇,很多场景都是对现实的抽取和极化,但有一种是不会使人感觉到任何荒诞、任何失实、任何逼心的。《冰峰168小时》根据1988年辛普森的同名回忆录改编,宏大与细微相结合,艺术地再现了登山者在极限自然条件下与死神、恐惧、人性脆弱相抗争,用坚毅、勇气、信念走出死亡绝境,演绎出登山者最美的生命体验。它绝不逊色于任何惊险故事片,却融入了真实的人物,回归登山原地,严峻的生存条件下完成拍摄,情节紧张令人难以置信,真实而震撼。
登山者的传奇
该片由曾执导奥斯卡最佳记录片《九月的一天》(1999)的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导演,由登山亲历者乔•辛普森(Joe Simpson)和西蒙•耶茨(Simon Yates)讲述,并由演员Brendan Mackey和 Nicholas Aaron回忆和重现当时的惊险情景及人性挣扎,场景震撼人心,以至于当电影结束时,不知道自己的腿该如何迈步(乔在登山的第四天掉进冰隙中,拖着骨折的一条右腿,一个人用时四天爬出绝地,期间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痛苦的心理挣扎细致入微),却俨然又感到现实的生命不该脆弱,需要每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框架中的自我,去征服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困境。
纪录片作为“重组的真实”,经过了导演的艺术转化,创作意图和素材取舍上都是精心安排,无冗杂累赘。秘鲁安第斯山中高达21000英尺的Siula Grande峰——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惊险、刺激,正像乔在独白解说中谈到的,“把一些风险因素加进去,就不会那么单调,那样会让你感觉更像活着。”现实的安逸与内心的探险形成鲜明对比,它不只是迎合了市场,更迎合和表达了人内心隐藏的冰山底层部分——探求和挑战未知领域。
真实的登山地点、专业的攀登;冰碛、冰角、陡峭的凹槽一直向下3000英尺;巨大的石块和冰层冰块、厚重的白雪……绳子、钢锥、锤子、刀在暴雪中交叉出现;冻伤的手在黑夜里用绳子系求生的扣环;掉入冰隙中无数的心理挣扎、痛苦、绝望的咆哮;折断的腿在凌乱的碎片式的岩石上饱受折磨;在泥浆中抓狂般地汲取着稀少的水分,享受着尿裤子时的一丝温暖……生存与死亡,放弃与坚持,等死与尝试,乔在严重脱水和严重受伤的境况下,每一步艰难的挪动,每一次幻听或闻见水声时的绝望,每一次黑夜降临后的恐惧与孤独,所有的一切,在下山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临其境。
人性的考验    
It’s very sommitting way of climbing, because you have no line of retreat.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it can be very, very serious. There’s no rescue, there’s no helicopter rescue, and there’s no other people. There’s no margin for error. If you get badly hurt, you probably die.——Joe
不管人类在现实中遭遇怎样的困境,在强大的雪峰和自然力面前,都不足以质疑生命,安逸是首要的。所以才有了登山的趣味性和挑战力,寻求征服的快感。登山运动很大程度上在于依赖同伴,依赖信任。在不容许错误的危险边缘上,没有救援,没有直升机和卫生员,没有别的任何人,受重伤意味着死亡。在高大、连绵的雪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尽显人的脆弱和渺小。信念、坚持、勇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一旦破碎和质疑,将面临死的危险。
安逸与挑战、信任与背叛、个人主义与团队精神,以及面对极限境况下的自然环境、面临生死考验时的抉择,使得登山不只是一项运动,它饱含了太多的因素,将自然与社会融合浓缩在一起,用微缩的形式体现了方方面面,考验着人的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最后,在幻想与现实的迷离挣扎中,乔爬回了山下帐篷驻扎处不远的地方,濒临放弃的边缘,近乎于等死的状态。绝望中,他拼劲力气一遍遍喊着Simon的名字,想不起任何亲人朋友,耳边萦绕的是根本不喜欢的乐队的歌声,神经近乎崩溃。微弱的灯光出现,乔被抬进帐篷里的第一句话,是“谢谢”,“如果是我,我也会那样做(割断绳子)”……泪奔的场景。在经历七天的绝处逢生、生死考验、人情抉择后,他的第一句话饱含着最本真、最摄入人心的力量。
叙事风格凸显真实
长镜头伴随纪录片从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自然环境、雪峰在长镜头的旋转中更加绝美与残酷。
与剧情电影的叙事在前期完成的特点不同,“纪录片的叙事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的”。时间是本片叙事的主要线索,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现实人物的情情景与心理状态的回顾安插其中。
画面与音乐
声画结合,节奏时缓时急,整个气氛被带动起来,观众的情绪随之疏解,随之紧张,随之开心,随之激动。片子开头便是雪峰上的急促呼吸和恶劣环境随着登山的进程由缓而急,不断加速,惊险刺激的主旋律之后贯穿始终。
解说与时间提示穿插在影片中,时合时离,探险的过程在镜头中延续、变换、永恒。
2004年,该纪录片与《冷山》、《戴珠耳环的女孩》、《尘世之间》和《真爱至上》同获2003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年度最佳英国电影提名。这不仅是一段真实的心路历程,更撼动着每个人的心灵,活在当下,无畏无惧。

 5 ) 高山法则

刚看完这纪录片,被彻底打动了,作为一名登山者,终于看到了一部纯粹的登山片——真正地诠释了高山法则,每一个登山者都可能面对的道德考验:高山之上,危急关头抛弃同伴,或者见死不救,原则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实上,当事人真能完全原谅自己么?这实际上是一种审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特别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会得到不同的判决。尽管采用的是情景再现的手法,但是其中反映出的情感——极端环境对人性的考验,生命的不屈和坚强,是无比真实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灵山山难以及前几年北大山鹰社的希夏邦马山难,乃至近期的范跑跑事件——当我们随便给别人套上道德枷锁的时候,试着反问自己,在危急时刻,自己又能如何?

 6 ) 很坚持,很清醒

       在Joe Simpson爬出冰隙的那一刻,阳光普照,也许那时候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人生已经升华了。窄窄的冰缝,充满着孤独与无奈,向上爬出80英尺已经不可能,所以我只能向下走,我宁愿死也要死在下山的路上。他说他不信上帝,但是在那时候,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相信上帝,因为那时似乎只能期待上帝了。运气不错,下降到冰底时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拼尽一切抓住希望,这次,他成功了。
    之后的下山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他说他已经不记得他在那些时候想到了哪些人,甚至没想亲人、爱人,这很真实,那时候我相信他一定只是生理本能的想喝水,才是活下来的希望。
    最后他有一段内心独白:很坚持,很清醒(我其实他已经没知觉了)···很无情,毫无同情心···我一直感到孤独,感觉被抛弃,我不是为了活命而爬行,是希望。所以他走出冰川,爬到硬石营地已经失去知觉的时候,任然呼喊着Simon,我毫不意外,那其实是他唯一在乎的希望了。
    还好Simon一直都在。从这个侧面,其实看得出来,冥冥之中,一切尽有安排,外界是不需要职责Simon的。
    所以另外一个温暖的镜头出现了,触及巅峰时两人深深拥抱的一刻再次重现,我只是渴望这样的一个拥抱而已,他说。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国庆节在川西贡嘎雪山亚玛垭口的那个晚上,简直是弱爆了。眩晕、呕吐一个晚上不说,想到最多的竟然是离自己最远的人,我也许是太不成熟太不深刻了。对比对比Joe,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太多的感情因素的犹豫,勇敢的做自己呢。
    我似乎明白,好多的希望,不是自己一直看不到,只是,被雾迷住了双眼,自己不愿走出去罢了。至少,看来有时候很坚持,很清醒也不一定是好事。

 短评

让我想到了【垂直极限】,这虽然是纪录片风格的,但是在主人公的故事叙述中,感受着那份绝望和坚毅。越真实越感动,记得看【垂直极限】时只有些许刺激没有些许感动。【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4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推荐

似乎名为濒临深渊更适合。在征服世界上最神秘山峰时,一次坠落事故后与绝望搏斗的真实记录。在一次又一次陷入绝望后,最大的恐惧来自对下一次绝望的不可知。

6分钟前
  • Marioncanal
  • 力荐

an ambitious man

11分钟前
  • LipingTaBaBa
  • 力荐

哪里有什么热爱生命,哪里有什么永不言弃,只是在绝境中,你本能地抠出一个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然后拽着它挪动,如果幸运...

13分钟前
  • 凤尾狐
  • 力荐

几乎可以打五星的片子。作为“仿纪录片”(而不是“伪纪录片”)本片几乎是典范了,拍摄条件苛刻,主观镜(乔)的运用很到位。

1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不错的登山题材记录片,对于西蒙以他当时的装备也不是除了割绳子就完全没法,当然要冒风险。主要原因是西蒙以为乔已经遇难了,才割的。对于西蒙割绳英国登山界很多指责,我认为就象张爱玲说的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站在登山爱好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想,我们应该宽容。

22分钟前
  • 肥壮壮
  • 推荐

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2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比127小时还要牛B的人!!!因为他断的不是胳膊而是腿!单足爬出了狭缝,爬下了雪山,蹦过了冰河和碎石滩,在一个又一个绝境中以超神的毅力顽强坚持到最后。再见割断绳子的友人,第一句就是感激和谅解,高尚的人格让人肃然起敬!

29分钟前
  • 水脉
  • 力荐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那紫外线灼伤的脸,冻伤的手指。那是传奇……

33分钟前
  • 打盹的青蛙
  • 力荐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就无法指责。

35分钟前
  • yezzi
  • 推荐

Joe在腿骨折断坠入冰缝的情况下一个人自救成功,他不牛逼还有谁牛逼?这种重回现场夹杂大量当事人自述的纪录片方式有利于了解当事人处身险境的真切感受。

3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看完127 Hours想起大学是看过的这部片,求生欲可以激发无穷的力量

40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力荐

本以为是个两人共患难的故事 我操结果西蒙果断的割断绳子走了 整片就是乔一个人顽强自救的故事 我觉得从艰难程度和绝望程度比127小时大多了 而且生死的悬念一直保持到了最后

43分钟前
  • iwtbarm
  • 力荐

1.真人讲述和拍摄还原的方式很震撼,拍的特别好演员也演的卖力;2.3个人都真诚得让人吃惊,竟然可以这么轻轻松松地把“希望对方死了”这种话说出来,而同时,还没有友尽。在登山这种随时会挂掉的事情上,日常生活中的虚伪、客套和社交礼貌都没有位置了;3.人性在极端环境下才显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吧。

46分钟前
  • 容安
  • 力荐

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类似纪录片格式。雪山风景非常美,表演也很真实。不得不佩服主人公的顽强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50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即使看过,我还是不能相信。史上最棒的登山电影之一。

53分钟前
  • Goofy
  • 力荐

很棒的一部纪实电影,摘录一段短评“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55分钟前
  • 想非非
  • 力荐

当事人复述,由演员表演、真实场景还原的一部纪录片。本以为重点会放在乔回到营地后与西蒙情感变化上,没想到老外的情感比较直白、纯粹,木有大的冲突。遇难以及自我拯救的过程令人绝望、孤独、窒息。绝境中,唯一能给依靠的只有自己,当你耗尽气力做了该做的一切时,才是最接近上帝接近奇迹的时刻。

57分钟前
  • 欢斗士星矢
  • 力荐

半纪录片,所以一想到这是真事儿就觉得非常难得,Joe最伟大的一是自救,不放弃,制定合理方案,和自己较劲,二是他面对割断绳子抛弃自己逃生的队友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怪你,我也会这么做“,那种九死一生的环境下能说出这种话,真是高尚到一个地步了,小说里我都不信,真事儿实在是太感人了。

59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Unimaginable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How the hell did he make it ?!

1小时前
  • sara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