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中国威尔逊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4

主演:印开蒲,Michael S. Dosmann

导演:寇金,张目

 剧照

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2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3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4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5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6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3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4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5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6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7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8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19中国威尔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4 03:47

详细剧情

百年前,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遠渡重 洋來到中國,採集植物標本。他在神農架 原始森林中採集到的珙桐標本,至今仍保 存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在神農架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有一座橋被命名為“威爾遜橋” 。 據欄目組負責人介紹,該紀錄片沿著 威爾遜當年在中國的路程,模擬場景還原 其曆盡艱辛探險的傳奇經歷。《中國威爾 遜》共3集,將於明年上半年播出。 威爾遜扮演者michel在接受記者採 訪時說,神農架非常漂亮,親眼看到這些 高大的冷杉樹,真是不可思議。

 长篇影评

 1 ) 【转】纪录片《中国威尔逊》导演手记——寇金

《中国威尔逊》是一部与植物有关的纪录片。 在做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威尔逊这个人(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也对植物知之甚少。 2012年的某一天,我在卓越网上购书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名为《百年追寻》的图册。一百年前,一个叫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的英国人来到中国西部,在搜集植物的同时,还拍摄了大量照片,生动展现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感悟于老照片对百年前中国西部植物、人文、地理环境的忠实记录,一百年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先生先后用了15年的时间,重走了威尔逊探险的传奇路线,参照老照片,原机位、原景别地拍摄200多张对比照片,展现了当年照片里树木花草、地貌景观和人物后代今天的模样。 这种百年前后影像的直观对比给了我强烈的视觉震撼,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纪录片选题。 直白地说,威尔逊就是个植物猎人。从1899年到1910年,12年间,他先后4次来到中国的西部采集植物,而这十几年的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动荡激变的年代,当中国人还在为温饱奔命的时候,这个西方的年轻人却跑到遥远的中国来找什么花花草草?(后来才知,从十八世纪开始的全球性植物大采集,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在那闭塞艰险的西部高原上探险,在今天的旅行者看来也是充满危险和挑战的,而这个威尔逊,却在他的日记中以深情的笔触这样写道:“我的一些朋友说,‘当你在地球偏远的角落里艰难跋涉的时候,你一定经历了不少痛苦’,是的,我经历了痛苦,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住的是无边无际的自然殿堂,而且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步行于热带或温带森林里、看着比哥特式圆柱还要庄严的树干、穿过比任何人造屋顶要丰富多彩的树叶天篷、感受心旷神怡的清凉、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奏出的美妙音乐、闻着大地母亲泥土的气息和空气中弥漫着的鲜花的芳香——有这样的回报还有什么辛苦可言?” 在来中国前,威尔逊只是一个花匠,他没有读过大学,但在他的日记里,随处可见这种优美而又感人的文字,他对植物的情感溢于言表。两年的拍摄下来,当我自己置身于那“无边无际的自然殿堂”的时候,我也才真正体会了这些文字的含义。 于是,我从关注中国的西部变迁,到开始渴望了解威尔逊这个人,渴望认识更多的植物。我这才注意到,西方人几乎家家养花种草,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西方国家的大街小巷里,一路的鲜花绽放。园艺是很多家庭主妇的必修课,至于英剧里那些贵族家的庭院花园,就更让我们艳羡了。西方人常常把自家花园里的花草比作自已的“孩子”,视之为可以交流的生命体。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植物花卉是用来把玩的玩物,生活中的点缀而已。包括我自己,出门在外,看见漂亮的花花草草,也就照张相留个影罢了。在川西高原的雅加梗雪山上,六月里,一种叫全缘绿绒蒿的高原花卉正值开放,这种一百年前被威尔逊采集过的珍稀物种如今在中国已经濒临灭绝,所以,当一个游客毫不留情地将这种明黄色的漂亮花束连根拔起的时候,印开蒲教授几乎是愤怒的冲了过去,“你把它带回去也养不活的!” 威尔逊是西方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当年带回去的植物物种,经过驯化,已经盛开在欧美家庭的花园里,而在它们的原生地——中国,绝大多数植物跟全缘绿绒蒿一样,成了熊猫级的物种。1907年,威尔逊在湖北兴山县采集了一种叫血皮槭的树木,它至今生长在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诺德树木园内,已经108岁了。但在中国,野生的血皮槭已经非常罕见。 每年,都会有很多西方人专程到中国的西部来,他们要看看威尔逊带回去的那些花卉树木,在它的原生地生长的样子。2014年6月,一个英国皇家园艺观光团来到九寨沟,当他们看见一朵在草丛中盛开的西藏芍兰时,这些体面的皇家爵士们竟毫不犹豫毫无顾忌地一下子趴在了地上,以平视的角度忘情地欣赏它、赞美它,然后孩子般地蹦蹦跳跳,满足地欢唱而去。 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和动物、和人类一样,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和爱。当你用尊重的态度、以爱的目光去对待它们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因为植物的存在才如此绚烂、如此美丽、如此生机勃勃,那是一个各类生命形式平等、各种生命形态共生的世界,爱它,就是爱自己。

 2 ) 猕猴桃的故事

猕猴桃🥝,也叫奇异果(kiwi fruit)。

我从小的印象,就认为这是一种来自新西兰的进口水果。

英文kiwi fruit似乎更佐证了这一点:Kiwi是新西兰人的代称,可爱的几维鸟也是新西兰的国鸟。

但其实猕猴桃原产地是中国,一百年前才移种至新西兰。

最初发现它的人,叫做威理森。

威理森,正是人称“中国威尔逊”的植物猎人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他先后四次进入中国大陆,采集了4500多种植物标本,并引种了2400多种植物到西方世界。

那时候,英国全国上下一共只有1500多种植物。

这几天,我们在川西重新发现了很多威尔逊当年“狩猎”的植物:全缘绿绒蒿、血皮槭、岷江百合……

1900年,24岁的威尔逊签下了与维奇公司的合同。为了寻找珙桐,他冒着被义和团“杀夷”的生命危险,第一次来到中国。

到达湖北宜昌后不久,威尔逊便在巴东附近的山林里发现了猕猴桃。当时便在外国人群体中引起轰动,那时候,这种水果被称为“威尔逊中国醋栗”。

后来,猕猴桃被一个新西兰女老师带回新西兰种植,逐渐成为了著名的商业化水果。

 短评

这个题材千载难逢 但拍得不好

4分钟前
  • 暴躁肥皂泡
  • 较差

植物猎人威尔逊

7分钟前
  • Trouble
  • 力荐

这不就是民族志么

9分钟前
  • nanaxxm
  • 力荐

以回顾百年前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在中国西南搜寻植物的探索之旅为主线,带我们进到迷人壮阔的西南植物王国。有威尔逊旅行笔记和留下的珍贵史料为底,再有成都生物所的老研究员和来自哈佛树木园的植物学专家风格不同却配合良好的主持和讲解,内容丰富展现生动。整部片子结构清晰,节奏舒适,在景物时空和适当的叙事抒情之间切换自如,非常好看。片中出现的植物比如栱桐,血皮槭,旌节花,七子花。。很多都曾在附近的植物园见过,觉得亲切。植物猎人不仅是贪婪的采猎者,也是勇敢的探索者和实际的传播者,他们在自然中发现的鲜活的植物生命,是造物赐予人类最具神性的礼物。

12分钟前
  • 林边
  • 力荐

爱绿色,因为它能融化心脏爱植物,因为它能给我宁静

14分钟前
  • 桃金娘
  • 力荐

看到第一集把桔梗充作叉叶蓝整个人就不好了,没什么出彩之处的一部纪录片。

19分钟前
  • HUI
  • 推荐

比隔壁那个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好看十倍。

22分钟前
  • 无端
  • 推荐

向植物猎人致敬。感谢威尔逊留下的照片,让我看到了一百年前的家乡。

26分钟前
  • 小宇宙
  • 力荐

原来猕猴桃源自中国, Bertie Wooste在伦敦的绣线菊公馆中的绣线菊原产地也是中国!在中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植物分类学的时候,西方的商业化观赏植物采集军团已经开始向全球探险了,许多濒危物种也由此得以存续。b站弹幕依旧有不少狭隘的民族主义发言,也是好笑。

29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推荐

造物创造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为何却只给人这么简短的一生?不够时间来赞叹啊!

33分钟前
  • ivolve
  • 力荐

植物猎人威尔逊居然还去过宜昌!

38分钟前
  • 小薛
  • 推荐

Plant Hunter植物猎人;还有一部相关纪录片《威尔逊之路》

42分钟前
  • 独孤奴
  • 推荐

啊,好想去川西高原,好想去九寨沟,好想去英国邱园,好想去哈佛参观阿诺德树木园!美丽的绿绒蒿,帝王百合,高山杜鹃,血皮槭,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43分钟前
  • Kohleria
  • 力荐

原来新西兰现在的猕猴桃最早都是产自我国的……

47分钟前
  • 八圈
  • 推荐

看完感觉还蛮复杂的。十几天前,我刚刚把几个岷江百合鳞茎种到了珙桐树旁边,让这两种来自中国西南的的植物在北美作伴。很多中国西南的植物,我都是在北美看到的。

48分钟前
  • 斯弥
  • 力荐

拍的太烂了,重复而无用的各种摆拍情节和草草略过的花。导演和摄影一定不懂植物,所以也完全不懂植物人。

53分钟前
  • apache
  • 还行

比较少见的国产植物/植物学历史相关纪录片,取材E.H.威尔逊图文记录+哈佛阿诺德树木园管理人(威尔逊的后继者)随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印开蒲重走威尔逊之路,还有不少国外的拍摄取材,值得一看。

54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印伯~~~拍的超赞~~~

56分钟前
  • Jade‘s Flower
  • 力荐

世园会植物馆二层,有关于威尔逊手稿的展出,建议大家去看看~

59分钟前
  • Chance
  • 力荐

近期最合我口味的纪录片!生活在西南山地真是上天的恩赐!

1小时前
  • Oct.___Lobst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