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情片美国1981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杰西卡·兰格,约翰·科里考斯,迈克尔·勒纳,安杰丽卡·休斯顿

导演:鲍勃·拉菲尔森

播放地址

 剧照

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2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3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4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5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6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3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4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5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6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7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8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19邮差总按两次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1

详细剧情

  机械师弗兰克(杰克·尼克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身无分文,被洛城附近小镇上的一位希腊店主尼克收留,尼克年轻的妻子科拉(Jessica Lange 饰)引起弗兰克的强烈兴趣,科拉亦对酗酒的希腊佬心生厌倦,两人很快趁尼克进城时发生了关系,并决定私奔,但弗兰克的好赌成性迫使计划改变,科拉本欲杀死醉酒的尼克但只是将其重伤,尼克出院后科拉与弗兰克又生一计并终于得手。保险公司因不愿赔偿尼克的意外身亡险遂组织人手证明科拉与弗兰克有罪,幸有律师巧借不同保险公司间的厉害冲突使二人得以脱罪。弗兰克与科拉虽在狱中互相倾轧但还是走到了一起,两人接管小店后的生活平淡无奇,直到某天一名男子登门要挟他们……  本片是詹姆斯·凯恩的原著小说第四次的电影改编版。

 长篇影评

 1 ) 和书中的一点区别与改进

下午花整整两个小时看完了凯恩的原著,于是立马找来好莱坞第一个翻拍的同名电影,来记忆犹新地感受下。

1946年版本,基本都是终于原著的,只是书中的大尺度方面,木有拍出来。

有一点区别是书中的末尾,作者并没有解释书名的含义,但是电影,通过约翰.加菲尔德的台词,说了出来。没看过书的,或许觉得有说教成分,我倒觉得是对书的一种诠释。如果只看原著,没有读过译文或者译者的前言和后记,是会对书名起困惑的。

影片结尾时这样的:

【非常喜欢影片结尾的诠释,这是书中没有的】整件事就像你在等一封信,守在前面,唯恐听不到门铃,却没想到邮差总是按两次铃的。他对科拉按了两次铃,现在对我也按了两次铃。事实上,人总是在第二次按铃时才听见,即使你在后院。

 2 ) 此恨绵绵无绝期

影片改编自詹姆斯·凯恩的同名畅销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它被美国现文库评选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是文学史专家口中的“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畅销书”,是公认的硬汉派侦探(Hard-Boiled)小说代表,更是黑色文学不能绕过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名字。

这部由泰·加尼特指导,好莱坞影星约翰·加菲尔德,拉娜·特纳主演的同名电影曾红极一时,虽有两部改编在前,一部翻拍在后,却都远不及46版《邮差》在黑色电影上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力。它是美国电影高速发展的产物,是黄金时代一曲严肃深刻的悲歌,是女权意识开始觉醒的先声体现。它或许不像《迷魂记》或是《日落大道》那么出名,但依然在彼时有超前的意义。

电影的成功不仅刺激了小说的销量,更一举将拉娜·特纳推向了米高梅公司当家女星的宝座。还记得刚上小学那会第一次接触好莱坞黑白电影,对美学还没个笼统概念的小屁孩就莫名喜欢21寸大头电视机里那些黑白胶片下的烈焰红唇,蜂腰纤肢。一并记住了《罗马假日》里的赫本,《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山茶女》里的嘉宝,以及《冷暖人间》里的拉娜。这个以美艳闻名于世的女星,一生绯闻缠身,争议不断,却唯独演技无可指摘。

今年国庆长假在家,无聊之下又重新拿起几年前看了一半就搁置的《邮差总按两遍铃》。这本被大量溢美之词捧上天且荐书贴必推书目之一我之前是我不屑一顾的,当年读了几页就被通篇白话雷的找不着北,坚持看了一半发现和之前说好的侦探小说完全不一样,随后就束之高阁,再也没看过。直到假期前,偶然翻到一位名人的荐书目录,《邮差》赫然排在第一,于是在半无聊半好奇的驱使下又重新翻出来看。

开始还是不喜欢的,耐着性子读下去才慢慢被书中那种直白冷峻,好似局外人般克制冷漠的叙事笔法所打动。书中虽以“我”为第一人称,却鲜少出现心理描写,读者只能依靠主人公的言谈举止自行揣摩,这有点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种疏离感恰恰也是电影无法表现出来的)。美国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就曾说过硬汉派的风格都“源自海明威”(凯恩对此说法是不屑的,他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流派)。加缪本人也承认,没有《邮差》就没有他的《局外人》,可见这部小说确实是真实的影响了一批人的。



-------------------以下开始不负责任剧透-------------------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深受美国黑色文学影响,好莱坞涌现出一大批格调阴郁,愤世悲观的侦探电影,《邮差》作为此类文学的奠基之作,此前曾先后两次被外国导演翻拍,直到46年才正式被好莱坞导演泰·加尼特搬上美国荧幕。

影片中的科拉不再是那个黑发白肤的娇小妇人,神秘冷艳的拉娜·特纳实则更接近1927年那场真实谋杀案的主人公——拥有“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人露丝。按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调调,女主角的出场必定要艳惊四座的,因此那个本该呆在厨房等着收拾杯碟的阴沉少妇,摇身一变成了穿着短裤半露细腰的美艳尤物,一管口红,一双美腿,人未至,挑逗性感之姿已然跃出荧幕。相较之下,弗兰克的出场倒算平平无奇了,那个放浪形骸,嗜赌成性的流浪汉都被收敛进约翰·加菲尔德英俊的外壳下,只剩一点风流和狡黠。

泰·加尼特在处理科拉与弗兰克的几次试探与交锋时颇费了些周章,试图让小说里不甚详实的“勾搭成奸”看起来合情合理,初见时的惊鸿一瞥,晚餐后的双人曼舞,意料外的海滩之行,让科拉死水般的生活重新破开了一道缺口,掩埋在泥沙下的欲望蠢蠢欲动。鉴于当时的电影尺度,曾一段让《邮差》划入禁书的性爱场面并没有表现出来,但二人从海边回来后的关系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科拉望着弗兰克的眼神,明亮,热切,仿佛冷冰冰的美人像终于有了人气儿。她抗拒不了弗兰克,正如飞蛾抗拒不了灯火,那个当初从衣阿华跑出来的选美小姐,和世上所以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无法抗拒爱情。

于是他们不可抑制的相爱了,并在尼克出远门时决定私奔。导演在这里做了对原著的最大改编,将私奔放在了第一次谋杀之前,让两个为爱做下蠢事的罪人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若说原著的宗旨是性本恶,那泰·加尼特则是性本善的传教人,所以影片中的科拉与弗兰克首先想到的是离开尼克,而非杀死他。然而私奔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他们搭不到车,只能提着笨重的行李箱走路去车站,途中科拉摔了一跤,鲜亮的套装污秽不堪,被爱情烧热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她爱弗兰克,却没法靠着这爱情生存,于是她向现实妥协了,两个人又回到了“双栋”饭店,继续枯燥如坟冢的生活。然而不安分的种子已经种下,犹如上帝之音,当命运之门被敲响时,才发现当初躁动不安的念头早已生根发芽,枝蔓虬结。在求不得,爱别离的痛苦煎熬里,他们疯狂而大胆的制造了两起谋杀案,仿佛有命运之手在暗处推波助澜,尼克总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死亡边缘,并最终“如愿以偿”的见了上帝。

在这充满罪孽的深渊里,只有科拉与弗兰克的爱是纯洁的,这纯洁哪怕在双手染满鲜血的刽子手手里也弥足珍贵,他们曾真正拥有过彼此,身体乃至灵魂。然而当弗兰克将扳手狠狠砸向尼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站在了上帝的对面,与魔鬼为伍。面对地方检察官的威吓,这对经历了波折苦难自认情比金坚的情侣几乎顷刻间就出卖了对方,原来所谓的真爱,甚至不及一座幻想中的绞刑架。破开阴翳的阳光再次被翻卷的铅云覆盖,死神挥舞着镰刀桀桀怪笑,爱情脆弱的不堪一击,世上再没什么能战胜死亡。他们开始互相猜疑,彼此防备,夜不能寐,尼克的死成了拴住对方的枷锁,弗兰克觉得窒息,甚至一度想过逃走,可最终总得回来。

他们是这世上不共戴天的仇人,也是世上最亲密的爱人,他们分享同一个秘密,为这秘密辗转反侧,死去活来。当萤火之光照亮通天之途,渴望救赎的人们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科拉与弗兰克带着生的希望攀登通天之径,却最终被命运的滚石无情的推落地狱,成为这场荒诞悲剧的殉难者。

 3 ) 荒诞与否

一开始我觉得故事核心和《双重赔偿》太像了,还抱怨片子没选好,影响阅片体验,结果线路沿着我想不到的方向一开再开。本来我觉得Nick不坑他们一下说不过去,结果Nick还真就是个炮灰。本来我以为故事会转向检察官和律师斗智斗勇相爱相杀,结果他们居然莫名其妙达成了一致。插一句,贵国那年头过失杀人不判刑吗?本来我以为Cora和Frank中途会为了活命或者早有预谋地你来我往互相设计对飙演技,结果都被情绪——Frank被恐惧,Cora被愤怒——牵着走。这走向一般人看不透啊。除了最后五分钟我笃定他俩放下猜疑,皆大欢喜之后会有意外,其他时候一度怀疑我是不是点错了片子,这和邮差敲门有什么关系?原来结尾才点题。

唯一一个符合我思路的就是二人第一次私奔的情节:不等光鲜亮丽的衣服变得褴褛,只要让她在地上走一遭,身上沾些尘土,她就不会再拿安逸换爱情。

若说加缪在看完《邮差总敲两次门》之后受启发写下《局外人》我是绝对相信的。海里游泳敲定互相信任的结局确实是罗曼蒂克的,在此之前,哪一处不让人怀疑人性?结尾Frank坚决不愿以杀害Cora的罪名被判刑更是表明他们之间确存爱情——一种美好的人类感情。敏感的文学家由此故事联想到人生的荒诞,最后缔结出新的意义,是很说得通的。

 4 ) 时光不会流逝

最近疯狂爱上了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虽然看得两眼发黑,但毕竟能找到的碟片有限,于是想到了网络,真不错,搜到两部心仪已久的片子《罗娜秘记》和《邮差总按两次铃》(《荡妇怨》)。
三十年代的美国黑色电影几乎可以称为强盗片,主人公多为盗匪,结局多是坏人是受到应有惩罚,贾克耐、罗宾逊和亨佛莱.鲍嘉是那个时代最有名的银幕大盗。据鲍嘉回忆,他在从影最初的十来部影片里,多次被警察击毙或被法官判处死罪。这些影片往往有火爆的动作场面,对匪徒发迹史有较为夸张描写,很受观众欢迎。但到了四十年代,因为战争缘故,已经没有观众对黑帮感兴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转型为更为接近现实的家庭情节剧,剧中的主角由黑帮转为蛇蝎美女,尤其是44-46年这类电影达到了顶峰。《双重赔偿》、《长眠》、《绿窗艳影》、《红色街道》、《欲海情魔》、《蓝色大丽花》、《湖上艳尸》等等,一时间银幕上魔女齐舞。《邮差总按两次铃》是这个时期代表作之一。
其实整部电影里也没有邮差,这是一个没有国度,没有时间的故事。一个美貌少妇,一个几乎可以做她父亲的丈夫,在一个公路边加油站(我们叫服务区)过着乏味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年轻力壮的伙计,少妇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一次次的缠绵后她终于决定离开丈夫,与小伙子远走高飞。但理想与现实总是遥遥相望,为了情和欲跟身无分文的人去流浪,她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想要跟心上人在一起又要过上好日子的唯一办法就是除掉丈夫这个眼中钉。我很奇怪,像《双重赔偿》、《卡车司机》和《荡妇怨》这些片子里杀夫主谋都是女人,男人们都是开始害怕,之后为了心爱的女人才不得不成为同犯。有意思的是《双重赔偿》着重描写作案动机和过程,而《荡妇怨》重在写犯罪后的心里。本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但得手之后却相互怀疑、折磨对方,最后一错再错。
《荡妇怨》的演员十分优秀,特娜演的少妇将两次杀夫前后的心里变化演绎的十分清晰,加非尔德演的流氓无产者肉体健康精神空虚,演丈夫、法官(艾姆斯)、律师(克罗宁)以及敲诈者的演员表演均很到位。有意思的是看电影过程中,开始观众是很同情凶手(少妇)的,因为她年轻美丽,而他的丈夫人虽不错但配不上她,他们的性生活肯定是很不和谐的,一旦有了替代者她想远走高飞是很自然的事,但她(多数女人)是不可能为爱情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的,于是,邪念产生了,就像一条毒蛇将她紧紧缠绕,为情杀人,女人更下的了手。至于以后她才看清男人有多少是爱多少是欲,都已经晚了!因为这个文明社会是有道德的,就算文质彬彬的检察官(正面人物代表道德)没能将这对犯罪鸳鸯送上法庭,但影片最后的结局这二人还是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否则,这样的电影审查机关是绝不让公映的。
有意思的是网上提供了两个版本,1946年的黑白经典版和70年代的彩色翻拍版,70年代的版本中当身材粗壮相貌丑陋的尼科尔斯来到加油站,女主角对这样的男人动心会让人同情吗?还有法官、律师长的一个比一个丑,除了黄,简直看不下去!
昨天晚报上登了一条新闻:昨夜,一个大老板出差回到别墅,发现年轻的情妇和一个20岁出头的发型师赤身露体躺在自已床上,老板怒火中绕,扭打中将发型师杀死!简直又是一出《荡妇怨》!

 5 ) 那些热烈存在过的悲喜与爱情

2022/11/05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名字出现在我的电影清单的第一页里,但是当时是因为什么写上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对这名字的印象很深刻,觉得这一定是个什么关于邮差的温暖的故事。然后是我在手机上玩到了一款游戏,叫做《他人世界末》,其中有个结局叫做‘邮差总按两次铃’,而我知道这是一部电影,恰巧上周看《银翼杀手》也是因为这个游戏里出现了它的经典台词,那之后重新打结局的时候又看到了‘邮差总按两次铃’,这就促使我决定今天看它,早已决定好,看之前没有任何迟疑和摇摆,这样的状态是最好的,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想看什么。

看之前我还是觉得这会是一部经典的,温暖的故事,恰巧给我有些无力的生活带来些许力量,结果昨晚上在提前找好资源的时候又又又又看到了简介,讲的是一对男女谋杀女人丈夫的故事,画面还是黑白的,我当即有点、、、难以接受,有点吃惊,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要看的,no matter what。

最开始的镜头是一块‘man wanted’的牌子,静止的画面,路边的房子,富有时代气息的对话,奇特人生观的男人,有礼貌的司机,我当时觉得,没差了,就是这部,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就觉得这会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初见尼克真的觉得他是个热情、憨厚、快活的人,好好过着当下的生活,是绝对不会惹人讨厌的那种普通人,而弗兰克对他开玩笑说自己脚有问题,痒得不行,只能四处走动,他是那种永远不愿安于现状,不愿安顿下来的人,一直在路上,他的冒险会很精彩。接着他与科拉初见,我想是一见钟情了,当时我脑袋里面想的都是“总以为我应该像风,应该去远方,过最特别的生活。直到遇到一个人,才发现我也想过最平凡的生活,想长命百岁。”高中记过的一句话,刚刚查了,是出自一部电影《卡罗尔》,这下下周的电影也决定了。只有一个女人才能拴住一个不安分男人的心。但是流浪这么久,弗兰克酷啊,捡起口红不是递过去,而是等她自己来拿,这预示着他将来的身份不是老板娘和下属,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他不是等闲之辈。他把“‘man wanted’的牌子‘烧了,拉回去看才感觉到这里其实有着双关含义,因为‘man’已经有了,不再需要了。弗兰克给法拉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但是她会想到自己眼前这个男人之后会和自己发生那么多的故事产生那么深的羁绊吗?命运就是捉弄人。

像尼克这么平庸的人是怎么娶到如此明艳动人的妻子的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弗兰克都几乎猜出了这个老套的故事,总之是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法拉对尼克是,尼克对法拉也是,他木讷,迟钝、傻fufu,似乎只是把她当成一个附庸品,家里需要一个女主人。而弗兰克说爱法拉,他会为她做很多浪漫的事情,会亲吻她拥抱她,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看待,在那样的环境下,法拉能不爱上弗兰克吗。但是她也是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她为未来考虑着,而不是无脑和弗兰克去流浪。弗兰克尊重她,这是也是第二点。

反正命运就是捉弄人,第一次谋杀出现意外,法拉在生活和爱情之间挣扎。他们在海边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我不禁想,在那个年代,娱乐手段如此匮乏,就只是两个人、一个普通的沙滩就能承载那样幸福的时光,那他们绝对是互相爱着的,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无论去哪里玩都幸福。

反正命运就是捉弄人,第二次谋杀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意外,历经曲折和危险,最后成功了。但是结局仍不是圆满的。原本相爱的人在公堂对峙。那个时代,一切制度都不尽完善,甚至法律沦为工具,决定双方命运的诉讼只是萨克特与亚瑟济慈,两个律师之间的一个赌,他们能操纵法律,歪曲事实,而正真深陷其中的人只能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任其摆布,真的是很可悲的。萨克特用言语引诱欺骗,让双方反目成仇,这种做法到现在都有,我觉得是很不道德的。

反正命运就是捉弄人,好不容易他们能一起生活下去了,现实法拉的母亲去世,又是肯尼迪又突然来勒索,接着弗兰克的偷腥被发现。这应征了我之前写过的‘生活是个恶性循环’我们在剧外看不觉得,其实当自己正真经历时会发现怎么麻烦事一个接一个来。他们最后在一起的那场戏,我还是想起来以前看过的张爱玲写的《倾城之恋》的结局,范柳原和白流苏逃过战乱动荡,饱经沧桑后和解,是这样说的。“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法拉和弗兰克也是一样,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但是在那个为了利益,充满不信任猜忌的时代,他们没法看见对方的真心。所以最后他们去了海边,他们曾在那里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星期。他们游向大海深处,直到法拉筋疲力尽,只要弗兰克自己游回去,她就会死在那里,财产都将归于弗兰克。但是他们的爱经受住了考验,他们谅解了彼此,看见了彼此,幸福的生活即将开始,然而邮差总按两次铃。

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活着,只有他们,为了爱情活着,即使一次次误会,他们也还是在一起,如弗兰克所说的,他们被绑在一起了,即使他们一次次原谅、一次次理解,一次次度过危机,最后还是逃不出命运的捉弄,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消解误会看清彼此了,他只能向神父忏悔,他们的爱被玷污了,法拉脑袋里是否闪过一瞬间的怀疑已经不能知晓了,他们都只能怀着极度的遗憾着死去。弗兰克最后即使没有因为杀死法拉的罪名进毒气室,也会因为帮助法拉杀死尼克而回来,两头扣死,逃不出命运的口袋。弗兰克面对这个无法破解的局,最后只能一个人默默退到角落里,无助得手都无意识地扣着墙,说出对命运的叹息。

“你知道,,,关于这件事 有些东西就像,,,这个 就像,,,你所期待的 一封你急于想得到的信一样 而你徘徊在门前 生怕你会听不到他的门铃声 你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会响两次门铃”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 他为科拉按响了两次门铃 那么现在他为我响了两次门铃 是吗?”

“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是 你总是听到他响的第二声 即使你打算从后院里走出 神父 你是对的 现在什么都清楚了 我猜想上帝比我们知道的要多 以某种方式 科拉为尼克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 现在该我了 神父 你可以为我和科拉祷告吗? 如果你可以在心里体会到 无论如何 请你安排我们在一起”

我新开了一个文件夹叫做‘时代’来放我的影评,因为这些电影展现的就是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没有爱情的婚姻,不安分的年轻人,黑暗的法庭,让现在的我看到曾经社会所经历过的时期,尽管于我们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个年代里那些热烈存在过的悲喜与爱情。

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你通常都在后院,总要等到第二次按铃的时候才能听见。

 6 ) man wanted , all the men

女主美得一比吊糟,影片开头的man wanted 几乎代表了所有醒着的男人对这个女人欲求, 女主出场是的一袭白衣,中间私奔的时候白衣上染上了灰尘,后来和男主相互怀疑时又转为黑衣,最后终于在海中重新建立信任,想一起回去摒弃前嫌,这时仍是白衣,可能是借此在体现女主心态的变化,所以男主一直都爱她,从来没有变过,最后担心的不是判刑,而是因为什么而判刑,话说最后的纸条上到底写的什么?

 短评

直到最后才明白片名的意思捏。。。我才知道yellow是胆小的意思啊,以前对coldplay的那首歌意思全理解错鸟

6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让人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8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2014年一刷,但前半部有字幕,后半部没有,所以没看完。去年刷完给了4星,再刷81版,发现这版缺点太多(多半是法典因素),改成3星(就怕货比货)。拉娜和女主的人设太违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派头和装扮,哪儿像个天天在后厨做粗活的老板娘?这一点就很减分。尼克尔森演技太赞,甩加菲一条街。46版过于含蓄晦涩(也是无奈),有些戏剧性的冲突无法呈现,然而不拍出来整个气氛就上不去。

11分钟前
  • DuoDuo🐿️
  • 还行

情节层次丰富简单明了,看的不累。话说拉娜·特纳真美真风骚。

16分钟前
  • 天予
  • 推荐

报应啊~我还是相信报应的~

20分钟前
  • L@TtE™I我亲爱的偏执狂
  • 力荐

粗俗

23分钟前
  • 好奇心
  • 较差

“黑色电影(film noir)”是不是还有个名字叫“祸水电影”?

28分钟前
  • 胡天翼
  • 推荐

Lana Turner的女主角塑造得很好,说真的她和男主角deserve each other,我怎么觉着浪漫呢...结尾并不仓促,但那人命的相互偿还和细节的铺垫相当值得玩味。比起杀了人的“痴情”男女,律师们的嘴脸更是丑恶

31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杀夫之后的情节过于仓促。邮差总按两次铃,命运无法逃脱。

35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那个年代的黑色电影中亡命鸳鸯还真多,还是宿命论,非常喜欢最后这句话:这就像你期待的一封急于得到的信一样,你徘徊在门前,生怕会听不见门铃声,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他会按两次门铃,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你通常都在后院,总要等到第二次按铃的时候才能听见。

38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推荐

我也喜欢女主角

42分钟前
  • purr
  • 推荐

欲望会将你拉近无穷深渊,怎么也无法逃脱。拉娜特纳总是一身素色服装,确实勾引人犯罪啊。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经典中经典啊

51分钟前
  • fhskfdhlaksa
  • 力荐

起初以为智谋惊悚片,因奸除夫…后发现就俩神经病,看得烦人。前半段表现还趋于正常,只是唐突冒失了些,男主总要在主人跟前做危险动作;中段开始抽疯:女主法庭暴怒、自供、庭审对律师惊咋;后段简直发癫,俩莫名其妙的时好时坏,上句拔枪下句亲密,跳脱得有如剪切不接。哪怕老片不细腻讲究也别糊弄啊

55分钟前
  • 小重山
  • 还行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60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古典好莱坞中的“古典”,一个反奥德修斯的现代案例。和81年尼克尔森那版不同,这一部中绝对且唯一的枢纽是Lana Turner饰演的老板娘。白衣黑衣,黑衣白衣,所有人都围绕着皇后旋转,一切像漩涡般缓慢有力地毁灭着。皇后最终以白衣的姿态死去,但黑衣的Lana Turner呢?

1小时前
  • godannar
  • 还行

厨房,厨房的那一幕——堪称影片限界的经典。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还是书更好啊。。。以及那些带小朋友来看这片的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正反打很少,倒是不少侧面双人镜。

1小时前
  • paracelsus
  • 推荐

头戴一项软帽,上身穿着那件曲线毕露的“著名”毛衣,下身一条40年代风行的紧身裤,满脸一副目空一切的表情。在玛丽莲·梦露以前的日子里,简直无人可以遮掩透纳的妖艳。

1小时前
  • 眠去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