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傻瓜大闹科学城

喜剧片美国1973

主演:伍迪·艾伦,黛安·基顿,约翰·贝克,Mary Gregory,唐·基弗,约翰·麦克利亚姆,巴特利特·鲁滨逊,Chris Forbes,米斯·斯马尔,彼得·霍布斯,Susan Miller,Lou Picetti,Jessica Rains,布莱恩·艾弗里,Spencer Milligan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2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3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4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5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6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3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4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5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6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7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8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19傻瓜大闹科学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16:45

详细剧情

  迈尔斯(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本是一间食品店的店主,在去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意外遭到了冷冻,这一冻就是两百年。两百年后,迈尔斯从沉睡中苏醒,世界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残暴集权的统治者巨细靡遗的控制着他的人民生老病死,而“横空出世”的迈尔斯显然成为了这个社会中的极为不安定的因素。
  就这样,迈尔斯成为了头号通缉犯,遭到了警察的追捕,踏上了逃亡的旅途。在此过程中,他乔装打扮成为了机器人,混入了名为露娜(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的女子的家中,见识了她荒谬的生活。之后,身份败露的迈尔斯绑架了露娜,两人却在之后的相处中深深的相互吸引,最终,迈尔斯还是被捉拿归案,而露娜则在误打误撞之中遇见了反叛军的领袖,加入了起义的队伍之中。

 长篇影评

 1 ) 哈哈哈哈

太搞笑了 无敌艾伦。

傻瓜大闹科学城

伍迪艾伦

大脑是我第二喜欢的器官

未来人拿出1972年左右的风云人物让他来帮忙获取消息 贼幽默 高级黑

你有没有过严肃的政治立场

我有试过24小时不吃葡萄

一觉起来 房租欠了200个月

我1972年在伦敦开了个餐馆 虽然会有人食物中毒 但只是很偶尔

这里有没有一些奇怪的动物 一些未来主义的东西?比如螃蟹的身体或者社会福利工作者的头之类的?

登记共产党人,而不是枪 是什么鬼

哦 那是国家枪支协会的 有一个组织帮助罪犯弄枪 这样他们就可以射杀公民了 这个是公共服务

别看!这是1990的报纸,哦..教皇的妻子生了双胞胎(讽刺未来道德低下)

我问我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她听成了狂犬病,说是被狗咬的

对着镜子可以换频道 看到别人在镜子前刷牙

你妻子是做什么的

她是黑手党的杀手

她漂亮吗

是啊 很漂亮 金色头发 翘翘的鼻子,很吸引人 还有两只蓝色的眼睛X当然是一边一个,我喜欢这个布局,所以我才和他结婚了

这里的地下党用了上一部《banana》革命地下党的歌

你颤抖的好厉害

那你想让我怎么颤抖

我来这里做什么,我都237岁,该去领社会养老金了

 2 ) Sleeper

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觉得拍喜剧,说得更大一点拍电影,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

既然是我要去拍这部电影,前提必定是我想去这么做,而且一旦开始拍摄,那么电影里所呈现的一切内容或形式都是被我所具体化和感观化后的想法。

看完这部影片,说实在的我没有多少感到愉悦的时刻,原因是我时常对Woody过分夸张的肢体动作而感到不适,其次是Woody对科技的讽刺和厌恶情绪也让我不能理解。试想一个偶然机会生活在比自己原始社会进步200年后的现代社会,Woody所饰演的角色迈尔斯非但没有为此感受到惊叹和便利,而是抨击了科技的荒唐和它对人类的束缚。

Orgasmatron

Orgasmatron(性高潮器)则是最典型的证明对象。这东西对迈尔斯来说简直就是一堆废铁,因为比起在那里面享受不到十秒钟的做爱快感和让人享受高潮的机器,迈尔斯则对自己在性技巧上面的表现尤为自信。

这部影片虽然是作为一部科幻片,但它并没有给我一种去期待未来生活环境和科技技术的感觉,反倒是让我觉得更应该好好享受活在属于自己时代的自在与乐趣。Woody就是这么通过场景、演技、配乐来让人间接感受这一点。

而影片最直接明显的观点传达则是在结尾露娜对迈尔斯的提问。“Sex and Death”才是Woody所坚定的信仰。

总而言之,不论是谁看这部影片开口大笑与否,它都不重要啦,能否领会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图才是我认为最主要的事情。当然这些Woody是都不看重的,如我前面所说,拍电影永远是件很个人的事情,Woody他不会去拍那种以广受欢迎为目标的电影,他只会拍他想拍的电影,他也尽量不会去揣摩大众心理,以免(在创作上)向轻松,合家欢方向靠。

因此看完这部影片不论笑没笑,都是次要的,分得请主次才是关键。

 3 ) 认识许老师之后第一次自己看电影

-你不相信政治,不相信宗教,不相信科学,那你相信什么

-性爱与死亡

想起今年初读到的赖声川先生的句子“人这一辈子,唯一知道的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死亡”

大概因为这样,伍迪才会相信死亡。至于性爱,那是人类或是说生命体最原始的本能冲动,我想它可以证明两个人是否相配,各方面的相配。

《傻瓜大闹科学城》中,那个两百年后的世界,大家连最基本的冲动都靠机器来满足,女主有口交博士的名头又有何意义呢?这里觉得略显讽刺吧。细想来若如有一天世界真的变成了那个样子,那大概每个人心里都会很空虚吧,毕竟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某些高科技产物来满足了,那么我们到底该应该追求什么呢?这大概也是在那个世界中会出现地下组织的原因吧。

不知道最后他们的革命有没有成功,那块被碾平的鼻子片是何下场。结局的那个吻,或许说明了什么,Miles终究是把那种自由的,野性的原始的冲动带到了新的世界里

 4 ) 认识许老师之后第一次自己看电影

-你不相信政治,不相信宗教,不相信科学,那你相信什么

-性爱与死亡

想起今年初读到的赖声川先生的句子“人这一辈子,唯一知道的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死亡”

大概因为这样,伍迪才会相信死亡。至于性爱,那是人类或是说生命体最原始的本能冲动,我想它可以证明两个人是否相配,各方面的相配。

《傻瓜大闹科学城》中,那个两百年后的世界,大家连最基本的冲动都靠机器来满足,女主有口交博士的名头又有何意义呢?这里觉得略显讽刺吧。细想来若如有一天世界真的变成了那个样子,那大概每个人心里都会很空虚吧,毕竟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某些高科技产物来满足了,那么我们到底该应该追求什么呢?这大概也是在那个世界中会出现地下组织的原因吧。

不知道最后他们的革命有没有成功,那块被碾平的鼻子片是何下场。结局的那个吻,或许说明了什么,Miles终究是把那种自由的,野性的原始的冲动带到了新的世界里

 5 ) 《傻瓜大闹科学城》:当话痨遇上科幻

《傻瓜大闹科学城》:当话痨遇上科幻
文/姜小瑁
2013-06-03

1973年,伍迪艾伦38岁,正在渐渐褪去初入影坛的青涩,但还没有成长为全世界文青的膜拜的小老头。此时的艾伦已经凭借先前的三部喜剧片赚得名气,它们分别是1969年的《傻瓜入狱记》,1971年的《香蕉共和国》和1972年的《性爱宝典》。与此同时,艾伦也正在逐步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话痨,讽刺,快速,有趣。虽然艾伦无数次强调《安妮霍尔》才是自己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我们依然能从艾伦早期的影片中觉察到一代传奇的崛起。
 
在《安妮霍尔》之前,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在与摄影师Gordon Willis合作之前,伍迪艾伦的电影都是以笑话为中心的。此时的艾伦追求语言和视觉上的滑稽感,他只想让电影有趣、让观众发笑,而这也是艾伦衡量自己电影品质的唯一标尺。但艾伦的笑话从不是无脑无心的,他的早期笑话总带着尖锐的讽刺和准确的攻击目标,这在《香蕉共和国》中尤其明显——政治、司法、宗教等等被人尊崇的机构和概念,在他眼中都是可以用来讽刺的好材料。

作为伍迪艾伦早期影片的代表作,《傻瓜大闹科学城》出现在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时间拐点。在1975年,也就是《傻瓜》上映两年后,艾伦推出了《爱与死》。这部影片无论从风格还是主题上都开始背离导演早期的纯粹喜剧,艺术中心开始向《安妮霍尔》时期靠拢。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傻瓜大闹科学城》成了伍迪艾伦纯粹喜剧时期的收官之作,这也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怀旧与展望的双重含义。

艾伦选择为自己的最后一部纯喜剧影片穿上科幻的外衣可谓一石好几鸟。首先,“伍迪艾伦”与“科幻片”这两个标签放在一起就已经是很老道的艾伦式幽默了,这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尤其如此。你能想象伍迪爷爷执导《复仇者联盟》的样子吗?那样大概会变成《复仇者茶话会》吧。从IMDB提供的数据来看,《傻瓜大闹科学城》的预算只有200万美元,这在现在动辄上亿的科幻片预算面前简直就是个战斗力为负的文弱书生,就连《安妮霍尔》的预算都是《傻瓜》的2倍。但低预算难不倒1973年的伍迪叔叔,因为“科幻”二字对于他来说只是个糖衣,糖衣的意思就是影片的核心在别处。
 
科幻电影的特质为想象力的展现和影片核心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为视觉奇观和肢体语言的展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像充气式人肉水面滑翔器和比人还大的翻滚布丁这种连哈利都没见过的东西在伍迪艾伦后来的城市人生剧中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在科幻片中,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无拘无束的施放,而且不用担心观众是否会信服,因为在科幻片中,越是不可能的东西越容易引起观者的兴趣。另外,在《傻瓜大闹科学城》中,若要突出视觉奇观和肢体语言的丰富性,就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牺牲掉台词。比如在伍迪艾伦饰演的主人公迈尔斯去偷菜的那场戏中,我们听不到经典的艾伦式絮絮叨叨,取而代之的是节奏明快但同样“絮叨”的配乐。这场戏中偶尔蹦出的几句台词只起到辅助笑料的作用,比如迈尔斯抱着大草莓感慨:“上帝,我用草莓把一个人打晕了。”而占主导地位的是被加速了的肢体语言与配乐。这样的搭配颇有默片喜剧的神韵。于是,伍迪艾伦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科技代表的未来与默片代表的过去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回应了怀旧与展望这两个主题。另外说句题外话。因为影片的喜剧效果要求台词做出牺牲,不知道这是不是憋坏了被迫“消音”的伍迪叔叔。既然不能说话,他干脆就去给这部片子配乐,而且还配的神清气爽,直称给片子配乐是制作这部电影期间最快乐的事。所以这部电影的音乐也是各种“絮叨”,好像在代替伍迪叔叔唠嗑一样。

但伍迪艾伦并没有满足于用科幻创造笑料;相反,他转了个身,让自己的科幻片成为了讽刺科技的利器。作为曾经的文艺青年现在的文艺老头,伍迪艾伦跟所有艺术家一样有个共同的情结,那就是对科技的保留甚至厌恶情绪。其实文艺和科技的激战老早就开始了,尤其是在科技刚刚冒头的时候,无数艺术家指责科学玷污了人类想象力,把彩虹这座与天神沟通的桥梁变成了无聊的折射。作为一个优质文青,伍迪艾伦怎么会忘了添几个神补刀。大多数科幻片展示的是科技的炫目和它带来的无限可能,但《傻瓜大闹科学城》展示的却是科技的荒唐和它对人类的束缚。在所有的揶揄里面最尖锐的大概就是影片中未来人用的“性高潮器”了。它是个圆筒状的东西,两个人只要走进去、按下按钮,几秒钟就可以完事了,而整个过程与感官体验或者情感体验似乎都没有半点关系。这就是《傻瓜大闹科学城》的独到之处——作为科幻片,它并不引领我们去期待未来和未来那些技术,而是劝导我们活在当下,回望历史。
 
如同海报上说的,《傻瓜大闹科学城》是伍迪艾伦投给未来的怀旧眼光,这句话在导演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同样适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傻瓜》是伍迪艾伦两个导演时代更迭期间的产物,它标志着导演早期艺术风格的结束。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片就像是艾伦对过去的三部电影和早期创作经历的告别。他的未来充满着野心与不确定性,他对过去也有着独特的怀旧情感。
 
当然这并非导演刻意为之,毕竟伍迪艾伦本人对《傻瓜大闹科学城》没有发表过太多的看法,也没有强调过这部电影的重要性。但它所处的时间点、它的科幻外衣和核心都不禁让人感慨,对于导演本人来说那是一个时代和一种风格的终结。但《傻瓜大闹科学城》开启了伍迪艾伦与戴安基顿合作的黄金年代,也让伍迪艾伦正式走上了电影大师之路。

 6 ) 高潮终端机

试想一个时代,男女做爱不需要乾上坤下,也不需要吹箫抚琴搞前奏,大软床这种东西更加是累赘。一对男女只需要进入一个类似冰箱状的小空间立正,转动机器,10秒钟之类高潮起伏,共赴云霄极乐。是的,这部机器名曰“高潮终端机”,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傻瓜大闹科学城》里面,老头子创造出这样一部机器,时间为2100年之后,起码在证伪以前,我是相信伍迪的幻想。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那个时代诗人到烟花脂粉地寻欢,妓院的女人卖的是琴棋书画,最后的轻解罗裳,共度春宵只算是一种附加值,诗人去玩的是“柏拉图”。女人,如果只会像《傻瓜》里面的那位“口交学博士”,以口含肉棒为终身事业,虽然可敬,精神却略嫌贫乏。然而这只是个人观感,在伍迪这位喜剧大师的哲学里,他信奉的只有“性与死亡”,的确,有Diane Keaton这样美貌的口交学博士为你口交,无论情操如何高尚,肾上腺的回答都是高尚算个屁。欢愉,对于整个宇宙中孤独的有智生物来说,是上帝的恩赐,否则,我们只有死亡一事可面对,终其一生,以寻找自我存在感为目的。至于爱,那是因为世界上那么多可爱的姑娘,以及伍迪这样疯狂的老头。如此而已。

 短评

借用未来,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进行了讽刺和挪揄,除了伍迪艾伦式的对白,还有大量的肢体幽默。

6分钟前
  • 任平生
  • 还行

伍老头 你现在看回这部片中自己的发型会不会很想粉碎源文件啊哈哈哈 Diane Keaton太棒了!我也要去进修一个Ph.D. in oral sex!

11分钟前
  • 抖啊抖
  • 力荐

看他们俩完全想不到为什么后来分开了,但woody对diane的感情完全像他自己后来在annie hall里说的,so great just knowing her。

14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Science is an intellectual dead end, you know? It's a lot of little guys in tweed suits cutting up frogs on foundation grants.

19分钟前
  • sabretooth
  • 力荐

他说他不相信科学,不相信政治,也不相信宗教,但他最后还是和黛安·基顿分开了。不管怎么说,70年代的小成本科幻片果然都比现在的好看啊……

23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伍迪“冷战”背景下的反乌托邦政治讽刺喜剧,把资本主义当权派和社会主义革命派都狠狠洗刷了一次,不过这片比起之前的“傻瓜”系列对白的精彩程度有所降低,动作夸张搞笑段落到时增加了不少。

2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同为情人,戴安·基顿和米亚·法罗在老头儿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有差距的,前者陪伍迪拍了太多前期的低俗喜剧直至转型之作《安妮·霍尔》,并在伍迪与米亚彻底闹翻后救场拍了《曼哈顿谋杀疑案》,不过老头儿毕竟没娶基顿的养女……

27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只要看两人一起傻乎乎地争吵、斥责对方,一起笨手笨脚地冒牌医生偷鼻子,一起毛手毛脚搞砸事,就只想狂笑!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整十一年前标记想看的电影终于看了。这样一部充满“未来感”的电影,时隔50年后看确实太粗糙简陋。但在一个半小时的嬉笑吵闹中,又不得不说,Woody allen的想象力在有限的范围内还是很无限的。最后那个绿眼机器人好像库布里克的hal 9000.

35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相比于《性爱宝典》这部反乌托邦构架大些,但也抵不住伍迪的零碎话唠,无下限的讽刺,加上伍迪自己的恶意卖萌,就是一套游戏人生嬉笑抓痒的组合拳。不信科学不信政治不信宗教,唯有性和死亡是人生真谛,老头子那套装疯卖傻,早已习惯了解了,了解。还行+

36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科幻穿越喜剧爱情,最重要的是把世界上除了自己和自己女朋友(啊!!黛安基顿真漂亮!演这个角色也是蛮拼的!)全黑了个伸手不见五指哈哈哈!早期的伍迪艾伦的无敌段子手+喜剧表演,一个半小时笑到腹痛根本停不下来!

3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重点是结尾,你不信科学不信政治不信上帝那你信什么?性与死。真tM的经典

43分钟前
  • 脐橙是我
  • 推荐

balabalabala

4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叨逼叨文艺小老头的科幻爱情,对未来的悲观幻想。

51分钟前
  • 等一个人
  • 力荐

爱 与 死。话说这不就是小两口拍出来乐呵的么?不过即使是这种疯疯癫癫的电影伍迪也不放过爱与死的主题。

53分钟前
  • 生活万岁F小二
  • 推荐

知识分子依旧焦虑,未来文明毁于机械,200年象征格格不入。科幻外壳,对政权工业宗教的嘲讽,对中产阶级生活的揶揄,对经典的再次致敬(欲望号街车),卓别林的动作、基顿的惊险、劳埃德的巧合。单线叙事,插科打诨,滑稽喜剧阶段,还是爱旧时的伍迪艾伦。

5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兴许,只有伍迪·艾伦能将反乌托邦科幻片拍得如此爆笑无厘头,中文译名也颇有反讽+搞怪之味。2.片中呈现的2173年世界属于典型的【原子朋克】风格——各种拙劣粗制的机器人、电脑、白色无轮车、未来主义建筑,还有那个一次运行10秒的性高潮机器。3.不少元素很明显受了[2001太空漫游](电脑外形及室内风格)[发条橙]与[500年后](部分边缘化构图,以及自动化但无用的忏悔告解机)影响。4.超高速率的配乐节奏,与默片喜剧式的动作相契合。5.收尾点题“我只相信性与死”,口交学博士戴安·基顿与伍迪的打闹絮叨太有趣。6.调侃尼克松、戴高乐与菲茨杰拉德。7.巨大版的水果园与偷菜,“上帝啊,我用草莓把一个人打晕了”。8.警察每次按下按钮都炸到自己的火箭筒。9.假扮医生偷领袖鼻子之旅。10.伍迪与戴安反串表演[欲望号街车]。(8.5/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伍迪老头子早期的喜剧总是伴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不禁令人想到卓别林和基顿~

6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2020年3月4日-「ARROW ACADEMY-Woody Allen•Six Films•1971——1978」】-So,then...what do you believe in?-Sex and death.-Two things that come once in a lifetime.-But at least after death you're not nauseous.

1小时前
  •  
  • 推荐

-so then what do u believe in? -sex and death, two things that come once in a life-time.

1小时前
  • 一百年 不許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