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今生情未了

剧情片法国1992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艾曼纽·贝阿,安德烈·杜索里埃,伊丽莎白·布尔吉娜,布丽吉特·卡蒂永,米丽娅姆·博耶,斯坦尼斯拉斯·卡雷·德·马尔博格,Dominique De Williencourt

导演:克洛德·索泰

 剧照

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3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4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5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6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7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8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19今生情未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45

详细剧情

  史蒂芬(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 饰)与马克西姆(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是相处多年的好友,性格迥异的两人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让他们成为了工作上的完美搭档。两人共同创建了一个小提琴工作室,提供出售和修理小提琴的服务,日 子过得平静而快乐。
  作为工作室的客户,卡米尔(艾曼纽·贝阿 Emmanuelle Béart 饰)的第一次光顾就吸引了两位好友的目光,马克西姆更是立刻就对卡米尔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是卡米尔的目光却落在了表面冷漠的史蒂芬身上。在拒绝和吸引中,三个人的恋情无法得以善终,多年后,当他们重新聚在一起,是否会因为曾经的退缩和恐惧感到淡淡的伤感?

 长篇影评

 1 ) 冬之心的魅力

重温《冬之心》。
想明白了几个问题。
为何影片名字是冬之心?
为何斯蒂芬喜欢卡米尔,却不接受卡米尔的爱?

这部影片的最大亮点就是对于斯蒂芬性格的描绘。

必需承认斯蒂芬有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他的安静和专注,来自于他有一个丰富的不对外开放的内心世界。我们总会觉得他拥有一种什么,但我们看不到,又进不去,所以就有吸引力了。
我们总是讨论人是偏理性的还是偏感性的,无论是马克西姆还是卡米尔,他们都是比较正常的人,他们拥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温度,也就是他们拥有足够的感性,换句话说就是缺乏足够的理性。而一旦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理性就会像斯蒂芬那样。他拥有我们不能拥有的力量,而这力量实际上是理性的力量。

冬之心暗指斯蒂芬内心的理性力量像冬天一样沉静,肃杀。也因此只有他可以平静地为自己的恩师注射安乐死。

他之所以不愿意尝试去接受卡米尔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恐惧,也不是因为马克西姆的三角关系……而是因为他的预见性。他预感到他们的恋情不会长久。因为他们的性格截然相反,他不能满足卡米尔的需求。

正是因为这种理性,至少是我很缺乏,真是蛮有吸引力的啊。
但是他会因此而缺少乐趣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呀。

 2 ) 深渊

   前几天终于看了那部冬天的心(Un coeur en hiver),很多年前就听说,知道情节,甚至风格。看完之后,仍然惆怅良久。
 
    这个故事是一个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讲爱情(如果我可以用这个词)的故事里最为微妙迷人的一个了。我甚至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描述它的情节。
 
    Stephane的姿态让我觉得可怕,他的存在像一个深渊,安静深邃,其间偶尔闪烁着令人迷醉的蓝光,却转瞬即逝,让不期然发现这光芒的女子纵身投入,却发现那光芒已杳然无迹。
 
    两个人的交接就像钻石与玉器碰触那样铿然有声,他第一次看她演奏的时候,一言不发,而他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磁场便让她心神不宁,无法集中。而他居然也察觉到了,当时在场的还有大提琴,和钢琴的伴奏者,她的经纪人和男友,而当他起身离去之后,她便似乎如释重负,状态也恢复如常。这样微妙的气场的对抗就让两个人的力量对比昭然若揭。
 
   当然她无疑是美的,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和她的男友,也是他的同事一起注视着人群中的她,有种钻石般优雅夺目的光泽,眼神略带忧郁,发髻一丝不苟。他当然是被她吸引的。
 
     他后来第一次特意去录音室看她的那段,拍得尤其精彩。她在录音棚里专心的演奏拉威尔,而他在外面专注地凝视,气氛优雅沉郁。当她看到他时,并不掩饰自己的高兴。两人同去喝杯咖啡,雨中并肩跑过街角,过马路的时候遇到飞驰而来的汽车,他马上用身体护着她。这大概是两人唯一一次身体接触。之后咖啡馆里坐定,她身着简单的旧毛衫黑长裙平底鞋,发梢还挂着水珠,眼神里却有暖意。这三段场景的动静对比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封闭室内浓郁的音乐声,室外雨中那段奔跑,还有我臆想中咖啡馆里温暖潮湿的香气。
 
     他是一个小提琴工匠,而她是小提琴演奏者,当他指出琴的微妙的缺陷并将其修正之后,两个人之间便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中国的古人管这样的人们叫“知音”。这样的相遇是难得的,两个人都明知这一点,但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却只是深深凝望一眼,便转过身去。
 
     这样绝然的拒斥的姿态起初让我深深地不解,导演似乎想通过别的线索解说他的行为。他自幼习琴,考上了音乐学院却中途退学,转而去学习小提琴的制造工艺,相比浸入音乐走上使艺术臻于完美的道路,他宁愿用从纯粹工艺的角度接近他挚爱的乐器,这样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他似乎已然明了了直接进入某些事情的宿命,因此他选择远离,或是迂回地,接近。
 
     印象深刻的还有最后他给那个老人注射安乐死的药(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第二天清晨的天光,浓绿的原野,寂静无声。
 
     他说,“我的内心有一种无生命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让他拒斥爱情,亲情,友情。而他又绝非无情之人,从他对他的学徒和那个习琴的小女孩的态度里可以看到他温煦的一面。片中有一段是描述他看到那对老夫妻大声争吵却又最后彼此抚慰,他的表情痛苦复杂,他不愿(再)卷入任何情感之中,就像一直拒绝的牛虻,用脆弱来形容这类人也许是合适的。而这脆弱之外层却是光泽细腻的玉,让人忍不住地想探究。
 
     我得承认,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忍不住地害怕,像身处深渊之侧。

2007.8.26
 

 3 ) 三类人生追求

史蒂芬和马克西姆是同窗好友,两人一起弄了个小提琴工作室,卖小提琴,并修理小提琴,后者深受各路大师的青睐。史蒂芬负责手艺,马克西姆负责社交,拉生意。史蒂芬内向,心思深不可测,马克西姆外向,八面玲珑,两人合作愉快。

卡米尔是个小提琴音乐家,有着大师的潜质,关键还美得不可方物。

卡米尔的出现,让马克西姆和史蒂芬都瞬间被吸引。马克西姆迅速追到了卡米尔,建立了肉体关系。卡米尔来工作室修小提琴,迅速被史蒂芬的内在吸引。史蒂芬因为卡米尔的出现,从未燃起过的火山口迅速喷发,然后又迅速冷却。卡米尔饱受爱而不得的煎熬,向马克西姆坦白她对史蒂芬的感受,马克西姆说他也看得出来史蒂芬喜欢她,因为他太了解史蒂芬了,从来没见他这么不正常过。

卡米尔找史蒂芬表白,史蒂芬虽然内心喜欢卡米尔,甚至可能这是他此生唯一爱的人,但他拒绝了卡米尔。崩溃的卡米尔在调整了情绪后,再去找史蒂芬,让他打开心扉接受这个世界,史蒂芬再次定住。

后来,史蒂芬自己开了提琴工作室,马克西姆再次和卡米尔在一起,史蒂芬远远地看着。

必须把以上写完,才能分析这三类人生追求。

马克西姆代表最大众和普遍的那类人生追求,追求外在——美貌,肉体,技艺。

卡米尔代表精神层级的追求——她不会在意道德框架,没遇到精神前,她不拒绝肉体的愉悦,在遇到精神后,不顾世俗看法,毅然地去追。心灵的需求和依赖,是她最需要的。

史蒂芬代表一种山顶的对孤独的追求——他轻易不会动弹,心如磐石,遇到他真正能拨动他心弦的人他也会共鸣,但最终他选择了孤独,尤其是他半夜去造访老师,窥见老师和朝夕相处的伴儿大吵后,更加坚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热爱的小提琴不会伤害他,而人,会。他也不会伤害他热爱的小提琴。只有和物保持着关系,才会不出现痛苦。他看明白了人生,所以宁可放弃和卡米尔的精神共鸣,保持孤独,乐在其中。这类人少之又少。

导演应该是追求孤独的那类人。他拍了这么一个大多数人看不明白到底要说什么的影片,他根本就没想在意别人怎么看吧,反正他乐在其中。

(现实中,史蒂芬的扮演者和卡米尔的扮演者有过十年的感情)

 4 ) 冬天的心

因为这部电影成了Claude Sautet 的粉,于是接着又看了“真爱未了情”——也就是Nelly et Monsieur Arnaud,还搞到此君早年拍的警匪片。 总体来说,Claude Sautet 的这两部片子应该算是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中产阶级的一幅细密的风情画了吧。非常喜欢他的镜头语言,平静而从容,没有任何故弄玄虚,也许是为了强调某种隔离或者客观性,他经常隔着玻璃拍摄。演员的衣着妆容和表演也是一样,传达出一种日常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都是关于人心灵奥秘的些微流露。有人说他像侯麦,但是他其实比侯麦更冷更节制也更“戏剧性”一点。 看完不由得感叹,这得是多么了解人性,才敢这么从容平稳,丝毫不差地,一句句清晰完整地,用一种严谨的方式把故事讲掉啊。一点也不赶,没有一点烂尾,也没有一点不合拍,真是严丝合缝的古典讲故事方式。 也因为这部电影开始听懂了拉威尔,才明白为什么说他是站在古典上面对现代的承前启后之人,或者说,为什么他不认为自己是现代作曲家,他特别的旋律下其实让人感受到的也是这种古典主义的严谨框架。也真是Claude Sautet 的这部片子才配用拉威尔。反过来,听完拉威尔,就真l明白了为什么马勒是此君的反面,也明白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首映会搞成那个样子,而为什么拉威尔当晚会是热烈支持史特拉汶斯基的人了。 对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看到斯蒂芬,我有时候会想起拉尔夫费因斯演的奥涅金。虽然两个人可能从性格、道德或者行事的出发点上看截然相反,但同样是内心中涌动着某种冰冷的东西。当然,费因斯和丹尼尔奥图的表演也是截然相反的,费因斯是华彩的戏剧性的精准表达(故事所限),奥图则是深水静流极其沉得住气,弃絶了任何一点戏剧性,完全日常化,让观众自己去猜想。两人表演的共同处在于都是极为精准。奥图的表演使得斯蒂芬的行为可以被任意解读,你可以解释为爱无能与恐惧,也可能解释为某种强大的神性和自尊。 不过斯蒂芬的那种被动和消解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他其实一直过着某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他的壳太坚硬了,很难打破:有一门高超的手艺,马克西姆是他与现世发生联系的某种触角,而老师的存在弥补了斯蒂芬对温情的渴望。加上有个闺蜜,其实他的生活很“完美”,确实也没有打破的必要,所以他会本能地不去改变。 除去对老师的温情,其实他内心一直对世俗化、温暖而俗气的马克西姆存在着某种羡慕和一点点非常轻微的蔑视吧——人们对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互补的人总是有这种微妙的感觉的。 话说过了很久,再看这部片子,马克西姆的俗气的温暖更明显一些了——从女性的角度看,嫁人还是嫁他吧,忙前忙后装修,偶然撒个小谎,对女友和朋友都很体贴,也足够大度。 斯蒂芬最终是那个能有勇气或者说足够冷漠可以替老师实施安乐死的人——事后他和马克西姆在咖啡厅里见面的时候,算是正式恢复邦交了,也能面对卡米尔了。两人坐着,马克西姆看他,有敬畏也有担心。卡米尔来了,马克西姆非常体贴,让他们独处。卡米尔确实是值得斯蒂芬爱的女人,谈起老师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你爱他吧?直指核心,无需废话,这就是知己。 从帮助老师安乐死到最后卡米尔克制的那一眼凝视,导演和演员真是好,好得行云流水,含蓄而张力十足。 失去了马克西姆,闺蜜远走他乡,老师去世——孑然一身的斯蒂芬,他身上那种冰冷和非世俗化的东西也开始有点变化了——他最后一次从窗户里凝视离去的卡米尔,甚至在此之前,他见到卡米尔经纪人时,他的眼神已经改变了许多。正如他所说,我在变老,这本身就是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失去了那么多,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不能更坏了,只能从头开始。 电影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卡米尔对前来向她倾诉的斯蒂芬说的那句话。斯蒂芬那时并不是在祈求原谅或者试图复合,他只是纯然诉说,强似讲给自己听——他说:“我感觉毁灭我的人是我自己。”卡米尔似乎所答非所问:“现在,空虚的人是我。” 其实,无论她与斯蒂芬在一起否,这句台词都将最后出现,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这就是人的悲剧。爱与自我保护和幻灭往往只隔着一层纸,然而,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捅破那一层纸然后幸存呢? 艾玛纽贝阿的美貌在这里固然耀眼,但是她为了演出小提琴家付出的努力更让人肃然起敬。因为导演的风格,这部片子里的演奏部分是没有办法用大特写或者替身对付过去的。 因为她和导演的手法,这两部片子有了某种奇妙的串联。顺带说一句,我是格外喜欢Nelly et Monsieur Arnaud“真爱未了情”里那位让·雨果·安格拉德的长相,对我来说这才是性感男人。他在玛戈皇后里演不幸的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此人的脸就是那种纯然的古人脸,加上个RUFF领子穿上紧身裤,放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任何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里都不违和。 而且奇妙的是,因为这两部片子的关系,我对巴黎人的日常穿着与生活方式有了种很实在的感受,一种仿佛触手可及的感觉。巴黎变得不再像时装片中那样遥远浪漫,反而是琐屑而日常的,咖啡馆里的简餐,人们熟悉的小饭馆,健身房与公共泳池……人们的衣服也是如此,黑色、开司米开衫、丝巾、大衣、V领针织裙……越是美貌的年轻女郎就越含蓄,卡米尔始终是深色调,黑色V领衣裙,头发简单绑个马尾或者梳个含蓄的发髻,小小的耳环,伊人直到最后热情表白的演奏部分才穿上红色,痛苦宣泄时才擦了大红色口红,因而显得越发凄艳。而她的经纪人人到中年风韵犹存,反而一直打扮得很明媚,短发,耀眼的耳环配艳丽的开衫——巴黎女人确实是可以一直美到最后的。 巴黎人的穿着有一部分始终是经典,一直延续到现在。

 5 ) 精妙的层次:音乐,演奏和三人之恋

戳:油管上有人做的电影mv,以拉威尔三重奏第一乐章为背景音乐 拉威尔的作品贯穿了整部电影,更精妙的是,它们并不仅仅是配乐,也是剧情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拉威尔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第一乐章,几乎隐喻了全片剧情。在反复听这个乐章的时候我意识到,电影剧情也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解读,分别是卡米尔,史蒂芬和马克西姆的交往,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者的互动,然后是Trio Modéré中三种乐器的和鸣。 第一乐章甫一开场,钢琴奏出美妙的主旨乐句。紧接着,小提琴和大提琴反复主旨乐句,并与钢琴合奏一段舒缓的旋律。随后,大提琴突然加入的一段旋律为整个乐章带来了节拍和音调的变奏。小提琴和钢琴也发展出有强烈情感起伏的段落。旋即三种乐器开始交缠不休,或者开展三三两两的对话,又或者分别咏叹。 小提琴是小提琴手卡米尔的心和口,而钢琴和大提琴呢?从剧情来看,钢琴和钢琴手暗喻了马克西姆。他在咖啡馆中对史蒂芬介绍了卡米尔,展开三者的关系。而在三重奏练习中,钢琴则一直处于镜头的最远处,暗合马克西姆在处理与卡米尔和史蒂芬关系时的隐忍和包容。马克西姆不在场时,钢琴手仿佛是他的影子。比如录制工作的最后一场戏。此时马克西姆已得知卡米尔钟情于史蒂芬,于是他打电话请史蒂芬代替自己去看卡米尔最后的录音。录制的是拉威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最后乐章。钢琴手在这段乐曲中的表演比在三重奏时更激烈,犹如马克西姆那波动的心绪。随后卡米尔被史蒂芬伤害,而马克西姆一直陪伴左右。在录音结束的庆功宴上,卡米尔与一位老者交谈后亲吻了钢琴手,并说这一切都得感谢他。钢琴对三重奏的意义,钢琴手在三重奏乐队中的意义,以及马克西姆在三者关系中的意义,仿佛都是这样,感谢ta 一感谢它奏响乐句主旨,感谢他的守候。 大提琴和大提琴手是史蒂芬这一角色的投射。剧中卡米尔第一次为史蒂芬心动时,正是在练习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卡米尔由于被史蒂芬注视而无法自如表现乐曲。史蒂芬第一次单独去见卡米尔时,为她再度调整了小提琴音色。随后卡米尔试奏了一段,即三重奏第一乐章。三重奏的出现表明了三人之恋的形成。在这场三重奏的戏中,大提琴手和史蒂芬的视线都集中在卡米尔身上。处于背景之中钢琴手也不时望向卡米尔,一如尚不知女友朦胧情愫的马克西姆。史蒂芬不在场时,大提琴手则代替他注视着卡米尔。比如史蒂芬避开马克西姆去看卡米尔录音那一幕。卡米尔正与钢琴手录制拉威尔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史蒂芬没有走入录音间,镜头中则出现了大提琴手在录音间玻璃幕后热切注视卡米尔的情景,仿佛史蒂芬视线的延伸。 也许史蒂芬在卡米尔面前的确有一些自卑。他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的天赋,在卡米尔对他敞开自己的世界时,他赞美了卡米尔的才华和美丽,而自己却最终选择了掩藏和退缩。但他真的没有对爱的热望吗?我想不是的。卡米尔否定了这一点,而导演也借剧中人之口点出过大提琴手对卡米尔的爱慕。其它的情节也印证着史蒂芬的爱:录音休息时,卡米尔与史蒂芬在咖啡馆谈天,史蒂芬无法克制地,甚至可说是贪婪地注视着卡米尔。然而当短暂的休息时间结束,卡米尔不得不离开史蒂芬返回工作。此时是大提琴手前来接走了卡米尔,两人在咖啡馆外渐渐走出史蒂芬的视线。但观众可以知道,大提琴手,又或者说史蒂芬的情感,一直在卡米尔身边。同样地,即使在录制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时,或者说卡米尔与马克西姆的恋情中,大提琴/史蒂芬也在暗暗地注视着,暗暗地爱慕着。 拉威尔三重奏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钢琴再度反复主旨乐句,但比乐章开头加上了异常低沉的和弦,小提琴和大提琴也轻轻地奏响低音,缓缓退场。一切正如电影的结尾,马克西姆心事重重又故作轻松地驾驶着汽车,而卡米尔和史蒂芬则隔着咖啡馆的玻璃墙注视彼此,渐行渐远。

 6 ) 幸福好不容易怎么你却不敢了呢

之所以没有打五星,是怕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因为我只是懂得,却说不出它好在哪里。

剪辑没有匠气,流畅而朴实。但只是大量的中景,近特写,但只是心理和情绪。看得懂的是stephane眼里的深情,猜不透的是他拒绝camille的心思。可是我懂啊,从第一眼我就知道,这个男人对生活有着太多无以言说的想法和顾虑。
沉默,凝视,就是巨大的力量,直指人心。Camille一眼就爱上的手艺人stephane,有着专注于一项事情的沉稳。当他那样沉默的凝视着camille,聪明如她,也就读懂了。
所以她不能相信,stephane会拒绝。当camille抛下了给她举行的庆功宴和他去兜风并表示爱意的时候,他毫无感情的回答像一把把刀戳在她心上,她却终究忍住了歇斯底里,隐忍地说,不要看着我。然后转身离开。

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肯付出一切去追求的人,在爱情上未必能胜利。
Camille醉酒,回家,平静地给自己化上浓重的妆,然后当着经纪人和现任男友maxime的面开始打电话。
最后她在小餐厅里找到了正和密友helene说话的stephane,三人无不尴尬地坐下。
“说点什么吧,我不愿意就这样结束。”
其实已经死过一次了。不是不明白,只是不甘心。

这三个人,突然让我想到《东爱》里的莉香、完治、和里美。
太爱了。越爱的勇往直前的人,越让他本能的后退,怕烈火焚身,怕转瞬即逝。而那个从来只会倾听,永远包容的人,却让他感到安定。当camille终于爆发,愤然离去,当maxime当众抽了stephane一巴掌的时候,stephane他茫然的目光,似乎在四下寻觅可以依靠而不是嘲笑的人,helene站起来,向他走了两步,然后停下来。

可是被压抑了的感情往往不是一道深深伤痕一刀两断的事情。Stephane终于明白些什么,主动去找camille。
可是camille说
“You can say,but now I’m empty one”
这才是结束。

生活就是这样,不管受了多大伤害,也只能藏起所有的悔恨和不甘心,走回原来的路上。虽然未着笔墨,我却能感觉,他们各自,花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回到原点上。

“过去多久了?”当maxime能对stephane重新开口的时候,他问,“八个月了?”
“八个半”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Stephane的日子,没有camille,没有好友maxime,就连一向宽容似乎永远等待的helene,也说认识了一个新的男人。他坐在新的工作室里,无法抑制对时间的敏感。生活毫不留情的,都以此为界,画上了坐标。
他重遇camille的时候,camille留下了一个告别的吻,他就带着这一点余温,坐在反射着街道人来人往的咖啡馆落地窗后,久久不动。

我始终懂得。但始终没有哭。是他们,或是说真实的生活,教会了我们忍耐。所有“我以为我们会”,所有的不告而别,都请忘记。因为唯有忘记,我们才能重新走下去。

“How are things with you?”Camille的经纪人问stephane。
“I’m getting old”
“Do it fast”

 短评

或者,在很早之前,他就明白了,对于爱情,人生还是个印象派比较好一些。

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郎心似铁,因为郎爱的是个男人~

7分钟前
  • NA
  • 推荐

他们俩自始至终都用vous称呼彼此。

9分钟前
  • 一又
  • 还行

修琴的,卖琴的,和弹琴的之间的故事。修琴的冷感,卖琴的冷静,弹琴的敏感,于是三人行,必有遗憾。贝阿真是美得让人战栗。

12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凡是打动他的东西,都将是他用沉默深埋的东西。用乐匠的身份爱音乐,用拒绝的方式爱卡蜜儿。他想要的太多了,只有他自己的世界才能给。而现实世界只属于像马克西姆那样享受生活的人。

15分钟前
  • 麥爾斯
  • 力荐

技法工整干净,叙事未点到,即止,如隔岸再隔人群观火。层次丰富的凝视。人群的头顶所见火光是卡米尔,其他则是二手新闻。相比于故事主线,更想念身边海琳那样的朋友,好事程度刚好,是更不多得的友谊。贝阿的美不言而喻,布光这么柔全因有她。卡米尔的征服欲,斯蒂芬的眼神(咖啡馆第一幕,录音棚第一幕,新工坊第一幕)已经出卖他们各自,也都并非爱情。马克西姆优雅处事滴水不漏。可是,恋情?另一个病人罢了。和卡米尔打开心扉那场对话很好。爱是太主观的感受,说有就一定有吧,我真的信,但像这样专家级的暧昧,我无法在意其中是非、深浅。不如看看表演,都是过来人,每句话说完的嘴角弧度都控制得那么细腻。

20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剧本总是那样,命运之外,角色使然而已。她是个小提琴演奏者,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热情和音乐交错在一起,完全的释放出来。而他只是个调琴师,和音乐之间的是沉默的交道,他对她对音乐的爱都是无言的,爱的隐忍和不善表达。 “在我心里有种无生命的东西

23分钟前
  • 安妮忘记了
  • 推荐

你长久以来营造的自我世界封闭,我无所谓。你不能这样下去,你要接受内心松缓的感觉——冬之心。

26分钟前
  • Aubrey
  • 推荐

如果一个艺术家说要爱你,跟你走,请你千万不要伤了她的心。剧情寡淡,但是我很愿意沉醉在艾曼妞贝阿天蓝色的纯净眼眸里。

3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贝阿仿佛有个遥不可及的天上的恋人,她的心早就为此燃成灰烬了;所以面对人间的一切爱恨,她既幽怨又心不在焉。我想这是由她惊人的美貌和谦卑的脖子弧度混合而成的效果。此片人设非常适合她所展现的这种特质。

32分钟前
  • 雾港
  • 推荐

1.艾曼纽·贝阿太美了,想起波德莱尔的话:有些女人你想占有,有些女人你却只想在她目光的注视下死去。2.有时你得承认,爱情,作为一种精细的情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去拥有的。via X

34分钟前
  • 远子
  • 力荐

有那么点Kierkegaard的味道

38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看懂,我以为史戴芬爱的是马克西姆。虽然他一直说自己和他不是朋友,只是工作关系。结合种种线索我觉得是这样。首先当马克西姆要与卡米尔开始新生活时,马克西姆特意慎重地跟史戴芬做了交待,史戴芬听到消息后的反应不是恭喜而是有些惊讶;之后卡米尔却莫名地被冷漠的史戴芬吸引,史戴芬一度表现出了仿佛也爱她的样子,但卡米尔向自己表白后,他却说自己不爱她,他甚至说只是为了报复马克西姆。电影最后一幕三人又重新相聚,卡米尔问史戴芬:你喜欢他(指的是马克西姆)?史戴芬回答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他是我唯一喜欢的人。如果是这样就可以理解他之前对卡米尔的行为了。虽然卡米尔非常有魅力,但他喜欢的是他,而不是她。但也有点点疑问,是因为史戴芬情感状态呈现出来的异常冷静甚至冷漠。

43分钟前
  • 萱草
  • 推荐

她这样孤傲的女人,在同一个晚上两次向同一个男人明示爱意,他却只用刻意的侮辱来回避,那么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保全尊严。既然爱你不能言语。

45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更喜欢《冬之心》这个名字,和《沉静如海》有着相似的基调,是美国电影几乎不会花心思去阐述的类型。讲人的品格,高贵,讲一种气质。看多了剧情激荡、复杂的片子,这类如清泉一般,细腻,抚过心底。拉威尔三重奏很好听~女主很美。

47分钟前
  • qwfwq
  • 推荐

斯蒂芬爱卡米尔,为什么却不与她在一起?许多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斯蒂芬在影片中所说的"我身上有一种毫无生气的东西".他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完美主义者,他热爱音乐,并且上了音乐学院,但是因为他不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就休学了,转而当了一名制造和修理小提琴的手工艺人.他宁愿让别人用他制造或修理的小提琴演奏出更美丽的音乐.其实他内心里有一种怯懦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东西:虽然卡米尔现在爱着他,但是他没有把握能永久拥有卡米尔的心,因为卡米尔太优秀了.他只能选择放弃.

50分钟前
  • 蓑笠翁
  • 推荐

“你没有感情吗?可你却喜欢音乐。”“当然,音乐,是梦的材料。”另,果然是有深度的音乐电影……

51分钟前
  • xun
  • 还行

艾曼纽化好妆来见奥图。“我想要你,我没有投怀送抱的习惯,但我要告诉你。”“我的确想引诱你,但我不爱你。”“是游戏你就跟我玩到底,和我上床。”在餐厅众目睽睽之下被拒,颜面自尊无存。

56分钟前
  • Cloud-D-Zoro
  • 推荐

斯蒂芬的爱深邃无形如水,一触碰就从指缝漏下;卡米尔的爱真挚热烈似火,一经确定不惜燃尽一切。两人碰在一起,难免不是悲剧。或者也跟时机有关,更年轻一点,他还能相信;更老一点,他压根不会去招惹。不管怎样用头脑恋爱的人都很苦逼,爱情本来就是一种错觉,闭上双眼坠入情网就好。有什么关系。

57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这个故事相当于,一个读者,相较爱上另一个读者,他爱上作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就像你要世人博爱,但世人却爱上帝,因为那是一个世界体系的创造者,拥有某种神秘强大的创造力在吸引着你。

6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